在贫困落后地区中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贫困落后地区中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在贫困落后地区中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其在兴旺地区根本到达了普及,但在局部贫困落后地区,尤其在农村中小学,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仍旧开展缓慢。
一、目前落后地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1.经费短缺。
这是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无法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原因。
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其次才是国家和政府拨款。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欠兴旺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力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提供足够的经费,这严重阻碍和制约了中小学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运用。
很多贫困地区学校受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很少的电教设备或根本没有配备,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设备,大多数也是过时的,甚至是一些单位淘汰下来的机器,损坏率本来就很高,而且很多设备之间根本不配套,无法满足现代教学对多媒体等硬件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受重视程度、设备条件、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几乎没有配备专门的电化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多是电子技术稍微好点的老师兼管,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电化教育施教方法的培养或培训,面对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他们经常束手无策。
有些地区的中小学能够获得一些先进的设备,却要面对“设备很好,无人会用〞的为难局面。
3.认识缺乏。
长期以来,各地的农村小学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一个明显的缺乏:缺乏宣传,重视缺乏。
很多地区由于交通和信息闭塞,对电化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缺乏,仍然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对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却态度漠然。
有相当一局部学校的领导认为有无电化教育手段对现行教学程序的完成与否影响不大,只要按教学大纲搞好书本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到达升学的目的就行了,现代电化教育手段那么无关紧要,使得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在农村地区的开展和推广难上加难。
4.学生的实践经验欠缺。
很多落后地区的学生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只是听取教师讲解的内容,自己操作的时间并不多,导致不能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当中,无法熟练地掌握学习内容,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率相对较低。
二、落后地区中小学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1.增加投入并合理使用投入资金。
很多地区学校选择的“废旧利用〞的方法并非完全不可取,也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显著。
要使现代化教学有效,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除了依靠政府部门解决的局部资金外,学校自身也应尽量筹措资金和设备。
比方通过接受援助或对局部设备的费用采取分期支付的方法,从而使硬件设施水平能够尽量跟上现代化教育的步伐和节奏。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对电教设备的运用能力。
按照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对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掌握现代化教学的理论、技术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把现代电化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师业务提高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学科的教师分门别类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尽
快普及和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电化教育技术知识的教学能力。
3.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普及和更新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知。
广阔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认识十分有限,有相当一局部教师“谈信息技术色变〞,在心理上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障碍。
要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贫困地区小学课堂中扎根并取得成果,首先应该消除农村教师们的心理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让教师树立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信心,能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到达在课堂上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课改〞的今天,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提高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识。
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大力宣传农村中小学实施电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意义,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条件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宣传导向,充分发挥已有媒体资源的作用,务实创新,不能贪高求新。
4.保证学生的操作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开展条件,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教学内容不能死板、单一,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中蕴涵的无穷乐趣,从而到达开发智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穿插进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践更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摸索、掌握,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从而为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打下坚实的根底。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关心和从事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队伍将越来越壮大,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迅速可持续开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赵吉更.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开展方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9〕:74-76.
[2]黄法真.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电化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吉林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21,〔02〕:147-148.
[3]刘芳.信息化时代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开展困境与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21,〔13〕:59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