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趣味题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语文趣味题赏析
作者:温志成
来源:《第二课堂(初中版)》2014年第04期
浏览近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你会发现一向严肃庄重的中考试题,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生动活泼的趣味考题。

这些考题将语文和生活紧密结合,妙趣中见智慧,诙谐中显灵性,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

现就2013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趣味题型撷取部分作一解析,供同学们欣赏。

一、趣味顺口溜拟写
例1 (福建福州卷)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经济实惠,就显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顺口溜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述形式,具有口语化、简短明确的特点。

例1要求根据讲排场的顺口溜,反其意写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拟写时要注意上下相对、主旨突出,如:按需点菜,亦显热情;光盘净碗,尽显文明。

二、趣味歇后语探究
例2 (浙江绍兴卷)(1)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

仔细观察下面六则歇后语,你能从中概括出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吗?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答:
(2)下面几则歇后语,都只写了一半,请根据你探究出来的规律,选择其中的两则,补写完整。

绿绸缎上绣牡丹——___________
老九的弟弟——___________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___________
【解析】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熟语。

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这是所有歇后语的共同规律。

除此之外,仔细观察题目提供的六则歇后语,“照旧(舅)”与“净是输(书)”显然是借助谐音双关,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新的意义;“有苦说不出”与“不安好心”的感悟是由前面的故事、寓言推理出来的;而“专看你的破绽下手”与“只借不还”则是引用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来打比方。

根据歇后语的这些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解答第二小题。

“绿绸缎”本来就好看了,上面再绣上牡丹,这就是“锦上添花”了;“老九的弟弟”应该是老十,借助谐音就是“老实”了;白骨精遇上孙悟空一次就被孙悟空打回原形一次,这显然就是“原形毕露”了。

三、趣味汉字拆解
例3 (湖北荆门卷)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

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

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

请你仿照这种解释,从下面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

雅趣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本身就是由含义丰富的符号或字形组成,内涵丰富,蕴含哲思,只要稍加拆分,趣味当即跃然纸上。

例3题干中已举了两个汉字为例,其共同点就是将原字拆解为两部分,由此拓展延伸来探究其蕴含的哲学思想。

借助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解读出所给三个字中的“哲学”,如“雅”,一个牙,一个佳,就是说要想雅必须先吃饱,所以雅从俗中来,要成为一个雅士,就先做好一个俗人;“趣”,走过去,取过来,这样才能体会到无穷的意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身体力行;“研”,一个石,一个开,这说明了只有刻苦才能金“石”为“开”。

四、趣味网络流行语解释
例4 (山东滨州卷)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辛,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解析】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造词专家。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群体智慧在交流与碰撞之后产生的一种体现创造力的语言。

“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这个词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现在凡是表达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或是指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贴上“正能量”的标签。

五、趣味对联配对
例5 (内蒙古包头卷)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

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考查是中考传统考点之一,常见的传统考查方式是要求考生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而例5则是通过设置情境来考查,将对联嵌入故事情节之中,在轻松活泼中感受对联配对的智慧与乐趣。

配对时除了分析上联的词性、结构外,还应紧扣“次日清晨”看到的情境,由此对出下联: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

六、趣味句子仿写
例6 (湖北孝感卷)针对国人出行存在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孝感市有关部门准备制定《文明出行公约》。

请你就下面材料的内容仿写句子。

南京一名丁姓学生出国旅游时在埃及神庙刻下“到此一游”。

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谩骂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

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行路重安全,遵守交规莫儿戏;排队讲先后,礼让他人有情义;
环保记心中,不要随手扔垃圾;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明公约主要是倡导文明、弘扬美德,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

例6考查的是句子仿写,但它与常见的句子仿写题相比更具趣味性,主要原因一是所给材料具有时代气息,二是仿写的是文明公约,内容新鲜且雅俗共赏、朗朗上口。

具体仿写时要扣住材料中不文明刻画事件,句式上保持一致且韵脚要相同,如“游览讲文明,切莫刻画要牢记”“观景勿刻画,爱护古迹记心底”等。

七、趣味谚语解读
例7 (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云雨雷电,节气变化,都影响着人的活动。

下面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观察总结出的谚语,请你解释其中的意味。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解析】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易懂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

例7中的谚语是关于节气的谚语,“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其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关于惊蛰打雷民间有各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如果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预示着不管种什么都丰收,“米似泥”即稻米因为大丰收而如泥一样不值钱。

“春分”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春分后,许多农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按民间说法,春分这天有雨预兆人们身体康健,生病的人少。

八、趣味跟帖留言
例8 (山东淄博卷)学校食堂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校园网上倡议学生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留言,请你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宁馨儿:从此刻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尊重汗水和创造。

晴空一鹤: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意识叫珍惜,有一种美德叫节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8要求跟帖留言,题型常见但其内容趣味十足。

一是网名有趣味,“宁馨儿”出自晋代一个优美的典故,“晴空一鹤”出自刘禹锡的诗歌,两个网名就很值得玩味;二是跟帖的内容有趣味,“宁馨儿”的跟帖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经典诗句的韵味,“晴空一鹤”的跟帖采用排比的形式,幽默且智慧。

根据这些趣味,我们也可以来一个妙趣横生的跟帖留
言,如“小桥流水:‘光盘’行动,拒绝‘剩’宴”或“空谷幽兰:我们要将吃不了‘兜着走’贯彻到底”等。

九、趣味标语内涵揣摩
例9 (福建龙岩卷)姚明为中国的篮球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的退役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在其新闻发布会的背景墙上,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明谢!
“明谢”两字意味深长,请说出其妙处和含义。

【解析】好的标语仿若磁铁,能够深深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眉目传神”的效果。

例9中的“明谢”两字就拟写得极具创意,初次一看,“明”是“姚明”,“谢”是“感谢”,合起来是“姚明感谢”之意,显然这样拟写是借助谐音的辞格,“明”与“鸣”谐音,含鸣谢之意,将人物的姓名巧作点化用于标语中,使人物的姓名“异化”为与活动主旨紧密相关的信息的载体,视角独特,妙趣盎然。

理解了标语其妙之处后,其含义也就自然解开了:一是姚明感谢之意;二是姚明谢幕,含退役之意。

(编辑巧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