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第四十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第四十中学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一、选择题
1.图示分析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类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C.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D.燃烧的条件
2.下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化合物,Z、W是氧化物
B.该反应中反应物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
C.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
D.点燃X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3.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盐酸会产生气体,则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C.电解水得到氧气是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氢气和甲烷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
C.滴加液体D.测溶液pH
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
6.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

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釜底抽薪C.聚沙成塔D.磨杵成针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 .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 和Na 2CO 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8.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已知在一定条件下,
可发生如下反应322NH +O X +H O (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X 中一定有元素参与化合价的升降
B .若X 为NO ,反应中NH 3和NO 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若X 为单质,反应中NH 3和O 2的质量比为17:32
D .气体X 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 .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
B .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C .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10.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11.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 .
B .
C .
D .
12.某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反应前后A 、B 、C 、D 四种物质的质量大小为如图所示的“ 金字塔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A 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该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C .该反应可表示为44Fe CuSO FeSO Cu +=+
D .该反应一定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13.自2018年2月3日开始,每当夜幕落下,大明湖畔就被绚丽多彩的灯光扮靓,全市人民共有、共享、共乐泉水这一大自然的馈赠。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A .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B .对沿街露天烧烤加强管理和整治
C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焚烧
14.膳食中营养搭配有利于人体。

下列食品含维生素相对较多的是( )
A .奶油蛋糕
B .碱面馒头
C .凉拌黄瓜
D .清蒸鲈鱼
15.下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①表示原子,则x 的值为9
B.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①
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①①
D.①表示粒子呈电中性
二、填空与简答
16.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
(1)同学们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从微观角度回答);
(2)妈妈给小明带了用糯米制作的粽子,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3)同学们在树林里发现了马蜂窝,老师劝诫别干“捅马蜂窝”的傻事,因为马蜂体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蛰咬后疼痛难忍,若发生此事故,就医前可用厨房中的(填调味品)先做简单处理,缓解疼痛:
(4)返回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随身带走,这个行为有利于缓解(填一种环境问题)。

三、综合应用题
17.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雨的形成及燃煤电厂脱硫处理等问题进行探究。

I 模拟酸雨的形成
【查阅资料】
SO2转化为H2SO4的一条路径为:
【操作步骤】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①打开装置A中漏斗的活塞,启动装置B中的搅拌器,记录数据并绘图。

①待pH稳定在3.73左右,打开装置C中漏斗的活塞。

①待pH稳定在3.67左右,用注射器向气球a中注入H2O2溶液。

【问题讨论】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其中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1装置中安装气球的主要目的是。

(2)向H2SO3中通入O2,H2SO3被氧化成酸性更强的H2SO4,但图2中pH变化不明显,这既与O2的氧化能力有关,又与氧气的性质有关。

注入H2O2溶液后,pH明显降低,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O2(填“强”或“弱”)。

II 脱
硫与SO2含量测定
(3)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SO2与石灰石、O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率的是。

A 无限延长脱硫时间
B 适当增加石灰石的用量
C 把工厂烟囱造得尽可能高
D 将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匀
(4)已知燃煤电厂SO2排放标准为35mg/m3。

小组同学设计图3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活塞D,将某燃煤电厂废气经气体流量计通入装置F(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2HI+H2SO4),当碘水由蓝色褪为无色时,关闭活塞D,读出废气累计流量为3m3,若碘水中碘(I2)的质
量为0.6g,计算该废气中SO2含量为mg/m3(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该厂废气(填“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

若装置F中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D,测得的SO2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III 知识拓展
自然界中的臭氧(O3)和H2O2能氧化H2SO3,大气污染物中含Fe、Cu、Mn、V的化合物能加快酸雨形成,一天内可在高空扩散700 多公里,所以酸雨不仅是区域性的危害,也是周边地区甚至跨国境的危害。

(5)由资料可知,大气中Fe、Cu、Mn、V的化合物可能充当了的角色。

18.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

①过滤①溶解①蒸发①计算产率
(2)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一种)
(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时应停止加热。

(4)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
C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稀硫酸
①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 (填“增多”、“减少”、“不变”)。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对铝镁合金进行研究,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难溶于水。

难溶性碱受热后能分解生成水和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①镁和氢氧化镁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铝和氢氧化铝分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Al(OH)3+NaOH=NaAlO 2+2H 2O .氯化铝可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lCl 3+4NaOH=NaAlO 2+3NaCl+2H 2O 。

【方案设计】
他们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NaOH −−−→−−−−→称量溶液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称量盐酸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三:−−−→−−−→−−−−−−→−−−→称量盐酸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铝镁合金溶液称量灼烧后的固体
【方案评价】
(1)方案三中最后的灼烧产物的主要成分为水和 (用化学式表示)
(2)小段认为三个方案理论上均可行,但方案三不如其他方案,理由是 。

【实验设计】
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二设计了如图所示(图中的铁架台已省略)的实验装置。

(3)你认为选择装置 (填“甲”或“乙”)测定镁的质量分数更合理,误差更小,理由是 。

(4)若装置丙中不使用冷水,则所测得气体的体积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交流讨论】
(5)实验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讨论后重新设计了方案:①称取铝镁合金质量;①加入足量的;①过滤①洗涤;①干燥;①称取剩余固体的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