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二 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科学巨人课后练习 人民版选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科学巨人
一、选择题
1.1642年牛顿出生在英国北部的一个名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庄,此时的英国社会()。
①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之中②资本主义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③工业革命蓬勃兴起④已掌握了世界海上霸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牛顿在光学方面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B.发现了白光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C.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D.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3.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人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这说明()。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D.牛顿真实的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4.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是因为他()。
A.提出了相对论B.在光电效应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C.提出了量子论D.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方面贡献巨大5.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
50年后,当哥哥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
应该用下列哪一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A.相对论B.量子理论C.万有引力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6.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卓别林笑着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此语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伟大的科学家不如知名艺术家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D.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7.一战爆发之初,德国许多科学家宣称:“在和平时期,科学家是属于全世界的;在战争时期,科学家是属于自己的祖国的。
”该言论的实质是()。
A.科学家要以祖国最高利益为重B.反对战争以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C.支持德国政府的对外战争政策D.科学家应全身心致力于科学研究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是在物理学领域,牛顿进行了最有意义的研究。
在这方面,他以伽利略的研究为基础,将后者的成果发展到辉煌的顶点。
伽利略主要关心的是地球的运动,牛顿则发现了有关宇宙本身的定律。
材料二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运行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于落向地球。
材料三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规律……实际上,自然界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因而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正如伏尔泰(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的启蒙运动的实质。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完成:
(1)据材料一、二,简要指出牛顿经典力学诞生的客观条件。
(2)牛顿物理分析方法的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经典力学产生的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
……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请完成: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
(2)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因此,①②的叙述与史实是相符的。
2. 答案:A
解析: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制成的,牛顿制成的是反射望远镜。
3. 答案:C
解析:大千世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总是相对的。
在牛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世纪神学的巨大阴影还未消退,科学家也会有其局限性。
晚年的牛顿认为,“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绝对完美的主宰者。
4. 答案:B
5. 答案:A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尺子变短了,时针变慢了。
因此,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解释题目中的现象。
6. 答案:D
7. 答案:C
解析:题目中的言论忽视了战争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完全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这种行为实质上是支持本国政府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8. 参考答案:(1)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科技自身发展的要求。
(2)利用数学做完整的推演;注重实验。
(3)牛顿经典力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启蒙思想家探求人类社会的法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9. 参考答案:(1)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