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麦酱的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麦酱的制作
小麦酱是广大农村的一种传统调料,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家庭制作
既经济实惠,又便于贮藏。
其方法如下:
1.原料
小麦、食盐、花椒、茴香、桂皮和草叶等。
2.原料处理
①浸麦发芽。
选择饱满、无霉烂的小麦,在清水中淘洗干净后,再在
水中浸泡30-40小时,捞出滤干,盛入竹器内,放置室内1-2天,让它发芽
(不宜太长),80%出芽即可。
②发酵霉变。
先摘取无毒、柔软的新鲜阔
木叶(也可由麦秸、稻草代替),摆在竹器具内,一层麦芽一层叶,最上
的表层再盖一层叶,用纱布封严,置于室内,在自然环境中发酵、霉变,
一般约5-7天即发酵结束。
③晒料粉碎。
拣出叶片后,将霉变的麦芽摊在
屋外晒干。
再将干制的花椒、茴香等配料与麦芽混合均匀,粉碎成面粉备
用。
3.制酱
将已配制好的麦粉装入大锅或其他容器内,按料、水、盐的1:3:0.5
的比例,搅拌混匀,即可晒制。
4.晒酱
晒酱是制酱最关键的一步。
将酱料装在敞口的缸、罐等容器内,用细
密的纱布网盖严,防止蚊、蝇和叶片等杂物进入,再把容器置于阳光下晒
制。
每日早晨揭盖时搅酱一次以使均匀(晒热时不可搅动以免发生酸化)
;晒制过程中防止雨水进入。
炎夏6-7月是晒制酱的最佳时节,一般晒15-
20天即可贮藏食用。
农家麦酱的制作方法
周锦程
这是以前农村制作酱料的方法,梅雨天过后,用面粉制成面饼,用热水煮熟,冷却后切成边长两厘米的立方体,搁至高温处发霉,当立方体表面被霉菌覆盖,再拿出去晒太阳,晒干后取酱盆(上口宽大的盆子)装入,加入水和盐(十斤发酵后的立方放两斤盐),用手捏碎立方,搅拌均匀,然后每天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夜里不用端回家(日晒夜露,有这个讲究),下雨了用盖子盖上酱盆,每天用筷子搅拌,因为表面会形成酱皮,如果水快干了,可以加少量水。
大概40天以后,红褐色的麦酱就制作好了,它可以储存很长时间。
可以加入肉块一起炖,味道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