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2讲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考前必备知识梳理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二级结论”,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 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 接引用“二级结论”,运用“二级结论”,谨防“张冠李 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二级结论”的推导过程, 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 失.下面列出一些“二级结论”,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 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
除重力以外的 其他外力做功
W ⇔E + 合其他-
↑ 机↓
安培力做功
W ⇔E + 安-
↓ 电↑
功能关系表达式
W 合=Ek2-Ek1 WG=Ep1-Ep2 W 弹=E 弹 1-E 弹 2 WAB=EpA-EpB Q=|Wf|=f·s 相
W 合其他=E 机 2-E 机 1 W 安=-ΔE 电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4)A 与 B 相距 Δs,A 追上 B:sA=sB+Δs;如果 A、 B 相向运动,相遇时:sA+sB=Δs.
8.“刹车陷阱”,应先求滑行至速度为零即停止的时 间 t0,如果题干中的时间 t 大于 t0,用 v20=2ax 或 x=v20t0 求滑行距离;若 t 小于 t0 时,x=v0t+12at2.
4.黄金变换式:GM=gR2(R 为地球半径).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5.行星密度:ρ=G3Tπ2,式中 T 为近地卫星运转的周期.
6.卫星变轨:v2>v1>v4>v3. 7.恒星质量:M=4GπT2r23或 M=gGR2. 8.引力势能:Ep=-GMr m,卫星动能:Ek=GM2rm, 卫星机械能:E=-GM2rm.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1)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qvB=mvr2=mrω2=mr4Tπ22= man ,v=2Tπr.
(2)圆周运动的半径 r=mqBv、周期 T=2qπBm.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11.速度选择器. 如图所示,当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和磁场共存空间时, 同时受到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F 电=qE,F 洛=qv0B, 若 qE=qv0B,有 v0=EB,即能从 S2 孔飞出的粒子只有一 种速度,而与粒子的质量、电性、电量无关.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3)W=ΔEk(变力或恒力). (4)W=ΔE(除重力做功外的变力或恒力) 功能原理. (5)图象法(变力或恒力). (6)气体做功;W=pΔV(p 为气体的压强;ΔV 为气体 的体积变化). 3.恒力做功的大小与路面粗糙程度无关,与物体的 运动状态无关. 4.摩擦生热:Q=f·s 相对.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6.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 t 上=t 下=vg0= 2gH,同一 位置的速率 v 上=v 下,上升最大高度 hm=2vg20.
7.追及相遇问题. (1)匀减速追匀速:恰能追上或追不上的关键为 v 匀= v 匀减. (2)v0=0 的匀加速追匀速:v 匀=v 匀加时,两物体的间 距最大. (3)同时同地出发两物体相遇:时间相等,位移相等.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7)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但不会 摩擦生热;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但会摩擦生热.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电场和磁场 1.库仑定律 F=kQr1Q2 2. 2.电场强度的表达式. (1)定义式:E=Fq (适用于任何电场). (2)计算式:E=krQ2 (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3)匀强电场中:E=Ud (适用于匀强电场的定量计算,也适 合于非匀强电场的定性计算).
7.如图所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 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 时,加速度最大.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9.超重:a 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 失重:a 方向竖直向下(匀减速上升,匀加速下降). 10.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FFxy==mm11aa11yx++mm22aa22yx++mm33aa33yx++……(整体法——求系统 外力)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5.两个分力 F1 和 F2 的合力为 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 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 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μ=tan α.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二、运动和力 1.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体:a=μg. 2.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 α. 3.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a=g(sin α-μcos α). 4.沿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一、直线运动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 减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的常用比例. (1)时间等分(T)∶ 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比为 v1∶ v2∶v3∶…∶vn=1∶2∶3∶…∶n. ②第 1 个 T 内、第 2 个 T 内、第 3 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3∶ 5∶…∶(2n-1).
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 W=μmgs.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5.功能关系.
功的正负与能量 各力做功 增减的对应关系
合外力做功 重力做功 弹簧弹力做功 电场力做功 一对滑动摩擦 力做功之和
W+合-⇔E↑k ↓
W+G-⇔E↓p ↑
W ⇔E + 弹-
↓ 弹↑
W+电-⇔E↓p ↑
W-f ⇔Q↑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6.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4εkrπSd. 7.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IFL. 8.安培力大小:F=BIL(B、I、L 相互垂直). 安培力的冲量 I=BLq(冲击电流的冲量:BILΔt=mv, BLq=mv). 9.洛伦兹力的大小:f=qvB. 10.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同一卫星在半长轴为 a=R 的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机械 能,小于半径为 R 圆周轨道上的机械能.(卫星在椭圆轨 道相切点加速变轨到圆周轨道,引力势能不变,动能增 加,机械能增加)
卫星由近地点到远地点,万有引力做负功.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能量和动量 1.判断某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 (1)F 与 l 的夹角(恒力). (2)F 与 v 的夹角(曲线运动的情况). (3)能量变化(两个相联系的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2.求功的六种方法. (1)W=Flcos α(恒力). (2)W=Pt(变力或恒力,且功率恒定).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力和牛顿运动定律 一、静力学 1.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 物体,压力 FN 不一定等于重力 G. 3.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F1-F2|≤F≤F1+F2. 4.三个共点力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个共点力平衡时也有这样的特点.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②小球在“轻杆”模型(如图 2)最高点 vmin=0,且 v 临= gR:
(Ⅰ)v=v 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 (Ⅱ)v>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 (Ⅲ)v<v 临,杆对小球有向上的支持力.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四、万有引力与航天 1.重力加速度:某星球表面处(即距球心 R):g=GRM2 . 距离该星球表面 h 处(即距球心 R+h 处):g′=GrM2 = GM (R+h)2. 2.人造卫星. (1)GMr2m=mvr2=mrω2=mr4Tπ22=man=mg′.
(1)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 (2)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保守力)做功与相关势能变 化的关系——势能定理. (3)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外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功能原理. (4)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与生热的关系——Q=f·s 相. (5)安培力做功与电能变化的关系. (6)传送带问题: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 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 位移,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5.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 m1 上, 则 m1 和 m2 的相互作用力为 FN=m1m+2m2·F,与有无摩擦 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6.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tan α.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1)v=v
t
=v0+2 v=x12+Tx2.
2
(2)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
速度为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v1+2 v2.
(3)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 速度为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v21v+1vv22.
9.逐差法:若是连续 6 段位移,则有: a—=(x6+x5+x4)9-T2(x3+x2+x1).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小船过河. (1)当船速大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则小船过河所用时 间最短,tmin=vd船. ②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 s 最短,smin=d. (2)当船速小于水速时. ①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 tmin=vd船.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为 vt=v—=v0+2 v,中间
2
位置的速度为 vx=
2
v20+2 v2.
4.如果物体位移的表达式为 x=At2+Bt,则物体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v0=B (m/s),加速度 a=2A (m/s2).
5.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t=
2h g.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③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Δx=aT2,进一步有 xm-xn=(m-n)aT2,此结论常用于求加速度 a=ΔTx2 = (mxm--nx)n T2.
(2)位移等分(x): 通过第 1 个 x、第 2 个 x、第 3 个 x、…、第 n 个 x 所用时间比为 t1∶t2∶t3∶…∶tn=1∶( 2-1)∶( 3- 2)∶…∶( n- n-1).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3.电势差和电势的关系:UAB=φA-φB 或 UBA=φB-φA. 4.电场力做功的计算. (1)普适:WAB=qUAB. (2)匀强电场:W=qEd. 5.电容的定义式:C=UQ=ΔΔQU. (1)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 (2)断开电源时,电容器电量不变;改变两板距离,E= 4kεπSQ,故场强不变.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为 gR,最低点 最小速度为 5gR,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为 6mg.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 vmin= gR, 如图所示,小球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 2.5R.
(3)竖直轨道圆周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 ①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 点(如图 1):绳上拉力 FT=3mg,向心加速度 a=2g,与 绳长无关.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②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时,最短航程 smin=d×vv水船.
2.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将不沿绳的速度分解为沿绳 和垂直于绳的分速度.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三、圆周运动பைடு நூலகம்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tan θ,方向水平, 指向圆心.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第2讲 高中物理二级结论汇总
(2)速度 v=
GM r
,周期 T=2π
r3 GM
,加速度 a=
GrM2 <g.
(3)第一宇宙速度 v1= gR= 11.2 km/s,v3=16.7 km/s.
GRM=7.9 km/s,v2=
3.同步卫星:T=24 小时,h=5.6R=36 000 km(即
r=6.6R),v=3.1 k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