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08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了地址总线。地址总线也是公用总线中的一种,用于单片机向外部输出地址信号,它是
一种单向的总线。地址总线的根数决定了单片机可以访问的存储单元数量和I/O端口的数
量。有n根线,则可以产生2n个地址编码,访问2n个地址单元。

控制总线(CB)
这是一组控制信号线,有一些是由单片机送出(去控制其它芯片)的,而有一些则是由其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一、单片机外部 1、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简介
扩展资源和扩展 4.键盘和显示器
编址技术概述
键盘和显示器提供了用户与单片机应用系统之间的人 机界面,用户通过键盘向单片机系统输入数据或程序,而
通过显示器用户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
5.串行通信接口
单片机本身只提供一个串行通信接口,为了单片机系统与PC机、打印机、外设等接口通信,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二、程序存储器 的扩展
1、程序存储器典型芯片
程序存储器须具有系统掉电后信息不会丢失的特性,因此,EPROM、 EEPROM、Flash芯片都可以作为程序存储器。EPROM是紫外线擦除的 程序存储器,程序修改不太方便,在一些需要系统有在线编程功能, 这时就只能用EEPROM和Flash作为程序存储器。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是一种可用电气方法在线擦除和再 编程的只读存储器,它既有RAM可读可改写的特性,又具有非易失性 存储器ROM在掉电后仍能保持所存储数据的优点。因此,EEPROM在单 片机存储器扩展中,可以用作程序存储器,也可以用作数据存储器, 至于具体做什么使用,由硬件电路确定。 EEPROM作为程序存储器使用时,CPU读取EEPROM数据同读取一般 EPROM操作相同;但EEPROM的写入时间较长,必须用软件或硬件来检 测写入周期。
为了防止在电源不稳定或有干扰源时系统出现“程序跑飞”等异常情况,需要使用专用的
电源监控复位芯片,即硬件看门狗,当出现这些情况即发出复位信号,以保证正常工作。
常用的这类芯片有CSI24C161、DS1232、X5045等。
9.硬件日历时钟
由单片机构成的大多数计费、计时系统中,日期和时间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为此需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一、单片机外部 扩展资源和扩展 编址技术概述
2、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

地址总线(AB)
如果单片机扩展外部的存储器芯片,在一个存储器芯片中有许多的存储单元,要依靠地址
进行区分,在单片机和存储器芯片之间要用一些地址线相连。除存储器之外,其它扩展芯
片也有地址问题,也需要和单片机之间用地址线连接,各个外围芯片共同使用的地址线构
ADC0808/0809、ADC0816/0817、ADC1140、ADC71/76、AD574A、14433等。
7.数控转换D/A
D/A转换接口将计算机的数字量转换为外设使用的模拟量,常用的D/A转换芯片有DAC0832、
DA7520、DAC1208、DAC1230、DAC82等。
8.电源监控和硬件看门狗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二、程序存储器 的扩展
1、程序存储器典型芯片
常用的EEPROM芯片如表3.5,它们有如下特点:

单+5Leabharlann 供电,电可擦除可改写。●使用次数为1万次,信息保存时间为10年。

*读出时间为ns级,写入时间为ms级。

芯片因角信号与相应的RAM和EEPROM芯片兼容,见表8-1。

数据总线(DB)
用于外围芯片和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传递,比如将外部存储器中的数据送到单片机的内部,
或者将单片机中的数据送到外部的D/A转换器。在51单片机中,数据的传递是用8根线同时
进行的,也就是51单片机的数据总线的宽度是8位,这8根线就被称之为数据总线。数据总
线是双向的,既可以由单片机传到外部芯片,也可以由外部芯片传入单片机。
要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日历时钟芯片。常用的日历时钟接口电路有DS1305、DS12887等。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一、单片机外部 2、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
扩展资源和扩展 图8.1 是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各个外
编址技术概述
围功能芯片通过三组总线与单片机相连。这三组总线分别 是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下面一一作介绍。
一、单片机外部 扩展资源和扩展 编址技术概述
1、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简介
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包含有:外部RAM/ROM、键盘、显示、A/D、D/A、I/O扩展、 中断扩展、串行通信、总线驱动、电源监控、看门狗等一些最基本的模块,它 们都是大多数单片机应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下面简单介绍下各扩展模 块。 1.外部程序存储器ROM 外部进行扩展的程序存储器种类主要有EPROM、EEPROM和Flash EEPROM。但是由 于大部分单片机提供了大容量的Flash EEPROM,且价格相当,故一般没有必要 进行扩展。 2.外部数据存储器ROM 一般在有大量数据缓冲需要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如语音系统,收费系统等)则 需要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常用的有静态随机存储器RAM6264、RAM62256和 RAM628128,但随机存储器不具备数据掉电保护特性,许多都采用Flash EEPROM 作为数据存储器。 3.并行I/O口资源扩展 由于I/O资源是比较珍贵的,一般在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工业控制系统, 如可编程控制器)中,经常需要扩展I/O口。常用的I/O接口芯片有74HC系列锁存 揪寄存器、8255和8155等。
它芯片送出(由单片机接收以确认这些芯片的工作状态等)的。对于51单片机而言,这一
类线的数量不多。这类线就其某一根而言是单向的,可能是单片机送出的控制信号,也可
能是外部送到单片机的控制信号,但就其总体而言,则是双向的,因为控制总线里面有几
根是送出的,有几根是接收的,所以在图8.1中以双向的方式来表示控制总线。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二、程序存储器 的扩展
2、EEPROM与单片机的连接
2864是一个8KB EEPROM, 维持电流为60mA,典型 读出时间为200~350ns, 字节编程写入时间为 10~20µs,芯片内有电 压提升电路,编程时不 必增高压,单一+5V供 电。引脚和6264,2764 兼容。 【例8-1】利用2864来 扩展程序存储器。 51单片机扩展2864硬件 电路如图8.3所示。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二、程序存储器 的扩展
2、EEPROM与单片机的连接
图8.3中地址锁存器可以使用74LS373或74LS573(两者性能一样,只 是后者的引脚排列方便印制板设计)。图中,74LS373为8D锁存器, 其主要特点在于:控制端G为高电平时,输出Q0~Q7复现输入D0~D7的 状态;G为下跳沿时,D0~D7的状态被锁存在Q0~Q7上。当把ALE与G相 连后,ALE的下跳沿正好把P0端口上此时出现的PC寄存器指示的低8 位指令地址A0~A7锁存在74LS373的Q0~Q7,由于P2口有锁存功能, A8~A12高4位地址直接接在P2.0~P2.4口线上,而无虚加接锁存器。 74LS373的 (输出使能)接地,使其始终处于允许输出状态。 和 通过与门接2864 端,无论 还是 有效(变为低电平),均会使 2864的 有效,使得2864中A0~A12指定地址单元中的指令码从2732的 D0~D7输出,被正好处于读入状态的P0端口输入到单片机内执行,因 此该电路中的2864既可作为数据存储器,又可作为程序存储器。由 于只扩展了一片,片选端接地。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三、数据存储器 的扩展
1、单片机RAM的读写时序
1. 外部数据RAM的读周期时序 图8.4是单片机对片外RAM进行读操作的时序。当执行读外部数据指 令时进入外部数据RAM的读周期。ALE的上升沿,把外部程序存储器 的指令读入后就开始了对片外RAM的读过程。 ALE高电平期间,在P0处于高阻三态后,根据指令间址提供的地址, P2口输出外部RAM的高8位 地址A15~A8 ,P0端口输出 低8位地址A7~A0 ;在ALE下 跳沿,P0输出的低8位地址 被锁存在锁存器中,随后P0 进入高阻三态,RD信号有效 后,被选中的RAM的数据出 现在数据总线上,P0 处于 输入状态,CPU从P0 读入外 部RAM的数据 。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一、单片机外部 扩展资源和扩展 编址技术概述
2、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
系统的扩展归结为三总线的连接,连线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连接的双方的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要相互对应地连接,即数据线连数据线,地 址线连地址线,控制线连控制线。要求特别注意的是:程序存储器接PSEN ,数据存储器 接WR 和RD 。 (2)控制线相同的地址线不能相同,地址线相同的控制线不能相同。 (3)片选信号有效的芯片才能被选中工作,当同类芯片仅在只有一片时片选端可接地, 当同类芯片有多片时片选端可通过线译码、部分译码、全译码接地址线(通常是高位地址 线),在单片机系统中一般多采用线选法。
往往需要扩展通用RS-232通信接口,为了实现远距离通信,还要扩展RS-485通信接口。常
用的RS-232接口芯片为MAX232,常用的RS-485接口芯片为MAX485。当需要更多的接口时,
可以通过串行口芯片扩展,常用的串行口芯片有8251、8250、16C554等。
6.模数转换A/D
A/D转换接口将外设输入的模拟量转换为计算机使用的数字量,常用的AD转换芯片有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三、数据存储器 的扩展
1、单片机RAM的读写时序
2. 外部数据RAM的写周期 当执行写外部数据指令时进入外部数据RAM的写周期,其时序如图 8.5所示。写外部RAM的操作时序与读外部RAM的时序差别在于:其一, WR有效代替RD有效,以表明这是写数据RAM的操作;其二,在P0输出 低8位地址A0~A7后,P0立即处于输出状态,提供要写入外部RAM的数 据供外部RAM取走。 由以上时序分析可见, 访问外部数据RAM的操作 与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 指令的过程基本相同, 只是前者有读有写,而 后者只有读而无写;前 者用RD或WR选通,而后 者用PSEN选通;前者一 个机器周期中ALE两次有 效,后者则只有一次有效。 因此,不难得出51单片机和外部RAM的连接方法。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一、单片机外部 扩展资源和扩展 编址技术概述
3、存储器扩展的编址技术
进行存储器扩展时,可供使用的编址方法有两种,即:线选法和译码法。 1.线选法 所谓线选法,就是直接以系统的地址作为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为此只需把高位地址线与 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直接连接即可。特点是简单明了,不需增加另外电路。缺点是存储空 间不连续。适用于小规模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扩展。 2.译码法 所谓译码法就是使用译码器对系统的高位地址进行译码,以其译码输出作为存储芯片的片 选信号。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存储器编址方法,能有效地利用空间,特点是存储空间连续, 适用于大容量多芯片存储器扩展。 常用的译码芯片有:74LS139和74LS138等,它们的CMOS型芯片分别是74HC139和74HC138。 74LS139是2-4译码器,即对2个输入信号进行译码,得到4个输出状态。74LS138是3-8译 码器,即对3个输入信号进行译码,得到8个输出状态。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一、单片机外部 扩展资源和扩展 编址技术概述
2、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
由图8.2可见: (1)由于P0分时传送地址/数据信息,在接口电路中,通常配置地址锁存器,由ALE信号 锁存低8位地址A0~A7,从而分离地址和数据信息。 (2)P2口传送高8位地址A8~A15。 (3)PSEN 为程序存储器的控制信号,当取指令码时或者执行MOVC指令时变为有效。 (4)RD 和WR 为 数据存储器和I/O口的读、写控制信号。当执行MOVX指令时变为有效。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第8章 C51单片机的系统扩 展
重点内容:
单片机外部扩展资源和扩展编址技术概述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并行I/O口扩展 可编程外围定时器/计数器8253 外部中断的扩展 I2C接口芯片AT24CXX SPI接口芯片X5045 本章小结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