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性学课件文档版
食品物性学食品力学性质课件

食品的变质过程
食品变质过程中力学性质的改变 可以反映其保质期的长短,如软
化、变黏等。
食品的保护措施
通过控制食品的力学性质,可以 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延长保质期
,如真空包装、气调包装等。
06
未来展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新技术在食品力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成熟阶段
食品力学在理论体系、研 究方法和应用领域方面逐 渐成熟,成为食品科学领 域的重要分支。
02
食品力学性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弹性
弹性是指食品受到外力作用后发 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
原状的性质。
食品的弹性与其成分、结构和加 工处理方法有关。例如,蛋白质 含量高的食品通常具有较好的弹
性。
弹性是食品口感和质地的重要影 响因素,如面条、馒头等食品需 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保持良好
的口感和质地。
塑性
塑性是指食品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 ,但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 质。
塑性是食品加工和成型过程中的重要 性质,如糖果、巧克力等食品需要具 有良好的塑性才能方便加工和成型。
食品的塑性与水分含量、温度和成分 等因素有关。例如,面包在制作过程 中需要经过揉捏和发酵,使其具有一 定的塑性。
实验研究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如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 计等,来对食品进行力学性质测试。
实验研究方法还可以通过对食品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如使用扫描电子 显微镜(SEM)等设备,来深入了解食品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之间的 关系。
理论分析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通常需要使用数值计算软件,如有限元 分析(FEA)、有限差分法(FDM)等,来对食品的 力学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
食品物性学

食品物理性质:以食品(食品原料)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食品的物理性质:这是一门研究食品(食品原料)的物理性质的科学。
8.7.8.7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8.7.8.7 1.食品本身的理化特性分析8.7.8.7 2.人类感官生产的感官特性研究从加工的角度看,一次产品加工一次,例如用作食用油,糖,奶粉,面粉和其他食用油,糖,奶粉,水产品以及其他食用油,糖,奶粉,面粉和半成品,例如面团,面包,糕点,果汁等米粉和其他半成品以及面团,面包,蛋糕,果汁,米粉等制成品可以分为无机,有机和多孔结构。
它们可以分为无机,有机和多孔结构。
从食物形式上讲,它们可以分为液体,凝胶,细胞,纤维和多孔食物。
食品的机械性能是指食品在力的作用下变形,振动,流动和破裂的规律,以及机械性能与感官评价之间的关系。
1,食品的机械性能是指食品在力的作用下变形,振动,流动和破裂的规律,以及它们与感官评价之间的关系。
8.5感觉评估的重要内容;8.5与食物的生化变化和变质密切相关;8.5与食品加工密切相关。
食品的电性能主要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电和介电性能,以及其他电磁和物理性能。
它主要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电和介电特性,以及其他电磁和物理特性。
研究领域:1.食品质量监测(无损检测)。
2.电磁物理处理(静电场保存,微波加热,电渗脱水等)电磁物理处理(静电场保存,微波加热,电渗脱水等)3.食品的热特性为了改善商品化和保存和现代食品的循环功能,加热,冷却和冷冻已成为食品加工的最基本方法。
为了改善现代食品的商品化,保存和流通功能,加热,冷却和冷冻已成为食品加工的最基本方法。
8.7.8.7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中的比热容,潜热,相变定律,传热定律和温度相关的热膨胀定律。
主要研究对象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比热容,潜热,相变定律,传热定律和温度相关的热膨胀定律。
目的是提高食品质量。
食物的光学特性是指食物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感觉响应。
它是指光的吸收和反射以及食物物质的感官反应特性。
食品物性学食品的电物性及其应用PPT精选文档

各种极化的特征频率:电子极化在紫外线区域;原子极化 为红外、远红外区域;偶极子取向极化主要在微波区域。 热辐射 微波加热是以水分子的 偶极子随电场转动得到的分 子内摩擦产生。 远红外和红外线加热则 是由原子振动产生的内摩擦 所致。
8
第二节 食品基本电物性及其测定
2、食品电物性的测定和应用
极化现象的影响因素:电场强度、电场频率 当电场变化时间小于极化松弛时间,即电场频率大于介质 特征频率时,极化运动(或偏移)就可能来不及产生。 介电耗损:当电介质所处的外电场频率与其自身的特征频 率接近时,极化运动对于外电场就会产生滞后,从而引起分 子内摩擦而产热。(类似于共振频率)
7
第二节 食品基本电物性及其测定
介电常数 电导率
9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中电物性的利用原理和方法
对食品电物性的利用,除了对食品品质的无损检 测或品质分析外,还可用于对食品的加工处理,包 括静电场处理、动电处理、通电处理、高频电场处 理、微波处理、红外线处理等。
10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中电物性的利用原理和方法
1、静电场处理
应用:静电净化、静电熏制、静电分离、电处理防腐、静 电扑粉等。 原理:使离子化的气体在电场内移动,向物质的散体微粒 (尘埃、熏烟等)传递电荷,这样荷电粒子再受到电场作用 从一极向另一极进行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加工所需的目的。 离子化气体的产生:被激电离法和自激电离法
4
第二节 食品基本电物性及其测定
1、食品的电物性基础
5
第二节 食品基本电物性及其测定
1、食品的电物性基础
电子位移极化 原子极化 取向极化
极化松弛时间:处于极 化状态的介质,去掉外电场 后,极化消失所需要的时间。 特征频率:极化松弛时 间的倒数。
食品物性学(精品PPT)

1、组成的复杂性 多成分、多形态、易变性、有些有细胞结构。 2、多样性(从加工的角度看) 有初级产品:谷物、水果、蔬菜、肉类等等; 有一次加工的食品材料:油、面粉、奶粉、蛋粉 等等; 有半成品、成品:面团、面包、米饭等等。
食品的力学性质
力学性质包括食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振动、流 动、破断等的规律,以及其与感官评价的关系。具体 体现 (1)食品的力学性质是食品感官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有 些食品,是决定品质好坏的主要指标。 (2)食品的力学性质与食品的生化变化、变质情况有着 密切的联系,通过力学性质的测定,可以把握食品的 以上品质变化。 (3)食品的力学性质与加工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式中,I1、I2两种分子的电离能。 色散力的作用能一般为0.8一8kJ/mol。 范德华力是 永远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没有方向性和饱 和性。作用距离0.26nm,作用能比化学键能小1一2个 数量级。
氢键 它是极性很强的X一H键上的氢原子与另一个 键上电负性很大的Y原子之间相互吸引而形成 的(X一H…Y)。氢键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X 一H只能与一个Y原子形成氢键,而且X一H一Y 要在同一直线上,氢键的作用能比化学键小得 多,但比范德华力大一些,为12一30kJ/mol, X, Y的电负性愈大,Y的半径愈小,则所形成 的氢键愈强,氢键作用半径一般为0.17一 0.20nm。氢键可以在分子间形成,也可以在 分子内形成,聚酸胺、纤维素和蛋白质等都有 分子间的氢键。
2.1.1.2.范德华力和其它介观力 非键合原子间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 括范德华力、氢键力和其他力。其中范 德华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1)静电力是极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极性 分子的永久偶极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所引起。 作用能为12~20kJ/mol,与分子偶极矩的大 小、分子间的距离和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如 下:
食品物性学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物性 ppt课件

第四节 粉体食品的物性
1. 粉体粒子的状态
④ 粒子径分布 累积分布:粒度小于d的所 有颗粒的粒数占全部颗粒的粒 数的百分数,称累积分布。 频率分布:把大小在一定尺 寸范围的粒子径,按一定间隔 分级,求出各间隔尺寸中粒子 的量。
食品物性学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物 性
第四节 粉体食品的物性
1. 粉体粒子的状态
食品物性学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物 性
第二节 组织状食品的物性
1. 细胞状食品的物性
② 细胞状食品物性的测定
食品物性学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物 性
第二节 组织状食品的物性
2. 纤维状食品的物性
纤维状食品是指由纤维状组织成分构成的食品,主要有 畜肉、鱼肉、纤维细胞发达的蔬菜、以及经特殊加工、组织 为纤维状的加工食品等。 这类食品的纤维状物质,存在一定的方向性,因此其物 理性质也存在方向性。 物性测试中,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的差别是最重 要的性质之一。
食品物性学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物 性
第二节 组织状食品的物性
1. 细胞状食品的物性
① 细胞状食品的特征 蔬菜软化难易性质与其所含果胶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 甲酯化程度高,HM含量高时,加热时容易为反式位脱离 作用而分解,因此细胞间粘着力降低,发生软化。 ➢ 甲酯化程度低,LM含量高时,加热时不易软化,能够保 持一定的脆硬性。
食品物性学固态与半固态食品的物 性
第三节 多孔状食品的物性
1. 多孔状食品物性的测定
① 密度 A、全容积测定(whole volume):体积置换法。 B、膨胀度OR(over run): C、单个气泡体积(bubble volume):
D、气孔率(比体积):试样体积÷试样质量 E、膨化率(expansion ratio):膨化后体积÷膨化前体积
食品物性学(精品PPT)

食品物性学
1 绪论
1.1课程性质
食品物性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 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32学时 1.2课程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食品物性学(食品物理学):研究食 品及食品原料的物理性质。
我们对食品的关心体现在 食品的质量上。
1.4课程特点 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与高分子物理有很多相似之处. 主要原因是食品中的蛋白质、多糖和脂肪等主要成分 属于高分子物质,它们以一定结构形态和物性影响食 品的感官价值、营养价值和稳定性。高分子物理学是 以橡胶和塑料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它突出材料强度和 材料对光、电、热的稳定性问题。而食品物性学研究 的材料非常复杂,有些是有生命的活体,有些是有特 殊组织结构的物质(例如:果蔬产品和加工制品)或高分 子和小分子物质混杂.这些都有别于高分子物理学。本 课程还与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许多课程有联系. 但是最大差异还是来自于所研究的材料差异。我们是 利用这些学科基本知识,解决食品和农产品的物性问 题,因此,欲学好本课程要有较好的物理学知识和工 程基础知识。
式中,Ek——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能; μ1、μ2——两种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R——分子间的距离; T——热力学温度; k——玻耳兹曼常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静电力大小受分子间的距离 影响最大。
(2)诱导力 当极性分子与其他分子 (包括极性 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相互作用时,其他分子产生 诱导偶极。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其他分子的 诱导偶极之间的作用力称为诱导力。作用能的 大小为:
疏水键 当疏水化合物或基团进入水中时,体系界面自 由能增加,嫡减少,这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问 题。为此,体系将力图趋向稳定,尽量减少疏 水混合物与水接触面积,在嫡驱动下,疏水化 合物自发地相互靠近。因此,疏水键并不是疏 水基团之间存在引力,而是体系为了稳定自发 的调整。疏水键的键能在5~30kJ/mol范围内, 主要与疏水基团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疏水键在 稳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方面占有突出地位。
食品物性学课件文档版

食品物性学课件文档版初级产品(Primary or raw products): cereals, fruits, vegetables, meats, dairy, fishes etc、半成品或成品(Semi-manufactured or manufactured foods) : dough, noodles, breads, beverages, juices, jams, ice creamsetc、食品原料(Food ingredients)脂类(Fats and oils)蛋白类(Proteins)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 thickeners, gelling agents, stabilisers, texture modifiers etc、香味(Flavours)调味品(Seasons)研究目的食品工业界(Food industry)Maximum food safety and food quality Capability of developing new and improved food products desired by public consumers食品学术界(Food academy) Accumulate and advanc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n food physics and principles behind food processing and design Better understanding food properties研究内容基本物理特征(Bas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Mass, density, size, shape, moisture content and water activity分子物理特性(Molecular physics) Food macromolecules, basic chemical and physical structure, conformations, high order structures, and solutionproperties力学性质(Mechanical propertie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exture tests界面性质(Interfacialproperties) Interfaci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mulsions, foams热、光性质(Thermal properties, andoptical properties)Basic thermodynamics, phase transition, thermal analysis, colours, colorimetry, food-light interaction电、磁性质(Electrical and magneticproperties)感官评价(Sensory evaluation)参考文献Food Physics; Ludger O、 Figura, ArthurA、 Teixeira, eds、; Springer; xx食品物性学; 李云飞, 殷涌光, 金万镐编著; 中国轻工出版社; xx食品物性学; 李里特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物性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食品物性学的定义:食品物性学是以食品(包括食品原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
食品物性学

食品物理性质:以食品(食品原料)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食物的物理特性:这是一门研究食物物理特性(食物成分)的科学。
8.7.8.7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8.7.8.7 1。
食品本身理化性质分析8.7.8.7 2。
人类感官生产的感官特性研究从加工的角度来看,一个产品经过一次加工,例如用作食用油、糖、奶粉、面粉等食用油、糖、奶粉、水产品等食用油、糖、奶粉、面粉和面团、面包等半成品,糕点、果汁等米粉等半成品以及面团、面包、蛋糕、果汁、米粉等制成品可分为无机、有机和多孔结构。
它们可分为无机结构、有机结构和多孔结构。
从食物形态上看,可分为液体、凝胶、细胞、纤维和多孔食品。
食品的力学性能是指食品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振动、流动和破碎的规律,以及机械性能与感官评价的关系。
1食品的力学性能是指食品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振动、流动和破裂的规律及其与感官评价的关系。
8.5感官评价的重要内容;8.5与食品的生化变化和变质密切相关;8.5与食品加工密切相关。
食品的电学性质主要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电、介电性能,以及其他电磁和物理性质。
主要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电、介电性能,以及其他电磁和物理性质。
研究领域:1。
食品质量监测(无损检测)。
2电磁物理处理(静电场保存、微波加热、电渗透脱水等)电磁物理处理(静电场保存、微波加热、电渗透脱水等)3。
为了提高食品的热特性和保存现代食品的流通功能,加热、冷却和冷冻已成为食品加工最基本的方法。
为了提高现代食品的商品化、保存和流通,加热、冷却和冷冻已成为食品加工最基本的方法。
8.7.8.7主要研究食品加工中的比热容、潜热、相变规律、传热规律和与温度有关的热膨胀规律。
主要研究对象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比热容、潜热、相变规律、传热规律和与温度有关的热膨胀规律。
目的是提高食品质量。
食品的光学性质是指食品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感官反应。
光的反射是指食物对光的吸收和反应。
8.7.8.7领域:(糖(a)(糖可通过光学性质(糖度计、酸度计等)测定食品成分);b)食品颜色研究(判断新鲜度、成熟度、食品质量、cr-300色差很小。
第二章食品物性学

2.1 食品的力学性质
食品的力学特征主要有应力、变形和时间三 要素。食品力学是食品物性学中发展最早、研究 最为深入的性质,其中,食品流变特性和食品质 构特性是力学研究较为成熟的核心内容。
流变学(rheoiogy)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 用下变形与流动的科学;食品质构是通过力学的 、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方法能够感知的食品 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感觉。
2.1.3.2 淀粉类食品
淀粉溶液经过加热处理后具有凝胶性,流变 学性质变化范围很宽,从简单的黏性流体扩延到 高弹性的凝胶,这种多样性使淀粉具有广泛的工 艺用途。
1)淀粉水分分散液结构与流变性质关系 淀粉增稠与凝胶性质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微观
结构,而微观结构与淀粉加工及淀粉种类有关。 淀粉分散系是胶质系统,膨胀的淀粉颗粒形
(1)假塑性流体。0<n<1时,表观黏度随剪切应力增大 而减小的流体。大部分液态食品都是假塑性流体。假塑 性流体的流动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图中ηa=tanθi( i=1,2,3,…)。
图 2-2 假塑性流体流动特性曲线
2.1.1.1 液态食品的流变学基本概念
(2)胀塑性流体。1<n<+∞时,称为胀塑性 流体。比较典型的是生淀粉糊。
图2-1 牛顿流体流动特性曲线
2.1.1.1 液态食品的流变学基本概念
B、非牛顿流体
食品中更多的是非牛顿流体,以下面的经验
公式表示
τ=τ0+k·ξn
式中,τ0为屈服应力,n为流体状态特征指数;K 为黏度常数。
在非牛顿流体状态方程中还引入表观黏度(
ηe)这一概念。ηe=τ/γ
食品物性学---食品热物性ppt课件

2300
聚氯乙烯(PVP)(软)
150
6000
G(v) 正比于
p
P
F
t
21
表 3-13 在膜内外相对湿度差为 90%时, 一些食品包装膜的水蒸气渗透率(37.8℃)[10]
p 的单位是 g·mil/(m2·24h·atm)
p
水蒸气
聚乙烯(PE)(低密度)
20
(高密度)
5
玻璃纸
5
聚丙烯(polypropylene)
10
分子扩散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质量迁移。
对于一个两元系统(A,B)在单位时间内,组份A通
过单位面积的质量迁移流为,按Fick’s定律
JA
DAB
d A
dZ
其中p是组份A的浓度,单位为kg/m3;
Z是扩散途径,单位为m
DAB是 组份 A对组份 B的扩散系数,单位为 m2/s;
JA是扩散质量流,单位为kg/(m2·s)。 因此,扩散系数的量纲为m2/s。
温度 /℃
D /(10-11m2/s)
O2
橡胶
25
21
CO2
橡胶
25
11
N2
橡胶
25
15
醋酸纤维素
水
(12%含水量)
25
0.32
(5%含水量)
25
0.20
NaCl
离子交换树脂
50
9.5
(Dowex50)
环乙烷
洋山芋
20
20
蔗糖
琼脂凝胶(冻粉)
5
25
24
第三节差示扫描法与定量热分析
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物质的结构(如相态)和化学 性质会发生变化,其质量及光、 电、磁、热、力等物理性 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热分析技术就是程序控制温度的 条件下,测量物质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因此, 热分析装置目前被广泛用来测定食品品质及其成分变化。
《食品物性学 食品力学性质》PPT课件

σ = σ0+ k·έ n
(1 < n < ∞, 0 < n <1)
(σ0 ≠ 0 )
式中: k称为黏性常数,因为它往往与液体浓度有关,因此也称为浓度
系数,n:称为流态特性指数。
ηa表观黏度, σ0屈服应力
。
Special lecture notes
根据以上流动状态方程中σ0的有无和n的取值范围,
成整体构造而失去了流动性,或胶体全体虽含有大量
液体介质而固化的状态称为凝胶。
果冻、豆腐、
鸡蛋羹
Special lecture notes
凝胶食品多以多糖类、蛋白类为凝胶
形成的主体
(3)凝胶的分类
关于凝胶的分类有很多种,若按照其物理性质可以作如
下分类:
1)按力学性质可以把凝胶分为:柔韧性凝胶具有一
特点:无屈服应力,即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坐标
原点;随着剪切流速的增加,表观黏度增加。
胀塑性液体的流动特性曲线为:
液体食品中胀塑性流体不很多,比较典型的是生淀粉糊。
Special lecture notes
造成胀塑性流动的机理,主要有以下一些解释。
v
胀容现象:
对于剪切增黏现象可以用胀容现象来
说明。具有剪切增黏现象的液体,其胶体粒子一般处
凝
胶
果冻、凉粉、鸡蛋羹、豆腐
体
固
体
类别名称
气体
固体泡
液体
固体凝胶
面包、馒头、蛋糕、饼干
果冻、熟米饭粒
Special lecture notes
(一)气体为连续相的胶体
气溶胶 液体分散于气体介质中
粉末
固体颗粒分散于气体介质中
食品物性学-食品的电物性及其应用ppt课件

使用电场或电磁场有可能对构成食品的最小单位进行最富 效果的加工处理。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在生鲜食品的储藏保鲜方面显示了巨大 的潜力。
由于化石燃料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电力在食品工业能耗中 占有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电物理特性的检测对食品加工自动化、品质控制精确化方
面提供了重要手段。
2
第一节 概 述
2、电物性与食品加工
19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中电物性的利用原理和方法
6、电脉冲杀菌
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 PEF):对流经两电极间的 液态或半液态物料施加一定频率的高电压短脉冲放电,使物 料中微生物死灭的处理技术。 原理: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电崩解理论、电穿孔理论。 优势:杀菌时对象升温小;杀菌时间短,产生的热量少; 节能。 应用:对热敏感的液态食品,如果汁、牛乳、蛋液、啤酒 缺陷:杀菌效果差异大,不稳定;杀菌不彻底;设备实际 应用困难。
介电常数 电导率
10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中电物性的利用原理和方法
对食品电物性的利用,除了对食品品质的无损检 测或品质分析外,还可用于对食品的加工处理,包 括静电场处理、动电处理、通电处理、高频电场处 理、微波处理、红外线处理等。
11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中电物性的利用原理和方法
1、静电场处理
应用:静电净化、静电熏制、静电分离、电处理防腐、静 电扑粉等。 原理:使离子化的气体在电场内移动,向物质的散体微粒 (尘埃、熏烟等)传递电荷,这样荷电粒子再受到电场作用 从一极向另一极进行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加工所需的目的。 离子化气体的产生:被激电离法和自激电离法
① 食品的电磁波处理和加工
3
第一节 概 述
2、电物性与食品加工
② 食品加工中静电场的利用 静电是指静电荷,是电荷在静止时的状态,而静止电荷所 建立的电场称为静电场,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 静电场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物性学研究对象食品(Foods)初级产品(Primary or raw products): cereals, fruits, vegetables, meats, dairy, fishes etc.半成品或成品(Semi-manufactured or manufactured foods) : dough, noodles, breads, beverages, juices, jams, ice creams etc.食品原料(Food ingredients)脂类(Fats and oils)蛋白类(Proteins)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 thickeners, gelling agents, stabilisers, texture modifiers etc.香味(Flavours)调味品(Seasons)研究目的食品工业界(Food industry)Maximum food safety and food qualityCapability of developing new and improved food products desired by public consumers食品学术界(Food academy)Accumulate and advanc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n food physics and principles behind food processing and designBetter understanding food properties研究内容基本物理特征(Bas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Mass, density, size, shape, moisture content and water activity分子物理特性(Molecular physics) Food macromolecules, basic chemical and physical structure, conformations, high order structures, and solution properties力学性质(Mechanical properties)Rheological properties, texture tests界面性质(Interfacial properties)Interfaci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mulsions, foams热、光性质(Thermal properties, and optical properties)Basic thermodynamics, phase transition, thermal analysis, colours, colorimetry, food-light interaction电、磁性质(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感官评价(Sensory evaluation)参考文献Food Physics; Ludger O. Figura, Arthur A. Teixeira, eds.; Springer; 2007食品物性学; 李云飞, 殷涌光, 金万镐编著;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食品物性学; 李里特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物性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食品物性学的定义:食品物性学是以食品(包括食品原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
不仅包括对食品本身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而且包括食品物性对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所谓感觉性质的研究食品物性学在日本也称为“食品物理学”,与食品化学相对应。
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特性,这些特性与食品组成、微观结构、次价力、表面状态等有关。
食品的物性影响食品的流动性、粘弹性、凝聚性、附着性、质构和口感;影响食品组分的扩散性、松弛性和质量稳定性,与生物化学反应速率相关联,与食品分析检测相关联。
食品物性学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①初级产品,如收获后的粮食谷物类;②一次加工的食品材料,如各种食用油、糖、奶粉、蛋粉等;③半成品和成品食品,如面团、面包、果汁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食品物性学涉及的领域虽然相当广泛,但主要以食品的物理学性质为基本内容,这些物理学性质有:食品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2、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内容食品的力学性质食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振动、流动、破断等的规律,以及其与感官评价的关系。
①食品的力学性质是感官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品种好坏的主要指标。
②食品的力学性质与食品的生化变化、变质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力学性质的测定可以把握食品以上品质的变化情况。
③食品的力学性质与食品的加工关系密切,许多操作都与力学性质相关,如混合、搅拌、压榨、过滤、分离、粉碎、膨化、喷雾等。
食品的热学性质常见的热学性质指标和研究内容有:比热容、潜热、相变规律、传热规律及与温度有关的热膨胀规律等。
在一些食品加工的单元操作中,如杀菌、干燥、冷冻、熟化、烘烤等方面,热物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改善食品的风味方面,热物性也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新领域。
食品的电学性质主要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导电特性、介电特性以及其他的电磁物理特性。
其研究领域主要分为:1、食品品种状态的监控:食品的状态、成分的变化往往反映在电学特性的变化上,用电测传感器的方法把握食品的特性,尤其在食品的非破坏性检测(无损检测)方面。
2、电磁物理加工:主要有静电场处理技术、电磁波加工技术、通电加热技术、电磁场水处理技术、电渗透脱水技术等。
食品的光学性质是指食品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及其对感官反应的性质。
其研究领域在以下方面:1、通过光学性质实现对食品成分的测定:成分的变化可以引起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衍射、辐射等性质的变化。
测定简单、无破坏。
2、食品色泽的研究二、食品物性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了解食品与加工、烹饪有关的物理特性2、建立食品品质客观评价的方法3、通过对物性的试验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组织结构和生化变化例如,在制面条或制面包工艺中,面筋形成的情况用观察或其他方法很难确定,而用测定其粘弹性的方法则可简便地了解面团面筋的网络形成程度。
尤其是对生鲜食品的无损伤组织测定,利用振动、光反射、电磁感应等物性测定手段更是必要的。
4、为改善食品的风味、发挥食品的嗜好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以仪器测定的指标表现食品的风味特性,并以此为依据,保证和提高食品的嗜好性品质,成为当前食品开发技术的重要方面。
食品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各种形态的物理性质不相同,食品加工特性与食品生化反应也不同。
食品质构质构在感官特性中的重要程度分三方面:①关键因素:质构决定其质量,如肉品、薯片、爆米花、芹菜等②重要因素:质构对质量影响较大:水果、某些蔬菜、奶酪、面制品等;③次要因素:影响不大,如饮料、汤类;三、食品物性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食品物性学最早起源于对食品粘弹性理论的研究。
而粘弹性理论的发展是在胡克等人的弹性理论、牛顿等人建立的流体力学理论发展的。
弹性理论、流体力学理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粘弹性理论是从20世纪初在欧美等国开始的。
食品物性学中发展最早的是食品力学方面的研究,食品力学的中心是食品流变学。
食品流变学的基础是流体力学和粘弹性理论。
美国化学家宾汉姆(Bingham)提出了流变学的概念,即“Rheology”,“流变”即流动的意思。
最早将流变学引入食品加工研究的是荷兰人Scott Blair,1953年写书《Foodstuffs their Plasticity, Fluidity and Consistency》,第一个定义了“texture”即为“质地”。
在农产品物料物性研究领域,1966年Mohsenin编著出版了《Physical Properties of Plant and Animal Materials》,该书主要针对农产品物料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1968年日本东京召开了国际流变学会议1969年荷兰创办了《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专业杂志,关于食品物性研究的论文大量发表,推进了食品物性学的发展。
研究最多的植物组织(水果、蔬菜)的评价,其次是食品力学性质的测定中,感官评价与仪器测定的比较和相关关系。
1973年,B. Muller编著出版了《Introduction to Food Rheology》,进一步推动了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和应用。
1975年至1995年间,日本化学学会组织了食品物性学年会研讨,出版了论文集共19集。
1980年 Mohsenin又编著出版了《Thermal Properties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s》,主要论述农产品物料的热学测定、热传导的基本知识以及食品冷却、冷冻、干燥、热处理、呼吸和膨胀的有关知识。
1984年,J.Prentice编著出版了《Measurement in the Rheology of Foodstuffs》一书,阐述了食品流变特性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同时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食品流变性质的因素和机理。
1989年种谷真一编著了《食品的物理》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各种状态的物料在加工、烹饪发酵过程中物性变化的机理。
1989年,川端晶子编著了《食品物性学》,从食品的流变学性质和质地两个方面论述了食品胶体体系特征,以及凝胶状食品、凝脂状食品、细胞状食品、纤维状食品和多孔状食品的物理特性。
总之,20年来食品物性学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属于逐步形成阶段,因为食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分散体系,今后还需要作大量的研究。
表1 按力学特性对食品物料的分类食品的力学基础1、食品物质的凝胶性1)胶体的概念:一般的食品不仅含有固体,而且还有水、空气存在,属于分散系统或称为非均质分散系统,也称分散系。
所谓分散系统是指数微米以下、数纳米以上的微粒子,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浮游悬浊的系统,以上所说的微粒子称为分散相,而属于气体、液体或固体的介质被称为分散介质或连续相(分散介质)。
胶体的概念:表示物质状态的名词。
晶体和胶体表示物质分散度不同的两种状态。
例如,蛋清蛋白、酪蛋白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比食盐和汤药慢的多,越是扩散速度慢的物质结晶越不容易,扩散越快的物质结晶越快。
结晶快的物质称做拟晶体(crystalloid),结晶慢的物质称做胶体(colloid)。
2)胶体的种类:气体为连续相的胶体:气溶胶(airosol):气体为连续相的胶体(液体分散于气体介质中),例如云、雾、食品的微小液滴、粉尘漂浮在空气中,但食品中更多的颗粒分散在空气中成为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