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题应对措施
数学综合题是指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较为复杂的一类题型。
它不仅是
单纯的知识的叠加,更重要的是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全面综合,因此具有知识容量大、解题
方法活、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等特点。
它能更好地考
查学生的思维、探究、交流、表达等能力,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
综合题按内容一般可分为数与代数综合题、空间与图形综合题以及数形结合综合题。
数与代数综合题,主要包含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等重要内容。
解这类综合题要注意数形结合
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综合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有时还要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空间与图形综合题,主要包含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图形的相似与全等、图形的变
换等重要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重要定理及基本图形的性质,重点考查利用分
析法及综合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会将几何图形分解与组合,将复杂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
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另外,还要注意推理与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以“动点”为背景的数形结合综合题,在中考中往往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它能较好地考查学
生捕捉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
的驾驭能力。
此类题目的解决,一方面要用几何的知识做定位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要用代数
的知识做定量的分析,做到数与形之间的有效转化。
考虑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解题过程复杂、难度比较大等一系列特点,作为教师,在复
习时应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
1. 突破心理障碍。
综合题既是对知识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由于平时训
练的少,许多学生认为综合题就是特别难的题目。
有些学生一见综合题就精神紧张,头脑一
片空白;也有的学生求胜心切,欲速则不达。
事实上没有必要把综合题想的太可怕,只要静
下心来作一番细致的分析,通过平时训练,夯实基本功,一般都能将它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
或简单问题,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2. 夯实基础。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综合题形式上如何千变万化,总离不开最基础的知
识点。
综合题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在掌握了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和领会了基本
思想方法的前提下才能驾驭的。
因此,解决综合性问题与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是相辅
相成的。
如果一味地追求综合性问题,而忽视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训练,那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第一轮复习的机会,夯实好基础,将所学的一系列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这样在做综合题时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 学会反思。
“反思”这一环节也许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细节。
常听到一些学生
面对试卷上做错的题目一味地埋怨自己“太粗心”,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静下心来揪
出“粗心”后的“元凶”:是审题不清造成的,还是思维定势、误解题意造成的?是概念、公式、定理混淆造成的,还是知识点遗漏造成的?是运算能力差造成的,还是选择的解题方法过于
繁琐造成的?……通过分析,模糊的知识便会渐渐清晰起来。
即使做对的题目,事后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解题思路、过程,要想一想是否有其他的解法,哪一种是最好的方法?不断反思
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为以后综合题的解决提供了快速通道。
4. 让思维“动”起来。
任何一个人思维的过程,都是别人所无法取代的。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
联系。
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决不能“包办”,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要鼓励他们
开动脑筋、并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每节课上“动”起来,学生在做综合题时思维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