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畲乡民俗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开发畲乡民俗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13-1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小结

《开发畲乡民俗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小结庐丰中心小学课题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解决存在问题、体悟客体语言艺术、实践客体运行思路,从而提高整体素养。
自课题启动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经过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结合前段时间的工作,现小结如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的素质能力得以提高1.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得以增强在2012年的开发"畲族文化"课题的基础上,我校学生们已深深地、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先辈们的创造精神,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现在本课题开设后,我校就组织学生展开对畲族文化治疗的收集和整理,在实际的活动中对这片土地的认识,对家乡的了解。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从了解家乡到热爱家乡,再到建设家乡,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这就是课题研究结出的硕果吧!2.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课程资源开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
课程资源开发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
课程开发基于1这样的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课程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圈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资源。
课题实施过程中很多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在畲族文化的搜集中,学生可以在原态的畲族文化基础上,随心所欲地张扬自己的个性。
3.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根据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在21世纪必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计划三篇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计划三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计划1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已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
同学们通过各种活动深化了对校园文化环境的了解,对我们柳州的认识及对社会的关注。
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以落实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我校整体工作为指导,切实实施教育科研先导工程。
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级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研究”及市规划办课题实验为重点,以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为主线,以校本科研培训为结合点,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点工作1、在一、二、三、四年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实验”是我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现已基本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汇报的基本体系。
本学期继续做好实验工作,在完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四年级的实验。
2、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课题的研究。
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成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结合我校具体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
,科研室做好培训、指导、考试、反思等各项具体工作。
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校的科研骨干。
三、具体工作八月份:1、制定学校科研计划。
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中“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研究”教材编辑工作。
3.进行数学思辨教材的系统编辑工作。
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组将于十月份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传递书香浓浓的氛围,让语文知识渗透在学中,实践在课堂中。
活动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2013年10月
活动内容:依据一至六年级学生学龄特点,设计与语文知识相关的竞答题目。
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年级组长要制定语文知识竞答的方案、准备知识竞答的题目及撰写活动总结。
其他人员根据活动方案的内容配合年级组长开展好活动。
2、年级组长根据年级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参加语文知识竞答的学生人数,通过逐级选拔评选出一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周一升旗仪式进行颁奖并发奖品。
3、活动后年级组长将活动资料进行装订整理。
其中包括活动计划、过程性资料(知识竞答的学生名单、测试卷、照片、获奖情况统计等),活动总结。
附:
1、各年级组长先制定电子版的知识竞答的活动方案,用QQ离线或邮箱发送给我进行审核,审核后将不定期开展此项活动
2、需要打印资料请到我这领取A4纸。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和综合运用的一种教学活动。
这种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可以包括实际写作、实地考察、文学欣赏、戏剧表演、语言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培养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写作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记写作、作文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在实地考察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博物馆等地,观察和感受真实的环境,然后进行写景、写人等练习。
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建立语文角、图书馆等学习场所,丰富学校的书籍资源和多媒体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学校还可以举行语文节、作文比赛等活动,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重大。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它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
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和实际效果。
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突泉县六户镇中心小学课题前言2002年,我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兴安盟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阅读了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一书很受启发。
书中介绍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历次课程改革都重视课外活动,活动课的实施,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1992年后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实施“活动课”以来,许多中小学创造了实施活动课的优秀经验,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
为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贯彻落实“全教会”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一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到综合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认识是科学的,有价值的。
而且在如何实施新的教育上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做法。
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赋予了教育创新的内涵2002年9月,兴安盟教育局决定在突泉县三街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初探》教育研究,并做了一些具体规划。
六户中心小学借鉴丁培忠的语文整体改革的基础理论,在2003年9月确立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的研究课题。
同年10月我校在盟教研室的吴桂芬老师,盟教育科学规划办王志成所长的指导下对本课题进行了论证。
专家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两年来,我校一直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的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主线,做为学校的主体工作来抓,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作结题报告,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并予以结题一、问题的提中国传统教学有两大弊端必须要加以解决。
一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二是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下。
这样的教学现状既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珠发展,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语文教学综合性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走向了更加开放、多元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综合性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活动方案以“走进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活动内容1. 经典阅读活动(1)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让学生分组阅读,分享心得体会。
(2)组织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经典魅力。
2. 文化传承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3. 语文实践活动(1)开展“我是小小诗人”活动,让学生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2)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接龙”、“猜灯谜”等游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环保宣传、关爱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开展“走进乡村,体验生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感受农民的辛勤付出。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两周。
2. 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班级竞赛、学校活动等形式开展。
3. 活动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预期成果1. 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课文化内涵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课文化内涵一、课堂实录师:这是一个伴随着歌声走来的民族,这是一曲在历史长河中悠悠飘来的歌,他们的歌沉淀着几多磨难,留下了馥郁醇香的故事和传说。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畲乡,一起去领略民歌民谣的神韵。
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语文综合实践课——《民歌民谣采风》。
师:“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畲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畲族民歌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在采风之前都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哪位同学能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说一下?生:畲族只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民族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下来,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体现。
师:人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民歌民谣采风》,我们选择了畲族民歌采风,这是因为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聚居地。
大山深处的畲族聚居区山清水秀,这些灵山秀水造就了畲家人优美的唱腔,畲族民歌的“双音”、歌言、小说歌,入选民间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师:本次采风,我们分成三组,下面由三组同学现场展示采风成果,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实践奖、最佳展示奖和最佳热情奖。
生:我们是第一组,采风的地点是宁德市金涵畲族乡,在宁德畲族宫,拜访了畲族歌言传承人雷仙梅,学唱《祖宗颂》。
我们选定的采风小论文题目是《试析畲族民歌与<诗经>的对比》,本次采风活动,让我们了解畲族民歌的特点,感受畲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情感和给我们的启迪。
下面由我们组的同学对我们的小论文做个陈述。
生:《诗经》的国风和畲族民歌的杂歌等同,《雅》、《颂》和《祖宗颂》、《祭祖歌》相近,但畲族民歌的“小说歌”,以叙事歌的形式,充实了畲族民歌的内容。
“诗言志”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畲族民歌“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情、歌言俗”,从内容上看,畲族民歌的容量比《诗经》大,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更明显。
师:下面请第二组同学给大家展示采风成果。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1. 引言1.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中,我们将探讨其理论基础、实践意义、设计原则、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也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详细论述,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结合学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培养,以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培养品质、提高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主体,学习是通过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来建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反思,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来促进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理解。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实际任务的设计和完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也是以任务为载体,通过设计和实施各种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基于跨学科整合理论的。
跨学科整合理论认为各学科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学科之间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和应用,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和活动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发展。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有必要探讨如何通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当前,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
【字数:234】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该活动对学生语文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作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效果,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与学校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实践性与探究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4. 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学习的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构建素质教育体系提供有效策略和方法。
通过研究上述目的,旨在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与启示,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开发畲乡民俗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1

《开发畲乡民俗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的调查报告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解放后,改称为“畲族”。
全国“五普”人口70.96余万,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100余县的部分地区。
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杂散居的少数民族,畲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汊文,主要依靠口头传承的方式,叙述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有关畲族的传说,史书就有记载。
自唐代始,一些地方志和史书上相继出现了记载畲民活动的情况,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地方志和史书,更是大量记载了有关畲族的历史、文化、来源、迁徙、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以及畲族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情况。
解放以前,我国学者对畲族文化方面的研究涉及不多,主要是对畲族的族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
建国以后,广大畲族研究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畲民识别、畲族社会历史、畲族传统文化的调查挖掘当中,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畲族研究夯实基础,先后出版了近百本畲族著作,五百多篇学术论文。
相关的研究机构,定期召开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畲族文化研究论文集。
近年来畲族文化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国内外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县民族事务宗教局也很重视畲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征集、整理、保护等工作,但是目前许多的工作都还只是停留在整理挖崛、还原再现以及向大众普及畲族文化知识的层面。
因为我们知道抢救、征集、整理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使畲族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
周边的县市,特别是丽水畲族人口集中的地方,畲族文化的课题都做的比较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莪山畲族乡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走进葫芦文化》。
但是我们淳安畲族文化的研究发展比较慢,我县的民族宗教事务局对畲族的文化也进行了抢救,可是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传统文化都靠言传身授,这是一个文化传承中很大的盲点。
通过调查活动,我们也看到畲族人努力保存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一直在尽力扭转文化流失的局面。
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创意设计

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创意设计活动主题:探索家乡的故事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观察与探究能力。
通过搜集、整理和展示资料,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准备:资料准备:让学生在活动前搜集有关家乡历史、名人、特产等方面的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源和采访记录。
工具准备:提供纸笔、彩笔、画纸、摄像设备、录音设备等工具。
时间安排:活动时间为一周,包括准备、实施和展示三个阶段。
活动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各组讨论并选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家乡的名人、家乡的历史古迹、家乡的特产等)。
资料搜集: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可以查阅书籍、上网查询、采访长辈或当地的老人。
任务分配:各小组内部进行任务分配,有的负责写作,有的负责绘图,有的负责制作PPT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内容整理:各组成员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初步的文字稿和展示稿。
创意展示:各小组可以选择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如:制作手抄报、绘制地图、录制小视频、编写小故事等。
反馈修改:组内互相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完善。
第三阶段:展示阶段成果展示:各组将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在教室内布置展板,也可以在校内举办小型展览。
口头汇报:各组派代表进行口头汇报,介绍他们的主题、资料搜集过程和收获体会。
互动问答: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展示组进行回答,促进互动交流。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整体情况,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学生反思:学生写一篇活动感想,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以及对家乡的新的认识。
活动延伸:社区展示:可以将优秀作品推荐到社区展览,增进学生与社区的联系。
家乡导游:鼓励学生利用活动成果,假期时带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次家乡文化导览。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 1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组课题《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申报并经县教研室评审委员会审定批准立项后,我们立即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开展研究,现就这一学期阶段研究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教师参与面广课题申报成功后,我校马上召开了课题动员大会。
校长亲自主持,精心布置课题前期研究工作。
会上,确定了课题组人员,选定各年级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尽可能让更多教师能进入课题组,使课题研究能对学校今后的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让学校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2、专家指导,理清研究思路课题组先后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就综合性学习相关知识,组织学习了《课程标准》及专家对综合性学习的解读,明确什么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实施方法。
理清了研究思路,并由课题组负责人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安排了全体研究人员的任务,具体工作细则等。
确定了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
实施方案完成后,教研室李玉峰老师对课题做开题指导,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论证。
对本课题分别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与指导,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有理有据的意见和建议,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给予了有力的指导。
3、分工明确,扎实开展研究工作(1)对教材中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系设计作现状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系是按照“单元选文”的模式,依照单元专题安排到各个单元中。
这样按四年六学期编排,共安排了15次综合性学习。
内容编排紧扣单元专题,将活动与其它教材内容一样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作为编排线索(2)研究教师按照理论假设,开展实践操作,再以形成的课例开展研究,验证理论假设,形成研究结果。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一、活动概述本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组合来辅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活动过程1、主题介绍活动主题为《识字、读书、写字》,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为核心目标,将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识字练习、读书分享、写字实践。
2、识字练习通过动手实践做字识字,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指导书写笔画,并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单词与汉字。
3、读书分享利用课间或课外时间的读书活动,通过学生读书分享、诵读以及写读书心得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欲望,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
4、写字实践作为本次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写字实践环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基础字书写,练习生字书写,引导学生注意工整整齐和规范字型,使学生在写字时更加认真,更加有质量。
同时,作为教师,要逐一观察学生的写字情况,并及时分析他们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5、总结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反馈与自己的观察,总结活动中的成功和不足,并作出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点和自我感悟,以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活动意义1、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练习,帮助学生提升识字的速度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读书分享等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图书和自己所感悟到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心理。
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写字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规范字型,提高写字技巧,使学生有更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享能力。
民族小学畲族传统艺术传承活动方案

民族小学畲族传统艺术传承活动方案畲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绚烂多彩,畲族人民喜唱歌、擅跳舞。
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专属的节日、风俗、和特有的体育活动。
我校是一所民族小学,在校生中绝大部分是畲族的孩子。
在对畲族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了解畲族文化,体验过畲族风俗,见识过畲族传统艺术,能用畲族语言对话、唱畲族民歌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璀璨的畲族文化,正面临着淡化的危机。
校领导意识到,拯救民族文化,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是一所民族小学的义务与责任。
因此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决定积极开展畲族传统艺术传承活动,通过语言、歌曲、舞蹈、体育等方面,促进更多的畲族学生了解和学习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一、畲语传承前期工作:1、收集、整理畲语校本课程资源,编写一套畲语校本教材。
内容从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事物着手,并做到图文并茂。
2、根据学生实际探索其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一系列畲语校本课程案例。
3、规范并制度化畲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立专门的课程研究小组,并聘请专家作定期的指导。
阶段性工作: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考核制度、发证制度,做到目标明确性、制度严肃性、形式多样性。
2、让学生了解有关畲族历史、畲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畲语的兴趣。
3、收集畲语资料,并对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编印成完善的教材,做到学生人手一册,让畲族文化与孩子们走得更近。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每周开设一节畲语传习课程,利用畲语校本课程开展“畲语传说”实践活动。
同时,通过家校联系的方式,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为孩子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氛围。
2、利用班级后面墙壁一小块地方,把近阶段学说畬语的内容张贴上面,进行复习巩固、交流运用,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畲语、交流畲语的平台,让畲汉师生感受畲族语言的魅力。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引言: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而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一种以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为目的,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为重点,以综合性思维为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活动方案。
一、概述1.1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定义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指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1.2 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通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方案2.1 开展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分组合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开展一些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剧本创作、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2.2 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的发展状况。
2.3 利用媒体资源利用媒体资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电视节目等,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和自然景观;组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
2.4 组织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语言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阅读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注意事项在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确定活动目标在进行活动前,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设计合适的活动内容和方式,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畲族风情文化与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畲族风情文化与旅游开发调研报告根据区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区政协副主席杨彩霞率经科委和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区畲族风情文化与旅游开发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认为,畲族文化是我区建设庐陵文化旅游带的重要载体之一,应得到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
一、我区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基础情况东固畲族人口5000余人,7个少数民族村,主要有雷、兰两姓,遍布全乡各村,蔡家垅、瑶下、蔡背、燕山龙、雪竹迳、社公背、九里迳等几个自然村相对集中外,其它呈散居状态。
目前,乡内保存的畲族风情文化有:畲族语言。
会畲语的约460余人,主要在蔡家垅、社公背、九里迳等地通行双语制,与汉族交流用汉语,族人之间有畲语;畲族宗教。
现仅蔡家垅保存了祭祖(农历7月27日,整个仪式2个余小时)和“装灯养神”(从正月初一至十五,历时15天);畲族歌谣。
有情歌、山歌、祭祖歌和即兴演唱的生活叙事歌,现只有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才会唱;畲族民俗。
现仅蔡家垅保留了饮食中的“擂茶”和婚俗中的“打蒸盖茶”,且日趋淡化;畲族建筑。
干打垒、土木结构、大门口上配吊楼,东南西北四向四间为典型样式,现仅保存260余栋,且大多数是较偏远的小土垒建筑。
其它,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刺绣、编织、工艺品、医药、饮食等基本被汉化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畲族文化面临湮没。
畲族是一个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靠口传继承,有关畲族祭祀、医药、婚礼、舞蹈、山歌等传统文化的原始性资料未收集整理,缺乏音像、文字记载和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等,很容易失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山村生活节奏的加快,畲族传统文化面临流散湮灭的危险,其民族独特性将逐渐丧失。
2、畲民自主意识不强。
当地的畲族人,汉化非常严重,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他们触摸不到畲族的民族符号与表征,不了解畲族是从何而来,不了解畲族具体有何足以自尊自爱自傲的文化与历史,在他们的身体内,虽然仍然保留着畲族人的基因,但他们的畲族概念越来越淡薄,缺少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2024年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二、课程目标: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3、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4、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内容安排:1、美丽的校园2、可怕的白色污染四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1、通过调查、统计、观察、游戏、收集资料、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一些科学方法。
2、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效率,本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3、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
注重加强师与生合作,生与生合作。
4、交流总结活动:要举行“汇报会”、“展示会”等活动,进行活动总结与反思,使活动富有实效性。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特别注意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2024年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二)一、活动目标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是指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教学设计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活动目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点相结合,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内容可以包括:1.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使用语文;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展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取知识;3. 进行科普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如开展科学实验、参观科技馆等;4. 进行写作训练,如写读后感、作文、写日记等。
三、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活动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活动前的准备:老师需要明确活动目标,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布置好活动场地;2. 活动的引导:老师可以通过导入新知识、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3. 活动的实施:根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4. 活动的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效果评价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察,包括学业成绩、学生的态度和实际表现等。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1. 学业成绩:通过考试、作业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2. 学生的态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合作意识和主动性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3. 实际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
畲族研学活动方案策划

一、活动目的:1.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2.增加畲族地区的旅游知识;3.加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认同。
二、活动时间:5天三、活动地点:江西婺源县畲族自治乡四、活动内容:第一天:了解畲族历史和文化1. 早晨:集合后,前往婺源县畲族自治乡。
途中,讲解畲族的起源、历史和特点。
2. 中午:午餐后,前往畲族村寨。
参观村寨中的畲族文化展览馆,了解畲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
3. 下午:参观畲族园,了解和体验畲族传统习俗,如畲族舞蹈、歌曲等。
4. 晚上:品尝畲族特色晚餐,在篝火旁聆听畲族长老讲述民族传统故事。
第二天:农耕体验1. 早晨:参观畲族的农田,了解畲族的农耕文化。
参与农耕体验活动,学习畲族的种植和耕作技巧。
2. 中午:在农田中享用自家种植的农产品,体验健康农场生活。
3. 下午:参加畲族舞蹈和音乐工作坊,学习畲族传统舞蹈和乐器演奏。
4. 晚上:参与篝火晚会,与畲族人民一起唱歌跳舞,感受畲族的快乐和热情。
第三天:自然探索1. 早晨:前往婺源县的自然保护区,参观畲族居住的自然环境。
2. 上午:进行生态探索活动,如观察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保护工作。
3. 下午:进行户外活动,如登山、徒步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4. 晚上:露营体验,在大自然中露宿,品味大自然中独特的魅力。
1. 早晨:前往当地农家,参与日常农作业,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劳动习惯。
2. 中午:和农户一起品尝用当地农产品制作的午餐。
3. 下午: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工作坊,学习畲族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4. 晚上:与当地人民一起制作家常饮食,品尝传统畲族美食。
第五天:总结和反思1. 早晨:聚集在一起,回顾整个研学活动的经历和收获。
2. 上午:参观当地的特色农贸市场,购买纪念品和当地特产。
3. 下午:举行闭幕仪式,畲族人民表演传统舞蹈和音乐节目,参与者也有机会表演。
4. 晚上:告别晚宴,感谢当地人民的热情款待。
五、活动收获:1. 了解和体验畲族的传统文化、风俗和习惯;2. 增加畲族地区的旅游知识,拓宽视野;3. 加深对少数民族的理解和认同;4. 掌握畲族舞蹈、音乐和手工艺制作的技能。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课题研究计划一、指导思想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已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深入拓展语文的外延。
所以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课标》里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通过组织学生适当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了解家乡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的活动中,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继承和弘扬本地区优良传统的新一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有效落实作为教学的一个突破口,并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将综合实践课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研究思路“语文课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注重“言语交际性”特点,有其独特的个性。
本研究是一项行动研究,也是一项综合研究。
它要解决的任务是要在语文学习系统范围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寻求语文课堂的综合性活动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在内容上结合学校特点和地方特色,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研究和分析本地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根据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地方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三、具体措施及方法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美丽的大自然成为孩子们创作的源泉四、研究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畲乡民俗特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1、阅读描写畲乡的文学作品
畲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耳相授和汉字记载。
建国前,反映畲族的诗文不多,在当代作家中却有不少描写畲族的作品。
学校收集了十余篇反应畲族的作品,供学生选读。
这些作品包括反映畲族起源与迁徙的创世神话和民族史诗;反映畲族人民刀耕火种生活意识的民间神话《日神和月神的传说》;唐代诗人刘禹锡描写畲族刀耕火种生产的古诗《竹枝词》等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让学生对畲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2、在畲族体育娱乐活动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传统的畲民人人擅长唱歌,日常的生活交际也常常以歌代言。
结合音乐课,让学生们学唱畲族歌曲,如《种田歌》、《采茶歌》等。
师生们在学唱畲族山歌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传播畲族文化的重任。
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也很多,有武术、“打香灯”、畲族拳、舞狮等。
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做一些畲族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同学们觉得既新鲜又有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很多同学纷纷以日记、作文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游戏的喜爱之情。
2、办一份介绍畲族文化的手抄报。
在走进畲乡,了解了畲乡,收集了许多反映畲乡的材料后,让学生办一份介绍畲族文化的手抄报,既是对自己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以来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宣传畲乡文化的机会。
3、“我为畲乡做广告”
我校周边地区有许多客家围屋,是丰富的旅游资源,畲族特色的各种农家游也正在不断兴起。
畲乡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可以预见,畲乡的未来将会和旅游紧密结合,前景将非常值得期待。
那么,你能为宣传畲乡作些什么呢?(建议:可以出一份反映畲乡风俗的报刊,可以作一个反映畲乡民俗的网站,可以写一些宣传畲乡的广告词,文学作品等。
)
20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