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201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荆门201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
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

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

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

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②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

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

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

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

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的与之交谈。

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

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

顾雍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

”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

③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无错。

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

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④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

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

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

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

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

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

”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

⑤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

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

所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

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
⑥所以说,君子理直气不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选自2012年2月24日《京郊时报》)7.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A.理直气壮,往往失了君子风范。

B.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

C.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D.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8.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事例,一个是现代事例,这就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B.周作人的做法既表现了他的君子风范,又突出了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征。

C.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例确凿,说理充分,因而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②④两段是举例论证,③⑤两段是说理论证。

9.对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朗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B.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博大胸怀,表达了敬重之情。

C.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周作人的做法,令人敬重和信服。

D.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3湖北荆门)
诚信
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

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②“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

”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

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

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
③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

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④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

当又一辆10路公交车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

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

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

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

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

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

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

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

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

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

“阿姨,请帮传一下车钱吧。

”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

“好的。

”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

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

随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

”这时,站在后门的乘客,也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一样,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包,找出一元钱,递给前面的人。

⑥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不知咋的,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与我说话。

“你要再给一元钱。

”那人说。

“我不是已经给了吗?为什么还要再给啊?”我极力争辩。

“别人都给一元钱,为什么要我给两元钱呢?”“你就是要再给一元钱。

”那人紧催不止。

⑦“一元钱虽小,可也不能无缘无故多给吧?”我与之评理,“我多给一元钱,人家非但不会说我好,弄不好,反而有人会说我是傻子呢。

没理由的钱我不能给。

”前面一个拐弯,一辆10路公交车在我乘坐的5路车前横行而去。

看到这辆公交车,我似乎想到了什么。

⑧想到了什么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左手不由自主地伸向裤袋的钱包中,很费劲的取出一元硬币,让人帮忙传递着投进无人售票车钱箱。

⑨一周之后的一天傍晚,我又乘坐5路公交车。

夜色中,一个小女孩来到我的面前:“阿姨好,还你车票钱。

”事隔那么久,小女孩还念念不忘还我一元钱。

为了还我一元钱,我估
摸她天天都在这人海茫茫之中寻找着我。

还好我今天来了,否则,为了还我一元钱,她不知要在这儿等候多久。

透过这枚硬币,我似乎看到了小女孩那颗金子般的心。

⑩在小女孩面前,我为自己深感惭愧……
(选自2013年2月20日《太原日报》)
17.城市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本文通过简述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折射出了人们不同的精神品质。

请认真阅读文章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故事内容:。

(2分)18.“我”与故事中的小女孩有三次相遇。

这三次相遇按时间顺序概述,分别是:(1)。

(2)。

(3)。

(3分)
19.“一时脸蛋儿全红了”这是文章开头对小女孩因受“我”帮助后的表情描述,从而暗示了她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请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暗示了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3分)
心理:。

性格:。

20.请用一个词语为这篇文章拟一题目:(2分)
21.现今大多数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没有了售票员的监督,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只是一元两元的车票,却总是能逃则逃。

逃掉了车票,也丢掉了做人的基本品德。

文章中的“我”最后之所以“深感惭愧”是因为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

请你以此对“我”说几句话,以示对其人格的肯定和宽慰。

(5分)。

【参考答案】
17.(2分)一位小女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主动购买车票,其行为带动其他乘客纷纷补票。

(两句话即两个意思。

答对一个给1分)
18.(3分)(1)小女孩在5路车公交车上要求“我”帮她传一下车票。

(2)“我”在小女孩无钱买票时帮她垫交了车票钱。

(3)小女孩在公交车站还“我”车票钱。

(顺序不能打乱,答对给满分,内容对而顺序不对,只给1.5分)
19.(3分)心理(1.5分)既为获得帮助而充满感激,又为受到施舍而倍感尴尬。

性格(1.5分)诚实、守信。

不愿意无端受到施舍。

[来源:学|科|网Z|X|X|K]
20.(2分)诚信。

21.(5分)在小女孩无钱乘车时,你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可见你是一个极具爱心的好人,也足以证明你并非存心想逃那一元钱的车票。

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深刻反思和自责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

(能根据文意分析“我”的性格特征即可给分)
(2013湖北荆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