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
发表时间:2018-07-26T14:14:17.48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作者:范春红
[导读]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指由自身免疫所致的原发性慢性胰腺炎。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方法。
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查、分析,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
结论及早检查,明确诊断,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及时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检查;诊断;治疗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指由自身免疫所致的原发性慢性胰腺炎。
AIP这一命名首先是由Sarles等提出,1995年Oshid等对其定义加以补充、完善,其诊断标准是1997年由Ito等明确提出,它是新近确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1]。
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方法。
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患者,年龄52~66岁,平均年龄62岁。
2临床特点
AlP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9.6岁,男性多于女性。
与急性胰腺炎有所区别,AIP一般无显著的临床症状表现或只有轻微的症状表现,起病隐袭,在临床上,其表现比较多样化,首发症状可表现出轻微的腹痛、无痛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或有乏力、周身不适、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一些患者则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胰腺肿物而就诊。
一般体检时无阳性体征。
AIP是渐进性的发展过程,早期可表现出局部(多为胰头部)肿大或包块及胰管节段性狭窄,随着病情的发展,表现为弥漫性胰腺肿大及胰管的弥漫性狭窄[2-4]。
3实验室检查及指标
3.1血胰酶化验:在AIP早期血清胰酶可能增高,在疾病进展期可能下降。
3.2γ-球蛋白增高和(或)IgG增高。
3.3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4血清ACAⅡ阳性。
3.5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阳性。
3.6淤胆性肝功能异常。
3.7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胰液分泌量、碳酸盐分泌最大浓度、淀粉酶分泌量均可下降。
3.8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血糖增高。
4诊断及鉴别诊断
4.1诊断
本病仍然采用综合性诊断方法,依据慢性胰腺炎症状和B超、CT表现以及胰腺功能测定。
如果有AIP特征性的ACAⅡ阳性和ERCP的胰管形态学变化、胰腺活检有淋巴细胞浸润,可以诊断为AIP[5]。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可逆性慢性胰腺炎,故正确诊断和治疗很重要。
当遇到一个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有胰腺肿胀和γ-球蛋白增高时,即使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也应想到免疫性胰腺炎的可能;当胰管造影显示主胰管不规则狭窄并胰腺肿胀时,应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4.2鉴别诊断
4.2.1胰腺癌
因为AIP可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且有表现为胰头、胰尾肿物的多例报道,故极易误诊为胰腺癌。
两者可通过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水平、ERCP表现、活检病理及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进行鉴别。
4.2.2酒精性胰腺炎
AIP较少出现胰石,无胰腺钙化及胰腺囊肿。
Ito等指出酒精性胰腺炎患者并不能排除合并AIP的可能,因为反复的胰腺炎发作可以为胰腺内的自身免疫反应提供更适宜的场所[6]。
4.2.3其他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干燥综合征关系密切,还可能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并存。
5治疗
5.1类固醇激素能较好地缓解腹痛、背部疼痛、阻塞性黄疸及胆管硬化。
常用药物为泼尼松(强的松),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30~40mg,从每天40mg逐渐减量至每天5mg,不少于7周。
激素治疗后,血清γ-球蛋白、IgG水平恢复正常,升高的淀粉酶和淤胆性肝功能损害逐渐恢复,胰腺外分泌功能有很大改善,有些患者内分泌功能也有改善。
5.2激素治疗后超声内镜与CT显示胰腺大小恢复正常,ERCP显示胰管弥漫性不规则狭窄和下段胆总管外压性狭窄均有很大好转。
形态学上发生的改变在激素治疗后的可逆性提示这些改变是因胰腺实质和胰管周围的炎症引起,这些假设已被组织学检查证实。
阻塞性黄疸是由胰管纤维化改变、广泛不规则狭窄所致,对激素治疗反应好,但应用激素之前,对有黄疸特别是并发胆系感染者,常需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或内镜下引流术,并予以抗生素治疗,有报道部分病例不经治疗可自发改善[7-9]。
5.3部分AIP及其伴发的Ⅱ型糖尿病经激素治疗后可得到较好的改善。
其他报道如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激素常常诱发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感染。
5.4熊去氧胆酸能较好地治疗AIP,明显改善糖尿病、肝功能损害并减小胰腺体积,有望成为激素的替代治疗药物,从而避免激素长期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10]。
6结果
3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经检查、分析,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
7讨论
对于胰腺炎首先要预防,因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比较复杂,早期诊断存在一定难度,一旦患病临床表现多变,长期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因此,临床上,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原则是阻止疾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缓解症状[11]。
药物治疗对缓解病情能起一定作用。
本研究中,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及早检查,明确诊断,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及时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进,杜勇,成健康.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并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4):387-388.
[2]陈雪(综述),文保钢(审校).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7):950-952.
[3]段盛蕾,樊艳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4):241-243.
[4]唐令诠,冯昌宁,蒋智敏.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慢性胰腺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胰腺病学,2004,(1):39-40.
[5]林细州,徐蓓蓓,陆晓峰,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5):862-863.
[6]周艳华,董宁宁,吴咏冬,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9例临床总结与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0):1004-1006,1007.
[7]王荣欣,秦俭,胡水清,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胰腺外表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7):3360-3362.
[8]杨涓,郑盛,王玉波,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7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7):810-813.
[9]蒋丽丽,李兆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疗进展[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1):74-76.
[10]张冬磊,郝建宇,杨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山东医药,2008,(16):106-107.
[11]雷蕾,李良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疗进展[J].华西医学,2011,(7):110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