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方法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
照组(n=35)和观察组(n=35)。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
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效果;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群中,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
体各机能均出现下降,再加上患者免疫例降低,导致腹壁相对薄弱,增加腹股沟
疝发生率。
传统疝修补术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复发率
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文献报道显示[1-2]:将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
股沟疝患者中效果理想,该手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手术,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但
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为了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
床效果及价值。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70例作为
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9-76)岁,平均(66.43±4.61)岁。
合并症:11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压。
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7.12±4.68)岁。
合并症:13例合
并糖尿病,9例合并高血压。
入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生
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3]。
本课题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自愿
签署知情同意书。
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
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待麻
醉生效后开始手术。
术中提起精索,将腹内斜肌下方边缘和联合腱缝到腹股沟韧带,将精索放置在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麻醉方式及切口入路同对照组,待麻醉生效后在精索内前方寻找疝囊,根据疝囊
大小给予不同的措施处理[4]。
对于疝囊较大者在耻骨结节部位横断,近端缝合关闭,原则止血后留入阴囊肿,小疝囊行高位游离到疝囊颈,疝囊不需要切开。
根
据每一位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成型片,放置在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开口
缝合呈鱼尾状,补片四周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上,将补片放置在精索后方,平整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缝合腹外斜肌肌腱膜并完成外环的重建。
术后给
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
动时间、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总分10分,得分越低,疼痛越轻)疼痛情况。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比较()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腹股沟区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腹肌与腹横筋膜出血萎缩和松弛,患者发病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前言,容易发展为巨型疝,影响患者健康。
同时,部分患者伴有多种呼吸系统、脑血管疾病等,增加治疗难度。
传统疝修补术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快,难以达到预期的手术治疗效果[5]。
近年来,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
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无张力修补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不需要对腹股沟区进行彻底解剖,仅需要将疝囊高位分离、精索游离即可,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6]。
患者治疗时利用比疝缺口更大的成型人工网片进行修补,使得受损的腹壁能得到显著的加强,能在不增加腹壁压的同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医生手术要求较高,术者需要掌握无张力修补术的原理、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等,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桂法.应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4,16(14):94-95.
[2]张春宇,富荣海.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附262例报告)[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1):178-178
[3]陈杰,李宁,等.普理灵疝装置和疝塞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18(9):543-545.
[4]姚竞智,徐洪全,王贻东,等.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05(12):31-32.
[5]刘厚生,廖秋,赵勇,等.Lichtenstein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优势[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25):660-662.
[6]张志斌,孙桂森,谷川,等.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腹股沟滑疝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26(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