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大事年表
1939年底 1940年1月 8-11月 1941年1月 -1942年 1943年6月-7月 1944年9月 1945年4月 8月8日 8月15日 9月2日 8月28日-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林伯渠代表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中共“七大”召开 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时期
时间 1919年5月4日 6月3日 1920年夏 秋 1921年7月 1922年1月-3月 7月 9月 1923年2月 “五四”运动爆发 上海工人大罢工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
重大事件
毛泽东在湖南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中共“二大”召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 中共“三大”召开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 孙中山先生逝世 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8月13日 8月 9月
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0月 1938年春 5月 10月 抗 日 战 争
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台儿庄战役胜利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 二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第 二 次 国 内 革 命 战争
1930年3月 冬-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1年秋 1931年9月18日 11月 1932年1月28日 3月 1933年春 1934年10月 1935年1月 2月 10月 12月9日 12月 1936年5月 10月 12月 1937年7月7日 7月15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日本操纵的伪“满洲国”成立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召开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一二·九”运动爆发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上海地区近现代史上的史实
上海地区近现代史上的史实
1.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对外开放。
2.1843年前后,上海成为最早的租界。
3.19世纪60-70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建立。
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5.20世纪初,上海成为当时革命宣传的中心。
6.1921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诞生。
7.1922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提出党的革命纲领。
8.1925年,五卅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在运动中成立了联合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9.1927年,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第三次在陈独秀,周恩来领导下胜利。
10.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发动。
11.1932年12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12.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发动一二八政变。
13.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政变。
14.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地区发动淞沪会战。
15.建国后,在上海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16.1967,1,“一月革命”在上海爆发,使全国陷入全面混乱之中。
17.1984年,上海成为对外开放城市。
18.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开放区。
19.改革开放中,建成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近现代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
专题复习:走近上海走进上海──近现代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编者按:上海,因为世博会的举办而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必然会成为2010年的考查热点。
以上海为一个点,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系统掌握。
同时可以结合下面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主题,用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来命制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直辖市之一。
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今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使上海更加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社会的热点也往往是我们中考考查的重点,现将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在上海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整理如下:重大历史事件一、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上海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
二、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生产技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在上海创办了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三、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四、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六、抗日战争中,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
七、改革开放中,中共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八、200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练习测试1.有一座城市,在近代沦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现代又成功举办了第41届世博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是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香港2.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上海的李先生可以做到的是A.阅读《申报》了解战争形势 B.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定军山》C.在家利用电脑发送文件 D.到飞机场迎接朋友3.1462千米,这是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历史转折。
近现代史重点总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阶级。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表明他占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是1920年8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成立。
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公会。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成为共产党的后备力量。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的论战是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几个近现代历史故事
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这次战斗是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完成的。
1937年9月,日军占领大同等地以后,兵分两路向太原进发。
一路由大同沿同蒲路南下,进攻雁门关,一路由蔚县、广灵、涞源进攻灵丘、平型关,配合沿同蒲路南下的日军夺取太原。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也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的司令部所在。
雁门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为了保卫太原,阎锡山以重兵于雁门关一带布防,准备与日军在繁峙、沙河之间决战。
狡猾的日军意识到这一点,便派出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进攻中国军队防守比较薄弱的平型关,准备由平型关突入长城,然后南下代县,截断雁门关后路,并威胁太原。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的两个联队,连同炮兵、辎重等约5000人,抵达平型关一带。
根据这种情况,阎锡山和周恩来等人在雁门关岭口会商,决定由晋军在平型关作正面防御,八路军120师掩护雁门关一线,115师主力向平型关一带急进,寻找战机,利用当地的有利地势伏击敌人。
9月24日,八路军115师判断日军将于25日大举进攻平型关,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组织旅、团、营指挥员踏勘平型关的地形,选择了日军必经之路而又非常适宜进行伏击战斗的战场,并制定了周密、合理的伏击计划。
24日晚,八路军115师冒着瓢泼大雨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设伏。
25日7时左右,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一部进入115师伏击圈,由于山谷道路狭窄,雨后泥泞,日军车辆、人马行动非常缓慢,八路军115师居高临下,突然向日军发起攻击,日军乱作一团。
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八路军歼敌5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大量的武器和军用物资。
平型关大捷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不是大仗,但它震动全国,意义深远。
第一,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虽浴血奋战,但始终没有丧师失地。
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它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予在侵华以来横冲直闯的日军沉重的打击,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士气,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1840-1949历史重大事件列表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
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
所以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
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
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
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成为领导骨干。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等文章,表现了要建立帝王事业的志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9月,周立春领导青浦人民赵义,刘丽川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
北方捻党起义。
1855年捻党在雉河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
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换条约文本,蓄意挑衅,炮轰大沽口。
中国守军开炮还击,击沉击毁敌舰十多只,英海军司令受重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
上海繁华都市的沧桑历史
上海繁华都市的沧桑历史上海这座繁华都市承载着许多沧桑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迁和故事。
从起初的一个小渔村演变成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本文将以时间线的方式,为您呈现上海的沧桑历史。
一、清朝时期的渔村在清朝时期,上海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河边,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
当时的上海是一片孤独而贫困的土地,几乎没有任何商业活动。
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辛勤劳动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外国租界的建立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了上海的开埠条件。
从此,英国、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相继来到上海,并在上海设立了租界。
这些外国租界成为了上海的特殊存在,也为上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观念。
三、近代工业的起步沪杭铁路的修建是上海近代工业起步的重要里程碑。
1876年,沪杭铁路开始修建,上海作为铁路的起点之一,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发展。
纺织、造船和钢铁等行业相继兴起,促进了上海的工业化进程。
四、上海公共租界的建立1863年,英法两国与中国签订了《上海公共租界章程》,规定了上海的行政和司法管理体制。
上海公共租界的建立标志着上海成为了华东地区的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和投资。
五、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港口和金融中心,经济繁荣达到了顶峰。
同时,上海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诗人和演艺人员。
六、战争和动荡时期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上海成为了中外战火交织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经历了日本侵略、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等大规模战斗。
上海的工商业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七、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上海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上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球城市。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国际化的商业街区等,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近现代史是历史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从近代到现代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演变过程。
对于考研的历史学专业考生来说,熟悉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的重点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历史学复习资料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重点事件进行梳理。
一、中国近现代史重点事件梳理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近代民主政治的起步。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的爱国运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近代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4. 南京大屠杀(1937-1938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惨痛事件,它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发动的最为残忍的一次大屠杀行动。
南京大屠杀使得中国人民深切认识到抵抗外侮的重要性,也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仇恨与矛盾。
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为中国人民夺取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二、世界史重点事件梳理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上海近代史
上海近代史上海是中国最富有活力和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节点和见证者。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东海岸的重要贸易中心,也是外国势力进入中国的门户之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中,上海起到了重要的角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19世纪中叶,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开放港口,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得许多外国势力涌入上海。
这些外国势力包括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他们在上海建立了租界并享有特权。
上海的租界成为了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中心。
这使得上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吸引了许多海外移民和投资者。
上海的近代史还与中国的政治革命密切相关。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上海成为了中国的临时首都,并在那里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民主政府。
然而,革命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稳定和统一。
后来,上海成为了各种政治派别的斗争场所。
著名的“五卅惨案”,即1925年的上海学生和工人示威抗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这次抗议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中国劳工运动的起点。
近代中国的动荡和动乱也在上海得到了体现。
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上海成为了日本侵略的重要目标。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上海成为了中日战争的前线。
日本占领了上海,并对其进行了残酷的统治。
上海作为中国人民抵抗的象征,成为了抗日斗争的重要战场。
战争结束后,上海恢复了中国的主权,并开始了一段重建和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海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龙头之一,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的浦东新区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上海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新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交通设施拔地而起。
此外,上海还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之一,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和活动。
然而,上海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
11专题十一 从上海变迁看中国近现代史
随堂达标检测
【红色之市】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系列纪念邮票,运用油画写实手法来表 现,寓意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 程。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主题以及若 干表现元素,从“开天辟地”到“开国 大典”,再到“扬帆远航”,20枚邮票 浓缩了百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 伟大成就。如图是名为“开天辟地” 的首枚邮票。
随堂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23·新乡模拟)上海浦东以1/5的面积、1/4的人口,贡献了全市1/3 的经济体量。这一经济奇迹的创造主要是由于( A ) A.对外开放的实施 B.地理位置的优越 C.国企改革的进行 D.人口素质的提高
随堂达标检测
二、非选择题
2.(2023·柳州模拟)(10分)千年世界看中国,百年中国看上海。阅读下
教材知识归纳
四、从孤处一隅到文教重心 1.1896年8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 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4.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上海出现。 5.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专列投入使用。
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之市】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
近代民用企业的代表。主要 负责承运漕粮,兼揽商货。创办仅 三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 1300万两。
随堂达标检测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1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近代民用企业创办的影响。(2分) [答案]运动:洋务运动。(1分)影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2分)
教材知识归纳
五、从西方租界到革命圣地 1.1845年上海英租界建立,至1943年结束。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的 外国租界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 4.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 召开。
上海历史高考知识点
上海历史高考知识点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和商贸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了解上海的历史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上海历史高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上海的开埠历史在19世纪中叶,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闭政策的失败,上海成为外国殖民势力的入口。
在1843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成为中国最早开埠的港口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开埠政策的背景,以及上海在此期间的运作和发展情况。
二、上海租界的建立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上海成为列强势力的争夺地。
根据《辛丑条约》和《赫尔辛基条约》,上海租界分为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个租界的划分、权益以及租界在上海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三、上海的近代工业与商贸发展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和商贸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业中心之一,拥有纺织、造船、机械制造等行业。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人。
考生需要了解上海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和商贸发展情况,以及其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四、上海的都市风貌变迁20世纪以来,上海的都市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老城厢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上海见证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
考生需要了解上海的城市规划、建筑形象以及都市风貌变迁的原因和意义。
五、上海的文化与艺术上海是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20世纪初,上海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摇篮,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考生需要了解上海的文化氛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六、上海的近现代历史事件上海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上海一直是中国社会变革和抗击外侮的重要战场。
考生需要了解上海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事件对上海的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上海的历史高考知识点对于高考历史考试非常重要。
通过熟悉上海的开埠历史、租界的建立、近代工业与商贸发展、都市风貌变迁、文化与艺术以及近现代历史事件,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并更全面地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上海历史有关书籍
上海历史有关书籍《上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中国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然而,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许多重要事件和变革。
下面将介绍几本与上海历史有关的书籍,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座城市的过去。
《上海滩:一个城市的故事》是一本关于上海历史的经典之作。
该书详细描述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
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照片,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包括外国租界的建立、上海滩的繁华时期以及中共掌控上海的时期等。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描绘上海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群像。
《上海的故事》是一本关注上海城市文化的著作。
作者通过对上海的文化与历史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上海作为一个独特城市的特点和魅力。
书中涵盖了上海的建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上海的多元化和活力。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对读者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有很大的帮助。
《上海近代史》是一本系统介绍上海近代历史的权威著作。
作者从上海近代史的多个角度入手,对上海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书中详细介绍了上海租界的形成与发展、上海在抗战期间的重要地位以及解放后的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上海历史的权威参考书,也是研究上海近现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读物。
《上海风云录》是一本以上海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上海历史故事的书籍。
作者通过讲述上海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建成等,勾勒出上海作为一个特殊城市的独特风貌。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描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上海老房子》是一本以上海老建筑为主题的书籍。
作者通过对上海老房子的考察和记录,展现了上海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这本书中的照片和文字描述了上海的弄堂、洋房、民居等各种建筑形式,让读者感受到了上海历史建筑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时间轴简略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时间轴简略中国近现代史大事时间轴简略如下:1.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1月,英国侵占香港岛。
3.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4.1843年1月,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50卷出版。
5.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签订。
6.1845年11月,英国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块租界。
7.1846年1月,清廷正式宣布弛禁天主教。
8.1847年7月,上海发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教案——徐家汇教案。
9.1848年2月,首批满怀着淘金梦想的中国移民抵达旧金山。
10.1849年2月,广州市民组织抗拒英国人进入广州运动。
11.1850年7月,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口庙街,改名尼古拉也夫斯克。
12.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3.1852年11月,英海军在厦门登岸,枪杀华人4人,伤5人。
14.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15.1854年2月,英外相以《南京条约》签订满12年,指示英公使包令向中国提出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驻京,长江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16.1855年5月,沙俄武装航行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在江左岸强行建立居民点。
17.1856年10月,英国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进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
1858年4月,俄、英、法、美、瑞典、挪威、丹麦、荷兰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口。
19.1858年6月,中俄《天津条约》签订。
20.1858年8月,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21.1858年11月,中美《天津条约》签订。
22.1858年12月,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23.1860年8月,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24.1860年10月,中英《北京条约》签订。
25.1860年11月,中美《北京条约》签订。
26.1864年6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7.1872年3月,《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上海出版。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近现代史名人速记
上海市考研历史学近现代史名人速记近现代史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其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考研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近现代史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而了解并熟悉相关的历史名人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为了帮助考研学子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和贡献,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近现代史名人的速记。
一、梁启超(1873-1929)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在政治上主张民主共和,抨击帝制,提倡立宪,主张兴办新学。
在教育方面,他倡导科学与实用并重的教育理念,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梁启超还积极参与社会研究和社会活动,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改革建议。
二、胡适(1891-1962)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文化名人,也是中国近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提倡使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并主张形成自己的文学体裁。
胡适不仅在文学领域有一定的成就,也在教育和社会活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推动了中国的现代教育改革。
胡适还积极参与社会运动,为推动民主化进程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陶行知(1891-1946)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提倡实验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在教育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陶行知还关注社会问题,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努力。
四、钱穆(1895-1990)钱穆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对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化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他提出了“文化自信”的观点,并主张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钱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和理论支持。
五、荀慧生(1899-1966)荀慧生是中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是近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时间一览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时间一览表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时间一览表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硝烟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29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7月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18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半岛1851年1月洪秀全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
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1856年9月天京事变1860年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太平天国起义失败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了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州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1887年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久管理澳门”1894年11月日军攻陷旅顺,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起“百日维新”1898年9月21日守旧派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失败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策划武装起义,失败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1年八国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选举孙中山为总理1905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911年4月27日举行了广州起义,其中有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武昌起义1911年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1912年3月临时参议员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之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4月5日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1920年11月党的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公会—上海机器工会成立1920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2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惨案”1923年6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军校1925年1月中共四大突出了工人阶级应当领导民主革命的明确主张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通知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1925-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动员范围广泛,战争规模宏大,被称为“大革命”1927年4月中共召开五大1927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7号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927年8月1日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7日开始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7年12月11日叶挺、叶剑英领导了广州起义1928年6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0年10月起,蒋介石对红军发动大规模围剿1932年中国共产党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1931年7月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方针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1933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1935年日本入侵华北地区,制造傀儡政权,史称华北事变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史称一二九事变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1937年2月中共中央指点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上海历史高三知识点
上海历史高三知识点上海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座现代化大城市,也是国际金融、经济、贸易、航运中心。
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上海在近代历史上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变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上海历史高三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1. 上海的起源和发展上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这里是渔村和港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移民。
19世纪末,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都市和外国租界之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上海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在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一个被外国势力控制的租界。
各国在上海设立了领事馆、商会和银行等机构,使上海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
此后,上海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
3. 上海租界和公共租界上海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被分为多个租界,包括英国租界、法国租界、美国租界等。
这些租界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并在上海留下了许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
公共租界也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4. 香港上海银行和汇丰银行香港上海银行和汇丰银行是上海近代史上的两个重要金融机构。
香港上海银行成立于1865年,是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为上海的商业和贸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汇丰银行则在1865年经过几次合并后成立,成为上海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
5. 上海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上海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和经济中心之一。
在20世纪初,上海的工业生产逐渐兴起,出现了许多大型工厂和工业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上海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引擎之一。
6. 上海的文化和艺术上海不仅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
上海话剧团、上海交响乐团等文艺团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还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艺术画廊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近代上海变革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深受十月革命影响的知识分子, 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 史的新纪元,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为中华民族指明争取解放的正 确方向,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上海也由此成为中国红色之路的起点。
思 想 浪 潮
第 二 章
生 活
第 一 章
艺 术
壹
艺术
1844年可以说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开端的一个风 雨飘摇的多事之秋,从《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强迫 清政府放弃对天主教禁令开始,清政府思想上的闭关锁国 政策开始土崩瓦解,随着国外各种思想的传入,中的思想 发展史正式步入了近代史新陈代谢的开端。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这是场引进西方军事装
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
近代史上的第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之路。甲午中日战争
中甲午海战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民间,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 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以。他们孙中山、 章太炎、黄兴、邹容、蔡元培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
最终,无产阶级党派的带领下,中华儿女经过十四 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从上海这篇 土地上燃起的星星革命之火,燎遍全国!
近现代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
专题复习:走近上海走进上海──近现代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编者按:上海,因为世博会的举办而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必然会成为2010年的考查热点。
以上海为一个点,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系统掌握。
同时可以结合下面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主题,用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来命制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直辖市之一。
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今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使上海更加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社会的热点也往往是我们中考考查的重点,现将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在上海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整理如下:重大历史事件一、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上海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
二、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生产技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在上海创办了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三、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四、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六、抗日战争中,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
七、改革开放中,中共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八、200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练习测试1.有一座城市,在近代沦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现代又成功举办了第41届世博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是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香港2.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上海的李先生可以做到的是A.阅读《申报》了解战争形势 B.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定军山》C.在家利用电脑发送文件 D.到飞机场迎接朋友3.1462千米,这是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历史转折。
近现代史重要会议
1.“一大”(1921、7、23,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内容——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 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意思。
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1)内容: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会议增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1)内容:①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的近现代史
在近现代历史上,上海,一直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
而黄浦江畔的外滩,则是近代上海的城市名片。
作为滨水城市的上海,外滩是这座城市的门户,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进入上海,开始他们全新的人生道路。
正如当时自由女神像意味着新大陆的到来,外滩以及背后的上海,对于他们,意味着一种梦想的开始。
到上海去,从外滩进入上海。
了解上海,从外滩开始。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
外滩一般是指从北京东路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黄浦江西岸道路,全长1300米。
近年向北延伸至黄浦路,称为北外滩;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桥,称为南外滩,全长4000米。
外滩东面即黄浦江,西面为新哥特式、古典式、中西合璧式等52座风格迥异的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一百多年前,当第一船外国人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渔村,当时的外滩也只是一条便于纤夫行走的小道。
184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这里的黄浦江岸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属于黄浦江泛滥时的淤泥地带。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第二年,英军上尉巴富尔作为英国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领事,来到上海并做好定居准备。
时有“小苏州”之称的上海县城有27万人口,大小街道60多条。
上海道台宫慕久并没有到码头迎接巴富尔,只是派了几顶轿子把他们接到了道台的衙门里。
正当巴富尔为租房的事大伤脑筋时,一
个姓姚的商人找到了他,表示愿将他在城里的52间房租给他,这样,巴富尔和他的四名随员才有了安身之地。
但当姚书平提出要同巴富尔独家贸易时,却被巴富尔一口回绝。
1845年11月29日,在历时两年谈判之后,宫道台与巴富尔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它规定:英商居留地,北以李家场、东以黄浦江、南以洋泾浜、西以河南路为界限,这项居留地面积为830亩。
这个章程曾被侵华外国人视为上海的根本大法。
上海租界的历史至此来开帷幕。
上海外滩成为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多集中在这儿。
当年,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
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
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
但虹口、杨浦两区后来被划为日军防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在淞沪会战期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
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
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护。
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
洋人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马路"。
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管理机构、
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
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
自1846年上海辟为商埠以后,财富犹如神话般在这里堆积起来,一幢幢银行大楼拔地而起。
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上海从一个滨海小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都市。
当年作为繁华的上海金融中心,外滩附近聚集了各国颇具实力的银行: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行等,使外滩成为了名副其实“东方华尔街”。
自从上海开埠以来,外滩一直是上海的高级商务区。
这里的绝大部分建筑,都是为金融家服务的。
众多的银行都希望能在外滩争得一席之地。
外滩也成为了上海的华尔街,是上海历史的缩影。
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金融家,都把上海外滩当作远东的金融宝地,外滩的各式各样的房子也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上海人把外滩作为一段历史保留起来。
所以美丽的外滩,有着风格迥异建筑的外滩其实承载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
这片美丽的外滩,外滩上形形色色的建筑,正是上海近现代史的一片缩影。
学号:1351895
名字:吴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