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实验设计 例子
免疫试验设计
免疫学实验设计题目:StreamlineDireetHST分离卵黄抗体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12)班姓名:StreamlineDireetHST分离卵黄抗体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12)班作者及学号:一、实验背景1、卵黄抗体即卵黄免疫球蛋白(Egg Yolk Immunoglobulin,lgY),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鸡卵黄抗体。
母鸡接受免疫后,在卵黄成熟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选择性的转移到卵黄中形成IgY。
IgY是一种7S免疫球蛋白,分子量180kD,由两条重链(分子量22~30kD)组成,等电点接近5.2。
IgY的结构虽与IgG相似,但其Fc段氨基酸组成与IgG相差很大,不结合类风湿因子,不与蛋白A、G以及哺乳动物Fc受体和补体结合。
在免疫检测中,可代替哺乳动物来源的抗体,提高监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已经证明特异性IgY对人及动物的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与其他用于被动治疗的免疫球蛋白相比,IgY具有价廉易得、稳定性好、可口服等优点,在疾病的免疫检测和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IgY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鸡与哺乳动物的种系关系较远,可产生针对哺乳动物保守蛋白的抗体(在哺乳动物体内难以产生),用于免疫学测定“同时IgY不与类风湿因子(RF)及哺乳动物补体结合,减少了免疫检测的干扰,提高准确性”。
(2)经特定抗原免疫后,母鸡产生对抗原的持久性应答,可不断获得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其均来源于同一个体,抗体均一性好。
(3)卵黄中的IgY含量明显高于鸡血清中lgG的含量,约为巧一25mg/mL卵黄在相同的免疫时间内,由一只鸡所生鸡蛋中提取的抗体量是由一只兔的血清制备的120倍。
(4)IgY还可抵抗幼龄动物的胃酸屏障作用,并可抗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消化。
鸡蛋提供了廉价易得的IgY来源,从一枚鸡蛋中可获得100~250 mg IgY。
如何将大量的卵黄抗体提取出来,是决定IgY能否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案
《医学免疫学》课程实验教案实验一实验名称: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计划学时:4 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T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熟悉T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方法。
实验仪器、试剂: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u)、1%绵羊红细胞、肝素抗凝人血、无钙镁Hanks液、水平离心机、0.8%戊二醛、37℃水浴箱、显微镜、其他。
实验对象:实验同学实验原理:体外测定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的方法有多种,以玫瑰花环试验最为简易常用,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
人周围血液中T淋巴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与绵羊红细胞相遇时,在其周围形成花环样细胞团,凡能结合三个以上绵羊红细胞者称为E攻瑰花环形成细胞。
正常人的花环形成率为50~70%,大致可以代表周围血中T细胞的百分数。
临床上多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操作方法:1、取肝素抗凝血1~2ml,用分层液分出淋巴细胞并洗涤,用Hanks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2.5×106ml。
2、取小试管加入l ml淋巴细胞悬液及1%羊红细胞0.l ml,混匀置37℃水浴箱5分钟。
3、800~1000 r/min低速离心5分钟,放4℃冰箱2小时。
4、轻轻旋转试管使团块混匀,加2滴0.8%戊二醛液,摇匀,室温静置10分钟,使E花环固定。
5、取悬液一滴放于载玻片上,将稀释的瑞氏染液加入玻片上染色3分钟。
6、弃去染液,待干后油镜观察,计数200个淋巴细胞中形成花环的细胞效,算出百分率。
实验现象与数据:1、淋巴细胞染成深蓝色,羊红细胞染成淡红色。
2、每个淋巴细胞上粘附三个以上羊红细胞者即为玫瑰花环形成细胞。
结果分析与结论:共计200个T淋巴细胞,算出形成花环细胞占全细胞数的百分率。
正常人的花环形成率为50~70%,大致可以代表周围血中T细胞的百分数。
临床上多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注意事项:1.离心时注意使用800~1000r/min低速离心。
免疫反应实验设计
免疫反应实验设计免疫反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生物体对外源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免疫反应实验的设计。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小鼠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及其效果。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2. 特定抗原(抗原A);3. 细胞培养培养基(RPMI 1640);4. 透明化学药品及试剂;5. 免疫检测设备:ELISA板读取器、流式细胞仪等。
实验步骤:1. 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 实验组:将实验组小鼠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原A,连续注射10天;-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与实验组一样的注射时间和剂量。
2. 血样收集:- 在注射结束后的第11天,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尾静脉采集血液样本;- 血样收集后,离心血液,收集上清液即血清。
3. 血清处理:- 将血清分装到离心管中,加入透明化学药品与试剂,如洗涤缓冲液和抗体及底物;- 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其他相关实验。
4. 数据分析:- 通过ELISA板读取器等设备,测量和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原相关指标的光密度或浓度;- 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实验控制:1. 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来源、年龄、性别和饲养环境等条件的统一;2. 控制实验组小鼠注射抗原A的剂量和时间,确保每只小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 相同的操作程序和处理方法,以减少实验误差和结果的差异。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免疫反应情况。
如果实验组小鼠的免疫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该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了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实验应用:免疫反应实验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如疫苗研发、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药物免疫学评价等。
通过实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机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应答过程,并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因其免疫系统与人类相似度较高。
2. 抗原制备:选择一种常见的抗原,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通过纯化和浓缩得到高纯度的抗原溶液。
3. 免疫程序: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抗原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免疫应答情况。
4. 免疫指标测定:采集小鼠血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测定血清中特定免疫球蛋白(如IgG、IgM)的水平。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免疫应答:实验组小鼠在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对照组小鼠未注射抗原,免疫系统无明显应答。
2. 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IgG)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系统成功识别并产生了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3. 免疫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较高,表明其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增强。
4. 免疫记忆效应:在实验组小鼠中,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形成了对抗原的记忆效应。
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时,免疫应答更为迅速和强烈。
而对照组小鼠未形成明显的免疫记忆效应。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免疫系统对不同类型抗原的应答差异,以及免疫细胞的分化和调控机制。
此外,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和单细胞测序,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细节和复杂性。
免疫学的实验原理应用实例
免疫学的实验原理应用实例引言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疾病的免疫反应机制的学科,实验在免疫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实验的一些常用原理和应用实例,并通过列点的方式逐一说明。
免疫沉淀实验•原理:免疫沉淀是一种基于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
通过加入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剂,使复合物沉淀下来,从而分离和检测目标蛋白。
•应用实例:1.研究特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通过免疫沉淀实验,可以分析特定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探索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2.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免疫沉淀实验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通过与特定抗体结合,可以选择性地沉淀出目标蛋白质,进一步分析其表达量和功能。
免疫组化实验•原理:免疫组化实验是一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的方法。
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物结合,然后使用染色剂或荧光标记来可视化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分布。
•应用实例:1.定位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免疫组化实验可以用于确定特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
通过标记特异性抗体,可以观察蛋白质在细胞核、细胞质或细胞膜中的分布情况。
2.检测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实验在癌症诊断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鉴定肿瘤类型、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
免疫印迹实验•原理:免疫印迹实验也被称为Western blotting。
该实验通过将蛋白质样品分离、转移到膜上,并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目标蛋白质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应用实例:1.分析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实验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变化。
比如,在研究癌症时,可以分析癌细胞中关键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以了解其与癌症发展的关系。
2.验证蛋白质的特异性:免疫印迹实验可以帮助验证特异性抗体的选择。
通过与正常组织和疾病组织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特异性抗体的准确性。
非放射性免疫测定实验•原理:非放射性免疫测定是一种使用非放射性标记来检测免疫反应的方法。
通常采用酶标记的抗体或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
免疫学案例[整理版]
医学免疫学概论患者李xx,男,11岁,因高热、头痛,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不便而入院。
患儿于6天前参加夏令营活动时,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然,未作任何处理。
3天后伤口有轻度肿痛,第5天半夜开始发高烧、无抽搐,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明显不便,未进行任何治疗,第6天就诊入院。
体格检查发现右足底伤口及右侧腹股沟皮肤红肿、触之微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血象:WBC12³109/L,血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6%、淋巴细胞10%、单核细胞2%。
临床诊断:右足底外伤性感染并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菌血症。
问题: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患儿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及高热?患儿右足底被刺伤,导致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这种“非己”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是免疫应答的物质结构基础。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淋巴结是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故淋巴结会肿大。
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免疫分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具有致热及致痛的作用,故患儿表现疼痛和高热。
免疫器官男,4个月。
因低热半月而入院。
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3kg,无窒息史,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
母乳喂养,无抽搐史。
自出生后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及鹅口疮,治疗效果欠佳。
有一兄亦是生后反复感染,4个月时在家中死亡,具体病因不详。
体检:体温37.8℃,意识清楚,营养发育欠佳,慢性病容,贫血貌,内眦间距3cm,无特殊面容。
口腔黏膜有大片白色膜状物附着,不易拭去,咽部充血。
左上臂有一黄豆大小创面,有脓血分泌物。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
腹胀,有脐疝,肝肋下1cm,质中,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7~95g/L,白细胞(8.5~12.5)³109/L,中性粒细胞0.55~0.70,淋巴细胞0.35~0.46,血小板55³109/L;血IgG 2.1g/L,IgA0.57g/L,IgM 0.71g/L。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的科学。
在医学领域中,免疫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和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索免疫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来加深对医学免疫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小鼠•细菌•离心管•注射器•细胞培养基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所需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2.小鼠接种: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对实验组小鼠进行细菌接种,而对照组小鼠则不接种。
3.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以获取足够的细菌量。
4.细菌注射:使用注射器将培养好的细菌注入实验组小鼠的体内,同时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5.观察实验组小鼠:观察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的反应和症状。
6.采集样本:在一定时间内,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中采集血液样本和其他相关样本。
7.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和细胞。
8.免疫检测:使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免疫检测。
9.数据分析: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反应差异。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医学免疫学的实验研究。
初步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温升高、免疫细胞增加等。
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些免疫反应。
进一步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体水平升高,说明它们对细菌产生了免疫应答。
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医学免疫学中关于免疫应答的理论,并了解了免疫系统在抵御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细菌接种,研究了免疫系统对细菌的免疫应答。
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实验组小鼠显示出免疫反应,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
免疫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组小鼠对细菌免疫的产生。
免疫学实验设计1
胞。观察小鼠成瘤及肿瘤
生长情况, 各组小鼠每隔2
d用游标卡尺测量皮下肿瘤
长径和短径, 用下列公式
计算肿瘤体积: 肿瘤体积
( cm3 ) = 长径×短径2
×1/2。
实
验
步
骤
2.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检测
• 于接种IL-23 /MA-891、LXSN /MA-891 和MA-891 细胞后30 d, 分别取3组各6只小鼠脾脏, 无菌制 备脾细胞悬液, 按每孔0.1 mL脾细胞(含2 ×105 个)和0.1 mL丝裂霉素处理的/MA-891细胞(含2 ×105 个) 加入到96孔板中, 再加入终浓度0. 05 g /L ConA 刺激小鼠脾细胞, 48 h后用ELISA法检 测各组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 、TNF-α 、IL-12和 IL-4的含量。
3.脾细胞中CD4+ 、CD8+ 淋巴细 4.脾细胞中CD11c 阳性
胞的分选
细胞比率的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取皮下接种IL-23/MA-891、 • LXSN/MA-891和MA-891细胞后 30 d的小鼠脾细胞制成单细 胞悬液, FCM 分选结果显示 IL-23/MA-891组CD4+ 淋巴细 胞及CD8+ 淋巴细胞比率 ( 34.0±1.7, 14. 6 ±0.6)% 均较LXSN /MA-891 ( 12.3±0.8, 9.1±0.5)%、 MA-891( 12. 5±0.7, 9. 0±0.6)% 组明显增高( n= 6, P < 0. 01)。
6.肿瘤组织中CD4+ 、CD8+ 淋巴 细胞浸润情况的检测
• 同上切取3组肿瘤组织, 100 g/L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组织做5 cm 厚切片, 常规脱蜡、
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
实验后应对实验结果进行严格 的审核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及执行情况检查
免疫学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生物安全、化学品安 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数据分析方法
根据实验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 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使结果更加直观和 易于理解。同时,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将实验结果和结 论进行交流和分享。
05
免疫学实验结果解读与讨论
结果呈现方式选择及优缺点比较
表格呈现
适用于展示大量数据,便于比较和分析,但可能 缺乏直观性。
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
汇报人:XX 2024-01-23
contents
目录
• 实验设计概述 • 免疫学实验技术 • 实验动物与模型选择 • 免疫学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 免疫学实验结果解读与讨论 • 免疫学实验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01
实验设计概述
实验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探究免疫学机制
通过实验手段深入探究免 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调 控机制,为免疫学理论研 究提供实验依据。
设计实验方案
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 验分组、样本处理、观察指标 、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 证实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02
免疫学实验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医学免疫学试验设计
1.4.4 IL-2的诱生和活性测定 将制备的小鼠脾细胞悬液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浓度为5×106ml-1,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500ml,每孔再加 入终浓度5μg/ml的ConA,500μg/孔,37℃ 5%CO2培养箱没培养24小时后离心取上 清,备用。取传代培养48小时的CTLL-2细胞,用培养液离心洗涤2次,每次 1000r/min离心5分钟,再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浓度为 1×106ml-1,接种于96孔培养板100μl /孔,同时将待测样品也加入培养板100μl /孔, 置于CO2培养箱37℃孵育56小时后,加入3H-TdR达到终浓度37KBq/ml后继续置CO2 培养箱37℃孵育16小时后,将各孔细胞收集到玻璃纤维纸上,置于FJ-2100型液体闪 烁计数器测定并计算dpm值。 1.4.5 NK细胞活性测定 将制备的小鼠脾细胞悬液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 养液调整浓度为5×106ml-1于96孔培养板,每孔中分别加入100μg脾细胞悬液和 YAC-1细胞,靶细胞(YAC-1细胞,浓度1×105个/ml,效靶比值50:11,设靶细胞自 然释放组和最大释放对照组(YAC-1细胞100μg+1%NP-40 100μg)。每样本是3个重 复孔,培养16小时后,吸出各孔上清100μg加入另一细胞培养板中置于37℃培养箱中 培养10分钟,每孔加入新鲜配制的底物液100μl室温,避光反应10~15分钟,再加入 柠檬终止液30μl酶标分析仪570nm波长处测定A值。按一下公式计算NK细胞杀伤靶细 胞活性。NK细胞活性(%)=(实验组A-自然释放组A)/(最大释放组A-自然释放组A) ×100%。
1.4试验方法
1.4.1测肿瘤抑制率 停药后处死小鼠,剥离完整肿瘤组织,电子天平称量瘤体 湿重(精确到0.001)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抑制率(﹪)=(荷瘤对照组 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荷瘤对照组平均瘤重×100﹪。肿瘤组动物平均 质量<1表示肿瘤生长不良,实验组小鼠死亡率>20﹪表示药物所致毒性。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结果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分析
实验结果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前景:提高 诊断准确性,指导治疗方案,预测疾病发 展趋势等。
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可能受到样本量、实 验条件、数据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需 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实验结果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挑战:如何 将实验结果转化为临床实践,需要医生、 科研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目的:验证医学免 疫学理论
实验方法:采用免疫学 实验技术
实验结果:得出相关免 疫学结论
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和解释,以及对未来
研究方向的建议
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与 理论预期的
一致性
实验结果与 理论预期的
差异性
差异性产生 的原因分析
对实验结果 的进一步验 证和改进建
议
实验结果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建议:加 强多学科合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和实用性,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THANK YOU
汇报人:XX
实验方法:采用多种实验方法, 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比较分 析等
添Hale Waihona Puke 标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 分析、解释和报告等步骤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学生能够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提高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验原理
医学免疫学实验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 人体防御疾 病的重要系
相关分析:用于分析变 量之间的相关性
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变 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预
测未来值
因子分析:用于分析多 个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
聚类分析:用于将数据 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组别
数据分析结果解读
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例子
《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期别:x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 姓名:OOOIL-35对小鼠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机制【立题依据】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如今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不断发现和认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Ⅰ型糖尿病(T1DM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全球大约有2000万患者,中国至少有100万的患者,但是Ⅰ型糖尿病常常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发生且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有较高的遗传度(75%),表现为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同时,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治疗不善将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心脏病、截肢等。
因此如果能正确了解Ⅰ型糖尿病的免疫学机制,并探索更加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案,对于患者本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Ⅰ型糖尿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是体内除了抗原提呈细胞(APC)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外正常细胞几乎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研究表明IFN-γ转基因小鼠的胰岛β细胞分泌IFN-γ,由于IFN-γ刺激MHC-Ⅱ分子的表达这种小鼠的胰岛β细胞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这样以来免疫细胞就会结合并识别胰岛β细胞然后对其进行攻击,使其丧失胰岛素分泌活性,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些CD4+T cell还可高表达IL-2受体的α链(CD25)分子,胞质中表达Foxp3转录因子的T细胞分化亚群。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抑制CD4+ Tcell 和CD8+ Tcell的活化与增殖从而达到免疫的负调节作用。
通过协调Treg水平来调节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手段。
白细胞介素-35(IL-35)是2007年新发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因子,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IL-35为异源二聚,主要由活化的Treg分泌,对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参与介导机体免疫耐受的形成。
免疫学实验设计
少数位于中央
偏
疏松,呈粒状 较疏松
清晰,可见 1~3个
有或无
有时可见
无
丰富,核之一 侧较宽广
稍宽
++++ 常可见
+++~++ 有或无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表3-5
转化淋巴细胞的判断标准
6~8µm
多位于中央 致密团聚
无 无
较少,常呈一窄环 ++~+ 无
伪足
常可见
有或无
无
素100单位每毫升 链霉素100微克每毫升)
• PHA(每毫升含100单位) • 无菌注射器及枪头 试管 吸管等
实验步骤:
• 1 采肝素抗凝血1-2毫升(1毫升血中加肝素20单位)充分
混匀。37℃静置1-2h。红细胞沉淀后,吸取血浆层并捎
带些红细胞,移入另一无菌试管中。计算淋巴细胞数并离 心10分钟,弃上清液。用199培养液将沉淀的淋巴细胞配 成1*107每毫升细胞悬液。
免疫学:创新实验设计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小组成员:王志高 李河川 李世学 刘有为 李天才 孟晓光
实验原理:
正常机体的T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受 到特异性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可转化 为淋巴母细胞。细胞免疫缺陷时,患恶性 肿瘤或某些其他疾病时,转化率显然降低。 目前最常用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分裂原 检测受试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判定 其细胞免疫功能。
• 2 取细胞悬液0.6毫升加入含有2.4毫升199培养液的培养
瓶中。
• 3 按每毫升30微克PHA加入PHA。 • 4 37℃ 67-72h,培养过程中每天翻动培养瓶1-2次。
实验步骤:
免疫试验设计
大肠杆菌菌体抗原免疫小鼠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1. 1试剂与器材生理盐水、酒精、碘酊、试管、吸管、三角烧瓶、离心机、剪刀、镊子、注射器、离心管。
1. 2无菌器皿的制备试管、大平皿、三角烧瓶、注射器、吸管、离心管, 经洗液处理后, 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再用蒸馏水冲洗3 次, 用纸包好后, 用干烤箱( 160℃) 干烤2 小时。
一、制备免疫原1、细菌的培养:用接种环挑取大肠杆菌,放入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37℃培养24小时后,用注射器吸取3ml菌液注入300ml肉汤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4小时。
2、比浊:1.175%BaCl2 0.5ml,1%H2SO4 99.5ml,制作比浊液。
比浊标准为0.5麦氏比浊。
3、取菌液稀释至上述浊度:菌液细菌浓度为1×10ˆ9/L。
4、灭活:隔水煮沸2到2.5小时。
5、灭菌效果检查:取适量煮沸后的肉汤培养液涂布在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看是否有菌落生长。
二、选择免疫动物并进行标记选择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挑选年龄在6个月以上当年繁殖的雄性,体重1-2公斤,健康家兔一只,免疫前用苦味酸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避免混淆。
三、阴性对照标本的留取1.采血方法(1)静脉采血法:将家兔放在固定盒内,拔去拟采血部位的毛,用电灯照射加热或用电吹风吹热或用二甲苯棉球擦耳壳,使耳部血管扩张。
用粗针头刺破耳缘静脉或以刀片在血管上切一小口,让血液自然流出即可。
取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亦可用针头插入耳线静脉取血,其操作步骤基本与耳缘静脉注射相似。
最好有一助手帮助压紧耳根部,这样采血时比较容易。
(2)颈动脉放血:使动物仰卧固定四肢,颈部剪毛、消毒后纵向切开前颈部皮肤长约10cm,用止血钳将皮肤分开夹住,剥离皮下组织,露出肌层,用刀柄加以分离,即见搏动的颈动脉。
小心将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剥离长约5cm,选择血管中段,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壁周围的筋膜。
远心端用丝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钳夹住,用酒精棉花球消毒血管周围,用无菌剪刀剪一V形缺口。
免疫实验设计
一、课题名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淋巴瘤荷瘤鼠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二、立题依据: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综合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肿瘤的诊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及放疗之外的第四种治疗肿瘤的手段,是目前研究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
迄今为止,CIK 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体外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对荷瘤鼠的体内研究及 CIK 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较少。
三、实验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种异质细胞群,从外周血、骨髓或脐带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多种刺激因子(IL-2、IL-1、IFN-γ、抗 CD3 单克隆抗体)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而获得的一种免疫活性细胞。
CIK 细胞同时具有 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和 NK 细胞的非 MHC 限制性杀瘤的特点。
因其在体外扩增速度快,杀伤活性高,杀瘤谱广,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消除微小残留,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本实验通过应用 CIK 细胞治疗淋巴瘤荷瘤鼠,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淋巴瘤组织的VEGF、MVD 的差异,探索 CIK 细胞抗肿瘤的新机制,为 CIK 细胞在儿童淋巴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四、实验对象:淋巴瘤荷瘤鼠。
建立淋巴瘤荷瘤鼠并分组:在 Balb/c-nu/nu 裸鼠左上肢肩胛处皮下接种 T 细胞淋巴瘤 Jurkat 细胞 1.2×108/ml,0.2ml/只。
建立淋巴瘤荷瘤鼠模型。
待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 只,治疗组予瘤旁注射体外培养 2 周的 CIK 细胞 3×107/ml,0.2ml/只,对照组予瘤旁注射 0.2ml 的生理盐水,隔日注射 1 次,连续注射 3 次。
五、实验材料:1.试剂及仪器:RPMI-1640 培养基、胎牛血清、二甲基亚砜、注射用链霉素、基因重组人IL-2、鼠抗人CD3Mcab、基因重组人INF-γ、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兔抗人vWF因子相关抗原抗体、生物素标记抗兔IgG 抗体、DAB显色液检测试剂盒、SP检测试剂盒。
免疫学实验设计_证实某产品的免疫增强作用(考虑淋巴细胞活性及功能)
设计思路1
E花环沉降法: 免疫学上用来检测T细胞数量的一种实验方法,T细胞表面具有能与绵羊红细 胞(SRBC)表面糖肽结合的受体,称为E受体(CD2)。CD2 是一种糖蛋白,相 对分子质量为30 000~60 000,已证实E受体是人类T细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 当T细胞与SRBC混合后,SRBC便粘附于T细胞表面,呈现花环状。通过花 环形成检查T细胞的方法,称为E花环形成试验。根据花环形成的多少,可测 知T细胞的数目,从而间接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中的单核巨噬细胞 ,再分别以脱脂棉柱或尼龙棉柱纯化T淋巴细胞。纯化的T 淋巴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纯度 ,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纯化T细胞 活力 • 脱脂棉柱滤过分离法可以代替尼龙棉柱法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T淋巴细胞
Thanks.
箱固定15分钟。 • 5.取出后,轻轻旋转试管,使沉淀细胞重新悬浮;取1滴涂片,自然干燥后,瑞
氏染色,高倍下观察。
设计思路1
• 结果处理 • 凡能结合3个SRBC者即为E花环阳性细胞。计数200个淋巴细胞,算出花环
形成细胞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
E-花环
设计思路2
• 尼龙棉分离法 •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通过玻璃器皿黏附的方法去除其
设计思路1
• 操作方法 • 1.用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计数后,用Hanks液配成107个/ml
细胞悬液。 • 2.取0.1 ml淋巴细胞悬液,加入0.1 ml 1% SRBC及0.05 ml灭活小牛血清,混匀。 • 3.37℃静置5分钟,500 rpm低速离心5min后,放入冰箱,2小时或过夜。 • 4.取出试管,吸弃上清液,加0.8%戊二醛溶液1 滴,轻轻旋转混匀,置4℃冰
医学免疫学实验3设计
医学免疫学实验四第三小组:刘茹,徐天宇,李嘉琪,邓诗凡【实验任务】市场上有一广告产品,据说有免疫增强作用,请设计一个方案证实之(从影响淋巴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的角度考虑)。
【目的要求】一、学会设计实验,从淋巴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的角度证实某产品有免疫增强作用。
二、掌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原理及临床实用价值。
三、了解E花环形成的原理,学会用E玫瑰花试验鉴定和计数T淋巴细胞的方法。
【实验材料】一. 肝素(每毫升含100单位),PHA(每毫升含1000微克)二. 199或1640培养液(内含20%灭火小牛血清,青霉素100单位/毫升链霉素100微克/毫升)。
三. 0.5%绵羊红细胞悬液(用Hanks液配制):吸收过的胎牛血清。
取经56度30分钟加热灭火后的胎牛血清加半量压积绵羊红细胞混合后,37度水浴20分钟,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成。
四. Hanks液,人抗凝血,淋巴细胞分层液,离心机等。
试剂的相关说明肝素: 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
PBS: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一般作为溶剂,起溶解保护试剂的作用。
它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缓冲液,主要成分为Na2HPO4、KH2PO4、NaCl和KCl,由于Na2HPO4和KH2PO4它们有二级解离,缓冲的pH值范围很广;而NaCl和KCl主要作用为增加盐离子浓度。
PBA:苯硼酸Hanks液:生物医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无机盐溶液和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 ),简称H。
主要用于配制培养液,稀释剂和细胞清洗液,而不能单独作为细胞组织培养液。
瑞氏姬姆萨染液:为天青色素、伊红、次甲蓝的混合物,本染色液最适于血液涂抹标本、血球、疟原虫、立克次体以及骨髓细胞、脊髓细胞等的染色。
染前用蛋白酶等进行处理,然后再用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染色体上,可以出现不同浓淡的横纹样着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实验设计期别:x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 姓名:OOOIL-35对小鼠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机制【立题依据】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如今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不断发现和认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Ⅰ型糖尿病(T1DM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全球大约有2000万患者,中国至少有100万的患者,但是Ⅰ型糖尿病常常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发生且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有较高的遗传度(75%),表现为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同时,Ⅰ型糖尿病患者如治疗不善将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心脏病、截肢等。
因此如果能正确了解Ⅰ型糖尿病的免疫学机制,并探索更加有效治疗及预防方案,对于患者本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体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Ⅰ型糖尿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是体内除了抗原提呈细胞(APC)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外正常细胞几乎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研究表明IFN-γ转基因小鼠的胰岛β细胞分泌IFN-γ,由于IFN-γ刺激MHC-Ⅱ分子的表达这种小鼠的胰岛β细胞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这样以来免疫细胞就会结合并识别胰岛β细胞然后对其进行攻击,使其丧失胰岛素分泌活性,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些CD4+T cell还可高表达IL-2受体的α链(CD25)分子,胞质中表达Foxp3转录因子的T细胞分化亚群。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抑制CD4+ Tcell和CD8+ Tcell的活化与增殖从而达到免疫的负调节作用。
通过协调Treg水平来调节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成为新的治疗手段。
白细胞介素-35(IL-35)是2007年新发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因子,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IL-35为异源二聚,主要由活化的Treg分泌,对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参与介导机体免疫耐受的形成。
IL-35是否对Ⅰ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仍有待继续研究和解决。
【实验目的】本实验就是通过提高NOD系小鼠(Ⅰ型糖尿病患鼠)体内的IL-35水平,观测小鼠各期的血糖尿糖等水平及后期的Ⅰ型糖尿病发病率、胰岛炎评分等,评定IL-35对Ⅰ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并与其它一些免疫抑制性的药物(环孢菌素A)等,进行药敏对比;同时,体外测定小鼠体内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等含量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含量等,对小鼠的免疫体质及IL-35对Ⅰ型糖尿病作用的免疫学机制有大体认识及方向把握,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从而为新药(联合药)的开发,免疫抑制领域的深入研究有一定意义。
【实验对象】NOD系Ⅰ型糖尿病鼠和NON系正常不患病鼠(雌性4周龄)起源在对ICR/Jcl小鼠进行近郊培育的第6代,从白内障易感亚系分离出非肥胖糖尿病品系(NOD)和非肥胖正常品系(NON)。
在近交20代时,首先发现NOD雌鼠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特征自发Ⅰ型糖尿病以及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小鼠。
通过病理学观察发现,NOD小鼠自身免疫性胰岛炎发生于4周龄。
NOD小鼠发病后,充分呈现该品系小鼠糖尿病的生理生化特征即:尿频·多饮·高血糖症状。
在几周的时间內,血糖迅速升高,饮水量剧增,大量的排尿,体重迅速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患鼠血糖呈现迅速上升,后逐步下降,但仍维持高于正常值的状态,体重直线下降,最后昏迷而死亡。
于12周龄时出现明显糖尿病症状,至30周龄时雌性小鼠累计发病率可达到80%。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IL-35试剂,磷酸盐缓冲液(PB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流式细胞仪,CD8及CD4单克隆抗体,注射器等基础实验器械。
【实验方法及步骤】1.小鼠的分组与处理选取NOD系Ⅰ型糖尿病鼠20只和NON系正常不患病鼠10只,分为三组。
10只NOD 系小鼠作为实验组,10只NOD系小鼠作为实验对照组,10只NON系正常不患病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对各组四周龄小鼠采取:实验组注射IL-35注射液,每三天注射一次,注射量根据生物试剂公司提供的IL-35试剂说明书为准,连续注射7周;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方式同实验组。
各组小鼠自由饮食,饮水不限。
2.糖尿病及体重检测从各组小鼠10周龄开始每周记录体重,每天采取断尾方式测血糖含量和尿糖含量,血糖连续2天超过16.00mmol/L即诊断为糖尿病,30周后观察期满终止观察,计算各组小鼠发病率;3.胰腺炎严重程度评分30周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小鼠,取各组小鼠胰岛做HE染色切片进行病理性胰岛炎评分:0级:胰岛完整无淋巴细胞浸润,计0分;1级:有胰岛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即胰岛周围炎)或<25%的胰岛面积受累,计1分;2级:浸润至胰岛內,25%→50%的面积受累,计2分;3级:>50%的面积受累,计3分。
记录各组小鼠评分值。
4.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取足等量的各组小鼠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5. 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亚群测定取各组小鼠脾脏制成单核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大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
7.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预期结果及结论】预期结果实验组小鼠的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小鼠发病率;体重较对照组重;且对照组饮食饮水量远多于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糖和尿糖含量比对照组低,并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可偏高);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实验组数据远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鼠,IL-4则恰恰相反;调节性T(Treg)细胞实验组计数和活性较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高。
结果分析IL-35具有明显减少Ⅰ型糖尿病发生及减轻病情的作用;由于IL-35使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抑制Th1细胞分化,并升高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
所以IL-35可能通过上调机体Treg,诱导Th1与Th2的平衡向Th2转化,从而不会减少免疫细胞对自体胰岛β细胞识别与破坏,保证了胰岛β细胞的正常胰岛素分泌功能,维持血糖的正常。
为探索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可行性分析】虽然没有用直接注射免疫抑制细胞因子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报道,但本实验设计方案合理;分组、对照完备;体内和体外实验兼有;技术方法和路线可行。
通过免疫学基础实验和理论的学习,已掌握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检测技术(ELISA法),具有可操作性;实验所需药品、试剂及动物均较易获得,具备开展实验的条件。
【参考文献】【1】金伯泉·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宋文刚·免疫学实验教材·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3】孙黎飞·细胞免疫学实验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4】王培林,傅松滨·医学遗传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哈佛医学院Brigham and Women’s医院,eBioscience公司的科学家·Nature·罕见的抑制性因子·美国·2007【6】王嘉军·微生物学免疫学新进展·第37卷,第4期·2011【7】周国庆,唐琴,黄丽,孙保亮·泰山医学院学报,Treg的免疫磁珠提取纯化方法【8】姜小丽,杨婷等·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年第四期·哮喘小鼠中Foxp3+Treg/Th17的失衡及意义【9】王建华·糖尿病自我管理全书·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关键词】红细胞【摘要】目的应用红细胞免疫方法检测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方法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试验,检测114例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结果肿瘤患者红细胞C3b花环率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升高(P<0.05)。
乳腺癌术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升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
结论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C3b受体传统观念认为消灭体内突变细胞或肿瘤细胞是白细胞的功能,而对于红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何作用知之甚少。
近年来随着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的逐步深入,有人发现癌症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受体活性下降。
为探讨恶性肿瘤与红细胞免疫粘附的关系,该研究对114例肿瘤患者进行了当前常采用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二项指标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试验组:114例均为临床病理确诊的肿瘤患者,其中肺癌22例,食管癌30例,脑肿瘤10例,鼻咽癌8例,肝癌12例,乳腺癌术后12例,其他肿瘤20例。
对照组:正常人50例均为志愿献血者,男40例,女10例;年龄20~45岁。
1.2 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花环)试验,参照郭峰法。
所用试剂均由上海长海医院提供。
2 结果测定结果见表1。
乳腺癌术后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除乳腺癌术后低于对照,其他各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二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略)3 讨论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少,因此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高于红细胞Ic花环率,约为2~5倍。
文献报道,肿瘤患者红细胞C3b花环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红细胞Ic花环率高于正常人,提示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降低。
本文测定114例肿瘤患者的红细胞C3b花环率显著低于正常人,与其他同仁的报道一致。
引起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失调的原因是:(1)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免疫抑制因子,对其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起到破坏血清中促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因子的作用;(2)肿瘤患者体内大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参与对效应细胞的封闭,导致红细胞膜C3b受体空位减少,红细胞C3b受体活性下降,细胞免疫复合物增高。
(3)肿瘤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而使Ic花环增多。
从本文结果观察到乳腺癌手术后红细胞C3b花环率有所升高,红细胞Ic花环有所下降。
因此动态观察肿瘤患者免疫粘附活性有可能对评价疗效、推测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