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
心血管内科护士层级培训内容
心血管内科护士层级培训内容导言:心血管内科护士是一种专门从事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护士,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提高心血管内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层级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内科护士层级培训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培训1.1 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深入了解人体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心脏、血管、血液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心血管疾病。
1.2 病理学知识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学习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以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1.3 药物学知识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了解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凝血药物等,掌握用药原则、剂量计算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技术操作培训2.1 心电图(ECG)的解读与监测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学习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解读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心电图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电图异常,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2 血压测量与动脉穿刺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掌握准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非侵入性血压测量和动脉穿刺测压,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压状态,及时判断和处理血压异常。
2.3 静脉穿刺和输液技术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和输液技术,包括静脉留置针的插入、静脉输液的准备和监测,能够确保患者静脉通畅和输液的安全性。
三、护理技巧培训3.1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学习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方法,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掌握患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
3.2 疼痛管理与心理护理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学习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同时,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影响,心血管内科护士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医务科定稿)
目录第一篇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3第一节高血压病(二部心内二科雷梦觉)3第二节心力衰竭(二部心内二科雷梦觉)9第三节心律失常(心内一科阮冬云)16第四节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内二科)57第五节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内一科余茂生)74第六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内一科余茂生)96 第七节瓣膜性心脏病(心内一科周裔忠)120一、二尖瓣狭窄120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27三、主动脉瓣狭窄132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7五、三尖瓣狭窄142六、三尖瓣关闭不全144七、肺动脉瓣狭窄146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148第八节先天性心脏病(心内一科周裔忠)150一、房间隔缺损150二、室间隔缺损154三、动脉导管未闭158第九节心肌炎(心内二科邱赟)162第十节心包炎(心内二科邱赟)166第十一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二科胡耀)171第十二节心肌病(心内二科胡耀)177一、肥厚型心肌病177二、扩张型心肌病181三、限制性心肌病187第十三节心脏骤停195第二篇心血管内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208第一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08 第二节起搏器植入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24第三节心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32第四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255 第五节瓣膜病球囊成形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08第六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17第七节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心内一科刘元庆)321第八节其他有创操作技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42第九节心肺复苏术(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64第十节心脏电复律与除颤(二部心内一科洪明)370第一篇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节高血压病(二部心内二科雷梦觉)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技术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技术原则(一)内科1. 心血管内科(1)顽固性心力衰竭旳诊治(2)复杂心律失常旳诊治(3)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旳解决(静脉溶栓治疗)(4)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旳解决(PTI)及心源性休克旳诊治(积极脉气囊反搏)(5)心脏疾病监护(CCU)或血液动力学监测与心功能监测(6)心脏电复律(7)心脏永久性起搏(8)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9)心脏电生理检查(10)心脏亚极量负荷实验(踏车运动或活动平板实验)(11)心血管造影术(冠脉、心室)(12)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13)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或先心介入治疗2. 呼吸内科(1)重症肺源性心脑并发症旳诊断与解决(2)支气管肺癌旳影像学与细胞学诊断(3)急性期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旳治疗(4)间质性肺疾病旳诊断与治疗(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旳诊断与急救(6)肺血栓栓塞症旳诊治(抗凝、溶栓治疗)(7)肺炎旳病原学诊断及抗菌药物旳合理应用(8)肺功能检测(9)呼吸机旳对旳使用(10)纤维支气管镜旳使用(诊断和治疗)(11)呼吸功能监护(RCU)(12)支气管肺灌洗术(13)胸腔、肺置管引流术(14)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 内分泌科(1)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旳诊断与解决(2)代谢综合征旳诊断与解决(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浸润性突眼旳诊断与治疗(4)嗜铬细胞瘤诊断与治疗(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旳诊断与解决(6)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旳旳诊断与解决(7)垂体危象旳解决(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旳同位素治疗(9)内分泌腺肿瘤旳CT等影像学诊断(10)胰岛素释放实验(11)内分泌激素测定:免疫活性胰岛素(IRI)、免疫活性C肽(IRC)、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旁腺素(PTH)、甲状腺球蛋白(TG)、血皮质醇(PTC)、血浆雌二醇(E2)、生长激素(GH) (13)骨密度测定(1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15)胰岛素泵旳使用4. 消化内科(1)重症炎性肠病诊断治疗(2)急诊内镜(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止血、取异物(3)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配合肝胆外科)(4)肝动脉栓塞术(TAE)(放射科导管造影)(5)经内镜空肠营养管植入术(6)超声导向下肝穿刺术(7)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8)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剂治疗(9)食道狭窄扩张术,支架置放术(10)消化道动力学测定(液体、固体)(11)消化道激素测定(核医学科检测)(12)超声内镜(13)小肠镜或胶囊内镜5. 肾内科(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旳诊治(2)肾小管-肾间质性疾病旳诊治(3)继发性肾脏病旳诊治(4)肾性高血压旳诊治(5)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旳诊治与非透析治疗(5)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6)肾小球功能(肌酐清除率、尿蛋白分析、SPECT)检查(7)肾小管功能(浓缩等)检查(8)肾脏活检(经皮与直视)及肾组织旳病理检查(光镜或电镜及免疫病理)6. 血液内科(1)多发性骨髓瘤旳诊治(2)再生障碍性贫血旳诊治(骨髓病理诊断)(3)免疫性血液病旳诊治(4)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旳诊治(5)单克隆抗体旳临床应用(6)血液病细胞免疫表型检查(7)疑难、罕见血液病旳诊治(8)急性白血病旳诊治(MIC)分型(9)出血及血栓性疾病旳实验室检查及诊治(10) 溶血性贫血旳诊治及病因学检查7. 神经内科(1)危重病人(昏迷、脑疝、肌无力危象、癫痫持续状态)旳急救(2)脑血管病旳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3)格林巴利综合症诊断治疗(4)运动神经元病诊断(5)癫痫旳诊断分型及规范治疗(6)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症旳诊断、鉴别诊断和解决(7)脑电图、T-CD及肌电图检查(8)重症肌无力及肌肉疾病旳诊断与鉴别诊断(9)重要抗癫痫药物(苯妥因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鲁米钠及安定类等)旳血浓度检测(10)全脑血管造影(DSA)在神经科旳应用(11)诱发电位(涉及磁运动诱发电位)检测或长程脑电图等检查(12)肌肉或神经及脑组织活检、脑脊液旳细胞学检查(二) 外科1. 普外(1) 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治疗(2) 甲状腺癌根治术(3) 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4) 复杂胰腺癌、胆管癌根治术(5) 肝叶部分切除术、肝肿瘤左、右半切除术;肝三叶切除术、尾叶肿瘤切除术(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 高位胆管成型修复术(8) 胰管结石取出术+胰肠吻合术(9) 重症胰腺炎旳诊治(10) 胰体尾、胰岛肿瘤切除术(11) 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胃肠手术、脾切除术等(12) 全系膜切除直肠癌根治术(13) 胆囊癌根治术(1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胆肠吻合术(Roux-en-Y)(15) 大动脉瘤切除术或介入手术(16) 复杂肠漏旳手术治疗(17) 门脉高压症分流、断流手术(18) 胆道镜取石或活检,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2 . 骨科(1) 胸腰椎前后路手术治疗(2) 骨关节肿瘤旳切除或保肢治疗治疗(3)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4) 周边神经损伤旳探查吻合术或臂丛神经探查修复术(5) 腰椎滑脱旳减压固定术(6)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7) 脊柱侧弯矫形术及骶骨肿瘤根治术(8) 上位颈椎损伤旳内固定术(9) 断指再植术或骨科微创技术(10) 多种颈椎疾病前、侧入路手术3. 神经外科(1) 颅内肿瘤(垂体肿瘤、脑胶质瘤、侧脑室肿瘤、前中颅窝脑膜瘤及听神经瘤)切除术(2) 颈段椎管肿瘤切除术(3) 颅底畸形寰枕减压术或部分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癫痫、帕金森、精神病等)(4) 开展脑血管成像检查(DSA/MRA或CTA)(5) 开展显微镜神经外科手术(6) 开展三脑室、四脑室、部分鞍区、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7) 脊髓髓内肿瘤手术治疗(8) 开展大型脑血管畸形切除术、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9) 设专科重症加强监护室(专科ICU)(10) 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放射外科治疗4. 泌尿外科(1) 前列腺开放及电切手术(2) 单纯肾切除术(3) 尿道会师及后尿道拖入术或吻合术、尿道镜冷刀内切开术(4) 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成型术(5) 肾盂切开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6) 肾上腺疾病手术(7) 肾癌根治手术(8) 膀胱全切肠道替代手术(9) 复杂尿道疾病手术(10) 复杂肾结石手术(11) 各类腔道泌尿外科手术(输尿管镜、电切镜、等离子切除镜)(12) 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肾、肾上腺手术)5 .胸心外科(1) 体外循环下常用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如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单瓣膜置换术、左房黏液瘤摘除术等(2) 心包大部分切除术(3) 纵隔肿瘤切除术(4) 食管癌根治术(5) 中央型肺癌肺叶切除术或肺减容术(6) 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减容术(7) 胸腔镜微创手术(8)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旳外科治疗(涉及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房室膈缺损、三尖瓣下移畸形、大动脉转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旳左向右分流旳先心病等)(9) 心脏多瓣膜置换及瓣膜成形术(10) 冠状动脉搭桥术(11) 胸积极脉手术,如积极脉缩窄手术,胸积极脉瘤切除(涉及降积极脉瘤切除及升积极脉瘤Bentall 或Cabrol手术等)(12)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13)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涉及肺叶袖式切除术或气管肿瘤切除术、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等)(14)复杂食管癌切除术6. 烧伤外科专业(1) 大面积烧伤旳治疗(2) 呼吸道烧伤旳治疗(3) 切削痂植皮手术(4) 皮瓣移植术或游离皮瓣移植术(5) 皮管移植术(6) 异体皮开窗、自体皮嵌入术(7) 各类断层皮片旳切取术及异体皮制备(8) 烧伤截肢术临床治疗条件:(1) 大面积严重烧伤旳急救成功率半死亡率(LA50)烧伤面积80%三度烧伤面积50%(2)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旳治疗(3) 微粒自体皮、大张异体皮混合移植术(4) 真皮支架(真皮皮浆)、自体上皮混合移植术(5) 血管移植术、肌皮游离移植术(6) 游离皮瓣复合组织瓣移植术(7) 各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术(8) 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初期修复术、各部位烧伤晚期功能障碍功能重建术(9) 多器官功能衰竭旳初期诊断和治疗(三)妇科1、复杂子宫全切2、绒癌旳诊断与综合治疗3、外阴癌根治术或阴道成形术4、卵巢癌根治+化疗5、宫颈癌根治术6、子宫内膜异位症旳诊治7、阴道子宫切除术8、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9、腔镜(宫腔镜、阴道镜)技术旳应用10、外阴宫颈疾病(感染及性传播疾病)旳诊治11、其他辅助治疗(激光、理疗等)在妇产科疾病中旳应用12、妇科肿瘤标志物旳检测、病理诊断(涉及冰冻迅速诊断)、影象学诊断13、腹腔镜诊断与经腹腔镜手术14、阴道瘘修补术15、子宫内膜癌根治术16、复发性肿瘤诊治(涉及残端癌根治)17、介入诊断法在妇科疾病中旳应用18、腹积极脉旁淋巴结打扫术19、多种途径盆底(吊带)手术及盆底修补术20、多种妇科严重出血旳诊治和急救21、严重盆腔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急救和诊治生殖内分泌筹划生育1、难治性功血旳诊治2、促排卵和检测排卵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旳诊治3、有严重并发症旳各期妊娠终结技术4、性激素及内分泌激素旳检测及临床应用5、腔镜(宫腔镜、阴道镜、腹腔镜等)技术在生殖内分泌筹划生育疾病诊治方面旳应用(四)产科1、妊娠合并内、外科并发症旳诊治2、产前诊断:血液、绒毛、羊水3、高危儿解决4、高危妊娠监测手段:胎心监护仪、彩超对出生缺陷旳检测、胎盘功能测定5、开展腹膜外剖腹产6、母婴血型不合旳诊治7、多胎妊娠旳解决8、产科疑难危重症旳诊治及急救9、妊娠合并症(心脏病、高血压、肾功衰、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等)危重病人旳诊断解决和急救。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附件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呼吸机和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心血管内科实习周记
心血管内科实习周记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医院护士实习周记在人民医院第一周的见习时间转眼过去,收获很多。
在技能操作室的操作和临床的见习交替进行,使我们更好的把日常练习跟临床操作联系在了一起。
这周在技能操作室练习的操作有cpr,口腔护理,导尿,还有量血压。
其中口腔护理和导尿跟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略有不同,都重新进行了学习,导尿还学习了新式和老式两种。
在操作室练习的时候,自己练的机会不是那么特别多,所以在别人练习的时候也会积极的观摩,一方面,向别人学习,看看自己做的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替其他的同学把关。
在临床带我们的老师是消化内科魏老师,老师真的特别热情认真负责,业务也是相当的熟练,最重要的是对我们学生特别的好,当然其他的老师对我们也很好,对于初到北京的我们来说,感觉特别温暖,很是感动!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充满希望和信心! 在临床见习的时候,看到了给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太太进行留置导尿。
有很大的感触,老太太岁数很大,根本耐受不了长时间的屈膝外翻仰卧位,这对操作的护士来说要求更加熟练迅速的操作。
且对两名护士配合操作有很强的考验!临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不像练习的时候那么单纯死板,突发情况很多。
怎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以不变的高水平操作来应对变化多端的临床工作,。
是我对这一周见习的思考!老师们热情的工作态度,温柔细致耐心的服务,以及同事间良好的默契和配合,特别让我感动~!也给我对未来的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工作!第二周周记第二周见习结束,在周六的时候顺利地通过了岗前培训的考核,可以参加从下周开始的临床实习。
真的很感恩~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自己做的已经足够好,也并不是自己配得有这份工作和这次机会。
只是上帝给了你,医院和老师信任你而已!作为回报,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周四的反示教让人觉得深刻!每一个操作,并不是一套简单的p&p那么简单!一个初出茅庐的护生,和一个上班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做出来的不同之处,护生只是在简单机械的操作,老师做的却有更多的知识和技巧的沉淀和从临床细微之处积累的人文关怀。
心血管内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医务科定稿).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重点介绍各种心脏病和临床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在特殊检查和治疗篇,简要地介绍了心电图、食管心房调搏、心导管检查、心脏病介入治疗、经皮肾动脉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基因诊断和分型应用等临床常用的检查、治疗技术和新方法。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各章节均参考了国内外当前最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并增加了线条图、疾病诊治流程图和表格,内容翔实、新颖,简便实用,编排规范,可作为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工具书。
目录第一篇心血管病各论第一章先天性心血管病第一节总论第二节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各论一、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三、动脉导管未闭四、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五、法洛四联症六、三尖瓣下移畸形七、完全性大血管转位八、肺静脉畸形引流九、主动脉缩窄十、乏氏窦瘤破裂十一、艾森门格综合征第二章急性风湿热第三章瓣膜性心脏病一、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三、主动脉瓣狭窄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五、三尖瓣狭窄六、三尖瓣关闭不全七、肺动脉瓣狭窄八、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九、多瓣膜病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动脉粥样硬化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心绞痛四、心肌梗死五、急性冠脉综合征六、缺血性心肌病七、冠心病猝死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九、X综合征第五章高血压第一节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二、肾动脉狭窄三、嗜铬细胞瘤四、库欣综合征五、睡眠呼吸暂停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七、肾性高血压八、醛固酮相关高血压九、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第三节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及治疗第六章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异常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七、预激综合征八、长QT间期综合征九、Brugada综合征十、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处理第七章感染性心内膜炎第八章心肌疾病第一节原发性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限制型心肌病第二节特异性心肌病一、风湿性心肌炎二、围生期心肌病三、糖尿病性心肌病四、病毒性心肌炎第九章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心脏压塞三、缩窄性心包炎第十章肺血管疾病一、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二、肺栓塞三、深静脉血栓形成第十一章心血管神经症第二篇临床综合征第十二章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十三章晕厥第十四章休克第十五章高脂血症第十六章心房颤动的诊疗进展一、心房颤动的诊断进展二、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第三篇特殊检查和治疗第十七章心电图一、常规心电图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三、动态心电图四、心率变异性五、心室晚电位六、直立倾斜试验第十八章食管心房调搏第十九章超声心动图一、超声心动图基本图像二、心脏功能的超声评价三、主要心脏疾病的超声表现第二十章心导管检查一、心导管检查的基本设备二、右心导管检查三、左心导管术四、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五、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第二十一章冠状动脉血管内检查进展一、血管内超声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检查第二十二章心内电生理检查第二十三章磁共振与心血管疾病诊断一、磁共振(MRI)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优点与缺点二、MRI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一、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二、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三、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四、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六、房间隔穿刺技术七、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八、经皮肾动脉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九、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化学消融及起搏治疗第二十五章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第一节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第二节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第三节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适应证二、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策略和设备三、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方法四、心房颤动的外科消融第四节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第五节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第六节心室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第二十六章人工心脏起搏器与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第一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一、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二、永久起搏器第二节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第二十七章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一、心脏再同步治疗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第二十八章血流动力学监测第二十九章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第三十章体外膜肺氧合第三十一章电击复律与除颤第三十二章基因诊断与分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附录一病史采集一、完整病史二、心血管专科病史要点三、住院病史记录要点四、病例示范五、专科症状及体征附录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循环系统疾病附录三心脏内科常规检查正常参考值一、血液学二、血液生化三、内分泌检查四、血流动力学检查正常参考值五、心电生理检查六、超声心动图主要测量值的正常范围。
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实践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EDUCATION卫生教育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节奏也得到了提升,心血管疾病逐渐呈现出高发的趋势,并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首要病症。
该科室具有专业化较强且重症、急症患者较多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紧急处理能力和丰富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心血管内科复杂的诊疗技术和操作过程。
由此可见,在心血管内科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掌握规范化培训政策,为学生制定培训目标在医院心内科开展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需要医院带教教师能够明确培训的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引下为学生制定出良好的培训计划[1]。
在此基础上,带教教师还要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讲解,并遵照心血管内科的岗位轮流制度,逐一完成门诊、普通病房、心电图室、监护室以及超声心动图室等各个岗位的轮岗任务[2]。
与此同时,参与培训的学生还要在带教教师的分配下,积极参与科室值班和临床诊疗工作,使学生逐渐的掌握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介入以及相关的处置方法。
通过开展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且系统地掌握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专业化操作流程等,使其可以独立地诊治各种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同时也能够对该专业的国内外新形势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能力。
而这相较于实习医师的培养,则更加的深入、详细。
2注重基础性培训,优化学生的专业性操作技能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通常为医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尚停留在教材上,且相对缺乏视触叩听和问诊等专业性的临床诊疗技能,对诊疗操作的体验较为欠缺,不能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因此,带教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由于心血管内科中包含了许多种类的疾病,且重症、急症患者较多,需要医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3]。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是指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诊断、治疗和监测等操作的过程。
这些操作包括心电图监测、心导管检查、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电图监测是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通过放置电极在病人的胸部或四肢,记录病人心脏的电活动,以获得心电图图形。
心电图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有无异常的电活动,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
常用的心电图监测方法有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
常规心电图监测记录的是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心电活动,而动态心电图监测则可以记录长达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心脏功能状态。
心导管检查是一种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内部,进行心脏内部结构和功能评估的技术。
在该操作中,医生会通过手术或经皮穿刺的方式将导管引入病人心脏内,通过导管可以测量心脏内各腔的压力、采集心血管样本、评估心瓣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心导管检查常用于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变和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内部,注入造影剂,以为其后部的X射线摄影提供对血管结构、狭窄和栓塞等异常的评估的技术。
在该操作中,导管通常通过经皮穿刺或手术方式置入血管,并在导管内注入造影剂进行血管成像。
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血管的狭窄和栓塞情况,对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经皮插管方式进行治疗的技术。
在该操作中,医生会通过导管插入血管中,进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冠状动脉成形术(包括冠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封堵器置入术、瓣膜植入术等。
介入治疗能够在不开放体腔的情况下,通过导管直接治疗病变部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变和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包括心电图监测、心导管检查、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及操作规范方案
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章心力衰竭 (1)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1)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4)第二章心律失常 (7)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 (7)第二节房性心律失常 (12)第三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20)第四节室性心律失常 (27)第五节心脏传导阻滞 (39)第三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48)第四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51)第五章高血压 (67)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67)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 (70)第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74)第一节稳定型心绞痛 (74)第二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76)第四节其他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 (83)第七章心脏瓣膜病 (87)第一节二尖瓣疾病 (87)第二节主动脉瓣疾病 (91)第三节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疾病 (95)第四节多瓣膜病 (99)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103)第九章心肌疾病 (111)第一节原发性心肌病 (111)第二节特异性心肌病 (119)第三节心肌炎 (126)第十章心包疾病 (130)第一节急性心包炎 (130)第二节缩窄性心包炎 (131)第十一章梅毒性心血管疾病 (133)第十二章血管疾病 (137)第一节主动脉夹层 (137)第二节大动脉炎 (139)第三节周围血管病 (142)第一节肺栓塞 (144)第二节肺动脉高压 (150)第十四章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 (153)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术 (153)第二节腹腔穿刺 (154)第三节心包腔穿刺术 (156)第四节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157)第五节腰椎穿刺术 (161)附录一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 (163)附录二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170)附录三心肺复苏诊疗规范 (173)第一章心力衰竭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概述】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解的改变,常伴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是指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辅助救治过程中,通过使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
心血管内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临床技术操作对于提高诊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包括: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心房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冠脉造影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技术,在心血管内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插入一根导管进入患者的动脉,注入对比剂,使冠脉显影,从而观察冠脉的状况。
冠脉造影可以明确冠脉是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的具体位置和程度,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既诊断又治疗的技术,通过将导丝和支架等器械送入患者的冠脉内,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脉,恢复正常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是常用的方法。
该技术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肌缺血,提高生存率。
心房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
该技术通过将导管引入患者的心脏,在心房内定位出异常起搏点并进行电热消融,破坏异常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心房射频消融术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等优点,适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持久性心房颤动等疾病的治疗。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用于治疗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将起搏导丝植入患者的心脏,将起搏器连接导丝,为心脏提供电刺激,恢复正常的心律。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提高心脏的输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导管检查是一种对心脏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插入导管进入患者的心脏,测量心腔内的压力、血流速度等生理参数,并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
心导管检查在诊断和评估心脏疾病的类型、程度以及分析心功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心脏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最后手段。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呼吸机和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家庭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家庭血压监测是评估和管理高 血压的关键手段,有助于及时 发现异常波动,减少心脑血管 事件的风险,为医生提供更全 面的诊治依据。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为了确保血压读数的准确性, 应遵循正确的测量步骤:安静 放松、坐姿端正、袖带位置正 确、避免交谈和肢体活动,每 次测量至少进行两次并记录结 果。
选择和使用利尿剂。
基层诊疗指南
高血压病因学
诊断与风险分层
治疗与疾病管理
高血压的病因学涉及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该指 南详细列出了导致高血压的 各类原因,帮助基层医生从 根源上理解与识别高血压问 题。
本部分指导如何正确诊断高 血压,并根据患者情况做出 合理的风险分层。这有助于 医生为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管 理建议。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疗更新
2
和视角,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断和管理策
ESC/AEPC发布的管理指南针对各种室上速类型,
略,以改善患者预后。
提供了详细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反映了最新
的医学研究成果。 3 心衰中利尿剂的应用
ESC立场声明明确了利尿剂在充血性心衰治疗中的
关键作用,并指导医生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 特点
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 中的应用与研究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心 脏和血管中的β-肾上腺素能 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 力,减少心脏输出量,从而 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β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 用和负性频率作用,可以减 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量,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 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早期抗栓及院间转运
早期抗栓治疗的重要 性
早期抗栓治疗在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ACS)管理中至 关重要,它有助于减少血栓 形成,恢复血流,为患者稳 定病情并成功进行后续再灌 注治疗提供关键支持。
内科操作规程
内科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内科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内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本规程适合于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
二、术语定义1. 内科操作:指内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体格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等。
2. 内科医生:指在内科门诊和内科病房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
3. 患者:指接受内科医生诊疗的个体。
三、操作规程1. 体格检查1.1 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温等基本信息应当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1.2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淋巴结触诊等。
1.3 医生应当向患者解释体格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
2. 医学影像学检查2.1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 线、CT、MRI等。
2.2 医生应当向患者解释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告知患者可能的风险和不适。
2.3 医生应当与放射科医生或者技师合作,确保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质量和准确性。
3. 实验室检查3.1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液凝固功能等。
3.2 医生应当向患者解释实验室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和风险。
3.3 医生应当与实验室人员合作,确保实验室检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内窥镜检查4.1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如胃镜、肠镜等。
4.2 医生应当向患者解释内窥镜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和风险。
4.3 医生应当掌握内窥镜操作技术,并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四、操作流程1. 内科医生应当在诊疗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问询和了解,包括主诉、病史、过敏史等。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生应当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和检查项目。
3.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应当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心血管内科ECMO护理标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
4、团队培训:对ECMO护理团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团队成员掌握ECMO护理 标准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施效果评估
在ECMO护理标准流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下是一些 建议:
1、实施效果:观察患者接受ECMO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 率、死亡率等指标,评估ECMO护理标准流程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建立ECMO护理标准流程的步骤如下:
1、制定流程图:根据心血管内科特点和ECMO治疗要求,绘制ECMO护理流程 图,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步骤、顺序和注意事项。
2、编写护理操作规范:针对每个护理环节,制定详细、可操作的护理操作 规范,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操作后评估等。
3、患者评估:在患者接受ECMO治疗前,对其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 功能、血液动力学、生化指标等,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建立新生儿护理门诊的流程
1、选址:为了方便客户,新生儿护理门诊应设立在交通便利、居民聚集的 区域。同时,考虑到新生儿免疫力较弱,门诊应选址在环境安静、整洁的地方。
2、装修:门诊内环境要温馨、舒适,色彩宜柔和。房间布局应遵循卫生、 安全的原则,注意空气流通和避免交叉感染。
3、设备采购:新生儿护理门诊需要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用品,如婴儿床、 体重秤、血压计、听诊器等。同时,为了方便家长,还应设置舒适的休息区、母 婴室等。
参考内容
引言
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手段,其通过将特殊 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借助X线影像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本次演示 旨在分析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要点,以期为提高心血管疾病诊 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背景
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适用于冠 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通过冠脉造影术,医生可以了解 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以及血管狭窄的位置和范围,从而 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
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一、引言心内科介入手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分级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主要依据手术难度、手术风险、技术难度以及术者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级,旨在为心内科介入手术的规范化操作提供参考。
二、手术难度分级心内科介入手术从易到难分为1级、2级、3级、4级四个级别。
各级手术的难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手术操作的复杂性;2.涉及的血管路径及部位;3.手术过程中对术者技术要求;4.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手术风险。
三、术者要求和技术难度不同级别的手术对应不同的术者要求和技术难度,具体如下:1.1级手术:要求术者具备基本的心内科知识和技能,操作相对简单,风险较低。
2.2级手术:要求术者具备一定的心内科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能够处理术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3.3级手术:要求术者具备较高的心内科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能够处理术中出现的复杂问题。
4.4级手术: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能够处理术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四、安全性考虑分级标准还充分考虑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程度。
各级手术的安全性要求如下:1.1级手术:安全性较高,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2.2级手术:安全性中等,患者耐受性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3.3级手术:安全性相对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4.4级手术:安全性低,患者耐受性差,并发症发生率高。
五、规范操作和提高安全性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
对于初次接触手术者,建议从较低级别的手术开始练习,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经验。
通过严格遵守分级标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分级标准还有助于评估医生技术能力和手术经验,促进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总结心内科介入手术分级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明确各级手术的难度、术者要求和技术难度,以及考虑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程度,有助于规范心内科介入手术的操作流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心血管内科实习周记
医院护士实习周记在人民医院第一周的见习时间转眼过去,收获很多。
在技能操作室的操作和临床的见习交替进行,使我们更好的把日常练习跟临床操作联系在了一起。
这周在技能操作室练习的操作有cpr,口腔护理,导尿,还有量血压。
其中口腔护理和导尿跟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略有不同,都重新进行了学习,导尿还学习了新式和老式两种。
在操作室练习的时候,自己练的机会不是那么特别多,所以在别人练习的时候也会积极的观摩,一方面,向别人学习,看看自己做的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替其他的同学把关。
在临床带我们的老师是消化内科魏老师,老师真的特别热情认真负责,业务也是相当的熟练,最重要的是对我们学生特别的好,当然其他的老师对我们也很好,对于初到北京的我们来说,感觉特别温暖,很是感动!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充满希望和信心! 在临床见习的时候,看到了给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太太进行留置导尿。
有很大的感触,老太太岁数很大,根本耐受不了长时间的屈膝外翻仰卧位,这对操作的护士来说要求更加熟练迅速的操作。
且对两名护士配合操作有很强的考验!临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不像练习的时候那么单纯死板,突发情况很多。
怎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以不变的高水平操作来应对变化多端的临床工作,。
是我对这一周见习的思考!老师们热情的工作态度,温柔细致耐心的服务,以及同事间良好的默契和配合,特别让我感动~!也给我对未来的护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工作!第二周周记第二周见习结束,在周六的时候顺利地通过了岗前培训的考核,可以参加从下周开始的临床实习。
真的很感恩~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自己做的已经足够好,也并不是自己配得有这份工作和这次机会。
只是上帝给了你,医院和老师信任你而已!作为回报,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周四的反示教让人觉得深刻!每一个操作,并不是一套简单的p&p那么简单!一个初出茅庐的护生,和一个上班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做出来的不同之处,护生只是在简单机械的操作,老师做的却有更多的知识和技巧的沉淀和从临床细微之处积累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内科临床技术操作第一节胸膜腔穿刺术【适应证】常用于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缓解症状及通过穿刺胸膜腔内给药。
【操作方法】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臵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2、穿刺点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
穿刺前应结合X 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点可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4、用2%利多卡因(Lidocaine)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
也可用带三通活栓的穿刺针进行胸膜腔穿刺,进人胸膜腔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
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
根据需要抽液完毕后可注入药物;6、抽液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
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3、一次抽液不宜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做细胞学检查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6、恶性胸腔积液,可在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
第二节腹腔穿刺【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 (1)腹部创伤:疑有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或胃肠等空腔脏器破裂者,特别是对受伤史不明或伤后昏迷者以及休克难以用其他部位创伤解释者具鉴别诊断价值;(2)非损伤性腹部急症:疑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急性重型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肝癌破裂,宫外孕等诊断不清时;(3)慢性腹腔积液、腹腔积脓需明确其性质及细胞成分者;2、治疗性穿刺膈下、盆腔及肠间积液或积脓的反复穿刺抽出;3、经腹腔给药经腹腔穿刺向腹腔注入抗生素、抗癌药及防止肠管粘连药物。
【禁忌证】 1、腹内广泛粘连;2、重度肠扩张。
【操作方法及程序】1、局部麻醉;2、以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之稍外处最为常用,对出血量不多的肝、脾破裂选择脐与腋前线相交处穿刺,女性以阴道后穹隆为腹腔最低部位,以此处做盆腔穿刺最为理想;3、视腹壁厚薄选用普通7~9号注射针,或Potter针及套管针;4、向穿刺侧侧卧5min,手法要稳而慢,手感分明地穿过腹壁各层,获落空感后回抽,无内容物时,可将穿刺针退至腹壁,改变方向、深度、或变换体位后再次穿刺,仍为阴性时,可更换穿刺点或另换一侧穿刺,一般以双侧三处穿刺为限。
【注意事项】1、腹部疾患诊断已明确者不宜盲目地滥用腹腔穿刺术。
2、穿刺前排空膀胱。
3、如为闭合性损伤包膜下出血或腹腔内出血量少时,腹腔穿刺诊断可能有困难。
4、结果为假阴性,可能由于腹腔内积血不到200~500ml,也可能因伴有膈肌破裂,致破裂的肝脏疝入胸内之故。
5、参照此项检查结果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6、怀疑有假阴性结果时,可进一步做诊断性腹腔灌洗术。
第三节心包腔穿刺术【适应证】心包腔穿刺术(pericardiocentesis)主要用于对心包积液性质的判断与协助病因的诊断,同时有心包压塞时,通过穿刺抽液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于某些心包积液,如化脓性心包炎,经过穿刺排脓、冲洗和注药尚可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方法】1、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手术巾盖住面部,仔细叩出心浊音界,选好穿刺点。
目前,多在穿刺术前采用心脏超声定位,决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进针的距离。
通常采用的穿刺点为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处或心尖部内侧;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自皮肤至心包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逐层局部麻醉;3、术者持穿刺针穿刺,助手以血管钳夹持与其连接之导液橡皮管。
在心尖部进针时,根据横膈位臵高低,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左右进针,应使针白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
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
~40。
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人心包腔后下部。
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如针尖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
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固定其深度,术者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然后放松橡皮管上血管钳。
缓慢抽吸,记取液量,留标本送检;4、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证。
心包腔穿刺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穿刺部位、穿刺方向和进针距离,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引导下进行心包腔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
术前半小时可服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重复抽液可逐渐增到300~500ml。
抽液速度要慢,如过快、过多,短期内使大量血液回心可能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压塞症状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第四节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一、骨髓穿刺术【适应证】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集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
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方法】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l~2cm处,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
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部位。
此处胸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房,穿刺时务必小心,以防穿透胸骨而发生意外。
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要进行胸骨穿刺。
④腰椎棘突穿刺点: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2、体位采用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采用髂后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侧卧位;采用腰椎棘突穿刺时,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3、麻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然后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4、固定穿刺针长度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
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5、穿刺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
~40。
角刺入。
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
当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
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6、抽取骨髓液拔出穿刺针针芯,接上干燥的注射器(10ml或20ml),用适当的力量抽取骨髓液。
当穿刺针在骨髓腔时,抽吸时病人感到有尖锐酸痛,随即便有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
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
如果需要做骨髓液细菌培养,应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1~2ml,以用于细菌培养;若未能抽取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组织块堵塞或‚干抽‛(dry tap),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穿刺针或再刺入少许。
拔出针芯,如果针芯带有血迹,再次抽取即可取得红色骨髓液;7、涂片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立即做有核细胞计数和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8、加压固定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
左手取无菌纱布臵于穿刺处,右手将穿刺针拔出,并将无菌纱布敷于针孔上,按压1~2min后,再用胶布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1、骨髓穿刺前应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出血倾向者应特别注意,血友病病人禁止骨髓穿刺检查。
2、骨髓穿刺针和注射器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要避免过大摆动,以免折断穿刺针。
胸骨穿刺时不可用力过猛、穿刺过深,以防穿透内侧骨板而发生意外。
4、穿刺过程中,如果感到骨质坚硬,难以进入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以免断针。
应考虑为大理石骨病的可能,及时行骨骼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5、做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取的骨髓液不可过多,以免影响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6、行骨髓液细菌培养时,需要在骨髓液涂片后,再抽取1~2ml骨髓液用于培养。
7、由于骨髓液中含有大量的幼稚细胞,极易发生凝固。
因此,穿刺抽取骨髓液后立即涂片。
8、送检骨髓液涂片时,应同时附送2~3张血涂片。
9、麻醉前需做普鲁卡因皮试。
二、骨髓活组织检查术【适应证】骨髓活组织检查术(bone marrow biopsy)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技术,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或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增生低下型白血病、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有重要意义。
【方法】1、选择检查部位骨髓活组织检查多选择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2、体位采用髂前上棘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采用髂后上棘检查时,病人取侧卧位;3、麻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操作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然后行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4、穿刺将骨髓活组织检查穿刺针的针管套在手柄上。
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将穿刺部位皮肤压紧固定,右手持穿刺针手柄以顺时针方向进针至骨质一定的深度后,拔出针芯,在针座后端连接上接柱(接柱可为1.5cm或2.0cm),再插入针芯,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进针,其深度达1.0cm左右,再转动针管360°,针管前端的沟槽即可将骨髓组织离断;5、取材按顺时针方向退出穿刺针,取出骨髓组织,立即臵于95%乙醇或10%甲醛中固定,并及时送检;6、加压固定以2%碘酊棉球涂布轻压穿刺部位后,再用干棉球压迫创口,敷以消毒纱布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