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发展史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大庆

我的家乡大庆

大庆油田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 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 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 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 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 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 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 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
大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油发展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7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创造了中国石油乃至整个工业战线的“三个第 一”:原油产量第一,累计生产原油19.1亿吨, 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 上缴利税第一,共为国家上缴各种资金9734亿元, 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已突破50%, 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并从 1976年开始,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持续27 年高产稳产,“十五”期间年均油气当量仍然保 持在5000万吨水平,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 上的奇迹。
• 城市交通 • 铁路:大庆城市功能完善配套。大庆交通四通八[10]达,滨洲铁路、 让通铁路和规划中的哈齐城际铁路在市内交汇,25座火车站每天接发 的客货列车通往全国。现大庆正建设铁路特等站级别的高铁、普铁为 一体的国际化大车站,分别为:大庆西站[11]、大庆东站[12],将为 大庆带来一个全新交通时代现代化的新篇章。 • 公路:世纪大道、萨大路、东干线、西干线等城市快速干道贯穿各个 城区。大庆市是大广高速公路的起点,也是“龙江第一路”哈大高速 公路的终点。[13] • 水路交通 • 大庆市被松嫩两江环抱,水路运输通过松花江黄金水道直通边境口岸。 [13] • 空中交通 • 大庆萨尔图机场已于2009年9月1日建成通航,南方航空公司在大庆 设有运营基地,现已开通大庆至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青岛、西 安、杭州、大连、南京、海拉尔、牡丹江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定期航班, 并通过南航共享代码开通大庆-广州-曼谷的联程国际航线。

《大庆油田发展史wy》课件

《大庆油田发展史wy》课件
详细描述
大庆油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天然气处理等。这些技术的 应用,使得大庆油田实现了高效生产和低成本的目标,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04
大庆油田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大庆油田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 产基地,为国家的能源需求提供 了稳定保障,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技术创新驱动
加强与国内外石油科研机构和 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化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 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
渠道。
未来发展目标与展望
资源保障
通过持续勘探和科技创新,确 保油田的持续稳产,为国家能
源安全提供保障。
绿色发展
实现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 谐统一,打造绿色油田典范。
资源状况
大庆油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大庆油田的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凹陷带和松辽盆地东南缘地区,其中油 田面积超过6000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超过20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 米。
02
大庆油田的勘探与开发历程
早期勘探(XXXX-XXXX年)
阶段特点: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大庆油田 的初步地质勘察,寻找油田的潜力区域 。
详细描述
大庆油田在勘探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地球物理 勘探、地震勘探、钻井工程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庆 油田在短时间内发现了大量的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
开发技术
总结词
开发技术是实现油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大庆油田在开发技术方面不断 创新,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庆历史

大庆历史

大庆历史沿革大庆地区清初为蒙旗杜尔伯特的游猎地,一直设有定居村落。

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建立了萨尔图站。

1904年开始放荒招垦,村屯渐多。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安达任民镇设置了安达抚民府,1913年改为安达县。

伪满时萨尔图被改为兴仁镇。

1946年又恢复萨尔图名字。

1947年人民民主政权在萨尔图一带建立了几个牧场,1955年合并为红色草原牧场。

1955年松辽石油勘探局开始在安达县大同一带进行石油资源钻探。

1959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台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把这个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

后来在大庆油田上崛起的新兴石油城亦被命名为大庆市。

大庆市始称安达市。

1960年5月26日,安达县撤销,设置安达市(地级),安达市人民委员会驻安达镇隶属松花江专区。

同年10月,松辽石油会战指挥机关移驻萨尔图。

1964年6月23日,撤销安达市,恢复安达县,设立安达特区,对外仍称安达市。

1979年12月14日,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由黑龙江省直辖。

(一)全面发展大庆,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

全市下辖五区四县,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62.2万,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人口121.2万。

在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中,英雄的大庆人,一次创业,在一片荒原上开发建成了世界级的特大油田,为民族争了光,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次创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又崛起了一座繁荣美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一、经济实力大庆,处于全国百强城市前列,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

在2004年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大庆名列第23位,在进入百强的资源型城市中雄居榜首。

经济总量占黑龙江省1/4以上。

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连续八年保持8%以上增幅;人均GDP 4.8万元,在全国名列前茅。

我的家乡大庆演讲稿三分钟

我的家乡大庆演讲稿三分钟

我的家乡大庆演讲稿三分钟引言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我的家乡——大庆的一些故事。

大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大庆。

第一部分:历史与背景大庆位于中国黑龙江省,是一个以石油工业为主的城市。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大庆成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大庆油田的所在地。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大庆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第二部分:自然景观大庆的自然景观十分壮丽,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鹤北湿地公园,这是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有着广阔的湿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这里汇集了许多珍稀的鸟类和植物物种,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宝库。

此外,大庆还拥有一系列美丽的公园和花园,如红岗公园、龙凤山公园等。

这些公园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家庭和朋友们聚会的理想场所。

第三部分:经济发展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中心,大庆的经济主要以石油工业为支柱。

大庆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油田的开发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为大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大庆还积极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化工、机械制造等。

近年来,大庆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四部分:文化底蕴大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民俗文化独特而丰富,有着独特的舞蹈、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

大庆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团聚和享受生活的时刻。

此外,大庆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如大庆博物馆和锦绣大庆艺术馆等。

这些文化场所承载着大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示了大庆城市的文化魅力。

结尾亲爱的评委、各位同学们,通过这三分钟的演讲,我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我的家乡大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资料1、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2、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3、王铁人于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4、1959年在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

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于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5、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

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

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

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

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

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6、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

毛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7、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大庆精神的创新与发展的学习心得

大庆精神的创新与发展的学习心得

大庆精神的创新与发展的学习心得翻看尘封的历史,了解我国石油的发展史,我们会看到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庆。

从1960年初开始,在松辽盆地开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战,在萨尔图草原上召开,五万多名石油会战战工,开始普写创业历史,经过三年艰苦大会战,至1963年底。

年产原由439.3万吨/年,以铁人为代表的中华儿女终于为国家献上宝贵的石油,周忠理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告,由于大庆油田发现和建设,中国需要石油已基本给,中国依靠洋油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大庆,为大中华争了气,为祖国争光添彩。

大庆精神是石油战线老一辈领导人和广大石油职工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是战争年代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大庆精神的形成。

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内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国家迫切需要石油。

1960年初数万名石油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挺进东北的松嫩平原,克服一切困难,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会战。

但是最主要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经验。

面对缺乏开发和管理大油田的经验,广大职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在勘探开发中,一丝不苟的严格管理,使大庆石油职工形成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优良作风。

大庆石油职工胸怀全局,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当时开发大庆油田,国家资金有限。

大庆石油职工提出:“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并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主义气概,苦战3年就拿下了大庆油田,一举摘掉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油帽子。

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 -回复

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 -回复

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回复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初期起步。

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的文章。

第一步:中国石油工业起步(1950-196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初期,主要的挑战包括国内技术水平低下、设备陈旧以及缺乏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

然而,充满信心的中国政府相信石油资源开发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决定全力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

第二步:大庆油田的兴起(1960-1970年代)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早期,大庆油田的兴起被视为标志性的事件。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

在1960年代初期,中国在大庆油田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

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数以万计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大庆油田的兴起使中国石油工业得到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并为后续的石油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步:渤海油田的发展(1980-1990年代)渤海油田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海上油田之一。

在1980年代,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政府将目光投向了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

渤海油田成为了首个大规模开发的海上油田项目。

中国油服公司采用了创新的技术和设备,解决了深水勘探和开采方面的挑战。

渤海油田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石油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

第四步:西南油田的崛起(1990-2000年代)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始受到重视。

西南油田地处中国油气资源富集的盆地区域,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四川盆地和重庆市等地。

西南油田区盆地庞大的地质油气储量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西南油田开始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西南油田的崛起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油气生产国之一。

第五步:中国海上油田的探索(2000年至今)随着海上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政府开始关注海上油田的开发潜力。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

大庆油田开发史和辉煌成就一、选择题(130道)1、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召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大庆的热潮。

(C)A、第一次B、第三次C、第二次2、喇嘛甸油田开发会战于()年3月26日开始,到()年底胜利结束。

(B)A、1974,1976B、1973,1974C、1973,19753、(),中共中央同意在松辽地区开展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各地予以支援。

(B)A、1960年1月20日B、1960年2月20日C、1960年3月20日4、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是()。

(B)A、宋振明B、康世恩C、余秋里5、1960年3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东北协作区省、市长参加的会议,要求各省、市、国务院各部门大力支援松辽地区石油大会战。

(C)A、刘少奇B、周恩来C、薄一波6、大庆油田第一座水源是()。

(C)A、南水源B、东水源C、西水源7、大庆石油会战万人誓师大会上,()发布了第一战役战斗令。

(C)A、张文彬B、余秋里C、康世恩8、1960年(),《战报》创刊。

(B)A、4月10日B、4月13日C、5月12日9、大庆油田第一座炼油厂是()炼油厂.(A)A、葡萄花B、大庆C、高台子10、1960年5月1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开发油井——()投产。

(B)A、中8—11井B、中7-11井C、中8—13井11、1960年7月6日,()创造1只钻头钻进1069米的新纪录,这是战区的第一只钻进千米的钻头.(B)A、1202钻井队B、32144钻井队C、1205钻井队12、1960年9月13日,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油井—-()井投产。

(A)A、萨中6—13B、中7-11井C、萨中7—1313、1960年(),大庆油田召开首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B)A、9月17日—20日B、9月16日—18日C、10月17日-20日14、1960年10月9日,大庆油田采油指挥部成立,()任指挥兼党委书记。

(B)A、余秋里B、宋振明C、康世恩15、1960年10月18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注水井-—()开始试验注水。

大庆油田简介

大庆油田简介



有关资料
• •
二十世纪是石油世纪,二十世纪的战争中大多数人的血都是为石 油流淌的。这些话早已不新鲜了。当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近几年, 世界各国即使是普通的人也已经真正地意识到了石油沉甸甸的分量。 • 为了帮助思考,不妨再引用两组数字: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原 油净进口国,进口量为930万吨,对外依存度仅为6%;12年以后的 2004年,国内生产原油1.7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5.7%。在这12 年间,国内石油年产量增长不足250万吨,而石油消费年增长却在 1000万吨以上。 • 根据有关研究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4.5亿吨 以上,国内可能产出1.8到2亿吨原油,预计缺口2.52.7亿吨。 尽管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石 油剩余可采储量24.3亿吨,居世界第11位,但人均只有1.89吨,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25吨)的7.6%。 这些枯燥的数字意味着, 早已被我们甩进了太平洋的“缺油大国”的帽子,我们不得不重新戴 上。
铁人精神
•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 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 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 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 值和永恒的生命力。社会学家艾君认为,“铁人”的本质 尽管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但他体现着一种精神,也就 是我们传诵的“铁人精神”。他认为,“铁人精神”是一 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 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韧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 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以下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195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

1953年,中国石油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的正式开始。

1958年,中国第一口油井--大庆油田的发现,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此以后,中国石油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石油工业开始走向市场化。

这一时期,中国石油工业的产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

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成立,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龙头企业。

中石油在国内外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2000年代初,中国石油工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石油工业加强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石油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中石油在国内外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同时也在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加强绿色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庆精神PPT

大庆精神PPT

05
大庆精神的典型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一:铁人王进喜
总结词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以忘 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大庆精神的 内涵。
详细描述
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38年,他 参加了石油大会战,从此与石油结下了不解 之缘。在大会战中,他以“甘愿为党和人民 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铁 人”称号。他经常说:“为了打井,就是有 天大的困难也要挺过去!”在工作中,他克 服了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
01
通过大庆精神的实践,群众的精神素质得到了提高,人们更加
积极向上、奋发向前。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02
大庆精神的实践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
心力。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03
大庆精神的实践对于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创新和产业升级。
03
大庆精神的现实意义
大庆精神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
典型案例三:大庆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大庆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大庆精神中的传承和发展精神。
大庆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不仅仅是在石油行业内部,更 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各 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大 庆精神,学习并传承这种精神财富。同时,在新的历 史时期下,大庆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和机遇,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
大庆精神的未来展望
展望一
深入挖掘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庆简介介绍

大庆简介介绍
文化内涵
02
CHAPTER
大庆的经济和产业
大庆是中国黑龙江省的一座城市,被誉为“石油之城”,因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崛起。下面将详细介绍大庆的经济和产业。
03
CHAPTER
大庆的文化和旅游
大庆,位于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是一座富含石油资源的工业城市。然而,除了丰富的工业资源,大庆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感谢您的观看。
以人为本
03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规划中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交通便捷性和社区环境等因素,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交通基础设施
大庆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完善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络。此外,城市内部交通规划合理,公共交通系统便捷高效,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能源基础设施
大庆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大庆地理与历史背景大庆的经济和产业大庆的文化和旅游大庆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大庆的社会民生与福利大庆的未来展望与发展
01
CHAPTER
大庆地理与历史背景
大庆市位于中国东北平原北部,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地理位置描述
气候特点
自然资源
大庆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大庆的地名原本意为“大片的庆祝”,寓意着这片土地上的丰富资源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原始含义
据说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初,人们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因此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大庆”,以纪念这一重要时刻。
历史传说
大庆的名字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石油工业的骄傲。如今,“大庆”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代名词,代表着中国的能源实力和工业精神。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井出油的那一刻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井出油的那一刻

Focus/聚焦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井出油的那一刻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上大同小镇附近一个叫高台子的地方,一口名为“松基三井”的石油钻探井突然喷出一股棕褐色的油流。

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由此发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就此改写。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人们将油田定名为“大庆”。

后来在这片油田上崛起的新兴石油之城,就叫大庆市。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储层油田之一。

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就对中国石油资源进行过多次勘探。

美孚石油得出“中国没有有价值的油田”的结论;日本人为了在东北进行资源掠夺,使用了大量深度钻探机器,探钻深度达到1000米,并利用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方法,最后也一无所获。

然而,中国的地质和石油专家们有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他们认为松辽平原(或松辽盆地)有很广阔的含油气远景。

地质部于1956~1957年在整个松辽平原进行了大规模全面的石油地质普查活动。

石油部则在地质工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钻探,最终确定了松基一、二、三井的井位。

松基三井虽不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但却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发现井,发掘出原油的深度约为1300米。

松基三井已于1988年7月25日关井停产,现在原址上立有纪念碑,记录着“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

2001年6月25日,松基三井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建筑年代最近的文物之一。

松基三井的出油为松辽平原石油勘探找到了首个落脚点,随后大庆长垣的葡7井也出油,表明这是一个含油面积很大的油田。

为了加快松辽地区油田勘探和开发,从1960年初开始了一场石油大会战,参加会战的有5万多人,其中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为代大庆石油会战中的王进喜9百科知识2019.03A聚焦/Focus10百科知识2019.03A表的一些具有时代精神的劳动模范。

大庆发展史总结汇报

大庆发展史总结汇报

大庆发展史总结汇报大庆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部,是一个以石油工业为主导的重要能源城市。

自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以来,大庆市经历了从一个小镇到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快速发展。

以下是大庆发展史的总结汇报,共计1000字。

大庆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大庆油田发现。

当时,一个石油工人在大庆地区挖井时,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

这一发现引发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大庆市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城市体系。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大庆市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大庆油田成为中国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资源。

大庆市也因此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核心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在发展过程中,大庆市不仅仅专注于石油工业,还积极推动其他工业的发展。

大庆市成立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项目。

通过引进技术和资本,大庆市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包括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大庆市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和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大庆市的城市规划趋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同时,大庆市也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庆市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大庆市以其良好的生活质量和优越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同时,大庆市也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然而,大庆市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大庆市过度依赖石油资源而存在产业单一性的问题,经济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

另一方面,大庆市也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庆市需要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总体而言,大庆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

大庆市积极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致力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水平。

大庆建筑发展简史

大庆建筑发展简史

大庆建筑发展简史大庆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部,素有“中国石油之都”的美誉。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大庆在建筑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为您介绍大庆建筑发展的简史。

20世纪50年代初,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得大庆成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中心。

为了满足油田开发人员的居住需求,大量的住宅区开始在大庆市区建设。

这些住宅区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平房和楼房结合的设计,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为了提升大庆市的形象,市中心的政府办公楼、商业建筑等也相继兴建起来。

到了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长,建筑需求也随之增加。

这时,大庆开始兴建高层建筑,以节约土地资源。

大庆市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设一座摩天大楼,这座大楼成为了当时大庆的地标建筑。

同时,大庆市开始引进国外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使得大庆的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

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庆的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庆开始建设更多的商业综合体、高档住宅小区和办公楼。

这些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运用了更多的新材料和技术,提高了建筑的品质和舒适度。

进入21世纪,大庆的建筑行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大庆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理念,并积极推动低碳、环保的建筑发展。

大庆开始建设更多的生态园区、智能办公楼和绿色住宅小区。

同时,大庆还成立了建筑创新研究院,吸引了众多建筑设计师和专家来到大庆,推动了建筑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大庆建筑发展的历程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创新精神。

从最初的简易住宅到如今的现代化建筑,大庆的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庆的建筑风格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注重环保、舒适和智能化。

大庆的建筑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城市景观,也为大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大庆建筑发展简史可以概括为平房和楼房结合、高层建筑兴起、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和绿色智能化建筑发展。

大庆的建筑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大庆的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油田发展史
大庆油田是中国的“聚宝盆”。

自1959年发现以来,大庆油田共发现油田25个、气田10个,累计生产原油17亿多吨。

如果把这些原油用60吨的油罐车装满,连接起来可绕赤道近10圈。

时光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悄然崛起的国民经济期盼石油。

但摆在国人面前的石油基础是如此薄弱:建国初期,全国只有玉门老君庙等3个小油田以及四川圣灯山、石油沟2个小气田。

“中国贫油”似乎已成定论,偌大的国土真就没有石油吗?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石油勘探重点由西部向东部的大转移”的战略决策,松辽盆地成为重点“突出方向”。

以李四光为代表的石油地质工作者,以全新的理论引导千军万马,进军松辽。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的突破,宣告大庆油田的发现。

随后进行的大庆石油会战,则彻底改变了中国石油“贫困”的局面。

经历了劫难的人们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大庆油田发现后的十几年间,一批新油田相继投入开发,中国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八位。

1978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在此前的两年,大庆油田就开始进入年稳产5000万吨的历史。

大庆油田从1976年到2003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27年间,正是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步入正轨,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石油工业的地位愈显重要。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大庆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业,被历史推到了前台。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在随后的5年间,国际石油政治风云突变,时时刻刻考验着中国石油。

党中央适时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出现在世界石油大家庭。

在这个脱胎换骨的重组改制大潮中,生存在松辽盆地的“一奶同胞”分开分立,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公司分开运行。

大庆油田面临新的考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大庆局、大庆油田公司与时俱进,探索持续有效发展之路,谋求建设“百年油田”之道。

重组改制至今,大庆局实行“三改一调整”,拓展外部市场。

目前大庆局外部市场收入已占总销售收入的1/4以上,并发展接续产业,实现了平稳过渡,打牢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大庆油田公司全面实施“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发展战略,主营业务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成为中国第一纳税大户。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地区石化产业在松辽盆地壮大起来。

大庆的历史是大庆人写的,大庆的历史是中国石油人写的。

在国际油价风起云涌中,在油田科学调产的战略选择中,在重化工格局的建设过程中,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中,大庆油田更感到历史的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