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材分析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微解读——沉入文本,深度探究

阅读材料一:

1、尊重实际,真实阅读:

台湾海峡概况

台湾海峡(Taiwan Strait)是中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被称为“海上走廊”。

理论上属东海海区,南通南海。南界为台湾岛南端猫鼻头与福建、广东两省海岸交界处(一说为鹅銮鼻与南澳岛南端)连线;北界为台湾岛北端富贵角与平潭岛北端痒角(一说为黄岐半岛北茭咀)连线。呈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平潭岛之间,约130千米。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米,平均水深约6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

2、回顾历史,深度阅读:

阅读材料二: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所说的“小三通”与“大三通”是什么意思?

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特殊,一直处于不正常的发展状态。1895年,台湾被日本占领后,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外族统治,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影响。1945年10月,日本投降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与大陆之间恢复了正常的通商、通邮、通航与人员交流。

然而,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国共内战中败北,退居台湾,当时台湾方面对于中国大陆采取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从此开始了两岸长达30年的军事对峙,两岸的通商、通邮、通航与人员交流全部中断。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大陆对台政策也开始出现重大调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在向新华社发表谈话中,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与两岸往来的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主张,再次呼吁“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1991年6月,交通部发言人在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时指出,海岸两岸的“三通”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

一的八项主张,也再次指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迫切性及其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996年8月19日,交通部公布《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在1997年4月实现了两岸之间的“试点直航”。终于“小三通”在2001年1月1日,海峡两岸实施的小型三通模式,实现两岸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

2008年12月15日,两岸隔绝60年后,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台湾大陆真正迈入一日生活圈,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

3、走进作者,发现自我:

阅读材料三:

诗人余光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附件2

看反常处——文本解读之微探究

研讨与探究: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你觉得浅吗?是不是诗人弄错了?为什么?

微分析与探究1: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

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

现在,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导致60年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亲人不能相见。大陆与台湾也因为政治历史的原因,造成海峡两岸互通制度政策无法实现(三不通:不通商、不通航和不通邮)。彼此互不往来长达60年之久,致使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六十年不能相见。不是因为海本身浅了,而是诗人想通过大胆的想象跨越

过那道历史的伤痕,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思家、思国的情更切了,希望海变得浅浅的。因此,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愿望。

微解读与探究2:

1、意指台湾海峡,阻隔了两岸,国共分海峡而治,很多人背井离乡去了台湾。海峡本不该成为两岸人隔离的障碍,诗人面对现实,为人为地造成两岸隔离而感到痛心、惋惜。

2、因为相对于“乡愁”来说,再深的海峡也没有“乡愁”深,道出了作者那浓烈的乡愁比海还深!海之愈深,则诗人思乡愈切;再深的海,也挡不住诗人的思乡、思国之情;再深的海,也留不住诗人期盼早日祖国统一的愿望。所以,在作者眼里、思想里再深的海峡,也变得“浅浅”的了。

3、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附件3

细读文本,微探究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叶落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