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
矿业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
![矿业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61a5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e.png)
矿业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
项目背景
矿业开采是一项职业危害高发的行业,矿工长期处于粉尘、噪音、化学等有害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职业病发生。
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防治措施
1. 职业病监测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和调查研究,建立职业病防治动态监测网络,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
2. 粉尘防护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产生,如封闭生产、湿法作业等,同时加强通风设施、防护设备的配置,对粉尘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
3. 噪音控制
采取隔音、隔振、降噪等技术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增加职工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器材,保护职工听力健康。
4. 化学品防护
加强化学品的贮存、使用和处置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对有毒有害化学品建立明确的标识标志,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
5. 健康教育
加强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推广生产安全技术和职业病预防知识,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意识。
结论
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矿业开采项目的职业病危害,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矿山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矿山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7e7f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5.png)
矿山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矿山职业病是指在矿山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对工人职业卫生造成的损害,包括尘肺、硅肺、铁肺、石棉肺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矿山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矿山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一、制定职业病防治方案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矿山职业病,矿山企业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职业病防治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分工等内容。
方案制定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
二、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要求矿山企业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要求,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装备。
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防尘设备、防毒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同时还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矿山企业应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制度,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粉尘浓度、有害气体含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
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制定职业病防护培训制度矿山企业应制定职业病防护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职业病防护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个人防护的正确使用方法、职业病发生和处理的常识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对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
五、制定职业病防治台账制度矿山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台账,记录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各项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职业体检情况、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病治疗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情况等。
台账需要做到实时更新,以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和分析。
六、制定职业病报告和处理制度矿山企业应制定职业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职业病事故和职业病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同时也需要对职业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七、建立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制度矿山企业应建立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制度,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第73号 )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第73号 )](https://img.taocdn.com/s3/m/e193d34afd0a79563d1e7244.png)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强化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劳动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职业病危害),是指由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第四条煤矿是本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职业病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第五条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和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第七条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煤矿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下列制度:(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第九条煤矿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装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第十条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d524cf0af45b307e971970e.png)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府谷县老高川乡恒益煤矿有限公司目录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 (1)二、防治措施 (2)1、粉尘防治预防措施 (2)2、噪声防治预防措施 (4)3、有毒有害气体防治预防措施 (5)4、高温高湿防治预防措施 (6)5、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预防措施 (7)6、振动的预防措施 (7)7、其他措施: (8)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一、煤矿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一)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诸因素。
煤矿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1)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2)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震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3)生物性致病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长期不良劳动体位、能量代谢率的增高、连续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强度指数>25以上、精神或视力的长时间过度紧张、甚至超出了生理机能临界值。
3、作业环境不良或防护设施不到位,如厂房低矮、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换气量不够,采光照明、采暖防寒、露天作业及生产作业局部不合理或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
在煤矿生产中,这三类职业危害同时存在,但主要是粉尘、毒物、噪声、震动、高温、高压、高气湿、体力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空间狭小、气流中含氧量低及暗视应等。
4、职业病,我矿职业病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接触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湿、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防治措施1、粉尘防治预防措施煤矿的矿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其危害极大,不仅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尘肺病和皮肤病,而且能加速机器磨损,缩短精密仪表的使用时间,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使工伤增多;煤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生爆炸,酿成严重的灾害。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6a8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d.png)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煤矿开采和利用的不断实施,煤矿工人职业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质量,制定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1.目标制定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的目标是减少职业病发病率,提高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2.制定步骤(1)调查煤矿情况:了解煤矿的生产情况、工人状况、职业病现状等;(2)评估职业病风险:根据煤矿情况,对各种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估,确定主要风险因素;(3)制定防治目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降低职业病发病率的目标;(4)制定防治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5)制定监测方案:建立职业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煤矿进行职业病检测;(6)培训和宣传:对煤矿工人进行职业病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7)落实措施和评估效果:将制定的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并定期评估效果。
三、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实施方案1.通风系统改善煤矿通风系统是防止粉尘和有害气体积聚的重要手段。
可通过完善通风系统,提高通风效果,确认煤矿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2.防护设备使用煤矿工人在工作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防止粉尘、有害气体和机械伤害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3.进行职业病体检定期对煤矿工人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防护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4.加强工人培训对煤矿工人进行职业病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常识、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职业病体检的重要性等。
5.落实法律法规依法落实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煤矿企业落实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各项措施。
6.定期评估和监测对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四、总结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提升工作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程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eb8c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d.png)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规程煤矿职业病是煤矿工作环境引起的一类特殊职业病。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长期暴露于煤尘、粉尘、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工作环境中,职工很容易患上尘肺、职业性肺癌等职业病。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职业病,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采取科学、全面、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一、组织与管理1、建立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方案。
2、加强职工职业健康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病人,对病人进行治疗和康复。
3、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环境防治1、严格实施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期限管理制度,对超过职业病危害期限的煤矿作业面,必须采取封闭措施。
2、加强对地下矿井通风、湿喷、防尘等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更新,保证煤矿作业面通风状况良好,煤尘控制到位。
3、在作业面上加设安全检测仪器,对煤尘、粉尘和有害气体等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源。
三、个人防护1、要求职工穿戴防尘口罩、防毒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职业病危害物质吸入。
2、针对不同作业环境和职业病危害情况,制定不同的个人防护措施,对于工作中的粉尘、化学物质危害、机械伤害等有必要佩戴防护手套、安全帽、护眼眼镜等。
3、提倡定期进行作业面清洁,及时清除堆积的煤尘和物料,在作业环境中创造良好的防护条件。
四、处理和处置1、对于职业病病人,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并妥善安排工作。
同时,要对病人进行职业病原因诊断和分析,调查其职业病危害源和作业环境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2、建立职业病档案,明确职业病原因、流行病学情况、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职业病危害源和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在矿产生作业面时进行采样和分析,对职业病危害源和作业过程进行控制管理。
五、其他1、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工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4篇)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90ee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2.png)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是指煤矿企业为了防止职业病对职工健康造成危害,建立和落实的一套责任制度。
该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以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1. 烟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责任:煤矿企业要建立烟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和防护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负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测和治理,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
2. 职业病体检和监测责任:煤矿企业要定期组织职业病体检和监测工作,确保职工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掌握和调查。
相关负责人要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估和处理,必要时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并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
3.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责任:煤矿企业要配备和更新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使用指导。
4. 职业病预防培训和宣传责任:煤矿企业要定期组织职业病预防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材料,并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宣传工作。
5. 职业病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理责任: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职业病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职业病事故。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基本要点,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职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必要手段。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维护职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适用于全矿范围内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并适用于所有从业人员。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9a8a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9.png)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1 通用规定1.1 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煤矿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2 安全防护2.1 环境卫生为保证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必须保持煤矿作业场所的环境卫生。
作业场所必须经常进行清洁卫生、消毒、通风、除尘等,保证作业环境干燥、清洁、通风良好。
2.2 个人防护矿工必须戴防护用具进行煤矿作业,严格执行矿井安全规定,防止煤尘、甲烷等有害气体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
对于特殊部位和特殊作业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具,企事业单位应当配备好并保证使用效果,防护用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3 食品卫生企事业单位应当保证煤矿作业场所内餐具的清洁卫生,禁止在作业场所内餐饮。
从业人员如需在煤矿作业场所内进食必须使用卫生的餐具和食物,避免食品污染,避免因此带来的职业病。
3 劳动保护3.1 职业病防治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计划,对矿工进行定期体检,提前预防和识别作业场所的职业病。
从业人员发现自己可能存在职业病症状,应当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
3.2 紧急处理煤矿作业场所存在某些健康风险的工作,如高温、高海拔等等,必须合理安排作业班次,为从业人员基本身体健康和安全健美提供保障。
同时,在紧急情况下,企业应当迅速安排应急救护措施,保障从业人员安全。
4 管理监督4.1 职责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具体人员负责职业危害防治中的各项工作。
4.2 监督和检查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煤矿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检查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进行公布。
以上规定,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健康和工作安全。
煤矿粉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煤矿粉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7862e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2.png)
煤矿粉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煤矿粉尘的来源(简单)1、煤矿粉尘:指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各种煤、岩固体微粒。
2、影响煤矿粉尘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机械化程度、采煤方法、采掘机械的机构、地质构造、煤层本身的特点等。
二、煤矿粉尘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煤矿粉尘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也可以通过皮肤暴露等进入人体。
煤矿工人长期暴露粉尘可引起各种疾病。
1、尘肺病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煤矿尘肺病因吸入粉尘成不同可分为三类:矽肺病、煤肺病、煤矽肺病。
尘肺病的特点:(1)尘肺病变具有不可逆性,它是不能根治的;(2)尘肺病变的进行性,脱离粉尘作业环境后,尘肺仍将继续发展。
尘肺病分为三期: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
2、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吸入煤矿粉尘不但引起尘肺病,还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等。
3、皮肤、粘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皮肤长期接触粉尘可导致阻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
三、煤矿粉尘的主要防治措施1、粉尘危害的三级防治原则一级防治即杜绝或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作用的机会,这是预防的根本;二级预防即在疾病尚能治疗时早期发现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早脱离接尘作业;三级预防是病后期的预防,例如防止疾病的复发和伤残,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延长患者生命。
2、综合防降尘的“八字方针”综合防尘和降尘的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革,即生产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的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三篇)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aea2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d.png)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一、背景介绍某煤矿作为一个煤炭开采企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工人经常暴露在煤尘、硅尘和其他有害物质中,面临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制定该煤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以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在3年内,降低煤矿职工职业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职工职业健康水平,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2. 任务:(1) 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意识,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健全预防职业病的机制。
(2) 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3) 完善职工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工艺装备,改造和提升劳动环境。
(4) 强化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5) 建立和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制度。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管理:(1) 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
(2)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3)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实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2. 加强宣传教育:(1) 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制作宣传资料,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3. 完善设施和装备:(1) 购置先进的防护设施和装备,提高职工的劳动保护水平。
(2) 定期维护和检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4. 改善劳动环境:(1) 进行劳动环境风险评估,在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
(2) 加大投入,改造和提升劳动环境,建设绿色矿山,降低职业病危害。
5. 加强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1) 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档案信息系统。
(2) 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档案审查和整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监督和评估1.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该规划的监督和评估,定期组织会议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
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
![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e78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4.png)
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
如下:
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二、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确保设施完好、运营正常,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测和排查,防患未然。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作业环境管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根据煤矿作业环境特点,合理规划作业空间,确保通风畅通,降低粉尘浓度。
加强作业场所安全监控,提高作业环境质量。
四、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做好防护措施。
对煤矿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清查,规范储存和使用,加强危险源监控,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安全。
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保障职工权益。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保障职工权益。
六、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实施预防措施。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范意识。
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建立定期巡查和督导机制,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措施全面落实。
以上为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健康权益,提高矿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矿工生命安全。
2024年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2024新质量标准化标准修改
![2024年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2024新质量标准化标准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cf24fd5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c.png)
标题:2023年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摘要:本文档根据2023年新质量标准化标准的修改,详细介绍了煤
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内容包括煤矿职业病危害的现状分析、目标和指标设定、危害排查和评估、防治措施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的
要求和措施。
本文档旨在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的质量和效果。
1.引言
1.1背景和目的
1.2文档适用范围
2.现状分析
2.1煤矿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
2.2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2.3职业病危害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
3.目标和指标设定
3.1预防煤矿职业病的总体目标
3.2指标设定和测量方法
4.危害排查和评估
4.1危害辨识和排查
4.2危害评估方法和标准
4.3危害评估结果分析
5.防治措施制定
5.1根据危害评估结果确定防治措施
5.2防治措施的设计和可行性分析
5.3防治措施的具体内容
5.4预防煤尘危害的技术措施
5.5预防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
5.6预防重金属中毒的措施
6.实施与监督
6.1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6.2沟通和培训
6.3防治措施的监督和评估
6.4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改进和持续改进
7.总结和展望
7.1本年度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总结
7.2未来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展望与建议
附录:相关表格、调查问卷、检测方法等
注:文档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增删,以符合具体煤矿的需求和要求。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范文(三篇)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cfcf6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f.png)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范文一、总则煤矿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职业病防治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政策,确保矿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本煤矿特制定《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以下称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增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职责分工1. 矿长:负责全面领导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负责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完善,以及配合主管部门的相关检查工作。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制定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不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估和处理。
3. 职业卫生部门:负责协助安全生产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估和处理,协助制定职业病防治相关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进行职业病检查和诊断,提供相关专业指导和培训。
4. 监察部门:负责对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病例,提出整改要求,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三、企业内部管理1. 岗位责任制:煤矿各岗位负责人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相关要求,制定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确保岗位安全。
2. 培训工作:煤矿应当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培训,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等内容,并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
3. 职工信息管理:煤矿应当建立完善的职工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职工的个人职业病健康档案、职业病防护培训记录等,以便于进行跟踪管理。
四、职业危害因素管理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煤矿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数据的保存和归档。
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煤矿应当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工作,衡量职业病危害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煤矿应当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的结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并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煤矿安全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治
![煤矿安全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7b18b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d.png)
煤矿安全规程职业病危害防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业也在迅猛发展,但是煤矿行业也面临着职业病危害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行业及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煤矿安全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相关的问题。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是一种危险的工业领域,因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程和安全操作标准,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我国的煤矿安全规程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
在这些规程和文件中,明确了煤矿企业需要做出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标准,包括:•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安全问题,确保任何时候都要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
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安全操作规范、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应急和救援管理制度等。
•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煤矿设备、安全设施和设备的现场检查和维护。
•不断加强煤矿安全培训。
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不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煤矿工人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是因为工作破坏了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导致慢性病或某些急性病的发生。
在煤矿行业,常见的职业病有无尘肺、煤工尘肺、职业性听力损失以及手臂震颤等。
为了遏制职业病危害,我国在《职业病防治法》等文件中规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标准。
•企业需要制定和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煤矿企业需要进行职业卫生筛查,对患有职业病的人员进行伤害评估和诊疗,并根据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加强化学品管理工作,采用安全的防护措施和或加强机械化生产设备操作控制,尽量减少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
•提高职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加强洁净化、通风、通气和消毒等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相关措施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环节。
企业应不断加强和完善这些工作,以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发生,确保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
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7篇)
![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b99c1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1.png)
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为了做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经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制定____年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1、继续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继续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韵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总负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1)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任。
(2)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
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把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制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分解或者压在劳动者身上。
(3)要根据职业病防治目标与计划,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
(4)指标分解和考核要有针对性,抓住影响职业病防治控制效果的关键,达到责任指标化、考核数据化、分配差额化(即职业病防治工作绩效的大小与奖惩挂钩)。
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家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3、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建立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模版(3篇)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cb233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00.png)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确保员工健康与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某煤矿公司的全体员工和管理人员,并在公司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各级管理层和员工的责任与义务,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第四条公司各级管理层应当制定和执行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第五条公司高级管理层应承担最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对全体员工的健康状况负有监督和保障责任。
第六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负责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七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第八条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九条员工应当积极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
第十条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备,并且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正确使用。
第十一条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职业病危险因素存在的,有权向公司管理层进行报告,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报告与处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报告制度,明确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第十三条员工有义务在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时,及时向公司管理层进行报告,并提出防控措施的建议。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对员工的报告进行及时的认真核实和处理,并向员工反馈处理结果。
第十五条对于职业病事故的发生,公司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确保员工的安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员工家属进行报告。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d8fa7d4ad51f01dc281f1f2.png)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尘肺病是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过量细微的粉尘而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它是一种严重的矿工职业病,此外职业中毒、噪声性耳聋、滑囊炎等也是煤矿职工的多发病。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相关权益,煤矿必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当职工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煤矿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煤矿对不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单位,给予适当岗位津贴;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我矿必须从防治方面着手。
一、预防职业病的措施﹙1﹚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建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授预案。
﹙2﹚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
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
﹙3﹚采取通风、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4﹚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5﹚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确保这些项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以达国家标准。
﹙6﹚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7﹚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8﹚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9﹚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
﹙10﹚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健康标准,定期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9215d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6.png)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订立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某煤矿全部从业人员,包含职工、管理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等,是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三条企业管理负责人是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
企业管理负责人应承当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组织、实施和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应当遵从依法履行主体责任、科学管理防备为主、综合整治、连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落实第五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订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岗位和人员的职责。
第六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价,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掌控,订立并执行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第八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职工健康监护,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发现、处理和报告职业病病例。
第九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控措施,包含对职业病危害源的减少、隔离和防护设施的完善,以及相关作业操作规程的订立和执行。
第十一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订立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本领。
第十二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矫正措施。
第十三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公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保护职工知情权、参加权和监督权。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追究第十四条对于未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的,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9eae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0.png)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引言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工人面临着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煤矿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具体措施和重要性。
职业病危害的现状煤矿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其职业病危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据统计,煤矿工人最常见的职业病是尘肺病、职业性喉癌和职业性牙病等。
职业病危害主要来自于煤尘、瓦斯、噪声、矿井高温等因素。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监测和评价对煤矿工人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和评价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体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收集和分析等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工人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管理措施在煤矿工作环境中,引入科学的管理措施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关键。
其中,对煤矿的灰尘、瓦斯、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控制源头、改进工艺、强化管理、改造设备等手段。
此外,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范,确保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个体防护提供个体防护装备是保护煤矿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手段。
对于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危害,需要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同时,对煤矿工人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和保养个体防护装备,提高其防护效果。
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对于预防职业病危害至关重要。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煤矿工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健康行为和工作习惯。
此外,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职业病防治的关注,促进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
防治措施的重要性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是保护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3dd3bec284ac850ad024262.png)
沐川县津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永盛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2013—2015)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加强我矿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3号)精神,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旨在阐明2013年—2015年期间,津玉煤矿在职业病防治领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明确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动员全员共同参与,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促进公司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一、工作现状津玉煤矿历来高度重视职工安全与健康工作,各单位加强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综合防尘措施落实、职业危害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健康监护及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等工作,着手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积极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煤矿全体职工职业危害防治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基础工作不断稳固,职业健康工作总体上不断发展进步。
当前,煤炭生产行业进入危害较为严重的领域,国家有关部委不断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巩固煤炭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高起点开展煤炭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治理职业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根本目的,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各级责任,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立足煤矿实际,突出煤矿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煤炭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治理,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2、突出重点,有序实施。
既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8825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加强我矿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2-20xx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3号)精神,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旨在阐明20xx年-20xx年期间,发达煤矿在职业病防治领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明确主要任务,落实保障措施,动员全员共同参与,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促进煤矿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一、工作现状发达煤矿历来高度重视职工安全与健康工作,各单位加强粉尘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综合防尘措施落实、职业危害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健康监护及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等工作,着手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加强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积极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煤矿全体职工职业危害防治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基础工作不断稳固,职业健康工作总体上不断发展进步。
当前,煤炭生产行业进入危害较为严重的领域,国家有关部委不断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巩固煤炭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高起点开展煤炭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治理职业危害防治的薄弱环节,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根本目的,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落实各级责任,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立足煤矿实际,突出煤矿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煤炭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治理,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2、突出重点,有序实施。
既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煤矿企业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以防治煤矿尘肺病为重点,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建设,全面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健康水平。
3、依法依规,规范落实。
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关于职业病防治和作业环境职业危害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规范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4、宣传动员,全员参与。
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各单位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职工工会等监督作用。
(三)规划目标建立煤矿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着力提高职业病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
--到20xx年,煤矿企业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到5%以内;杜绝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有效减少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到20xx年,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100%,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100%。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100%,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
--到20xx年,职业病防治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100%。
--到20xx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100%;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主要任务(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一是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专业人员。
二是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配备必要的设备,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我矿提供服务。
(二)着力抓好职业危害源头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从源头控制职业危害;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减少和降低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
各级企业要配备足够的监测仪器设备和专兼职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监测促防治;必要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价。
(三)加强对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管理和控制一是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确保从事无害作业的职工避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尽可能减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数量。
二是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控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三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产生严重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四是使用有毒物品作业要依法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五是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六是要依法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确保申报率达到100%。
(四)进一步规范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一是要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二是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要依法组织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
三是按要求为职工配置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引导和督促其坚持正确规范使用。
四是要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要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五是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做好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病人的权益。
(五)重点强化对煤矿企业和重点职业病的防治1、尘肺病防治。
煤矿企业以防治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
提高煤炭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逐步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2、重大职业中毒防治。
加强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
实施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重金属等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范治理工程,开展中毒隐患排查,对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
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
实施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治理工程,开展危害控制试点,落实关键防治技术和措施,降低因放射线造成的矿工肺癌等疾病发病率。
根据煤矿的发展,加强对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的放射性危害;落实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4、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警。
重点开展对煤矿职工尘肺、矽肺、石棉肺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等的监测,及时掌握职业病在高危人群、高危行业和高危企业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职业病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
(六)推进职业病防治信息化建设构建职业病危害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体系。
加强职业病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建立和完善职业病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网络,建设职业病监测点,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按照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准确计量的要求,根据职业病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建设职业病预警体系。
加强职业病危害动态监测工作,开展信息定期报告、分析和管理工作。
(七)完善企业工伤保险等各项制度一是加强劳动用工和劳动合同管理,规范用工行为,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二是落实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政策。
三是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提高工伤保险覆盖率。
四是完善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和职工休息休假制度,加强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
五是完善工伤预防与保障相结合的机制,将工伤保险基金部分用于职业病防治的预防和宣传工作,逐步建立职业病治疗、康复制度。
六是推行职业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
(八)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一是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健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体系和网络。
二是加强对各级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强化对存在职业病危害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积极推进作业场所健康教育。
三是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纳入企业普法教育范围,列为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是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全企业形成关心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发挥工会监督作用,鼓励举报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职业健康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切实抓紧、抓好。
煤矿主要负责人是职业危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系,严格管理,保障投入,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规程,确保作业环境和防护达标。
要制定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规划,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
要逐步建立先进的职业卫生与健康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和持续改进机制。
(二)全面落实责任一是煤矿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认真履行职业卫生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