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诗的理趣
浅谈宋诗的理趣美
浅谈宋诗的理趣美著名学者钱钟书在《谈艺录?诗分唐宋》中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诚如此言,宋诗喜欢议论,喜欢在诗中谈论哲理。
但许多宋诗在阐发道理时并非只是空洞枯燥、淡而无味的说教,而往往是寓之于形、伴之以趣,融形、理、趣于一体,从而使宋诗呈现出独特的理趣美。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这个说法是宋人先提出来的。
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
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当推苏轼的七绝《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七绝从横侧、远近、高低的不同视角去描绘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景色。
作者用庐山面目随人的现象,启发人们观察事物要“出乎其外”,保持一定的距离。
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乃至发现出美来。
否则,就会被事物的一个局部、一个细节所阻碍,无法客观、整体的把握事物特点。
诗人在自己游山的感受的同时,也自然而然的揭示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一古老哲理。
“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语言浅近,哲理深刻,含有禅言偈语的机锋,至今仍被人引用不疲。
如果说“形”是一首诗的躯体,那么“理”便是这首诗的灵魂,“趣”便是这首诗的性格。
读这类诗歌犹如和一位幽默风趣的智慧老人在谈话,既能让你得到谆谆教诲,又让你感到和蔼可亲。
又如苏轼的另一首七绝《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唐道人是天目山中的一个道士,这首诗是作者与他交谈后有感而作。
离放电的云层越远,听到的雷声就越低;身处雷电之下,雷电似有无穷威力,令英雄豪杰也惊怖失箸(用刘备典故)。
作者由此归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雷霆之威”对于把浮名乃至生命置之度外的人是不起丝毫作用的。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情趣与理趣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情趣与理趣引言我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典诗歌魅力无限,其中蕴含的思想性、艺术性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无可替代。
古典诗歌的教学为对同学们进行道德教育、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教育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诗教学中,不仅应当教授古诗文的基础学问,更应当以引导同学领悟古诗中的情趣与理趣为重点。
目前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常以精简的文字描述了很多动静适宜、颜色明丽的唯美的画面,以美丽的意境描绘了细腻、真挚的情感,是意境美、画面美、语言美相融合的美丽篇章。
古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在古诗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同学情趣的培育,还应让其注意诗中理趣的培育。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诗人们用语言对其情感、唯美的画面绘声绘色的进行描述,超群的诗人能够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奇妙境界,将诗、画奇妙地融合为一体。
王维的名诗《送元二使安西》中所写的“渭城朝雨混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便描述了这样一个诗中画、画中诗的场景,朗润的早晨、轻柔的柳条、潮润的轻尘、飘飘细雨、幽静高雅的酒店,这些平凡的景物,经过诗人的奇妙集结,使读者像身处画中一样。
就这样一句话便描述出了诗人的离别情怀,渲染其凄凉的氛围:在一个细雨绵绵的阴雨天,春天的早晨里细雨潮润了路边的飞尘,使柳树和旅舍得到洗涤,也使得空气中渲染了一种凄清冷落、春寒料峭的氛围,使诗人不舍友人离别之情呈现的淋漓精致。
唐代诗人常用赠送折柳来表示对有人离别的留念之情,下雨过后尽管柳色唯美,但是添加了诗人的离别情意。
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更字便体现出了诗人敬酒时的殷勤,诗人与友人喝越多的酒就表示其离分手的世界也越来越接近。
而“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明白诗人的劝酒心愿,频繁殷勤的劝酒,表明白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怀,伤感离别之情,也是对友人日后孤独孤独的生活的一种关怀。
寻常的语言、平常的话语中,饱含了诗人激荡奇崛的离愁、情思。
古典诗歌中德精简语言不但凝练而且传神,若同学们仅仅从语言的理解方面来进行古诗的学习,便会特别模糊、笼统的理解古诗中蕴含的画面美。
浅谈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浅谈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作者:粘立晓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5期诗词中的理趣,是作者在创作中无意识的借助客观物象以明理,自然而然的于具体的事物之中生发的生活哲理,“理趣”是寓于“形象”之中的,是“理”与“象”的妙和神会,水乳交融,能给人以睿智和启迪的作用。
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的咏物诗、抒怀诗、山水诗中就有着无穷的理趣。
一、咏物诗中的理趣咏物诗中的理趣主要表现是托物言志和借物喻理。
明代于谦的《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之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诗人借煤炭的功能来书写心志,愿为国为民献身的志士仁人,才会有崇高的人生价值。
在这里“物”只不过是外壳躯体,“理”才是其核心灵魂,“物”与“理”的有机结合,便会产生巧妙的理趣。
二、抒怀诗中的理趣抒怀诗大多包含着诗人深刻而丰富的人生体验。
抒怀诗中的理趣大多是通过促人联想的比附象征等手法表现出来的。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何所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计复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回顾了当年赴汴京途中的艰辛,感叹人生和仕途的坎坷,高度概括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前半部分把人生比作“雪泥鸿爪”,形象而又贴切。
后半部分进一步用一些人世沧桑,仕途坎坷的具体事象做印证,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三、咏史诗中的理趣咏史诗的理趣,一般在于借题发挥,以事明理,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南宋遗民方回《问西湖》中写到“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荣渐欲无,始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吴亡。
”方回把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成了预言诗,诗人借“西施亡吴”的历史典故,说坡仙料事如神,竟能预见到南宋的统治者迷恋西湖,也会象夫差迷恋西施一样,其实西施又哪里有那样大的能耐使吴国灭亡呢?方回借历史故事和坡仙诗句的意象中悟出了一条新的哲理:沉湎美色,国破家亡。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诗词的理趣,是指诗词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诗词的理趣与哲理诗不同,它仍然通过叙事、描景和抒情来表现。
一、写景咏物诗中的理趣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
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
诗人在再现良辰美景时,着意于将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迹地含蕴其间,诗中谈的是一只画眉鸟的感受,通过山林生活和金笼生活的比较,表达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此诗与其说是谈画眉鸟的感受,一只鸟的生活选择,倒不如说是诗人据此对人生的感悟,是诗人的人生选择。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是抒发作者登上飞来峰上宝塔后的人生感受。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二、生活抒怀中的理趣王安石《午枕》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敧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梦醒时分的感受,以极其清美的诗笔描摹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场景:午梦初醒时的所见、所感、所思。
首句“簟欲流”写竹席花纹清凉如水,次句绘红花枝影映上帘钩的情景。
三、四句写主人公的午梦被“窥人”的小鸟所唤醒,梦境的悠远美妙,由于醒来时美妙梦境已不复存在,诗人所见唯隔水连绵起伏的山峰,于是触发了婉转的、难以言说的清愁。
这首诗对新旧事物的更迭、世事的沧桑变化,富贵荣华的兴废起落有着深刻的见解,其中含蕴着深深的理趣。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情趣与理趣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情趣与理趣前言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和思想。
在现代教育中,古诗教学被视为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在古诗教学中,情趣与理趣的重要作用却往往被忽视。
本文将从情趣和理趣两个角度探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情趣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情趣,即感性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在古诗教学中,情趣是十分重要的。
古诗中间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包括悲欢离合、人生百态等。
教育工作者应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和感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能力。
1.1 积极引导学生情感参与古诗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情感参与古诗中的人物事件和具体场景。
如果学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那么这门课程就只是枯燥的知识传递,并不能真正起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1.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古诗教学中,学生应该通过想象力来进一步探索古诗中隐含的情感和思想。
教育者可以借助古诗的声音形象、意象、情感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二、理趣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相比于情趣,理趣更多是指理性和思维上的思考。
在古诗教学中,理趣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帮助学生在古诗中发现文化和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2.1 引导学生审视古诗的文化内涵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古诗,发现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探究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社会背景等。
这些都是建立对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的基础。
2.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将古诗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内涵。
结论情趣和理趣同样在古诗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者应该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情理相生发人深思——浅谈古诗中的物趣情趣理趣
她。
・
这种 自主 阅读教 学模 式 由浅
入深 、 由表及里 、 序 渐进地 引导 循 学生 由指 导性 阅读 转 为 自主性 阅
学 方法值 得从事 汉语 教学 的各位 同仁借鉴 。 ( 作者单位 :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
1 6・ 诺 文 承 膏 支
2 0 ・ 099
嗡 麟
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摭谈
◎山东 / 刘静 雯
当前 文 言文教 学 中一 个 很突 出的 问题是 :大 多数 教师 认识 到 诵 读 对 文 言 文教 学 的重 要 作 用 , 但 却没 有一 套行 之有 效 的诵 读方 法 ,有 的教 师 以播 放 录音 的方 式 为学生 提供 范读 ;有 的教 师能 够 亲 自为学生 范读 ,却 没有 安排 在 最 佳 时机 ;还有 的教 师忽 视 了学 生 自 的重 要性 ,没 有给 予学 生 读 足够 的 自读 时 间 。 我们 认 为 , 按照 “ 生 自读 —— 教 师 范 读—— 录 学 音范 读—— 学生 再读 ” 的方 式 , 诵 读 教学 能够 取得 更好 的效 果 。 学 生 自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应当 让 学生 自由 自 , 自由 自读 可 以 读
君 指上 听。”
《 登鹳雀楼》 。它是一幅绝妙的山 水画, 为“ 可题 黄河 落 日登临 图 ” 。 “ 日” 自 ,实 际令 人想 象 出 白中透
黄 、 中染 红 、 围渲染 的是 白黄 黄 周 或橙 黄色 的晚霞 。一 “ ” 尽 字表 明
这首诗 以 口语 出之 ,就像 作 者 在 和我 们 面 对 面讲 一 番道 理 , 娓娓 道来 ,通俗 易懂 。它 让人 明 白 , 瑟 琵琶 , 琴 虽有 妙 音 , 无妙 若 指终 不能发 。诗歌 揭示 了主客体 之 间密 不可 分 的关 系 , 手无琴 , 妙 奏不 出美妙 音乐 , 开手 指 , 离 琴也 不会 自鸣 , 二者 密切 结合 中一个 重要
审美理趣 古诗词
在古诗词中,审美理趣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以物喻理、情景交融、象意互现等是其中的几种表现手法。
例如,在杜牧的《秋夕》中,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对于秋天的情感和审美感受。
同时,通过“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诗句,作者也传达了一种对于时间、人生和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又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通过描绘黄河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的审美理趣融合了情感与理性、形式与内容、感性与悟性等多重因素,是古诗词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的理趣
古诗的理趣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高度的艺术境界。
从《诗经》到唐宋诗人的精妙诗篇,诗歌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理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诗的理趣。
一、意境深远,意蕴丰富古诗的理趣体现在其意境深远、意蕴丰富。
诗歌虽以写景为主,但其背后蕴含了浓郁的人文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描述了云卷云舒、霞飞霞落的大好山河,但这些景象并非单纯地描绘,更多地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二、意象精妙,意境悠远古诗的理趣还体现在其意象精妙、意境悠远。
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千姿百态,冷暖情感交织,往往令人感到震撼。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将赴吴兴登高屋》中的“江城如画图,江水如飞龙,楼阁接天人,堤路接草木”,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和敬仰,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音韵奇妙,意蕴丰厚古诗的理趣还体现在其音韵奇妙、意蕴丰厚。
古代诗歌注重音韵韵律,尤其是古诗的律制多种多样,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古体诗等,每一种律都有其独特的构成规律和表现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寄身世间无穷事,看尽人间有限身”,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音韵和谐,意蕴丰厚,颇具音乐美和意象美。
总之,古诗的理趣十分丰富和多样化,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深厚传统,也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化面貌。
读古诗不仅可以欣赏其高超的艺术价值,更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广阔和博大精深。
读古诗词的乐趣
读古诗词的乐趣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它们以其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寓意吸引着无数读者。
读古诗词不仅能够带来心灵的愉悦,还能够开拓思维,丰富人生的内涵。
本文将探讨读古诗词的乐趣,并分享一些读诗的心得体会。
一、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美深受人们喜爱。
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它们都以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深远的情感和哲理。
读者可以通过欣赏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感受到文字流转的节奏感和音韵的和谐。
这种美妙的韵律感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情感的起伏和世界的多彩。
二、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它们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出大自然的壮美和人性的微妙。
读者可以通过古诗词欣赏到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领略作者在短短几句诗词中所表达出的广阔情怀。
这种精炼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凝思之余思考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
三、古诗词的情感之美古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美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它们常常通过对爱情、友情、离别、人生等主题的表达,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读者可以借助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品味其中的深情表白、思乡之愁、离别之痛或者希望之美。
通过这种情感交融,读者能够体验到古代文人对人间情感的真挚描绘,也能够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共鸣和共同经历。
四、读古诗词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热爱古诗词的读者,我深深感受到了读古诗词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在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被诗词中的美景所吸引,感受到其中的意境之美;我也会被诗词中深情的叙述所打动,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之美;同时,我也会通过古诗词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生活的真谛。
这种思考和感悟,使我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了一份心灵的慰藉和指引。
在我看来,读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通过读古诗词,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我们还可以通过古诗词的启发,增长自己的智慧,塑造自己的人格。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陈友冰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
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
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
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
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
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以理趣
见长。
所谓理趣,是指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意义,让人在欣
赏诗歌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陈师道的诗歌大多以自然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妙与
神秘。
他在诗歌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
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人性等
主题的思考。
例如,他的《登幽州台歌》中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歌以天地
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生命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陈师道的诗歌还注重表现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当时流行
的华丽的宫廷诗歌和跟风的文学现象。
他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以其深邃的理趣和独特的个性,成为
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诗词歌赋的趣味与创造性表达
诗词歌赋的趣味与创造性表达诗词歌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趣味和创造性表达的空间。
它们不仅是一种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抒发。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诗词歌赋不断演变和创新,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魅力。
首先,诗词歌赋的趣味在于其独特的韵律和格律。
诗词歌赋有着严格的韵律要求,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这种韵律的要求使得诗词歌赋在表达上更加优美和富有节奏感。
通过对字音的巧妙运用,诗人可以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种韵律的运用使得诗词歌赋具有了独特的音乐性,让人读起来如沐春风,颇具趣味。
其次,诗词歌赋的趣味还在于其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诗词歌赋可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等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多样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歌赋具有了很高的创造性。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苏轼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此外,诗词歌赋的趣味还在于其独特的意象和象征性。
诗词歌赋中常常使用一些意象来代表特定的情感或思想,这些意象常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让人们在阅读时产生联想和共鸣。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里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就成为了对寂寞和思念的象征,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加了诗词歌赋的趣味性。
最后,诗词歌赋的趣味还在于其深邃的内涵和思想性。
诗词歌赋往往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回溯,使得诗词歌赋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浅谈古代诗歌的理趣
浅谈古代诗歌的理趣作者:吴淑群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1年第12期在谈古代诗歌的理趣之前,我们先看两首古诗: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两首古诗历来是公认的山水名篇,这两首七言绝句,都以庐山为描写对象,但从立意构思来看,它们却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
为此,我们将两首诗作比较分析。
这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诗人面对巍峨的庐山,远望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看见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银光耀眼的瀑布,不禁在内心喊道:啊,那不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了人间吗?这首诗以神奇的想象、精警的比喻,通过对香炉峰瀑布的夸张描写,烘托出庐山的雄伟气氛;诗中跳荡着作者狂喜的豪情,以强烈的感染力激发读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庐山西林寺的题壁诗。
诗人没有像一般歌咏山水的作品那样,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具體描述庐山的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一个总印象: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亘绵长的山梁;从侧面看庐山,它又成为一座耸立峭拔的山峰;当你再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的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又是各式各样互不相同的形象。
从这个印象出发,作者不胜感慨地说:我们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形象,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之中,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
这两首绝句,虽然都在歌咏庐山,但兴趣却迥然不同;一首旨在传情,一首意在达理。
《望庐山瀑布》借景抒情,在景物描写中体现诗人的情思,属于一般的抒情诗;《题西林壁》寓理于物,揭示客观事理,我们称之为理趣诗。
那么,什么是理趣呢?我们说如果一首诗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哲理,使人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我们就说这首诗含有理趣。
北宋时代欧阳修的一首题为《画眉鸟》的七绝,就是运用比兴以鸟喻人的。
看到山林间生动活泼的画眉鸟,诗人脑海中浮现出锁在金丝笼中的画眉鸟来,两种环境中的两种鸟儿的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
于是诗人感叹地说:我这才懂得,坐听笼中鸟儿那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的鸣叫,远不如放它们到山林中去自由自在地歌唱!很明显,诗人在此并不是吟咏欣赏鸟儿的闲情逸致,而是在借题发挥,抒发人生的体味,那就是:对禁锢思想、扼杀个性的社会现象的抨击和对广开言路、广开才路的理想境界的憧憬。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
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
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都耳熟能详。
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一、直陈式说理即通过议论直接阐明一个道理。
例如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这首诗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要惜时勤奋。
诗歌直接说理,语言浅显,却寓意深刻。
再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肤浅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见解独到,直陈做学问、求知识的真正经验,即使在知识更新的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借用修辞说理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把抽象的哲理融于形象的修辞表达中。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两首诗是以比喻来说理的成功作品。
第一首是说: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充实,就能清晰细微地映照出大千世界中不断变幻的天地万物。
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保持头脑的活力和思维的敏捷,不断认识社会的新事物,适应社会的新发展。
第二首以水涨船行喻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依靠其有利条件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再如杜甫的《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采用拟人手法,是说山水景胜、花柳姿态,它们无私心,等待着人们去欣赏,从而引发出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道理。
浅谈古诗的理趣
浅谈古诗的理趣浅谈古诗的理趣内容摘要:“诗言志”、“诗缘情”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根基,而言理,并不很为中国古典诗学重视。
其实,理不碍诗,两者并不相悖。
优秀的诗篇,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又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时代的旋律,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示。
关键词:理趣;意象;意境;比兴;鉴赏作者简介:雒晓春(1972-),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
“诗言志”、“诗缘情”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根基,而言理,并不很为中国古典诗学重视。
东晋与宋代的士人,集中、大量地进行了以理入诗的创作,但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总论》),宋代的道学家以理语入诗,“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之压韵者耳。
”(刘克庄《跋恕斋戒诗存稿》),徒具诗的形式而破坏了诗歌的审美艺蕴,都遭到诟病。
理与诗,似乎如同水与火不能兼容。
其实不然,理不碍诗,两者并不相悖。
优秀的诗篇,描写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具体的,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时代的旋律,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
这样的诗,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又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示。
比如陶渊明的诗,可谓是情、景、事、理浑融的典范。
在诗人淡笔写就的寻常人事景物中,种豆,饮酒,读书,登高,鸡犬,榆柳,飞鸟,炊烟,生活的真意、生命的真谛悄然显现。
以《饮酒》其五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面讲了只要处心自然,不管处身何地都不会受俗世尘嚣的烦扰的道理,后面是“心远”之后,真朴自然的生活与人生真谛的发现。
《古学千金谱》言,“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
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
古诗“哲理”理解有门道
古诗“哲理”理解有门道古代哲理诗往往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物”“人”“事”“生活”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所以优秀的哲理诗,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以宇宙、人生哲理的启发。
由于哲理诗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学生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理趣。
其实,鉴赏哲理诗,理解其中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门道。
第一,可以通过诗人表达哲理的形式入手去理解“哲理”。
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哲理。
这类作品或寓理于事、或寓理于景、或喻理于物,叙事,写景、状物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
1、借景说理。
通过描写自然风景来抒发哲理在哲理诗当中是最多的。
这类诗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寄寓某种道理或是为说理作铺垫。
我们先来欣赏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一首哲理诗吗?全诗四句好像并没谈什么哲理,只是纯客观地描写了自然界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
但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诗人为什么要择取这迅疾而来、飘忽而去的三个意象━━“黑云”、“白雨”、“风”组成色彩斑谰的画面呢?为什么要用雨后平静的水面去反衬雨前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的“黑云”、“白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揭示自然界这种变化无常而又有常的规律呢?联系背景,原来这首诗作于王安石变法前夕,当时诗人据理力争,提出了与变法不同的主张,政治上正遭到改革派的围攻与打击,对整个政治局势,苏轼有点感到力难胜任,在郁闷之时,诗人从望湖楼前所看到的景色中得到启发。
他觉得,无论是政治的暴风雨还是个人的坎坷,都必然是暂时的,必然要回复到澄清的本原上,这就是诗人要通过眼前的风雨来表达的人生哲理。
再来欣赏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所谓诗歌的理趣美,就是运用风趣的手法进行说理,使读者在领悟道理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真切而生动的艺术美。
“理趣”的说法是宋代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包恢在《敝帚稿略》里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其中“状理则理趣浑然”一语,即指说理要说得有趣味,既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又要防止枯燥无味和直截了当,必须符合诗歌本身所固有的艺术特征,把理和趣有机统一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形象说理”。
提出诗歌创作要具备理趣美,是与宋诗侧重于说理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国古代诗歌的理趣美,在宋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苏轼等著名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充满理趣的诗作或诗句。
例如苏轼的著名七绝《题西林壁》,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充满理趣的说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即一个人如果陷于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个环境或事件的真相,就会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但是作者在说这个深刻道理时,是以自己身处庐山中看庐山的感受为喻,说横看侧看不一样,远处近处也不同,庐山的真面目之所以看不透,就因为自己身处庐山当中才感到迷茫,从而反证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必须跳出庐山看庐山。
古典诗歌的理趣美,更表现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的诗中,往往含有深刻说理的成分,使其中某些句子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令读者传诵千古。
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从全诗看,这是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诗,但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则既是实景描绘,又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寓理于景,形象地说明虽然目前似乎无路可走,处于困难重重的局面,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景象,获得巨大的成功,堪称理趣盎然。
诗歌的“理趣”
诗歌的“理趣”我国古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
比如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它却十分生动有趣。
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大家所常用的成语典故。
这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所说的富有“理趣”的诗作。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
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敝帚稿略》卷二)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
明代的李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缶音集序》)的话。
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写一般理论文章的抽象思维方法去写诗,其结果就会像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其实并非否定“理”,而是强调仅仅有“理”不能算诗,诗还必须有“趣”。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而不能坠入“理障”或“理臼”。
所谓“理障”和“理臼”,都是指说理诗中那些违背了艺术特殊规律、丧失了审美特性的作品而言的。
初中语文古诗哲理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哲理汇总
1. 《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的哲理是:在描写景物和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即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取代旧事物。
2.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蕴含的哲理是:只有不畏艰险地攀登,才能达到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蕴含的哲理是: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事物迷惑。
4.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蕴含的哲理是: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奋发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5.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蕴含的哲理是:伴随着一种美好事物的消失,必然会有另一种美好事物的出现,生活不会因某一种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因此,不必伤感。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蕴含的哲理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7. 《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蕴含的哲理是:就像月亮有圆缺一样,人生也不可能完美无缺的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古诗的理趣内容摘要:“诗言志”、“诗缘情”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根基,而言理,并不很为中国古典诗学重视。
其实,理不碍诗,两者并不相悖。
优秀的诗篇,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又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时代的旋律,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示。
关键词:理趣;意象;意境;比兴;鉴赏“诗言志”、“诗缘情”一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根基,而言理,并不很为中国古典诗学重视。
东晋与宋代的士人,集中、大量地进行了以理入诗的创作,但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总论》),宋代的道学家以理语入诗,“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之压韵者耳。
”(刘克庄《跋恕斋戒诗存稿》),徒具诗的形式而破坏了诗歌的审美艺蕴,都遭到诟病。
理与诗,似乎如同水与火不能兼容。
其实不然,理不碍诗,两者并不相悖。
优秀的诗篇,描写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具体的,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充满着社会的内容,时代的旋律,能把诗人的一己之感,升华为普遍的宇宙人生的经验。
这样的诗,往往情理相生,既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又使读者得到蕴含其中的某种哲理的启示。
比如陶渊明的诗,可谓是情、景、事、理浑融的典范。
在诗人淡笔写就的寻常人事景物中,种豆,饮酒,读书,登高,鸡犬,榆柳,飞鸟,炊烟,生活的真意、生命的真谛悄然显现。
以《饮酒》其五为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面讲了只要处心自然,不管处身何地都不会受俗世尘嚣的烦扰的道理,后面是“心远”之后,真朴自然的生活与人生真谛的发现。
《古学千金谱》言,“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
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
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
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世说新语·文学》第七十六,“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
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郭璞的诗在对自然景象的白描中,寄寓了万物有变、世事无常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慨,景、情、理圆融无分,所以阮孚有“神超形越”之感。
这样的诗,虽言理,但也注意到形象性,能充分体现诗歌的特点,充满了理趣。
所谓理趣,是指诗歌在抒情写景中,以意境、象征或情思体验等方式而不是以理念的方式呈现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的智慧。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作过诠释,“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
”“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恨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充满理趣的诗,早于《诗经》就已有之,“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小雅·十月之交》)就形象地说明事物发展变化之理。
陶渊明、王维、苏轼等大诗人,都留下许多充满理趣的诗作。
在古典诗歌史上,理趣诗别具一格。
理趣诗,不仅是哲理和诗情的统一,还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融合。
一面是抽象的哲思,一面是具体的形象,诗人是如何化对立为统一的呢?一、寄理趣于意象之中。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哲思融入到物象上,就创造出深蕴理趣的意象来。
如陶渊明创造的“鸟”的意象,就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求。
“羁鸟”对“旧林”的眷思,映照出诗人对田园的追求,欢鸟则充分体现出了诗人顺心遂志的喜悦,“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四言《归鸟》,集中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归鸟重回田园山林,无虑无忧、自在自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尚,对真朴之理的找寻、了悟与实践。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不同的许多意象,不同的意象自然也就表达出不同的理趣。
下面几首诗,都有凌霄花所构成的意象,但言理各殊。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白居易《咏凌霄花》)白居易以凌霄花的腼颜攀附及令人哀叹的结局,觉悟立身做人之理。
宋代的贾昌期纯是赞叹,因为看到志存高远之理。
“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贾昌期《咏凌霄花》)另一宋代诗人曾肇却是以凌霄花做青松的映衬,写识分鉴别节操品质之理。
“凌波条体纤,柔枝叶上缀。
青青乱松树,直干遭蒙蔽。
不有严霜威,焉能辨坚脆?”(曾肇《凌霄花》)诗人妙借意象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智慧之思,读者也可从意象入手,妙赏诗歌的理趣。
二、融理趣于意境之中。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独有的概念,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主观情意不仅包涵诗人的感情、个性,也包涵诗人的思想,而这些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意境必然曲折反映一定的社会内容。
优秀的诗人,往往就把他们关于宇宙人生的思索自然无痕地融入意境中。
比如王维晚年的一组《辋川集》,在清淡幽静的自然山水之美中,贯通的是“空”与“寂”的禅意。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灿烂的芙蓉花寂寞地开,又寂寞地落,自生自灭在这远离尘嚣的山涧里,不知已经过了多少岁月,也不知还要再过多少春秋,既无世人知道它的存在,它也不知道人世的变迁。
这真是一个寂然的世界。
所以,胡应麟以“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评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能状其景。
”在今天看来,王诗显然更脍灸人口。
李诗是首七律,畅当的也是一首五绝,与王诗同题为《登鹳雀楼》,诗云:“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李诗与畅诗也都写得气势雄伟,诗境阔大,但与王诗相较,终逊一筹。
王诗胜处,不仅在让人胸襟为之一开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二句,更在“景入理势”(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句。
这两句即景生理,积极进取的精神、居高望远的哲思与雄浑壮阔的景色融合得天衣无缝,既与前句承接自然,又出人意料,且含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理趣化于意境中,王诗遂独步千古。
三、喻理趣于比兴手法中。
自《诗经》以来,比兴已经成为诗歌的传统,诗歌用比兴、象征的手法表现哲理,喻理趣于形象之中,生动鲜明,感染力强。
如汉乐府《长歌行》就以“园中青葵”起喻,用了朝露易干、春叶秋凋、百川不归等一连串的比兴,形象地说明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理,令人警醒。
再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收到苏辙的来诗,回忆起旧年兄弟二人进京应举,路过渑池,寺壁题诗的往事,引发人生行迹的感慨,诗以“雪泥鸿爪”为喻,化实为虚,喻指往事所留痕迹,表示人生的偶然无定之慨,沧桑中,情理并见。
有的诗通体都用比喻象征,诗之理趣,往往见于言外。
如朱熹有诗《泛舟》,“昨夜江池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水涨舟轻,是生活常景,理学家朱熹以此常识内容入诗,其实是说理,借“泛舟”喻治学求理上的一种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
《千家诗》王相注:“文公以泛舟喻学。
……以比人见道不明,千思万索,及至悟来,不思不勉,自然而然,从容中道也。
”再如他的《观书有感》,也并不是吟咏池塘澄澈抒发士大夫清逸情致的诗,同样是“借物以明道也”(罗大经《鹤林玉露》)的说理诗。
水清如镜的方塘喻理学之“道理”,清源活水喻读书,要想明“道”穷“理”,就要读书。
凭借独特的整体比喻,枯燥艰深的理学之“理”,不仅得以形象生动地表现,而且倍增让人信服之力。
四、见理趣于鉴赏的再创造中。
前面所说的诗之理趣,都是诗人主观上着意为之的。
事实上,诗之理趣,经过一代一代读者的创造性地阅读品鉴,有些已经发生了变化。
读者就原诗中的理趣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对宇宙历史人生的认知和体验,展开想象与联想,从而改变了原诗的理趣。
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谭献《复堂词话序》)如前述朱熹的《观书有感》,随着理学的衰落,理趣之内涵已被读者悄然改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清与源活的关系,启示着读者,无论治学,还是开创事业,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从根本源头上下功夫。
有的诗句,原本是抒情写景,读者却从中解读出了理趣。
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原本是表现爱人之间誓死不渝的深挚恋情,今人却借以表现对事物执著的追求精神。
再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句,原本言说的都是相思与爱情,王国维先生却在《人间词话》中比之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以理趣解诗,新颖深刻。
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原是用拟人的手法,奇特的构思表现春天的灿烂、春光的美好。
后人却由此联想,赋予美好的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总会冲破阻碍、脱颖而出的理趣。
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写山间水畔徐行所见之景,后人由此领悟,事物的消长变化是世间真理,在无路可走的迷境与逆境中,沉静内心,锲而不舍,终后豁然开朗,转入顺境。
还有的诗句,读者解悟的理趣甚至与作者寄予的原意大相径庭。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刘禹锡作此诗是酬答白居易的关怀之情,白的赠诗中,对刘禹锡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刘诗就此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了这种特定情境下自己的感情。
白居易赠诗的颈联为“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刘答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的坎坷失意,而将他人的得志显荣比作“千帆过”、“万木春”,对比之中,暗含对寂冷己方的同情,对荣灸他方的讽刺。
诗中颇有几分向老友倾诉不平的感伤之情。
刘禹锡胸怀宽广,这一句虽然惆怅伤感,却也达观。
俞陛云解释这一句说:“久推名句,谓自安义命,勿羡他人。
”(《诗境浅说》)近人多以积极乐观的情感解之,赋予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之理趣,实属创新。
《春秋繁露》上说“诗无达诂”,因为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读者的再创造,有些诗歌的理趣发生变化,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步出夏门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杜甫《江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禅堂》)“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题兴唐寺小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