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考试卷
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4c25fff7ec4afe05a1df39.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 A 、B 及物体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 ,A 与 B 、B 和 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 ,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r 、1.5r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A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μmg B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m ω2rC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grμωD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23grμ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以及B 对A 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233f m r m g ωμ=故A 错误,B 正确;CD .由于A 、AB 整体、C 受到的静摩擦力均提供向心力,故对A 有()()233m r m g ωμ对AB 整体有()()23232m m r m m g ωμ++对物体C 有()21.52m r mg ωμ解得grμω故C 错误, 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两个啮合的齿轮,其中小齿轮半径为10cm ,大齿轮半径为20cm ,大齿轮中C 点离圆心O 2的距离为10cm ,A 、B 两点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则A 、B 、C 三点的( )A .线速度之比是1:1:2B .角速度之比是1:2:2C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4:2:1D .转动周期之比是1:2:2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同缘传动时,边缘点的线速度相等v A =v B ①同轴转动时,各点的角速度相等ωB =ωC ②根据v =ωr ③由②③联立代入数据,可得B C 2v v =④由①④联立可得v A :v B :v C =2:2:1A 错误;B .由①③联立代入数据,可得A B :2:1ωω=⑤再由②⑤联立可得A B C ::2:1:1ωωω=⑥B 错误; D .由于2T πω=⑦由⑥⑦联立可得A B C ::1:2:2T T T =D 正确; C .根据2a r ω= ⑧由⑥⑧联立代入数据得A B C ::4:2:1a a a =C 正确。
物理高一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物理高一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62c2a50b4e767f5acfcee6.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 A 、B 及物体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 ,A 与 B 、B 和 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 ,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r 、1.5r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A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μmg B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m ω2rC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grμωD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23grμ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以及B 对A 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233f m r m g ωμ=故A 错误,B 正确;CD .由于A 、AB 整体、C 受到的静摩擦力均提供向心力,故对A 有()()233m r m g ωμ对AB 整体有()()23232m m r m m g ωμ++对物体C 有()21.52m r mg ωμ解得grμω故C 错误, 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小球,在半径为R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能够到达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B gRC 5gR 为6mgD .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gR ,则此时小球对管道的外壁的作用力为3mg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圆形管道内壁能支撑小球,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选项A 正确,B 错误;C .设最低点时管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 F mg m R-=将5v gR =代入解得60F mg =>,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小球对管道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即小球对管道的外壁有作用力为6mg ,选项C 正确;D .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v F mg m R'+=将2v gR =30F mg '=>,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管道的外壁的作用力为3mg ,选项D 正确。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bb2f6950e2524de4187e5c.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小球A 可视为质点,装置静止时轻质细线AB 水平,轻质细线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θ︒=,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细线AC 长L ,B 点距C 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
装置BO 'O 能以任意角速度绕竖直轴O 'O 转动,且小球始终在BO 'O 平面内,那么在ω从零缓慢增大的过程中( )(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A .两细线张力均增大B .细线AB 中张力先变小,后为零,再增大C .细线AC 中张力先不变,后增大D .当AB 中张力为零时,角速度可能为54g L【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当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T AB =mg tan37°=0.75mg T AC =cos37mg=1.25mg若AB 中的拉力为0,当ω最小时绳AC 与竖直方向夹角θ1=37°,受力分析如图mg tan θ1=m (l sinθ1)ωmin 2得ωmin 54g l当ω最大时,由几何关系可知,绳AC 与竖直方向夹角θ2=53°mg tan θ2=mωmax 2l sin θ2得ωmax =53g l所以ω取值范围为54g l ≤ω≤53g l绳子AB 的拉力都是0。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开始时AB 是拉力不为0,当转速在54g l ≤ω≤53gl时,AB 的拉力为0,角速度再增大时,AB 的拉力又会增大,故A 错误;B 正确;C .当绳子AC 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时,AC 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绳子的拉力绳子等于1.25mg ;当转速大于54gl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增大,拉力开始增大;当转速大于53gl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AC 上竖直方向的拉力不变,水平方向的拉力增大,则AC 的拉力继续增大;故C 正确; D .由开始时的分析可知,当ω取值范围为54g l ≤ω≤53g l时,绳子AB 的拉力都是0,故D 正确。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天体运动(带答案)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天体运动(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2d1a65901020207409cc3.png)
高一物理专题训练:天体运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有两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一个轨道半径为,对应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分别为,,,;另一个轨道半径为,对应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分别为,,,.关于这些物理量的比例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D2.设在地球上和某天体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的最大高度比为k(均不计阻力),且已知地球与该天体的半径之比也为k,则地球与此天体的质量之比为() A.1B.k2C.kD.【答案】C3.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火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那么火星表面的引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忽略行星自转影响)A.B.C.D.【答案】B4.土星最大的卫星叫“泰坦”(如图),每16天绕土星一周,其公转轨道半径约1.2×106 km,土星的质量约为A .5×1017 kgB .5×1026 kgC .7×1033 kgD .4×1036 kg【答案】B5.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球体,在距离球心O 为2R 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现从M 中挖去半径为12R 的球体,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F 为( )A .2736GMm R B .278GMm R C .218GMm R D .2732GMm R 【答案】A6.已知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影响,以上数据可推算出 [ ]A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9:16B .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9:8C .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动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之比约为8:9D .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线速度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线速度之比约为81:4【答案】C7.中新网2018年3月4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发现一颗名为WASP-39b 的地外行星,该行星距离地球约700光年,质量与土星相当,它白天温度为776.6摄氏度,夜间也几乎同样热,因此被科研人员称为“热土星”。
物理高一下册 圆周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物理高一下册 圆周运动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1513ea0116c175e0e488a.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 =1m 的细线,一端系一质量为m =1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体顶端,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当小球在水平面内绕锥体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时,细线的张力为T ,取g=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ω=2rad/s 时,T 3+1)NB .当ω=2rad/s 时,T =4NC .当ω=4rad/s 时,T =16ND .当ω=4rad/s 时,细绳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大于45°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当小球对圆锥面恰好没有压力时,设角速度为0ω,则有cos T mg θ=20sin sin T m l θωθ=解得0532rad/s 3ω= AB .当02rad/s<ωω=,小球紧贴圆锥面,则cos sin T N mg θθ+=2sin cos sin T N m l θθωθ-=代入数据整理得(531)N T =A 正确,B 错误;CD .当04rad/s>ωω=,小球离开锥面,设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cos T mg α= 2sin sin T m l αωα=解得16N T =,o 5arccos 458α=>CD 正确。
故选ACD 。
2.两个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a 、b 之间用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开始时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B .b 比a 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C .当2kgLω=a 刚要开始滑动 D .当23kgLω=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mω2r ,则当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时,木块b 的最大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在木块b 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值前,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ω2r ,a 和b 的质量分别是2m 和m ,而a 与转轴OO ′为L ,b 与转轴OO ′为2L ,所以结果a 和b 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当b 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后,b 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即kmg +F =mω2•2L ①而a 受力为f′-F =2mω2L ②联立①②得f′=4mω2L -kmg综合得出,a 、b 受到的摩擦力不是始终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 C .当a 刚要滑动时,有2kmg+kmg =2mω2L +mω2•2L解得34kgLω=选项C 错误;D. 当b 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时202kmg m r ω=⋅解得02kgLω=因为32432kg kg kgL L L >>,则23kgLω=时,b 所受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大小为kmg ,选项D 正确。
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7dfd8af1ffc4fff47ac76.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小球A 可视为质点,装置静止时轻质细线AB 水平,轻质细线A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θ︒=,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细线AC 长L ,B 点距C 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
装置BO 'O 能以任意角速度绕竖直轴O 'O 转动,且小球始终在BO 'O 平面内,那么在ω从零缓慢增大的过程中( )(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A .两细线张力均增大B .细线AB 中张力先变小,后为零,再增大C .细线AC 中张力先不变,后增大D .当AB 中张力为零时,角速度可能为54g L【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当静止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T AB =mg tan37°=0.75mg T AC =cos37mg=1.25mg若AB 中的拉力为0,当ω最小时绳AC 与竖直方向夹角θ1=37°,受力分析如图mg tan θ1=m (l sinθ1)ωmin 2得ωmin 54g l当ω最大时,由几何关系可知,绳AC 与竖直方向夹角θ2=53°mg tan θ2=mωmax 2l sin θ2得ωmax =53g l所以ω取值范围为54g l ≤ω≤53g l绳子AB 的拉力都是0。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开始时AB 是拉力不为0,当转速在54g l ≤ω≤53gl时,AB 的拉力为0,角速度再增大时,AB 的拉力又会增大,故A 错误;B 正确;C .当绳子AC 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时,AC 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始终等于重力,所以绳子的拉力绳子等于1.25mg ;当转速大于54gl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增大,拉力开始增大;当转速大于53gl后,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AC 上竖直方向的拉力不变,水平方向的拉力增大,则AC 的拉力继续增大;故C 正确; D .由开始时的分析可知,当ω取值范围为54g l ≤ω≤53g l时,绳子AB 的拉力都是0,故D 正确。
物理试题天体运动及答案
![物理试题天体运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0611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4.png)
物理试题天体运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开普勒描述的行星运动定律?A.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B.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是恒定的C.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D.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2.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B. 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 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3. 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这导致了什么现象?A. 季节变化B. 潮汐现象C. 昼夜交替D. 地球的公转4.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27.3天,这与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步导致了什么现象?A. 季节变化B. 潮汐现象C. 月食D. 日食5.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力与加速度的关系?A. 力与加速度成正比B. 力与加速度成反比C. 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D. 力与加速度成反比,与质量成正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近似为_________。
2.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这个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_定律。
3.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为_________,其中G是引力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4.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称为_________,其大小约为23.5°。
5. 潮汐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引力作用造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专题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
![专题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52be71e87c24028915fc3d7.png)
cb a O A D R专题三 圆周运动与天体运动例题1.如图1所示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它是由半径R 的半圆环和切于D 点的水平部分组成,a.b.c 三个物体由水平部分半圆环滑去,它们重新落回水平面上时的着地点到D 点的距离依次为AD<2R,BD=2R,CD>2R.若a ,b ,c 三个物体在空中飞行时间依次为Ta ,Tb ,Tc,则关于三者的时间关系一定有:( ) A. Ta=Tb B. Tb=TcC. Ta=TcD.无法确定 2.如图2所示,在绕竖直轴做水平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A 、B两物,质量分别为0.3kg 和0.2kg ,用长L=0.1m的细线把A 、B 相连,A 距转轴0.2m ,A 、B 与盘面间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其重力大小的0.4倍,取g=10m/s 2.求:(1)为使A、B同时相对于圆盘滑动,圆盘的角速度至少为多大?(2)当圆盘转动到使A、B即将相对圆盘滑动时烧断细线,则A、B两物运动情况如何?3.如图3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圆桶正在以中轴线为轴匀速转动,桶上有一小孔,当小孔转到桶的上方时,在孔正上方h 处有一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圆孔半径足够大,以使小球穿过时不受阻碍,要使小球穿桶下落,h 与圆桶半径R 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4.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该星球的质量M .图1 图2 图35.已知地球半径R=6.4×106m ,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9.8m/s 2,计算在距离地面高为h=2×106m 的圆形轨道上的卫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 和周期T 。
6.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ae1a1a21614791611286d.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m 、2m 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 '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μ=,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 共线且OA =OB =BC =r =0.2 m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B 、C 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C .当5/rad s ω>时整体会发生滑动D 2/5/rad s rad s 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BC 【解析】ABC 、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可知,因为C 的半径最大,质量最大,故C 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加最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2122C mg m r μω= ,计算得出:112.5/20.4grad s rμω=== ,当C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BC 开始提供拉力,B 的摩擦力增大,达最大静摩擦力后,AB 之间绳开始有力的作用,随着角速度增大,A 的摩擦力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与B 的摩擦力也达到最大时,且BC 的拉力大于AB 整体的摩擦力时物体将会出现相对滑动,此时A 与B 还受到绳的拉力,对C可得:22222T mg m r μω+= ,对AB 整体可得:2T mg μ= ,计算得出:2grμω=当15/0.2grad s rμω>== 时整体会发生滑动,故A 错误,BC 正确; D 、 2.5rad/s 5rad/s?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逐渐增大,故D 错误; 故选BC2.两个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a 、b 之间用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开始时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B .b 比a 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C .当2kgLω=a 刚要开始滑动 D .当23kgLω=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mω2r ,则当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时,木块b 的最大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在木块b 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值前,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ω2r ,a 和b 的质量分别是2m 和m ,而a 与转轴OO ′为L ,b 与转轴OO ′为2L ,所以结果a 和b 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当b 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后,b 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即kmg +F =mω2•2L ①而a 受力为f′-F =2mω2L ②联立①②得f′=4mω2L -kmg综合得出,a 、b 受到的摩擦力不是始终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 C .当a 刚要滑动时,有2kmg+kmg =2mω2L +mω2•2L解得34kgLω=选项C 错误;D. 当b 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时202kmg m r ω=⋅解得02kgLω=因为32432kg kg kgL L L >>,则23kgLω=时,b 所受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大小为kmg ,选项D 正确。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章节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章节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0916e7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a.png)
⾼中物理天体运动章节测试题新⼈教版必修2天体运动测试题1、据媒体报道,“嫦娥⼀号”卫星环⽉⼯作轨道为圆轨道,该卫星离⽉球表⾯的⾼度为200 km, 运⾏周期为127min。
若还知道引⼒常量和⽉球半径,仅利⽤上述条件能求出的是()A.该卫星的质量B.⽉球对该卫星的万有引⼒C.该卫星绕⽉球运⾏的速度D.⽉球表⾯的重⼒加速度2、如图所⽰,在圆轨道上运⾏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A静⽌(相对空间舱)“站”于舱内朝向地球⼀侧的“地⾯”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A受空间站的的作⽤⼒是由B指向A“竖直向上”⽅向B.该空间站的运⾏速度⼤于地球的第⼀宇宙速度C.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与他受到B的⽀持⼒⼤⼩相等D.该轨道上的另⼀颗卫星的向⼼加速度与空间站的向⼼加速度⼤⼩相等3、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r处(r>R)有⼀同步卫星.另有⼀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3r处也有⼀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72h,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值为()A.1∶9B.3∶8C.27∶8D.1∶84、设想⼈类开发⽉球,不断把⽉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A.地球与⽉球间万有引⼒将变⼤B.地球与⽉球间万有引⼒将变⼩C.⽉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球绕地球运动周期将变短5、“嫦娥⼆号”探⽉卫星于2010年10⽉1⽇成功发射,⽬前正在⽉球上⽅1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
已知“嫦娥⼆号”卫星的运⾏周期、⽉球半径、⽉球表⾯重⼒加速度、万有引⼒恒量G。
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B.⽉球的平均密度C.卫星线速度⼤⼩D.卫星所需向⼼⼒6、我国于2007年10⽉发射了探⽉卫星“嫦娥l号”。
假设该卫星的绕⽉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球表⾯。
已知⽉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l/81,⽉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l/4,地球上的第⼀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卫星绕⽉运⾏的速率约为()a.0.4km/s b.1.8km/s c.1lkm/s d.36km/s7、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造地球卫星,它到地⾯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上的重⼒加速度为g,则()A.卫星运动的速度为B.卫星运动的周期为C.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g D.卫星的动能为mgR8、设嫦娥号登⽉飞船贴近⽉球表⾯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飞船绕⽉运⾏周期为T。
高一物理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6b126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5.png)
高一物理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13年1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三号”,该卫星在环月圆轨道绕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月球半径为,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1)请推导出“嫦娥三号”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的表达式;(2)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试求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答案】【解析】(1)由题意知,“嫦娥三号”卫星的周期为(2分)设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分)又:(2分)联立解得:(1分)(2)设星球的密度为,由得(2分)(2分)联立解得:(1分)设地球、月球的密度分别为、,则:(1分)将,代入上式,解得:(1分)【考点】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应用。
2.关于地球的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地卫星可以在通过保定地理纬度圈所决定的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B.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的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的物体,因轨道相同故线速度大小相等D.近地卫星比赤道上的物体加速度大【答案】D【解析】考虑到卫星轨道的稳定性,所有卫星的轨道都以地心为圆心,A错误;近地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赤道上的物体却不是这样,B错误;近地卫星所受引力等于向心力,而赤道上的物体以引力的一部分提供向心力,线速度大小不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道近地卫星加速度大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
3.2008年9月27日16时30分左右,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活动,中国人实现了首次太空行走.事前采访翟志刚时,他说最担心的便是永远成为太空人.假设翟志刚出舱后和飞船脱离,则翟志刚将做()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远离地球飞向太空D.继续和飞船一起沿原轨道运转【答案】D【解析】翟志刚出舱后和飞船脱离,则翟志刚和飞船一样都是靠地球的引力继续做圆周运动,根据知道和飞船一起沿原轨道运转,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和航天知识。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f6b2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4.png)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1.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日心说,迈出了人类认识宇宙历程中最艰难而重要的一步B.第谷通过观察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C.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海王星的发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显示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2.对教材中圆周运动的图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速度越大,对桥的压力越大B.如图,一圆锥摆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改变绳长,而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随着的增大而增大C.如图,在固定的光滑圆锥筒内,同一小球先后在、位置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在位置处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于在位置处所受的支持力D.如图,火车转弯时若超过规定速度行驶,外轨对火车轮缘会有挤压作用3.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将一匀质圆柱体悬挂在竖直木板的点,将木板以底边为轴向后方缓慢转动直至水平,绳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忽略圆柱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在转动过程中()A.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增大B.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C.两根细绳上的拉力均先增大后减小D.两根细绳对圆柱体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4.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通过的位移为C.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5.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m1、m2由轻绳连接,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轻绳拉力的大小()A.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B.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C.只与物体的质量m1有关D.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与θ,μ无关6.如图所示,小船从码头出发,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渡河,若河宽为,渡河速度恒定,河水的流速与河岸的最短距离成正比,即为常量),要使小船能够到达距正对岸为s的码头,则()A.应为B.应为C.渡河时间为D.渡河时间为7.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为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 m。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及天体运动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及天体运动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483b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b.png)
圆周运动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方向永远与加速度方向垂直,且速率不变B、它是速度不变的运动C、它是匀变速运动D、它是受力恒定的运动2、汽车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对地面的压力为20000N,当该汽车以同样速率驶过半径为20m的凸形桥顶时,汽车对桥的压力为A、10000N B、1000N C、20000N D、2000N3、如图,光滑水平圆盘中心O有一小孔,用细线穿过小孔,两端各系A,B两小球,已知B球的质量为2Kg,并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20cm,线速度为5m/s,则A的重力为A、250NB、C、125ND、4、如图O1 ,O2是皮带传动的两轮,O1半径是O2的2倍,O1上的C 点到轴心的距离为O2半径的1/2则A、VA:VB=2:1B、aA:aB=1:2C、VA:VC=1:2D、aA:aC=2:1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变化,方向不变C.大小、方向都变化D.大小、方向都不变6、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以速度V 通过一半圆形的拱桥顶端时,关于人和自行车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就是它们受的重力B 、人和自行车的向心力是它们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圆心C 、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 、人和自行车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7、假设地球自转加快,则仍静止在赤道附近的物体变大的物理量是 A 、地球的万有引力 B 、自转所需向心力 C 、地面的支持力 D 、重力 8、在一段半径为R 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倍,则汽 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是 9、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 ,向心加速度为 a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小球的角速度Ra=ω B 、小球运动的周期aRT π2=C 、t 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aR t S =D 、t 时间内小球转过的角度aRt=ϕ 10、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 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 秒钟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球半径为R,那么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物体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11、假如一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V=r ω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r v m F 2=,可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将变为原来的21C.根据公式2r MmGF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少到原来的41D.根据上述B 和C 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少到原来的2倍 12、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需要做一些假设;例如: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2卫星的运转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3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4卫星需要的向心力等于它在地面上的地球引力;上面的四种假设正确的是 A 、123 B 、234 C 、134 D 、12413、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圆锥形漏斗的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物块A 和B,它们分别紧贴漏斗的内 壁.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物块A 的线速度小于物块B 的线速度 B.物块A 的角速度大于物块B 的角速度C.物块A 对漏斗内壁的压力小于物块B 对漏斗内壁的压力D.物块A 的周期大于物块B 的周期14、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远;B 、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C 、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D 、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A 为传送带的终端皮带轮,皮带轮半径为r,则要使物体通过终端时能水平抛出,皮带轮每秒钟转动的圈数至少为A 、rg π21 B 、rg C 、gr D 、π2gr16、如图所示,碗质量为M,静止在地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滑到圆弧形碗的底端时速率为v,已知碗的半径为R,当滑块滑过碗底时,地面受到碗的压力为:A 、M+mgB 、M+mg +R mv 2C 、Mg +R mv 2D 、Mg +mg -m Rv 217、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 、g 400 B 、g 4001 C 、g 20 D 、g 20118、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1,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A 、2122)(4GTr r r -π B 、23124GT r π C 、2224GT r π D 、21224GT r r π 19、2001年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命名为MCG6—30—15;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使得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运转;假定银河系中心仅此一个黑洞,且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估算该黑洞的质量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B 、太阳的质量和运动速度C 、太阳质量和到该黑洞的距离D 、太阳运行速度和到该黑洞的距离20、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 插入桌面上的小孔中,杆的另一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且角速度为ω,则杆的上端受到球对其作用力的大小为A 、m ω2RB 、242R g m ω-C 、242R g m ω+D 、不能确定21、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要计算地球的质量,还必须知道某些数据,现给出下列各组数据,算不出地球质量的有哪组:A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和地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和月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 ;C 、人造卫星在近地表面运行的线速度v 和运动周期T ;D 、地球半径R 和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第二卷二、计算题共37分2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 的滑块沿着粗糙的圆弧轨道滑行,当经过最高点时速度V=2m/s,已知圆弧半经R=2m,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μ=,则滑块经过最高点时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12分23.一个人用一根长L=1m,只能承受T=46N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m=1kg 的小球,已知圆心O离地的距离H=6m,如图所示,速度转动小球方能使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绳子被拉断,绳子拉断后,小球的水平射程是多大 13分24、经天文学观察,太阳在绕银河系中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这个轨道半径约为3×104光年约等于×1020m,转动周期约为2亿年约等于×1015s 太阳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来自于它轨道内侧的大量星体的引力,可以把这些星体的全部质量看作集中在银河系中心来处理问题;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太阳轨道内侧这些星体的总质量M 以及太阳作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G =×10-11Nm 2/kg 212分答案22、12分 解:由 所以 N = mg – m v 2/R =8 N 6分再由 f = μN 得 f = 4 N 6分23、13分 设小球经过最低点的角速度为ω,速度为v 时,绳子刚好被拉断,则T – m g = m ω2L∴ s rad mLmgT /6=-=ω v = ωL = 6 m/s 7分 小球脱离绳子的束缚后,将做平抛运动,其飞行时间为s gL H gh t 1)(22=-==3分 所以,小球的水平射程为 s = v t = 6 m 3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24、12分 M =×1041kg a=×10-10m /s 2若算出其中一问得8分 两问都算出的12分高中物理复习六 天体运动一、关于重力加速度1. 地球半径为R 0,地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0,那么在离地面高h 处的重力加速度是A. R h R h g 022020++()B. R R h g 02020()+ C. h R h g 2020()+D.R hR h g 0020()+二、求中心天体的质量2.已知引力常数G 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C. 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及运行周期 D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己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三、求中心天体的密度3.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期为T,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而瓦解;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 6π/GT 2四、卫星中的超失重求卫星的高度4. m = 9kg 的物体在以a = 5m/s 2 加速上升的火箭中视重为85N, ,则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的_________倍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取10m/s 25.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可由r 3 = a 2b 2c / 4π2求出,已知a 的单位是m, b的单位是s, c 的单位是m/ s2,请确定a、b、c 的意义地球半径地球自转周期重力加速度五、求卫星的运行速度、周期、角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6.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之比为1:2,轨道半径之比为3:1,求其运行的周期之比为;线速度之比为 ,角速度之比为;向心加速度之比为;向心力之比为 ;331/2:1 31/2:3 31/2:9 1:3 1:97.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若某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4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倍,求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221/2v18.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第一宇宙速度为V3,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向星加速度为a3,地球半径为R,则a2=r/R >a1>a2V2=R/r D. V3>V1>V2六、双星问题9.两个星球组成双星;设双星间距为L,在相互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 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ω,不考虑其它星体的影响,则求双星的质量之和;L3ω2/G七、变轨问题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八、追击问题11. 如图,有A 、B 两颗行星绕同一颗恒星M 做圆周运动,旋转方向相同,A 行星的周期为T 1,B 行星的周期为T 2,在某一时刻两行星相距最近,则A .经过时间 t=T 1+T 2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B .经过时间 t=T 1T 2/T 2-T 1,两行星再次相距最近C .经过时间 t=T 1+T 2 /2,两行星相距最远D .经过时间 t=T 1T 2/2T 2-T 1 ,两行星相距最远 课堂练习1.宇宙飞船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的半径为R 2,R 1>R2.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A .线速度变小B .角速度变小C .周期变大D .向心加速度变大2.两个质量均为M 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HN,O 为其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沿OH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3.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环绕月球运行过程中,设探测器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 ,运行速率为v ,当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一些环形山中的质量密集区上空时、v 都将略为减小 、v 都将保持不变将略为减小,v将略为增大 D. r将略为增大,v将略为减小4. 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算出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5.设地球半径为R,在离地面H 高度处与离地面h 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 H 2/h 2 / h C.R+ h/R+ H D. R+ h2/R+ H26.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B、C某时刻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卫星C的速度最小 B.卫星C受到的向心力最小C.卫星B的周期比C小 D.卫星A的加速度最大7. 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和“风云Ⅱ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每12h巡视地球一周;“风云Ⅱ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每24h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Ⅰ号”卫星比“风云Ⅱ号”卫星A.发射速度小 B.线速度大 C.覆盖地面区域大 D.向心加A B速度小8. 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航天飞机正加速飞向B处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C.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9. 物体在一行星表面自由落下,第1s内下落了,若该行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那么它的质量是地球的倍. 110.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 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则一物体在火星表面自由下落H高度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 8π2r3H/T2R21/21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的角速度应为原来的倍g+a/a1/212.一个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竖直升空,探测器的质量为1500 kg,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9 s末,发动机突然间发生故障而关闭.下图是从探测器发射到落回地面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已知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求:(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上升达到的最大高度 H;(2)该行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3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推力F. 1800m24m/s2317000N。
2024-2024学年高一物理高频考点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天体运动与人造航天器(基础必刷)
![2024-2024学年高一物理高频考点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天体运动与人造航天器(基础必刷)](https://img.taocdn.com/s3/m/cd517a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e.png)
2024-2024学年高一物理高频考点期末复习单元检测:天体运动与人造航天器(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是天和核心舱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场景,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脱离空间站,随后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已知核心舱的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关于核心舱和返回舱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B.天和核心舱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C.返回舱脱离空间站,开始返回时,需要点火减速,向后喷出炙热气体D.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表面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负功,动能逐渐减小第(2)题将重物静止悬挂在轻质弹簧下端,往左右方向轻微扰动重物,将会形成一个单摆;往上下方向轻微扰动重物,将会形成一个弹簧振子。
若此单摆及弹簧振子的周期满足时,无论给予哪种扰动,该装置都会周期性地在单摆和弹簧振子状态间切换,这种现象称为“内共振”。
已知弹簧振子的周期(m为重物质量,k为弹簧劲度系数),单摆摆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若要产生“内共振”现象,则该弹簧劲度系数应该满足( )A.B.C.D.第(3)题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所示,则( )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第(4)题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右侧面半径为的圆弧凹槽,凹槽质量为,凹槽点切线水平,点为最高点.一个质量也为的小球以速度从点冲上凹槽,重力加速度为,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凹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凹槽的总动量守恒,且离开凹槽后做平抛运动B.若,小球恰好可到达凹槽的点且离开凹槽后做自由落体运动C.若,小球最后一次离开凹槽的位置一定是点,且离开凹糟后做自由落体运动D.若,小球最后一次离开凹槽的位置一定是点,且离开凹槽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第(5)题单镜头反光相机俗称单反,它用一块放置在镜头与感光部件之间的透明平面镜把来自镜头的图像投射到对焦屏上。
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高一物理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95bfd852458fb760b5654.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有一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的水平足够大圆盘,上面放置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 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L ,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物块A 始终与圆盘一起转动。
则( )A .当圆盘角速度缓慢地增加,物块受到摩擦力有可能背离圆心B .当圆盘角速度增加到足够大,弹簧将伸长C gLμ D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x mg kxmLμ+【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物块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随着圆盘角速度缓慢地增加,当角速度增加到足够大时,物块将做离心运动,受到摩擦力为指向圆心的滑动摩擦力,弹簧将伸长。
在物块与圆盘没有发生滑动的过程中,物块只能有背离圆心的趋势,摩擦力不可能背离圆心,选项A 错误,B 正确;C .设圆盘的角速度为ω0时,物块将开始滑动,此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有20mg mL μω=解得0gLμω=选项C 正确;D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x 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mg kx m x L μω+=+()解得mg kxm x L μω+=+()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满足3:4:5的斜面体沿半径方向固定在一水平转盘上,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0.5。
若木块能保持在离转盘中心的水平距离为40cm 处相对转盘不动,g =10m/s 2,则转盘转动角速度ω的可能值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1rad/sB .3rad/sC .4rad/sD .9rad/s【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斜面体的倾角满足3tan 0.54θμ=>= 即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角速度为零时,木块不能静止在斜面上;当转动的角速度较小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木块恰要向下滑动时11cos sin N f mg θθ+= 2111sin cos N f m r θθω-=又因为滑动摩擦力满足11f N μ=联立解得1522rad/s 11ω=当转动角速度变大,木块恰要向上滑动时22cos sin N f mg θθ=+2222sin cos N f m r θθω+=又因为滑动摩擦力满足22f N μ=联立解得252rad/s ω=综上所述,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满足522rad/s 2rad/s 52rad/s 7rad/s 11ω≈≤≤≈ 故AD 错误,BC 正确。
物理高一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物理高一下册 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22b99e2bd960591c67767.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 A 、B 及物体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 3m ,2m ,m ,A 与 B 、B 和 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 ,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r 、1.5r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 )A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μmg B .B 对 A 的摩擦力一定为 3m ω2rC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grμωD .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23grμ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以及B 对A 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233f m r m g ωμ=故A 错误,B 正确;CD .由于A 、AB 整体、C 受到的静摩擦力均提供向心力,故对A 有()()233m r m g ωμ对AB 整体有()()23232m m r m m g ωμ++对物体C 有()21.52m r mg ωμ解得grμω故C 错误, 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小球,在半径为R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能够到达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B gRC 5gR 为6mgD .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gR ,则此时小球对管道的外壁的作用力为3mg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圆形管道内壁能支撑小球,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选项A 正确,B 错误;C .设最低点时管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 F mg m R-=将5v gR =代入解得60F mg =>,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小球对管道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即小球对管道的外壁有作用力为6mg ,选项C 正确;D .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v F mg m R'+=将2v gR =30F mg '=>,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管道的外壁的作用力为3mg ,选项D 正确。
高三物理天体运动试题
![高三物理天体运动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ff9a7871fe910ef02df897.png)
高三物理天体运动试题1.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距离地面高度为2R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小为B.角速度为C.加速度大小为g D.周期为6π【答案】AB【解析】根据,可得线速度,所以A正确;可得角速度,所以B正确;得:,所以C错误;,得周期,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运动2.某仪器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置于宇宙飞船中,当宇宙飞船以a=0.5g的加速度竖直上升到某高度时仪器所受的支持力为90N,取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半径R=6400km。
求:(1)此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2)此处离地面的高度H;(3)在此高度处运行的卫星速度v.【答案】(1)(2)(3)【解析】(1)由在地表仪器重160N,可知仪器质量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②(3分)代入数据,得③(1分)(2)设此时飞船离地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该高度处重力加速度④(2分)地表重力加速度⑤(1分)联立各式得⑥(1分)(3)设该高度有人造卫星速度为v,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来提供,有⑦(3分)由⑤⑦式得(1分)【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3. 2013年12月11日,“嫦娥三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成功落月,如图所示。
关于“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Ⅰ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答案】A【解析】由图知,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P点做圆周运动,在轨道Ⅱ上P点开始做近心运动,故在轨道Ⅱ上P点速度小于轨道Ⅰ上P点的速度,所以A正确;根据开普勒的周期定律知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故B错误;P点是远月点,Q点是近月点,根据万有引力,知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所以C错误;从P到Q万有引力做正功,所以D错误。
高一物理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试卷
![高一物理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b2d06a0722192e4536f6f6.png)
高一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作曲线运动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 ,在流速为3m/s 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B .3m/s C .8m/s D .9m/s3、某物体在一个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向西运动,当它受到一个向南的恒定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将是( )A .直线运动且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不变,是匀变速运动C .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D .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4、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
竖直放置的光滑铁圈环的半径cm R 20=,环上有一个穿孔的小球m ,仅能沿环作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21O O 以s rad /10的角速度旋转,(g 取2/10s m )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与环心O 的连线与21O O 的夹角θ可能是( ) A .30° B .45° C .53° D .60°5、设地球半径为R ,a 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b 为一颗近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与c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r B .a 与c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R C .b 与c 的周期之比为r R r RD .b 与c 的周期之比为Rr6、如图所示,以速度v 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的物体A 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 ,当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物体B 的速度为( )A .vB .θsin vC .θcos vD .θsin v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滑块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F ,则( ) A .F =mg μ B . F>mg μC .F<mg μD .无法确定F 的值8、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A .飞船的运行线速度B .飞船的运行周期C .飞船的轨道半径D .行星的质量9、如图所示,用同样材料做成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间的关系A m =2B m =3C m ,转动半径之间的关系是C R =2A R =2B R ,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5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最小B .物体C 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 .物体C 的向心加速度最小D .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C 最先开始滑动10、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0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曲线运动的说确的是(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作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 ,在流速为3m/s 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B .3m/s C .8m/s D .9m/s
3、某物体在一个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向西运动,当它受到一个向南的恒定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将是( ) A .直线运动且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不变,是匀变速运动
C .曲线运动,但加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D .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4、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
竖直放置的光滑铁圈环的半径
cm R 20=,环上有一个穿孔的小球m ,仅能沿环作无摩擦滑动,如果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21O O 以s rad /10的角速度旋转,(g 取2/10s m )则小球相对环静止时与环心O 的连线与21O O 的夹角θ可能是( ) A .30° B .45° C .53° D .60°
5、设地球半径为R ,a 为静止在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b 为一颗近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的一颗同步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 .下列说确的
是( )
A .a 与c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r
B .a 与c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r
R C .b 与c 的周期之比为
r R r R
D .b 与c 的周期之比为R
r
6、如图所示,以速度v 沿竖直杆匀速下滑的物体A 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B ,当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物体B 的速度为( )
A .v
B .θsin v
C .θcos v
D .θ
sin v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滑块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F ,则( )
A .F =mg μ
B . F>mg μ
C .F<mg μ
D .无法确定F 的值
8、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 .飞船的运行线速度
B .飞船的运行周期
C .飞船的轨道半径
D .行星的质量
9、如图所示,用同样材料做成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间的关系A m =2B m =3C m ,转动半径之间的关系是C R =2A R =2B R ,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B .物体
C 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题5
C .物体C 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D .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C 最先开始滑动
10、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经过P 点的线速度大于经过Q 点的线速度
B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二.实验题(16分)
11. (1)(4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
(A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C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D )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
(2)在做平抛实验的过程中,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坐标纸上留下三点痕迹,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 ,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 ,那么重力加
速度g=______m/s 2,小球的初速度是 _______m/s ,球过A 点时的速率是
P
地球
Q 轨道1
轨道2
m/s 。
(以上答案小数点后保留二位)
1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为了在这种环境测量物体的质量,某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 为光滑的小孔):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卫星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实验时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___________ 。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用上小题中的物理量表示)
三.计算题(4小题,共44分)13.(10分)如图所示,小球A 质量为m ,固定在长为L 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 点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
当小球经过最高点时,杆对球产生向下的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
求:(1)小球到达最高时速度的大小。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gL 6,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14.(10分)质点P 以O 为圆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周期为T。
当,P经过图中D点时,有一质量为m的另一质点Q受到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为使P、Q两质点在某时刻的速度相同,则F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15.(12分)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1号”卫星,该卫星可贴近月球表面运动且轨道是圆形的.已知地球的半径是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为T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求:(1)“嫦娥1号”卫星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2)设想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自由落体实验,某物体从离月球表面h处自由下落,经多长时间落地?
16.(12分)如图所示,从倾角为 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
v,沿水平方向
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求:
(1)小球落在B点的速度;
(2)A、B点的距离;
(3)从抛出开始经多长时间小球离斜面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高一下学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测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 DDBDD BBBDB 二.实验题
11.(1)ABD (2)9.72 0.49 0.81
12. (1)没有压力 (2)弹力F 周期T 半径R (3)R
FT 22
4π
13、解:(1)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大小为mg ,设在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
v 1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L v m
mg 2
1
2= 得 gL
v
21
=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gL v 6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L v m mg F 2
2
=- 得 mg F 7=
14.解析:速度相同包括大小相等和方向相同。
由质点P 的旋转情况可知,只有当P 运动到圆周上的C 点时P 、Q 速度方向才相同。
即质点P 应转过周(
),
经历的时间
质点P 的速度
在同样的时间,质点Q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应达到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速度公式得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15.(12分)
(1)设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近地卫星的质量为m ,周期为T 0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02
)2(T mR R GMm π=--------(2分)
设月球的质量为M 1,半径为R 1,探月卫星的质量为m 1,周期为T 1
2112
1
1
1)2(T mR R m GM π
= -------(2分) 891
3
3101==
M R M R T T 0189
T T =---------(2分)
(2)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
2R GMm mg = 2
1
1111R m GM g m = ---------(2分)g g 8116
1=------------(1分) 2121t g h =
------------(1分)g
h
t 249=
------------(2分)
16.(1)θ2
0tan
41+v 与0v 间的夹角)tan 2(tan 1θα-=
(2)θθcos tan 22
0g v s = (3)g
v H 2tan sin 2
0θ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