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课程设计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掌握其主要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减速器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完成单级减速器的初步设计。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提高其绘图技能。
2.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单级减速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原理、力学、材料力学等知识,具有一定的CAD绘图技能,但实际设计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单级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减速器的作用、分类及单级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2. 减速器的设计原理:涉及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分析单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 零部件设计:介绍单级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轴、轴承、箱体等。
4. 设计计算:根据实际需求,运用相关公式和规范进行单级减速器的参数计算和设计。
5. CAD绘图:运用CAD软件进行单级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
6. 设计优化:分析单级减速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rv减速器课程设计
rv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RV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RV减速器的特点、分类,并了解其相较于其他减速器的优势。
3. 学生了解RV减速器在工业机器人、精密定位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与RV减速器相关的问题。
2. 学生掌握RV减速器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传动及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提高对工程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在RV减速器领域的发展现状,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传动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RV减速器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RV减速器基本概念:包括RV减速器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2. RV减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讲解RV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如摆线针轮、行星架、曲柄轴等组成部分,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3. RV减速器分类与选型:介绍不同类型的RV减速器,如单级、双级、中空型等,并阐述选型原则及方法。
4. RV减速器性能参数:学习RV减速器的性能指标,如传动比、效率、承载能力等,并了解如何进行性能测试。
5. RV减速器安装与调试:讲解RV减速器的安装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6. RV减速器维护与故障处理:介绍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7. RV减速器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RV减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减速机课程设计
减速机课程设计注
04
意事项
计算说明书撰写规范
计算说明书应 包括计算目的、 计算方法、计 算结果和结论
等内容。
计算说明书应 使用规范的语 言和格式,避 免使用口语化 和模糊不清的
语言。
计算说明书应 包括必要的图 表和公式,以 便于读者理解。
计算说明书应包 括对计算结果的 分析和解释,以 便于读者理解计 算结果的意义和
THANK YOU
汇报人:
设计目标:提高传动效率、降低噪音、 延长使用寿命等
设计过程:选择蜗轮蜗杆参数、计算传 动比、设计齿轮等
设计结果:蜗轮蜗杆减速机的性能指标、 优缺点等
设计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措施和优化方案
设计总结:蜗轮蜗杆减速机设计的经验 和教训,以及对未来设计的展望。
设计案例二:行星齿轮减速机设计
设计目的:提高减 速机的效率和稳定 性
减速机工作原理
减速机是一种通过齿轮或蜗杆传动,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低速旋转的机械装置。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齿轮或蜗杆的啮合,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低速旋转,从而 实现减速的目的。
减速机的主要部件包括齿轮、蜗杆、轴承、箱体等。
减速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输入、减速、输出三个阶段。
减速机分类
减速机零件图绘制
减速机零件图 绘制的目的: 了解减速机的 结构和工作原
理
减速机零件图 的主要内容: 包括减速机的 各个零件、装 配关系、尺寸
标注等
减速机零件图的 绘制步骤:首先 确定减速机的结 构,然后绘制各 个零件,最后进 行装配和尺寸标
注
减速机零件图的 注意事项:注意 零件的尺寸、装 配关系和标注的 准确性,确保零 件图的准确性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减速器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减速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减速器设计原理进行简单减速器设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如CAD)进行减速器零件图的绘制和装配图的制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减速器设计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互相尊重、协作与沟通。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介绍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特点。
b. 讲解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传动比、模数、齿数等参数的确定。
c. 分析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教学:a. 利用CAD软件进行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b.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减速器设计计算,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c. 组织学生进行减速器装配和调试,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设计合理性。
3. 教学大纲:a. 第一章:减速器概述(对应教材第X章)1) 减速器的基本概念2)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3) 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b. 第二章:减速器设计计算(对应教材第X章)1) 传动比、模数、齿数的确定2) 齿轮啮合原理及强度计算3)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计算c. 第三章:减速器设计实践(对应教材第X章)1) CAD软件应用2) 设计计算案例分析3) 实验教学及数据分析4. 教学进度安排:a. 理论教学:共X学时,每周X学时。
减速机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减速机设计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减速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方法;2. 使学生了解减速机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引导学生掌握减速机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减速机选型及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减速机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对减速机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减速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课程,以减速机设计为主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减速机设计的相关知识尚不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减速机概述- 减速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减速机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2. 减速机设计原理- 减速机设计的基本流程- 减速机设计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减速机设计中的力学分析3. 减速机选型与设计- 常用减速机类型及其特点- 减速机选型的原则与方法- 减速机设计实例分析4. 减速机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 减速机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减速机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CAD软件在减速机图纸绘制中的应用5. 减速机性能测试与分析- 减速机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减速机性能优化策略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减速机概述第二周:减速机设计原理第三周:减速机选型与设计第四周:减速机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第五周:减速机性能测试与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传动系统设计《机械设计手册》第七章:齿轮传动设计《CAD/CAM技术与应用》第六章:机械零件CAD/CAM教学内容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减速机设计的相关知识。
减速器设计-机械设计及制造课程设计
(1) 选择电动机①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俺找找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卧式封闭结构。
② 确定电动机功率。
工作及所需的功率w P (kw )按下式计算ww w w V F P η1000=式中,N F w 2600=,1.1=w V m/s 滚筒效率w η=0.96,代入上式得96.010001.12600⨯⨯=w P =2.98kw电动机所需功率0P (kw )按下式计算,查各类机械传动的效率值:96.0=滚筒η 99.0=联轴器η 98.0=齿轮η 99.0=轴承ηηwP =0P923.0223≈⨯⨯=联轴器齿轮轴承ηηηη923.098.20==ηwP P kw ≈3.23kw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m P (kw),使m P =(1~1.3) 0P =3.23(1~1.3)=3.23~4.20③ 确定电动机转速。
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w n 为:DV n ww π100060⨯==3201.1100060⨯⨯⨯π=65.68r/min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m P =4kw 。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取二级齿轮减速器齿轮i =8~40 。
故电动机的转速可取范围为:w m n i n 总==(8~40)×65.68r/min=525.44~2627.2r/min符合此转速要求的同步转速有Y132M1-6 和Y112M-4两种电动机,综合考虑选择同步转速为1000r/min 的Y 系列电动机Y132M1-6 ,满载转速960=m n r/min 。
(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①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为:w w n n i /=总960/65.68=14.62 ②分配各级传动比21齿齿总i i i ⋅=1齿i :2齿i =1.31齿i =3.352齿i =3.352齿i =4.37④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1. 各轴转速Ⅰ轴:==m n n Ⅰ960r/minⅡ轴:1/齿ⅠⅡi n n ==960/3.35=286.57r/min Ⅲ轴:2/齿ⅡⅢi n n ==286.57/4.36=65.73r/min 滚筒轴:Ⅱ滚筒n n ==65.73r/min 2. 各轴功率Ⅰ轴:ⅠP =联轴器η0P =4⨯0.99=3.96kwⅡ轴:ⅡP =轴承齿轮ⅠηηP =3.96⨯0.98⨯0.99=3.84kw Ⅲ轴:==轴承齿轮ⅡⅢηηP P 99.098.084.3⨯⨯=3.73kw 3. 各轴转矩电动机轴:41055.91055.96060⨯⨯=⨯⨯=mn P T N ·mm Ⅰ轴:3939399.0397910000=⨯=⋅==联轴器ⅠⅠⅠηηT i T T N ·mm Ⅱ轴:99.098.035.339393⨯⨯⨯==ⅠⅡⅠⅡⅠⅡηi T T =128034N ·mm Ⅲ轴:99.098.036.4128034⨯⨯⨯==ⅡⅢⅡⅢⅡⅢηi T T =541593N ·mm滚筒轴:99.099.0541593⨯⨯==ⅢⅣⅢⅣⅢ滚Ⅳηi T T =530815N ·mm 高速级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① 按图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机械 课程设计 减速器设计
四、装配图工作图设计 1、尺寸标注
2、零件序号、明细表、标题栏 3、减速器技术特性表
4、技术要求 5、完成装配工作图
五、零件工作图设计
六、设计说明书
七、总结、辩论
第十四章 减速器
一、减速器的类型
箱体
二、减速器的结构 传动零件
1、箱体
附件 轴承座
1)铸造 拔模斜度 凸台
加强肋
轴承旁联接螺栓 油标尺
A—A ab
A
A
c
(a≈5,b=6∼10,C=3∼6)
三、减速器的设计步骤
传动方案设计
1、设计计算
总体设计
选择电动机(据原始参数) 确定传动比 各轴转速
(P170—P172) 主要传动参数 各轴输入功率
传动件设计
各轴输入转矩 轴的结构及强度校核
轴系部件设计 选择联轴器
初选轴承
准备工作:读图、准备尺寸参数(表11-1)
吊耳
3)起吊装置 吊钩 吊环螺钉
最低油面(保证大齿轮 标线 浸入1∼2个齿高)
最高油面(高出最低油面5∼10)
4)油标尺(杆式、圆形等)(手册P84)
5)放油孔和螺塞(油塞)(直径可取箱座壁厚的2∼2.5倍 手册P84)
6)起盖螺钉(直径可取与d2同)
7)定位销
8)油沟
其它主要尺寸 参数见手册 P146表11-1
6、完成第一阶段草图
〔二〕第二阶段 1、齿轮结构设计
2、轴承端盖结构设计
l
3、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b、D据d值查手册〔P85〕
b
7。
D d
4、完成第二阶段草图
〔三〕第三阶段
1、机体结构设计 〔1〕轴承座设计
〔2〕机体设计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5篇可选)
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5篇可选)第一篇: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减速器课程设计一、零件建模1、箱体零件建模过程1、新建零件命名为箱体,确定进入草绘环境。
2、草绘箱体轮廓,完成后确定,拉伸1603、选择抽壳工具,选择平面放置,输入厚度为124、选择上平面草绘,提取外边绘制长方形,到提取的边左右为32.25,上下为25。
单击确定完成草绘。
5、选择相反方向拉伸。
6、选择箱体左边平面草绘,提取下边,绘制三个圆,直径分别为84、61、61.大圆到左边距离为152,两小圆到右边距离分别为112.5、188.57、删除多余线段,点击完成,拉伸25.8、单击草绘使用先前平面进行草绘,绘制三个同心圆。
直径分别为100、71、71。
单击确定,拉伸25.9、使用先前平面草绘三个同心圆直径分别为84、61、61.确定拉伸去除材料。
10、选择上三步拉伸镜像。
选择筋工具绘制两个加强筋,镜像,完成箱体建模。
底座建模方式相同。
箱体建模主要采用拉伸、旋转、镜像,基准面、基准轴的建立等。
11、二、装配1、输入轴装配新建组建命名为输入轴装配,点击确定进入组件装配界面。
插入轴3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轴3中心轴和轴承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
新建约束,选择对齐,选择轴承面与轴面,完成完全约束。
同上完成另一轴承与齿轮的装配。
2、中间轴的装配新建组建命名为中间轴装配,点确定进入装配环境。
插入轴2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1点击放置选择对齐进行约束,选择两零件的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重复插入轴承与轴另一端面完成约束。
插入齿轮,点击放置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轴承端面与轴的面完成完全约束。
3、输出轴装配新建组建不使用缺省模板命名为输入轴装配,进入组件装配环境,插入轴1选择缺省点击完成,再插入轴承点击放置选择对齐,选择两零件中心轴完成部分约束,新建约束,选择对齐,再选择轴承面与轴端面完成完全约束。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完整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二级减速器的设计,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机械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包括结构设计、强度计算、绘图表达等方面。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本次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用于特定工作条件下的二级减速器。
给定的工作条件包括输入功率、输入转速、工作机的转速要求以及工作环境等。
具体要求如下:1、选择合适的传动方案,确定各级传动比。
2、对齿轮、轴、轴承等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3、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清晰阐述设计思路和计算过程。
三、传动方案的选择在选择传动方案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传动效率、结构紧凑性、成本等。
常见的二级减速器传动方案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等。
经过比较分析,我们选择了圆柱齿轮减速器,因为它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四、主要参数的计算1、确定总传动比根据输入转速和工作机转速要求,计算出总传动比。
2、分配各级传动比考虑到齿轮的齿数和模数等因素,合理分配两级齿轮的传动比。
3、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五、齿轮的设计计算1、选择齿轮材料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如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等。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六、轴的设计计算1、初步估算轴的直径根据传递的转矩和转速,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2、轴的结构设计根据安装零件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以及轴上的键槽等结构。
3、轴的强度校核对轴进行弯扭合成强度校核和疲劳强度校核。
七、轴承的选择与校核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并进行寿命计算和校核。
八、键的选择与校核选择合适的键连接,并对其强度进行校核。
九、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确定减速器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种类,以及选择合适的密封方式和密封件。
课程设计减速器
课程设计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减速器在改变转速和扭矩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减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机械系统中的速度和扭矩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减速器模型,并进行模拟实验,以验证减速器的效果。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减速器的拆装和检查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减速器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工程实际问题解决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减速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已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估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减速器基础知识:- 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减速器的原理与应用”。
2. 减速器结构与组件:- 减速器的组成及其功能。
- 各类减速器(如圆柱齿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等)的结构特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减速器的结构与组件”。
3. 减速器设计与应用:- 减速器选型依据及方法。
- 简单减速器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减速器的设计与应用”。
4. 减速器实际操作:- 减速器的拆装、检查和维护。
- 实际操作中减速器性能测试方法。
单级减速机课程设计
单级减速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级减速机的基本概念、构造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2. 学生能掌握单级减速机的关键参数计算,如传动比、齿轮直径、模数等;3. 学生能了解单级减速机的选型原则和设计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单级减速机的简单设计;2. 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工具进行单级减速机关键参数的计算;3.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单级减速机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传动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协作;3. 培养学生认识到单级减速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实践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制图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单级减速机的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级减速机的基本概念与构造原理:介绍单级减速机的定义、类型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分析减速机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单级减速机关键参数计算:讲解传动比、齿轮直径、模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单级减速机的选型与设计:分析选型原则,介绍设计步骤,包括确定设计任务、选择齿轮材料、计算齿轮参数、绘制减速机装配图等。
4.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单级减速机设计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基本概念与构造原理(1课时):引导学生了解单级减速机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关键参数计算(2课时):讲解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单级减速机参数计算技能。
减速机厂课程设计
减速机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减速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性能指标及选型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减速机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了解减速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b.掌握各种减速机(如蜗轮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等)的结构类型和性能特点;c.熟悉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减速机;d.理解减速机的相关性能指标,如传动比、输出扭矩、承载能力等。
2.技能目标:a.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减速机进行选型和计算;b.具备分析减速机运行故障和进行维修的能力;c.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CAD软件)进行减速机结构设计;d.具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减速机技术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b.增强学生对减速机行业的认知,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c.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环保,具有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速机的基本原理及分类;2.各种减速机的结构类型、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3.减速机的选型方法和步骤;4.减速机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5.减速机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分析;6.减速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减速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性能指标等基础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选型和应用减速机;3.实验法:学生进行减速机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故障诊断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减速机运行维护及新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实地考察:学生参观减速机生产厂家,了解减速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减速机教材;2.参考书:收集减速机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技术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减速机原理、结构、选型等教学PPT,以及相关视频资料;4.实验设备:准备减速机实验台,让学生动手实践;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减速机行业资讯、新技术应用等。
减速机课程设计
减速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减速机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减速机的构造、性能及选用原则;3. 了解减速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及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减速机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正确选用合适的减速机;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减速机的拆装、调试及故障排除;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减速机传动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减速机及机械传动系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提高学生对机械设备的责任心,培养良好的工程素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减速机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减速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团队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工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减速机概述:介绍减速机的基本概念、种类、应用领域;b. 减速机工作原理:讲解减速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c. 减速机构造与选型:分析减速机的构造、性能、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d. 减速机应用实例:分析减速机在各类传动系统中的应用。
2. 实践教学:a. 减速机拆装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减速机的拆装、调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b. 减速机故障分析与排除:教授学生分析减速机常见故障,学会排除故障的方法;c. 减速机传动系统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减速机传动系统。
3. 教学大纲:a. 第一周:减速机概述、工作原理;b. 第二周:减速机构造、选型及应用实例;c. 第三周:减速机拆装、调试;d. 第四周:减速机故障分析与排除;e. 第五周:减速机传动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减速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速机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 掌握减速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计算及选用方法。
3. 了解减速机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减速机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减速机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培养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减速机设计为主题,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对设计过程和方法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减速机的设计任务,并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减速机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选用原则。
- 减速机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及设计方法。
- 机械设计手册及参考资料查阅方法。
2. 实践操作:- 使用CAD软件绘制减速机零件图和装配图。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减速机主要参数计算。
- 完成减速机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说明、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周:减速机概述、种类及选用原则。
- 第二周:减速机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主要零件结构。
- 第三周:减速机设计方法、计算步骤及实例分析。
- 第四周:CAD软件应用,绘制减速机零件图和装配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减速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减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功能,掌握减速器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减速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3. 帮助学生了解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计算公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减速器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减速器的设计。
2. 提高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减速器图纸绘制的能力,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了解国内外减速器设计发展趋势,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敢于创新,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减速器设计为主线,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分组讨论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减速器概述: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功能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 内容列举: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
2. 减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减速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参数。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内容列举: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比、效率等。
3. 减速器设计方法与步骤:讲解减速器设计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过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列举:设计要求、设计步骤、计算公式、设计实例。
ZJY减速器课程设计
ZJY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ZJY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能描述其传动过程。
2. 使学生了解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其选型和使用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减速器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其关注行业动态的习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ZJY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对ZJY减速器进行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合作等方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热爱专业、追求卓越的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工程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设计、环保生产的观念,关注减速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ZJY减速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教师可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ZJY减速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特点:包括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及ZJY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减速器的结构与原理”。
2. ZJY减速器的选型与应用:介绍减速器选型的原则、方法,以及在各类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一节“减速器的选型与应用”。
3. ZJY减速器的设计计算:讲解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计算方法及设计步骤。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减速器的设计计算”。
4. ZJY减速器的零件图与装配图绘制:运用CAD软件,教授如何绘制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一节“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5. ZJY减速器的性能分析与故障诊断:介绍减速器性能分析的方法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教授故障诊断技巧。
减速器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系别: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4)第二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5)第三部分电动机的选择 (5)3.1 电动机的选择 (5)3.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6)第四部分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第五部分 V带的设计 (8)5.1 V带的设计与计算 (8)5.2 带轮的结构设计 (11)第六部分齿轮传动的设计 (12)第七部分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18)7.1 输入轴的设计 (18)7.2 输出轴的设计 (23)第八部分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9)8.1 输入轴键选择与校核 (29)8.2 输出轴键选择与校核 (29)第九部分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0)9.1 输入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0)9.2 输出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0)第十部分联轴器的选择 (31)第十一部分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3)11.1 减速器的润滑 (32)11.2 减速器的密封 (33)第十二部分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3)设计小结 (36)参考文献 (36)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一、初始数据设计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初始数据F = 1400N,V = 2m/s,D = 320mm,设计年限(寿命):10年,每天工作班制(8小时/班):2班制,每年工作天数:300天,三相交流电源,电压380/220V。
二. 设计步骤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 电动机的选择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设计V带和带轮6. 齿轮的设计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8. 键联接设计9. 箱体结构设计10. 润滑密封设计11. 联轴器设计第二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一. 传动方案特点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V带、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对称分布。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V带具有缓冲吸振能力,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减速机的课程设计
减速机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减速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减速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及应用,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减速机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速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类减速机的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减速机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减速机进行选型、设计和分析,具备初步的减速机设计和故障诊断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减速机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机械工程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减速机的基本原理:介绍减速机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及性能参数。
2.减速机的结构与分类:讲解齿轮减速机、蜗轮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等常见减速机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3.减速机的选用与设计:教授减速机的选型依据、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减速机的维护与故障诊断:介绍减速机的维护保养方法,分析减速机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与处理。
5.减速机的发展趋势:概述减速机行业的发展动态,预测未来减速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减速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
2.讨论法:学生针对减速机的设计、应用及故障诊断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减速机的选用和设计方法。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减速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减速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减速机技术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减速机原理、结构、应用等教学课件,提高课堂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减速机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目录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三、指导老师评语四、附件:四、附件:1、图纸清单:五、课程设计的体会与总结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一用于胶带输送机卷筒的传动装置。
原始条件和数据:如图1,胶带输送机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起动,室内工作,有粉尘;使用期限10年,大修期3年。
该机动力来源为三相交流电,在中等规模机械厂小批生产。
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原始数据编号:I05 输送带工作拉力F(N):2400 输送带速度v(m/s):1.2 卷筒直径D(mm):300·前言由题目知该传动装置载荷平稳,为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所以选择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一、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计算二、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一)高速级(二)低速级(三)、齿轮的结构设计将主要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三、轴的设计计算和校核圆周力:233322107.968350161.6810tNTF d-⨯===⨯径向力:33tan1310cosnr tNF Fαβ=⋅=轴向力:33tan872.90a tNF Fβ=⋅=(2)受力分析:33501tNF=31310rNF=3872.90aNF=由 [1] 299页,GB/T292-1994可查得a =16.4mm ,由此可以算得12/2403416.437/239.1A B l L L a B mm =+--=+--= 223/2/237/267/2272C l B B L mm =++=++=33/2644067/216.454.1D E l L L B a mm=+--=+--=可以算得支反力: 水平面H 上1256NH N F=22078NH N F = 垂直面V 上1763NV N F=2984NV N F=弯矩M : 水平面上:11110010H NH M L N mm F =⨯=⋅ 222112420H NH M L N mm F =⨯=⋅垂直面上:11129833V NV M L N mm F =⨯=⋅22353234V NV M L N mm F=⨯=⋅总弯矩:2211122100102983331468H V M N mmM M =+=+=⋅222222211242053234124387H V M N mmMM =+=+=⋅1l 39.1=mm 2l 72=mm 3l 54.1=mm1256NH NF=22078NH N F = 1763NV N F =2984NV N F=131468M N mm =⋅2124387M N mm=⋅轴I的设计计算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画出弯矩图:(3)轴的强度校核两个危险截面都有键槽,且轴径相等,t相同,因此W相同。
扭矩为脉动,取0.6α=,由[2]P362 表15-1,可以查得[1σ-]=60MPa3322()322105(365)39133223636B BBbt tWd ddππ-=-⨯-=-=⨯()()2222221243870.6107968391335.8460caM TWMPa Mpaασ++⨯===<3913W=35.84caMPaσ=轴II校核符合要求轴I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由 [1] 299页,GB/T292-1994可查得a =14.4mm ,由此可以算得1l =3433.54214.461.1L L a mm +-=+-= ,2456742105.512314.4148.1l L L L a Lmm=++-+=+++-=,可以算得支反力:水平面H上1856.6NHNF=2353.4NHNF=垂直面V上1266.11NVNF=2186.89NVNF=弯矩M:水平面上:1152338.26H NHM l N mmF=-⨯=-⋅垂直面上:1116259.321V NVM l N mmF=⨯=⋅总弯矩:2222(52338.26)16259.32154805.65H VMN mm M M=+=-+=⋅画出弯矩图:轴III的设计计算1、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2、轴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参照草图,下同)(3)轴的强度校核,扭矩为脉动,取0.6α=,由[2]P362 表15-1,可以查得[1σ-]=70MPa3433249733237Wdππ===()()22221154805.650.622.3764973611.0270caM TWMPa Mpaασ++⨯===<可见轴的强度符合要求。
(1)轴的材料选择:选取轴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2)由第三部分已经计算得33.143P kW=376.393/minn r=3392.911T N m=⋅(3)根据[2]370页表15-3选取120A=,按[2] 公式15-2可得最小直径:¡33min0341.43Pd A mmn==所以此轴上有两处键槽,直径应增加10%~15%故mind=¡mind(1.1~1.15)=41.43(1.1~1.15)=45.573~47.6445mm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各段参数如零件草图所示)1)轴3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的直径,12caMPaσ=轴I校核符合要求轴III的材料:45#钢,调质处理min41.43d mm=caT=510.7843N m⋅(2)受力分析:如图:由[1] 299页,GB/T292-1994可查得a=28.2mm,由此可以算得17654/21828.273.51062/2104.3l L a L L Bmm=-+++=-+++=,2434/25848.562/228.247.3 l L L B a=+--=+--= mm,可以算得支反力:水平面H上11055.2NHNF=22326.8NHNF=垂直面V上1394.7NVNF=2870.3NVNF=弯矩M:水平面上:11110057.36H NHM l N mmF=⨯=⋅垂直面上:1141167.21V NVM l N mmF=⨯=⋅总弯矩:2222110057.3641167.21117504.73H VMN mmM M=+=+=⋅画出弯矩图:(3)轴的强度校核 ,扭矩为脉动,取0.6α=,由 [2]P362 表15-1,可以查得[1σ-]=60MPa3322()322207.5(857.5)549923228585B B B bt t W dd dππ-=-⨯-=-=⨯()()2222117504.730.6392.911549922.1470ca M T W MPa Mpaασ+=+⨯==< 可见轴的强度符合要求。
轴III 校核符合要求轴结构草图如下(按设计顺序排列):四、轴承的选择和校核计算项目计算内容计算结果1、轴I上轴承的较核(1)计算轴向力前面已选I轴的轴承选用角接触球轴承7205AC由[1] 298页,GB/T292-1994查得基本额定动载荷C=11.2kN,额定静载荷7.08C kN=可以算得两轴承的径向载荷:2222111856.6266.11897r NH NVF NF F=+=+=2222222353.4186.89399.77r NH NVF NF F=+=+=(2)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查[2]P322表13-7得e=0.68,算派生轴向力为110.68609.96d rF F N=⨯=220.68271.84d rF F N=⨯=经分析知1处轴承被放松故轴向载荷:301.69aeF N=1873.82rF N=2424.19rF N=1594.2dF N=2288.45dF N=301.69aeF N=五、键的校核六、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七、箱体的设计八、润滑和密封的选择九、传动装置的附件和说明三、指导老师评语四、附件:1、图纸清单:五、课程设计的体会与总结一、课程设计个人的体会与总结龚维斌个人总结机械设计是机械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最基本的课程,然而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我们就必须得要下功夫。
毫无疑问,课程设计是这门课程当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这个不仅能够培养我们个人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其中以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由于我们是小组式团体合作。
与上个学期有所不同的是,这次课程设计的难度比上学期的有所加大,俄日且更加具有专业性。
刚开始的一两天我们的思路有点模糊,而且有点不正确,那些零件的设计计算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做,因此设计进度很缓慢。
作为小组中的一员,我知道是我们大家的共同任务,但也有每个人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还时不时地鼓励大家,有新想法的时就和大家讨论,以便于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够尽善尽美。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我主要负责的是轴类零件与齿轮的设计计算以及校核。
虽然这对我来说有点难度,但是我还是因难而上,解决了许多的难题。
其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是,我学到一点关于查表的技巧,因为在设计计算中,很多公式以及尺寸标准都是需要查表或机械手册的,这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更深一步的认识到了机械设计这门课程的内涵。
还有一点就是,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能够更加灵活自如的运用AutoCAD来绘制各种零件图以及装配图,这对于我自身绘图技能的加强也是很有帮助的。
同时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掌握一两个制图软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绝对必须的,这对于以后的就业是相当有帮助的。
课程设计结束后,大家都可以把紧绷的心情放松一下。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认识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对与完成课程设计是多么的重要,大家共同努力,各自分工的同时又保持相互交流,这样就保证了课程进度的顺利完成。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一直秉承这种学习精神,让自己在求学道路上能够有更稳的发展、更好的突破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这次从课程设计中作为我们指导老师的李美琴老师,没有李老师的耐心知道就没有我们最终的成果,谢谢老师。
胡凯斌个人总结次此课程设计,我们是对减速器的设计,对减速器的个人零件都通过认真的设计与校核。
在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摸索下,我们初步了解了减速器的基本设计过程。
作为我个人,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和龚维斌一起对齿轮、轴、键、联轴器及其他零件的设计与校核工作,以及说明书整理工作。
还有对所设计零件用CAD画出来。
这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回顾起此次洗瓶机课程设计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