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式古典风格分析

全
刻、书法和工艺美术、家具陈设
多
等艺术手段来营造意境。
一
些
地 震
中式风格的适合人群
知
识
多 ? 性格沉稳、有深度、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喜欢历史、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
一 些
群。
生 ? 中式风格需要注意的地方:只要发挥各种建材的适当性,即使是使用玻璃、
命 安
金属等现代建材,一样可以表现中式风格。
全
多
一
些
地 震
一件旗袍,有人穿上就显雍容华贵,有人穿着也显端庄清雅,同样有人穿了会俗相毕露,这其实 就是中式风格最迷人,也是最难把握的魅力,其考量的是一种内在的、隐含的气质。 对于家居而 言,如果可能的话,地道的中式风格,是从空间型制开始的。正因为建筑的围合是一种艺术,所以我 们在大房子和小房子里的感觉是不同的。中国式样的建筑空间,一种是宫殿,例如故宫。第二种是民 居,第三种是园林。
地 震
?
知
识
多
一
些
生?
命 安 全 多 一 些
水学说的“山水聚会,芷风得水”之处。在分析徽商“发财”思想在建筑造型和室内选料等 方面的反映,她讲到:“为了防盗与聚财,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 图“财不外流”的吉利。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 “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中国人认为 “水”就是“财”,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除了体量的把握,中式空间气质的凸显还体现在布局的方法上。据史料记载,晚年的隋炀帝, 就感叹壮丽的宫殿虽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适宜人。于是设计师项升便为皇上设计了千门万户、 幽房曲折的“迷宫”,人一旦误入没人带路就出不来。或许就是从隋炀帝开始,中式家居的 布局特点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中国古代造园手法的杰出代表之一。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回答:
1. 总体设计原则:中国古典园林总体设计的原则是“以景为主、以园为辅、以水为魂”,即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辅之以人工园林,使水景成为园林的灵魂。
在园林的布局上,注重景色的互补和照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时力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2. 地形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在地形处理方面也有独特的手法,主要包括“借景”和“游山玩水”。
借景是指利用周边自然山水、建筑或背景来丰富景观,游山玩水则是通过运用水池、小溪、流水等水景,以及石头、山石等自然岩石,来再现自然风景。
3. 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主要包括假山、亭、台、楼、阁、桥等。
其中,假山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建筑形式,假山在形态上与自然山石相似,但是它们是人工制作的,通常是用石头、人造石、灰泥、水泥等材料塑造而成。
4. 植物选择: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选择非常严格,一般只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树木和花卉,同时要求植物的姿态、形态、色彩和文化内涵与园林的整体风
格相协调。
5. 具体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手法包括“三才”、“四品”和“五峰”等。
三才是指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四品是指松、竹、梅、兰四种植物,五峰则是指山、石、树、水、亭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融合了自然、文化、艺术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元素,它不仅是一种园林设计和建筑的高峰,也是中华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
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
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
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
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
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
二是强调其独特性。
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
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
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
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2.园林建筑的特点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2.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
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园林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园林造景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园林。
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园林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历经几千年的园林艺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利用,而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山水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绿色生态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和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园林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山水环绕四周,更具艺术魅力。
2. 文化性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包括了文化、哲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表达,从琴棋书画到文学、诗词歌赋等多元元素的交织,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3. 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这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工艺品、雕刻、拱门、廊亭的制作上,更加增加了园林艺术的观赏性。
二、现代园林的特点现代园林是根据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欣赏、生态环保、经济技术要求等要素而设计的园林。
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用性的考虑:现代园林注重的是园林的实用性和人文特色的融合,其建筑、花卉、水池、雕塑等都是为了更加人性化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简洁大方的风格:现代园林的园林风格主张以环保、简约为主,加上实用性的考虑,园林的外在形式更加简单大方,简单而不失美感。
3. 养眼的景物:现代园林强调的是养眼的景物和室外生活方式的提供。
使得人们在园林里可以舒适地休息、散步,给予更加完善和舒适的户外体验。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历史渊源和风格上都有显著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比较如下: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是传承经典,一个是创新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介绍

网师园一泓池水成为一片明镜,映照着天光、云影
杭州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14ຫໍສະໝຸດ 中国古典园林四大要素之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要素之植物 ➢ 植物配置: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
的混合配植中,常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 变化的景色。
➢ 水体有助空气流通,一斗碧水映着蓝 天,也可起到使游客的视线无限延伸 的作用,形成远景线,在感觉上扩大 了空间。
➢ 水体在园林中好似画面的空白,使得 园林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我国古典 园林自南到北,几乎无园不水。
13
中国古典园林四大要素之水体
理水: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 ➢ 前者如湖、池等。 ➢ 后者如河、溪、涧、泉等。
江南四大名石:冠云峰、瑞云峰、玉玲珑、绉云峰
冠云峰、瑞云峰、玉玲珑,均为太湖石,以“漏、透”胜; 绉云峰,为英德石,则独长于“瘦、皱”
冠云峰(苏州留园) 瑞云峰(苏州十中) 玉玲珑(上海豫园) 绉云峰(杭州西湖)
12
中国古典园林四大要素之水体
➢ 水体作为园林中重要的构景要素,给 人以清澈、明净、近人、开怀的感受。
造景布置,主要表现石头的个体美或局部 的组合美,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体现较深 的意境,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 ➢ 北宋米芾,11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 赏石大家,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 人称为“米癫”,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 一套理论原则,即 “瘦、透、漏、皱” 四字诀。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
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1、日本园林“缩景园”。
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
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
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
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
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纽约中央公园欧姆。
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
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
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黄石阳刚之美湖石阴柔之美明朝的拙政园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留园网师园狮子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
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
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

浅谈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及要点一、中式园林设计风格传统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准侧,追求景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在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的布局形式。
庭院多以假山、花木、流水等共同组成,以木质的亭台、廊柱和水榭为主。
传统中式园林通常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来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形象,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设计效果。
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天人合一”在中式园林造景中,十分注重天人合一设计效果。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设计师们倡导以自然为主题来造景,增强人对自然的认识,在设计中通过自然美来增强园林的艺术性。
(二)“因、借”的造园思想中式园林通过借助自然山水把隐喻、借景等描写手法巧妙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
这样周边的景物和园林中的景物就会相互结合相互映衬相互渗透,达到统一的整体,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效果。
(三)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书画艺术流传已久。
在中式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同样注重建筑和景物的艺术性,对具有诗情画意的设计风格十分追求。
在园林设计中,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山水设计以及对建筑的造型和意境的创设,给人突出一种寄情山水的闲雅风情。
二、中式园林设计要点在中式园林设计上,无论是写意的江南庭院,还是独立组团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讲究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
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融,以意念中式的现代建造传承传统文化在有效的景观规划空间,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以庭院造景方式围合、层进、回转、错落营造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
(一)园林选址与布局选择要适当。
园林位置力求适中,居民使用都方便。
园林如果布置在小区中心,其服务半径以下不超过三百米为宜。
如果沿街布置,应尽量利用街角、街边,特别是道路弯转处的两侧或反弓的外侧,可兼顾化解因道路反弓带来的风水煞气,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特征中国古典园林,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民族审美心理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外化于建筑艺术的一种特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无论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其建筑风格千姿百态,都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本文讲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划分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皇家园林一般规模宏大,在艺术风格上以庄重华丽为主,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型高大,在规则中求得变化,在华丽中求得闲雅。
随着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统治阶级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艺术风格的改变,皇家园林从密集而庄严的宫殿建筑群的园林逐渐演变为自然的山水型园林风格。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最早出现汉代,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后来由于文人参与造园,园林与文学、绘画关系密切,更加抒情写意,使私家园林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3.寺庙园林寺庙园林常选择在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较美的山水胜地,建筑能和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是贫苦百姓借朝拜进香可以进入的园林,具有公共园林的功能。
由于许多寺庙园林将自然风景渗入了人文景观,逐渐发展为今天的风景名胜区。
4.自然风景园林自然风景园林是人们把具有天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经过逐渐开发建设而形成的著名游览点。
古代称为景并有赋予诗意的名称,一个风景园林往往有多个景,如杭州西湖十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济南大名湖八景等。
这些景往往在景观最好的地点,并在最好的观赏位置布置园林建筑。
建筑的布置和设计以突出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为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含雕刻、绘画、园艺、山池等要素,有着意境之美、形式之美、和谐之美等特征。
我国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很多建筑,象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功用价值非常高。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并探讨了其风格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风格
建筑艺术时人类历史的积淀,能够呈现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追求天然之趣为主,由画家、文人、造园匠师们共同打造而成。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构图中,主体是不规则平面里面的自然山水,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古典园林观赏性,会设置很多形态各异的建筑,并合理布置植物,道路曲折迂回,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达到美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一)廊
通畅、狭长、空透、弯曲是廊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景区与景点连接起来,有着组合景物、分割空间的功能。
通畅而狭长能够诱发人一种盼望与寻求的欲望,实现“引人入胜”
的目的;空透而弯曲能够欣赏到风格各异的景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同时,走廊柱头具有框景的作用。
当我们散布于颐和园长廊中,能够欣赏到昆明湖全部景色;而苏州怡园的走廊被花墙所分割,墙上设计有各种风格的漏窗,使得园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多端。
(二)亭
休息观景是亭子的主要作用,也可以作为景点。
不管是路边桥头,还是山岭都可以设计建设亭子。
亭子的形式各样,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圆亭、方亭、八角亭、矩形亭和三角亭;根据屋顶形状可分为歇山亭、掂尖亭;根据所处位置分为廊亭、井亭、路亭、桥亭等。
同时,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凭借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亭子造型多变,为园林增添一抹亮点[1]。
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苏州西湖的湖心亭等。
(三)其他
主要包括阁、堂、榭。
一般建造在花畔和水面,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榭是一种精致敞亮、小巧玲珑的建筑,室内装饰清新淡雅,近可观鱼赏花,远可远观风景,是园林景点游览的最佳点,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建筑。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处的建筑物,是用来休息品茗的。
阁楼一般有两层以上的房屋,形体空透,可观赏四面的风景。
堂常常是一种封闭形式,只有正面设有门窗,一般都是主人的起居之地。
堂
具有各种功能,例如会客、宴请、书房。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一)表现含蓄
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风格,曲折多变,含蓄莫测是其明显特征。
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去品味其含蓄:一是意境含蓄;二是分析园林布局得知在,中国园林一般都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含蓄、曲折,一般都是采用风景形象的曲直、虚实、藏露来达到含蓄的效果[2]。
例如,游客先被门外桥、荷花池等景色所吸引,但是远看围墙高筑,那些园内漏出的建筑屋顶、树木等使人浮想翩翩。
北京颐和园便是这样的,进园口利用大殿,具有掩饰主景的作用,走过大殿后便可以欣赏到昆明湖、万寿山等美不胜收的景色。
江南苑里常常采用漏窗的方法来达到含蓄的效果,窗外景观透过漏窗隐隐约约,这比一览无余更震撼。
如苏州留园东区以建筑庭院为特色,其东南角设有常常的走量,临池面设计有各种形式的敞窗、漏窗,将园林优美景色藏匿于窗洞中,游客左右逢源,应接不暇,妙不可言。
(二)强调意境
“意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风格,大多数都是自然山水诗式园林。
一般而言,自然山水是园林景色的主题,虽然大多数山水都是人工构造,但是依然具有自然天成之感。
在园林中,即便是成片集中的建筑,都应该具有自然趣味。
为了打造可游、可观、可望、可行的园林,必须设计构造相关建筑,但是建筑物却不能抢夺了主体的风光,而是应该衬托山水主体,与其融为一体,并逐渐升华为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利用中间建筑来表现意境的方法,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一个典型的意境建筑。
这座雅致、古朴的高楼,当风雨来临时,真像“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意境,令人叹为观止。
(三)突出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
中国古典建筑中封建礼数和宗教迷信尤为突出,在园林建筑上随处可见。
早期园林建筑大多数都是自然之作,就有求仙神秘之感。
例如汉代时期的“楼观”,就是那时的人们盲目地认为神仙一般居住在高出[3]。
同时,皇家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随处可见吻兽,代表了皇家的无上权力。
汉代后期造园一般以大自然师法对象。
梁静南北朝是一种重大的转折点,文人大夫为了摆脱政治枷锁,受到道家、佛教思想的感染,大多数寄情于山水,从中寻找寄托、超脱,自然山水便成为了他们休息、观赏、居住、休息的形体环境,出现了大量诗文山水画。
(四)平面布局简明有规律
在平面布局方面,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换言之,就是任何一个寺庙、宫殿、住宅都是由各种单个弹珠和围墙、围廊等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成。
一般来讲,
大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联而建,通过前院达到后院,这主要是受中国“长幼有序、内外有备”传统思想的影响。
家中重要任务,或者应该同外界隔绝的人(贵族小姐),就必须居住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中,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
同时,一般采用均衡堆成方法布局和组群这种庭院,顺着横轴线和纵轴线进行设计。
在中轴线上安置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在其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安置次要房屋,北方四合院便是这种组群布局方式的典型例子。
中国封建社会礼教和宗法制度深刻影响了这一布局方式,其充分体现了尊卑、长幼、主仆、男女等观念。
结语: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