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师说》同步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0课劝学师说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解析:A项,“有”同“又”;B项,“生”同“性”;C项,“受”同“授”。
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吾从而..师之C.金.就砺则利D.木直中绳,以为..轮解析:B项,古义:“从”,跟随,“而”,并且;今义:“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C项,古义:指金属制的刀斧等;今义:黄金。
D项,古义:以之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答案:A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之.学者必有师解析: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B项,都是助词,表判断。
C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向。
D项,第一个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是助词,的。
答案:B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师不必贤.于弟子D.小.学而大遗解析:A项,“水”,名词用作动词。
B项,“日”,名词作状语。
D项,“小”,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师不必贤于弟子B.不拘于时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C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A项,状语后置句。
B项,被动句。
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阅读《师说》,完成6~9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说》同步练习(含解析)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2《师说》同步练习(含解析)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才能使儒学与新时代同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历史根基、当代价值、国际视野、人类高度的原则,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内外资源,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儒学当代使命的阐释。
儒家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行合一、开放包容、躬行实践等品格,为每个个体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等提供了思想智慧与修身原则,孔子不仅提出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且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与人相处,要善于推己及人,成己成人,达己达人,儒家关于人与万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处世智慧为应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个人至上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儒家注重“德"“行”统一,以“行"释“德”,立足实践阐释道德价值的行为表达。
儒家伦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性格、道德品质,儒家注重“存心养性"“齐之以礼”“德礼兼治"并举,即通过道德心理培养来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以道德品质培养为重点且注重精神自律,并做到德礼兼治,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汲取儒家“德行伦理”的思想精髓与道德精华,并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发展。
儒家“德礼"蕴含国家制度建设的治理智慧以及一以贯之的“仁爱”思想,关注制度运作与个人贤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修身与建构选贤任能制度并举,注重贤能思想对治理能力的提升,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益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高中语文】《师说》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
《师说》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jiān) 嘉.奖(jiā) 阿谀.(yú) 师襄.(xiāng)B.贵贱.(jiàn) 经传.(zhuàn) 以贻.(yí)之苌.(cháng)弘C.解惑.(huò) 句读.(dú) 孰.能(shú) 老聃.(dān)D.巫.医(wū) 郯.子(tán) 蟠.桃(fán) 无长.(zhǎng)无少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看不起)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示反问语气)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士大夫之族.(类)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师.道也②吾从而师.之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而耻.学于师⑥不耻.相师⑦孔子师.郯子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A.①③④/ ②⑦/ ⑤⑥⑧⑨B.①③④/ ⑦⑧/ ②⑤⑥⑨C.③④/ ②⑤⑥/ ①⑦⑧⑨D.③④/ ②⑥⑦/ ①⑤⑧⑨4.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耻学于.师A.其皆出于.此乎 B.于.其身也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学于.余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很有积极意义。
B.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针砭时弊,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2《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课文挖空练习+重点知识+情景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句式:)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式:)。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 )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式:),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句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句式:)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同“授”,传授)业解惑也。
(判断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却)不从师,其(它们,指问题)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2《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师说》)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B.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士大夫之.族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吾尝终日而.思矣犹且从师而.问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师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同步练习课文总结一、写作背景和宗旨文章题目“师说”的含义是“谈拜师学习”,题目告诉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体。
文章最后一段点明写作的由头: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赞许他能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
但是,其根本宗旨是批评当时门第观念影响下的“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这样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这段话可以看作《师说》的写作背景,从中也能感受到韩愈的斗争精神。
二、文章层次和内容第1段,开篇即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然后阐述“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然后阐明“从师”的必要性,进一步引出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推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以三组对比分层论述,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这一段对比论证,通过“嗟乎”“鸣呼”的点染,再加之感叹、反问的语气,作者批判之意直接而鲜明,发人深思。
第3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这一段举事实,引言论,文字虽少,却令人信服。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本文写作的缘由。
三、重点词语师说(从师,拜师学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惑而不从师(老师)吾从而师之(意动,把……当做老师)吾师道也(学习,这里的“师道”是学习道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拜师学习,这里的“师道”是拜师学习的风尚)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拜师学习)或师焉,或不焉(从师,拜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不耻相师(从师,拜师学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拜师学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从师,拜师学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凭借、依据)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与今之“学者”含义不同)人非生而知之者(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师说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会天大雨,道不通B.传道受业解惑嫣然一笑,惑阳城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功如丘山,名传后世D.吾从而师之师出无名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其皆出于此乎其贤不及孔子D.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3.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君子不齿②则群聚而笑之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孔子师郯子⑤小学而大遗⑥吾师道也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⑧吾从而师之A. ①⑧/②③/⑤⑦/④⑥B.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C. ①⑥⑦/②/③⑤/④⑧D. ①③⑤/④⑧/②/⑥⑦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或师焉,或不焉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6.下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3)《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续师说黄宗羲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
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藉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师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师 说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或师焉,或不.焉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道{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会天大雨,道不通⑥得道者多助2.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③吾师道也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孔子师郯子⑥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⑦十年春,齐师伐我3.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④朔气传金柝24.惑{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则耻师焉,惑矣③惑而不从师 ④妖言惑众5.爱{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 6.则{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其{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8.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择师而教之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3.今之众人..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5.年十七,好古文..古义:。
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作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6.小学..而大遗古义:。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小.学而大.遗3.孔子师.郯子4.而耻.学于师5.君子不齿.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师说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含答案)
10.2师说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句读(dòu)木讷(nè)削足适履(xuē)改弦易张(xuán)B.谥号(shì)僭称(jiàn)快快不乐(yàng)一哄而散(hòng)C.贻笑大方(yí)迂腐(yú)泾渭分明(jīng)量体裁衣(liàng)D.阿谀(yú)造诣(yì)蓦然回首(mù)焚膏继晷(guǐ)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B.传道受业解惑也C.孔子师郯子D.句读之不知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于是)D.不拘于时(被)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郎,是古代官名。
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废除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一次文体改革运动。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传”指的是人物传记,像《史记》《汉书》中的大部分作品。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课后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郯.子(tán)六艺经传.(zuàn)贻.(yí)B.句读.(dòu)苌.弘(cháng)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蟠.(fán)D.或不.焉(fǒu)谄.媚(chǎn)嗟.乎(jiē)【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六艺经传”的“传”应读zhuàn。
B.“聃”应读dān。
C.“授之书”的“授”应读shòu;“蟠”应读pán。
故选D。
2.对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惑而不从师.④而耻学于师.⑤彼童子之师.⑥孔子师.郯子⑦吾师.道也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D.①③④⑤/②⑥/⑦/⑧【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是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师:名词,老师;②“吾从而师之”是说“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③“惑而不从师”是说“感到疑惑,却不向老师讨教”,师:名词,老师;④“而耻学于师”是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师:名词,老师;⑤“彼童子之师”是说“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师:名词,老师;⑥“孔子师郯子”是说“孔子以郯子为老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⑦“吾师道也”是说“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师:动词,学习;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说“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师:名词,指一类人,是对职二、小阅读-课内4.阅读《师说》,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师说》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师说》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 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
A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代指“道”。
B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语气词。
C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第二个“乎”,助词。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
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
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乎”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 相与枕藉乎舟中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介词,相当于“于”,在;B项,介词,相当于“于”,对;C项,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D项,语气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习”均为“学习”之意。
A项前一个“出”为“超出”之意,后一个“出”与“出自”的“出”意思相同;B 项前一个“惑”是“疑难问题”之意,后一个“惑”是“糊涂”之意;D项前一个“道”是“道理”之意,后一个“道”是“风尚”之意。
4、下列各组画横线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 却匈奴七百余里而耻学于师B.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 孔子师郯子、苌弘吾从而师之D. 其下圣人也远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答案】C【解析】A项,使动用法/意动用法;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D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新教材】6.10.2 师说同步练习-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解析版)
6.10.2《师说》同步练习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A.古之学者..,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B.今之众人..师之从而:跟随(他)。
C.吾从而..不齿:不值得谈论。
D.君子不齿..【答案】D【解析】D项,“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师说》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0课《师说》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郯.子(tán) 贻.(yí)解惑.(huò) 六艺经传.(chuán)B.句读.(dòu) 聃.(rān)苌.弘(chánɡ) 拘.于时(jū)C.阿谀.(yú) 蟠.(pān)官盛.(shènɡ) 授.之书(shòu)D.谄.媚(chǎn) 襄.(xiānɡ)嗟.乎(jiē) 或否.焉(fǒu)解析:A项,传zhuàn;B项,聃dān;C项,蟠pán。
答案:D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解析: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③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④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⑤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⑥古文:古义,先秦及秦汉散文;今义,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A项,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句尾语气词,表判断;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就;C项,介词,向。
D项,相当于“于”,比/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答案:C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解析: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生”通“性”;C项,“受”通“授”。
10.2《师说》(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师说》分层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嗟.乎(jiān ) 嘉.奖(jiā) 阿谀.(yú) 师襄.(xiāng ) B .跬.步(guǐ) 经传.(zhuàn ) 以贻.(yí)之 苌.(cháng )弘 C .骐.骥(qí) 句读.(dòu ) 颁.白(bān ) 老聃.(dān ) D .驽.马(nú) 郯.子(tán ) 针砭.(biǎn ) 无长.(zhǎng )无少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嗟乎”的“嗟”应读“jiē”。
B.“跬步”的“跬”应读“kuǐ”。
D.“针砭”的“砭”应读“biān”。
故选C 。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陋之有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 .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A.判断句,“也”表判断。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乎吾先。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D.“不拘于时”是被动句,“于”表被动;“学于余”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余学”。
故选C 。
3.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D .其贤不及..孔子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题型一:客观题 得分A.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B.所以: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帮凶。
D.不及:古义今义均为“比不上”。
故选D。
4.对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惑而不从师.④而耻学于师.⑤彼童子之师.⑥孔子师.郯子⑦吾师.道也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D.①③④⑤/②⑥/⑦/⑧【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分析】例句:宾语前置句,“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不懂得如何断句,不能解决疑惑;A.状语后置句,“于师”为后置状语,译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B.宾语前置句,“何”为“操”的前置宾语,译为:大王来时拿的什么啊;C.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D.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不被时俗约束;状语后置句,“于余”为后置状语,译为:向我学习;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D.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分析】A.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指“道”。
B.其:代词,那些/语气词。
C.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句末语气助词,呢。
D.而:都是连词,表顺承。
故选:D。
3.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⑨或师焉,或不焉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分析】①“师”,名词,老师;②“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③“师”,名词,老师;④“师”,动词,从师学习;⑤“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⑥“师”,动词,学习;⑦“师”,动词,从师学习;⑧“师”,动词,学习;⑨“师”,动词,从师学习。
故选:B。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鞭笞(chī)师襄(xiānɡ)嗟乎(jiē)瓮牖绳枢(yǒu)B.召滑(zhào)郯子(tán)近谀(yú)比权量力(liàn C.崤函(yáo)老聃(dān)贻误(yí)亡矢遗镞(zú)D.隳名城(tuī)苌弘(chánɡ)句读(dòu)一夫作难(nàn)【分析】A.正确;B.“召滑”中的“召”应读作“shào”;C.“崤函”中的“崤”应读作“xiáo”;D.“隳名城”中的“隳”应读作“huī”。
故选:A。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师襄.(xiāng)嗟.乎(jiē)或不.焉(bù)B.郯.子(tán)句读.(dòu)阿谀.(yú)C.老聃.(dān)谄.媚(xiàn)经传.(chuán)D.李蟠.(fán)苌.弘(chánɡ)贻.误(yí)【分析】A.“或不焉”中的“不”应读作“fǒu”;B.正确;C.“谄媚”中的“谄”应读作“chǎn”,“经传”中的“传”应读作“zhuàn”;D.“李蟠”中的“蟠”应读作“pán”。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阶段防御系统。
病原体侵入体内的最初数小时,非特异性免疫最先迅速作用,各种免疫细胞展开对病原体的攻击。
随后,特异性免疫开始作用。
“T细胞”作为特异性免疫中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能获取病原体的信息并激活同为免疫细胞的“B细胞”,下达使其合成“抗体”的指令。
接收到指令的B细胞大量产生抗体,借助抗体破坏病原体。
另外,部分T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破坏感染病原体的细胞,阻止感染的扩大。
特异性免疫就是借助这样的机制,发挥强大作用,消灭病原体的。
由于部分T细胞和B细胞能够存储病原体的特征信息,因此,当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再次侵入时,人体能够迅速杀灭该病原体,这被称为“免疫记忆”。
疫苗,就是利用了这一免疫机制,将病原体的特征信息提前储存到T细胞和B 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中,成为人类用来抵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面对疫苗,我们在犹豫什么》,《科学世界》2020年第1期)材料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多个国家不同研究团队有不同的技术方案,有的传统,有的新锐。
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种减毒活疫苗,采用的是活性病毒,经改造使其毒性减弱失去致病性。
该疫苗免疫效果好,生产成本不高,但研发时间长,还有低概率致病风险。
第二种是灭活疫苗,又叫死疫苗,同样是最传统的疫苗。
该疫苗采用的病原体已失去活性,但表层蛋白仍可触发免疫反应。
这两种疫苗的研发及生产涉及病毒培养,生物安全要求较高。
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好,不需要分离获得病毒毒株,只要根据病毒的序列,表达出大量的病毒抗原蛋白,制成疫苗即可。
简单点讲就是“给人打病毒表面S蛋白”。
而核酸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则是给人体注射病毒抗原蛋白的编码核酸,利用人体细胞自己去合成病毒的抗原蛋白而产生免疫应答。
这种开发技术新颖,目前全球尚无一款获批上市。
陈薇院士团队正在做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属病毒载体疫苗,他们将改造后的无害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疫苗。
无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装自己很“凶”,让人体产生免疫记忆。
所以,打个比方,如果减毒活疫苗是“将野兽驯化为坐骑”,那么灭活疫苗就是“①”;重组蛋白疫苗是“②”,核酸疫苗就是“③”,病毒载体疫苗则是“④”。
(摘编自果壳网《新冠疫苗到底多久才能面世?》2020年4月21日)材料三DeepTech:目前各国都在加速疫苗研发,据说最快只要12或18个月,但大部分已有疫苗研发都是几十年才获得成功,请问新冠病毒疫苗能这么快成功吗?张林琦:确实可以这么快。
因为传统技术的平台很成熟了,新技术应用如mRNA技术可以加速开发。
再加上在社会需求急切的情况下,各方面都会加倍努力来缩短这个开发时间,所以一定会冲破一些过去的慢节奏。
DeepTech:也有权威专家说,不排除疫苗开发会失败。
您觉得会有这种可能吗?张林琦:会有这种可能。
新生事物,没有谁能保证百分百会成功。
但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
我国为增加胜算几率,同时展开了五条研发路线。
针对这五条路线,还设疫苗开发专班负责协调研发单位,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早期介入,全程参与,研审联动,全力推动疫苗研发工作。
DeepTech: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上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吗?张林琦:首先要安全,其次要诱导出可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抗体,第三要避免出现不利的免疫反应或者副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疫苗成本和可及性。
(摘编自《专访清华大学张林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网2020年5月7日)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离出病毒毒株,并在第一时间提交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信息。
早在1月22日,科技部第一批启动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应急攻关”项目里,快速研发疫苗就是其一。
虽说疫苗从研发到生产是个长链条,但我国有整合全链条资源的优势,可同步推进研发、审批、生产各个环节。
所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预估会比SARS疫苗进展顺利。
(摘编自《科学看待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人民日报》2020年4月20日)(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疫苗成为人类对抗病原体的有力武器,利用的是人体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以及细胞的“免疫记忆”功能。
B.T细胞作用不可小觑,它能获取病原体的信息,激活B细胞并对其下达合成抗体的指令,有些甚至能阻止感染扩大。
C.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采用传统研发技术方案的疫苗,它们都需要培养并获取病毒毒株,有一定生物安全风险。
D.安全、有效、无害、低成本、可及性等都是疫苗研发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疫苗的研发耗时较长。
(2)材料二①~④空缺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将野兽制成标本”“人工合成野兽皮毛”“直接使用野兽皮毛”“披着羊皮的狼”B.“让野兽进入“直接使用野兽皮“人工合成野兽皮“披着羊皮的狼”昏睡”毛”毛”C.“让野兽进入昏睡”“人工合成野兽皮毛”“直接使用野兽皮毛”“披着狼皮的羊”D.“将野兽制成标本”“直接使用野兽皮毛”“人工合成野兽皮毛”“披着狼皮的羊”(3)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有可能较短时间内研发成功新冠疫苗的依据。
【解答】(1)A.“利用的是人体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以及细胞的‘免疫记忆’功能”的说法,曲解了文意。
原文是说,“就是利用了这一免疫机制,将病原体的特征信息提前储存到T细胞和B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中,成为人类用来抵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有力武器”。
这句话的关键是对“这一免疫机制”的理解,从原文可知,“这一免疫机制”指的是当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再次侵入时,人体能够迅速杀灭该病原体,这被称为“免疫记忆”。
即疫苗主要是利用“免疫记忆”这个功能,而不包括“人体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故选A。
(2)根据材料二,第二种是灭活疫苗,又叫死疫苗,同样是最传统的疫苗。
“死疫苗”显然就是被制成标本似的疫苗,故第一处选“将野兽制成标本”,从而排除BC;根据原文“而核酸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则是给人体注射病毒抗原蛋白的编码核酸,利用人体细胞自己去合成病毒的抗原蛋白而产生免疫应答”,可知这种疫苗的关键是“人工合成”,故第三处填“人工合成野兽皮毛”,从而排除A项。
最后一处,根据原文,病毒载体疫苗是指无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装自己很“凶”,让人体产生免疫记忆。
从假装很“凶”,可知这种疫苗其实不凶,其实像绵羊一样,所以最后一空填“披着狼皮的羊”。
故选D。
(3)从材料三,“我国为增加胜算几率,同时展开了五条研发路线。
针对这五条路线,还设疫苗开发专班负责协调研发单位,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早期介入,全程参与,研审联动,全力推动疫苗研发工作”,可时间和参与范围角度归纳出:多线路联动开发,介入早,参与面广。
从材料四,“虽说疫苗从研发到生产是个长链条,但我国有整合全链条资源的优势,可同步推进研发、审批、生产各个环节”,可概括出:同步推进,全链条整合的要点。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欧阳修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也。
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
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
及梁末年,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
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
公既死而梁亦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