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解析

合集下载

【韩愈师说原文及翻译】韩愈的师说解析

【韩愈师说原文及翻译】韩愈的师说解析

【韩愈师说原文及翻译】韩愈的师说解析《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以下是小编带来韩愈的师说解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师说》(原文)唐·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师说韩愈原文及解析

师说韩愈原文及解析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师说唐代: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课文《师说》的疑难问题解析精选

课文《师说》的疑难问题解析精选

1、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惟“道〞是问,但凡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

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芒。

2、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

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

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那么必从师,从师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

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比照,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开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挖苦语气。

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

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

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

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穿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

论语六则、师说解析

论语六则、师说解析

《论语》六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我是学中文的,可以给你做具体的讲解:按原文、注解、译文的顺序排列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习”有两种说法: 1.复习; 2.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说”通“悦”,喜悦的意思“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弟子、朋党“人”是别人的意思孔子说:“学习而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复习知识,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所为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韩愈《师说》高频考点

韩愈《师说》高频考点

韩愈《师说》高频考点韩愈《师说》高频考点解析《师说》是韩愈写的,该文章从“无常师”的现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解,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师说》高频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韩愈《师说》高频考点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二.实词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2)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及解读

《师说》及解读

《师说》及解读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解读: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学生李蟠的。

文章开头一段即阐明教师的重要作用及择师的原则。

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师而学。

择师的标准与年龄无关、与身份地位无关、与贵贱无关、与长少无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一思想打破了封建社会中“贵贱”“尊卑”在从师学习问题上的束缚和限制。

文章第二段写“不从师”的危害,“人非生而知之者”,必须要从师学习,“惑而不从师”,就必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因此,“不从师”是得不到真知的。

第三段论述了圣人无常师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第四段论述了“好古文”的李蟠“不拘于时”从师的情形和作者对这样的学生的赞许。

《师说》难句分析

《师说》难句分析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_____〕也。
二、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课本的注释是:“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个注释虽然把意思说清楚了,由于是近于意译,结构关系未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单句,动词“知”的主语“吾”承前省略了,“知”的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即作“知”宾语。“于吾”作“生”的补语;“于”作“比”讲,介绍比较的对象。这句话按结构可以译作:〔我〕哪里追究他们的生年比我先出生还是后出生呢?
这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如下: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这个句子的
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解析】对比关系二重复句,第二层都是转折关系先分析分号前的这一部分(分号后的这一部分结构相同)。“古之圣人”是主语,“其出人也远矣”是谓语。这谓语本身也是个主谓结构,“其出人也”是主语,“远矣”是谓语。“其出人也”的本身又是个主谓结构,“其”(等于“彼之”)是主语,“出人也”是谓语。——这个句子,结构上包孕了三个主谓结构,一层套一层;三个主谓结构分别处在三个层次之中,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值得注意的。
(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丨〔犹且〕从师而问焉;丨(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单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个名词性词组。“所以”的作用,前面已经说明,“所”同介词“以”结合后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组成“所以·动”结构,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处所,相关的对象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方法等。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这里,“所以·动”所修饰的中心词“原因”,原来是介词“以”的宾语。介词照例要带个宾语,这里“以”后没有出现宾语,就是因为这个宾语已经转为“所以·动”修饰的中心词了。有时中心词不直接出现,一般用“者”字来代;若连“者”字也省了,我们就得按意思加以补足才明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这里,根据“以”当“因”讲,应补出中心词“原因”。“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这里,根据“以”当“用”讲,补出中心词“办法”;“所以距子”,即用来抵挡你的办法。“愚人之所以为愚”结构相同。

韩愈《师说》全文解释

韩愈《师说》全文解释

韩愈《师说》全文解释本文是关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下面是韩愈《师说》全文解释,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朝代:唐代作者:韩愈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高中古文《师说》详细解析翻译.doc

高中古文《师说》详细解析翻译.doc

师说 (韩愈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

老,是(可以)依靠来授道理、教授学、解答疑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学),那些成疑的,就最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从(他)把他当作老。

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是比我晚呢?因此,无地位高低,无年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学)的尚不流已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啊!古代的圣人,他超出一般人很,尚且跟从老而教;在的一般人,他(的才智)低于圣人很,却以向老学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愚人,大概都出于吧?(人)他的孩子,就老来教他,(但是)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学)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的老,是教他,(帮助他)学断句的,不是我所的能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的。

(一方面)不通句,(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向老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和各种工匠些人,不以互相学耻。

士大夫人,(听到)称“老”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笑人家。

他(什么笑),就:“他和他年差不多,道德学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就得羞耻,(以)官高(的人),就近乎媚了。

”唉 !(古代那种)跟从老学的尚不能恢复,(从些里就)可以明白了。

巫医和各种工匠些人,君子不屑一提,在他的竟反而赶不上(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

孔子曾以郯子、弘、襄、老聃。

郯子些人,他的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老不一定比学生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技各有,如此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十七,喜古文,六的文和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俗的拘束,向我学。

《师说》优秀解析PPT课件

《师说》优秀解析PPT课件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 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 散文的基础。 2021
三、写作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 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 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 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收 召后学,作《师说》。”
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之:代词,这一类。 ➢耻:意动,“以……为耻”。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师:名作动,学习。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族:类。曰:称,说。 ➢云:说,与者合在一起,表示“诸如此类的说法”。 ➢则:连词,就。 ➢群:名作状,成群地。
2021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 羞,官盛则近谀。
2021
2021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以……为师,意动。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
2021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 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术业:学问和技艺。 ✓攻:研究。 ✓如:动词,象。 ✓是:代词,这样子。 ✓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是一种与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
的骈文相对立的散文。它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
法先秦两汉散文文法。 2021
(三)
古 文 运 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以复 古为名的文风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 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提 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 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 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 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言贵创新”,对那些 “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 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师说》解析

《师说》解析

《师说》解析D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明之的人。

[7]其为惑也题。

[8][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闻道,夕死可矣。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

道:儒家之道。

[10]从而师之:跟从他(并。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着知道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难道。

知,了解,知道。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3]师道:从师求学的[16]众人[18]耻学于师:以从师学习为耻。

[19]是故圣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自身,自己。

[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句读:读,通“逗”,句子中间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

古代[24]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问老师。

[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了。

遗,丢弃,放弃。

[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连称为巫医。

《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2[29]族:类。

[30]云者:云,语气助词,无义。

者,表陈述语气,无义。

[31]相若:相像,差不多的意思。

[3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师就近乎谄媚。

足,可,够得上。

盛,高,大。

谀,阿谀,奉承。

[33]复:恢复。

[34]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

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35]不齿:不屑一提。

意思是看不起。

[36]乃:竟。

[37]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

其,语气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

[38]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常:固定的。

[39]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40]苌(cháng)弘:东周敬乐。

《师说》注释、翻译、阅读题【必修上册】

《师说》注释、翻译、阅读题【必修上册】

《师说》韩愈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学者】求学的人。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所以,用来……的。

受,同“授”,传授。

④【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之,指知识和道理。

⑤【其为惑也】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

⑥【闻】知道,懂得。

⑦【从而师之】跟随他学习,即以他为老师。

⑧【吾师道也】我学习的是道。

师,学习。

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庸,表示反问语气。

⑩【无贵无贱】意思是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

⑪【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意思是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⑫【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⑬【出人】超出一般人。

⑭【犹且】尚且,还。

⑮【众人】一般人。

⑯【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味。

益,更加、越发。

⑰【身】自己。

⑱【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

⑲【惑】糊涂。

⑳【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㉑【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㉒【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

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此。

㉓【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师学习,看的不向老师学习。

前一个“或”指代“句读之不知”,后一个“或”指代“惑之不解”。

不,同“否”。

㉔【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㉕【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㉖【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㉗【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㉘【不耻相师】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

㉙【族】类。

㉚【日师日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

云者,如此之类。

㉛【年相若】年龄差不多。

㉜【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

析话剧《师说》

析话剧《师说》

析话剧《师说》《师说》是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话剧,通过展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本剧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老师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压力。

下面将结合剧情和角色来详细解析《师说》这部话剧。

剧情概述:《师说》的故事发生在一所普通中学里。

故事的主要人物有老师赵老师和几个学生:段子珍、沈溪和谭秋。

故事以赵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陷入尴尬境地开始,展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和成长之路。

赵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热爱教育的老师。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的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他因为一些误会而受到了责备,心情低落。

他在面对学生时也显得有些僵硬和严肃,缺乏与学生之间真诚的沟通。

而学生们也各有各的烦恼和困惑。

段子珍是一个内向而敏感的女孩,她对未来充满迷茫,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缺乏自信。

沈溪来自单亲家庭,她内心充满了对家庭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但却常常因为家庭的问题而情绪低落。

谭秋是一个外向活泼的男孩,但却因为成绩的压力而感到焦虑和困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老师和学生们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赵老师通过细心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渐渐地了解了他们的困惑和内心世界。

他在思考和反省中,也逐渐放下了自己的成见和偏见,找到了与学生真诚交流的方法。

最终,老师和学生们之间建立了更加真诚、平等和理解的关系。

话剧通过展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勾勒出了现实中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

通过赵老师和学生们的成长故事,也传递了关于教育的深刻启示。

接下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师说》这部话剧。

老师的责任和使命是本剧的核心主题之一。

在剧中,赵老师被描绘成一位极具责任感的老师,他对待教育事业认真负责,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充满期许。

在他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最好的教育,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

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他却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师说》(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师说》(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师说》(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师说韩愈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用来……的,……的凭借)传道受(通“授”,传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于,介词)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岂,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所子字构),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普通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却)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b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師百工(各种工匠)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这)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相像,差不多)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ii) !圣人无常(固定的,一定的)师。

孔子师鄕(tdn)了、萇(chdng)弘、師襄(xidng)、老聃(ddn)。

鄕(tdn)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己。

李氏子蟠(pdn),年十七,好(喜欢)古文,六氏经传(zhudn)拘于(被)时,学于余。

余嘉(赞许,嘉奖)其能行古道,作《师说》送)之。

术业有专攻,皆通习之,不以贻(yL赠内容简析新第一段:在正面阐述中提出论点. I古之学者必有师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第二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从师的不良风气.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以历史名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I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教材分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为了维护师道尊严而写的一篇不朽名篇。

其用意在于阐明从师求学的好处,驳斥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错误观点,表达作者对从师学习的推崇赞美之情。

文章从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地论述“师道”问题,先从“古之学者必有师”说起,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继而论述从师的具体条件和方法,指出从师应有志于圣贤,品行端正,要有好学之心,能刻苦学习等;最后说明从师的态度和效果,指出从师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感化老师。

文章构思巧妙,前三段逐层推进,重在论证“师道”,语言浅显流畅,说理深入透彻。

【学习目标】 1。

通过品味语言,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和写作手法。

2。

把握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一)导入:用《师说》中的一句话导入新课。

(出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预习检查:(出示:自主预习任务)一、预习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注释疏通字词。

2、标画生字新词并勾画出不懂的词语,以便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标画出各段的段落层次。

二、导学反馈: 1、作者在论述“师道”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在解释“古之学者必有师”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就是说学习有成就的人都有老师,也就是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什么是“有道之士”?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当今社会,有许多人都不愿意从师,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二、探究: 1、文章第二段通过对古之学者是否有师和从师的条件做了哪些具体的论述? 2、归纳小结:①由论“古之学者”转而谈“今之众人”,接着由众人“耻学于师”转而谈“士大夫之族”“则耻师焉”,最后提出自己“愿人之教己者”“则愿无伐善,无施劳”的观点。

②提出“师道”的命题,列举孔子的“从师而问”的例子,并从老师和弟子两方面逐层加以分析。

③全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说理深入透彻。

《师说》解析

《师说》解析

师说《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韩愈针对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和知识,抨击时弊,弘扬世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其对教师职责和择师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的优秀散文传统。

他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能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来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文学体裁论说文作品出处《昌黎先生集》创作年代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作品名称《师说》作者韩愈古之[1]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2]传道[3]受[4]业[5]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6],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7],终不解矣。

生乎[8]吾前,其闻道[9]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0];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2]也。

嗟乎!师道[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远矣,犹且[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8]。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20]也,则耻师焉,惑矣[21]。

彼童子之师[2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23]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4],小学而大遗[25],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26]乐师百工[27]之人,不耻相师[28]。

士大夫之族[29],曰师曰弟子云者[30],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31]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2]。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下是关于《师说》的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

答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开篇点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强调了老师的重要性。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答案:孰能无惑解析:指出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懂的,都会有疑惑,从而引出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3、惑而不从师,_____,终不解矣。

答案:其为惑也解析:说明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

4、生乎吾前,_____,吾从而师之。

答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强调只要对方懂得道理比自己早,就应该向他学习。

5、生乎吾后,_____,吾从而师之。

答案: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解析:不论出生先后,只要懂得道理早于自己,都要以之为师。

6、吾师道也,_____?答案: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表达了从师学习不应考虑年龄的差异。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师之所存也。

答案:道之所存解析:再次强调从师的标准是“道”,而不是身份和年龄。

8、嗟乎!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答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感慨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突出恢复师道的紧迫性。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

答案: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解析:通过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待从师的不同态度,批判今人的不从师。

10、爱其子,_____;于其身也,_____,惑矣。

答案: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解析:批评那些在教育孩子时重视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的人。

1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

答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解析:指出启蒙老师只是教孩子读书断句,并非真正传授道理、解决疑惑的老师。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吾未见其明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愈针对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和知识,抨击时弊,弘扬世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其对教师职责和择师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

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文以载道,恢复先两汉的的优秀散文传统。

他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能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来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文学体裁论说文作品出处《昌黎先生集》创作年代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作品名称《师说》作者愈古之[1]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2]传道[3]受[4]业[5]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6],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7],终不解矣。

生乎[8]吾前,其闻道[9]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0];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2]也。

嗟乎!师道[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远矣,犹且[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8]。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20]也,则耻师焉,惑矣[21]。

彼童子之师[2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23]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4],小学而大遗[25],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26]乐师百工[27]之人,不耻相师[28]。

士大夫之族[29],曰师曰弟子云者[30],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31]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2]。

”呜呼!师道之不复[33],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34]不齿[35],今其智乃[36]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7]!圣人无常师[38]。

孔子师郯子[39]、苌弘[40]、师襄[41]、老聃[42]。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44]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5],如是而已。

氏子蟠[46],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7],不拘于时[48],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49],作《师说》以贻[50]之。

[1]《师说》是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2][1]之:结构助词,的。

学者:求学的人。

[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

[6]人非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

之:指知识和道理。

语本《论语·述而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明之的人。

[7]其为惑也题。

[8][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闻道,夕死可矣。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

道:儒家之道。

[10]从而师之:跟从他(并。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着知道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难道。

知,了解,知道。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3]师道:从师求学的[16]众人[18]耻学于师:以从师学习为耻。

[19]是故圣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自身,自己。

[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句读:读,通“逗”,句子中间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

古代[24]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问老师。

[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了。

遗,丢弃,放弃。

[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连称为巫医。

《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2[29]族:类。

[30]云者:云,语气助词,无义。

者,表述语气,无义。

[31]相若:相像,差不多的意思。

[3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师就近乎谄媚。

足,可,够得上。

盛,高,大。

谀,阿谀,奉承。

[33]复:恢复。

[34]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

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35]不齿:不屑一提。

意思是看不起。

[36]乃:竟。

[37]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

其,语气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

[38]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常:固定的。

[39]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40]苌(cháng)弘:东周敬乐。

[41]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师:乐师。

[42]老聃(dā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43]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45]。

攻:学习、研究。

[46]氏子蟠: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7]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乐》已失传,此为古说。

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通,普遍。

[48]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作品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断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知句读(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

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

难道不值得奇怪吗?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如此罢了。

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当时的不良习俗所限制,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全文分4段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

“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

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

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

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

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

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

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

“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写法特点1、下定义,作结论: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层层衔接,一气贯通。

2、对比论证: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

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

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

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3、引用论证,事例论证: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写法总述《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