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九年级科学下册同步训练4.1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4.1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A组

1.污染已成为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C)

A.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C.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D. 臭氧层破坏、汽车尾气、塑料垃圾

2.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D)

A. 提倡秸秆焚烧还田

B. 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 提倡家庭豪华装修

D.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

3.下列不属于

...控制酸雨的措施的是(C)

A. 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B. 减少煤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C. 减少生活、生产废水的排放

D. 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4.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

...的是(C)

A. 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害人类自身

B. 环境的改变与破坏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 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5.研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所采取的科学方法是(A)

A. 模拟探究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比较法

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各词中,与环

境污染无关

..的是(B)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水华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⑧贫血

A. ①⑥⑧

B. ⑥⑦⑧

C. ③⑥⑦

D. ④⑦⑧

7.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

....的是(D)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 植树造林

C.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D.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B组

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作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

(第8题)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对照,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负氧离子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随机多点检测,求平均值。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降低,且速度比乙房间快,由此可得出结论: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保护森林,多植树。

【解析】(1)本研究目的是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此负氧离子的有无是本实验的变量,即甲房间有负氧离子,与无负氧离子的乙房间形成对照。(2)房间内烟雾分布不均匀,若在某一点上检测会出现较大误差,因此需要多点检测,求平均值。(3)由图像可知,甲房间在4小时内PM2.5浓度下降比乙房间大得多,因此可说明负氧离子能改善空气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