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检测(附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检测(附答案)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卷(试卷满分:9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A.烟雾弥漫B.香气扑鼻C.雪花飞舞D.尘土飞扬2.观察下面四组图,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3.人类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A.电子B.中子C.夸克D.质子4.科学研究发现分子很小,你知道分子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吗?下列是物理老师给出的一组数据,你认为分子的直径最接近于()A.10-4mB。
10-6mC。
10-10mD。
10-13m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6.自从XXX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7.绝缘丝吊着的两个轻质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
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异种电荷B.带同种电荷C.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D.两个都不带电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花香四溢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9.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0.在目前各种安全搜检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如下图),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彼此之间存在排斥力D.彼此之间存在吸收力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B.中子带正电,质子不带电C.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肯定相称D.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高速绕核运动12.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C带正电,B带负电B.C带负电,B带正电C.C带正电,A带负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3.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中精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B.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D.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相对静止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分子B.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9m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它时刻在保持静止D.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排斥力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5.每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带电的原子核,四周的电子绕其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卷(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检测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8题;共24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B.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绕日模型D.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2.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D. 摩擦起电的实质的电子的转移3.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在原子核、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核C.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4.下列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 常说“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缘故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C.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D. 宇宙天体、分子并非都在不停息地运动5.用“粘”字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了电荷B. 用双面胶能够把纸“粘”在墙上﹣﹣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 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升华D. 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分子间没有斥力6.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C.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 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可以作为分子间有间隙的证据7.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 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 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 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 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图甲中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B. 图乙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C. 图丙抽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D. 图丁中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二、填空题(共5题;共19分)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粘”字表述一些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毛”粘在镜子上;用湿毛巾擦冰箱的冷冻室,湿毛巾会粘在冰箱上。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2.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A.火星B.地球C.月球D.太阳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4.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C.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红移”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D.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5.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
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7.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导走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9.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10.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二、多选题(共5小题)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超导材料是电阻为零的材料C.花香四溢的原因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2.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卷 含答案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右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
2.宇宙是由____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 、B 、C 、D 四个带电体,若A 排斥B ,A 吸引C ,C 排斥D ,已知D 带正电荷,则B 带_______电荷。
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6.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
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 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7.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 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 ;8.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在我市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至原体积的3001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
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
二、选择题9.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原子核、质子、电子,B .质子、原子核、中子,C .电子、原子核、原子,D .原子、原子核、质子.10.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 .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 .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D .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11.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12.冬季室内的空气十分干燥,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 .水分子由原子组成;B .水分子的质量很小;C .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3.下列物体的尺度最小的是:A .夸克;B .原子;C .质子; D. 原子核.14.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15.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16.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带正电B.带负电C.带异种电荷D.带同种电荷17.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下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苏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苏科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酒香不怕巷子深D.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2、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D.墨水沾上白衬衫洗不掉,说明分子不在做运动3、(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根据所列现象进行的推测既合理义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C.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D.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存在吸引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距一定大于气体B.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斥力,所以气体流动性强D.物质从气态变到固态,分子热运动会变慢直到停止5、气压和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在装有氧气的瓶子上面,例扣一个装有氢气的瓶子,并放置于0℃的环境中、如图所示,快速抽掉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气体分子的分布为()A.B.C.D.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晶体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它在丙状态时最容易被压缩;在乙状态时具有流动性。
则()A.甲状态时,没有固定的形状B.乙状态是固态C.丙状态变为乙状态的过程是汽化D.甲状态变为丙状态的过程要吸热7、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正电荷从丝绸转移玻璃棒上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8、(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物理中一定带正电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C.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验电器9、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引力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 表示氢气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3.“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4.关于分子动理论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5.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6.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如图所示,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正电荷D.负电荷7.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8.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棒一定带负电B.带电棒一定带正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9.据中央电视台“智力快车”节目介绍,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能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
关于飞行中的蜜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综合测试(有解析)

第七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一直在探索。
下列科学家中,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A.阿伏伽德罗B.道尔顿C.汤姆孙D.卢瑟福3.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卢瑟福C.托勒玫D.哥白尼4.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5.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A.金刚石B.木头C.氧气D.矿泉水6.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摩擦起电)现象的是()①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②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③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头发被吸引;④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的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会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导走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应用静电的事例是()A.飞机的机体突出部位装有尖端放电器B.油罐车尾部拖有一根拖地带C. 地毯中夹进一些导电纤维D.电源使复印机里的硒鼓表面带上正电荷9.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dùn móu duōjiè)”。
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
这一记述说明()A.自然界只存在一种电荷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0.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________带正电荷(选填“质子”或“中子”),而组成质子和中子的更小的粒子叫________。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含答案.doc

乙是气态 丙是气态 甲是固态甲是气态第七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 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A. 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3. 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福布斯——土壤” 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
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 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
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 响的粒子是() A. 电子 B.质子 C.中子 D.氮核4.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C.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天体之间是不断远离的D.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5. 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
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6.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 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B.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 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D. 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B.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 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 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8.2014年1月15日,扬州江都有一老人,在穿衣服时引发液化气爆炸。
消防员调查发现,老人家里液化气管道老化,气体泄漏,结果被老人穿衣时瞬间产生的静电引爆。
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去除静电的是()A.室内用加湿器加湿B.用手触摸金属门窗C.用手触摸木制衣柜D.勤洗手、洗澡9.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10.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二、填空题(共5小题)11.无论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还是显微镜下的H7N9病毒,物质都是由组成的;纳米和光年都是的单位;“神舟九号”从发射升空到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质量是的(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修补被扎破的自行车内胎时,修车师傅通常用一把周身是刺的锉将内胎扎破处的外表面锉毛,再把要补上去的橡胶补丁贴在内胎上的一面也锉毛,然后再将锉毛的两个表面涂上胶水,待胶水晾一会儿之后,对准、压紧…….对于下列锉毛橡胶表面的主要目的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的是()A. 使补胎处的橡胶更膨松,以增强补胎处橡胶的弹性B. 增大内胎和橡胶补丁接触的表面积,以充分发挥胶水的黏合作用C. 增大内胎与橡胶补丁之间的摩擦,防止错位D. 防止因补胎处太厚而导致内胎对外胎的压强不均匀,避免外胎爆胎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毛皮()A. 失去一些电子B. 得到一些电子C. 失去一些质子D. 得到一些质子3.下列现象和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C.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 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5.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 西红柿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B. 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7.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图中最相似的是()A. B. C. D.9.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而原子是由什么组成()A. 电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夸克和电子D. 电子和原子核10.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如果B球带负电,则()A. A球可能带正电,C球一定带负电B. A球一定带正电,C球可能带正电C. A球可能带负电,C球一定带负电D. A球一定带负电,C球可能带正电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1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2.下列属于巨行星的是()A. 地球B. 海王星C. 火星D. 木星13.两个用丝线悬挂着的硬泡沫塑料小球,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 两球都不带电D. 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球带电而另一个球不带电14.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 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二、填空题15.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选填:“液体”或“固体”)(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说法.16.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17.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 ________;而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 ________18.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________形成的;两个小水滴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较大的水滴,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19.人类向物质世界两极进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1897年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__组成,质子带________电;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这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________提供了证据.20.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_______;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________电.三、解答题21.请简要说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法?22.物体由于带电(静电),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有利和有害两方面,请你就此举出两个例子(无论有利或有害都可以)。
四、实验探究题23.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3)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点靠近气球,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________.五、综合题24.信息阅读我国的“嫦娥二号”正在绕月航行中,目前一切运行都在按预定设计进行,国人为之振奋、自豪.小陈同学心里也兴奋极了,他在好友小王的QQ中留言:将来要是我们能成为宇航员,那该多好啊!我们要在月球上建造酒店,种植花草,让月球成为天上人间、真正的香格里拉.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月球的土地上快乐地生活了!我们并肩漫步,亲切地自由交谈,微风佛面,尽情地呼吸着月球上的新鲜空气,我该有多高兴呀!运动会上,我一蹦就能蹦5m高,我们百米赛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比地球上的赛车还快.我的质量变得那么小,我甚至可以用一只手拉着自己的头发就能把自己提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漂浮在空中,像梦境一样.有趣吧!下雨了,我们就装一杯月亮水喝,那口味肯定很纯正!我们在野外唱着、跳着,周围洋溢着小鸟快乐的歌声.头顶是美丽的蓝天白云,脚下是神奇的月球土地,多么令人神往啊!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而奋斗,好吗?(1)小陈的留言中有多处不符合物理原理或月球上的实际情况,请你任意找出一处,填在下面的空格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假如有一天你成为国家“嫦娥计划”的总设计师,你认为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科学基地,有哪些困难?(任意举出一项即可)25.如图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1)图(a)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3)图c可用来演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A3.【答案】D4.【答案】A5.【答案】D6.【答案】C7.【答案】D8.【答案】D9.【答案】D10.【答案】 D11.【答案】 D12.【答案】 D13.【答案】 D14.【答案】 B二、填空题15.【答案】(1)小颗粒(2)液体(3)提高水的温度;将花粉变得更小一点16.【答案】凝华;(3)17.【答案】气体、液体、固体;固体、液体、气体18.【答案】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19.【答案】电子;中子;正;大爆炸20.【答案】分开;带了电;负三、解答题21.【答案】答:(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22.【答案】静电除尘;静电喷涂四、实验探究题23.【答案】(1)形变(2)分开;小(3)分开;吸引轻小物体五、综合题24.【答案】(1)我的质量变得那么小;质量与物体位置无关(2)如何解决宇航员用水的循环利用25.【答案】(1)分子间有引力(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