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2014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4e010dd195f312b3069a50d.png)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经济基础)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1、时间:15—17世纪2、过程: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详细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详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9cea788e9951e79b8927fb.png)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详细复习提纲1、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时间:14---17世纪,西欧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种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信奉这种思想的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3、发源地:意大利持续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
4、实质: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5、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6、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长诗《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
《神曲》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的各种罪恶,《神曲》标志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
恩格斯评价“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7、评价《神曲》: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赞美了现世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提倡追求知识,反对蒙昧。
《神曲》标志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
8、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那丽莎》。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壁画,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达·芬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比较擅长,可谓入木三分。
9、莎士比亚:英国最著名文学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悲剧、喜剧和传奇剧。
代表作:《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被称为“四大悲剧”。
10、人文主义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世俗精神、(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的融合。
1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文学巨匠——莎士比亚12、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e9513e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e.png)
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第一课文艺复兴1、时间:14—17世纪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2、核心:人文主义3、主要代表人物: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的文学家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第二课新航路开辟1、时间:15-17世纪2、条件: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3、哥伦布主要活动: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4、影响:P11第三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640-1688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5、经过: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⑵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x英国进入“共和时代”⑶1653年,克伦威尔实行x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6)1689年,国会制定并批准《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6、《权利法案》内容:P177、历史意义:P17最后一段第四课美国独立战争1、时间:1755年4月19日---------1783年2、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4、领导人:华盛顿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6、重要文件:《独立宣言》⑴颁布时间:1776年7月4日⑵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⑶起草人:杰斐逊⑷主要内容:P21⑸意义:①宣告了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国庆日)②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③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8、战争结果:⑴1781年10月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⑵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9、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4279ba91a37f111f1855b5e.png)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经济基础)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1、时间:15—17世纪2、过程: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82f242b4b35eefdc9d33309.png)
世界近代史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1时间:2、爆发地:意大利 3、核心思想(武器):人文主义4、实质: 5、代表人物6、意义:。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1、时间:2、根本原因:3、影响: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1、时间2、根本原因3、性质:4、领导人:5、结果:7、影响:8、《权利法案》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内容、意义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P20)1、爆发的根本原因。
2、时间3、性质4、历史意义:5、华盛顿的主要活动:;6、对华盛顿的评价:。
7、《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P26)1、根本原因:2、性质:3、影响: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P32)一、拿破仑的崛起经过二、《民法典》的内容:三、意义:四、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五、拿破仑失败的原因: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业革命(P41)1、工业革命性质;2、影响: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P48)一、英,法,荷等对印度的入侵: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三、印度民族大起义:1、时间: 2、根本原因3、领导: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拉美独立运动(P54)1、三角贸易(贩卖黑奴贸易):①时间:②背景:③、影响:2、拉美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意义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产党宣言》(P60)一、英国宪章运动:1、时间: 2、性质:二、马克思主义诞生:①时间:②标志:2、《共产党宣言》:①内容;②意义:第12课“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巴黎公社(P64)1、巴黎公社成立:①时间:②性质:③意义:4、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87cb13856a561253d36f9f.png)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考点十、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电网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制做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正式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
为数不少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在电力技术的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2、库珀发明电灯泡: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历经古巴数百次失败后,于1879年研制成功更轻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3、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1885年,本茨试制重卡成功。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
4、20世纪初,人们造出飞艇。
1903年12月,澳大利亚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飞机今天已经经已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人力车。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影响:见课本。
考点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相互之间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西欧国家积极展开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即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法、俄。
两大集团展开疯狂苏台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一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房地产业政治矛盾尖锐。
3、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
4、一战爆发和交战双方: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和俄、英、法很快卷入战争。
利益圣马力诺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5、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战争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精锐部队从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进战争。
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e703f818762caaedc33d405.png)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17世纪2.最先兴起于:意大利。
3.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4.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5.代表人物与著作:但丁意大利(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意大利《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等。
莎士比亚英国《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一、欧洲以外的诱惑1.时间:15—17世纪2.原因(1)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追逐金钱;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阻断了原有的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
3.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了解,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二、哥伦布的发现1492年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受西班牙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但他误以为到了印度。
他把那里的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三、首次环球航行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达好望角。
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航行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的意义:(1)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开始殖民掠夺、殖民扩张、殖民侵略。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把国王送上断头台1640年英国爆发了反抗斯图亚特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
内战中,克伦威尔的军队在打败国王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11460549649b6649d7476f.png)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知识点一】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人类的出现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及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及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c95a286c85ec3a86c2c51b.png)
九年级上历史复习第1课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最先兴起国家:意大利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代表人物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品:《神曲》全诗分“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意大利】——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蒙娜丽莎》达芬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
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含义—表现了人性的光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直接原因:原油的东西方道路被阻断,需要另辟捷径根本原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或商品经济)主要目的:获取黄金条件:(1)欧洲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2)对地球的了解(3)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时间:从15世纪开始首先探寻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开辟过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
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那里的土著民称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这些岛屿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成就——发现美洲新大陆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领船队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
成就——发现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延安到达东方的夙愿。
成就——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就——首次环球航行影响(1)积极影响: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了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世界各地以往相互隔绝、孤立发展的局面。
初三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初三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6db13902020740be1e9b8d.png)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 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 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 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 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 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 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 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 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 2 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 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 3500 年,尼罗河沿岸出 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 35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建立起来;③公元前 6 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 3500 年以后,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 25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 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 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 武士、官吏;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 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 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896a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7.png)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纲要第一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1)发生的背景: 14世纪前后, 处于欧洲贸易最繁华的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 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 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提倡人文主义思想。
(2)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指导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要求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4)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 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 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5)文艺复兴的实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6)时间与范围: 14世纪首先兴起的国家: 意大利。
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7)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诗人,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
他创作的《神曲》, 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 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达•芬奇:意大利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
代表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
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8)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1)原因:根本原因: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要求拓展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 到东方追求财富(黄金);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了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a.新航路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 勇于拼搏的精神, 开阔了眼界, 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 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最全、个人整理)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各课知识点(最全、个人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042326ee06eff9aef807d6.png)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1、背景:①黑暗的中世纪②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2、时间:14——17世纪3、发起阶层:新兴资产阶级4、兴起及传播:意大利→西欧(兴起原因: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②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③人文主义思潮流行)5、流传方式:绘画、文学作品、各种著作流传6、核心思想(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①“人性”反对“神性”②人权反对神权③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7、实质(性质):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8、作用(影响):①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9、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但丁:A评价:文艺复兴的先驱B作品:长诗《神曲》(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抨击教会,谴责统治阶,赞美现世生活)地位: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意)达·芬奇:A评价: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B作品:①《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宗教:刻画人物心理反映的杰作)②《蒙娜丽莎》C风格:刻画人物心理,入木三分(英)莎士比亚:A评价: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B戏剧种类: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C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D特色:悲剧剧情感人、语言生动、爱憎分明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1、时间:15世纪——17世纪2、原因:根本原因(动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欧洲人对黄金和东方商品的渴求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间接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夸张的描述;东方富有;贩运东方商品有利可图3、条件:①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②对地球的了解③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4、含义: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5、过程:航海家时间支持国开辟的航路成就①哥伦布1492年西班牙欧洲→大西洋→美洲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开辟了欧洲通往(目的:中国、印度,“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美洲的新航路②迪亚士 1487年葡萄牙欧洲→非洲西海岸→好望角率船队到达非洲的好望角→印度洋③达·伽马 1497 葡萄牙欧洲→非洲西海岸→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印度洋→印度④麦哲伦 1519 西班牙环球航行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1522 (评价:既是航海家又是侵略它国的殖民者)6、影响:A积极:对世界:①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②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对欧洲: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消极:对亚非拉: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年)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3、爆发标志:新国会的召开4、领导: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5、过程:①时间:1640年②敌对双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③斗争内容:限制王权、保证国会权力④初步胜利: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进入共和国时代⑤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6、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并批准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7、君主立宪制: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8、《权利法案》颁布:(目的)为限制王权,(时间)1689年,(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对公民应有的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意义: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9、意义(影响):国内: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扫清了障碍,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国际: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10、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不彻底性(集中表现在《权利法法案》、君主立宪制)11、得到的认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2014.11第一课文艺复兴1.14—17世纪,欧洲兴起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
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3.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4.文艺复兴先驱的是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5.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和《蒙娜丽莎》。
6.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第二课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⑴主观条件:欧洲人对黄金等财物的渴望;⑵客观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②对地球的了解(“地圆说”的传播);③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2.15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为寻求东方财富,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
3.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他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误认为那里是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4.麦哲伦及其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5.如何评价哥伦布?答:哥伦布既是一个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个殖民强盗。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6.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①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②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动也开始了;③使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第三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人:克伦威尔。
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2.胜利的标志文件是《权利法案》,制定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它对国王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立国会拥有最高权力,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意义: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①国内: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②国际: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四课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标志战争开始的事件是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2.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的是1776.7.4(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制定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内容有:①人人生而平等;②宣告建立美国。
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1781年约克镇投降。
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历史意义: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北美人民获得民族解放,建立了独立的美国;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5.如何评价华盛顿?答:(主要活动:①美国独立战争中任大陆军总司令②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第五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法国国庆节)结束:1794年“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2.历史意义:①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仅为少数人所享有。
3.《人权宣言》:1789 年,制定机构——制宪议会;主要内容: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公民享有各种权利。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六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1.拿破仑上台:1799年“雾月政变”。
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并颁布了《民法典》,也称《拿破仑法典》。
退出政治舞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2.《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3.如何评价拿破仑?答:拿破仑一生有功有过。
功:①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军队的战斗中立下了战功。
②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民法典》③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过:发动了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第八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首先开始于英国。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部门。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把人类的“手”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3.①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英国。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英国。
③富尔顿——蒸汽汽船——美国人。
④史蒂芬孙——蒸汽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英国。
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4.工业革命的后果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②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阶级③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
第九课印度的民族解放战争(1857——1859年)1.英国对印度侵略:东印度公司(1600年),代表人物:克来武。
2.印度民族大起义:①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②主力:土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③领导者:封建王公贵族(代表:章西女王)④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失败。
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第十课三角贸易和南美的“解放者”1.三角贸易(贩卖黑奴贸易):目的:Array补充劳动力以及掠夺财富②示意图:③影响: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欧洲:获得大量财富;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美洲: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对美洲的开发2、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十一、十二课欧洲工人运动、巴黎公社1.宪章运动:1837年英国:提出《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两颗巨星)研究的理论成果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1871年)。
失败:“五月流血周”5.《国际歌》的词作者是鲍狄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第十四课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2.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4.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5.影响:①积极: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②局限:改革不彻底,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6.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五课美国内战(1861-1865年)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
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1860林肯当选总统。
2.扭转战局: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战争的胜利,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意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六课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1.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3.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4.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⑴政治上:①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②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⑵经济上:①发展近代工业;②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③全国统一征收地税;⑶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⑷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5.历史意义:①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②但是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③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6.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强国之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十七、十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为核心,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2.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
3.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4.1913年,美国的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5.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6.交通工具的进步带来的影响: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联系加强。
7.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第十九课同盟国与协约国1.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三国协约:法国、俄国、英国。
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为了在竞争中战胜对手,欧洲各国纷纷缔约结盟。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十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刺杀了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参加指挥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
2.爆发(开始):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3.转折战役:1916年发生在法国境内的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法、德),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新式武器:毒气、坦克、战舰、飞机5.结束: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
6.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7.一战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