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百年交大天下一家

合集下载

五所交通大学

五所交通大学

目前,由于历史渊源而沿用“交通大学”这一校名的学校在全国有五所:西安交大、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北方交大和台湾新竹交大。

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的五所交通院校中,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所高校虽然最早的起源不同,但它们经历了一段共同发展的历史,其演变过程,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迂回发展的历程。

1921年,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组建为交通大学,分设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都南京。

沪、唐、京三校先后由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并分别改名为交通部第一、二、三交通大学。

一九二八年秋,交通部推行合并计划,重新以交通大学总其名,任命一位校长,以沪校作为交通大学本部。

在上海设有电机工程、机械工程、交通管理三学院。

改京校为交通大学北平管理学院分院,改唐校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

抗日战争时期,三地校址分别几经迁移,学校名称也几次改换,但仍然属于交通大学一个学校。

直到抗战胜利后,一九四六年起,三校先后独立。

在上海的仍称:国立交通大学;在唐山的改称:国立唐山工程学院;在北平的改称: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把交大的一些名教授带去台湾,如凌鸿勋、李熙谋等,正是他们后来在台湾“恢复”了国立交通大学(即今新竹交通大学),现在已经是亚洲知名学府,实力远超大陆四所交大。

后历经数次的分分合合、更名和迁移,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演变成为北方交通大学(后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演变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1956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迁至西安。

1959年,上海部分正式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部分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199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2005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研究生院。

五所交大辈分关系怎么算

五所交大辈分关系怎么算

涨知识五所交大,辈分关系怎么算?澎湃新闻记者罗昕2016-03-17 15:33 来自文化课晨雾 / 转帖这几天,“120岁交大老照片”让不少网友愈发关注交大的历史与故事。

目前全国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关系的“交通大学”共有五所,即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和台湾新竹交大。

五所交大还成立了“交通大学校友总会”(Jiao 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

今年交大120周年校庆,五所大学将同时举行庆祝活动。

交大怎么来的?虽然我们现在常说五所交大,但“交通大学”作为校名却是在1921年8月1日才正式启用的,英文称Chiao Tung University。

它的缔造者是时任交通部总长叶恭绰。

当时,交通部下面其实有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这四所学校。

其中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的前身是1896年盛宣怀所创的南洋公学。

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前身——由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也可追溯到1896年,和南洋公学的创始为同一时期。

那时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偏重土木、电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则侧重培养铁路管理人才。

叶恭绰就想,虽然交通部下辖学校有这四所,但都属“专科”层次,用现在的话说都没达到“本科”水平,且学校各自为政,专业设置重合。

所以他决心对四所学校进行改组,变“学校”为“大学”,将四校合组成“交通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称“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大沪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改称“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大唐校);北京两所学校合并,被称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交大京校)。

三张图分别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大学北京学校”的校门。

这一决定,成为今天五所交大“本是一家”的渊源。

因为后来“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演化为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新竹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演变成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北京学校”则变成今天的北京交通大学。

海峡两岸五所交大将共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海峡两岸五所交大将共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海峡两岸五所交大将共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在西南交通大学15日举办的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西南交大校长徐飞、台湾新竹交大校长张懋中、上海交大校长张杰、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北京交大校长宁滨共同启动”海峡两岸五所交大共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仪式。

据了解,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交通大学起源于1896年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近现代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等高等教育的发端。

历经多年变迁,交通大学衍生出西南交大、台湾新竹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五所高校。

2016年是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海峡两岸五所交大决定共同举办校庆活动。

”五所交大同宗同源,我们未来将推动海峡两岸交大学分互认、学费互免、教育资源共享,共同培育世界一流人才。

西南交大校长徐飞指出,交大要加速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但不能将学校建为”世界名校的中国分校,而应集中西教育精华为一身,致力培育”懂得现代科技的中国人。

据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介绍,西南交大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是交大校庆活动的第四站,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台湾新竹交大的建校纪念活动已于4月相继举办,9月海峡两岸五所交大代表还将参加北京交大建校纪念活动。

据了解,2016年海峡两岸五所交大将举办12个”共同项目以纪念交大成立120周年,每所交大分别承办两到三个项目。

其中,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主要负责五所交大体育项目和校史文化、书画交流。

走进百年交大点燃名校梦想作文

走进百年交大点燃名校梦想作文

走进百年交大点燃名校梦想作文嘿,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时间能像翻书一样简单,嗖的一下就带我们穿越到过去,那该多酷啊!今天,我就像是拿到了那本神奇的“时光书”,要带你们一起走进一所百年老校——交大,那里啊,不仅藏着知识的宝藏,还燃烧着无数少年的名校梦想呢!想象一下,阳光正好,我们手拉手站在交大那古色古香的大门前,门楣上“交通大学”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就像是老校长笑眯眯的眼睛,在欢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

推开门,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每一块石板路、每一栋教学楼都在诉说着故事。

“嘿,看那边!”我指着不远处一群穿着旧式校服的学生雕像说,“他们啊,就像是未来的我们,正在讨论着怎么解开数学的难题,怎么在实验室里捣鼓出新奇的玩意儿。

”是不是觉得特别亲切?就像是和朋友们一起,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又在教室里为了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那份纯真的友谊和对知识的渴望,在这里,被无限放大。

走进图书馆,哇,那简直是知识的海洋!高高的书架直插云霄,一排排书籍整齐排列,好像都在说:“快来探索我吧!”我轻轻翻开一本泛黄的日记,里面记录着前辈们的学习心得和人生感悟,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力量,让我心里暖洋洋的,好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向前跑。

“你知道吗?交大不仅书多,大师也多!”旁边的小伙伴兴奋地告诉我。

我仿佛能看见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述着他们的研究成果,眼睛里闪烁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

那一刻,我仿佛也站在了讲台上,手里拿着粉笔,心里默念:“将来,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最让人兴奋的是,交大还是个梦想起航的地方。

在这里,无数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找到方向。

他们有的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有的则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每当听到这些前辈们的故事,我就激动得不行,心里那个名校梦想的小火苗,嗖的一下,烧得更旺了!所以啊,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交大,感受那份百年沉淀的底蕴,点燃心中的名校梦想吧!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远,多难,只要我们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交通大学:百年传承“交”与“通”

交通大学:百年传承“交”与“通”

作者: 黎颖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求学:理科版
页码: 12-1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西安交通大学 “通” 传承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 西安交大 继承人 学校史
摘要:“作为交通大学的正统继承人,我们西安交大愿与上海交大据理力争。

”这是一篇发表在网大论坛上的帖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争论到处可见。

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或校友,纷纷搬出交通大学校史,以史料为证,据理力争,强调自己才是交通大学“正统”的继承人,争到不可开交之时,。

中国的五大交通大学是一家

中国的五大交通大学是一家

稍稍对中国高校有些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著名的上交和西交,但中国冠以交通大学名的却不止这两所,至少西南交通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也同样引人注目。

“北大未名BBS”里有一个交大国际论坛,由这四所交通大学,加上亚洲名校、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共同组成。

那么,这五所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交大的历史太复杂,条理太乱,即便是交大学生也不一定能说清楚。

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同为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

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

客观公正地讲,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天大前身),南洋公学第二。

但由于19世纪末天津闹义和团,北洋大学堂师生被迫转移到上海南洋公学教学,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

北洋大学堂虽早于南洋公学,但由于战乱,发展一直不如南洋公学,特别是抗日迁自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备受战火摧残,逐渐消亡,直到解放后在天津旧址成立天津大学。

但历史脉络已断,今非昔比。

今日到天大网主页上仍可看到“原北洋大学”字样,他们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话说回来,南洋公学由于地处上海,位于租界,免受战火侵拢,成立后发展很快,在1920年代中期前一直无可争议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当然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北大、中央大学尚未觉醒,而清华还未成立的原故。

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出名的有黄炎培(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王安等。

其中李叔同更是交大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文词歌赋,样样精通,这在交大以工救国的办学百年历史上是罕见的。

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称为“东方MIT” 。

可惜到现在五所交大已经无人敢再提当年之勇了。

百年沧桑变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一度叫上海工业学校,直到1910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响的名字--南洋大学。

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校(西南交大前身)和北平邮政学校(北方交大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辖。

交通大学历史变迁

交通大学历史变迁

交通大学的变迁------------------------------------------------------------------------------------------------南洋公学山海关北洋(1896-1904) 铁路官学堂上海 (1896.5-1900.9)|八国联军|入侵停办↓↓商部高等山海关内外实业学堂路矿学堂(1905-1906) (1905.5-1908.1)↓唐山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唐山铁路管理传习所(1906-1911) 路矿学堂 (1909.5-1916.12)北平↓ (1908.1-1912.1) ↓ 南洋大学堂↓交通传习所(1911-1912) 唐山铁路学校 (1910.4-1916.12) ↓ (1912.1-1914.8) ________↓_________ 交通部上海↓↓↓ 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1912-1921) (1914.8-1921.7) (1916.12-1921.7) (1916.12-1 92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大学(1921年4月合校)(1921.4-1922秋)1921.4.7办事处成立,设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大学北京学校(1921夏-1922秋) (1921.7-1922.9) (1921.7-1922.7) ↓↓↓ 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唐山大学交通部唐山大学北京分校(1922秋-1927夏) (1922.9-1928.2) (1922.6.20-1923.3)||^┄┄┄┄┄┄┄┄┄┄┘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 (1923.3-1928.6)(1927.8-1928.8) (1928.2-1928.6) ||↓↓|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 (1928.6-1929.9) (1928.6.28-1 92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大学(1928.9-1946.6)(校长驻上海本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北平设电机工程,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管理学院分院交通管理三学院 (1928.9-1931.8) (1928.9-1929.2) (1928.9-1929.7)上海||||^┄┄┄┄┄┄┄┄┄┄┄┄|┄┄┄┄┄┄┄┄┄┄┄┘↓↓1928.11起交大改归铁道部管|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29.1-1929.7)交通管理改为铁道管理<┄┄┄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增设土木工程学院 (1931.8-1937.8)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29.7-1937.8) <┄┄┄┄┄┄┄┄┄ |┄┄┄┄┄┄┄ (1929.7-1937冬)||七七事变后,学生南下,迁校||内地,1938.1附于唐院↓↓↓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37.8-1942.8) <┄┄┄┄(1937.8-1941.8) (1937冬-1941.8)校舍迁入法租界,1941.9 37.12迁湘潭复课,38.5迁 38.1并入唐院铁道管理系曾改名私立南洋大学杨家滩,39.2迁贵州平越 39.2迁贵州平越|^┄┄┄┄┄┄┄┄┄┄┄┄|┄┄┄┄┄┄┄┄┄┄┄┘||────────────┐ └─────────────┤↓↓↓ 1942.8,租界沦陷,被交通大学重庆分校交通大学日汪伪组织接收改名: 1940.9在渝小龙坎成立唐山工程学院,北平铁道管国立交通大学 1942.10迁九龙坡理学院 (贵州平越)(1942.8-1945.8) ↓ (1941.7-19 42.1)↓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上海临时大学第一分班 (1942.10-1946.5)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5.8-1946.6) 1945.8抗战胜利后由<┄┄┄ (1942.1-1946.4.9)1945.8由租界迁徐家汇重庆返上海 1944.12迁重庆丁家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46.6-1949.5) (1946.6-1949.7) (1946-1949 .7)上海 1946.6返唐山,1948.12迁||┆上海,1949.5返唐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1949.6-1959.9) (1949.7-1950.8) (1958.6-1967 .9)台湾55年中央决定迁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年交大部分迁西安↓|↓||中国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北||唐山工学院|京铁道管理学院|| (1949.7-1950.8) ↓ (1949.7-1950.8) |||北方交通大学|||| (1950.8-1952.5) |||| 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京管理学院||──────┐ (50.8-52.5) (50.8-52.5) |||↓↓|||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 (52.5-72.3) (52.5-70.6) |↓↓64年决定迁峨眉, ||交通大学交通大学71年迁峨眉||西安部分上海部分||| (57.9-59.9) (57.9-59.9) |||↓↓|||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959.9- ) (1959.9- ) ↓↓交通大学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 (1967.9-1979.7)(1972- ) (1970.6- ) ↓ 84年决定迁成都北京新竹交通大学(1979.7 - )台湾新竹88年3月迁成都||↓北京交通大学(2003年改名)。

北京交通大学百年简史

北京交通大学百年简史

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开创性的高等学府,它与上海、西安、西南交通大学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

四所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同创于清朝末年,先后创建南洋公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前身创建于1896年4月8日),山海关铁路学堂(西南交大前身创建于1896年)和铁路管理传习所(我校前身创建于1909年9月10日)。

1917年,交通部因培养管理业务人才和邮电业务人才的需要,将我校划分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

1921年,交通总长叶恭绰将部属四校联合组建交通大学,共同前身是1896年4月8日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

叶恭绰将交通大学校庆日定为4月8日。

一百一十多年来四所交大时分时合,但渊源关系密切,改革开放后四校和台湾新竹交大联合更加密切,经共同协商将每年4月8日定为五所交大校庆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3月28日接见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时讲话指出:“交通大学是我国创建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在一个世纪中,交大为祖国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学子遍神州”。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交大师生员工的奋发努力,百年学府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年,诞生在黄浦江畔、只有几十人的南洋公学,如今已发展成为屹立于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大地的四所交通大学,成为我国培养高技术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从建校到2010年我校共有13位党委书记、37位校长:现任校长宁滨,现任党委书记曹国永;我校第一任校长章梫;第一任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第一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张福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茅以升……北京交通大学自1909年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年历史。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首批启动“211工程”建设的61所高校之一,获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首批通过本科教学优秀评价的高校之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百年交大,百年文化,百年传承

百年交大,百年文化,百年传承

百年交大,百年文化,百年传承
——观话剧《追忆西迁年华——向西而歌》有感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这是百年的文化,百年的传承!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这是60年的奋斗,六十年的奉献,六十年的坚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辈们栽下的梧桐记录着交大这六十年的历史,有过艰苦,有过波折,有过动荡,有过风雨。

然而,交大人是不屈的,是勇毅的,是顽强的,交大人更有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爱的陶醉而深沉,爱得愿意放弃一切,爱得肯用一生去奉献!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责任与生活的抉择,他们,最终仍留在了这里。

老一辈人用情怀与责任展示着榜样的力量,一代青年用执着与闯荡艰苦创业,一批学生以求知的欲望和纯净的心灵撑起了未来的天空。

终于,西安重回十三朝古都的繁华,西安交大毅然坚守在高等教育的前沿!
作为又一批交大人,祖国大西北仍需我们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仍在我们肩上,中国梦的实现更待我们努力奋斗!我们必须传承交大的历史与文化,无法逃避,无法推卸!
我,2016年8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志愿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同庆120周年校庆

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同庆120周年校庆

两岸五所交通大学同庆120周年校庆共同发布《交通大学赋》晨雾 / 转帖中新社上海4月8日电 (张晓曦)始建于1896年的交通大学今年迎来120周年校庆。

两岸五所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新竹交大)首度同庆,并于8日共同发布《交通大学赋》。

当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思源致远天地交通”建校120周年纪念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文生、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峰、新竹交通大学副校长谢汉萍代表五校共同发布《交通大学赋》,纪念交通大学成立120周年。

《交通大学赋》全文共1600余字,由楹联艺术家叶子彤撰写。

内容包括追溯交通大学历史、记述交通大学发展历程、回忆知名校友及事迹等,阐释了交通大学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知新致远,崇实笃行”等训教,“校分五址,势御八风,莘莘学子共济;范示九州,师从百科,代代薪火相交”。

此外,由五校共同打造的“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邮票8日由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

邮票面值1.2元人民币,是12个为纪念120周年校庆所举办的共同项目之一。

交通大学起源于1896年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历经多年时代变迁后,衍生出现在的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及台湾新竹交大五所大学。

今年是五所学校首度共同举办校庆活动。

五所大学具体校庆日期不尽相同。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校庆活动8日举办,台湾新竹交大校庆活动则于9日举行。

新竹交大秘书室助理邱美玲对记者表示,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和北京交大的三校负责人将出席9日新竹交大的校庆活动。

西南交大、北京交大的校庆日分别为5月15日和9月10日。

(完)。

交通大学的那些历史

交通大学的那些历史

交通大学的那些历史我们会冻结时间让那些曾经久远的时代影像一一呈现在你面前,我们具有引力能荟萃精彩纷呈的视频和沉淀丰富多彩的资源。

我们会365天始终陪伴着你!知名学府: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和光荣的传统,成为饮誉海内外的综合性高等著名学府,被誉为'东方MIT'。

【百年一瞬:交通大学的创建历史】交通大学起源于1896年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在历经多年历史变迁后衍生出五所大学,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包括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包括原西安医科大学),西南(唐山)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

这五所交大分布五地,各有千秋。

为中国大陆及台湾培育成千上万的工程、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交大桃李遍天下,在世界各地都有交大学子的身影,他们在各行各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交大前身——南洋公学】南洋公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于光绪廿二年(1896年)由盛宣怀创建于上海,是为交通大学沪校前身。

原址位于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

它与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四川中西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属同时期的近代新式高校。

《清史稿》记载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关于“筹办大学堂”的奏折中所言:“查京外学堂,办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

”【交大知名校友】蔡锷:1898年考入南洋公学,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蔡元培:1901年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黄炎培:1901年入读南洋公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

李叔同:1901年就读于南洋公学,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以弘一法师名世。

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侯绍裘:1918年考入南洋公学,“五卅”运动领导人之一。

交通大学的历史

交通大学的历史

西迁精神——西交大与上交大的渊源1955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

同时文件规定交通大学迁校过程中,凡是有家属的教职工阖家迁往西安的,按该职工月工资的比例随工资发给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帮助职工解决迁往西安安家的实际困难(具体比例数已记不清)。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学校研究决定迁校的大体步骤是分成两批搬往西安。

1956年暑假期间,基础课程和基础技术课程的全体教师、暑假后升为二年级的学生和校机关党、政、教务、后勤的部分干部和职工为第一批西迁,1956年交通大学招收的新生到西安报到。

根据上述规定,第一批西迁的教职工凡有家属的都发了安家费。

记忆中,大家拿到安家费后,都极为兴奋和高兴,党中央、国务院对西迁教职工的深切关怀使大家深受感动。

有的西迁教职工用安家费购买了书架,衣橱、沙发、书桌,饮食用具等等。

虽然这些安家费的数量不是很大,但确实是帮助职工解决了一些迁校安家中的大问题。

从1957年暑假开始,各系专业课程教研室、实验室、全体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技工、在校高年级学生和校系两级党、政、教务、后勤等全体职工第二批迁往西安。

第二批迁校任务最重,人员最多,可以说对完成全部迁校任务具有关键性、决定性。

但是1956年后由于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出现了一些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压缩开支,保证社会主义重点经济建设,中央、国务院决定从第二批迁校的教职工开始不再发放安家费。

之后搬迁争议名热化,部分不愿意去西安的教授留在了上海。

1996年底,教育部再次发布59年关于建立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批复。

全文如下:同意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部分专业在西安,小部分专业在上海,由西安交大帮助上海建立上海交大,(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史馆中有存档),所以这时有一部分教师回上海。

交大西迁史1954年,由于台湾海峡形势紧张,中央作出了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战略决策。

1955年4月初,高教部根据中央决策,形成部务会议文件——《1955 年到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新建学校计划(草案)》,明确提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于1955年在西安开始基本建设,自1956年起分批内迁,最大发展规模为12000人。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作者:嘉鱼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2年第03期在20世纪,原铁道部有十大部属高校,在2000年改革时都已经移交给了地方政府。

这10所高校是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到中南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到同济大学),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铁道兵工程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并到东南大学),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到苏州科技大学)。

目前,中国仍处于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的时期。

同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沿线国家高铁建设持续推进。

中国作为高铁大国,高铁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国家名片之一。

而且随着中国高铁的强势崛起,铁路行业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公司。

这里面既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18个铁路局,也包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这样的科研单位,还包括像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世界级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巨无霸”建筑企业,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优秀公司。

此外,轨道交通行业还包括国内40多家地铁运营公司,以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类企业……还有大量从事配套工作的中小民营企业,别小瞧这些小企业,进入这些企业“钱景”是极其可观的。

对轨道交通行业感兴趣的同学,或者意向是填报理工类专业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这些院校。

这些院校经过合并和多年的发展,除了保持轨道交通方面的特色,其他优势学科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比如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中南大学,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学科体系。

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10所院校的现状,以及轨道交通行业里其他高校的情况。

北京交通大学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历史: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交大介绍

交大介绍
公共卫生系 病理学系 护理系 药理学系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免疫学与病源生物学系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口腔医学系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药学系
学校师资队伍的情况
学校教师队伍现状
类别
教授 副教授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数量(名)
595 808
1 21
学校教职工队伍现状
类别 数量(名)
校本部教职工
(其中专任教师 2537,副高级以上专 业技术人员1403)
思源活动中心
“饮水思源” 纪念碑
桃李天下、英才辈出
• 蔡锷、陆定一、侯绍 裘、钱学森、王安、 田炳耕、江泽民等, 是西安交大历届学子 中的杰出代表。
桃李天下、英才辈出
交通大学有210多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 工程院院士。 其中:1956年迁校以来我校毕 业生成为院士的已有21位
雄厚的办学实力,深厚的办学功底 理工类10个学院
《南洋公学章程》 盛宣怀
1956年彭康校长一 行勘查新校址
国家首批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 1984年:国家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 • 1998年:国家“985工程 ”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 一 • 2000年:原西安医科大学和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 学合并
• 2007年:入选十所“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 高校
• 2009年:入选11所“拔尖大学生培养计划”高校 • 2009年:首批“985”高校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 作与交流协议书》 (简称C9),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 讣,相互推荐研究生,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办学特色
• 西安交大在11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守大学的核心 价值:弘扬兴学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秉承崇德尚实、 严谨治学的传统,陶养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 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开拓创新, 精勤育人,培养最优秀人才,始终是一代又一代西安交 大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百年交大

百年交大

百年交大,风雨同舟
这是一所古老的学校,因为她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因为她蓬勃朝气,繁荣昌盛。

每年的九月份,都会有一批批新鲜的血液注入这所闻名中外的高等学府。

“以交通为名”是交大不变的理念。

在一百多年的交大历史长河中,交大为全国的交通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岁月流金,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从交大走出,走向全国各地的交通岗位。

这里的教师兢兢业业,这里的学子勤恳踏实,这里的环境优美怡人——这一切,都是百年交大的累累硕果。

如果说,交大的一百多年是一本书。

那么,北京交通大学毫无意外地会成为中国铁道甚至是各类交通事业中的鸿篇巨著。

想我莘莘交大学子,浸浴在母校宽宏的培养中,唯有披荆斩棘,脚踏实地,才能不负众望,开启新的明天。

北京交通大学一百多年的历史犹如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史,数代交大人辛勤耕耘努力拼搏,铸就了闻名于世的“交通大学”。

感受交大百年历史,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我校的优良传统,接过先辈前人的接力棒,再铸交大辉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百年交大,天下一家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百年交大,天下一家2014-04-25 WeAre稍稍对中国高校有些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但中国冠以交通大学名的却决不止这两所,至少西南交通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也同样引人注目。

北大未名BBS里有一个交大国际论坛,由这四所交通大学,加上亚洲名校、台湾的新竹交通大学共同组成。

那么,这五所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相信大多数人除了知道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的血缘关系外,其他是一无所知的。

因为交大的这历史太复杂,条理太乱,以至便是交大学生也不一定能说清楚。

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同为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

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

其实客观公正地讲,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也即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则为第二。

但由于19世纪末天津闹义和团,北洋大学堂师生被迫转移到上海南洋公学教学,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大学生是在南洋大学毕业,学生中较为出名仍在世的有曾任清华副校长的张维等。

北洋大学堂虽然早于南洋公学,但由于战乱原因,发展一直不如南洋公学,特别是抗日迁自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备受抗日战争战火摧残,已经逐渐消亡,直到解放后在天津旧址成立天津大学,但历史脉络已断,今非昔比。

今日我们到天大网上主页上仍可看到“原北洋大学”字样,他们对历史传统的尊崇仍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话说回来,南洋公学由于地处上海,位于租界,免受战火侵拢,成立后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前一直无可争议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这当然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北大、中央大学尚末觉醒,而清华还末成立的原故。

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出名的有黄炎培(后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王安等。

其中李叔同更是交大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文词歌赋,样样精通,这在交大以工救国的办学百年历史上是罕见的。

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称为“东方MIT”。

可惜到现在五所交大已经无人敢再提当年之勇了。

百年沧桑变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曾一度叫上海工业学校,直到本世纪十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亮响的名字--南洋大学。

可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校(即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和北平邮政学校(即现北方交通大学的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辖。

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

据说正因为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另外有种迷信说法,是“四分五裂”,后来交大确实是四分五裂的命,分成了五个交大,院系调整的还不算数。

话说回来,自从归交通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后,就把交大定位于理工科大学了,交大发展的方向基本确定了。

本来南洋公学时交大是具有很好的人文基础的,原来有个南洋公学特班,班主任曾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该班培养了不少人很有名气的人文艺术方面的人才(如李叔同)。

当时上海大多文艺名流都来进修,如同今天的交大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样。

据说连当初在上海失意落魄的蔡锷将军在红颜知已小凤仙的劝说下也来弄了个研究生文凭(野史),由此可见很有名气。

后来,南洋大学时期人文气氛也不错,因为唐文治校长是前清进士翰林,是著名国学大师,本专业当然要有些活。

到了交通大学时期,文科消失殆尽。

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学新闻了。

要是没有趁早跑,恐怕中国近代史上又少了位名人,这只能说是交大的悲哀。

后来交大除了理工科外,三四十年代逐渐兴办了管理学院,成为中国较早开办财会、管理等专业的大学之一,可惜解放后又被院系调整,调到复旦、上海财大去了,当时交大在人文方面一个比较有名气、可称大师级人物的教授朱东润也跑到复旦去了。

现在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综合性大学。

交大由于先天不足,很吃亏的。

一个大学的发展与学校的领导紧密相关,一个好校长往往标志着学校发展的里程牌。

北大有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清华有梅怡崎、蒋南翔;浙大有竺可桢,路甬祥;在交大历史众多校长中,对交大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有盛宣怀、唐文治、叶恭绰、凌鸿勋、彭康,邓旭初(党委书记)。

在二三十年交大名校长辈出,叶恭绰、凌鸿勋,还有黎照寰,交大也因此蒸蒸日上。

当时交大的办学思路是建成“东方的MIT”,当时的交大的老师大部分是留美博士,水平非常高,如朱物华是哈佛博士,张钟俊是MIT博士,还有凌鸿勋,钟兆琳,王之卓等,不胜枚举。

当时大学教授社会地位非常高,全社会对大学教授非常崇敬,工资几百个大元是当时普通公务员平均工资的十几倍。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能拿到交大文凭意味拿到了金饭碗。

钱学森去美国加州理工时,发现许多东西跟在交大学的一模一样,要求免修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大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由于学习特别优秀,名列第一,校方决定从此对中国交大的留学生免试入学;王安去哈佛时,由于抗战没有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哈佛知道是交大毕业的,决定破格录取。

因为之前去哈佛的交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交大当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

由于二三十年代交大名校长治校有方,交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有志于工程的学子的最高学府。

在抗战前交大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

当时中国的名校格局大体是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平起平坐。

中央大学是当时国民党的最高学府,由蒋介石亲自任校长,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

交大则是专注工程、管理类,是工程方面的最高学府。

清华由于二十年代是留美预学校,在短短十几年间也名声鹊起,也日渐成为综合性大学,理工文都有很强实力。

此时的北平大学经历了五四的荣耀,除了人文方面实力很强外,整体实力已经稍逊。

当时交大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擅长机电类;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执全国土木之牛耳,交相辉映。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唐山交大(即今西南交通大学),水平之高,名气之大,人才之多,当时绝对可以和上海交大本部平分秋色。

现在从校史博物馆列出的一百三十多名交大出的院士,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出自唐山分部。

抗战后交大上海分部内迁到陪都重庆,也说明了国民党对交大的重视,唐山、北平分部也内迁至贵州遵义,虽受一定的影响,交大依旧实力雄厚。

但此时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实力已经强于交大。

浙大由竺可桢治校后也奋起直追,到了抗战后也逐步赶上了交大。

离开了大上海,交大发展也进入停滞不前阶段,抗战后,西南联解体后,失去了龙头老大的位置。

当时的中国大学格局是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平大学。

交大仍是工程类的最高学府,但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都已经成为综合性的大学。

当时交大的名教授也明显少于上述三校。

返回上海后交大逐渐恢复元气。

在四年内战中交大基本没有受太大影响,但交大学生也不再耽于书本,开始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用血的代价铸就了当时上海的“红色堡垒”。

当时交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不少当时学生后来也因此成为了政治活动家,像江泽民、丁关根等。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把交大的一些名教授带去台湾,如凌鸿勋、李熙谋等,正是他们后来在台湾“恢复”了国立交通大学(即今新竹交通大学),现在已经是亚洲知名学府,实力远超大陆四所交大。

交通大学在迎来解放曙光的同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校调整。

解放时的王之卓校长被调往武汉测绘学院。

解放后的负责人开始是李培南,再后是彭康,前者是二野军队南下干部,后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共产党干部。

解放前后学校总体保持平稳过渡,实力依然很强,继续保持“北清华、南交大”均衡局面。

到了一九五二年,由于中央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在教育上也采用苏联单科分类别大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一次校院大调整。

在当时的几所顶尖大学中,北京大学(由北平大学吞并燕京大学并占了燕大的校园)、清华大学由于位于首都,得于重点加强,从全国各大学抽调精英壮大实力,成为院校调整的受益者。

中央大学由于是国民党的中央学府,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而被强行拆成南大、南工、南医、南农等几个学校,从此消亡。

交大则成了下蛋的老母鸡,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理的多学科大学被拆成单一工科大学:理学院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实力雄厚的土木建筑全部被调入同济大学,带走了俞调梅等一大批教授;独具特色的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即今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航空系分出成立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支持了南工(即今东南大学),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机电中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带走了一大批著名教授;此外还有部分院系分出去支援了西北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

当然交大也从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支援得到加强外,其它都是被撤掉的上海二流大学的专业并入。

一出一进,实力大损,但比起中央大学来血脉还得以保存,已是庆幸。

当此时复旦从交大、浙大的调整过程占了大便宜,从解放前的二流的私立大学一举成立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后来上海市委副书记徐匡迪在上海交大211工程中预审中也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这当然也包括后来的1956年交大的分裂。

其它几个交大下场也很惨,著名的唐山交大被迁到四川几乎消亡,北方交大则变成了北京铁道学院。

就在交通大学六十周年的1956年前后的二次院校调整中,交大上海本部再次被拆分。

今日五个交大局面最终形成:当时中央考虑到东西部院校不均衡,决定在贫穷落后的大西北建立一所高水平大学。

挑来挑去,北京的高校加强还来不及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中央大学已经消亡并且政治上也不太“可靠”;上海高校最多,交大实力最强,交大解放前后又是红色大学,无论学术和政治都最合适,于是当时国务院和高教部就选上了交大。

当时的交大党委和校领导一听,觉得中央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交大,是对交大的信任,也就接受。

于是彭康等校领导就到西安去选校址,直到1956年西安校舍盖好后要搬家时问题发生了。

当时交大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上海人或在上海住了很长时期,对上海和交大感情都很深,部分教师觉得西迁是削弱交大,感情和生活都不能接受,但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都不敢提出来,只好逐步开始西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