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地理常识考点精
公考地理常识总结
9
9
9
5
当k2=1 时取等号,所以
∈(
0, ],所 以 4+
∈(
2, ],所 以 S
1
4
1
2
k2+ 2 +2
k2+ 2 +2
k
k
∈(
8,
10].
综上所述:该矩形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8,
10].……………………………… 12 分
2
21.解:(Ⅰ )
x)的定义域为(
0,+∞ ),
'(
x)=ex-1- +1,
x)=p
'(
x),则q
'(
x)=ex-1- 3 -6, ………………………………… 8 分
x
易知q
'(
x)在(
3,+∞ )上单调递增,
4
∴q
'(
x)>q
'(
3)=e2- -6>0,则q(
x)在(
3,+∞ )上单调递增,
27
从而 p
'(
x)>p
'(
3)=e2+
2
-6>0,则 h
'(
x)在(
3,+∞ )上单调递增,
→
→
当s
i
n
|PA -PB|的最大值为 4. ………………………………… 10 分
φ=1 时,
证明:(Ⅰ )将a+b+c=2 平方得:
23.
a2+b2+c2+2
ab+2
公考行测答题地理知识
公考行测答题地理知识在行测常识判定考试中,考点包罗万象,跨界各类学科,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为管理学的开篇内容,其考点层出不穷,主要考察大家对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演变历程是否掌控,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答题地理知识。
公考行测答题地理知识一、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晌1.对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查明但二者有定的相干性。
特别是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周期的相干性非常明显。
(1)在中高纬度,降水量与黑子数两条曲线的谷、峰的高低变化基本吻合,呈正相干性,即黑子数多的年份,降水量也多;反之,黑子数少的年份,降水量也少。
(2)不论在哪一纬度观测,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谷一峰一谷一峰一谷一峰)基本吻合均约为11年。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由于太阳耀斑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或全部吸取了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磁针跳动不能正确指导方向,由于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三)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产生变化,因此各地的时刻便顺次推动。
于是,在同一瞬时,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时刻,它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中午1 2时,遵守“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是1 h/1 5°、4min/1°、4s/1°。
(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东经120°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统一采取的法定时。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运算1.夏半年:昼擅永夜,极圈之内有极昼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早于6点。
2.冬半年:昼短于夜,极圈之内有极夜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晚于6点。
3.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刻为6点。
4.晨昏线(圈):晨昏线也称晨昏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它由两条半圆线组成,即晨线和昏线。
《80条地理基本常识》看一遍就记住了,完整版可给准备公考的你
《80条地理基本常识》看一遍就记住了,完整版可给准备公考
的你
1、哪一民族把奶食品称为“白食”,把肉食品称为“红食”蒙古族。
2、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3、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4、我们可以看到的月亮最多占月球表面积的:59%。
5、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
6、既是常规能源,又是二次能源:焦炭。
7、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8、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兰伯特冰川(在南极洲)。
9、亚洲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洲,它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10、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前后。
11、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12、地球上出现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出现的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
13、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14、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每天持续分享干货,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给我赞赏哦,你们的支持是鼓励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湖北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常识判断 考点精讲(地理国情常识-中国国情常识)【圣才出品】
3 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崇明岛为中 国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冲积岛。
2.钓鱼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统称钓鱼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 岛屿,即由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 8 个无人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 领土。早在 1403 年(明永乐元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就明确记载了“福建往琉球”航 路上中国的岛屿“钓鱼屿”和“赤坎屿”,即今天的钓鱼岛、赤尾屿。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 编纂的《筹海图编》标明了明朝海防管辖的沿海岛屿,其中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表明 这些岛屿至少在明朝就已在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3.黄岩岛 黄岩岛,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国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 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 权管辖。早在 1279 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 岛。黄岩岛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2012 年设立三沙市后,归三沙 市管辖。
表 7-4 中国领土四端
中国领土四端
具体位置
最北端
黑龙江省北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处
最南端
南海南沙群岛南部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上
东西横跨 62 个经度,约 5000 千米。南北纵跨 49 个纬度,约 5500 千米。
3.邻国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行测地理常识
行测地理常识1.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的直径是约12756公里,周长约40075公里,而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
2.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部分组成。
其中地壳是最外层,厚度一般在5-70公里之间。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一周约为24小时;而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运动,一年为365天,6小时。
4.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到气候因素、地形和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自然地理分布极其丰富。
包括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南岭山脉、东北平原等。
6. 世界的自然地理:世界的自然地理包括五大洲、七大洋、世界主要山脉、草原、沙漠和森林等。
其中最为知名的自然地理要数南极洲和北极洲,这两个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极端的地方。
7. 地球上的环保问题:随着人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地球上的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大气污染等。
8.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旱灾、风暴、海啸等。
这些自然灾害可能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9. 地球上的资源状况:地球上的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 地球上的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包括人类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
常见的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城市、工业区、旅游景点、传统文化区等。
公务员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地理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门科目,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地理知识的掌握上,考生要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并且要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复习方法。
下面将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球体,只能作为近似球体处理。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南北两极之间的距离是地球面积的长度的14%。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一个椭圆轨道运动。
3、地球的纬度:地球的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的纬度采用北纬,南半球的纬度采用南纬。
其中,北纬0°就是赤道,南纬0°就是南极圈。
4、地球的经度:地球的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东经0°和西经0°一样,都通过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5、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按照划分方式可以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四个带区。
6、地球的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等都是地球的自然灾害,公务员在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掌握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救援知识。
7、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公务员需要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8、地球的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公务员需要了解全球的环境问题,关注环境保护政策,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1、人口与城市:人口数据是公务员考试中重要的考查内容,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信息。
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也是考试中的热点话题。
2、经济与农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农业现状等都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
公务员需要了解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农业政策等信息。
3、文化与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发展、文化产业等都是考试中的考点。
107个公基常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1.洋流按冷暖性质分:洋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
▎2.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3.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4.洋流按成因分类:洋流按成因分类: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5.风海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世界上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6.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
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7.补偿流: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而引起的洋流。
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
▎8.洋流分布规律一: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9.洋流分布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
▎10.洋流分布规律三: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11.洋流分布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13.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比如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
考公考编知识地理知识总结
4.意义:1)昼夜长短变化2)四季更替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角越小,离直射点越近
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组成
由干洁的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空气由氮78.09%、氧20.95%(助燃)、二氧化碳(升温)、臭氧(吸收紫外线)等组成
(四)特殊气候类型1.极地气候2.高山气候: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系;乞力马扎罗山
自然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球的
圈层结构
1.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分界线,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包含氧(第一大元素)、硅、铝(第一大金属元素);地核压力大,温度高,密度大
2.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中国地理——国情概况
疆域
1.位置面积: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
2.邻国:14个陆上相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泰柬不邻)
6 个隔海相望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2.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周边地区、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最典型地区:地中海周边地区,如意大利首都罗马、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南珀斯、非洲开普敦
公务员行测考试地理气候常识(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地理气候常识(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地理气候常识精选篇1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
它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但太阳辐射始终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一、我国气候特点(一)、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60个纬度(北纬4°—北纬53°),各地所获热量不同,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五个温度带。
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各地降水量差异大,又分成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等四个干湿区。
再加上约占全国面积1/4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成为“世界屋脊”形成典型的高山气候,更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二)、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布面积广,都在东部地区;热带季风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一些地区分布,但面积不大。
二、我国气候旅游资源分布我国上述气候特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气候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多彩的国家之一。
大体上可将我国气候景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内又因为所处温度带和干湿状况组合不同,以及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更为复杂多样的气候景观类型。
(一)、东部季风区在我国,习惯上把夏季风所影响的范围和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到或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二者之间的界线大体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横穿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东南一侧为季风区,西北一侧为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中,由于各地纬度及地形差异,气候景观也有很大不同。
1、岭南地区主要包括两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
这里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景观区,是全国热量和水分最充足的地方。
林木葱茏,四季花开,沿海椰林沙滩,四时风景宜人。
农业生产以水稻和甘蔗为主,乡村可见到传统的干栏式住宅。
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题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常识判定题知识点行测复习是很枯燥乏味的,要时时保持足够的耐心与仔细,认真练习,才能有所提高。
你知道行测复习方法有哪些吗?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常识判定题知识点,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常识判定题知识点一、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中国最大的高原;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平整的高原;云贵高原是我国最曲折的高原;黄土高原是我国黄土散布最广的高原。
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是位于外流区的盆地;准格尔盆地是最北的盆地。
三、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长江中下平原是地势最低平的平原。
四、河流湖泊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流最大、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是汛期最长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是唯独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是最大的内流河;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京杭运河(1800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运河。
五、山脉,沙漠,岛屿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最大的沙漠;台湾岛是最大的岛屿。
六、气候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漠河镇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吐鲁番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洪涝、洪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七、省份,民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国界限最长的省级行政单位,海南省是跨纬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级行政单位;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八、其他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盐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题常用解法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朴素逻辑是必考题,我们在解答朴素逻辑题的时候,常用方法有两个:假定法和排除法。
假定法主要适用于真谎话问题,前面我们在学习命题时已经接触过了真谎话问题,主要介绍的方法是找矛盾。
假定法,顾名思义,通过假定某个条件正确或毛病,代入题干,根据假定进行推断,如果没有显现矛盾,则假定正确;反之,假定毛病。
地理常识(公务员考试)
地理常识(公务员考试)《地理常识》第一部分天文常识一、宇宙天体1.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2.恒星: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3.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4.太阳: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5.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黑洞: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它是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
7.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依据:适宜的温度、大气和可使用的水。
8.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
40年代美国天体物理学家XXX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
所谓原始火球也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现在的宇宙仍会继续膨胀,也就是无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发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又会变成一个原始火焰即无限小的点以后,火球爆炸,宇宙就开始膨胀,物质密度逐渐变稀,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状态。
这个理论能自然地说明河外天体的谱线红移现象,也能圆满地解释许多天体物理学问题。
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
9.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XXX10.XXX:鲁国《春秋》说:XXX十四年(公元前613年)“XXX,有星孛入于北斗。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但由于中西文化在那时交流甚少,所以西方人物以为自己先发现了它,故此命名为“哈雷”彗星。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国情知识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之国情知识国情社情知识在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有所涉及,重点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资源、人口和气候等知识。
一、自然状况(一)我国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南面临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千米。
东邻朝鲜,南连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正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除了广阔的陆地以外,尚有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
大陆海岸线总长约为1.8万千米,岛屿海岸线总长约为1.4万千米。
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二)我国的地形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的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高原和大型的盆地,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常识判断八十二:世界地理常识中的南美洲
常识判断八十二:世界地理常识中的南美洲公职类考试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世界地理常识中的南美洲”。
一、概述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是陆地面积第四大的大洲。
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
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二、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三、气候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
四、国家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巴西、智利、乌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
其中,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约851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五、南美洲之最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孙河。
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亚马逊热带雨林。
世界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世界最高的休眠火山——尤耶亚科火山。
世界落差第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钒的储量世界最多——秘鲁。
铜的储量世界最多;硝石的储量世界最多——智利。
绿宝石的储量世界最多——哥伦比亚。
世界最大的盐岩矿山——希帕基腊盐岩矿山(哥伦比亚)。
世界第一长寿村——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村。
世界上最宽、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
刷题巩固1.(单选题)( )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
A.巴西B.德国C.法国D.墨西哥解析: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约851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公考常识积累——地理必背常识100条
公考常识积累——地理必背常识100条1.哪一民族把奶食品称为“白食”,把肉食品称为“红食”:蒙古族。
2.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3.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4.我们可以看到的月亮最多占月球表面积的:59%。
5.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
6.既是常规能源,又是二次能源:焦炭。
7.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8.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兰伯特冰川(在南极洲)。
9.亚洲是世界上的第一大洲,它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
10.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前后。
11.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12.地球上出现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出现的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
13.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14.在我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15.“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是因为空气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16.海水潮汐是因月球引力,一日之中,海潮有两个涨落周期,落差一般在3—5米之间。
17.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最主要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18.中国南方的梅雨属于锋面雨。
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
锋面常与气旋相伴而生,所以锋面雨又称气旋雨。
梅雨,是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以及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被称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19.光波是一种特定频段的电磁波,其颜色与频率有关。
可见光中紫色光频率最大,波长最短;红色光则频率最小,波长最长。
20.光速约为30万千米/秒。
21.地面附近的大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
22.石灰岩地区有许多满布着钟乳石、石笋的岩洞,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溶蚀作用。
23.“三八线”是朝鲜与韩国的分界线。
国家公务员地理备考常识
国家公务员地理备考常识所谓业务类公务员,又称事务官、业务官或文官,一样是指通过公布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无过失则长期任职,不与内阁共进退的公务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地理备考常识,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地理备考常识11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状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5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6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7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点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8 地球上生物显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固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坚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猛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散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23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公务员地理常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地理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阿马河答案:B2.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喜马拉雅山B. 安第斯山C. 阿尔卑斯山D. 珠穆朗玛峰答案:D3.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 亚洲B. 非洲D. 北美洲答案:A4.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5.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二、判断题1.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2. 美国位于北美洲。
答案:是3. 南极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
答案:否4. 地球上的大多数淡水资源都来自于河流。
答案:是5. 亚洲是地球上面积第二大的洲。
答案:否三、简答题1. 解释以下地理名词:地壳、火山、地震。
答案:-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包含了陆地和海洋的外壳。
地壳是地球的硬壳,厚度约在5到70公里之间。
- 火山:火山是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是地球的一种地壳形态。
火山在喷发时会喷出熔岩、火山灰等物质,并且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能。
- 地震:地震指地球内部的地壳发生的快速振动现象,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震是由于地壳中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释放而引起的。
2. 列举三个国际标准时区并解释其作用。
答案:-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位于伦敦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时间,被作为全球的时间标准。
它用于确定其他时区与其之间的时间差距。
- 吉林时间(JST):东京时间,用于指定日本的标准时间。
- 太平洋标准时间(PST):该时区覆盖了包括美国西部、加拿大和墨西哥西北部在内的地区。
它比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晚8个小时。
作用是为这些区域提供一个统一的时间标准。
四、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南极洲的特点和重要性。
答案:南极洲是地球上面积第五大的洲,位于地球南极圈内。
它被冰雪覆盖,几乎全年都是寒冷的冰雪天气。
南极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寒冷气候:南极洲几乎全年都是极寒的气候,夏季温度也很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地理常识考点精讲一、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查明,但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特别是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周期的相关性非常明显。
(1)在中高纬度,降水量与黑子数两条曲线的谷、峰的高低变化基本吻合,呈正相关性,即黑子数多的年份,降水量也多;反之,黑子数少的年份,降水量也少。
(2)不论在哪一纬度观测,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谷—峰—谷—峰—谷—峰)基本吻合,均约为11年。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因为太阳耀斑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或全部吸收了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磁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因为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二、时间(一)时区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分为一个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二)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1天。
(三)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时刻,它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是1h/15°、4min/1°、4s/1′。
(四)xx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东经120°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统一采用的法定时。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1.夏半年: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早于6点。
2.冬半年:昼短于夜,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晚于6点。
3.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刻为6点。
4.晨昏线(圈):晨昏线也称晨昏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两条半圆线组成,即晨线和昏线。
晨线是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东侧是昼,西侧是夜;昏线是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昏线东侧是夜,西侧是昼。
四、大气层(一)低层大气和干洁空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
其中干洁空气是不含水汽和固体杂质的空气,也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主要成分是氮和氧,二者约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情况,可将其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其中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中的氧分子和氦分子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故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上热下冷,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大气稳定,天气晴朗,没有云雨变幻,利于高空飞行。
3.对流层该层在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热量来自地面,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著,加上水汽杂质多,因而天气复杂多变。
因为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因而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三)对流层中的逆温现象在对流层中,总的情况是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这首先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近获得地面长波辐射的热能愈多,气温愈高;离地面愈远,气温愈低。
其次,愈是近地面的空气密度愈大,水汽和固体杂质愈多,因而吸收地面辐射的效能愈大,气温愈高。
整个对流层的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6℃/100m。
实际上,在对流层内各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是因时因地而不同的。
对流层的中层和上层受地表的影响较小,气温直减率的变化比下层小得多。
而对流层下面的气温直减率随地面性质、季节、昼夜和天气条件的变化差别很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因阻碍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有害气体、水凝结物聚集在对流层下层,使能见度变差,甚至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较为常见的有辐射逆温、锋面逆温、地形逆温等。
由于地面辐射强烈冷却而形成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锋面逆温是由暖气团位于冷气团之上而形成的,这种逆温层是随锋面的倾斜而成倾斜状态。
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
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平流逆温是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之上而成。
(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的能量转换。
其过程包括:1.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强,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3.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五)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并保存热量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近地面40米~50米厚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
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除一小部分被大气辐射到宇宙空间外,大部分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在向外辐射热量,称为大气辐射。
大气辐射中投向地面的部分,因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它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一部分热量,使地面实际损失热量减少,起到保温作用。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应为-23℃,实际为15℃。
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8℃之多。
五、暴雨洪涝的形成条件和防御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除了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有暴雨出现。
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水汽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监测防御: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
防洪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
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六、厄尔尼诺现象及危害在热带太平洋海区,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寒流的影响,东部地区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可是有的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增温,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当它发生时,赤道带大范围海区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如信风本来由东向西吹,可是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风向突然变为向东吹,使得本来位于太平洋西部的暖流位置向东移动,从而影响太平洋东岸海洋生态,如水温升高,大量鱼类死亡。
还有一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的拉尼娜现象。
它是指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偏低的现象,由此引起赤道中、东太平洋信风较常年偏强、云量减少、气温偏高,而赤道西太平洋则与之相反。
拉尼娜发生时,我国夏季风会增强,北方降水增多,台风出现的次数也会增多。
七、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一)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方面:合理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促进了落后边远地区资源开发、社会经济条件提高以及综合环境的改善;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信息,促进经济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积极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不利方面:不合理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也会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加剧各种城市环境问题的程度。
(二)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方面: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迁出人口从地区外获得就业机会,增加了家庭收入,利于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利于家乡的建设。
不利影响:迁出的人口大多是身体素质或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年轻人,这对迁出地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一方面这种人口的外流易产生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是基础教育投入多,回报少,影响迁出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1.城市化进程的含义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产业结构发生调整。
另外,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也会发生变化。
3.城市化进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产业革命(1750年)以前为缓慢发展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为加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开始到现在,为成熟阶段。
城市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城市用地规模等。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并不相同。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但是速度快。
20世纪70年代,其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第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城市总人口却不少。
第三,目前二者的城市化内容不一。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表现为“逆城市化”。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第一,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工业废气、交通废气和居民生活废气等)、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噪声污染、光污染、垃圾污染等。
第二,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第三,社会秩序问题。
第四,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包括滥占耕地、过量开采地下水等。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第一,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市中心的规模。
第二,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拓宽主要干道,修建环城公路、地铁等,建设高层建筑,增加人均住房面积等。
第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包括扩大绿地面积、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