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科版.doc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科版.doc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育方针】1. 知道空气的质量相对很轻,而且空气的质量是能够丈量的。

把握丈量空气质量的试验办法。

2. 阅历丈量一袋空气的试验,培育详尽、仔细调查记载的才干,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取得科学概念。

3. 阅历试验探求,领会科学试验的趣味性与谨慎性。

【教育重难点】通过探求,学生知道到空气的质量尽管相对很轻,但却能通过科学谨慎的试验丈量出来,把握丈量一袋空气的办法。

【教育预备】通明塑料袋,细线、天平,小塑料桶、回形针、棉签、绿豆(或红豆)、乒乓球、小立方体、教育课件等。

【教育进程】一、情境导入,聚集问题1. 教师用打气筒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发问学生:估量一下,这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2. 学生报告。

3. 上节课咱们做过相似的试验,它能怎样协助咱们丈量出这袋空气的质量呢?4. 学生评论答复。

5. 教师发问学生: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板书课题)6. 学生依据上课节的试验沟通评论,并报告成果。

二、学单导学,自主试验1. 试验前,清楚试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现试验材料和试验进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环绕两大问题进行评论,清楚试验进程。

一是试验中怎么保证试验的准确性;二是从小天平倾斜了表明什么?小天平平衡了代表什么?2. 试验中,环绕学习单打开调查。

(1)教师供给学习记载单并安排学生解读。

物品称号猜想数量实测数量回形针与20筒空气质量相棉签等的物品乒乓球(2)学生调查试验并做好记载。

3. 试验后,报告沟通试验现象。

学生报告:从试验成果来看 20 筒空气的质量等于 2 个回形针的质量,等于 5 个棉签的质量,等于1个乒乓球的质量。

三、深化研讨,建构知道1. 丈量 100 筒空气的质量。

(1)教师提出问题:方才咱们丈量了 20 筒空气的质量,假如向塑料袋中充入 100 筒空气,它的质量又是多少呢?同学们猜想一下。

(2)学生先依据数学核算,可知 100 筒空气为 20 筒空气的 5 倍,再报告猜想成果。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案
2、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生活中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重点
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称量。
难点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的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约2个500毫升空饮料瓶中的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了解人类认识空气质量的历史。
科学探索求真知,细心实验解疑难。
研讨探究
一、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
将打入100筒空气的袋子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放入同它质量相当的轻质物品,使天平平衡。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这袋空气的质量等于这些轻质物品的质量。所以,只要称出这些轻质物品的质量,即可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这袋打入100筒空气的袋子的质量约为15克,相当于6个乒乓球的质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的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目标解读
可以通过测量和简单的数学计算,结合上节课的方法,将空气的质量与生活中常见的轻质物品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空气质量的直观认识。
2、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何测量较轻物体的质量?
播放视频《称象》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新知探究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实验结果:20筒空气的质量=3颗绿豆的质量(以实际测量为准)
结论:当天平平衡时,打入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回形针或绿豆等轻质物品的质量。

三、研讨一:打入100筒空气,这袋空气质量多少?展示课件
图文结合,得出结论:100筒空气的质量=5×20筒空气的质量=5×3颗绿豆的质量
四、实验探索二:相同质量的物品的比较
展示一袋空气、15颗绿豆和5个回形针的PPT课件,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100筒空气的质量=15颗绿豆的质量=5枚回形针的质量,那么同学们仔细观看空气、绿豆和回形针,有没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
它们的质量是一样的,在大小方面是不是不一样?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空气的体积要比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大的多。

教科版(2024秋)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教科版(2024秋)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特点,有的学生擅长领导,有的学生乐于协助。
- 环保意识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但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加强。
4. 行为习惯:
-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 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安全意识较弱,需要在实验前进行安全教育。
- 学生在记录数据和整理实验报告时,可能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
4. ④学生小组讨论
- 重点知识点:空气质量主题讨论、现状、挑战、解决方案
- 关键词:主题讨论、现状、挑战、解决方案
- 重点语句:“学生分组讨论空气质量相关主题,分析现状、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⑤课堂展示与点评
- 重点知识点:学生展示、提问与点评、总结与建议
- 关键词:展示、提问、点评、总结、建议
3. 实验器材:
- 准备足够数量的天平,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验中亲手操作。
- 准备实验所需的密封袋、尺子、剪刀等辅助工具。
- 检查所有实验器材的安全性,确保无损坏,避免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4. 教室布置:
- 在教室前方设置讲台区域,用于教师讲解和演示。
- 在教室后方或侧边设置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同时保证课堂秩序。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空气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5课。

本单元以空气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认识空气的特征和性质。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对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流动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课通过探究一袋空气的质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聚焦:提出问题“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引发学生的思考。

2.探索:通过比较一袋空气和一些物品的质量,让学生感受空气有质量,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研讨:围绕“如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空气的质量和相同体积的回形针、绿豆相比怎么样”等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空气质量的理解。

4.拓展:介绍利用天平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知道空气是有质量的。

2.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

(二)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如天平、简易天平、掂量等。

2.学生能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三)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对探究空气的质量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了解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观测、空气质量监测等。

2.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1.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测量空气的质量。

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教学策略1.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可以评估学生对空气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的理解程度。
4.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可以评估他们对空气质量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教师需要给出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实验和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科学现象。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同时,他们的学习风格各异,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喜欢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空气的质量时,学生可能会有困惑,因为空气是无形的,难以直接感知其质量。此外,学生可能不熟悉使用天平和测量工具,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空气的基本概念: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由多种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6)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空气净化器、开展空气质量调查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可以评估学生对空气质量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合作能力。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物质质量和测量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质量的概念,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初步了解空气的性质和质量。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质量的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与重量的区别;了解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特点。

2. 技能与操作:学会使用天平或类似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互评的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空气性质的认知情况,通过课后小论文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评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质量概念,如物体的重量、大小等,引出本课的主题——空气的质量。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方法以及空气的物理性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方法,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准确地测量空气的质量。

5. 总结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强调质量的概念和测量的注意事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问答和操作测试,检测学生对质量概念和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测量不同物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原因,最后写一篇关于空气性质的短文。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一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在教材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实验的流程和基本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测量空气中质量的实验,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空气的质量是不固定的,受到体积和密度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科学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一袋空气,天平,砝码,细线,吸管等。

2.实验材料:纸袋,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有质量吗?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并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空气的质量与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这种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的收获,巩固实验的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家里空气的质量。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实验的步骤和结果,进行板书,总结空气的质量与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和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气体的质量。

教科书通过提供实验器材和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对于气体的质量这一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体的质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气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如何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气体的质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气体的质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气压计、水槽、气球、细线、称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这些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怎样的呢?2.呈现(5分钟)通过课件或者教科书,呈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气压计、水槽、气球、细线、称等器材,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让学生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实验中用到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气体的质量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测量气体质量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家庭环境中空气的质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学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学案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质量相对很轻,并且空气的质量是可以测量的。

掌握测量空气质量的实验方法。

2.经历测量一袋空气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学习重难点】通过探究,认识到空气的质量虽然相对很轻,但却能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测量出来,掌握测量一袋空气的方法。

【学习过程】二、活动探究:空气的质量(1)实验材料:天平、回形针或绿豆、皮球、小桶、打气筒、袋子(2)实验步骤:①使用上节课的方法,将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用回形针或绿豆等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②取下皮球,打入20筒空气,放回天平。

③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

记录物品数量。

(31.在不漏气的袋子中打入100筒空气,如何测量质量?2.比较这袋空气和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学习小结】这节课我们再次利用天平,用回形针或者绿豆平衡天平,测量出了皮球和袋子里空气的质量。

虽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工具进行科学探究。

【精炼反馈】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测量皮球里的空气的质量时,我们可以用1元硬币代替豆子。

()2.可以把一袋空气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出它的质量。

()3.一杯水的质量比一杯空气的质量大得多。

()4.通常情况下,50克空气比50克水占据的空气大得多。

()5.6个乒乓球、30枚回形针的质量都和10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这说明1枚回形针比1个乒乓球重。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用简易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物品不适合作为“标准物”的是()。

A.乒乓球B.回形针C.玻璃球2.在用简易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实验中,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后,用“标准物”调节天平平衡,操作正确的是()。

A.一个一个地加B.多个一起加C.全部倒入,然后一个一个地减少3.在用简易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的实验中,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后,加了3枚回形针天平才重新平衡,这说明()。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 教科版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   教科版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继续承接上一课的研究问题,在感受了空气有多重、知道空气有质量的基础上,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这一更为复杂的研究问题。

需要学生先确认一袋空气的体积,然后再分步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应用上一课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的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

但学生是否能测出20筒空气的质量,并此类推出100筒空气的质量是本节课逻辑思维和推导的重要环节。

同时,学生脑海中已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还无法进一步用其他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

因此,从上一节课利用豆子作为参照物简单测量空气质量的基础上,再到本节课利用多种其他物品作为参照物进一步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比较几种不同参照物之间的差异是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构建这一探究过程。

最后,相同质量下不同物体的体积大小比较也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后对结果进行总结、推理、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尝试让学生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测量和简单的数学计算技术,估计出一袋空气(100筒空气)的质量。

学生将这袋空气的质量与各种生活中常见的“轻质”物体比较,从而形成对空气质量的直观认知。

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为以后学习密度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课已经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空气是有质量的,并且掌握了利用天平测量空气质量的方法。

同时学生还懂得利用绿豆作为参照物去平衡天平,从而测量出空气的质量,这为本节课“如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做了铺垫。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难利用上一课所学的方法,利用绿豆作为参照物大致得出20筒空气的质量。

那100筒空气的体积应该如何估算呢?除了用绿豆作为参照物,还能用其他生活中的常用物品作为参照物吗?选取其他参照物进行实验,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应该仔细思考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为以后学习密度积累经验。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理解空气的质量概念,能够正确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理解空气的质量概念。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一袋空气、天平、纸片、砝码;2. 记录表、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猜谜语,引出空气。

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板书完整的课题)(二)教授新知环节1:让学生思考怎样称出一袋空气的质量?给学生3分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后发现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让空气在袋子里呆一段时间再称;一种是找一个大物体,让空气充满袋子,称出重量再减去大物体的质量。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其他物质来充当标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密度的测定。

所以,这两种方法都不能采用。

环节2:引导学生寻找测量空气密度的方法。

教师介绍一些实验器材,介绍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1. 将装有空气的袋子挂在电子天平的挂钩上,待平衡时读出示数并记下来。

2. 取出袋子内的空气,再次称量并记录数据。

这时的差值就是空气的质量。

环节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一小袋空气的质量。

(三)随堂练习(四)小结作业1. 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空气密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分层次作业:必做——测量一小袋空气的质量;选做——回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室内空气的密度。

五、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测量空气密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但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时间的把握、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等,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单元。

主要内容有:1. 空气的概念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流动性、可压缩性和无法直接看到等特点。

2. 空气的质量,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虽然无形,但也有质量,并学会使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 空气与健康,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4. 空气的利用,介绍空气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呼吸、燃烧、制冷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探究: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质量,学会使用科学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 科学思维:学生将学习如何思考和分析空气的特性,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科学态度:学生将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关注健康的态度,以及科学探索的兴趣。

4. 科学应用:学生将了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科学应用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空气的质量的测量。

解决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体验空气质量的测量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突破策略:在实验前,详细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测量。

2. 难点:空气的特性,尤其是空气的无形性和质量。

解决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无形性和质量。

突破策略:使用气球和塑料袋等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的存在和质量,同时使用比喻如“无形的手”等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特性和质量。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质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 直观教学:使用实物演示和比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气的特性,如使用气球和塑料袋等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空气的存在和质量。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导学案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学习目标】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衡量。

2、能用简易天平和不同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

【学习重点】选择轻重、大小合适的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初步感知密度。

【学习准备】简易天平、打气筒、皮球、豆子、回形针、绿豆、乒乓球、小泡沫块、棉签等轻小物品。

【学习过程】1、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与打气针扎紧,估计一下我们能打入多少筒空气?2、塑料袋鼓胀以后,里面的空气大约有多重?3、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物品来衡量这袋空气的重量。

我们在上节课中已经有类似的探索经验。

活动指导: 1、使用上节课的方法,先将一个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2、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20筒空气,放回天平。

4、按照上面的方法,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打入100筒空气,扎紧袋口,然后分别与同这袋空气质量相当的物品进行比较。

、小组交流。

(1)实验中你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2)小天平倾斜了表示什么?平衡了表示什么?2、教师提问: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提示:可以根据20筒空气的质量来进行估计。

验证我们的想法。

1、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1)同质量的空气与其它物品比较,(选填:体积/重量)比较大。

(2)不同的物品,表示同样的质量时,(选填:数量/重量)不相同。

(3)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

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了解一下人们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质量的多少?一、判断:1、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先发现空气的重量。

()2、使用天平可以准确称出一袋空气的质量。

()3、与同质量的物品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比较大。

()4、一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0千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第5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P32~33)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2.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认识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难点:通过比较,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的体积可能不同。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球针、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高精度电子天平、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一个事先用打气筒打入一定量空气的袋子,请几位同学掂一掂。

)这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预设:这一袋空气的质量大约为10克;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5个乒乓球的质量。

)2.揭题:上节课我们利用简易天平称量证实了空气有质量,这节课我们就来测一测这袋空气的质量,看看大家刚刚的估测准不准。

(板书: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探索与研讨探索: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1.提问:如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呢?(预设:我们可以把这一袋空气放到天平上进行测量。

)2.追问:如果我们直接把这一袋空气放到上节课用到的天平上去称,称出来的是这一袋空气的质量吗?(预设:不是,还有袋子的质量。

)3.提问:这个袋子里打入了100筒空气,如何称出100筒空气的质量呢?可以回想上节课的实验。

(预设:我们可以先称出打气前皮球的质量,7.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研讨汇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教学设计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简析】上节课,学生通过探究已经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运用豆子这种对比物,也直观了解了20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多少。

本课课题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需要学生厘清问题,确认一袋空气的体积,然后分步进行解决问题。

本课需要学生应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

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参照物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

【学情分析】不少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大概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3-5颗绿豆的质量(当然打气筒的大小以及绿豆的大小也会导致具体数据发生浮动),感受到了空气有多重。

但他们是否能以此类推出100筒空气的质量还是需要本节课去体验。

同时,学生脑海中已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还无法进一步用其他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去体验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难点: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学习目标】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衡量。

2、能用简易天平和不同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

【学习重点】选择轻重、大小合适的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初步感知密度。

【学习准备】
简易天平、打气筒、皮球、豆子、回形针、绿豆、乒乓球、小泡沫块、棉签等轻小物品。

【学习过程】
1、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与打气针扎紧,估计一下我们能打入多少筒空气?
2、塑料袋鼓胀以后,里面的空气大约有多重?
3、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物品来衡量这袋空气的重量。

我们在上节课中已经有类似的探索经验。

活动指导: 1、使用上节课的方法,先将一个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
再把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2、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20筒空气,放回天平。

4、按照上面的方法,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打入100筒空气,扎紧袋口,然后分别与同这袋空气质量相当的物品进行比较。

、小组交流。

(1)实验中你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小天平倾斜了表示什么?平衡了表示什么?
2、教师提问:
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
提示:可以根据20筒空气的质量来进行估计。

验证我们的想法。

1、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1)同质量的空气与其它物品比较,(选填:体积/重量)比较大。

(2)不同的物品,表示同样的质量时,(选填:数量/重量)不相同。

(3)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

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

了解
一下人们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质量的多少?
一、判断:
1、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先发现空气的重量。

()
2、使用天平可以准确称出一袋空气的质量。

()
3、与同质量的物品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比较大。

()
4、一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0千克。

()
5、测量一小袋空气的质量,用小石块比用回形针更合适。

()
二、选择:
1、测量空气的质量,不合适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弹簧称
C、简易小天平
2、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适合作标准物的有()
A、棉花
B、回形针
C、小石块
参考答案:
一、判断:1、√ 2、√ 3、√ 4、× 5、×
二、选择:1、B 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