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问答题剖析

合集下载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题一及答案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题一及答案
(3)复制与聚集
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均不受宿主支配,而由噬菌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控制,借用宿主体内原料合成新的噬菌体。
(4)释放
最后: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生命旅程。一个宿主细胞可释放10~1000个噬菌体粒子。
5、生态系统: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6、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
四、判断题
√、×、×、√、√、√、√、×
五、简答题
1.试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以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为例,繁殖过程分四步:吸附、侵入、复制和聚集、释放。
(3)主动运输:
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要消耗能量,必需有能量参加;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被运送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4)基团转位:
研究糖的运输时发现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运输过程需要能量,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运输,是微生物通过磷酸转移酶系统来运输营养物质的许多糖是靠基团转位进行运输的。
3.什么叫灭菌?灭菌的方法有几种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它理化因素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4.什么叫水体自净,水体污染指标有哪些,分别说明?
水体自净:河流接纳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水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
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为含大量的,独有,不含。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胞进行染色,阳性细菌呈色,阴性细菌呈色。
4、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形成孢子和孢子。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加考试题

水处理微生物复习加考试题

1.阐述细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功能?细胞壁的结构特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是细胞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也是细菌分类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主要功能有: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作为鞭毛的指点,实现鞭毛的运动;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水解酶)进入细胞;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阳紫阴红)细胞膜的结构特征: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以多种方式不断运动,因而膜具有流动性;膜蛋白以不同方式分布于膜的两侧或磷脂层中。

功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及磷酸化的产能基地;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2.何谓丝状膨胀?能引起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那些?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丝状膨胀:一种丝状菌在虚体中大量生长以致影响沉降的现象。

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球衣细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由于丝状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

根本是要控制引起丝状菌过度生长的环境因子。

控制溶解氧;控制有机负荷;改革工艺;控制营养比例;投加混凝剂;加氯、臭氧或过氧化氢3.根据污化系统可将污染水体划分为哪几个污染带类型,各污染带有什么特点?1、多污带特点:此带靠近污水出水口的下游,水色一般呈暗灰色,很浑浊,有大量有机物,但溶解氧极少,甚至完全没有。

此带中水生生物种类很少,几乎全是异养性生物,无显花植物,鱼类绝迹。

2、α-中污带特点:水色为灰色,溶解氧仍很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氨和氨基酸等存在。

这里,含硫化合物已开始氧化,但还有H2S存在,BOD已有减少,有时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

华北理工《水处理生物学》章节习题及答案06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华北理工《水处理生物学》章节习题及答案06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理特性1 细菌细胞中主要含有哪些成分?细菌需要哪些营养?各种营养物质的功能是什么?细菌细胞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水,约占细胞总质量的80%,一般为70%~90%,其他10%~30%为干物质。

干物质中有机物占90%~97%左右,其主要化学元素是C、H、O、N、P、S;另外约3%~10%为无机盐分(或称灰分)。

应注意,不同微生物细胞化学组分不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化学组分也不同。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在元素水平上都需要20种左右,且以碳、氢、氧、氮、硫、磷为主;在营养水平上则都在六大类的范围内,即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提供细胞组分或代谢产物种碳素来源的各种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它的作用是提供细胞骨架和代谢物质中碳素的来源以及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异养微生物在元素水平上最适碳源适"C·H·O"型。

提供细胞组分中氮素来源的各种物质称为氮源。

它的作用适提供细胞新陈代谢中所需的氮素合成材料。

极端情况下(如饥饿状态),氮源也可为细胞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和辐射能,称为能源。

各种异养生物的能源就是碳源。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十分独特,它们都是一些还原态的无机物。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利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

按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与否,可把它们分成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和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三种。

无机盐或矿质元素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

无机盐类在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是:1)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2)酶的组成成分。

3)酶的激活剂。

4)维持适宜的渗透压。

5)自养型细菌的能源。

6)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

水在微生物细胞内有两种存在状态:自由水和结合水。

它们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溶剂作用。

所有物质都必须先溶解于水,然后才能参与各种生化反应。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解答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解答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 "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与水中的污染物迁移、分解及转化过程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微型水生动物和水生/湿生植物,特别是应用于水处理工程实践的生物种类。

细菌等原核微生物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2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水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病毒)和细胞生物两种类型。

在细胞生物中又分为古菌、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又可细分为藻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分为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微型后生动物。

3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多。

(2)分布广。

微生物个体小而轻,可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因此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环境中。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3)繁殖快。

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

如果条件适宜,经过10h就可繁殖为数亿个。

(4)易变异。

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 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名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一种微生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第一个是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词首字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第二个是种名,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词首字母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次要特征。

有时候在前面所述的两个单词之后还会有一个单词,这个单词往往是说明微生物的命名人。

5 水中小型动物和水生植物在水体水质净化中各起什么样的作用?小型动物多指1~2mm以下的后生动物,它们与水处理过程,特别是环境水体水质净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底栖小型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且包括敏感种和耐污种,故常称为"水下哨兵",能长期检测有机污染物的慢性排放。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1.间歇吸附和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ₑ和Nₒ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Nₒ值?答:间歇吸附指定量的吸附剂和定量的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接触而达到平衡。

间歇吸附平衡的测定方法有:(1)保持气相的压力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测定气体容积减少值的容量法;(2)吸附剂和气体充分接触,测定吸附剂重量增加值的重量法2.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内,吸附作用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某一个值时,去除率的增大不再明显,我对活性炭吸附的意见是:找到那个转折点,尽可能的保障投入有效。

实验二混凝实验1.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沉淀水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答:在一定范围内,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剂量时,效果反而减小。

2.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区别?如何改进?答:(1)水环境的温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需多设一个因素(2)水平梯度跨越过大,可能最佳条件在梯度中间值。

可在两个最佳条件范围内再设细分梯度,进行试验(3)实际环境中污水的污染物质种类多样,不单单是土壤颗粒,所以最好的水样,应该取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前的水。

实验三压力溶气气浮实验1.气浮法与沉淀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答:(1)两者都是污水初期处理的物理方法。

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2)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

沉淀法是通过悬浮颗粒的自由沉淀和絮凝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从而与水分离,沉入下层。

实验四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1.试比较不同的曝气方式,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答:2.比较数据整理方法,哪一种误差小些?答:3.Cs值偏大或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何?答:Cs值偏大或者偏小,实验结束的时间与实质上的时间不一样,氧的总传递系数会有误差,设备的充氧能力有偏差。

水处理微生物问答题

水处理微生物问答题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

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

(二)分布广,种类繁多。

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

(三)繁殖快。

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

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

(四)易变异。

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

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

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

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

其染色步骤如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

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

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

水处理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水处理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水处理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微生物通常用于生物处理工艺中?A. 细菌B. 病毒C. 原生动物D. 真菌答案:A2. 好氧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降解有机物B. 产生能量C. 释放氧气D. 吸收营养盐答案:A3. 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的主要组成是什么?A. 原生动物B. 藻类C. 细菌D. 真菌答案:C4. 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气体是什么?A. 氧气B. 甲烷C. 二氧化碳D. 氮气5.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不常见?A. 硝化细菌B. 反硝化细菌C. 产甲烷细菌D. 乳酸菌答案:D6.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去除悬浮固体B. 去除有机物C. 去除氮和磷D. 产生有毒物质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具有硝化作用?A. 蓝藻B. 绿藻C. 硝化细菌D. 反硝化细菌答案:C8. 在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物量通常通过什么指标来衡量?A. 化学需氧量(COD)B. 总悬浮固体(TSS)C. 总氮(TN)D. 活性污泥浓度(MLSS)答案:D9.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具有反硝化作用?B. 绿藻C. 硝化细菌D. 反硝化细菌答案:D10.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生物膜法中,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是什么?A. 细菌B. 藻类C. 原生动物D. 真菌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包括去除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答案:有机物、氮、磷2. 好氧微生物需要______作为电子受体来进行代谢活动。

答案:氧气3. 在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物量通常通过测量______来确定。

答案:活性污泥浓度(MLSS)4.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生物膜法中,生物膜主要由______组成。

答案:细菌5.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厌氧消化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甲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到硝化作用?A. 蓝藻B. 绿藻C. 硝化细菌D. 铁细菌答案:C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A. 氯B. 臭氧C. 过氧化氢D. 硫酸铜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在水处理中起到除磷作用?A. 轮虫B. 线虫C. 原生动物D. 细菌答案:C4.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到脱氮作用?A. 蓝藻B. 硝化细菌C. 反硝化细菌D. 铁细菌答案:C5.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到除臭作用?A. 蓝藻B. 硝化细菌C. 反硝化细菌D. 硫化细菌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水处理中,____细菌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

答案:硝化2. 反硝化作用是指在缺氧条件下,____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答案:反硝化3. 在水处理中,____是去除有机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答案:生物降解4.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它通过破坏微生物的____来达到消毒效果。

答案:DNA5. 在水处理中,____是一种常见的除磷方法,通过生物作用将溶解性磷转化为不溶性磷。

答案:生物除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水处理中生物膜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

答案:生物膜在水处理中起到生物过滤和生物降解的作用。

其形成过程包括:初始附着阶段,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生长繁殖阶段,附着的微生物开始生长繁殖;成熟稳定阶段,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形成稳定的生物膜结构。

2. 描述水处理中生物脱氮的过程。

答案:生物脱氮过程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

硝化阶段中,氨氮首先被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硝酸盐。

反硝化阶段中,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脱氮。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包括有机物的降解、氮磷的去除、重金属的吸附等。

水处理生物学问答题

水处理生物学问答题

问答题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衣食住行”的科学,“衣食住行”分别指的是什么?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衣食住行”的科学衣——什么是微生物,长什么样?(形态、结构)食——能吃、爱吃什么、如何消化?(营养、代谢或称生理)住——喜欢住在哪?为什么?(环境影响或称生态)行——能有何种行为、作为?是敌是友?如何监测、控制或使用呢?2简要说明微生物的特点。

(一)个体极小,比表面积大(二)繁殖快、代谢速率快(三)数量多(四)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强;易变异(五)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3根据细胞壁成份不同,简要说明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染色原理。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能把染液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染液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4简要说明菌胶团及其作用。

菌胶团:许多细菌通过荚膜和粘液层粘合在一起,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的作用:①防止被动物吞食;②能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③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5为什么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a.芽孢是抵抗恶劣环境的一个休眠体;b.壁厚;c.水分少,一般在40%左右;d.不易透水;e.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和耐热性酶,对高温、低温、干燥和化学药剂有很高的耐受力和抵抗力,生存能力强;6供给细菌营养时应注意哪些方面?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能源。

每种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配比不同种类也不一样,配置培养基首先要注意碳源氮源的选择,另外无机盐的浓度也很关键。

7简述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细菌的生长除了营养物质和氧外,还与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干燥、渗透压、光、化学药剂有关。

8简述呼吸作用的本质本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氧化和还原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能量。

在此过程中发生以下现象:1呼吸作用使复杂的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其它简单物质2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份用来进行物质合成,另一部份供维持生命活动,还有一部份变成热释放出来3通过呼吸,产生一些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一部份分解,一部份作合成细胞物质的原料4在呼吸过程中,吸收和同化各种营养9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好,其原因有:菌在有水的情况下,蛋白质更易凝固变性;热蒸气的穿透力强;蒸气有潜热,当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凝结为水时要放出热量。

水处理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课后习题答案水处理生物课后习题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水处理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净化和处理水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

在学习水处理生物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水处理生物学习题及其答案。

1. 什么是水处理生物学?水处理生物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生物过程来净化和处理水的学科。

它包括利用微生物和其他生物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以及提高水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方法。

2. 为什么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分解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去除水中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3. 什么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用于处理污水和废水。

它通过将含有污染物的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使微生物附着在污染物上并进行降解和去除。

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使水质得到改善。

4. 什么是曝气池?曝气池是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呼吸和生长。

曝气池通过将空气注入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升高,从而促进微生物的降解活动。

曝气池通常采用机械或气泡曝气系统,以确保水中的氧气均匀分布。

5. 什么是沉淀池?沉淀池是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单元,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当水进入沉淀池时,由于重力作用,悬浮物和颗粒会沉降到池底,形成污泥。

清水则从沉淀池的上部流出,经过这一处理步骤后,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大大降低,质量得到改善。

6. 什么是消毒?消毒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用于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病原体。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辐射和臭氧消毒等。

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确保水的安全性。

7. 什么是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水处理微生物学题库

水处理微生物学题库

填空题1、真核微生物主要类群有真菌、藻类和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

2、根据生活所需能量来源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和化能营养两类。

化能自养微生物通过呼吸链产生ATP,化能异养微生物通过底物产生ATP。

3、病毒是严格活细胞寄生,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四个阶段。

4、微生物基因重组的形式很多,在原核微生物中通常是部分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如转化、接合和传导等都是基因重组在细胞水平上的反应。

5、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类型。

6、自来水厂的常用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7、原生动物中的钟虫和后生动物中的轮虫出现,可以作为处理效果良好的指示生物。

8、根据组成成分不同,酶可以分为单成分酶和双成分酶,双成分酶中,主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决定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9、从效果上看,造成二次沉淀污泥沉降问题的原因有丝状菌污泥膨胀、不絮凝、微小絮体、起泡沫和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10、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适宜范围。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7.0~7.6,放线菌的最适PH为5~6,真菌的最适PH为7.6~8.11、遗传学研究表明,一切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

含有DNA的微生物中适DNA。

不含有DNA,只含有RNA的微生物中,遗传物质是RNA。

12、水中加氯后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其中次氯酸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借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的酶,而使细菌死亡。

13、常见的原生动物有三类: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

绿眼虫属于鞭毛类。

14、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三种。

15、酶的活性中心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结合部位,另一个是催化部位。

16、EMP途径和三羧酸循环是糖分解的主要途径。

17、工程上把菌体细胞能相连而形成丝状的微生物统称为丝状菌。

《水处理微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水处理微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理论课部分1说明水污染的来源、途径及危害。

答:(1)工业污染源。

主要污染地下水和地面水。

形成硫酸雾、酸雨;汞污染,形成“水俣病”;镉污染,形成“骨痛病”;短期集中排放,引起水生物大量死亡;还可引起农业减产。

(2)生活污染源。

污染地面水、地下水。

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流行病爆发。

其中的氮和磷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生物死亡。

(3)面源污染。

农田施的化肥、农药,其中的氮会流失,引起水体污染,在水中形成亚硝酸胺可致癌;蔬菜、水果中的农药在人体内累积,形成潜在危害。

2什么是微生物(Microbe)?答:对形体微小,形态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3微生物的共同特性有哪些?答:(1)形体微小,结构简单;(2)比表面积大,代谢能力强;(3)生长旺盛,繁殖快;(4)适应力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4水中有哪些常见的微生物?答:非细胞类型: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真菌病毒等。

原核细胞类型: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

真核细胞类型: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除蓝藻外的其它藻类等。

5试说明微生物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和危害?(答:(1)污染水源。

水中有各种病原菌如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及肝炎病毒等,它们可引起人类严重的传染病,这些病原菌是通过粪便污染水源。

因此了解水中的致病菌,设法去除,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此外有些藻类可使水生色或产生气味,甚至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应对这些藻类加以控制。

(2)阻塞滤池、管道。

如藻类、放线菌、丝状细菌。

(3)影响工业产品的品质。

如藻类会使水呈现颜色,有些还会使水有鱼腥味或苦味。

(4)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

生物滤池、活性污泥都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的有机物。

污泥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生物的除磷脱氮也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

(5)进行水体的净化。

污水排入河流、湖泊后,水体在一定限度内有自身的净化能力。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1.间歇吸附和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ₑ和Nₒ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Nₒ值?答:间歇吸附指定量的吸附剂和定量的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接触而达到平衡。

间歇吸附平衡的测定方法有:(1)保持气相的压力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测定气体容积减少值的容量法;(2)吸附剂和气体充分接触,测定吸附剂重量增加值的重量法2.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内,吸附作用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某一个值时,去除率的增大不再明显,我对活性炭吸附的意见是:找到那个转折点,尽可能的保障投入有效。

实验二混凝实验1.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沉淀水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答:在一定范围内,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剂量时,效果反而减小。

2.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区别?如何改进?答:(1)水环境的温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需多设一个因素(2)水平梯度跨越过大,可能最佳条件在梯度中间值。

可在两个最佳条件范围内再设细分梯度,进行试验(3)实际环境中污水的污染物质种类多样,不单单是土壤颗粒,所以最好的水样,应该取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前的水。

实验三压力溶气气浮实验1.气浮法与沉淀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答:(1)两者都是污水初期处理的物理方法。

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2)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

沉淀法是通过悬浮颗粒的自由沉淀和絮凝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从而与水分离,沉入下层。

实验四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1.试比较不同的曝气方式,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答:2.比较数据整理方法,哪一种误差小些?答:3.Cs值偏大或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何?答:Cs值偏大或者偏小,实验结束的时间与实质上的时间不一样,氧的总传递系数会有误差,设备的充氧能力有偏差。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水处理生物学是环境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水体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

以下是一套水处理生物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水处理中的微生物?A. 细菌B. 藻类C. 原生动物D. 病毒答案:D2.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哪种代谢类型?A. 厌氧代谢B. 异养代谢C. 好氧代谢D. 光合作用答案:C3.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群体主要附着在什么上?A. 悬浮颗粒B. 滤料C. 膜表面D. 沉淀物答案:A4. 硝化作用是指什么?A. 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B. 硝酸盐氮转化为氨氮C.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 氮气的生成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水处理中的常见污染物?A. 重金属B. 悬浮固体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水处理中的生物膜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________附着在生物膜上进行污染物的降解。

答案:生物膜7. 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通过________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答案:生物降解8. 好氧微生物在水处理中需要________来维持其生命活动。

答案:氧气9. 厌氧微生物在水处理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是________。

答案:甲烷10. 在水处理中,微生物的________是评价其活性的重要指标。

答案:生物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和无害的最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群体形成絮状结构,称为活性污泥,这些絮状物能够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12. 什么是生物膜法?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来处理废水的方法。

其特点包括: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能够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生物膜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处理效率高,能耗低。

水处理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思考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思考题答案1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笑生物的总称。

它不是生物分类学上的概念。

基本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

共性:体积小面积大;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繁殖快;易变异适应强。

2异:原核的核非常简单,没有核膜包围也没有核仁,只是一团裸露的且高度折叠缠绕的DNA分子,且细胞核中无蛋白质。

同:二者都是微生物都有微生物的特征。

3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4一般结构:细胞壁、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

特殊结构:荚膜、菌胶团、芽孢、鞭毛、纤毛。

5G+细胞壁较厚、单层,由大量的肽聚糖和一定数量的磷壁酸组成,脂类组分很少。

G-细胞壁分为两层:外壁层和内壁层。

外层主要是脂多糖和脂蛋白组分,较厚,脂类占整个细胞壁比例的40%内层主要组分是肽聚糖,较薄。

染色过程:结晶红初染,碘液媒染,最后用番红或沙黄复染。

结果:G+蓝紫色,G-带上了复染番红或沙黄的颜色。

主要是由于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

6荚膜:在细胞壁外常围绕着一层粘液,厚度不一,较薄时称为黏液层,相当厚时叫荚膜芽孢:有些杆菌和极少数球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菌体内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称为芽孢。

作用:1细菌的荚膜有保护作用,能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增强对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

产荚膜细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对活性污泥的形成与沉降性能优重要作用。

2 芽孢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和耐热性酶,能够抵抗极不适宜的环境。

7菌落:把细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一个细菌经过迅速的生长,繁殖而形成很多的菌体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合体。

特征:典型的细菌菌落一般式1—3mm,圆形或椭圆形,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及正反面颜色一致等8营养菌丝:伸入营养物质内或漫生于营养物表面,吸收养料的菌丝气生菌丝:当营养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生长为伸向空中的菌丝分生孢子:在生殖生长期气生菌丝的顶端形成孢子丝9原生动物在形态上虽然只有一个细胞,但在生理上却是一个完善的有机体,能和各细胞动物一样行驶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机能10肉足类:大多数没有固定的形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鞭毛类:其体表有一层坚硬的角质膜,保持身体的形态不变形,鞭毛长度大致与其体长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

水微思考题

水微思考题

一、∙ 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吗?细菌大小用什么单位测量?∙ 2.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区别?∙ 3.菌胶团、芽孢、荚膜、菌落、菌苔的概念。

∙ 4.如何区分新生菌胶团和老化菌胶团?什么叫活性污泥?∙ 5.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 6.简述细菌、放线菌、丝状细菌、蓝细菌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7.试述细菌芽孢的特征?为什么具有芽孢的细菌能够抵抗不良的环境?芽孢对于饮用水的卫生检验过程和污水处理过程有什么影响?二、∙ 1 简述放线菌、丝状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 2 原生动物对废水净化有哪些影响?∙ 3 如何用原生动物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指示生物?∙ 4 活性污泥中主要含有哪些微生物?∙ 5 丝状细菌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它们在代谢过程中有什么特征?∙ 6 论述细菌和藻类在氧化塘处理废水过程中的作用。

三、∙ 1 病毒(Virus)有哪些特点?∙ 2 什么是病毒、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3 病毒的繁殖(或烈性噬菌体的增殖)?∙ 4 研究病毒在水处理工作中有什么作用?四、∙ 1 细菌有哪几种营养类型?它们的碳源和能源分别是什么?∙ 2 细菌有哪几种呼吸类型?它们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别是什么?∙ 3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如何应用?∙ 4 对米-门公式加以说明。

∙ 5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6 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细菌的生长(综合分析)?∙7 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和适用范围是什么?∙8 灭菌、消毒、抑菌、无菌操作的概念。

五、∙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的概念。

∙简述以微生物重量变化绘制的生长曲线各阶段的特点?∙简述以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的生长曲线各期的特点?∙如何应用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指导废水生物处理实践?∙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则和目的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微生物菌种保藏?六、∙ 1 简述有机废液无机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关系。

《水处理生物学》(顾夏声-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顾夏声-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与水中的污染物迁移、分解及转化过程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微型水生动物和水生/湿生植物,特别是应用于水处理工程实践的生物种类。

细菌等原核微生物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2.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答:水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病毒)和细胞生物两种类型。

在细胞生物中又分为古菌、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又可细分为藻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分为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微型后生动物。

3.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答: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多。

(2)分布广。

微生物个体小而轻,可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因此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环境中。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3)繁殖快。

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

如果条件适宜,经过10h就可繁殖为数亿个。

(4)易变异。

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名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答:一种微生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第一个是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词首字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第二个是种名,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词首字母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次要特征。

有时候在前面所述的两个单词之后还会有一个单词,这个单词往往是说明微生物的命名人。

5.水中小型动物和水生植物在水体水质净化中各起什么样的作用?答:小型动物多指1~2mm以下的后生动物,它们与水处理过程,特别是环境水体水质净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底栖小型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且包括敏感种和耐污种,故常称为"水下哨兵",能长期检测有机污染物的慢性排放。

《水处理微生物学》试题

《水处理微生物学》试题

w ww .z hu lo ng .c om水处理微生物学1.贝日阿托氏菌是污染系统中的哪个污染带的代表性指示生物()。

A.多污带 B.a-中污带 C.b-中污带 D.寡污带2.在合成性的硝酸还原中,硝酸被还原为() A.NO2 B.NOH C.NH3 D.NH3.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进行硫化作用时()A.紫硫细菌的硫磺颗粒积累在细胞外绿硫细菌的硫磺颗粒积累在细胞内B.紫硫细菌的硫磺颗粒积累在细胞内绿硫细菌的硫磺颗粒积累在细胞外C.两者的硫磺颗粒都积累在细胞外D.两者的硫磺颗粒都积累在细胞内4.盖氏铁细菌是()A.具鞘的专性化能无机营养菌B.单细胞的化能异养菌C.不具鞘的专性化能无机营养菌D.多细胞的化能异养菌5.硝化细菌对()环境敏感 A.酸性 B.微酸性 C.碱性 D.微碱性6.硝化作用进行最旺盛的环境条件是() A.好气中性土壤 B.好气的微酸性土壤 C.好气的微碱性土壤 D.A 。

B7.在pH 小于()的森林土壤中基本没有硝化作用 A.3 B.4C.5w ww .z hu lo ng .c omD.68.脱S 弧菌在进行反硫化作用时以()作电子供体 A.有机物 B.无机物 C.硫化物 D.CO29.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假单胞菌的营养类型是() A.化能自养 B.化能异养 C.光能异养 D.光能自养10.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假单胞菌的营养类型是() A.化能自养 B.化能异养 C.光能异养 D.光能自养11.Thiobacillus 的主要特点是() A.G -的无芽胞短杆菌 B.G -的有芽胞短杆菌 C.G+的有芽胞短杆菌 D.G+的无芽胞短杆菌12.Beggiatoa 的主要特点是()A.丝状体无分枝,能滑行B.丝状体有分枝,能滑行C.丝状体无分枝,不能滑行D.丝状体有分枝,不能滑行13.脱硫脱硫弧菌是()A.严格厌氧的,端生单鞭毛菌B.兼性厌氧的,端生单鞭毛菌C.兼性厌氧的,端生丛毛菌D.严格厌氧的,端生丛毛菌14.硝化针状菌属主要来自() A.土壤 B.海洋C.淡水水域D.A ,B 都不对w ww .z hu lo ng .c om15.硝化球菌属主要分离自() A.土壤 B.海洋C.淡水水域D.以上都对16.硝化杆菌属主要存在于() A.土壤 B.海水中 C.淡水中 D.A 和C17.能氧化氨的细菌是() A.硝酸细菌 B.亚硝酸细菌 C.氨化细菌 D.碳化细菌18.土壤中磷酸钙的溶解主要依赖于() A.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 B.CO2溶解产生的碳酸 C.硫化作用产生的硫酸 D.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19.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脱N 硫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化能无机营养 B.化能有机营养 C.光能无机营养 D.光能有机营养20.在厌气土壤中,铁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A.可由Fe++氧化为Fe+++ B.可由Fe+++还原为Fe++ C.A 。

污水处理技术答问282题分析

污水处理技术答问282题分析

1、什么叫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其指导思想是“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是环境管理思路与方法的创新。

ISO14000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条例,从购进原料开始到产品出厂每个生产工序和管理环节均有相应的核查标准,它从制度上严格地预防了污染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和保证污染物质的有效治理。

废水治理仅仅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一个部分。

目前ISO14000系列标准正在国内某些大城市和大型企业开始试点和执行。

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被称为国际市场认可的“绿色护照”,谁通过认证,无疑就获得了“国际通行证”。

许多国家纷纷宣布,没有环境管理认证的商品和产品,将在进口时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

因此,随着与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在国内所有的企业中全面推广执行,如同ISO9000(质理管理标准)一样。

因此,从环境管理标准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污染源末端的废水处理工作,实行科学的环保管理,保证处理出水达标排放;更应该化大力气狠抓污染源前端的清洁生产管理,预防污染,减少污染。

2、怎样实施科学的环保管理?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废水处理应符合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方针政策。

在环保的规划设计中,必须把生产观点和生态观念、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把治理废水和改进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考证,寻求比较合理的治理方案。

环保管理的主要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淘汰不合理的产品对于一些传统的、低产值的、废水治理难度极大的垃圾产品应该下决心用高产值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置换掉。

如果某产品的年利润还抵不上每年用于废水的治理成本,这样的产品应下决心停止生产,换上污染少且易于治理达标的产品。

(2)加强管理,减少污染企业管理也是防治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叫活性污泥?答:废水处理构筑物曝气池内的污泥。

其重要组成成分是菌胶团。

2简述丝状细菌的主要类型、代谢特点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答:3 微生物有哪些共性?答:(1)形体微小,结构简单(2) 比表面积大,代谢能力强(3) 生长旺盛,繁殖快。

(4) 适应力强,易变异。

(5) 分布广,种类多4 什么叫微生物?答:对形体微小,形态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5 水处理中常见的有哪些微生物类群?答:非细胞类型: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真菌病毒等。

原核细胞类型: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

真核细胞类型: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微型动物等。

6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吗?答:1)球菌:细胞呈球形,a 单球菌:b 双球菌:c 四联球菌:d 八叠球菌:e 链球菌:f 葡萄球菌:球菌排列方式(优势排列)较稳定,对于细菌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

2)杆菌:杆菌排列方式不稳定,对细菌分类鉴定无意义。

3)螺旋状菌:弧菌:菌体弯曲程度小于一周,呈“C”状,如霍乱弧菌。

螺旋菌:菌体弯曲程度大于一周,螺旋圈数及螺距大小因种而异。

细菌形态受环境条件如温度、营养状况、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不适时,菌体形态长呈现异常形态。

7 细菌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答:基本结构: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细胞结构部分,例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特殊结构:部分细菌专有的细胞结构部分,例如:芽孢、鞭毛、荚膜、菌毛等。

8 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机制)?答:G+和G-两类细菌细胞壁结构组成上有明显差异导致其染色结果不同。

G+经过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菌体胞壁被染成紫色,后经酒精脱色,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结构层次多,且交联程度大,网孔径因酒精脱水而缩小,细胞壁内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于细胞壁内,表现为不被脱色,后虽经过复染,最终染色结果仍然为紫色。

(实际为紫中发红);G+经过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菌体胞壁被染成紫色,后经酒精脱色,由于其细胞壁较薄,肽聚糖结构层次少,且交联程度低(松疏),细胞内类脂成分含量较大,网孔径因酒精溶解脂类作用而增大,细胞壁内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洗脱,后经过红色染料复染,最终染色结果为红色。

9 原核:答: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遗传物质集中分布于细胞质某一区域,无特定形态的核结构(即无核膜、核孔、核仁等),故称原核,拟核或细菌染色体等。

核物质含有DNA(占60%),RNA (占30%),蛋白质(占10%),电镜下观察可见原核由环状dsDNA紧密缠绕扭曲折叠成球状,棒状,哑铃状。

10 荚膜答: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形成的厚度不一,疏散、透明、粘稠胶状物质结构。

主要由多糖多肽或蛋白质组成。

保持水分、储存养分。

11 如何区分新生菌胶团和老化菌胶团?答: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主要可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来确定。

新生菌胶团颜色较浅,无色透明,有旺盛的生命力,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

老化菌胶团吸附了许多杂质,染色较深,看不到细菌单体,像一团烂泥,生命力较差。

12 芽孢答:是某些细菌细胞生长发育后期在胞内生成的圆形、椭圆形、圆柱形的抗逆性休眠结构。

13 细菌芽孢有什么特性?答:a 强抗逆性:抗高温,抗干燥,抗压,抗药物渗透(难于被染色),抗酸碱抗辐射,折光性等。

b 休眠性:芽孢可长时间保持休眠状态而不表现代谢活性,正因为此,可保存多年而不丧失生命活力。

若环境条件适宜,休眠状态芽孢可萌发并发育形成新营养细胞。

C 壁厚质浓。

14 菌落答:在适合的培养条件下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15 菌苔答:在适合的培养条件下菌体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16 简述放线菌、丝状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答:诺卡氏菌可处理含烃类和无机氰化物的废水;在正常运行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丝状细菌是生物絮体或生物膜的骨架,其上附着菌胶团,丝状细菌与菌胶团形成互惠关系,对维持废水处理系统稳定性,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有重要意义。

但过度繁殖会引起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膨胀。

真菌在生物滤池中起到结合生物膜的作用。

有效氧化无机氰化物。

若大量繁殖易引起污泥膨胀。

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气味,使水有颜色。

藻类过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使湖泊变成沼泽或旱地。

适量的藻类可使水体自净。

原生动物净化废水,以原生动物作为水环境的指示生物。

17 原生动物对废水净化有哪些影响?答:(1)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能直接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在活性污泥中,纤毛虫可促进生物凝絮作用。

小口钟虫、累枝虫等能分泌糖类、粘朊促进凝絮。

(3)纤毛虫吞噬游离细菌,改善生物处理出水的水质。

18 如何用原生动物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指示生物?答:钟虫前端出现气泡,说明充氧不正常,水质将变坏;等枝虫相对数量多,普通钟虫渐减少,环境变恶化;原生动物的数量渐减少,直至消失,水质变坏;钟虫大量出现,说明活性污泥已经成熟,充氧正常;在正常运行的曝气池中,若固着型纤毛虫减少,游泳型纤毛虫突然增加,处理效果将变坏;纤毛虫用裂殖方式繁殖,环境适宜,用接合法繁殖环境恶化。

用原生动物为指示生物只能起辅助理化分析的作用。

19 病毒(Virus)的特点有哪些?答: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只含一种核酸,RNA或DNA;严格活细胞寄生。

20 简述有机废液无机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关系。

答:水体刚受到污染,细菌数目开始增多,但量少,有较多的鞭毛虫;细菌量多时,游泳型纤毛虫的量大于动物性、植物性鞭毛虫;细菌数目减少时,固着型纤毛虫增多,游泳型纤毛虫减少;随着水体的不断被净化,细菌数量不断减少,当极少时,只有微型动物存在。

21 细菌有哪些营养物质?答:可被细菌吸收利用的物质既是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水分22 根据所需碳源和能源的不同,细菌的营养类型分为几种?其碳源和能源分别是什么?答:分为4种,(1)光能无机营养型,碳源为二氧化碳,能源为光;(2)化能无机营养型。

碳源为二氧化碳,能源为无机化合物氧化;(3)光能有机营养型,碳源为二氧化碳,但需有机物作供氢体,能源为光;(4)化能有机营养型,碳源为有机物,能源为来自有机物氧化。

23 培养基答:人工配置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24 简述培养基的分类答:根据物理状态分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根据组成成分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根据用途分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5 在配制培养基时琼脂的特性及作用是什么?答:琼脂的成分是多缩半乳糖,,不被绝大多数微生物分解利用,96℃溶解,42-45℃凝固,对微生物无毒害。

在培养基的配制中常用做凝固剂。

26 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排除锅内的空气?答:高压蒸汽灭菌利用水蒸气的压力来提高温度,一般要求温度121℃(15磅),时间20~30分钟,当水蒸气的压力为15磅时,温度达到121℃。

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气的膨胀压,如果不排除锅内的空气,当压力达到15磅时,温度低于121℃,达不到灭菌的要求。

27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答:温度、pH值、基质浓度、酶总浓度、毒物或抑制剂。

28 试对米-门公式进行简要说明。

答:米-门公式是酶促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描述基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K m是米氏常数。

当基质浓度远远小于K m时,反应速度与基质浓度成正比;当基质浓度远远大于K m时,反应成零级反应。

即在一定范围内反应速度随基质浓度的提高而加快,但当基质浓度很大时,反应速度与基质浓度无关。

29 微生物有哪几种呼吸类型?分别写出最终电子受体。

答:分为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和发酵。

最终电子受体分别为氧气、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

30 细菌的呼吸类型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如何应用?答: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法利用好氧微生物或兼性微生物进行好氧呼吸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废水得以净化;厌氧消化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的厌氧呼吸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废水得以净化。

31 根据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几种类型?答:三种。

低温菌、中温菌和高温菌。

32 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机理:使核酸变性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产生新生态氧杀菌。

适用范围:紫外线杀菌力弱,不能穿透玻璃;用于表面和空气杀菌;微生物的诱变育种。

33 简述测定细菌生长的几种方法。

答: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有显微镜计数法和比浊计数法,测定的是总菌数。

间接测定法有平板计数法和薄膜计数法,计数的是活菌数。

34 试区别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

答:自养微生物生活时所需碳源为无机碳化合物,异养微生物生活时所需碳源为有机碳化合物。

35 细菌是怎样繁殖的?答:细菌的繁殖是裂殖。

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核质分裂为二,每个细菌子细胞具有亲本细胞同样的核物质,再进行下一轮的裂殖。

以2n级数增加个体数。

36怎样利用细菌的生长曲线来控制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答:细菌的生长曲线有两种,一种是以活细菌重量的变化为纵坐标绘制,一种是以活细菌数目的对数变化为纵坐标绘制。

一般说,细菌重量的变化比个数的变化更能在本质上反映出生长的过程。

生长率上升阶段,微生物繁殖快,活力很强,处理废水有机物能力高,但活力强不宜凝聚和沉淀,且保持该阶段须有充足的食料供应,处理过的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出水质不好。

生长率下降阶段,积累代谢产物(异染颗粒、肝糖粒、芽孢、抗生素),污泥代谢活性和絮凝沉降性能好,传统活性污泥普遍运行在这一范围。

内源呼吸阶段,用于特殊水处理场合,如延时曝气、污泥消化。

37 丝状细菌在给排水工程中的作用,它们在代谢过程中有什么特征?答:球衣菌为专性厌氧菌,在微氧环境中仍能生长,分解有机物能力强,但需有高碳其作用是构成菌胶团的重要菌种,在活性污泥中保持一定数量的球衣细菌,利于有机物去除,但易引起污泥膨胀。

铁细菌生活在含氧少,溶有较多铁质和二氧化碳的水中,能将细胞内吸收的亚铁氧化为高铁,在废水处理中造成铁质水管的腐蚀和堵塞,使水呈现颜色,影响水质。

贝日阿托氏菌漂浮在池塘和池沼上,发硫细菌固着在活性污泥的菌胶团上,均属硫磺细菌,它们均能氧化硫化氢、硫磺和其它硫化物,当环境中硫化氢充足时,体内形成很多硫粒,环境中硫化氢缺少,菌体内硫粒消失,可用于处理含硫废水,贝日阿托氏也能引起污泥膨胀。

38 污泥膨胀答:丝状细菌在活性污泥中大量繁殖,使污泥结构极度松散,絮块漂浮水面,比重减轻,随水流流出。

该异常现象称之。

39 常见的水传染细菌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特性?答:常见的水传染细菌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