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望闻问切PPT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望闻问切

(医学课件)中医基础望闻问切
04
精神养生
心平气和
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健康 的影响。
乐观开朗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
修养心性
通过修养心性,如练习书法、品茶等,来 陶冶情操。
节制情欲
节制情欲,避免过度纵欲对身体健康的影 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针灸技术
掌握针灸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针刺 深度、角度和刺激量等。
针灸治疗应用
了解针灸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如疼痛、神经系 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07
中医养生与保健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
注重调养
节制饮食,不过饱也不过饥,避免食物堆积 对脾胃造成负担。
饮食应注重五味调和,避免偏食,以滋养身 体。
胸痛
胸痛是指胸部疼痛,可闷可胀,可刺痛可 隐痛。常见于心绞痛、肺炎、胸膜炎等。
关节痛
关节痛是指关节部位疼痛,可游走性可固 定性。常见于关节炎、痛风等。
04
切诊
脉诊
脉象的组成
脉象由心率、脉搏的强度、节律、粗细、长短等组成,可以反映 体内五脏六腑的状况。
脉象的分类
根据脉象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多种 类型,每种类型的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03
问诊
问寒热
恶寒
恶寒是指自觉怕冷,多穿衣加 被后仍不能缓解。常见于外感
风寒,或阳虚内寒。
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高于正常 体温。常见于外感风热,或内
伤发热。
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 出现,是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常见于疟疾。
问汗出
正常汗出
正常汗出是指天气炎热、衣被过厚 、进食辛辣热汤等情况下适当出汗 ,以调节体温。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嗅觉方法
医生应仔细嗅患者的各种排出物,如痰液、尿液、粪便、 汗液等。注意分辨气味的变化。例如,腥臭的痰液可能提 示肺部感染;尿液的异常气味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汗 液的特殊气味可能提示某些代谢性疾病等。
经验积累
闻诊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 习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生应不断总结经验, 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声音和气味特点,以便更好地运用闻 诊进行诊断。
闻诊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疾病
许多疾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异常的声音和气味可能已经出现。因此,通过闻诊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 迹象,有利于早期治疗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鉴别诊断
通过闻诊获取的声音和气味信息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诊断疾病。例如,不同的咳嗽声可以提示不同的呼吸道疾病;腥臭 的痰液可能提示肺部感染;尿液的异常气味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等。
03
中医问诊
问诊的定义
问诊: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医生通过 询问患者病情、病史、症状等,以了 解病情、病因、病位的过程。
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 过问诊可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为 后续的诊断和治者的主观感受
诊断疾病的病因和病位
问诊是获取患者主观感受的重要途径 ,患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症状、感受和 病史,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
脉诊
是切诊中的一种,通过触 摸脉搏的跳动情况,判断 病情和病位。
触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肌肤、胸 腹等部位,了解病人的病 情和体征。
切诊的重要性
判断病情
通过切诊可以了解病人的 病情和病位,为后续的治 疗提供依据。
辅助诊断
切诊可以辅助其他诊断方 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指导治疗
通过切诊可以指导治疗, 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案。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完整版ppt课件

2019
-
30
2019
-
31
(2)
1、青色
五色主病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急惊风: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 上视。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2019
慢惊风: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32 为脾虚肝乘
2019 41
2019
-
42
四、望姿态
喜动
喜静
仰卧
俯卧
常揭衣被者
喜加衣被者
阳证
阴证 肝风内动 邪热扰心
43
角弓反张 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2019 -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 望头面 • 望五官 • 望躯体 • 望四肢 • 望二阴 • 望皮肤
2019 44
(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一)望头面
1、头形 过小──囟门早闭 过大──先天性脑积水 均属先天性发育不良,多伴智力不全 (肾精亏虚)
2019
-
59
3、耳道分泌物
脓耳──耳内流脓:肝胆湿热,肾阴 不足、 虚火上炎
2019
-
60
(四)望鼻
1、五色变化
鼻头色青——腹中冷痛 鼻头色黄——里有湿热 鼻头色白——亡血 鼻头色赤——脾肺二经有热 鼻头色微黑——有水气 鼻头色明润——无病 或病将愈
2019 61
(四)望鼻
2、形态变化与意义: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 窍”
(1)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 (2)面色与脏腑有内在联系
2019
-
23
色与泽的关系

中医的四诊详解PPT课件

中医的四诊详解PPT课件
脏精衰竭,多属虚证。
22
闻诊
闻呼吸 • 呼吸气微,属虚证、寒证,肺肾气虚。 • 呼吸气粗,属实证、热证,邪热犯肺。 闻体气 • 腐臭:多见瘟疫证或身有溃疡的疮疡。 • 汗臭:湿温、热痹而致。 • 腥味:多见于大失血病人。 闻口气 • 臭秽:胃热或口腔不清洁。 • 酸臭: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 • 腥臭:多见于肺结核、肺脓疡。
中医四诊
李小小
1
四诊
• 四诊慨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 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 切四种方法。
• 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 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 关,因而通过探查人体外部征象,以探求 疾病的本质。
• 四诊合参:指诊查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 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2.形体肥胖,气短无力,多为脾虚有痰湿。 3.形体消瘦,多为阴虚有火。 4.手足屈伸困难或肿胀,多为风寒湿痹。 5.抽搐、痉挛、多是肝风。 6.足膝软弱无力,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11
望舌
•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 舌质:舌的神、色、形、态,主要反映脏 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
26
问汗
• 表实无汗 (风寒束表,阳郁于内) • 表虚有汗(外邪束表,营卫不调) • 自汗 (阳虚,卫表不和) • 盗汗(阴虚,内热) • 实热大汗(里热伤阴) • 危证冷汗(亡阳之兆) • 战汗 (正邪交争) • 头汗(湿热上蒸) • 半身出汗(营卫不调,气血运行不畅) • 手足出汗(阴虚,中焦湿热)
• 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主要用来判 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 衰。
•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12
望舌

中医-望闻问切ppt课件

中医-望闻问切ppt课件

9
• 头面颈项是督脉、任脉与手足三阳经循行交
会之处,足厥阴肝经亦上行于头。脑居头颅
内,是精神意识的中枢。脑为髓海,为肾所
主。心主血脉,血脉上荣于面,故心之华在
面。
望头面
• ①望头。头形过大或过小,多由先天发育不
良或肾精不足而致。头发稀疏干枯为精血不
(即望头面颈项) 足,青少年白发为肾虚、血虚
• ②望面。以望面部表情、色泽为主。其他如 面肿,即水肿发生于眼睑、头面;面部皮肤 红肿热痛,多为风热火毒上攻所致
• 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 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 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 法。
完整版ppt课件
6
1、有神(得神)病人目光明亮,神志清楚,语 言清晰,反映灵敏,活动自如。表示正气尚足, 病情轻浅,预后良好
2、无神(失神)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
为好。
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
• 2.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 质。什么时候吃都好。
,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 4.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
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 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
好。
只有生吃才能养肺,切记。什
• 3.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 么时候吃都好。
,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 5、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
• ③望颈项。头颈强直可为痉病的症状之一,
由温病热盛动风或肝风内动所致,以实证为
主。头项软弱,属小儿五软(头软、项软、手
软、脚软、肌肉软)范畴,为先天不足、肾精
亏损所致完。整版ppt课件
10
①望目。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精气皆 注于目
②望耳。耳为肾之窍,又为手足三阳经

四诊望诊闻诊PPT课件

四诊望诊闻诊PPT课件

-
12
2 、赤色 主热证。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热甚经脉扩张,血行加速,故多 见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危重病人颧红如妆:戴阳,主凶。
-
13
3、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疸。
面色萎黄: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面黄虚浮:脾气虚损,水湿内停。 面色苍黄,腹胀如鼓:脾虚肝郁,瘀血水停。 小儿面青黄或乍黄乍白:疳积。 身、面、目俱黄——黄疸:
• 原理及意义:人体的外部表现可反映内在脏腑、气血、经 络的病变。观察人的外部异常表现可诊察内在的病变。
“望而知之谓之神”。
• 注意事项:1.光线:以自然光线为好。
2.温度:适宜。
3.诊察部位要暴露充分。
4.结合动态观察。
-
3
全身望诊
一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 意识和思维活动。

色泽



颜色
属血 属阴
生理: 反映血液盛衰和运行情况,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如青 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病理: 反映不同脏腑的疾病;赤为心,青为肝,黄为脾,白 为肺,黑为肾
光泽
属气 属阳
生理: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病理: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凡面色荣润者,为脏腑精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 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中医诊断学
-
1
四诊合参
从整体出发,灵活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详细收集各种临床资料,抓住临床特征,结合疾病的 本质,准确地诊断疾病,预测预后。
望、 闻 问、 切
诊断 辨证
-
2
第一节 望诊
• 概念 :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 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变化等以诊察病情的 方法。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3
家族病史
探询病人的家族中是否有与当前病症相关的疾病。
切诊:触诊和听诊
1 触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肌肉、皮肤等,判断身体的脏腑状况。
2 听诊
通过听病人的心、肺、腹部等器官声音,判断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3 特殊切诊技法
如腹部针灸切诊等,进一步诊断特定病症。
结论和要点
中医的四诊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诊断方式,通过观察、闻嗅、询问和触摸等 手段,全面分析病人的身体状况。这些方法灵活多样,需要临床医师丰富的 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中医望闻问切》PPT课 件
欢迎来到《中医望闻问切》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中医经典的 四诊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观察体表现象
舌诊
面诊
通过观察舌体颜色、形态和表 面特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通过观察面部肌肤色泽、表情 等,判断病人的气血状况。
掌诊
通过观察手掌的纹路、色泽和 感觉,推测病人的脏腑功能。
闻诊:嗅觉辨病情
口臭闻诊
通过闻病人的口气,判断体内病理变化,如湿热、气滞等。
体臭闻诊
通过闻病人全身散发的气味,识别不同病症的特殊气味。
尿臭闻诊
通过闻病人尿液的气味,判断体内排泄功能、湿热等情况。
问诊:倾听病人的叙述
1
症状询问
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症状表现、病程等信息。
2
过往病史

了解病人的过往疾病、手术、服药史等对病症的影响。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PPT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 PPT
马上离绝。
望诊——望色
望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 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 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 主要介绍望面色。
望诊——望色
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微微黄黄、、红红润润光光泽泽。。 异常:——五色主病 白色 黄色 赤色 青色 黑色
望诊——望色
白色——主虚、主寒证、主失血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望诊——望神
内容 假神: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临
终前的预兆。 【表现】久病重病之人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
休,想见亲人; 语声—忽而清亮起来; 面色—突然颧赤如妆; 食欲—突然食欲增强。 【提示】病危。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 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
见于体质虚弱者。
望诊——望神
内容 失神(无神): 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见于久病、重病患者。 【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 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 【提示】 精亏神衰—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 衰减。多见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
望诊:视觉——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等……… 闻诊:听觉、嗅觉——听病人声音、嗅病人气味………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 切诊:触觉——触、摸、按压病人脉或肌肤等………
《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魏文侯 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 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
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
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中医基础-望闻问切ppt课件

中医基础-望闻问切ppt课件

.
3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1、神的概念 广义:整个生命活动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望神的主要内容 双目、神情神志、气色、体态
.
4
.
5
假神:
大病、久病、重病之人,病情突然向相反 方向转变,提示病轻急剧恶化,脏腑精气将绝。
神乱:
经常错乱或神志异常。多见于癫、狂、癫 痫等患者。
.
6
(二)望色:(面色)
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主色:禀赋所致,终生不变
客色:季节气候、情绪变化、运动状态、居
处环境等影响所致短暂变化。
2、病色:五色主病
青:寒、痛、瘀 赤:热(实、虚) 黄:湿、虚
白:虚、寒 黑:肾虚、水饮
.
7
神气云者,有光有体是也。光者,
外面明朗,体者,里面润泽。
—— 清· 石寿棠 《医原》
.
43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 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要问经带产 儿童莫忘痘和疹
.
44
一、问寒热
1、恶寒:怕冷,穿衣加被不能缓解。多为外感病初 期,是表证的特征。
2、畏寒:怕冷,穿衣加被能缓解。多为里、虚、寒 证。
3、壮热:一直高热不退。多因里热炽盛。 4、潮热:按时发热或者按时热盛。热入营血或阴
2、观察顺序:从前到后,从上Fra bibliotek下,先中间后两 边。
3、注意光线、染苔、生理变异。
(三)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
12
.
13
(四)望舌质
1、望舌神: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 2、望舌色
淡白舌:舌色白而淡,主虚证、寒证。 红舌:舌色鲜红,主热证。 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血瘀。 青紫舌:淡紫或紫,主寒证、瘀血。

中医四诊ppt课件最新版

中医四诊ppt课件最新版

嗅气味
嗅气味
通过嗅闻病人的气味变化,判 断病情的性质和程度。
口气
口气是判断消化系统疾病的重 要指标,如口臭可能是胃热、 消化不良等。
汗味
汗味的变化可能反映身体的代 谢状况,如汗酸味可能是体内 湿气过重。
其他气味
如病人身上散发的特殊气味, 可能与病情有关,如尿骚味可
能与肾功能障碍有关。
04
问诊
问寒热
望神还可以观察患者的反应速度、语 言表达能力等,以判断患者的智力、 思维等是否正常。
望神包括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 状态、面部表情等,以判断患者是否 出现神志异常、精神恍惚等症状。
望神的方法需要结合其他三诊进行综 合判断,不能仅凭望神就确定病情。
望色
01
望色是指观察患者的面 色、皮肤等颜色变化, 以判断病情。
了解患者口味的改变,如口苦、口酸、口咸等。
饮水量与习惯
询问患者的饮水量、饮水习惯以及饮水时的感觉 等。
问二便
大便情况
询问患者大便的次数、形状、颜色以及排便时的感觉等。
小便情况
了解患者小便的次数、量、颜色以及排尿时的感觉等。
其他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伴有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问睡眠
睡眠质量
询问患者睡眠的质量,如入睡是否困难、睡眠是否浅等。
中医四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补充与完善
中医四诊可以补充和完善 现代医学诊断手段,提高 诊断准确率。
个性化治疗
中医四诊强调个体差异, 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 疗方案。
预防保健
中医四诊不仅关注疾病的 治疗,还注重预防保健, 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02
望诊
望神望神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来自通过观察 患者的神态、眼神、表情等来判断病 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