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
![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fe8b5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2.png)
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西游记》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西游记》教案篇1一、阅读方法指导: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
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
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
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
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可提供句式:“从书中页情节(语句)中可看出是个的形象。
”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五、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阅读《西游记》教案篇2一、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二、明确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c548a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8.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3)讲解《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2. 第二课时: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即取经人物的经历。
(2)通过图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3)分析故事中展现的善恶斗争、人性光辉等主题。
3. 第三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教学步骤:(1)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2)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故事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情节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
4. 第四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1)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如师徒关系、兄弟关系等。
(2)引导学生探讨人物性格特点,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猪八戒的贪吃懒惰等。
(3)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步骤:(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作品。
(3)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学生能概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故事梗概。
3. 学生能分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关系。
4. 学生能评价《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
2. 相关的人物关系图、故事梗概图表等。
3.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素材。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82d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d.png)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在讨论中,教师应该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讨论效果。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在导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大家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西游记》中的情节有何相似之处。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对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情节。这个案例展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情节理解和人物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第十一至二十回,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红孩儿战孙悟空等经典情节;
3.第二十一至三十回,探讨女儿村、火焰山等神奇国度的寓意;
4.结合全书,讨论《西游记》中所体现的团结、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5f6f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b.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作者、背景、主要人物及故事梗概。
2. 阅读名著的方法:泛读、精读、感悟、思考。
3. 选取《孙悟空大闹天宫》章节进行详细解读。
三、教学重点:1. 《西游记》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人物。
2. 阅读名著的方法及实践。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西游记》中的深层含义及寓意。
2. 运用阅读名著的方法,深入解读文本。
五、教学准备:1. 《西游记》原著或简化版。
2. PPT课件。
3. 相关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了解《西游记》: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学生阅读原著或简化版,了解故事梗概。
三、阅读名著的方法:1. 泛读:了解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形象。
2. 精读:分析文本细节,理解深层含义。
3. 感悟:体验作品情感,感受文学魅力。
4. 思考:探讨作品价值,提升自身素养。
四、实践阅读: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孙悟空大闹天宫》章节进行阅读。
2. 各组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推荐其他古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阅读名著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具体活动:(1)小组合作:学生分角色扮演《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讨论交流:学生围绕《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探讨作品中的善恶观、人性弱点等主题,提高思辨能力。
西游记阅读指导 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c061c90c69ec3d5bb75de.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故事,品味人物形象。
(2)结合故事情节来学习理解“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并进行仿写训练。
教学重点:领悟写作手法,并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学生读《西游记》,熟读《大闹天宫》《悟空三借芭蕉扇》两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段时间已经认真阅读了《西游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好好地回味一下吧。
二、检查学生阅读情况首先,我要来考考大家。
1.选一选根据《西游记》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2.品一品简单说说西游人物印象。
3.排一排将《大闹天宫》情节打乱重排。
三、理清《三借芭蕉扇》情节,感悟写法。
(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悟空三借芭蕉扇”。
请生简单介绍下“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火焰山阻挡取经之路——悟空一次借扇——被吹到万里之外——悟空化作小虫二次借扇——借来的却是假扇——悟空化作牛魔王骗取真扇子——计谋被破,与牛魔王一场大战——牛魔王不敌,悟空终得扇——继续西行。
师:观察这幅情节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写法——一波三折。
板书(二)领悟写法。
师:下面我们就跟随故事发展探究那一波三折的写法。
观察标题“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哪个字眼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故事的一波三折?引导:如果孙悟空一次就借到芭蕉扇,你觉得怎么样?孙悟空的对手牛魔王实力一般,那又会怎样?总结:合情合理的矛盾才能使故事更加精彩。
板书:困难冲突师:每个波折都是一次冲突,每次悟空遇到的困难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而且还是逐渐升级。
故事也变得很精彩。
四、小练笔生活中经历过一些事情,比如:学骑车、学轮滑、钓鱼、学做饭……肯定遇到不少困难,仿造“悟空三借芭蕉扇”一波三折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五、作业补上片段的开头、结尾,完成整篇作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5b401453610661ed9f432.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步了解《西游记》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四大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3、生回答。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
播放猪八戒、《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5、生回答:白骨精。
《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二、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8分钟)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请教别人。
三、研读精彩片段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知道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80d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a.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全书,对书中的重要章节、人物、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1.3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15章,每周一节,共计15周。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作者介绍吴承恩,明代文学家,以《西游记》闻名于世。
2.2 作品背景《西游记》成书于明代,是一部神魔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道教、佛教、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说。
2.3 作品特点《西游记》想象奇特,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唐僧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领袖,性格慈悲为怀,但有时过于天真。
3.2 孙悟空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具有丰富的智慧和强大的法力,但性格叛逆。
3.3 猪八戒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贪吃懒惰,但忠厚老实。
3.4 沙僧沙僧是唐僧的三徒弟,沉默寡言,但忠诚可靠。
第四章:故事情节解析4.1 石头孕育孙悟空介绍孙悟空的出生背景。
4.2 学艺归来讲述孙悟空学艺的过程。
4.3 大闹天宫描述孙悟空在天宫大闹的情节。
4.4 如来佛压孙悟空讲述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事情。
第五章:阅读指导5.1 如何阅读《西游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作品。
5.2 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记录重要章节、人物、情节,以便进行讨论和分析。
5.3 阅读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第六章:第一至二十回精读解析6.1 目的通过精读《西游记》第一至二十回,使学生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6.2 内容引导学生细致阅读第一至二十回,分析作品结构,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6.3 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6.4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人物。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1300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8.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材内容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
该书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组成的西游取经团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历经艰难险阻,战胜恶魔妖精,最终成功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背景和创作特点;2. 研究《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3. 了解《西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4. 分析并讨论《西游记》中的主题和寓意;5.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 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 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3. 主题和寓意的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时:《西游记》的背景和创作特点(30分钟)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吴承恩;2. 分析《西游记》的创作特点,如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等。
活动安排:1. 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的背景介绍;2. 分组讨论,总结《西游记》的创作特点;3.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第二课时:《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40分钟)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2. 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代表意义。
活动安排:1. 学生分角色扮演《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并进行小表演;2. 老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代表意义;3.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加深对主要人物的理解。
第三课时:《西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50分钟)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2. 分析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主线发展。
活动安排:1. 老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问题进行互动问答;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章节,总结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3. 学生展示总结结果,共同揭示故事的发展脉络。
第四课时:《西游记》的主题和寓意(40分钟)教学内容:1. 分析《西游记》的主题和寓意,如求真、助人、修行等;2. 探讨《西游记》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e6a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2.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1. 作者吴承恩及其生平简介2. 《西游记》创作的背景与文化内涵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第二章:概述故事情节1. 故事的开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原因2. 重要情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3. 故事结局: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第三章:分析孙悟空形象1. 孙悟空的出生与成长2.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聪明、勇敢、机智、顽皮、忠诚3. 孙悟空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作品主题1. 佛教、道教与儒家的思想交融2. 善恶报应、因果循环的观念3. 对人性的探讨:贪婪、自私、勇敢、坚持等第五章:评价与启示1. 评价《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2. 从作品中汲取的启示: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坚定信念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具体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观点。
3. 学期论文:深入分析《西游记》中的一个主题或人物形象。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文本或改编版本。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参考书籍、论文、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关于《西游记》的介绍、评论、解读等。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六、第六章:猪八戒与沙僧的形象分析1.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忠厚老实2. 沙僧的性格特点:沉稳冷静、忠诚可靠、严守戒律3. 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与协作七、第七章:《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1. 介绍神话元素:神仙、妖怪、魔界等2. 分析神话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烘托氛围、丰富情节3. 探讨神话元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八、第八章:《西游记》的文学艺术价值1. 独特的叙事手法:幻想与现实相结合2. 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意: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筋斗云等3. 语言艺术:幽默、讽刺、生动、形象九、第九章:《西游记》的影视改编1. 介绍《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及其特点2. 分析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3. 讨论影视改编对原著传播与普及的作用十、第十章:拓展阅读与推荐1. 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其他古典名著2. 推荐现代文学作品,如科幻、奇幻等类型的小说六、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519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d.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优质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结构特点。
2.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寓意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西游记》,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
4.2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要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西游记》的心得,讨论作品中的趣味情节和人物形象。
5.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和寓意。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5.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程要点,布置课后作业。
第六章:课后作业6.1 作业内容:6.2 作业要求:6.3 作业提交:学生在下一节课前将作业交给教师。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7.2 评价内容: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质量、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等方面。
7.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西游记》主题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8.2 拓展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典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942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9.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概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3 教学活动:播放《西游记》的片段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
教师分享个人对《西游记》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共同讨论。
第二章: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认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每组研究一个主要人物,总结他们的特点和作用。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西游记》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意义。
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的重要故事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研究和分析。
每组制作PPT并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西游记》中的文学手法,如寓意、象征等。
4.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的文学手法,如寓意、象征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文学手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每组制作PPT并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五章:阅读与思考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的深层意义。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西游记》的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六章:课堂讨论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西游记》中的角色和情节进行深入分析。
6.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的复杂角色关系和深层次主题。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3bdb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e.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人物、情节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简介:作者、背景、故事梗概2.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3. 重点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4. 故事主题:不畏艰难、勇敢善良、团结协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故事主题,培养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故事梗概、人物形象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分享阅读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人物形象、重点情节等。
3. 讨论:分组讨论重点情节,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4.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答题,检验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4.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或改编读物:为学生提供原著或改编读物,方便学生课后阅读。
2. 人物角色卡:制作人物角色卡,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人物形象。
3. 故事情节图:绘制故事情节图,直观展示《西游记》的主要故事线。
4. 视频或音频资料:选择与《西游记》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学习体验。
八、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西游记》与其他古典名著的异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77c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6.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2 教学内容: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及作者。
1.4.2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初步了解。
1.4.3 讲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1.4.4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认识主要人物,理解人物性格特点2.2 教学内容: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故事梗概及人物特点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2.4 教学步骤:2.4.1 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4.2 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等。
2.4.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2.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的看法。
第三章: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如:奇幻、冒险、忠诚、奋斗等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幽默、讽刺、夸张、想象力丰富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列举相关事例。
3.4.2 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3.4.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的看法。
第四章:阅读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了解背景、关注人物、分析情节等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做好笔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4.4 教学步骤:4.4.1 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a238e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5.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其作者吴承恩、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分析唐僧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认识其性格特点。
3. 把握《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领会其深刻的道理。
4. 学会欣赏古典名著,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故事简介2. 第二章: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分析3. 第三章: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与忠诚勇敢4. 第四章:猪八戒的憨厚可爱与投机取巧5. 第五章:沙僧的任劳任怨与忠诚坚定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领会故事中的神话元素和寓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运用讨论交流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故事简介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2. 第二章: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分析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3. 第三章: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与忠诚勇敢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4. 第四章:猪八戒的憨厚可爱与投机取巧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5. 第五章:沙僧的任劳任怨与忠诚坚定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与寓意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中出现的各种神仙妖怪,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等,以及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驱动法7. 第七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分析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探讨其反映的主题和寓意。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8. 第八章: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斗法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斗法故事,了解其展现的人物性格和主题。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24a6e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b.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cfde2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0.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68c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4.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并提供阅读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研究和分析该作品。
教学重点1. 推动学生主动阅读《西游记》;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3. 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中的文化背景和主题;4. 提供相关的文学理论和分析工具,以帮助学生深入探讨该作品。
教学内容1. 介绍《西游记》及作者简介;2. 解读《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3. 分析《西游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4. 讨论《西游记》的主题和意义;5. 进行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学活动和任务,如写作、朗读等;6.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探究和尝试,如对某个角色或情节的研究。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导读;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3. 个人阅读和分析;4. 文学活动和任务。
教学步骤1. 介绍《西游记》和作者简介;2. 解读《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3. 分析《西游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4. 讨论《西游记》的主题和意义;5. 进行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学活动和任务;6.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探究和尝试;7. 总结和反思。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情况;2. 团体和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3. 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参考资料1. 《西游记》原著及相关解读书籍;2. 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西游记》改编版;3.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文学理论书籍。
以上为《西游记》阅读指导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一经典作品,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832f410a6f524cdbf854b.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让学生在充足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认识主要人物的特色,吸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育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累积能力、表达能力,培育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剖析人物的能力。
教课要点:指引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的信心。
教课课时:1课时教课过程:一、初步认识《西游记》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单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四大名著)。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3、生回答。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觉。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沟通人物特色,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
播放猪八戒、《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动画片)此次他看出的是谁?5、生回答:白骨精。
《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二、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8分钟)1、故事风趣,同学们讲得更出色,老师也钦佩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碰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念书方法介绍给大家?2、师生共同议论、沟通。
3、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概括,并合时板书。
(整来源著——通读:阅读、跳读,把握粗心)①观看序言后序,认识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认识故事情节。
③采纳阅读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掌握文章粗心。
④碰到不懂的打个问号,能够自己推测或讨教他人。
三、研读出色片段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知道西游记的很多知识,下边我们就一同来认识《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着《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着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西游记》
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
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板书:四大名着)。
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3、生回答。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
播放猪八戒、《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
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
5、生回答:白骨精。
《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二、指导名着整书阅读的方法。
(8分钟)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着——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请教别人。
三、研读精彩片段
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知道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并思考:(1)白骨精的目的是什么?(2)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使用了什么方法?读后交流(迷惑计、离间计)
(一)解读“迷惑计”
就让我们一起来领教领教她的“迷惑计”吧!
1、读读文章,找出白骨精的“三变”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穿着花衣服,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从山后走来一个老婆子。
那婆子拄着竹杖,口中喊着寻女儿。
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儿,手持拐杖,来找唐僧。
(1)白骨精的魔爪一次次地伸向唐僧,出现在唐僧面前的是——(读句子)。
唐僧看到的是:
一位美丽的村姑。
读——
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村姑,她美的背后还藏着什么?(学生回答:狡猾、奸诈等)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恶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
我们继续看妖精的二变、三变。
(学生汇报句子)一位伤心的老妇人。
读——
一位善良的老头儿。
读——这个老头是不是真心向善呢?学生回答。
那这个善字里又藏着什么?(藏着想吃唐僧肉的罪大恶极的心。
):。
(3)可见啊,这“美丽”、“伤心”和“善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可怕的阴谋,那就是——?
(4)这三变,一变比一变妙,一变有一变的用处。
你看,后人也发现了妖精的用意,就用歇后语的形式,把妖精不可言说的的说出来了。
(课件出示歇后语)
(5)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了精,你看这样的妖精该不该打?
过渡:在危急时刻,孙悟空一次次地挺身而出,担当起除妖降魔、保护师傅的重任。
读读文章,结合妖精的每一变,划出孙悟空三打妖魔的语句。
2、读出孙悟空的“三打”:
一打: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到一股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看出村姑是一个妖怪。
“大胆妖怪!”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
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
二打:悟空看得仔细,认出那婆子也是那个妖怪变的,就飞步向前,大喝一声:“妖怪,你又来了,再吃我一棒!”金箍棒当头劈去,那婆子便应声倒下。
三打:悟空认出那老头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胆妖精,你骗不了我老孙!”说着又要举起棒打去。
……悟空气得毛发直竖,大喝道:“不管你千变万化,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
……悟空撇开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
(1)出示句子,读读“三打”。
(2)知道金箍棒多少斤吗?(学生猜)教师补充金箍棒重13500斤,你说这样的金箍棒,这劈脸,这抡头,打这么个妖精,那真叫小菜一碟!让我们再随着悟空三打这妖精(学生再读)
(3)真是越“美”越打,越“哭”越打,越“善”越打,用一个词语形容,打的怎样?(学生说)
(4)尽管遭到师父的责怪,但动摇不了悟空消灭妖怪的决心,读——三打的语句
过渡:这“三打”,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仇恨,打出了决心。
然而然而唐僧的态度呢?
读读课文,划出描写唐僧“三次阻拦”的句子。
3、读出唐僧的“三拦”:
一拦:悟空识破妖计,正要追赶,却被唐僧一把拉住。
唐僧责怪悟空不该错杀好人。
二拦:悟空正要追赶,又被唐僧拦住。
唐僧怒喝道:“你接连打死母女两人,是何道理?”
三拦:唐僧急忙喝住悟空,不准再打。
唐僧上前护住老头儿,沉着脸说:“人以慈悲为本,不准杀他。
”悟空正要去追,又被唐僧拦住。
(1)学生汇报句子。
(2)原来妖精三变,悟空三打,唐僧也有三拦。
文中是不是“三变”写完了,再写“三打”呢?
(3)学生回答:不是。
实际是一变一打一拦,二变二打二拦,三变三打三拦。
(读三变三打三拦的句子)课件出示
孙悟空换来的究竟是什么呢?(责怪、怒喝、赶回花果山)。
(4)唐僧究竟错在哪里?
“人以慈悲为本,不准杀他。
”
由于唐僧的袒护,悟空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铲除妖魔的良机。
然而,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二)解读“离间计”
1、读读白骨精的离间计:
白骨精两次被悟空识破真相,还差点丢了性命。
它知道有孙悟空在,是吃不到唐僧肉的,决定再施诡计,让唐僧把孙悟空赶走。
仔细读读这句话:
那老头冲到悟空前面说:“你打死我的老伴和女儿,我这条老命也不要了,索性跟你拼了!”
(1)这句话是真是假?
(2)这句话到底说给谁听的?唐僧听了会怎么想的?
(3)他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
(4)你想在唐僧的心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杀人一命要下十八层地狱。
那连伤三命,他得下五十四层地狱。
更何况杀的还是一个信佛之人,更是罪上加罪。
唐僧果然中计:
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最后还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去了。
(四)、总结精彩片段的阅读方法,欣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五、总结拓展(1分钟)
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过《西游记》的同学马上找来读一读,读完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
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着,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名着,走进我们下一个系列——走进《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