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同桌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同桌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内容摘要】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往往主要表现为小组的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事实上,同桌是无处不在的“小老师”,同桌间的合作因为学生交往的范围较小,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时间不长而更容易操作,是最便于组织的合作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兵教兵”、有利于同桌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案例探讨同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但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往往主要表现为小组的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事实上,同桌是无处不在的“小老师”,同桌间的合作因为学生交往的范围较小,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时间不长而更容易操作,更有利于实现“兵教兵”。

现以所听的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分数的应用”为例,对同桌在学习中的相互影响进行探讨。

课堂要录:
“国家一级野生动物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一上课,老师就在屏幕上投影出了该题,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
段图并解答。

某同桌中的甲很快用直尺和铅笔在练习本上顺利地画出了线段图,标出了单位“1”、“1/4”“?(3/4)”的比例,在其他绝大多数学生还在画图思考的时候,他已经列出了两种算法并计算出了答案:
2000―2000×1/4=1500(只)
2000×(1―1/4)=1500(只)
然后,他带着自信而充满期待的表情,向老师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而同桌的乙在练习本上很零乱地画出一段线,选中线段的一半标上单位“1”,然后因为标不出“1/4”而抓耳挠腮。

他一直低着头,红着脸,在练习本上不停地乱涂乱画,偶尔,他想看一看同桌甲的练习本,却被同桌甲高高举起的右臂“有意识”地挡住了。

[评:这时的同桌乙最需要得到同桌甲的帮助,也正好给了高高举起右手的同桌甲以表现的机会。

同桌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学内容并体验“小老师”帮助他人的乐趣,对学习活动会更加有兴趣;同桌乙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理解了学习的内容,感受到自己也在参与学习,并为后续的学习扫除障碍。

]
接下来,同桌甲一直表现积极,在“试一试”、“做一做”环节中,所解答的四道题全部正确而规范,并得到一次
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机会,还回答了一次老师的提问。

而同桌乙,由于前面所积累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四道题一道都没做出来。

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一直低着头,既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也没有与同桌进行合作而得到同桌的帮助。

结果比较:
下课后,我将同桌甲与乙两人的练习本收集在一起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同桌中的乙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关键是他还不理解单位“1”,因而他无法进行后续的学习,无法正确解答例题与习题。

而同桌中的甲恰恰较好地理解了单位“1”,因而整节课他的学习积极主动,对例题和习题都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于是,我让同桌的甲给同桌的乙讲一讲他是怎么理解单位“1”的?并要求他指导同桌乙完成对例题的解答。

这时,同桌甲就像一个“小老师”在练习本上边讲边画:“全世界的2000只丹顶鹤”就是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4就是我国的,3/4就是其他国家的。

要求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就是要求2000只的3/4是多少,就要用乘法:2000×(1―1/4)=1500(只),也可以先算出我国的:2000×1/4=500(只),再用总数减去我国的:
2000―2000×1/4=1500(只)。

同桌乙在甲的帮助下,终于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也能正确解答例题与习题。

谈话了解:
问甲:当你做完题时,你心理想的是什么?
甲:我想让老师看到我做完了题目。

问甲:当老师没有注意到你时,你会怎么办?
甲:我会等一会儿,如果老师没有注意到我,我就高举我的右手。

问甲:你有没有兴趣给你同桌讲一讲你是如何解答的?
甲:老师不让讲,举手后才可以上讲台讲,老师让我们独立完成作业。

问乙:你在数学课上不会做题时,心里是如何想的?
乙:(低着头)我的数学不好,我怕上数学课,怕老师叫我,我不会做,怕老师批评。

问乙:在你不会做题时,如果老师来到你身边给你讲题,你高兴吗?
乙:我会害怕,老师有时也给我讲,但我有时听不懂,老师就会批评我。

问乙:为什么听不懂呢?
乙:因为害怕老师批评,心里很紧张,我就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评:可见,同桌的甲不当“小老师”去帮助乙,是因为老师要求他们做完题以后,不要给别人看,举手等待老师提问,而同桌乙不会做题时,最担心被老师看到,担心老师来到他的身边,最希望能得到同桌的帮助。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并得到如下启迪:
1.同桌是无处不在的“小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这个时候如果能利用好同桌之间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不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方式。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当两个学生成为同桌的那一刻起,他们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同桌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会虚心地从同桌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2.同桌互动是最便于组织的合作学习模式。

同桌互动合作学习模式因为学生交往的范围较小,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时间不长,因而很容易操作,特别适用于“数学课”。

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很容易引导同桌同学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实现“兵教兵”的目的。

如上述案例中的同桌乙在课后,在甲的帮助下,终于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也能正确解答例题与习题。

如果让学生自由组合,或者是指定学习小
组的组合,势必会牵扯到学生的位置移动等,这样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秩序,而且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上,得不偿失。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证明,同桌搭配这种互动的合作学习模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3.同桌合作学习有利于共同进步。

帮助同桌是“小老师”最大的责任。

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差异,同桌的两个学生,在各科的学习成绩上都不尽相同。

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在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自己的同桌加以辅导和帮助,以达到共同的进步。

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学生”,也为了当好“小老师”,这些“小老师”们会更加认真地学习。

而那些“学生”在同桌的帮助下,由于帮助自己的人是同桌,也会有一种轻松学习的心理,更容易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