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6612e7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1.png)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工厂、化工厂、加油站、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化工厂、加油站、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
三、职责1. 安全管理员负责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和管理。
2. 生产部门负责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3. 技术部门负责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技术支持。
四、检测报警系统的安装1. 检测报警系统应安装在易燃易爆场所的入口、车间、储罐区、管道、阀门等关键部位。
2. 检测报警系统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 检测报警系统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确保安装质量。
五、检测报警系统的使用1. 检测报警系统应24小时不间断运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检测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检测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检测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六、检测报警系统的维护1. 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检测报警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生产部门应定期对检测报警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技术部门应定期对检测报警系统进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七、检测报警系统的管理1. 安全管理员应建立健全检测报警系统的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检测报警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3. 安全管理员应定期对检测报警系统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八、检测报警系统的应急预案1. 安全管理员应制定检测报警系统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报警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2. 应急预案应包括报警时的疏散路线、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3.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九、检测报警系统的报废1. 检测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报废处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正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76b2b4227916888586d758.png)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379-34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安全管理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为规范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的管理,确保报警器时刻处于完好备用和报警可信的状态,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管理。
注:可燃气体:指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通过肢体接触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气体。
常见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氢、苯、氰化氢、氨、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气(碳酰氯)等。
释放源:?指可释放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有毒气体的位置或地点。
检(探)测器:指由传感器和转换器组成,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单元。
指示报警设备:指接受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发出指示、报警、控制信号的电子部件。
检测范围:指检(探)测器在试验条件下能够检测出被测气体的浓度范围报警设定值:指报警器预先设定的报警浓度值。
响应时间:指在试验条件下,从检(探)测器接触被测气体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正式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9e6e176726fff705cd170a07.png)
文件编号:TP-AR-L1083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正式样本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由安全环保部归口管理。
2、各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燃气体探头损坏,不得擅自拆卸、移动、遮挡可燃气体探头。
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维护保养由安全环保部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4、可燃气体报警仪探头每年应标定一次,系统每月检查维护一次,确保监测准确度。
5、监控室值班人员当班期间时应至少检查一次可燃气体报警仪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报告。
6、禁止非授权人员(包括值班人员)随意擅动报警器控制面板进行参数设置,开启控制箱箱盖。
7、控制室值班人员发现报警器参数设置有误时,及时向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报告,由专门人员进行参数调整。
8、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清楚各报警显示器所对应的现场监测点位置。
9、当控制器有报警信号发出时,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安全巡视人员或相关人员到报警点查看,第一时间消除隐患。
10、当隐患消除后,值班人员应报告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由专门人员进行复位操作。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4793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7.png)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燃气体泄漏和积聚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1. 机构设置:设立专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
2. 管理责任:明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的责任人,并制定相关岗位责任制,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涉及区域划分:根据不同设施和工作区域,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测措施。
4. 可燃气体检测设备:配置专业的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安全防护设施:针对可能产生可燃气体泄漏和积聚的区域,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排风系统、通风设备等,确保及时排除可燃气体。
6. 检测标准与频率:制定可燃气体检测的标准和频率,明确检测的范围、方式和时间,确保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7. 报警响应与处理:明确可燃气体报警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报警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应急措施的实施。
8. 培训与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知识和操作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9. 监督与检查:建立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制度,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督促,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10. 管理记录与整改:建立相应的管理记录,及时记录和整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相关的数据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通过建立和完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可燃气体泄漏和积聚的情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fb778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0.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为了有效保护人员和设施安全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该系统,制定本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和要求。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 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降低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概率。
3. 加强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管理职责1. 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2. 监控人员负责对报警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操作。
3. 维护人员负责对系统进行巡检、维修和保养工作。
4. 部门主管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四、系统操作1. 监控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系统的开启、关闭和监测工作。
2. 监控人员应及时处理系统报警信息,并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相关措施。
3.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4. 所有操作记录和报警信息应保存并进行归档管理,方便日后查询和统计。
五、系统维护1.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排除并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3.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校准等工作。
4. 系统管理员应做好备件管理工作,保障系统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六、安全培训1. 监控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2. 新进人员应进行系统操作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员,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于因管理不善而造成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将按相关流程进行。
以上就是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的范本,不含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3篇)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a3438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7.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1、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由安全环保部归口管理。
2、各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燃气体探头损坏,不得擅自拆卸、移动、遮挡可燃气体探头。
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维护保养由安全环保部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4、可燃气体报警仪探头每年应标定一次,系统每月检查维护一次,确保监测准确度。
5、监控室值班人员当班期间时应至少检查一次可燃气体报警仪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报告。
6、禁止非授权人员(包括值班人员)随意擅动报警器控制面板进行参数设置,开启控制箱箱盖。
7、控制室值班人员发现报警器参数设置有误时,及时向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报告,由专门人员进行参数调整。
8、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清楚各报警显示器所对应的现场监测点位置。
9、当控制器有报警信号发出时,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安全巡视人员或相关人员到报警点查看,第一时间消除隐患。
10、当隐患消除后,值班人员应报告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由专门人员进行复位操作。
11、经现场查看,若确系报警器误动作,值班人员应报告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由专门人员进行复位操作。
12、报警器的每次报警,值班人员均必须在值班记录中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报警时间、报警原因、处置情况、处置人等内容。
1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防范和控制可燃气体泄漏所引起的火灾、爆炸等事故,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
下面是一份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a. 目的:确保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预警,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财产的安全。
b.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建筑、场所。
2. 责任和义务a. 管理层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b. 监管部门要定期检查和评估报警系统的性能,确保其可靠性和及时性。
c. 使用单位要负责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和管理,提供相关培训和操作指导。
可燃、有毒报警器管理制度
![可燃、有毒报警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09b72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6.png)
一、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安装、使用、维护、报废、更新及值班室日常管理等要求,有效预防爆炸及中毒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安装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信号终端的部门三、职责:3.1 EHS部职责3.1.1参加增设可燃、有毒报警器安装位置和报警器种类的确认和投用前验收检查;3.1.2负责解除、停用、临时停用可燃、有毒报警器的审查和备案;3.1.3负责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的日常使用管理,包括监控室值班人员的安排、报警应急响应及规范填写值班记录等内容;3.1.4负责对可燃、有毒报警器的维保和维保单位的日常管理;3.1.5负责对可燃、有毒报警器的投用、维修工作;3.2 工程部职责3.2.1负责可燃、有毒报警器检测单位资质进行审核,年度检测或校准工作;3.2.2 对新增可燃、有毒报警器的安装;3. 2.3建立健全有毒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档案资料及仪表台帐。
3.3 生产部职责3.3.1 负责对安装在部门现场的可燃、有毒报警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异常状况及时向主管部门、EHS进行报修;四、管理要求4.1、可燃、有毒报警器的安装、停用规定在公司范围内需要新增或停用可燃、有毒报警器,必须由工程部、EHS部按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审批,必要时可以请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意见;4.2生产部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人对可燃、有毒报警器进行日常检查、清洁、维护等工作。
对有故障的应及时上报EHS部,并由EHS部联系相关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或更换,在此期间EHS部应督促维保单位的维修、更换工作,并对报警器缺失期间提出相应的安全应对措施并督促落实。
4.3 可燃、有毒报警器的维护保养要求参照《可燃、有毒报警器的维保合同》内容进行执行,日常主要维保内容:1)保持探测器表面清洁,以免阻塞影响使用2)检查检查探测器有无进水,以免因元器件浸水而影响性能3)请不要用大量的气体直冲探测器,以免影响探测器使用寿命4)非专业人员或者用户不准随意拆卸仪器5)维护保养单位负责泄露报警系统日常的维护保养,每月自检一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每月自检项目包括:a.连接部件,可定部件,显示部件,控制按钮。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及报警器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及报警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f397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4.png)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及报警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及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的设置、设计和选型、采购、安装和验收、维护、检测标定与校验等要求,充分发挥报警器的作用,准确监测检验生产现场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和积聚状况,有效预防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车间和部门对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管理。
第三条生产部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设备的主管部门,负责:(一)组织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设备选型、维护修理、事故分析、报废鉴定、更新等工作。
(二)组织现有生产装置新增报警器的施工及投用前的检查验收。
(三)报警器运行状况监督及其维护、检修质量的检查。
(四)报警器年度检修计划、技措计划的审核。
(五)报警器的年度检定。
(六)健全报警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第四条安环部负责对便携式检测报警仪选型、投用、管理、维护、检修、检定,负责对报警仪现场使用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生产部负责报警器技措计划的审查、制定;参与拆除、更新、停用、临时停用报警器的技术论证和审查工作。
第六条供销部负责在合格供方范围内组织物资采购,报警器应满足技术协议及仪表规格书的要求。
第七条车间负责固定式气体报警器运行状态的日常检查、维护,配合校验,健全档案资料,确保报警器正常使用。
第八条车间负责对本生产区域内的报警器建立使用档案及分布图,对报警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
随时掌握报警器的投用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第九条报警器设置要求在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和积聚的场所,应设置报警器,报警器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均要达到100%。
第十条报警器的设计和选型(一)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报警器的设计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审查。
(二)各车间在有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和积聚的场所,需新增安装报警器时,由车间提出报警器安装原因、地点、数量、监测介质、工作环境及相关技术要求等,报生产部、安环部审核批准。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e1efc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6.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1. 概述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并发出报警信号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设备。
制定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系统使用和维护,确保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达到及时预警、预防火灾和事故发生的目的。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使用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单位和企业,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化学、煤矿、印染、真空等企业。
3. 基本要求3.1 安装与验收:所有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安装和验收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或厂家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
3.2 日常维护:1.日常维护包括巡检和手动测试。
定期巡检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所有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完整,同时进行手动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2.定期更换检测器上的滤网和滤棉。
3.3 故障维修:一旦发现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出现故障、失效等情况,必须采取措施及时排除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于无法排除的故障必须及时联系设备制造商或专业公司进行维修和检修。
3.4 安全管理1.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必须与安全管理中心相连通,保证安全管理人员与警报系统的沟通畅通。
4. 日常管理4.1 预案制定为了提高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需要制定完善的预案。
1.需要有应急预案,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报警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2.预案应该包括响应速度、应急手段、教育培训等方面。
4.2 信息管理1.必须建立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库。
2.必须建立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监测、预警、报警和反应信息交流机制。
4.3 员工培训1.必须定期组织培训。
2.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的培训。
5. 总结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并发出报警信号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设备。
制定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系统使用和维护,确保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d617e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7.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引言可燃气体是常见的一种有害气体,一旦泄漏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因此,对于企业和单位来说,建立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范。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和单位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包括可燃气体报警设备的使用、检测方法及监测活动的管理、报警处理等。
管理要求设备安装1.可燃气体报警设备应经过质量检测合格方可安装。
2.建立可燃气体检测区域,并根据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3.安装应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确保设备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响应时间符合要求。
4.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日常维护1.每季度对可燃气体报警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2.每月对可燃气体报警设备进行一次定位测量和响应测试。
3.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定期更换传感器,保证其灵敏度。
4.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并填写设备维护记录。
告警处理1.设备报警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或安置措施,同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报警时间、报警位置和处理情况等。
2.告警处理应按一定流程进行,首先确定是否属于真实报警,然后判断是火灾还是爆炸,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针对设备连续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应及时检查设备是否损坏或发生故障,并进行处置和处理。
其他管理要求1.建立完整的管理档案,包括设备安装和维护记录、报警处理记录等。
2.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总结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降低事故隐患和经济损失。
企业和单位应该重视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以保障长期的安全生产。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b92e46a32d7375a517800c.png)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生产现场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可燃气体报警管理制度是确保确定的危险源安全的重要保证。
凡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的生产车间,都必须依据制度规定贯彻执行。
为了加强对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设施的管理,及时发现可燃、有毒气体泄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可燃气体报警仪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以及加强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器的安全管理,特制订本制度二、职责1、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所在生产车间是仪器日常使用管理的责任单位。
负责管理仪器及被监测系统(控制点)的正常运行,保管和看护好安全设施;对日常可泄点及时检查及报警后泄漏点处理负责。
2、接到仪器正常运行报警后值当班人员要迅速到现场检查处理,若仪器故障报警,及时联系仪表维修,修好后生产车间确认故障排除,仪器可正常工作,签收维修作业票。
3、仪表车间是报警器维修保养的责任单位,对仪器的正常运行、准确性、可靠性负责,对仪器、线路及附属设备防爆有监管检查责任。
按说明书要求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测、检查、保证仪器正常运转,建立、健全报警仪档案,检修检查记录。
每天巡检一次填写检查表。
负责定期对岗位人员、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具体规定1、在线的报警器完好率应达到95%以上。
2、凡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装置及储运系统,存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意外泄漏可能的,必须按照“GB50493-2009”《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器设计规范》的规定,配备检测报警器,设置的地点、数量、方式。
3、报警器安装现场所应注意:可能泄漏的可燃气体的密度;室外安装时应考虑主导风向等环境因素;雨水及可燃气体对检测元件的影响;便于维修和校验。
4、检测报警器纳入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管理。
5、报警器所在生产车间,当班岗位操作工按要求巡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仪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要承担责任。
6、日常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所在车间要使用手持检漏仪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确保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灵敏好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3c58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c.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建筑物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是指用于检测和报警可燃气体泄漏的装置和设备,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控制面板、报警器等。
第三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物内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原则是科学、规范、安全、有效。
第五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目标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第六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责任由建筑物的所有权人、使用人、管理员共同承担。
第七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备和设施维护保养由专业维修服务单位负责。
第八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九条建筑物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由专门设立的管理机构负责。
第十条建筑物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完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科学、规范、有效;(二)组织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设备检测;(三)组织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四)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使用人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五)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日常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六)编制安全防护措施和消防预案,确保火灾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七)依法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信息。
第十一条建筑物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管理员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机构负有配合和支持的责任。
第三章设备安装与检测第十二条建筑物内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当由专业施工单位安装,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可燃气体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用途和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第十四条可燃气体传感器的安装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edade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2.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第三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包括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燃气表计和相关的监控设备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理由专门负责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负责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安装、检修和维护。
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第六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装和维护要求第七条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前,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确定系统的布局和参数设定。
第八条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并由具备资质的供应商提供。
第九条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熟悉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第十条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管路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一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保持系统的完好状态,确保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巡检和检修第十二条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巡检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并填写相应的巡检记录。
第十三条巡检包括对系统设备和管路的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四条巡检人员应仔细观察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巡检人员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处理、修复或更换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第十六条定期检修是指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彻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七条定期检修应由具备相关技术和资质的人员进行,并填写相应的检修记录。
第十八条定期检修包括对系统设备和管路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对系统工作数据的检查和分析。
第十九条定期检修后,需要填写检修报告,描述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fe9282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4.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以下简称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报警系统的管理、维护和监督。
三、管理职责1.公司总经理负责对报警系统的管理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领导,对报警系统的绩效和效益负全责。
2.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向公司领导供给防火安全建议。
3.业务管理人员负责报警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与技术人员和使用单位紧密搭配,实现报警系统的高效和经济运行。
四、日常管理1.使用单位应当依照系统的使用说明,定期对报警系统进行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
2.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适时发觉隐患并适时处理,确保报警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使用单位应当保证报警系统的完整性,不得私自对系统进行更改或更换,必需经过技术人员的同意。
4.使用单位应当对系统的操作和保养进行记录和归档。
五、安全防备措施1.使用单位应当对系统设备和周边环境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报警系统的长期运行。
2.系统设备应当符合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并向员工普及消防安全学问。
4.系统设备应常常保持干燥,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报警记录处理1.系统设备中显现报警情况时,报警系统应对信号进行记录,并适时通知使用单位。
2.使用单位应适时向技术人员反馈报警情况,技术人员将进行故障排出及处理,同时记录处理过程。
3.管理人员应对报警记录和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和分析,并适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七、报警器测试1.系统设备应定期进行报警器测试,确定整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2.使用单位应与技术人员协作,针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反馈,渐渐优化整个系统的运行。
3.测试过程中可能影响到使用单位正常生产和办公时,应提前通知使用单位,协商解决方案。
八、制度执行1.本制度确立了管理职责、日常管理、安全防备措施、报警记录处理和报警器测试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制度内容进行修改,应当经公司领导同意。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范文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4be4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9.png)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做好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工作,保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的单位和场所。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工作的首要原则。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事前管理、防范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可燃气体泄漏事故的发生率最低。
3. 整体管理原则: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工作与其他安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三、职责与义务1. 管理者职责(1)制定并组织实施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购置、使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并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换。
(4)定期进行可燃气体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
(5)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6)组织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进行定期演练。
(7)及时处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事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扩大事故损失。
2. 员工职责(1)遵守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灭火器具、避难通道和逃生设备的保护与使用。
(4)及时上报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事件,配合组织应急措施。
四、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措施1. 可燃气体检测设备(1)可燃气体检测仪:定期进行演练,实际操作检测设备,提高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
(2)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查和校准报警器,确保报警器正常工作。
2. 可燃气体检测操作流程(1)检测前准备工作:将可燃气体检测仪置于安全位置,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检测位置确定:根据气体泄漏的可能区域确定检测位置,并设置好检测仪表。
(3)检测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可燃气体检测,记录检测数据。
(4)检测报警:若检测到可燃气体泄漏,及时采取措施,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并迅速撤离现场。
3. 应急措施(1)报警处理:报警时,负责人员应首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关闭相关设备、断开电源等。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51c39567ec102de2bd89ab.png)
编号:SM-ZD-2311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站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管理,依据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属单位站场易燃易爆场所。
第二章选型、设计、安装第三条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选型应符合国家指定机构认可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
第四条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设计、安装单位应符合相应承包商资质要求。
第五条安装单位应按照工艺参数要求调试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经试车运行合格后交付所属单位运行部门使用。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检测对象:空气中的可燃气体;(二)检测范围:0~100%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三)检测误差:爆炸下限的±10%以内;(四)报警设定值:一级报警小于或等于20%LEL,二级报警小于或等于50%LEL;(五)报警误差:设定值偏差在±25%以内;(六)响应时间:吸入式仪器的响应时间应小于30s,扩散式仪器的响应时间应小于60s。
第三章日常管理、标定第六条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进行定期标定,每年不少于一次。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5ee9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0.png)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可燃气体泄漏事故频发,给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与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
二、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的工作场所。
2. 可燃气体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预警可燃气体泄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安全防范。
3. 本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
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建立1. 工作场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并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2.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包括控制中心、传感器、报警设备和数据记录设备等。
3. 控制中心应设立于工作场所的管理区域内,由专人负责监控和操作。
4. 传感器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布置,覆盖全面,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灵敏度。
5. 报警设备应分布合理,发出明显的声光警报信号,以便及时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
6. 数据记录设备应对可燃气体的浓度、报警记录、设备状态等进行记录和存储,以备查证和分析。
四、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要求1. 工作场所负责人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相应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管理制度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3.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可燃气体检测操作培训和考核,熟悉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4. 工作场所应定期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输出报警信号。
5. 工作场所应定期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灵敏度和稳定性。
6. 工作场所应定期开展可燃气体泄漏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进行记录和整改。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2b01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9.png)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1.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以保障企业和个人的安全,防范以及降低火灾事故风险。
2.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可燃气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火灾预警装置,具有及早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和及时采取措施以阻止火灾扩散的功能,因此对其管理进行规范势在必行。
3.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确保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健康运行,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并能得到有效的处置和维修,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管理职责4.1企业负责人:负责安排并指导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2系统管理员:负责日常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巡检、检修、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3员工:应遵守使用可燃气体的规定,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并配合处理。
5.制度内容5.1设备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由专业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调试,并保证设备的品质和性能符合规定。
5.2巡检和维修:定期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进行巡检,确保所有传感器、报警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发现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5.3记录管理: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巡检、维修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确保记录的完整和准确,便于日后的排查和追溯。
5.4培训和教育: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有关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培训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5异常处理:一旦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并上报相关人员和部门,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5.6管理评估:定期对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修正。
6.管理措施6.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可燃气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2建立巡检制度,确保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6.3配备运维人员,责任明确,技术过硬,进行专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
6.4建立培训机制,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768-15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由安全环保部归口管理。
2、各安装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可燃气体探头损坏,不得擅自拆卸、移动、遮挡可燃气体探头。
3、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维护保养由安全环保部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
4、可燃气体报警仪探头每年应标定一次,系统每月检查维护一次,确保监测准确度。
5、监控室值班人员当班期间时应至少检查一次可燃气体报警仪控制器是否工作正常,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报告。
6、禁止非授权人员(包括值班人员)随意擅动报警器控制面板进行参数设置,开启控制箱箱盖。
7、控制室值班人员发现报警器参数设置有误时,
及时向安全环保部办公室报告,由专门人员进行参数调整。
8、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清楚各报警显示器所对应的现场监测点位置。
9、当控制器有报警信号发出时,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安全巡视人员或相关人员到报警点查看,第一时间消除隐患。
10、当隐患消除后,值班人员应报告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由专门人员进行复位操作。
11、经现场查看,若确系报警器误动作,值班人员应报告安全环保部办公室,由专门人员进行复位操作。
12、报警器的每次报警,值班人员均必须在值班记录中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报警时间、报警原因、处置情况、处置人等内容。
1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