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册综合检测题(五、六单元)(附答案)
(整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全册.
单元综合测试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
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
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
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
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
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
“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
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测试卷综合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综合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
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
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瓷都。
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
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的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
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综合检测试卷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PS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IP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
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
《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
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
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
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
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
语文必修5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能力检测:第六单元●知识网络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同时进行。
其基本含义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能对文中所涉及的人、事、情、理等相关内容的主要点作出概括,同时对于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所持的基本观点、态度,能作出准确的回答。
由于本考点一般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因此,考查本考点时,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动手去“归纳”“概括”,而只是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
当然,要能正确回答题目,得有归纳、概括文章的能力才行。
本考点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为了考查考生归纳、概括文章要点和中心的能力,设置者常常借助以下方法来命制干扰项:或张冠李戴,曲解原意;或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贬损;或真真假假,正误参半;或以偏概全,妄加推断;或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总之,是多方设卡,来综合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题时,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留心作者所写的人和事,情与理;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是答好这类题目的前提。
其次,是题文对照,逐项检查。
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应该尊重原文,不能随意拔高或贬低,注意不要遗漏重要内容。
凡是对原文有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等内容的选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应该特别小心。
再次,要充分利用选项,排除干扰。
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设置一个错误的选项,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
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最后,认真检查,全面验证。
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原因;否定法——即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但却又否定不了,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第五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第五册第六单元检测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6页。
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弓缴.(jiāo)彼恶.(wū)知之浡.(bó)然管籥.(yâ)之音B.衅.(xìn)钟羽旄.(máo)之美溘.(kâ)然莅.(wâi)临指导C.赴愬.(sù)保民而王.(wàng)晔.(yâ)然放辟.(pì)邪侈D.孝悌.(dì)施施.(yí)外来岿.(kuī)然施.(shí)从良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各不相同的一组()A.欲辟.土地放辟.邪侈连辟.公府不就B.莫之能御.孰能御.之策而御.宇内C.不若.与众弗若.之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D.何爱.一牛不爱.尺璧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于我心有戚戚焉戚戚:忧愁的样子。
B.则齐国其庶几乎庶几:差不多。
C.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国中: 国家内。
D.引领而望之引领:伸长脖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B.则盍.反其本矣盍:兼词,相当于“何不”。
C.无他,但.手熟尔但: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
D.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就:动词,接近,走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A.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告诉。
B.俯.不足以畜妻子俯:通“府”,家中。
C.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色彩驳杂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
《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
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
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
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
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姓,但距离周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
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
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
此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
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
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样”,文字与书写并重。
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
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
2019学年高二语文必修5练习:综合检测含解析
综合检测本试卷共22题。
全卷满分150,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
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
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
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
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
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
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
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
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
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
语文必修5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能力检测:第六单元●知识网络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同时进行。
其基本含义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能对文中所涉及的人、事、情、理等相关内容的主要点作出概括:同时对于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所持的基本观点、态度:能作出准确的回答。
由于本考点一般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因此:考查本考点时: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动手去“归纳”“概括”:而只是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
当然:要能正确回答题目:得有归纳、概括文章的能力才行。
本考点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为了考查考生归纳、概括文章要点和中心的能力:设置者常常借助以下方法来命制干扰项:或张冠李戴:曲解原意:或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贬损:或真真假假:正误参半:或以偏概全:妄加推断:或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总之:是多方设卡:来综合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题时: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留心作者所写的人和事:情与理: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是答好这类题目的前提。
其次:是题文对照:逐项检查。
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应该尊重原文:不能随意拔高或贬低:注意不要遗漏重要内容。
凡是对原文有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等内容的选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应该特别小心。
再次:要充分利用选项:排除干扰。
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设置一个错误的选项: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
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最后:认真检查:全面验证。
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原因:否定法——即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但却又否定不了: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恿怏怏..(yànɡ) 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 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 踹.(chuài)水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D.酒馔.(zhuàn) 角隅.(yú)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庇祐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祈祷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哥白尼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上帝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家出修正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所以,要铲除资产阶级思想,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一定觉得可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C.着重注重荒唐荒谬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生活中做人要正派,到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4∶1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第五册期中检测题 期中综合检测题答案
第五册期中检测题期中综合检测题答案第五册期中检测题一、语言的实际运用l 、下面几项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是:A 、你快点走你走快点B 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C 做完作业去打球作业做完去打球D 、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答:2 .找出与下面句子含义相同的句子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
A 、谁说我们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B 、谁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C.我们并非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D 、我们不怕死,我们不一定有牺牲精神!答:3 、修改下列的病句(1 )人们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
改正后的句子:( 2 )世界各地测时间的天文台,都有走得十分正确的石英钟。
改正后的句子:( 3 )我们必须花大气力,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改正后的句子:( 4 )他的语文水平有较大的改善。
改正后的句子:4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甲)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乙)①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②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阅读部分(一)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
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
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
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
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
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过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
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
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20710149】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以为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A 流憩.qì尺牍.dú投奔.bèn 矜.育jīnB 蜂窠.kě傩.送núo 憎.恶zèng 犬吠.féiC 髭.须zī欺侮.wǔ讥诮.qiào 岑.寂cén D付梓.zǐ箭镞.zǔ喧阗.tián 犍.为qiá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句义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1)话本以描述出色动人的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见长。
(2)外国有些诗人狂起来可了不起!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的神威。
(3)诗人只是含蓄地址拨你,然后给你以般的想象的自由。
(4)政府若是放任房价上涨,乃至将其看做是刺激经济的手腕,往往会。
A 栩栩如生惊世骇俗天女散花望梅止渴B生动活泼惊世骇俗五彩缤纷饮鸩止渴C生动活泼惊天动地天女散花饮鸩止渴 D 栩栩如生惊天动地五彩缤纷望梅止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咱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老是站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来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
B 最近房价的下滑,造成商品房大量积存,引发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降,给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C 国际社会普遍熟悉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窘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前途。
D 香港市民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令人欣慰,相较之下,祖国内地某些人腰缠万贯却很少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现象,则令人遗憾。
4,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利用无误的一项是()A 前人说,“思如炊火,悟到时如火候”,只有真下功夫,欣赏才能达到新境界。
B 《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
C “问君能有几多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令人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忧伤。
D 《诗经·斯干》赞美周王室的宫室,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必修5)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必修5)一、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dī)防怂(sǒnɡ)XXX(yànɡ)气喘吁吁(xū).......B.剜(wān)肉蘸(zhàn)酒娇嗔(shèn)一惊一咋(zhā)....C.讥诮(xiào)踹(chuài)水..D.酒馔(zhuàn)角隅(yú)..蠕(rú)动颠沛(pèi)流离..埋(mái)怨车轮辗轧(y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通宵惆怅温馨没精打彩B.XXX划拳车篷惟一蓬蓬响C.佑护览绳磨蹭吸吮窸窸窣窣D.洗漱悸动竟争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太周围的事情,因此便容易被那些事物所干扰。
(2)我们党中央现在恳求工农干部研究文化,由于学了文化当前,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
(3)XXX推翻了XXX以来从未动摇过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地球转动的学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的宇宙观。
(4)假如有人提出这么个理论,说我们国度出批改主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姑娘们爱穿花衣裳。
以是,要根除资产阶级头脑,就要禁止姑娘们穿花衣裳,你肯定觉得好笑。
A.注重着重荒唐荒谬C.着重注重荒唐荒唐B.着重注重荒谬荒唐D.注重着重荒谬荒唐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各班的黑板报都办得形形色色,煞是好看。
....B.我随旅游团登上了泰山极顶,面对万顷云海,游目骋怀,真是心旷神怡。
....C.在糊口中做人要正派,处处刺探他人隐私传播小道消息是极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要目.不窥园吗?...D.上周的年级足球赛上,我们班踢了三班一个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A.XXX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4∶1心悦诚服,不得不服。
高中语文必修五综合测试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综合测试及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五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潺湲.(yuán)泠.然(lěnɡ)出岫.(xiù)决.起而飞(xuè)B.央浼.(miǎn)纤.尘(xiān )盘桓.(huán)叨.陪鲤对(dāo)C.埋.怨(mán)潦.水(lǎo)迤.逦(yǐ)茕茕孑.立(jié)D.遄.飞(chuán)怔.住(zhēnɡ)流憩.(qì)战战兢.兢(jīnɡ)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辖制玷辱希翼摧眉折腰B.晦朔凭轩懿范窈窕寻壑C.怂恿酒馔噩梦舸舰迷津D.殒首缓促尴尬投笔从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闲来无事,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B.雪中寻梅,竹下听琴,灯前看剑,五十观人,都是别有心得。
也许要五十岁的男子,观人阅人方可入.木三分...。
C.玩具公司独出心裁....,推出一款塑料瓶盖,瓶盖上带有计数器,装在用过的塑料瓶上,就成了1元硬币储蓄罐。
D.郑秀文的每个演唱会都是自成一派的独特系列,有口皆碑的至尊创意引领时尚,弄得满城风雨....,值得玩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处理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让我们看到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迫切性。
B.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橘洲音乐节精心打造晚会,奉献给观众的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的文化大餐。
D.语文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安琪的母亲的爱情故事,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5.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京剧脸谱”下一个定义,较为确切的一项是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已程式化的彩妆图案。
一般的说法是它来自假面具。
在京剧表演中,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某些男性角色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现戏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检测卷及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乖违,不顺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沮:沮丧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矜:怜惜解析:选D。
矜:自夸。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小知不及大知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销”通“消”;D项,“辩”通“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木欣欣以向荣谨拜表以闻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门虽设而常关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彼且奚适也解析:选C。
都是连词,表转折,可是。
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用来;B项,代词,它/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连词,表转折,反而/副词,将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B.庶刘侥幸,保卒余年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眄庭柯以怡颜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徐孺下陈蕃之榻⑤而后乃今将图南⑥行比一乡,德合一君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⑧臣具以表闻A.①③/②④⑥/⑤⑦/⑧B.①⑦/②/③/④⑥⑧/⑤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③/②⑥⑦/④/⑤/⑧解析:选B。
①⑦名词作状语;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⑥⑧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作动词。
6.根据语境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名句。
(7分)(1)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2)《滕王阁序》中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五册综合检测题(五、六单元)第I卷(共42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干.霄(gan) 荆杞.(ji) 啾.啾(qiu) 褊.小(pian)B、危樯.(qiang) 盘飧.(chan) 衅.钟(xin) 蹙.頞(cu)C、旧醅.(pei) 朔.漠(shu) 雪霁.(ji) 羽旄.(mao)D、忖.度(cun) 商贾.(gu) 讥讪.(shan) 干坼.(che)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脉膊凋敝坐收鱼利寥若晨星B、演绎班驳黯然消魂叠床架屋C、震撼录像欢渡良宵兵慌马乱D、炫耀幅员金榜题名虚与委蛇3、选出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开发区的白主任,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新港的协议。
B、他先是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材料,然后执笔成文,又不厌其详....地推敲修改。
C、你跟张大爷家多少年的邻居了?“兔子不吃窝边草.......”,你怎么就下得了手偷人家张大爷呢?D、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联谊会。
4、选出下列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然则一羽之不举A、惟弈秋之为听B、百姓之不见保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下列加点的字用法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无恒产而有恒心..焉..者 B、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C、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D、为长者折枝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B、因为确保春运旅客顺利乘车,各车场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增加出车率。
C、我们生产的直流镝灯与国外的炭精灯相比,耗电量只有炭精灯的四分之一,而有效的照明度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它的重量只有炭精灯的五分之一。
D、伊拉克(临时政府)外交部长霍希亚尔•兹巴里周日在科威特说,在今年6月30日伊拉克人接管权力时,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将要求美国移交萨达姆,并取消其战俘身份。
二、文段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音乐)B、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仅仅)C、盖.亦反其本矣 (同“盍”,何不)D、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8、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的一句是A、今王鼓乐于此B、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D、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孰能讥之乎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皆以.美于徐公C、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与.赢不助五国也10、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很有说服力,其原因是什么?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孟子在论证中,善于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取乐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B、孟子是有影响、有地位的人,齐王很敬仰他。
C、孟子在论证中善用比喻,以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D、孟子抓住齐王的心理,顺水推舟,步步深入,因此能够为齐王接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一l4题。
(12分,每小题3分)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
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太祖辟为丞相椽,赐爵关内侯。
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
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后迁军谋祭酒。
魏国既建,拜侍中。
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其强记默识如此。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
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三国志·王粲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除,任命。
B.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规,规劝。
C.下车即缮.其甲卒缮:整治。
D.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典,掌管。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时邕才学显著,贵重..荆楚,坐观时变..朝廷B.刘表雍容C.以西京扰乱....,皆不就D.博物多识,问无不对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①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②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③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④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⑤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其强记默识如此。
⑥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王粲才华出众,但他幼小的时候,身体羸弱,貌不惊人,因而当初没有得到刘表及其宾客的重视。
B.王粲认为袁绍刘表二人并非没有大志,但都不善于用人,不能使天下英雄豪杰诚心归附,所以难成大事。
C.王粲曾在后汉、刘蜀、曹魏三处任官就职,精于吏治,明了天下时事,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D.王粲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即使所写急就之章,别人也认为如宿儒所作,他的作品传世的至少有六十篇。
第II卷(共105分)三、(共6分)15、将下列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3)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1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誰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这首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5分)17、默写(十题任选八题,每空1分,共8分)(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 ,哭声直上干云霄。
(3)花径不曾缘客扫,。
(4)五更鼓角声悲壮,。
(5)谨庠序之教,,。
(6)吴楚东南坼,。
(7),但愿长醉不复醒。
(8)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9),千金散尽还复来。
(10)长风破浪会有时,。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18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
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
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
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
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
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
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
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
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