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1e6714bed5b9f3f90f1c1d.png)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4篇课文。
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
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自己的缺点。
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问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课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单元内容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
从爱家人到爱朋友、爱同学、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爱都包含着更多的时代内内容。
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在“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关爱主题下,还含着合作、讲求秩序才能成功的现代意识;好汉查理在帮助残疾女孩的同时,自身的不足也得到改进,在爱的主题下还蕴涵着“信任与理解”的思想。
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教学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感情。
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段落体会世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人间爱的暖意。
3、掌握38个生字和49个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人间爱的暖意。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爱无处不在,爱包含在生活的细节中。
3、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得到爱是幸福的,献出爱是快乐的。
四、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新教材的阅读教学因为其所选文章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汉语表达纯正、文体多样,而使她分外美丽。
在教学中切入重点,贯通全文;精当提问,开放大气;引导质疑,深入探究;感悟体验,注重朗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9e539172ded630a1cb6a4.png)
第八单元单元备课+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司马光》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动人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意在让学生学会请教。
习作的主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引导学生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写下来。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4.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5.在生活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懂得向别人请教。
6.积累名言警句。
三、单元重难点:重点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
难点学写一件简单的事。
四、单元课时安排:《司马光》1课时《掌声》2课时《灰雀》2课时《手术台就是阵地》1课时24司马光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难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入: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2c4e1beefdc8d376ee3232.png)
第八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
《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点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八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74c4c0b4e767f5acfcef0.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解读: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特点。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词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
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
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
单元总体目标:1. 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2. 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4.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2、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才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能讲这几个故事。
单元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读懂习作3中的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中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3、使学生掌握“斜构、卧构”的运笔手法。
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学过了几篇记叙性的课文,对于记叙文的写法、语言特点及记叙的行文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像这样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还未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在读中发展。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35ef0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png)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八单元美好的品质一、教材和丛书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
教材围绕这一主题安排了4篇课文、1个“口语交际”、1次习作和1个“语文园地”。
这4篇文章都以叙事为主,其中,《司马光》这篇课文比较特殊,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小古文。
2.丛书分析围绕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级上册4《人与自然》安排了“专题阅读二,美好品质”,共有19篇文章。
丛书文章板块清晰,语文要素指向明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高效。
“专题阅读二”中,“范文阅读”部分安排了《司马光》《文彦博》等8篇文章,基于“I+X”的使用原则,老师可根据教材的语文要素和学情,任选1~2篇,进行语文的教学和实践训练。
“组文阅读”部分把《大丈夫》《每一个爱的梦都会飞翔》《白求恩为百姓治病》3篇人物故事组合在一起,旨在通过对这3个故事的阅读,实践带着问题默读文章的阅读方法,并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同时,锻炼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自由阅读”部分选取了《司马通》《“番茄太阳”》等8篇文章,还是围绕人物故事来编排,继续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这类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阅读指导,学生默读的能力在阅读丛书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3个生字,会写29个词语,理解“瓮、忧郁、仰望”等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司马光》。
3.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基本区别。
4.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片段。
5.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反思:一定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文意。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b05a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美好的品质是黎明初升的太阳,赐予大地新生的希望;是黄昏时天边的夕阳,为回家的人们把归途照亮;是夜空中闪亮的星星,给迷路的旅人指引方向。
美好的品质是一个人的精神土壤,在爱和善良的滋养下,它将育出馥郁的灵魂之花,结出甘甜的美德之果。
走进本单元,你将认识举石砸瓮、救出落水的孩子的司马光;你将理解让忧郁自卑的小女孩鼓起生活的勇气的两次掌声所蕴含的重大意义;你将结识用爱与宽容引导小男孩改错的列宁;你将走近危急关头依然坚守手术台的无私大夫白求恩。
让我们从这些人的优秀品质中汲取养料,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进行编排,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人物的美好品格和伟大精神,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
同时,初步了解记叙一件事情的基本方法,学会叙写一件简单的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时要注意,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提高默读效率;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三是不要拔高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司马光2~3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
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
文的特点及与现代文的差异。
掌声 2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说出英子前后的变
化及其原因;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
片段。
灰雀 2
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能
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d81447fe4733687e21aad5.png)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材的地位及教学意义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水乡歌》、《云房子》和《夕阳真美》。
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得道理。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
《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
另外,天空还有小鸟的欢快飞动。
这些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夕阳真美》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
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自然流畅。
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全文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和一个练习。
三篇课文分别是《水乡歌》、《云房子》和《夕阳真美》。
“练习8”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和“说说写写”五个部分。
三、教学目标1、会写30个字,会认12个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体会诗歌的特点,感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从不同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得道理.四、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教学难点在读懂的基础上,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具准备和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课件、小黑板、情景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七、课时分配情况1、《水乡歌》 2 课时2、《云房子》 2 课时3、《夕阳真美》 2 课时4、练习8 3课时5、复习及单元测试 2课时八、教学方法及策略预设这三课都配有与课文相适应的插图,对理解课文有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文配有描绘水乡风貌的插图,可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
通过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17bdc26fff705cc170ae5.png)
1.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 么特点。 2.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 写。
晒
害
池
30.我是什么 浮 冲 灾 黑
器
安全教育
第二课时【单任务:品读感悟,了解水的不同变化】 板块一:言语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时间:2 分钟】 师:小朋友,聪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请你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块二:抓重点段进行朗读感悟。达成目标 2、3【时间:28 分钟】 1. 自己练读,评议指导: 你的朗读很流利,你想听听“水”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2.(课件出示水滴) :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 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 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 的。 (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 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 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 ) 3.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读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时的不同语气。 4.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生自由放声朗读 1 .自己练读。读出 水的活泼,注意“散 步” “奔跑” “开大会” 的不同语气。 2 .找出水的不同变 化。 3 .小组合作:体会 水的脾气。 1 .说说“我”是什 么。
课程设计
长寿桃源小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框架
课题 年级 二年级 设计人
识字 8
但利娅 课时数 2 课时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传说也广为流传;而运 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这些实实在在的科学成就却把“上天”变成了现实。古代神话与 现代科技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本课由八个 词语组成,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丰富了知识,开 阔了视野。本课各个词语的意思是独立的,但读起来能使人感到韵律美。教学时,除重点抓好 识字、写字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1、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1.常规预习。自主勾画生字、生词,会读,会给生字组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通过上网或者请教家长了解其中的神话故事和现代科技。 教学板块 第一课时【单任务: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师导学设计 学生生成预设 汇报资料: 课前我们都收 集了许多神话故事, 还找 了许多关于现代科技方 面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 一下?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428352f78a6529657d5316.png)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安吉外国语学校金蔚惠(整理)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与一年级下册基本相同,涉及8 个专题。
⒈美丽的秋天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⒊热爱祖国⒋怎样看问题,想问题⒌友好相处,团结合作⒍关爱他人⒎保护环境,爱护动物⒏热爱科学不同之处:不再全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出现,多音字随课文用方括号标出。
例P7 页,虽然有28 个生字,但要认的14 个,要写的8 个。
注意:g ē b ó连成词语后读g ēbo teng teng 不能读本音t éng 胳膊热腾腾这学期认字450 个,写字350 个,仍然是多认少写。
语文园地中的识字不要忽视。
二、教材特点。
㈠、围绕专题选择材料,合理安排。
例:103 页导语——关爱他人识字 6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中还存在着饥寒、困难、差距,形成健全人格。
22《窗前的气球》、23 《假如》、24 课《日记两则》都是关爱他人的内容。
《回乡偶书》——乡情,《赠汪伦》——友情语文园地中:我会读——《谁和谁好》,口语交际——帮助残疾人,展示台——唱《爱的奉献》这首歌。
提示:⒈注意整组整组备课,把握同组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例第7组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引导自己编拍手歌(能编多少是多少)——展示台展示。
P128 小伙伴的话,P133 小伙伴的话。
⒉活用活教。
针对课文谈谈。
例第六《我选我》上完可以将口语交际提前,第一单元《秋天》可以往后挪。
㈡、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识字课。
⒈识字课的内容与本组专题联系紧密。
⒉识字的形式多样。
三字经、对子歌、成语、谚语、儿歌⒊都采取了儿童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读易背。
但不要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解释词语上。
例:识字 1 ,⑴让学生读,⑵在熟读基础上,闭上眼睛,让老师读,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例:识字 3 ,继承传统文化(新课标要求)三字经抓后两句,台湾——当前形势、时事联系。
中央文件有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㈢、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道德品质,有一些课文具有时代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五~八)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五~八)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0bc4da240c844769eaee7d.png)
主讲人: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陈赟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目辬分析
单元课例解读
•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篇目 单元主题及解读
主题:科普之光 ——散发着童 话趣,透射着科学味 本单元阅读部分的三篇课文 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科普童话, 文字浅显,故事引人入胜,是孩 子们喜欢的类型。《我应该感到 自豪才对》是一篇知识性童话故 事,讲述了小骆驼由自卑转向自 豪的故事。《水上飞机》是一篇 科学童话,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 机的多种用途。《跟踪台风的卫 星》也是一篇科学童话,讲述了 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 视台风的故事。
第六单元课例解读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1、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 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 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楚。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通 过学生反复的读书,要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要用心体会,读 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人感受到那种喜出望外的神态和 心情。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遗憾,但他并不后悔,爸 爸坚定的话语给他以深刻的教育。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心中的疑问自读课文,要求: (1)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二读: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或找近、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三读: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同桌互相交流。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
第三册语文第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册语文第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77c5e9f18583d04864593d.png)
第三册语文第 8 单元教材剖析2006 年 9 月曙光小学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就有填海、补天、射日等漂亮的想象。
今日,当电话、电脑静静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当我们坐在家中观看动人心魄的体育赛事、赏析出色的文艺节目时,当我们趁机遨游在万里长空时或许你会感觉这全部都是很平时,由于我们已经跨入了科技时代,科学使梦想变为了现实。
本单元就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就连“语文园地”中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色、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现查阅的科学资料。
这样的企图,就是要在识字、念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起孩子们研究、探究的欲念,既动口,又着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线。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好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事,写字水平易阅读能力也有了提升,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展。
认字方面:指引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习,增强沟通,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
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教学设计进度识字 8(2 课时)30、我是什么( 2 课时)31、回声(2课时)32 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33、活化石(2课时)▲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2 课时)■语文园地八( 4 课时)教学设计海盐县西塘小学二年级语文科课时计划课题识字教师柴姚法教时2时间、80612教学1、认识 9 个生字。
会写 6 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累积词语,感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目标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认识此刻科技成就的梦想。
重点认识 9 个生字。
会写 6 个字。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累积词语,感觉语言文字的难点韵律美。
课前采集对于“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的故事。
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改正)备注第一课时一、学习四个成语1、出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指名读,齐读,课前我请小朋友们找了对于这些成语的故事,此刻请你选择一个与你的四人小组小朋友谈谈,四人小组选出一个故事大王,请他上来为大家讲讲。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39119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9.png)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有趣的故事”,教材安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文章,这4篇文章有两篇童话,两篇民间故事,所述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刻画丰满。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
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掘有趣的点,品读故事,感受故事的生动有趣。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让我们了解到裁缝慢条斯理,顾客急于求成,故事结局很有意思,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
《方帽子店》让我们在为方帽子店主人的固执、愚蠢感到好笑的同时,不由得思考“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的原因。
《漏》这个故事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
《枣核》讲述了一个只有枣核大小的孩子,机智勇敢地帮助老百姓夺回牲口、惩治县官的故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指向阅读,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一个指向表达,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复述能力的养成,它依据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了复述能力的训练:二年级安排的是借助各种提示讲故事,三年级安排的是在对故事内容已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的详细复述,四年级安排的是简要复述,五年级安排的是创造性复述。
虽然“复述”这一概念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首次出现,但是“复述”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二年级时就已经重点开始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了,可见。
学生对“复述故事”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本单元导语中指出的“复述”要在原基础上有能力提升,按时间、地点顺序,借助关键词、示意图、反复的特点复述故事,详述有趣、最意想不到的情节。
在学生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可按时间顺序,借助表格来梳理文本内容,将顾客性急和裁缝性缓进行强烈对比,形成故事的张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01282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d.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单元目标教材分析:本单元有三篇课文,从题材看,三篇课文都以介绍“自然风光”或“自然现象”为主,从不同方面描绘了大自然的瑰丽的景色。
《水乡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云房子》描绘了雨后天空美丽的景色;《夕阳真美》生动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
几篇课文尽管选材的角度各不相同,但都围绕着“展现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这一主旨展开,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1、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清新优美,读来如诗如画,学生也乐于朗读、背诵。
2、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基本能通过自学掌握。
3、学生的想像力较为丰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想像,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
4、学生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可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会识1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文中的妙词佳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并背诵这三篇课文;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在充分阅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会识1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并背诵这三篇课文。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二语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总92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像装(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自由读,让学生想象:仿波咱新佛看到什么?装(zhāng 翘咱(z (2)指导朗读,读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颜芸萍
一、单元组成
第八单元是由《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练习8组成
练习8组成:三课时
《云房子》:三课时
《夕阳真美》:三课时
《水乡歌》:三课时
二本单元要求学会3个偏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正确认读4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三
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是一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的新生活,抒发了热爱水乡的思想感情。
全诗自成三节,采用问答的形式。
形式整齐,节奏流畅,感情丰富,显示了地方民歌的艺术风格,让人读后获得美的享受。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用诗歌来描绘,用歌舞来表现。
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通过情境导读,合作交流,采用问答的形式师生和生生合作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教师抓朗读训练时,通过读中悟、在悟中读、配乐读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在读中进入角色,在情境中动情,教师帮助学生把握诗的内容和基调来完成对本诗的二度创作。
用音乐渲染画面展现引入新课,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此时此刻,优雅的音乐将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水乡。
老师问:“你喜欢水乡吗?”“为什么?”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本文比喻句是学习的难点,要让低年级学生理解比喻句的知识,是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走。
师:白帆片片像云朵,白帆和白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就可以相比了。
《云房子》这篇童话故事描写了雨后白云的变化过程,从小鸟的所见所闻,展现白云的多姿多态。
全文明白如话学生容易理解,但有两个知识点需要理解:下雨前天空大多为乌云,这是水汽浓重的缘故,雨后乌云转变为白云,我们可以联系“雨收云散”的俗语来理解。
“风起云涌”是雨前的样子,下雨过后,“云吹云散”。
《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
设计问题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生活中同学们见过砖木结构的房,茅草房,有谁见过云房子?咱们今天就见识一下这种奇特的房子。
第二段是小鸟造的云房子,云房子的样子怎样?可以让学生读文中的云房子,把读得话用画表示出来。
在设计本教学案例时,牢牢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扮演小鸟去看、去想、去说、去做、去演,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去表现自我。
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师(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以读为主是本教学设计所体现的又一要点。
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默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全文5个自然段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
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瑰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暗示了老年人有着幸福晚年。
这三个自然段把太阳慢慢往下沉的景象描绘得很有层次。
教师可抓住夕阳西下的渐变图辅助教学。
如:太阳已经西斜,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太阳走向西山的背后。
本文拟人手法,把夕阳人格化,如“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
”“披”使西山利用夕阳打扮自己,令人更觉生动。
学生对人格化的夕阳容易接受。
“壮丽”是写西山的壮丽,不是写夕阳的壮丽,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讨论。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后劲。
语文课堂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充满鲜活生命力,因为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识底子、自己的生活积累,课前可让学生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去看夕阳,在观察中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夕阳的美丽。
学生把看到的夕阳照片和绘画作品向大家介绍。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
加之新课程标准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