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大学生择业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职业市场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
大学生普遍希望能够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追求个人兴趣和价值实现。
现实中就业岗位的供给与大学专业分布并不完全匹配,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专业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逐渐多元化。
除了追求高薪、高职位和稳定的工作外,一些大学生更加强调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个人发展空间的优势。
他们更注重自我实现和工作满意度,对于职业发展的快速节奏和竞争压力持谨慎态度。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逐渐体现出一定的理想主义倾向。
一部分大学生希望从事公益事业、教育事业等具有社会意义的工作,他们追求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实现。
此类工作相对较少,竞争也更为激烈,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大学生应积极调整就业观念,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平衡。
我们要认识到就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不能完全将期望寄托于所学专业,而应更加注重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准备。
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和趋势,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领域。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积累工作经验和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积极参加培训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强自信和自律能力。
要注重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跨学科及行业的综合素养。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要坚持学习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增强适应和抗压能力。
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开放的思维,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在不断变化中,需要我们及时适应和调整。
政府、学校和学生本身都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支持,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引言: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指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所产生的对自己能否成功找到理想职业的自我评价感受,同时也包括面对职业发展时的自信心和能力感。
择业效能感不仅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个人能力、性格特点等,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以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1.1 个体内在因素个体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性格特点等。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自身的能力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对择业的信心和评价。
拥有优秀的学术成绩、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
此外,个体的性格特点也影响着其对择业的评价,如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会增强择业效能感。
1.2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就业机会的多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产生影响。
在一个社会环境稳定、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择业效能感。
1.3 家庭背景因素家庭背景也是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等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增强其择业效能感。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2.1 职业兴趣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职业兴趣是指个体对特定职业的偏好和兴趣程度。
研究表明,职业兴趣与个体的择业效能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兴趣可以使其更加专注于发展相关领域的能力,从而增强其择业效能感。
相反,对于与所学专业无关或不感兴趣的职业,大学生会感到择业效能感不够强烈。
2.2 择业效能感对职业兴趣的影响择业效能感也会对大学生的职业兴趣产生影响。
当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感到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和信心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相关领域的职业,从而提高其职业兴趣。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引言:大学生在面对职业决策时,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人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个性等多个因素的考虑。
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1. 不确定性感: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通常充满不确定性,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
2. 孤立感:学生往往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导致他们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感到孤立和无助。
3. 自我怀疑: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产生怀疑,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职业目标。
4. 压力感: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较高,他们常常感到来自家庭、社会和同学的压力,加剧了他们的自我压力感。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对策1. 培养实践经验: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将此作为职业决策的参考依据。
2. 探索职业兴趣:通过参加各类职业咨询、职业测试等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找到与之匹配的职业。
3. 建立支持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寻找职业导师、校友或其他具有职业经验的人士,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建立起职业决策的支持网络,减少孤立感。
4. 培养自信心与抗压能力: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所选择的职业,并且需要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学会应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同学的压力。
5. 持续学习和提升能力:大学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学习新知识、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结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实践经验、探索职业兴趣、建立支持网络、培养自信心与抗压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和提升能力等对策,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不确定性感、孤立感、自我怀疑和压力感,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最终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也倍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择业效能感呢?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工作岗位上能否达到自己的期望,体验到满意感和成就感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如此重要呢?首先,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影响他们选择就业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效的择业效能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行动的实行,避免了就业中的困惑和迷茫,提高了就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表现。
择业效能感高的大学生能够更加稳定和充满活力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并在职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这比一开始积极但迷茫和无助的状态要好得多。
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强化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应作为大学生学生时期必修的课程,旨在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提供解决方案。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自身优势及职业规划,选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避免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而对自己的择业效能感产生负面影响。
2. 提供实践机会对于大学生来说,通过实践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必要的。
在校期间,大学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这样一来,大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体验到自己的择业效能感,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3. 加强就业指导面对就业市场纷繁复杂的信息,有一定的指导能够让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就业准备度和择业决策能力。
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择业技巧和前沿信息。
这样一来,大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并且能够在众多的职业岗位中快速定位。
总之,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是非常重要且同时也是非常发展史的,这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备足够的表现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大学更多的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不断地指导和引导,大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成就伟大的职业人生。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对于工作的选择更加理性和有追求。
与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就业压力大、就业渠道窄、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就业压力大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大量的毕业生面对有限的岗位,竞争异常激烈,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2. 择业观念多元化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于择业观念更加多元化。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更倾向于自主创业或从事有意义的职业。
对于从事传统行业的兴趣逐渐降低。
3. 就业能力不足在就业市场上,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匮乏感。
这不仅仅是因为教育质量的问题,更多是因为对实际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
1. 加强就业指导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干预有很多途径,其中,就业指导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
大学可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择业观。
同时,学校可在学期中间和学期末举办大功率择业指导会,邀请就业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学长学姐给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大学校园内,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些培训班,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机会,投身社会工作,以此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更多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班级也可设立实践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大学生实践项目,锻炼学生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丰富专业教育大学注重对于学生的专业教育,及时更新教学大纲,接触最新的专业知识,充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除此外还应多参加一些专业的比赛,参与学术研究,多做一些实验,这样可以不断巩固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
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分析大学生择业心态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除了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对择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
择业心态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疏导。
笔者结合调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州大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20xx届的应届毕业生,样本涵盖理、工、文、法、财经、外语等专业,主要采取问卷抽样调查、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为98.4,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88份,占发放问卷的97.6。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新特点 1.成就动机水平高,但害怕面对现实成就动机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抱负高低有关,它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感。
在择业中,大学生的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有着希望成功和报效社会的强烈倾向。
他们愿意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有着较高的抱负水平。
在对“青年知识分子下基层”的看法中,43.9的毕业生认为“利大于弊”,35.9的毕业生认为“无所谓”,只有18.7的毕业生认为“弊大于利”,反映出大局部毕业生接受从基层干起的观点。
对“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幸福在于享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人生观,有74.8的毕业生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当代大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志。
关于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的浅析
关于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的浅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如何应对就业压力,如何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这是每个高校学生都面临的问题。
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则是在面对就业压力和职业选择时,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信心的体现。
本文将从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个方面进行浅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业压力是高校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使得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需要在毕业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而就业压力的存在,往往会对学生的职业决策产生影响。
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一些学生可能会做出盲目的决策,选择与自己能力和兴趣不符的岗位,导致职业发展的困难和挫折。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则是在面对就业压力和职业选择时,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信心的体现。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感觉,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的表现。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即是指他们在做出职业选择时对自己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认知和信心。
良好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在职业选择上更加明确目标,有助于提高就业成功的可能性。
而面对就业压力时,拥有良好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容易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为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就业压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强度的就业压力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足,导致在职业选择上的迷茫和困惑。
而良好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取得成功。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学校和家庭都需要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家庭则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动力。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引言: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与信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决策与努力的重要心理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加,因此了解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1.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和职业价值的认识和把握。
自我认知主要包括对自己的优势与优点、兴趣爱好、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认识。
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够使个体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增强择业效能感。
2. 教育培训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培训对择业效能感的形成和提升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教育培训能够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自信心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从而提高择业效能感。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受到的来自他人和社会环境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包括家庭、朋友、学校、社区等方面的支持。
在择业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获得他人的鼓励、赞许和支持来增强自己的择业效能感,从而更加有信心地面对职业选择和挑战。
二、择业效能感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1. 择业效能感对职业兴趣的影响择业效能感对职业兴趣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择业效能感高的个体更容易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兴趣,而择业效能感低的个体较少能产生强烈的职业兴趣。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可以促进其对职业的积极认同和兴趣。
2. 职业兴趣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职业兴趣对择业效能感的形成和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会产生兴趣驱动,主动学习和钻研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准备并面对挑战。
因此,职业兴趣的提高有助于个体的择业效能感的培养和增强。
三、择业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1. 择业效能感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择业效能感对个体的职业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林 家好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福 州 3 5 0 0 2 5 )
摘
要 :本研 究以福 建省福 州地 区 3所 高校的 大学生为研 究对 象,采 用具有较 高信效度 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试。
结果显 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 、科别上有显著差异 ;男生的择 业效能感 高于女生 ,理科 生的择 业效能感高于文科 生。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 ;差异 在信息 收集 、 目标筛选上跟 文科学生存 在着非 常显著 的差异 ,在 问题 解决上也 有着显著差异。 ( 4 ) 大学 生 择业 效 能感 的家 庭 背 景差异分析。农村 与城镇 的学生在择业 效能感 上并 没有显著 差异 ,但是城镇 学 生的择业 效 能 感有 高 于 农 村学 生 的 倾
息收集 、制订计划 上存 在显著差异 ,在
( 5 )大 学生 择 业效 能 感 的有 无 担 任学生干部 以及年级差异分 析。担任过
学生干部 和没有担任过学生 干部 的学生 的择业效能感并没有显著差 异 ,但是有 担任过学生干部 的学生 的择业效 能感有
问题解决 上有 着非 常显 著的差异 。而在
参考文献 :
学生 和 大 四学 生 2 5 0 人 ,发 放 问 卷
2 5 0份 ,回收 有效 问 卷 2 1 7份 ,回收率
为8 6 . 8 %。
2 . 研 究工 具
效能感发展不平衡。大学生择业效 能感
各维度在得分上按从高到低依次排 序为 自我评价 、目标筛选 、信息收集 、问题 解 决 、制订计划 。 ( 2 )大 学 生择 业 效能 感 的性 别 差
自我评价 、 目标筛选方 面并 不存在显著 差异 。男生在这些维度平均 得分上都高
关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中的体现。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择业效能感方面的研究都是在欧美进行的。
在我国,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学生的学业效能感,有关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尚较少。
本研究就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大学生职业心理有所认识、以促进大学生职业自我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一、研究方法1.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从天津某高校选385大学生,回收和有效问卷共计358份,有效率为93%。
2.研究工具采用胡艳红(2003)编制的择业效能感问卷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进行调查,该问卷为五点量表,该问卷为五点量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共计23个题目,包括六个维度:①自我概念,指对自己在职业方面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的认识,共4个项目;②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在择业中能力、性格、品质的评价和看法;③社会支持,指择业时获得各种社会支持的能力,包括择业时父母态度、人际关系等;④职业信息搜集,指对各种就业信息掌握、使用的情况,包括收集职业信息、了解就业政策等;⑤学绩,指具备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包括专业成绩、外语水平等;⑥目标设定,即对职业目标的认识及确定。
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4,六个维度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6.931%。
3.实施与统计处理严格按照心理调查研究的要求,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数据录入电脑,并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1.择业效能感的差异性检验通过对数据进行性别、生源、年级的差异性检验发现:择业效能感自我概念(t=-2.69)、社会支持(t=-2.33)、职业信息(t=2.68)的男女差异性显著。
新形势下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思考
C ase analysis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如今,“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1]。
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发展形势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会对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产生巨大影响。
企业的招聘人数锐减,对应聘者的要求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涉及金融、贸易等主要吸收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毕业即失业”,就业成为了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此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更应该在大学生活中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到认清自己、发展自己,在竞争激烈的招聘中脱颖而出。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财经类大学生职业规划实际情况,对某财经类高校119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了街访调研,以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拓展性研究,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划路径,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规划的认知。
一、调研数据采集与分析前期研究中,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问题设计,研究组通过街头采访的方式收集到有效数据119份,研究结果显示:(一)关于专业偏好方面。
70%受访者对所学专业表示满意,30%受访者对专业并不是很满意。
(二)关于学生干部和获奖经历方面。
33%受访者表示担任过班委或在学生组织中任职,67%受访者没有任职。
38%受访者表示有过获奖经历,62%受访者表示并无获奖经历。
(三)关于自我优势认知方面。
80%受访者认为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并且他们认为通过努力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
20%受访者并不了解自身的优劣势。
(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方面。
119名受访者无一例外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十分重要,并且需要学校给予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其中,29%受访者对自身进行过深度的职业规划;34%受访者表示有想要从事的职业,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划;37%受访者表示并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方向表示迷茫。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当今大学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职业选择,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则成为他们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本文将就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概念阐述1.1 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指个体进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路线规划以及实现职业目标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中,个体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倾向和职业需求,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职业决策关系到个体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是个体人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2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控制和完成某种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在职业决策方面,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体对于自己制定职业规划和完成职业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职业决策方面的行为和任务完成情况。
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2.1 研究背景现代职业教育倡导的是“个体导向”,即以个体为核心,关注个体职业规划和发展。
而大学生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受众之一。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就是基于这一背景,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探讨,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2.2 研究意义2.2.1 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偏好,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2.2.2 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2.2.3 帮助培养更优秀的职业人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决定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可以培养更加优秀的职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3 影响因素2.3.1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在职业决策中,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综述
1 引言 .
为择业 效能 感, 贝茨 与赫 克特将 其定 义 为个 体对实现 与择业相 关人物所 需
能力的 自我觉知 ( 9 1 18 )。 克莱兹 的职 业成熟理 论是择业效
大 学生就业 问题一直 以来 都是全 社会关注 的热 点之一 。中国 自19年 99 实行 高校扩招政 策 以来 ,毕业生 人数 逐年增长 ,N2 l年 ,全 国普通 高校 OO 毕业 生人 数将 达到 6 0 3 万人 。而受扩 招 影响 ,市场 人才 需求与供应 出现不 平衡 的状况 ,这一状 况使得大 学生在 面 临择 业时承受 着 巨大 的心理压 力 。 另一方面 ,在扩 招的 同时 ,国家就 业 政策逐渐 从 “ 统包 统开 ” 向 “ 向选 双 择 ”、 “ 自主择业 ”转变 ,这意味着 大学生在 就业过程 中所处地位 发生 了 重大 变化 ,已然从 以往的被动 求职者 变为 具有主动 权的角 色 。因此 在择业 的过程 当 中,增 强大 学生对择业 的 自 信心 ,提 高其对 自我 能力 的知觉 ,对 于发挥 自身优势 在求职大 军中脱颖 而 出有着 重要的意义 。
能感的另 一理论基础 。克莱 程有关 的成熟态度 将 促进 个体做 出一个 “ ” 的职业 决定 好 的假设 。这五种 能力包括 准确 的 自我 评价 能力 、收集职 业信息 能力 、 目标 筛 选 能力 、制定未来 的计划 和 问题解 决 的能力 。这为测量择 业效 能感的 维 度选择提供 了依据 。 18 年美 国心理 学家泰勒和 贝茨 93 把克 莱兹 的职业 成熟理论 与班杜拉 的 自我效 能理论结合 ,将择业 效能感 定 义为 “ 决策者在进 行职业 决策 过程 中 对 自己完 成各项任 务所必需 的能力 的 自我评估或信 心 ”。 3择业效 能感 的研 究现状 .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于他们来说,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已经不再只是稳定收入的保证,更被视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实却让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和迷茫。
首先,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数量远远超过用人单位的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希望他们能具备更加专业、多元化和实战性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场的发展需求。
这些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求他们在学业上尽力保持优秀的成绩,还需要拓展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其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过去,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更关注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注重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工作与自己的兴趣和专长相结合,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由此,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选择和压力,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方向选择。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就业挑战:一、加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提升。
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并且多磨砺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技能。
另外,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也可以考虑选择实用性更强的专业,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
二、注重积累人际关系。
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之后,大学生应该注重与人际关系的积累和维护。
在社会中,有着良好人脉网络的人通常会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因此,大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在各个方面积极主动,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建立稳定的职业关系。
三、加强就业规划。
在选择和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时,大学生应该更加科学和理性。
他们应该对自己的兴趣、优点和特长进行全面评估,并学习更多关于职业市场和行业趋势的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清晰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
新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
效 能 感分 为 五个 维度 : 自我 评 价 、 业 信息 、 职 目标 筛
选 、 定计 划和 问题 解决 , 对上 海市 大学 生进 行测 制 并 量 ,并 且发 现通过 一 系列干 预方 法可 以促进 大 学生
的择业 效能 感水平 。胡 艳红 等都 做 了大学 生择 业效
能 感 的研究 。总 之 , 方面 的研 究越来 越深 入 。 这
和 问题解 决五个 维度 。 检验 , 经 该量表具 有较 好 的同
研究 的热点问题 ,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
才 培养 质量 的重要参 考依 据 。 文结合 以往研究 , 本 探
讨 新 时期 大 学生择业 效 能感 的特 点 ,以期 为发 展性
・
质 信度 和重测 效度 , 分别 为 08 5 . 3和 08 1 9 . 。本研 究 5
择 业 效 能感 最 早 是 由 B t ez和 Hakt 于 1 8 ce t 91 年根 据班杜 拉 的 自我效 能感 理论 提 出 , 择业 效能 即“
职业指 导和 咨询提供 理论 支持 .为高校 应届 毕业 生
就业工作 提供 参考依 据 。对大 学生及早 进行 职业 生
涯规划 指导 , 进行 思想政 治教育 和心理健 康 教育 , 帮
( ) 计 方法 - 统
通 过 社 会 科 学 统 计 软 件 包 S S 60 f i. P S 1 . o w n r
由表 2 2可知 , 同 生源 大 学 生 在职业 信 息 和 — 不 目标 选定 上 均存 在显 著差 异 ( <0 )说 明城 市学 生 P .5 , 的搜集 职业 信 息 、选 定 职业 目标 的能力 显著 高 于农 村 学生 。 其他 维度 及总 分上 均不 存在 显著差 异 , 在 但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择业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因素,据此,在对择业效能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择业效能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策略和途径,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标签: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提升策略大学生就业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据教育部统计,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010年為631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699万,2014年为727万,到2015年预计达749万。
关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708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59.8%的大学生明显感到就业压力。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如何提升大学生择业中的自信心和择业能力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策略,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新的视角,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1择业效能感的提出择业效能感是Bandura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领域中的扩展和应用。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预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包括四个方面的功能,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行为的坚持性,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个体活动时的情绪。
Betz和Hackett于1981年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择业效能感,是个体对现实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觉知,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中的体现。
即个体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中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能力和信念。
近年的职场心理学研究发现,择业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2择业效能感与求职行为的关系研究择业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定位、职业选择、职业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对其求职行为及求职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择业效能感和职业选择的关系方面,Betz认为高择业效能感者职业技能和职业探索性能力较强,低择业效能感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探索性能力较弱,且不能做出有效职业选择。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影响因素及对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影响因素及对教育的启示【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对教育的启示。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我们定义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
我们也探讨了教育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启示,包括提升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等方面。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影响因素,教育启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定义,重要性,结论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和适应职业环境时所产生的信心和能力感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发现,择业效能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和就业心态,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
深入探究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个人特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竞争激烈、选择多样化,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了解影响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
教育在塑造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择业信心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
教育界也需要关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问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择业决策能力。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影响因素和教育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影响因素及对教育的启示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其就业状态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
总之,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当前,在新时期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化和日益沉重的择业压力下,大学生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择业价值观,从而引发了择业效能感的改变。
由于择业效能感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的方向和强度,进而决定了择业行为能否成功。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近年来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结合以往研究,探讨新时期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特点,以期为发展性职业指导和咨询提供理论支持,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大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拥有适宜的择业效能感,提升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
2研究过程和方法2.1研究过程2.1.1被试选择从笔者所在学校随机抽取大学生430人,发放问卷430份,回收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
被试分布详见表2-1。
表2-1被试分布详细情况变量频数百分比性别男(1)194 50%学科女(2)文科(W)19217850%46%生源地理工科(L)农村(N)20826254%68%城市(C)124 32%本科(B) 274 71% 层次专科(Z) 112 29%2.1.2研究工具——择业效能感量表本研究采用Betz和Taylor(1983)编制,龙燕梅(2003)修订的择业效能感式量表(CDMSE一SF)。
[3]该量表包括自我评价、收集信息、目标筛选、制订计划和问题解决五个维度。
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信度和重测效度,分别为0.8953和0.851。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8。
2.1.3测试过程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测试,时间为20分钟,由本人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组织进行。
2.2统计方法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6.0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3研究结果3.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CDMSE)的基本情况3.1.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总体样本得分正态分布检验结果经K-S检验,该问卷总体样本得分服从正态分布。
表3-1CDMSE总量表及各分量表总体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定未来规划问题解决总分平均数17.6317.1417.2517.7617.3287.10标准差3.2463.1643.0923.2083.44613.847本量表总分为125分,5个分量表总分均为25分。
从被试的总量表平均数(见表3-1)可以发现,就总体而言,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从五个分量表看,未来规划分量表得分最高,职业信息分量表得分最低。
3.1.2人口学特征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3.1.2.1不同性别的样本表3-2CDMSE量表及各分量表性别样本t检验结果注:*P<.05**P<.01***<.001由表3-2可知,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评价、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P<.05),在目标选定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说明女生在职业信息的搜集和职业目标的选定能力显著高于男生。
3.1.2.2不同生源的样本由表3-2可知,不同生源大学生在职业信息和目标选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05),说明城市学生的搜集职业信息、选定职业目标的能力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在其他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均有城市生源高于农村生源的倾向。
表3-2CDMSE量表及各分量表生源样本t检验结果注:*P<.05**P<.013.1.2.3不同学科的样本表3-3CDMSE量表及各分量表学科样本t检验结果注:*P<.05**P<.01由表3-3可知,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职业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P<.05),在择业效能感总分及其他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在未来规划得分上,文科生略低于理工科学生,说明理工科大学生在新时期有更多对未来的规划和打算。
3.1.2.4不同专业层次的样本由表3-4可知,不同专业层次大学生在择业效能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 <.05),说明本科生的择业效能感比专科生强,择业信心大于专科生;在职业信息上,本科生和专业生存在显著差异(P<.01),说明本科生搜集职业信息能力比专科生更强;在未来规划上,本专科生存在着显著差异(P<.01),说明本科生对未来的规划性比专科生要强得多;在目标选定上存在显著差异(P<.05),说明本科生的职业目标比专科生的明确;在问题解决上,存在显著差异(P<.05),说明本科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比专科生更有解决办法。
表3-4CDMSE量表及各分量表专业层次样本t检验结果专业层次样本平均值标准差t PB 274 17.71 3.357 0.694 0.488自我评价Z 112 17.46 2.962B 274 17.42 3.220 2.714 0.007职业信息Z 112 16.46 2.928B 274 17.47 3.142 2.281 0.023目标选定Z 112 16.69 2.907B 274 18.03 3.230 2.633 0.009未来规划Z 112 17.09 3.066问题解决 B 274 17.56 3.598 2.205 0.028注:*P<.05**P<.013.1.3总体样本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特点从分析结果得知,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总分处于中级水平,较前人所作研究的总分稍低。
在新时期多变的经济形势、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受到一定的打击是正常的。
3.1.3.1不同性别样本的差异从表3-1的比较结果看出,男女生在职业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P<.01),在目标选定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有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的倾向,说明女生在搜集职业信息和选定职业目标能力方面都较男生高,择业信心也有较男生高的倾向。
张杉杉等(2002)认为,在一般的经济环境下,男生的择业效能感普遍高于女生。
[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明细,社会的性别观念和两性行为模式虽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但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已与传统时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女生更倾向于主动、积极、独立、能干;同时,由于女生肩负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没男生高,所以女生的择业目标相对比男生低,目标范围相对更广,信息资源更丰富,所以在职业信息的搜集和选定目标方面具有比男生更强的优势。
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心理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在择业压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男生的择业信心相对较低是符合常理的。
3.1.3.2不同生源样本的差异在不同生源的比较中看出(见表3-2),来自城市和农村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职业信息和目标选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5),说明城市学生搜集不同职业信息能力更强,更有优势,目标选定和对未来的规划也更明确。
由于城市学生存在先天的地域优势,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自身见识相对宽广,相对健康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因素等都为城市学生的自信加分;而城乡的偏差、选取专业和求职择业机会的不平均、自身经历相对单一、信息获取渠道相对较少等等使农村学生附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和无助感[5]。
3.1.3.3不同学科样本的差异从表3-3的分析得知,文理科学生在职业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P.<05),在择业效能感及其他各项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文科生搜集职业信息能力高于理工科生。
首先由于文科类专业多数属于相对热门专业,如经济类、法律类和管理类专业等,文科类学生对各种职业信息和职业动态比较敏感,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相对于其它专业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所以在择业时可以获得丰富的就业信息。
[6]3.1.3.4不同专业层次样本的差异在本专科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的对比上,除了在自我评价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见表3-4),说明本专科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没有太大差距,但是在职业信息、职业目标、规划未来、解决择业问题和择业信心上,本科生均高于专科生。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地方本科院校,本科生占了大部分比例,在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本科生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优越感,对自身的求职择业信心比专科生高;此外,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现象;部分用人单位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及其所造成的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现象并存,以上种种现象无疑大大伤害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性,削减了专科生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就业信息,在解决择业问题上自然就少了很多应对措施。
所以,对于一所地方院校,应该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科生的实践教育,提升专科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专科生专升本,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开拓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适应专科生的需要,从而提高专科生的人才拍样质量及其就业质量。
4研究结论和意义4.1结论在总体样本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上,男女生在职业信息和目标选定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市和农村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职业信息和目标选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学生在职业信息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本专科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的对比上,除了在自我评价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4.2本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认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新时期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大学生择业带来的较大影响,致使他们在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目标和面对迷茫的就业环境时,解决能力相对下降,求职择业信心受挫,择业效能感降低。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
[7]因此,在新经济时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择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从低年级抓起,按照不同的学科特点,进行纵向跟踪教育,培养学生规划未来的能力;鼓励学生多与外界交流或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进行横向拓展教育,提高学生信息搜集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该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另外,在新经济形势下,应大力开展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应对更好的挑战;应重点提高专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剧烈的就业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更要积极注重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多了解职业信息和就业政策,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调整职业价值观等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8]参考文献:[1].郑日昌,张杉杉.择业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2002,(1):28-31.[2].王斐斐.大学生应对方式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5.[3].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4].张杉杉,郑日昌.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5].郑娜.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15.[6].林志红,朱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7,2.[7].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8]杨睿.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视野.2008.感谢阅读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