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09e9647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c.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不规则图形的例子,如自然界中的石头、贝壳、树叶等,以及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如易拉罐、饮料瓶等。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规则图形的独特魅力,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不规则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挖掘其创意潜能。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图形,但对不规则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有限。
此外,学生可能对绘画和设计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指导和启发,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学会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运用不规则图形进行创作,培养审美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创造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学会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规则图形进行创新设计和绘画,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美感。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不规则图形进行绘画和设计,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察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废旧物品、自然界中的不规则图形等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规则图形的实例,如易拉罐、饮料瓶、树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规则图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不规则图形,如石头、贝壳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形的美感和独特之处。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2012)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7e05896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0.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 | 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对奇妙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2. 学习和掌握表现奇妙现象的美术语言和形式。
3. 创作一幅表现奇妙现象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生动地表现奇妙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妙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奇妙现象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表现奇妙现象。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奇妙现象的美术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2. 开展以奇妙现象为主题的美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美术创作,共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
总之,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美术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运用美术语言和形式,生动地表现奇妙现象。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空间和鼓励,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在以上的美术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和“展示与评价”环节。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535b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c.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的要求,本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能够认识不同的线条类型;2.能够观察并感知物体的形态;3.能够绘出简单的线描作品;4.能够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5.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教学重点1.线条的表现方法;2.物体的形态感知与绘制;3.简单线描的构图;4.浅深度的表现方法;5.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教学难点1.营造完整的画面构图;2.利用浅深度进行表现;3.创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1.教师主讲;2.集体讨论;3.个别辅导;4.小组创作。
三、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线描作品,引起学生对于线条的注意力。
例如:简单线描作品简单线描作品2. 新知讲解(1)线条表现首先,介绍不同的线条类型、线条的粗细、曲直程度、交错等等,让学生了解到线条的表现方式。
(2)物体形态观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让学生画出观察到的物品消除线描。
(3)简单线描构图将所学线条和物体形态观察知识融合起来,教授简单线描的构图方式。
(4)浅深度表现介绍浅深度表现方式,例如用重影和轻影来表现物品的体积感。
3. 实践操作(1)个别辅导教师在学生进行绘画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指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
(2)小组创作在完成一定的练习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4. 总结在完成小组作品后,让学生展示出来,并进行总结。
重点强调所学知识,并对于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教材参考教材名称:《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对于线条表现和物体形态观察理解较好。
但在构图方面,有的学生还是存在困难。
对于浅深度表现,也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加深理解。
在下一次课程中,教师将针对困难点进行更好地引导和讲解。
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案
![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30b207af45b307e871977a.png)
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
怪》教案
第15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地方,并进行美化装饰。
2、培养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
2、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
教学准备:
、欣赏作品“汽车家”,教师范画“手套家”。
2、构线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讨论
、出示作品
提问:画家把未来的家园想象成什么样子的?
你如果是小画家,你想把未来的家园设计成一幅怎样的美景图呢?为什么?
2、示范教师范画
提示:手套家,每个手指是一间美丽的房间。
手套家安在大树林里,周围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又有许多果树,随时可以吃到美味的水果。
是个幸福、快乐的家。
二、创作要求:你们把心目中未来的家园画下来,并让老师和其他同学都知道你设计的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第二课时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尝试。
2、提醒学生把画画纸画满。
3、指导学生能大胆画。
四、引导评价:你设计的未来家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53065b561252d380eb6eee.png)
1、欣赏图片,发现特征
图片:花椰菜、音符、树叶、摩天轮等。
师:外形、颜色和纹理有什么特点?你马上就联想到了什么?
2、尝试训练,拓宽思维
(1)出示一组4片树叶图片。师:仔细观察这些树叶,你会联想到那些奇怪的东西呢?
(2)学生选择一片树叶图形,在作业纸上直接添画。
(3)师:说说你的想法,主要添画了那些部分?
欣赏、探究课件中图片的特点
使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优化和排版。
方法探究,灵活运用
1、对比观察,整合形象。
(1)出示花椰菜——树、摩天轮——玩具风车两组图片。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有什么不同?生:两者外形有一定的相似度,大小却不一样。
(2)学习方大和缩小的想象画表现方法。
师:把花椰菜放大之后,就和树一样高了。瞧!一座花椰菜树林就呈现在眼前啦。把摩天轮变得和玩具风车一样小,小朋友们轻轻吹一下,它就呼啦啦转起来了。
2、改变惯性,创造形象。
(1)动物们的小烦恼,我们来帮忙。
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串讲动物们的苦恼。如大象庞大的身躯,行走缓慢,如果能有鸟儿的翅膀就如虎添翼等。
(2)欣赏绘本中的小猪撑起了长颈鹿等作品图片。
师:这只小猪可真是大力士呀,都把长颈鹿顶起来了,只有在奇怪的世界里才能看到吧,这是大开眼界呀!
小结:改变事物的惯常状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有趣想象哦!
3、学生作业赏析。
围绕“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你在这个有点怪的地方想做什么?会遇到什么怪事情?”进行赏析。
观察对比,讨论总结
利用电子白板播放图片、动画,结合课件设置。
创作表现,评述交流
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让学生相互交流作品中的奇思妙想。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04174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e.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2.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创作一幅具有奇特视觉效果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学习夸张、变形等绘画手法,创作一幅奇特的作品。
3. 课堂交流与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奇怪现象转化为绘画作品,并表现出奇特的视觉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奇怪现象的图片,如“飞碟”、“海市蜃楼”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奇怪的现象?”(2)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奇怪现象,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这些奇怪的现象表现在我们的画作中。
”2. 观察与分析(1)教师出示一些具有奇特视觉效果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画作是如何表现出奇特视觉效果的?”(2)学生讨论并总结:夸张、变形、色彩对比等手法。
3. 创作指导(1)教师讲解夸张、变形等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示范。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
4. 实践操作(1)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奇怪现象,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交流与展示(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给予点评。
(2)评选出具有奇特视觉效果的作品,进行课堂展示。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下节课带来分享。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3edcb5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b.png)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怪地方”,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2. 教材: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其中的“怪”之处,通过绘画和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景物中的“怪”之处,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黑板、粉笔、PPT课件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怪地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景物中的“怪”之处,并示范如何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出来。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怪”之处,并进行绘画和语言表达。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2. 教学内容:观察、发现、表达3.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 教学难点:发现景物中的“怪”之处,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七、作业设计1. 课后观察身边的景物,发现其中的“怪”之处,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出来。
2. 每位学生完成一幅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5ead505a8102d276a22f9e.png)
15 、这个地2、夸张(放大、缩小)
3、添加
4、重复等
二次建构
教学
反思
2、板书课题:《这个地方有点怪》
二、观察记忆、联系变化
(1)出示一组4片树叶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树叶,你会联想到哪些奇怪的东西呢?说说你的想法。
(2)教师现场绘画由树叶引发的想象作品。
三、方法探究、灵活运用
1、对比观察,整合形象
(1)、学习放大和缩小的想象画表现方法
师:把花椰菜放大这后,就和树一样高。一座花椰菜树木就呈现在眼前啦。把摩天轮变得和玩具风车一样小,小朋友轻轻吹一下,它就呼啦啦转起来了。
(2)欣赏学生作品,围绕“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你在这个地方有点怪想做什么?会遇到什么怪事情?”进行赏析。
四、创造表现,评述交流
(1)提出作业要求:发挥你的想象,构想一个奇怪有趣的世界并画下来。
(2)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3)评价要点:a、趣味性体现在哪里?b、运用了哪几种想象的方法?C、色彩运用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想象方法有“夸张”法。
(2)、出示花椰菜—树、摩天轮—玩具风车两组图片。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又有什么不同?(外形相似,大小不一)
小结:想象方法有“联想”法。
(3)、出示一张奇怪的骆驼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骆驼呢?
小结:想象方法有“重复”法。
(4)出示一张奇怪的鱼
师:这是一只怎么的鱼?
小结:想象方法有“添加”法。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
学习目标
1、学习联想、放大、添加组合等想象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构想出一个奇怪的有趣世界。
2、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80eb5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b.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发现不同寻常的景象。
2. 分析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其背后的故事。
3. 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如:奇特的自然景观、奇特的建筑、奇特的动植物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奇怪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这些现象,探讨其背后的故事。
3. 创作实践(1)教师示范:以一幅奇怪现象为主题,现场创作一幅艺术作品,展示创作过程。
(2)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选择一个奇怪现象为主题,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形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2)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的重要性。
(2)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在创作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3. 教师要注重评价与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21d0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d.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教学内容《这个地方有点怪》是湘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创新单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周围环境中不寻常或有趣的现象,以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围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展开,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元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的能力,通过绘画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怪”现象,并转化为绘画创作的灵感。
2. 创意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在画纸上。
3. 情感融入: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教具学具准备-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
- 实物展示(如奇异的自然形态、有趣的建筑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特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与讨论:分发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讨论这些“怪”现象的特点。
3. 创意启发:教师示范如何将观察到的“怪”现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独立创作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包括以下内容:- 课程《这个地方有点怪》- 教学重点:观察与发现、创意表达、情感融入-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在画纸上- 教师示范的关键步骤和技巧作业设计- 个体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以“这个地方有点怪”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 小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画作,展示他们眼中的“怪”现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bdedc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f.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怪现象的感受,提高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
2.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怪现象的感受。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
2. 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怪现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奇怪现象的图片,如“双彩虹”、“海市蜃楼”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奇怪的现象?”2. 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奇怪现象,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
二、观察与发现1. 教师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奇怪现象的视频,如“会跳舞的石头”、“会变色的小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现象奇怪在哪里?”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
三、表达与创作1. 教师出示一些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奇怪现象的画作,如“奇怪的云朵”、“会笑的树”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画作是如何表达奇怪现象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奇怪现象的感受。
3.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奇怪现象。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并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2012)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571266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b.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怪”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怪”的现象,并能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主题:以“这个地方有点怪”为主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创新的能力,学会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怪”的现象,并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现象。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怪”的含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怪”的现象,并学会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五、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这个地方有点怪2. 教学重点与难点3. 教学过程4. 作品展示与评价六、作业设计1. 课后观察:让学生课后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创作练习: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创作一幅以“怪”为主题的作品。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怪”的现象,并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作。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怪”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教学延伸1. 开展主题活动:以“这个地方有点怪”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家校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创作过程,共同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年级美术上册《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案 湘美版
![四年级美术上册《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案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eb8549a8114431b80dd83e.png)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大胆想象创作作品。
难点:合理发挥想象空间,由现实联想到对应物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绘画等。
学生准备:纸、彩笔等。
教学设计:
1、导入。
(1)欣赏图片。
播放几张奇怪的图片。
(2)欣赏图片后,鼓励学生:大家一起来展开想象,去探寻那奇妙的世界吧!
2、展示。
(1)展示或萝卜和蘑菇的图片。
(2)同学们,大家一起来展开想象,去探寻那奇妙的世界吧!
(3)展示胡萝卜大树和蘑菇亭子的图画。
3、学生创作。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2)教师进行指导。
练习要求:大胆想象,进行联想构思。
四、交流评价。
1、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
2、老师对于优秀作品进行评价。
目的在于,同学老师交流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大胆发挥想象,并借鉴他人的合理构想建议,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用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联想绘画。
(赛课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
![(赛课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这个地方有点怪》](https://img.taocdn.com/s3/m/8c54f7ad69eae009591bec46.png)
最新Word 可改正这个地方有点怪美术湘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教材剖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旨在指引学生探访多种想象的途径,激发发散思想,构思奇异,美好,荒谬的主观世界影像。
《这个地方有点怪》一课在“怪”上追求对事物惯常状态的打破,进而产买卖想不到的风趣想象,学生能在重修过程中感觉想象的美好和自由自在的欢乐。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学习放大,增添,组合等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够灵巧运用,创作出一个搞怪风趣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经过游戏、情境创建等活动,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提升和发展形象思想能力及创新意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优异的察看习惯,在美术创作中获取欢乐的精神体验。
教课要点:指引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形象思想和学习兴趣,发展求异思想。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运用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设计出一个搞怪形象。
教课具准备:教具:课件、画纸、剪刀、双面胶、展板等学具:画纸、记号笔、彩色笔、剪刀、双面胶教课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创建情境,导入新课1,创建情境师:老师今日邀请了一位朋友,(展现图片)她就是爱丽丝,爱丽丝近来最新Word可改正发生了一些奇异的事情,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播放视频)师:谁来告诉我你刚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揭露课题师:我们要一同去到这个奇异的地方,(贴课题)告诉你们一个小奥密哦,这个地方其实是一所魔法学院,今日老师就要带你们进入魔法学院学习魔法。
(设计企图:创建情形,以爱丽丝的魔法学院为主线揭露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察看联想,方法学习1,学习放大的变形方法师:你们瞧,这是一颗小蒜头,此刻我们来学习第一种魔法,变变变。
小蒜头跑到了一座乡村里了,在这每间房屋里都亮着灯光,爱丽丝正坐在房屋里,她有些话想要对孩子们说。
(播放录音)师:哪位同学能够回答爱丽丝的问题呢?学生回答2.学习减小的变形方法师: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魔法的咒语。
生:小小小小小。
师:发生什么变化了?学生依据画面回答师:你们知道这发挥的是什么魔法吗?学生回答3.学习重复的变形方法师:此刻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叫做怪怪动物园,我们来看看这的动物又哪儿奇异了呢?看,这是一只骆驼。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e9898e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6.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这个地方有点怪》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15课,教材以一个充满神秘感和趣味性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夸张、变形、对比等,并能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也有创意实践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观察事物时,能够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差异,并能够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美术学科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夸张、变形、对比等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夸张、变形、对比等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作。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富有神秘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范画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好奇心、探究欲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神秘、奇特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夸张、变形、对比等元素。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绘画技巧。
小学四年级 上册 美术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微课程设计
![小学四年级 上册 美术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6bdd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3.png)
新授
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你能想象出什么呢?(PPT4)
咦,这些地方有点怪呀!
胡萝卜变成了大树。(PPT5)
大蒜变成了一个个帐篷。(PPT6)
哇你们知道怎么创造出这些奇怪而神奇的地方呢?
那大家一起展开想象去探寻它的方法吧!
把摩天轮变得和玩具风车一样小,小朋友轻轻吹一下,它就呼啦啦转起来了。这就是想象方法中的“夸张法”。放大和缩小。(PPT10)
这是一只怎样的奇怪骆驼?生活中你看不到这么奇怪的骆驼,想象世界里,你却能看到一群开心的人坐在长着七个驼峰的骆驼身上,开始颠簸的沙漠之旅,即便再多上几个人,骆驼也能多出新的驼峰,想象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这就是想象方法中的“重复法”。(PPT11)
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这个地方有点怪》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 上册
知识点名称:
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
学校名: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学习联想、放大、缩小、添加组合等想象性绘画的表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构想画出一个奇怪的有趣世界。
2、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
看小鱼变成了水陆两用跑车啦!这就是想象方法中的“添加法”。(PPT12)
看大象长出了翅膀,能够像鸟儿自由的飞翔。小猪变成了大力士把长颈鹿顶起来了。只有在奇怪的世界才能看到吧!真是大开眼界呀!这就是改变事物的惯常状态。(PPT13)
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树叶,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你会联想到哪些奇怪的东西呢?(PPT14)
孩子们,请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又有什么不同?(PPT8)
对了,它们的外形相似、大小不一。
画家瓦尔纳将花椰菜直立起来,并放大到和画面协调的大小。于是,一个散发着蔬菜清香的奇趣森林便鲜活的呈现出来了。在添加一个小木梯、一条蜿蜒的小路,让我们不禁产生了“里面是住着小精灵吧!”这样的画面之外的想象你想到了吗?(PPT9)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584105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0.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一种新的绘画技巧——夸张表现法。
教材以一个奇怪的地方为题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勇于表达自我。
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发,他们的绘画技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夸张表现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夸张表现法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夸张表现法的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夸张表现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夸张表现法进行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夸张表现法的绘画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夸张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夸张表现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夸张表现法的概念和绘画技巧,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夸张表现法。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夸张表现法的绘画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关注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 这个地方有点怪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9d2e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c.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五课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美丑相对的事物,体验矛盾、对比等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
2.学生能够练习正确地绘画线条、色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美丑相对的事物。
2.帮助学生体验矛盾、对比等表现手法的作用。
3.让学生正确绘画线条和色彩。
教学准备:1.课本2.素描纸3.彩笔4.擦橡皮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和丑,例如美丽的花与枯萎的叶子,精美的艺术品与残缺的器物等等。
让学生明白美丑相对的特点以及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
2.讲解向学生介绍矛盾、对比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例如:在画面中使用对比色、对比线条等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效果。
3.实践操作1.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例如“家庭”。
2.让学生画出一个基本的家庭场景,注意正确使用线条和色彩。
3.让学生在这个家庭场景上添加一些“奇怪”的元素,例如让家里的猫变成了恐龙、将电视变成了时光机等等。
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矛盾和对比所带来的表现效果。
4.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并让学生分析这些表现手法所带来的效果。
课后作业:1.教师要求学生在家继续完成这幅画,并在画面上添加更多的奇怪元素。
让学生体验表现手法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2.学生每天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美丑相对的事物,并在课下记录下来。
小结:本课程通过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丑相对,在创作时运用矛盾、对比等表现手法,来达到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目的。
同时,这也是一个富有趣味的创意课程,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验。
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191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f.png)
15. 这个地方有点怪-湘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的教案,课程名称为《这个地方有点怪》。
本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察觉生活中因为不同材料的特性而产生的差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事物的细节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和特性;2.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和细节处理的能力;3.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材料制作作品;4.学生能够将艺术创作中的习惯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察觉因为材料不同而产生的细节变化,以及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这些变化。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发现并处理细节。
四、教学内容和流程安排教学内容1.学生观察3张图片,并从中找出每张图片中的“怪异”之处;2.学生分别用3种不同的材料(如颜料、粉笔、彩纸等)制作一幅画,其中每幅画必须包含图片中的“怪异”之处;3.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互相观察和比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流程安排1.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2.观察图片(10分钟):为学生展示3张图片,并引导学生寻找每张图片中的“怪异”之处;3.制作作品(30分钟):让学生分别用3种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幅画,其中每幅画必须包含图片中的“怪异”之处;4.互相交流(15分钟):学生互相观察和比较自己的作品,并讨论各自的创作方法和心得;5.总结(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和创作结果进行评价,并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五、教学评价和反思1.教学评价:本课程通过生动的图片、实际的制作过程和交流互动,不仅让学生体验了不同材料的质感和特性,还提高了学生的细节观察和创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进一步促进了班级的融合;2.反思: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发现并处理细节,需要教师在指导时针对这一点进行反复强调,并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体验和探索。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b24421b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9.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5. 这个地方有点怪》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这个地方有点怪》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不和谐元素,并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一个充满不和谐元素的场景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
他们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也已经掌握了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创作等环节,完成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不和谐元素,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不和谐元素,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和谐元素,并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进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欣赏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画纸、画笔、美术教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充满不和谐元素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分析:学生分组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不和谐元素,讨论其原因和影响。
3.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对比、夸张等手法,并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创作技巧。
4.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这个地方有点怪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地方,并进行美化装饰。
2、培养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
2.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
教学准备:
1、欣赏作品“汽车家”,教师范画“手套家”。
2、构线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出示作品提问:画家把未来的家园想象成什么样子的?
2、你如果是小画家,你想把未来的家园设计成一幅怎样的美景图呢?为什么?
1、示范教师范画
提示:手套家,每个手指是一间美丽的房间。
手套家安在大树林里,周围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又有许多果树,随时可以吃到美味的水果。
是个幸福、快乐的家。
二、创作要求
你们把心目中未来的家园画下来,并让老师和其他同学都知道你设计的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尝试。
2、提醒学生把画画纸画满。
3、指导学生能大胆画。
四、引导评价
你设计的未来家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这样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