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合集下载

2011~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顾

2011~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顾

2011~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顾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哈鲁昂(Serge Haroche)和美国物理学家大卫·温兰德(David Wineland),以表彰他们在单个光子和离子量子控制方面的开创性实验,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François Englert)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的提出和预言,揭示了基本粒子的质量来源机制,为揭示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物理学家赤松弘和横川俊男,以表彰他们对发展蓝光激光二极管技术的贡献,使得蓝光光源可以应用于高密度光存储和高亮度白光 LED 等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光电子学和光学设备的发展。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日本物理学家梶田隆章、加拿大物理学家艾瑟尔·马克札姆(Arthur B. McDonald),以表彰他们在中微子振荡实验方面的重大发现,证实了中微子具有质量,为揭示中微子的性质和宇宙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英国裔美国物理学家大卫·索尔文(David J. Thouless)、美国物理学家J. Michael Kosterlitz和英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威尔切克(F. Duncan M. Haldane),以表彰他们对拓扑相变和拓扑物态的理论研究,为新型拓扑材料和量子计算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美国物理学家雷斯·巴罗什金(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尼克(Barry C. Barish)和加拿大物理学家考伯恩·莱肖(Kip S.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探测领域的重大突破,发现了由黑洞合并和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全新篇章。

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_有关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讲解

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_有关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讲解

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关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2010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 安德烈 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有关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封面是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曼彻斯特大学校园内的合影.海姆1958年生于俄罗斯索契,现年51岁,拥有荷兰国籍;而诺沃肖洛夫年仅36岁,拥有英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是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人都在俄罗斯出生和长大,均毕业于莫斯科理工大学,并且是师生关系.相信我刊读者对二维材料石墨烯都不会感到陌生,二三年来#物理通报∃刊发了多篇关于石墨烯研究最新进展的报道,在颁奖前夕的2010年第10期还发表了有关报道.在瑞典皇家学院向大众介绍石墨烯的材料中说:!这是世界上最薄的,最坚固的材料.作为导体,它的导电性能像铜那样好;作为导热材料,它胜过目前已知的所有其他材料.它几乎完全透明,但又封闭性极好,那怕是最小的氢原子也不可以从中穿过%%这张近乎完美的网只有一层原子那么厚,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形同做小鸡笼子的六角丝网.∀[1]2004年10月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S cience ∃发表第一篇关于石墨烯的论文,这篇文章迅速在全球引起强烈的反响.关于它的研究工作从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上爆发性地展开,并越来越热.近期#纳米科技∃上发表的论文有近14是有关石墨烯的.石墨烯由石墨制得,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人们平常所用的铅笔中就含有石墨,石墨是种并不引人注目的寻常材料,人们也早就知道石墨有片层结构,但在海-诺之前并没有人得到过石墨烯.1mm 厚的石墨片是由3000000层石墨烯堆叠在一起,在把它分成3000000片之前它就是石墨片而不是石墨烯.只有把石墨片一层层分开,不断分开直到分无可分时,石墨烯才展露出它神奇的面貌.1 神奇的透明胶2008年8月,海姆在接受科学观察网站(www.science w atch.co m )专访时,讲述了他们当初如何制造石墨烯的故事[2].当时,海姆买了一大块高定向热解石墨,这是一种纯度非常高、通常用于分析的石墨材料.海姆把它交给了他新来的一位中国博士生,并给了他一台非常高级的抛光机,希望他能制作出尽可能薄的薄膜.三个星期过后,这位博士生拿着一个培养皿告诉海姆说做好了.海姆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底部的石墨斑,发现那足有10 m 厚,相当于1000层石墨烯的厚度.海姆于是问他,能不能磨得再薄一些?他告诉海姆,那还再需要一块石墨.要知道这种石墨每块大约要花300美元.海姆承认自己当时的态度可能不太好,于是,那位中国博士生对他说:!既然你这么聪明,那你就自己试试吧.∀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去做了,他们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因为石墨具有完整的层状解理特性,可以按层剥离.于是,他们用透明胶带在石墨上粘一下,这样就会有石墨层被粘在胶带上.再用一条新胶带,粘一下再拉开,这样,两段胶带都粘有石墨层,石墨层又变薄了.如此反复多次,胶带上的石墨层薄到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时,石墨层也就变成了石墨烯.大家可以算一下,假设是前文提到的1mm 厚的石墨片,每次都是均匀地分开成两层,那么大约要用透明胶粘多少次之后能得到石墨烯呢?海姆对此有一句话!在手边往往就有一些很简单的但很管用的实验和发现∀.2 磁悬浮青蛙和周五狂热兴趣实验说起来海姆还得过一个!诺贝尔奖∀,那是2000年10月5日晚,第十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哈佛大学桑德斯礼堂举行.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迈克尔 贝里和荷兰内梅亨大学的安德烈 海姆,因!磁悬浮青蛙∀的研究而共同获得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2由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的研究纪事∃主办的搞笑诺贝尔奖,从1991年开始,每年10月上旬也就是在诺贝尔奖颁布之前颁布.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的搞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将按照!乍看很搞笑,之后却令人深思∀的评奖原则,评选出涵盖了诺贝尔奖的10个奖项的获奖人.海姆在接受诺贝尔基金会网站电话采访时提到了此事.海姆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他说有些研究人员从读博士学位起被导师领入一个领域,从此一生都从事相近的研究,但他不是.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做事风格,海姆说他从来不会很长时间都一直从事单一的研究内容,他总在进行一个项目的同时考虑在这个领域还有没有其他的相关的事情,利用现有的研究设备还可以搞点什么.虽然这样的尝试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都会失败,但他一直坚持!周五晚间实验∀搞一些纯兴趣的东西.!飞行青蛙∀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是模拟壁虎爪子搞的爬墙装置.很幸运,石墨烯也是其中之一,一百次!手边实验∀中成功的那一次.诺沃肖洛夫在接受同样的采访时,正巧在进行一个实验.他对记者说:!海姆是个神奇的物理学家,我得说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记者让他描述一下他的实验室,他说那就是个狂热之地.!人们认为我们在做物理,实际上我们没有,我们在做科学,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研究兴趣要远远比那些特定的物理学领域或者物理学本身宽泛得多,海姆称之为周五晚间实验,实际上就是我们在那里做一些疯狂的事情,石墨烯就是其中之一.∀据诺沃肖洛夫的说法,用透明胶带分离石墨烯就是想看看到底石墨能分离到什么程度,纯粹的周五晚间狂热实验.然而在分离成功后,顺手拈来进行的一系列测试,让他们非常吃惊地发现石墨烯是一种不同于以前任何材料的!奇迹材料∀.记者问诺沃肖洛夫,海姆有个!臭名昭著的恶习∀就是频繁变换研究领域,为何在石墨烯这个领域一进去就是6年.对此诺沃肖洛夫说他们!非常不幸∀地因为兴趣所至陷了进去.3 阿拉斯加淘金者 海姆海姆对他在发现石墨烯之后的5年里的工作有一个描述!我就像杰克伦敦笔下的阿拉斯加淘金者,在一大片旷野里用小棍插出自已的地盘,然后闷头挖金子.∀他之所以能在石墨烯领域一去五六年就是因为石墨烯的应用实在是太广泛了.作为一名!淘金者∀现在他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石墨烯液晶显示、超敏感化学传感器和石墨烯晶体管.当石墨烯的研究迅速升温后,海姆拥有了数量众多的竞争者,不过他说在最初的3年还是很轻松地在很多的地盘上插上了写着海姆名字的小棍.虽然目前在这个领域有成千上万的研究者在努力淘金,但他目前还没有从这个拥挤的研究领域中转移出去的打算.例如在超敏感化学传感器领域,从物理到化学的知识跨度绝不小于从飞行青蛙到石墨烯,因此他对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还远远没到失去新鲜感的地步.4 梦想中的世界关于石墨烯可能的应用研究人员们给予了极高的关注,真的都像是一群淘金者那样试图在旷野中圈出一块金矿,虽然大部分的尝试对我们来说就像是科幻,但很多项目已经在付诸实践,就像海姆和诺沃肖洛夫正在做的那些研究.石墨烯的导电能力被寄予了厚望,良好的电和热的传导能力,超强的强度,人们期待在将来制造出高效、轻质、高强度的石墨烯电缆,其结果将是革命性的,输电线将由铜线时代进入碳线时代.石墨烯晶体管被认为最有希望超越和取代硅晶体管而成为未来计算机的核心,高速、低能耗、体积进一步小型化的碳基集成电路将使未来的计算机有远超现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计算机将由硅时代进入碳时代.石墨烯超高的强度,可以制造出更坚固的复合材料,用之取代铝材,飞机可以变得更轻,飞得更远,更加安全.取代钢材制造汽车,建筑楼房%%制造人造卫星%%制造纸一样薄的移动电话%%制造太阳能电池%%石墨烯的发现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但谁也无法预言石墨烯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包括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当记者问及海姆石墨烯研究的未来时,他开玩笑地说他只能预言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无论如何!机会仅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大脑∀.参考文献1 T he R oy al Sw ed ish A cade m y of S ciences.the N obel P riz e i nPhys ics f or2010,Inform ation for the P ublic.N obelpr ize[w eb]2 马文方.石墨烯:透明胶带成就的诺贝尔奖.中国计算机报,2010-10-25(40)吴江滨 编译3。

石墨烯发明者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发明者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发明者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仅有一个原子厚。

自那时起,石墨烯迅速成为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热门话题。

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寸小于10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

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1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

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1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

因此,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

成果解读:石墨烯--二维碳的奇妙世界碳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有着独特的性质,是所有地球生命的基础。

纯碳能以截然不同的形式存在,可以是坚硬的钻石,也可以是柔软的石墨。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指向的,是碳的另一张奇妙脸孔:石墨烯。

想象有那么一张单层的网,每一个网格都是一个完美的六边形,每一个绳结都是一个碳原子。

这张网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可以说没有高度、只有长宽,是二维而不是三维的。

这就是石墨烯,它是二维的碳,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一种正为物理学和材料学带来许多新发现的东西。

由于这种材料是从石墨中制取的,而且包含烯类物质的基本特征--碳原子之间的双键,所以称为石墨烯。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层与层之间附着得很松散,容易滑动,使得石墨非常软、容易剥落。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

科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就对类似石墨烯的结构进行过理论研究,但在此后很长时间里,制取单层石墨烯的努力一直没有成功,有人认为这样的二维材料是不可能在常温下稳定存在的。

2004年10月,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推翻了这种认知。

2010年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发明者斩获物理学奖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报道员孙锲记者吴平)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籍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拥有英国与俄罗斯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宣读了获奖者名单及其获奖成就。

他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制备出了石墨烯材料,并发现它所具有的非凡属性,向世界展示了量子物理学的奇妙。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名评选委员伦德斯特伦和德尔信对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

他们说,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利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这种材料仅有一个碳原子厚,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

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

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

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

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的研究成果不仅带来一场电子材料革命,而且还将极大促进汽车、飞机和航天工业的发展。

2010年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奖

2010年诺贝尔奖作者:专业:引言: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发明家阿·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

其奖励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举行颁发仪式。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六项奖。

1、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兹[摘要]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4日报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4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

罗伯特·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

二战中服完兵役后,他进入威尔士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学习生物学,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为小鼠胚胎发育。

1958年他成为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始了对人类授精过程的研究。

从1963年开始,爱德华兹相继在剑桥大学和Bourn Hall诊所(世界首个试管授精中心)工作。

Bourn Hall由爱德华兹和Patrick Steptoe所建立,爱德华兹担任其研究主任多年。

爱德华兹同时还是授精研究领域多本顶尖期刊的编辑。

爱德华兹目前是剑桥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因为在人类试管授精(IVF)疗法上的卓越贡献,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的贡献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包括全球超过10%的夫妇在内的人类因此获益匪浅。

“试管婴儿”是伴随体外授精技术的发展而来的,最初由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合作研究成功的。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于1978年7月25日23时47分在英国的奥尔德姆市医院诞生。

“试管婴儿”一诞生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也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的途径。

“试管婴儿”是让精子和卵子在试管中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再把它(在体外受精的新的小生命)送回女方的子宫里(胚卵移植术),让其在子宫腔里发育成熟,与正常受孕妇女一样,怀孕到足月,正常分娩出婴儿。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10年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10年物理学奖

2010年12月10日第一百一十届诺贝尔奖颁发物理学奖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获奖。

安德烈·海姆安德烈·海姆(AndreGeim),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

父母为德国人,1958年10月出生于俄罗斯西南部城市索契,拥有荷兰国籍。

1987年在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学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在校工作三年后在英国和丹麦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现受聘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94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担任副教授,也是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名誉教授。

他于2001年加入曼彻斯特大学任物理教授。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海姆发表了超过150篇的顶尖文章,其中很多都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

简介安德烈·海姆[1]安德烈·海姆[1]他科研当中最受瞩目的就是2004年在曼彻斯特大学任教期间他和康斯坦丁发现了2维晶体的碳原子结构,也就是著名的石墨烯。

到目前为止他杰出的研究工作已经使他获得了无数的奖项。

其中包括2007年的MottPrize和2008年的EurophysicsPrize。

2009年4月他还获得了KörberEuropeanScienceAward。

2010年获得皇家学会350周年纪念荣誉研究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石墨烯之前,早在2000年他还获得“搞笑诺贝尔奖”——通过磁性克服重力,让一只青蛙悬浮在半空中。

10年后的2010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过诺贝尔奖和搞笑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2] 安德烈目前是曼彻斯特大学Langworthy研究教授也是曼彻斯特大学纳米科技中心主任,之前拥有此荣誉头衔的人包括发原子裂变的卢瑟福爵士,卢瑟福于1907-1919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工作,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安德烈·海姆说:“对于研究人员来讲,诺贝尔奖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究 者 用普 通 胶带 从 石 墨 中将其 提 取 。 姆 5 海 2 岁 . 沃 肖洛 夫 才 3 诺 6岁 , 两人 都 出生 于 俄 罗
斯 他 们 揭示 石 墨 烯具 有 与量 子效 应 相 关 的
非 凡 属性 。 石 墨 烯这 种 材 料 具 有 许 多优 点 : 是 至 它 今 经 检 测 的 室 温 下 最 好 的导 体 及 强 度 最 好
以表 彰 二 人 对 二 维 材 料 石 墨 烯 R si,Gem,5 ,a d No oeo ,js 3 , 诺 沃 肖洛 夫 , us a i 2 n v slv u t 6
s o d t a ga h n h s n s a rp r h we h t rp e e a u u u l p o e —
5 p o et 性 , 质 。 . rp ry特 性
c n b s d c i s Bu ni t e U. r — o —ae hp . tu t h K. e l
No e:1 rc r— ra ig 破 纪 录 的 。 ts . e odb e kn
te r l t d t u n u e f c s i s e a e o q a t m f t . e
Gr p e e s mae a o ma y u 维 形 式 。 碳 的 扁 平层 次 即 石 墨烯 , 两 位 研 a h n i a tr l f i n s — 这
sn e b e s d t k e od b e k n ic e n u e o ma e r c r — r a i g
ta sso s a d sr t h e e to e .Or i r n it r n te c y l c r d s d. n r o c l d p n i l a 。i g a h t , a a y s —al e cl e d s r p i e e

2010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0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0诺贝尔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奖揭晓仪式于10月4日起陆续举行。

与2009年相同,本年度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

获奖名单:
1、生理学或医学奖:格林尼治时间4日9时30分(北京时间4日17时30分)(罗伯特·爱德华兹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物理学奖:格林尼治时间5日9时45分(北京时间5日17时45分)(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化学奖:格林尼治时间6日9时45分(北京时间6日17时45分)(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铃木章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学奖)。

4,文学奖:格林尼治时间7日11时(北京时间7日19时)(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5、和平奖:格林尼治时间8日9时(北京时间8日17时)。

(美国的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
6、经济学奖:格林尼治时间11日11时(北京时间11日19时)。

(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戴尔·莫特森,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7、生物学奖:格林尼治时间18日12时(北京时间18日20时)。

(美国生物学家安德鲁萨奥斯,查理霍德,爱丁马克奥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获奖
安德烈·盖姆
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graphene)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

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荷兰公民。

1958年出生于俄罗斯索契。

1987年从俄罗斯科学院固态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介观科学与纳米技术中心主任。

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及皇家学会2010周年纪念研究教授。

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英国和俄罗斯公民。

1974年出生于俄罗斯下塔吉尔。

2004年从荷兰内梅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及皇家学会研究员。

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看似普通的一层薄薄的碳,缔造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向世人展现了形状如此平整的碳元素在量子物理学的神奇世界中所具有的杰出性能。

作为由碳组成的一种结构,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不单单是其厚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小,而且其强度也是非常高。

同时,它也具有和铜一样的良好导电性,在导热方面,更是超越了目前已知的其他所有材料。

石墨烯近乎完全透明,但其原子排列之紧密,却连具有最小气体分子结构的氦都无法穿透它。

碳——地球生命的基本组成元素——再次让世人吃惊。

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是从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墨中发现石墨烯的。

他们使用普通胶带获得了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一小片碳。

而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如此薄的结晶材料是非常不稳定的。

然而,有了石墨烯,物理学家们对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二维材料的研制如今已成为可能。

石墨烯的出现使得量子物理学研究实验发生了新的转折。

同时,包括新材料的发明、新型电子器件的制造在内的许多实际应用也变得可行。

人们预测,石墨烯制成的晶体管将大大超越现今的硅晶体管,从而有助生产出更高性能的计算机。

由于几乎透明的特性以及良好的传导性,石墨烯可望用于透明触摸屏、导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的制造。

当混入塑料,石墨烯能将它们转变成电导体,且增强抗热和机械性能。

这种弹性可用于制造新型超强材料,质薄而轻,且具有弹性。

将来,人造卫星、飞机及汽车都可用这种新型合成材料制造。

今年的获奖者在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

36岁的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最初在荷兰以博士生身份与51岁的安德烈·盖姆开始合作。

后来他跟随盖姆去到英国。

不过他们两人最初都是在俄罗斯学习并开始物理学家生涯。

现在他们均为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

爱玩是他们的特点之一,玩的过程总是会让人学到点东西,没准就这么着中了头彩。

就像他们现在这样,凭石墨烯而将自己载入科学的史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