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参考教案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参考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乘加、乘减的卡片、图片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教具,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
(2)出示乘加、乘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探究新知(1)乘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加的概念。
② 讲解乘加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③ 学生进行乘加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减的概念。
② 讲解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③ 学生进行乘减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交流答案。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实际问题。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并进行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进行签字。
七、板书设计课题:乘加、乘减1. 乘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乘加混合运算a. 引导学生观察乘加混合运算的算式,发现其特点。
b. 讲解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c. 学生尝试计算乘加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点评并指导。
(2)乘减混合运算a. 引导学生观察乘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发现其特点。
b. 讲解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c. 学生尝试计算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解决实际问题a. 出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b. 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2)趣味数学活动设计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相关的趣味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3.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9乘加、乘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9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乘加、乘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强调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乘加、乘减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加强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乘法口诀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乘法算式,让学生快速回答,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常考乘加乘减应用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常考:《乘加乘减应用题》1、有8只小兔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了4个萝卜,中途有3只小兔偷吃了6个,它们一共还有多少个萝卜?8×4-6=26(个)答:它们一共还有26个萝卜。
2、月月有50元钱,买6本书,每本书4元,应找回多少元?50-6×4=26 (元)答:应找回26元。
3、月月、小青、小明、小敏每人都有8支铅笔,小丽有9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4×8+9=41(支)答:他们一共有41支铅笔。
4、小火车有5节车厢,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坐6个人,还有一节坐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4×6+5=29(人)答:一共有29人。
5、每名学员需要9张画纸,画室有4名学员,已买了30张,还差多少张?4×9-30=6(张)答:还差6张。
6、每排种9棵槐树,种了4排多3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槐树? 9×4+3=39(棵)答:一共种了39棵槐树。
7、有4盘苹果,其中有3盘是每盘4个,还有一盘只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4+3=15(个)答:一共有15个苹果。
8、有5盆花,其中4盆每盆有2朵花,还有一盆只有一朵,一共有多少朵花?4×2+1=9(朵)答:一共有9朵花。
9、二(1)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9人,其女生有28人,男生有多少人?6×9-28=26(人)答:男生有26人。
10、4名同学去看电影,学生票每张9元,他们又买了22元爆米花,一共花多少?9×4+22=58(元)答:一共花58元钱。
11、老师给9名小明友每人2个气球后,还剩7个气球,老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9×2+7=25(个)答:一共有25个气球。
12、有5束气球,有4束每束3个气球,还有一束只有2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4×3+2=14(个)答:一共有14个气球.。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4.2.3《乘加乘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 通过实例引入乘加乘减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发现乘加乘减的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提升-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乘加乘减,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探究新知、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4.2.3《乘加乘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的复习过渡到乘加乘减的学习,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购买多个相同物品的总价,然后提出如果再买一些其他物品,总价该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第五课时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五课时。
本课时主要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3.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2. 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难点:1. 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笔、算盘(可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假设有一个水果摊,每个摊位上有3个苹果,现在有2个摊位,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解释乘加、乘减的含义。
乘加是指在多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基础上,再乘以另一个数;乘减是指在多个相同减数的差的基础上,再乘以另一个数。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来讲解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例如,如果有4个3,每个3乘以2,应该如何计算?答案是4乘以2,等于8。
4. 随堂练习:(1)5个4乘以3等于多少?(2)6个4乘以2等于多少?5.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加、乘减的应用。
例如,如果有3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4个苹果,现在又增加了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还是4个苹果,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实际问题。
每个小组找一个例子,并解释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加:4个3,每个3乘以2= 4 × 2= 8乘减:5个4,每个4减去1= 5 × (4 1)= 5 × 3= 15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2. 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乘加、乘减》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乘加、乘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7课《乘加、乘减》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到具体事物的干扰,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乘加、乘减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乘加、乘减的知识。
4.交流分享: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总结提升:对乘加、乘减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乘加乘减》人教版
2.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3.相关练习题及拓展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习《乘加乘减》,使学生能够:
1.增强数感,理解乘加、乘减在数学表达中的意义,形成对乘法运算的深入认识;
2.发展符号意识,熟练运用乘加、乘减符号进行运算,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或者举例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用更多、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最后,我觉得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乘加乘减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顺序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乘加乘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乘加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加上另一个数;乘减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减去另一个数。它们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明买了3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的价格是5元,他又买了2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2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3×5+2×2=17)这个案例展示了乘加乘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确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应加强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加、乘减》主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应用,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例题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教具、实物等。
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并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乘加、乘减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进行计算。
如“小明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乘加、乘减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5课时 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新知
2×7=14(个)
4×7=28(个)
2×7=14(个)
28+5=33(个)
14+14+5=33(个)
7×4=28(个) 28+5=33(个)
探索新知
2×8=16(个)
4×8=32(个)
8×4=32(个)
2×8=16(个)
32+1=33(个) 32+1=33(个)
16+16+1=33(个) 32<33 坐得下。
探索新知
源于“典中点”的基础导学练
1. 育才小学二(1)班有男生18人,女生16人。他们一起去学校小 礼堂听以“感恩”为主题的报告,能坐下吗?
总人数:
座位总数:
18 +16 =34 (人) 8×4+5=37 (个) 或4×9+1=37(个)
37 > 34 口答:能坐下。
探索新知
源于“典中点”的基础导学练
辨析:理解种的杨树比松树少15棵,用减法。
课堂总结 源于“点拨”学方法
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求出比较的两个量,
然后再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5、6题。
探索新知
问题:1.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地说说自己的想法? 2.谁的算法和上面的六种算法都不一样?
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 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 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
探索新知
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
2×8=16(个) 2×8=16(个) 16+16+1=33(个)
当堂练习 源于“典中点”的应用提升练
2. 天天一共有 30个车轮,他能组装出一列有7节车厢的小火车 吗? 4 +4×7=32(个) 30 < 32 口答:他不能组装出一 列有 7 节车厢的小火车。
乘加乘减两步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
乘加乘减两步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两步解决问题的含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意义。
2. 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及意义,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问题的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加乘减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乘加乘减的概念及意义。
2. 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问题的列式及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加乘减问题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乘加乘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提高。
本节课通过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意义、列式及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乘加乘减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加、乘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乘加、乘减(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乘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加的概念,并学会乘加的运算方法。
(2)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减的概念,并学会乘减的运算方法。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生活中的乘加、乘减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4. 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乘加、乘减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因为这是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概念和运算方法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一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讲解新课部分,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理解乘加、乘减概念的同时,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乘加和乘减。
1. 乘加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场景,如购买水果、分配零食等,让学生理解乘加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乘加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并能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但对乘法运算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乘加、乘减的概念及其运用。
2.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实践中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购物、旅游等场景。
2.准备乘加、乘减的练习题,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从而引出乘法运算。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乘加、乘减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乘加、乘减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律。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问。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复杂的乘加、乘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的概念及其运用。
乘加乘减-解决问题近百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的80道乘加和乘减的数学应用题及计算题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
松树多少棵?2.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玻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
有多少同学擦玻璃?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
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4.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
三年级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4倍。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多少棵?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7.工厂买来一批原料,用去30吨,剩下65吨,这批原料共多少吨?8.红花有6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蓝花比黄花多27朵,蓝花多少朵?9、迪迪有98枚邮票,送给小强26枚,又送给小雨39枚,迪迪送出多少枚邮票?10.菜市场有黄瓜25千克,西红柿5筐,每筐6千克。
菜市场有黄瓜和西红柿多少千克?11、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12、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13、一条大毛巾38元,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14、小红家买了一箱红富士,吃了18个,还剩26个,一箱红富士原有多少个?15、小兰买8本练习本,每本5角,一共用了多少元钱?16、老师布置了80道口算,小新做了69道,大约还剩多少道?17 小明每月存4元钱,半年共存了多少钱?18 同学们做纸花,红纸、白纸、黄花各6朵,共做了多少朵花?19 笼子里装了5只兔子,它们一共有多少只脚?20 小红家有2个大鱼缸和1个小鱼缸,每个大鱼缸养了6条金鱼,小鱼缸里养了3条金鱼,小红家共养了多少条金鱼?21 学校买了6袋皮球,每袋5个,共买了多少个皮球?22 一件衣服钉5个扣子,3件衣服需要多少颗扣子?23 二(1)班教室里每组有5张桌子,4组一共有多少张桌子?24 有两个花瓶,一个花瓶里插6朵花,另一个花瓶插4朵花,两个花瓶一共插多少花?25 学校操场上有两排杨树,每排6棵,一共有多少棵?26 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支,一共用了多少元钱?27 一张桌子4条脚,8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28 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29 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30 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个角,一共有几个角?31、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3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33、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6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34、长安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35、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36、妈妈买8个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3倍,问妈妈买了多少个梨?37、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38、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16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39、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40. 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蛋糕7元,30元钱够吗?41、有75张白纸,每8张订成1本,最多可以订几本?42、有45只皮球,每只筐里放8只,可以放几筐?还剩几只?43、用20元钱,买2枝钢笔,钢笔每枝9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出示课本[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3443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
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
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
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
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
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教师小结。
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加乘减基础运算
1、括号里能填几?
9×()<544×()<1672>()×9()×6<41()×5<3512>5×()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546×()<1724>()×8()×8<47()×9<6437>()×6
3、改写算式
(1)5+5+5+5+5+5=()×()8+8+8+8+8=()×()
(2)3×8=()+()+()7×3-7=()×()
(3)9+9+9+9+9=()×()6×8+6=()×()
(4)8+8+8+8-5=()×()+()7+7+7+7+3=()×()+()
()×()-()=()×()-()
()×()=()×()=36()×()=()×()=18()×()=()×()=24()×()=()×()=16
应用并解决问题
1. 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
问吃了几个桔子?
2. 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3. 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4. 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5. 兄弟俩各有80元,哥哥用去了45元,弟弟用去了38元,谁剩下的钱多?多多少元?
6. 商场有冰箱76台,上午卖出18台,下午又卖出24台,商场还有多少台冰箱?
7. 兔妈妈给四只小兔分萝卜,每只分7,还剩下6个,原来有多少个?
8. 上衣是裤子的6倍,裤子8元,一件上衣多少钱?一套衣服共多少元?
9. 一本故事书有80页,小明昨天看了35页,今天把它看完了。
今天看了多少页?
10. 妈妈给我买了两袋巧克力,每袋里都有5个,我吃了4个,还剩下多少巧克力?针对以上10道题,每题再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可以自行增加条件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