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课时

合集下载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第二课时眼与视觉)

感受器和感受器官(第二课时眼与视觉)
视网膜
含有许多对光线 敏感的细胞,能 感受光的刺激
视 神 经
玻璃体
透明,有弹性, 像双凸透镜,能
折射光线
晶状体
透明胶状物质
二、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眼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功能
眼 外膜 角膜、巩膜
支持和保护眼球
球 壁
中膜
脉络膜、虹膜、 睫状体
营养眼球和调节 光线
内膜 视网膜
光感受器
内 房房水水——稀薄的液体
远 视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 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后方
矫 正
近视
2024/7/17
26
远视
2024/7/17
27
近视眼的预防
•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 确,眼与书的 距离要在33厘 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 使用电脑1小时后 要休息一下,要 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 力,认真做眼 保健操。
侧看东西
• 预A:
肝脏、鸡蛋、 菠菜、豌豆 苗
色盲
2024/7/17
34
预防红眼病
你知道吗?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 急性流行性结膜炎。常在春夏季暴发流行。 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
• 发病后,眼红、畏光、灼热感、眼皮肿痛
— 容

晶状体
一个小巧而富于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
玻璃体——较脆弱的胶冻状物
快问快答
• 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这是由 眼球的什么结构决定的? 虹 膜
• 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通常所说 的“眼白”是什么结构巩 ?膜
•眼睛里能够折射光线的是什么结构?晶状体 •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什么部位? 视网膜

七年级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七年级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功能
感受器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 经信号,传递给神经系统,进而 引发相应的生理反应。
感受器的分类
01
02
03
04
化学感受器
能够感受化学刺激,如气味、 味道等,常见于口腔、鼻腔等 部位。
机械感受器
能够感受机械刺激,如压力、 振动等,常见于皮肤、关节等 部位。
温度感受器
能够感受温度刺激,如冷、热 等,常见于皮肤、口腔等部位 。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信息传递
01
02
03
信息传递方式
感受器接收到的信息通过 神经系统的传递,最终到 达大脑进行处理。
传递速度
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慢直接 影响到生物体对外界刺激 的反应速度。
信息整合
大脑对来自不同感受器的 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 完整的感知印象。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适应性
适应外界环境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能够随 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逐渐 适应,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为反应。
生态平衡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维持生态平 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动物通过 感知天敌的存在来避免被捕食。
物种交流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也是生物之间 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如视
觉、听觉和化学信号等。
06
实验:观察和探究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功能
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准备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探究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 功能,了解生物体如何接收外界刺激 并作出反应。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器官
总结词
嗅觉感受器能够检测和传递外界的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刺激,嗅觉器官则负责接收 这些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详细描述
嗅觉感受器是位于鼻腔内的嗅细胞,它们能够检测到气体的浓度和特征,并将其 转化为神经信号。嗅觉器官还包括鼻腔内的其他结构,如鼻甲和鼻腔粘膜等,它 们共同作用将气体的刺激传递到嗅细胞,进而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2.设计一个小实验,模拟感受器的工作原理,要求实验过程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感受器的作用。
3.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的疾病,如色盲、近视等,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并撰写一篇科普短文。
2.听觉:讲解耳朵的结构,如外耳、中耳、内耳,阐述声波如何被耳朵接收并转化为听觉信号。
3.嗅觉:介绍鼻腔和嗅觉细胞,解释气味分子如何与嗅觉细胞结合,产生嗅觉。
4.味觉:讲解舌头上的味蕾,以及不同味觉的传递过程,如甜、酸、苦、咸、鲜等。
5.触觉:阐述皮肤上的触觉感受器,以及触觉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b.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c.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5.教学拓展:
a.鼓励学生参加科普活动,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前沿研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b.开展生物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过程。
2.掌握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生物体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适应环境、保护生物体方面的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分类、功能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过程,以及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适应环境和保护生物体方面的意义。

七年级下感觉世界第一课时

七年级下感觉世界第一课时

茶和咖啡
糖和盐 金属块和木块 红色花和黄色花
2、人如果没有痛觉,对我们的身体有害 还是有益,为什么? 答:有害,因为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 感知对身体的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 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人 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
感觉器官
眼 耳
鼻 口
感受器
视觉感受器
听觉感受器
嗅觉感受器 味觉感受器 冷热觉感受器、触觉感 受器、痛觉感受器
嗅觉
味觉
冷热觉、触觉、痛觉
皮肤
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 些?大家结论都相同吗?
2.小明为什么要戴着耳机欣赏音乐? 答:不仅可以专心,而且也可以避 免影响旁人,是一种文明行为。
皮肤分哪几层?有什么功能? 反应痛感的 神经末梢
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 力触试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 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 (不能太用力)
交流合作:请同学们将 两个实验的现象,加以 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 有_____功能,哪个部位 皮肤最敏感?
皮肤的感觉功能
触觉 ——指尖 冷觉 热觉 ——手背 痛觉 ——感受对身体损伤 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
形成感觉
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 感觉外界世界。 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 觉、痛觉。
1、你用什么方法来辨别以下这些物质?
物质 粗沙和细沙
方法
用眼观察,用手触摸(利用视觉 和触觉) 气味不同(利用嗅觉)或在口中 品味(利用味觉) 放在口中品味(利用味觉) 用手触摸、用眼观察(利用味觉 和视觉) 用眼观察(利用视觉)
表皮
感受触 摸的触 觉小体
真皮
皮下组织
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热敏小体
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个闭上双眼, 将双手往后放,另一同学放个种各样的物 品让他摸。通过手的触摸,说出物体的形 状、大小、表面的粗糙程度、材料、及物 品的冷热程度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觉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觉和感觉器官》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份关于感觉器官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期间教师可提供必要的辅导和解答。
3.练习题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相互检查答案,共同讨论错误之处。
4.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和重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感知小游戏,激发学生对感觉的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知识传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感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重点突出视觉和听觉系统。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感觉实验,如光暗适应实验、声音频率测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知识巩固: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答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感觉和感觉器官》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我的感觉体验”的短文,描述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感觉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要求:不少于300字,内容真实,条理清晰。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一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例如,探究光线的强度对视觉感受的影响,或声音的频率对听觉感受的影响。要求:实验设计合理,操作步骤明确,数据记录完整。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觉器官的奥秘。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感觉和感觉器官的生理机制。
3.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4.加强团队合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共同成长。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感觉世界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感觉世界

课堂练习
1. 当手被麦田里的麦芒刺到时,手会立即缩回,在此过程 中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D( )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课堂练习
2.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 意义最大的是B( )
A. 冷觉 B. 痛觉 C. 触觉 D.热觉
课堂练习
3.下列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D ) A.眼 B.鼻 C.耳 D.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具有接受热觉、冷觉、触觉、痛觉刺激
C.无味 D.橘子和草莓混合的味道
冷觉、热觉、痛觉、触觉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分别用人的哪一部分结构或器官来感觉?
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优美?
4.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孩子是否发烧,这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
热觉是感受器感受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
用_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_
想一想
味道
的感觉是_味___觉__
新知讲解
声音
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优美?
用___耳___感觉,产生的感觉 是__听__觉__
哪瓶是米醋?哪瓶是酱油? 用__鼻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 是_嗅__觉___
气味
新知讲解
冷热刺激
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 用_皮__肤___感觉,产生的感 觉是_皮__肤_感__觉
拓展提高
2、医生为病人动手术而实行局部麻醉,在动手术过程中,病人感 觉不到疼痛,但能感觉到手术刀与身体的接触,这说明触觉和痛觉 的感受器不同。
答案:局部麻醉的人不会感到痛,是因为麻醉药对痛觉感受 器起作用,但仍能感觉到手术刀与身体的接触,由此说明触 觉和痛觉有各自的感受器。
课堂总结
1、感觉器官:皮肤、 眼睛、 耳、 鼻 、 舌 2、基本感觉:触觉、痛觉、冷热觉、视觉、、听觉、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PPT

的最后考验。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一次失败,只是证明我们成功的决心还够坚强。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是你是否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能否无怨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
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要成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间的节约。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时间是伟大的导师。时间是一个伟
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辛勤
的悲哀。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集腋
镜头 底片 暗箱的壁 光圈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脉络膜
视觉的形成
1.视觉的形成原理
光 线
眼球折光系统
成像于视网膜
感光细胞接 受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视神经 大脑皮层
产生视觉
想一想
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 体,正常人都能看清?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 曲度如何变化? 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疲劳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1.(2011·菏泽学业考)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
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
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2.(2011·苏州学业考)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 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设计(共3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设计(共3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学设计(共3课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感受器的概念,掌握感受器的基本功能,了解感受器在人体中的分布。
2.学习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3.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途径,培养学生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能力。
4.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方法不够熟悉,可能影响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探究学习。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将其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
3.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协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2.各小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视力检查、听力测试等。
4.课堂小结:总结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生物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1.课后作业:布置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课堂反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相关知识。
2.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第十二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处理练习
教学反思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难点:眼的屈光近视
教学方法
观摩式、启发式、传授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接着提出,沙眼也是危害眼睛健康的常见疾病,指出其危害性,说明病因、表现与预防的措施。
提出耳也是重要感觉器官,我们再来学习有关耳与听觉的知识。
先要学生观察见图,同时也互相观察同学的外耳结构。教师出示耳的结构挂图,简明介绍各部结构与功能,并归纳于板书中。
接着结合见图一步步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并总结成板书内容。
2、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3、为什么要在遇到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第三课时
引入新课
人除了有视觉、听觉外还有那些感觉?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授课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授课课件

想一想
刚进电影院时你会感到伸手不见五指,需要过一会才 能看到周围的人和座位;当你走出电影院时,你会感 到外边太亮了,不由眯起眼睛,这是为什么呢?
虹膜的中间是瞳孔——光入眼的通道 瞳孔在暗处变大,亮处变小,使入眼光线保持合适
辨一辨
巩膜
虹膜 瞳孔
二、视觉是怎么形成的
自主学习: 同学们,你有五分钟的时间看书P82最后一
幸存者长期在黑暗中, 瞳孔扩大,不遮眼阳光 会伤害他的眼睛
本课小结
1.眼球的结构 眼球壁
外膜:角膜、巩膜 中膜: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内膜:视网膜
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视觉
嗅觉
观察
味觉
触觉
听觉
观察发现 观察同桌的眼睛,你能辨认出哪些结构?
大家说说!
四目对视,你发现了哪些结构?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学习课本P81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二分钟后,幻灯片上显示眼球结构模式图,以 小组抢答的方式说出各结构的名称与功能。
眼球的结构
睫状体 1 虹 膜 2 角 膜 3 瞳 孔 4
晶状5体 玻璃6 体
巩7 膜 脉8 络膜 视9 网膜
视10神经
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好? 请说出眼球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角膜 :无色透明,保护瞳孔,透过光线 外膜 巩膜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眼球壁 三膜
虹膜 :有色素细胞,中央的小孔是瞳孔 中膜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使眼内
生了病变?
可能是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1)眼球的结构完好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课时

七年级生物下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课时

第2课时
班级பைடு நூலகம்
科目
生物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耳的结构与功能
2、说明视、听感受刺激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耳的结构”与课件,让学生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耳的结构”立体模型组装培养学生的三维立体观念
3、通过课件演示“听觉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三、耳的卫生保健
由邰丽华的耳聋经历引出耳的卫生保健,并向学生及时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体会残疾人的困难,学会关爱别人。
拓展创新
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2、为什么要在遇到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动手实践
请你们快速组装耳模型,比一比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分组完成组装游戏(如果没有事件分组的话可让学生到前台组装并向学生展示),确立耳的立体结构,为听觉的形成打基础。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适时创设“游戏”这一环节,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可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熟悉耳的各部分的结构。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耳的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2、 通过对聋哑人的介绍,呼吁关心爱护残疾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耳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耳的结构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以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的舞蹈图片,感慨这些舞者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却给别人带来了这么美妙的舞姿,创造了世界上的奇迹,引入耳与听觉
然后让学生根据模型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在讲述外耳廓的功能时,可以加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有什么感觉?生答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进而说明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用手指堵住外耳道,会立即觉得外边传来的声音变小或听不到了,说明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后习题(带解析)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12章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后习题(带解析)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选择题1.下列与保护视力和听力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看书时,书与眼的距离越近越好B.下课后到室外远眺几分钟C.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D.用耳机听音乐,声音不宜过大2.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咀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防止打瞌睡B.帮助呼吸C.保持口腔卫生D.保护鼓膜3. 如图是人耳结构图,图中能将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的是()A. ①听小骨B.②鼓膜C.③半规管D.④耳蜗4.正常情况下,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_____,眼球的前后径_____。

()A.过小过长B.过小过短C.过大过长D.过大过短5. 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近视,其原因是用眼时间过长,使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无法恢复。

该结构是图中的()A. ①角膜B.②晶状体C.③玻璃体D.④视网膜6.手机蓝光是一种可见光,它的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穿透眼球直达眼球内部的感光部位,对其造成伤害。

该部位是()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视神经7.人耳的结构中有听觉感受器的是()A.耳郭B.耳蜗C.鼓膜D.半规管8.我国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以加强全民爱耳意识,关注耳健康。

听觉感受器位于耳的()A.耳廓B.外耳道C.鼓膜D.耳蜗9.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A.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大脑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大脑10.下列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鼓膜能够接受外界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与远眺相比,近距离看书时晶状体曲度更大C.进入黑暗的山洞中,人的瞳孔会扩大D.晕车和晕船与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有关11.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6.3%.认识眼的结构与功能、科学用眼,有利于预防近视。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北师大版
-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眼球模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医生,诊断病例中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意识到在讲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时,我可能过于详细地介绍了每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导致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完全跟上。因此,我计划在未来教学中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法,如使用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结构。
其次,我在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似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紧张而没有积极参与。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我计划在未来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方法,观察模型,探讨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生物伦理: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健康,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伦理观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 各感觉器官在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8.3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教案-2022-2023学年京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8.3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教案-2022-2023学年京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结构基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从结构入手,再结合特点引出功能。

由于内容较多,且需要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安排三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学习眼球的结构并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关键,由此决定了视觉形成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2.练习观察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意识到眼球的重要性,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眼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难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一学生动手实验的愿望强烈,愿意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具备一定阅读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合作的能力,但是科学的观察方法有待加强。

五、教学方法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学生准备:预习教师准备:眼球模型等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第二节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一、眼球的主要结构与功能1.瞳孔:光线的通道,能够开大和缩小,从而调节进入眼球光线的强弱2.晶状体:折射光线(形状如凸透镜)3.视网膜:形成物象的部位,是视觉感受器二、视觉形成的路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作用)——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象)——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这节内容主要介绍人体感受外界刺激和反射活动起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有关知识内容。

由于人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眼与耳,我们通过对眼与耳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来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同时人体也通过其它感受器来感知外界刺激变化,所以也介绍了其它感觉(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教学目标】
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设计】
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指导探究知识点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观察同学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
些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

那么眼
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
的功能呢?
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①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前向后,
由上向下。

观察时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参考
课本P80方法步骤逐步完成。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2前五自然段,了解眼
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③播放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频
④反馈点拨:对照眼球课件,检测学生自主探究
效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

3.出示眼球、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比较、
思考:
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
地方?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
知识点二:视觉的形成
相机成像的原理和眼球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么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又是如何形
成的呢?
1.指导学生对照眼球的结构模型,思考光线进入
眼球的路径。

同桌相互观察,得出
眼睛有眼睑、睫毛,
眼球,肌肉等。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观察模型,拆卸组装;
阅读课本,讨论交流,
观察思考,理解眼球
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得出:瞳孔相
当于照相机的光圈,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
的镜头,视网膜相当
于胶卷。

观察、思考、分析,
得出光线进入眼球的
路径,理解视觉的形
成是在大脑皮层的视
觉中枢。

表演,观察同桌的瞳
孔变化;思考,讨论,
得出瞳孔变化的原
因。

讨论、思考,得出结

谈近视给自己生活和
学习带来的不便。

观察课件掌握近视的
使学生亲身体
验,激发探究欲
望。

使学生自己获
得感知,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培
养动手、观察、
阅读等多种能
力。

培养知识迁移
能力和发散思
维能力。

将抽象知识具
体化、形象化,
突破教学的第
一个难点。

走进生活,亲身
体验,激发学生
的探究热情。

启发学生利用
所学知识解释
生活现象,达到
举一反三,触类
旁通。

使学生认识到
保护视力的重
要性,激发学习
近视成因的兴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一、眼球的结构
外膜:角膜、巩膜
1.眼球壁中膜: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内膜:视网膜
2.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二、视觉的形成
外来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的形成区域(形成视觉)
三、近视和远视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物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做科学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

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