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6
海南省
25
27
28
吉林省
甘肃省
西藏自治区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31
天津市
30
32
青海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批第二批Fra bibliotek体育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小镇
5
11
5
21
5
10
3
18
4
4
4
11
10
8
5
10
5
9
3
4
5
4
3
4
3
3
3
3
3
3
2
3
2
2
2
2
1
10
9
9
9
9
8
9
6
4
8
7
6
5
5
5
5
4
3
3
资料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ꎮ
委ꎬ 相应地发改系统的各级行政单位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
25
导单位ꎬ 为特色小镇规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相对清晰
22
委作为指导单位ꎬ 在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举办了全国特色
24
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ꎮ 尤其是 2019 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
2020 3
1
中国市场 2020 年第 8 期 ( 总第 1035 期)
家体育总局保留了 62 个特色小镇ꎬ 国家林草局暂确定了 50
996 个ꎮ 从上述名单看ꎬ 不同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第四ꎬ 宜居宜游和文化特色是特色小镇的重要切入点ꎮ
广东特色小镇创建导则x-广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特色小镇创建导则x-广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发改区域〔2017〕438号),到2020年全省要建设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
为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现制定本导则。
一、申报要求申报的特色小镇应符合基础条件良好、目标科学合理,创建实施方案可行的要求,符合“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融合的发展理念,促进“产、城、人、文、旅”有机结合,实现“宜创、宜业、宜居、宜游、宜享”发展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特色小镇建设之路,努力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贡献。
具体要求如下:(一)产业“特而强”。
——产业特色鲜明。
每个小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具特色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一镇一主业”。
以新兴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要拥有该产业在国内的龙头企业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相关机构,能形成高端产业链。
——高端要素集聚。
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和高端服务,着力推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重构建科技研发、商务会展、知识产权、质量检测、工艺设计、品牌策划、市场营销、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断提升小镇价值链。
——创新创业活跃。
特色产业类和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应具有较强产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着力培育众创空间或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平台。
历史文化类(综合文旅类)特色小镇应有文化中心或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主题衍生等综合服务和创业创新平台,建立旅游促进机构,完善文化旅游专业服务体系。
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和创业者进驻。
引入一批天使、风投、创投等基金投资。
全域旅游视角下广州特色小镇规划与开发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广州特色小镇规划与开发路径研究卢志海(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摘要:受浙江特色小镇有效建设的影响以及特色小镇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全国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
广州特色小镇建设于2016年10月正式拉开序幕,历经几年的建设实践,广州呈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的特色小镇,成功创建成国家级或省级特色小镇,也遇到一些困惑与问题。
本文在梳理广州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全域旅游的视觉去探讨广州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归纳出全域叠加的产业融合、全域发展的空间布局、全域网格的公共服务、全域遍布的文化体验、全域共享的利益分配五个开发原则,并提出广州特色小镇规划与开发路径及建议,以期为今后广州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全域旅游;特色小镇;规划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F299.2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7—0075—03—、弓[言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产、城、人、文”于一体的特定发展区域,是“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发展空间。
浙江省在2014年底首次提出“特色小镇”概念并进行探索实践。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名单。
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和规划力推特色小镇,牵起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热潮。
短短6年时间,全国已经建成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1089个省级特色小镇,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特色小镇的的建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政府机关公文范文

政府机关公文范文机关工作是公文形成的基础,公文是机关工作的专用工具。
店铺特意为大家提供了政府机关公文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政府机关公文范文1中共路桥区纪委:经20XX年9月15日街道党工委研究,提名我街道蔡洁同志为街道纪工委委员、副书记。
蔡洁,女,20XX年2月出生,20XX年6月入党,本科学历,20XX年8月参加工作。
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担任街道宣传统战干事,20XX年2月至20XX年8月担任街道团委书记,20XX年9月至今担任街道组织干事,工作积极,表现优秀,业绩突出。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中共桐屿街道工作委员会20XX年9月20日政府机关公文范文2中共孝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结合梧桐镇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经镇党委研究,提名王秀娥拟任梧桐镇纪委副书记。
妥否,请批复。
附:王秀娥个人基本情况中共梧桐镇委员会20XX年7月11日政府机关公文范文3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科技元素、文化内涵、生态特色、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呈现产业发展“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小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的鲜明特征。
为加快打造体现河北特点、引领带动区域发展的特色小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一)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特色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新创业,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建设特色小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
特色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的平台。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局。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3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3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事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发改办[2014]190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04.10
【实施日期】2014.04.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3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
的通知
(粤发改办〔2014〕190号)
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委内各处室、各直属单位,省粮食局、省能源局: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于2014年3月7日公示的2013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青年特别奖1项,公示期间未有异议,评定成果和获奖等级已经生效。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13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2014年4月10日附件
2013年度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优秀研究成果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
(1)项目名称:广东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
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蔡木灵谢卓群。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粤办函[2011]459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粤办函[2011]459号](https://img.taocdn.com/s3/m/6375ae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7.png)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粤办函〔2011〕459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我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现将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总召集人:刘昆(副省长)召集人:颜学亮(省政府副秘书长)谢悦新(省农业厅厅长、省委农办主任)成员:林海华(省文明办副主任)余云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元醒(省民政厅副厅长)戴运龙(省财政厅副厅长)杨俊波(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蔡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启文(省交通运输厅巡视员)刘敏(省水利厅副厅长)陈祖煌(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委农办副主任)苏桂芬(省文物局局长)陈祝生(省卫生厅副厅长)陈俊勤(省林业局巡视员)陈良尧(省海洋渔业局副局长)张振林(省旅游局副局长)陈瑞志(省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委农办(省农业厅),承担日常工作。
联席会议不纳入省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相关工作完成后自行撤销。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八月三日——结束——。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门间联席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
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
【法规类别】会议差旅
【发文字号】粤府函[2016]196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7.08
【实施日期】2016.07.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
(粤府函〔2016〕196号)
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
《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粤发改规划〔2016〕32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同意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的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附件: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16年7月8日附件
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门间
联席会议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部署,加强对我省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经省政府同意,参照国家做法,建立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部门间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责
(一)统筹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实施和政策制定落实,。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粤发[2004]7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发布日期】2004.03.28【实施日期】2004.03.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粤发[2004]7号)各地级以上市党委、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中直驻粤各单位:《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二00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实现,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统揽全局,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发展方向,以增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完善城镇功能为关键环节,走大中小城市与中心镇协调发展的有广东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方向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按“五普”统计口径,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65%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达80%左右。
到2010年,本省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就业约830万人。
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三大目标。
(一)生产发展。
——提高经济总量与经济运行质量。
2010年,全省GDP超过2万亿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人均GDP达28600元(约3450美元),其中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不低于58100元(约7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45%,其中珠江三角洲不低于50%。
【地方政策】广东省中山市:特色小镇发展规划编制实操指南(含编制与审批流程)

【地方政策】广东省中山市:特点小镇发展规划编制实操指南!(含编制与审批流程)近期,中山特点小镇建设发展规划有了编制导则,《中山市市级特点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导则》(下简称《导则》)将为中山特点小镇编制规划的内容及审批流程供应引导。
转摘于此,供大家参照学习!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体制第三章:编制内容第四章:成就要求第五章:审议程序第六章:规划实行附件1:《特点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附件2:《特点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观点定义:特点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家产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点家产,集聚高端因素,交融家产、文化、旅行、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
发展特点小镇是推进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动新式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照: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加速漂亮特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建议》(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对于加速推动特点小镇建设的实施建议》,联合实质状况,规范《特点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拟订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一)家产特点鲜亮。
依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将来发展的优势传统家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家产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家产作为特点小镇主攻方向,促使家产做精、做特、做强,打造拥有连续竞争力的独到家产生态。
《特点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兼顾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舞跨镇(区)共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点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
依照节俭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足利用现有区块环境天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
规划面积要适合控制,要建立中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中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
此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文化浓烈、社区服务完美的地区,促使家产功能、旅行功能和社区功能交融发展。
广东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广东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文/陈敏翼 刘永子
2016年,广东省有6个小镇入选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 名单,位于全国前列。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经济新常态 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和建设新型城市化的有效路径。本文系统地分析广东 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特色,讨论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1)北滘打造国际化智造小镇。特色小镇的 “特”,首先在于产业有特色,这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根 基。北滘依托特色鲜明的家电产业形态,构建家电全产业 链条,以广东工业设计城、美的全球创新中心、慧聪家电 城等产业链上的亮点为平台载体,推进产业创新和产业升
级,带来强劲的产业聚变效应。北滘制定并实施了围绕 “以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以 “智造北滘、魅力小城”为目标,打造出珠三角都市圈中 “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融合的特色小镇样本, 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未来,北滘将以 “超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主导产 业特色鲜明”为发展战略,到2017年,特色小镇建设基本 成型,成为珠三角城市圈内产业先进、生活便捷、节奏宜 人、岭南水乡韵味独特、宜居和谐的国际化智造小镇;到 2020年,建设成为“产城人文融合”的魅力小城,主要人 均经济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粤府函〔2015〕8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正文:----------------------------------------------------------------------------------------------------------------------------------------------------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粤府函〔2015〕8号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建立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粤发改社会〔2014〕82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同意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的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请按照国务院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工作,任务结束后自行撤销。
附件:1.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2.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名单广东省人民政府2015年1月20日附件1: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13〕6号)及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经省政府同意,建立广东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责(一)在省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做好我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组织研究和协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收入分配政策与规划、产业、价格等政策的协调联动,提出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二)整体推动改革总体方案与部门专项改革的衔接配套,加强部门沟通和信息同享,会商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改革。
(三)加强监督检查、跟踪评估和分析总结,做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督促落实,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推进重大建设项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信息公开【发文字号】粤发改投资函[2018]4142号【发布部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日期】2018.08.16【实施日期】2018.08.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发改投资函〔2018〕4142号)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粤办函〔2018〕193号),结合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方案》。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2018年8月16日附件:关于全省发展改革系统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粤办函〔2018〕193号),结合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2018年8月底前,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在审批、核准、备案以及监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括境外投资项目、对外援助项目)过程中所制作或保存的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内容外,全部对外公开。
二、主要任务(一)明确公开内容。
在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中,全省发展改革部门按照“谁审批、谁公开”、“谁制作、谁公开”原则,分别负责公开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项目信息,重点公开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
1.批准服务信息。
按照标准化工作要求,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窗口,全面公开权责清单范围内的涉及投资项目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及其他类型事项的办事指南信息。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实施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4.23•【字号】粤发改农经〔2021〕146号•【施行日期】2021.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发改农经〔2021〕146号各地级以上市发展改革局(委)、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20〕1337号),特制订《广东省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一并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对口行业主管部门反馈。
附件:广东省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4月23日附件广东省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指导意见》,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报批内容,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实效,节省报批成本,加快项目实施,进一步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抓紧补齐“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明确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
对已纳入经批准的相关规划,且建设内容单一、技术方案简单、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农村公路和村内巷路、小型农田水利、种养类设施、农村供排水、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粪污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移民后期扶持、古驿道修复、村级社会事业(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等政府投资的村庄建设项目,以及建设内容以设备购置为主的政府投资的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
(二)不适用范围。
投资规模较大、技术方案相对复杂的工程,以及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房屋修造类、能源类等项目,不适用简易审批。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综述(资料汇编)

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综述2016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出台,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接下来在8月3日,根据培育工作通知的要求,《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出台,引起了学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响应。
一特色小镇提出背景“特色小镇”的提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颇有渊源。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相关的文件中。
党的十八大对其内涵做了高度概括,并指明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发展方向。
随后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深入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
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2013)。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小城镇的发展尤其受到关注。
而我国现有的小城镇大多数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自然形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随着产业投资在不断地下降,要推进经济的转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中央提出来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说到底就是人才的创业,人才的创新。
要创业、创新总得搭建条件,要有资金的支撑,要有一块地方、有个政策,所以我们把特色小镇的建设放在经济的转型升级上。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特色小镇”应运而生。
2014年10月浙江省省长李强首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
从创建程序上看,特色小镇采用“宽进严定”的创建方式推进,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等程序在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创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经济社会功能和文化素养的特色小镇。
“点状供地”政策及乡村景观 维育指引下的新型村庄规划——以从化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为例

规划设计
“点状供地”政策及乡村景观 维育指引下的新型村庄规划
—以从化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为例
■ 朱伟鹏
《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光联村和红旗村村庄规 划(2020-2035)》(图 1)是《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基本技 术指南》实施后广州市审批的第一批新型村庄规划,采用了 多维度、有深度的技术数据支撑,以科学的理论支撑,在全 方位政策指引下编制实用型村庄规划技术文件,指导乡村振 兴及发展。
图 1 规划片区区位19 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广东省村 庄规划编制基本技术指南》,作为新的村庄规划编制依据,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4.08•【字号】粤办函〔2015〕178号•【施行日期】2015.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5〕178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省府办公厅2015年4月8日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方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粤发〔2014〕13号)要求,为扎实有效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即选择2个地级市、5个县区、10个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选择10类项目作为新型城镇化专项试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衔接,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中需深入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市、县、镇和项目开展试点工作,总结规律,以点带面,为全省新型城镇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式。
坚持遵循规律、务实创新。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因势利导,深化改革,着力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阻碍,探索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和新体制新机制。
坚持把握形势、统筹兼顾。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珠三角转型升级和粤东西北扩容提质等重大工作,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形成试点地区政府为责任主体、省直部门指导督促的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统筹兼顾重点试点任务和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和试点的典型性。
广东省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

广东省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13期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思路,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举措。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切实加强对特色小镇的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基层与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广东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理念是:按照集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政策链于一体的理念,结合空间地域、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特点,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新兴产业及企业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空间新形态。
(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培育特色小镇产业集群(包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核心、关键、前沿技术“卡脖子”环节,以两个聚焦,凝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任务,集中配置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突破重大科技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
(二)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围绕微笑曲线两端,根据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创新链(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完善研发、设计、检测、知识产权、营销、会展、金融、法律等构成的服务链,以此构筑创新创业的高端平台,健全特色产业综合服务体系。
(三)围绕服务链完善资金链完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机制,发挥好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引导激励社会资源投入创新,投入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
加强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特色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领域,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特色小镇投入体系。
(四)强化政策链的统筹支撑加强政策链对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的统筹和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协调,统筹产业政策与科技财税、金融、土地、投资、教育、知识产权、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政策,形成目标一致、部门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以及政府、企业(产业+金融)、院所、协会多主体协同投资建设运营的合力,并以特色小镇为创新平台,推动新区、开发区及更大范围区域的创新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意见的分工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粤办函[2011]505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08.18
【实施日期】2011.08.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意见
的分工方案的通知
(粤办函〔2011〕505号)
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的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
的分工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如下:
一、总体分工
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由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负责。
其中,名镇建设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委农办(省农业厅)协助,省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落实;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协助,省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落实。
二、关于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建设规划和住宅、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
(一)指导、督促各市、县(市、区)编制本地区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
(省委农办牵头,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等部门负责落实)(二)对拟建的名。
浅谈韶关“环丹”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浅谈韶关“环丹”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当前,特色小镇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扶贫推力,并逐渐向高质量标准发展。
韶关紧绕生态发展,不断构建特色美丽乡村,以深化对重工产业的革新,推进区域产业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环丹”特色小镇作为韶关县域高质量项目的先行示范区,不断得到关注和发展。
本文进一步把握“环丹”片区特色小镇的产业布局、发展优势,结合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以点带面的产业构建见解,为“环丹”特色小镇的优化提供新的建设思路。
标签:“环丹”片区;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韶关前言特色小镇承担着城乡协调、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渐进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扶贫的推力之一。
韶关作为广东省的森林城市之一,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将其定位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域具有显著优势。
围绕丹霞山勾勒的“环丹”片区产业优势,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产业,充分发挥其绿色生态功能区的作用,不断带动周边城乡的高质量改革建设。
一、发展高质量“环丹”产业的内在优势条件(一)紧扣生态资源,优化建设格局韶关市仁化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近年来,仁化县秉承“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统筹建设丹霞山周边生态宜居、生态优美的农村。
对部分落后村落进行村容村貌整改,搭建雨污分流处理系统,宣传生态农业承包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关成效,并围绕“丹霞彩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村庄的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二)丹霞景区构建全域旅游优势地位丹霞山已然成为韶关经济旅游的一张明信片,世界地质公园、国家五星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均为“环丹”全域旅游提供了质量经济支点,随着“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生态”等新型的经济格局的设定,仁化县旅游产业类型呈多样化、生态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为“环丹”高质量的特色小镇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优势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
度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发改区域函[2016]3417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07.21
【实施日期】2016.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粤发改区域函〔2016〕3417号)
省编办、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文化厅、统计局、旅游局、金融办: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2016年7月21日附件
广东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为切实推动我省特色小镇建设,加强特色小镇建设的统筹协调,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广东省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