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学设计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物理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力的学习呈现出以下特点: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力的内涵和本质。
2.加强对力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3.创设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力的作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力的相关问题。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
3.教学内容设计:
-力的三要素: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并学会如何表达和计算。
4.力的合成与分解:我会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并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力的三要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牛顿定律在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的应用。
3.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设置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并解释结果。
第七章_力复习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七章 力复习
2.学习任务:
(1)知道力的概念、单位(2)会作 Nhomakorabea的示意图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4)知道重力的含义、单位及重力的方向
(5)利用公式G=mg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习准备:
准备一个笔记本、铅笔、尺子、橡皮、红笔以及钢尺、橡皮筋。在视频学习过程中做笔记、画图和计算,并进行实验操作。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回顾复习力的概念、力的单位
分析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通过生活实例,识别力的作用效果
会作力的示意图
通过实验,体验弹力的含义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回顾复习重力的含义、重力的方向
利用公式G=mg进行简单的计算
进行本节课学习的总结
完成课后作业
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4、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5、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示意图。
3、相互作用力。
4、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5、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1、力的示意图。
2、相互作用力。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知识要点回顾一、力1、力是对的作用。
物体间的作用是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力)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使物体发生。
3、力的单位是:,符号是,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图就叫力的。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到原来的,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后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性: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它的伸长就。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和;(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挂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三、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的力。
2、重力: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重力的大小叫。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
公式:。
4、重力的方向:。
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形状、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问题导学专题一、力1、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物体是:,同时也收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包含的力学知识有:。
第七章 力 复习课教案
第七章力复习课教案第七章:力的复课复目标:1.知道力的定义、单位,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够画出力的示意图。
2.知道弹力的概念,理解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知道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以及重力方向总是向下,能够应用重力的概念。
重点:弹力与重力的概念,以及理解力的三要素。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过程:一、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点1.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3.绘制放在斜面上的重5牛长方体物块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4.什么是弹性、塑性、脆性?什么是弹力?5.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有什么关系?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需要观察什么?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6.什么是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重力的方向是什么?有哪些应用?7.什么是重心?重心与物体的稳定程度有什么关系?二、我检测我提高: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位置、速度或加速度发生改变。
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它施加力。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外,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运动员踢球时,对球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人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桌面的反作用力。
3.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改变;图(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如图1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
5.一质量为0.2kg的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2N,方向总是向下。
(g取10N/kg)6.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它们必须相互接触,并且会发生形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8.在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B)②③。
9.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的复习。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章引言、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测量工具、重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能运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分析力的作用。
2. 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了解其原理。
3. 理解重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应用,能在实际情景中识别这些力的存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种类、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重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应用。
2.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摩擦力的判断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弹簧测力计、滑轮组、木板、毛巾、瓶子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提书包、拉窗帘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
2.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讨论力的作用效果。
3. 复习力的种类:按性质分,有力、压力、摩擦力、弹力等;按效果分,有拉力、推力、张力、压力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力。
4. 测量工具: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 复习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的应用。
6. 复习二力平衡: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哪些现象符合二力平衡。
7. 复习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让学生举例说明相互作用力的应用。
8.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讲解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分析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
9.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如骑自行车、踢足球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1.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
3.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会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此外,我会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力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设计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力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力的情景,如汽车刹车时乘客前倾、抛出的篮球在空中运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我会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如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抛掷物体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此外,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小游戏,如力的传递游戏、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力的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力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这种情景创设的方法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力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复习课。
复习的内容包括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基本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力的演示实验器材、测量工具、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力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概念。
2. 知识回顾(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章所学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3. 典例讲解(10分钟)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力的测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6. 布置作业(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力的合成与分解、二力平衡条件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测量工具的使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请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什么条件?4. 请举例说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答案: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让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 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的复习。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章引言、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惯性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2. 理解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掌握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及应用;4. 理解惯性的概念,能运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5.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种类及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及应用;惯性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及应用;惯性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如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及作用。
2.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复习力的种类及作用效果:按性质分,有力、重力、摩擦力、弹力等;按效果分,有拉力、压力、剪切力等。
4. 复习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讲解重力的计算方法,G=mg。
5.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力。
讲解摩擦力的计算方法,f=μN。
6. 复习二力平衡: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这两个力能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平衡。
7. 复习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产生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8. 复习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讲解惯性的应用,如刹车、投掷等。
9.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如跳远、拍打衣服等。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种类及作用效果:力、重力、摩擦力、弹力等;拉力、压力、剪切力等。
7章 力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一课时)一、考点、热点:1、力的作用效果,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的条件。
4、理解物体所受重力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会用重力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归纳结构例1. 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力推乙,甲后退,说明 乙后退,说明力可以 ,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
★变式题: 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例2.如下图所示,使一带钢条下端固定,现用不同的力去拉它,使它发生A 、B 、C 、D 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 1=F 3=F 4>F 2,那么:(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和_____图;(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A .运动员对弓弦的拉力B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C .斧头对木柴的力D .下落小球受到的重力_____和_____图;(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和____图.★变式题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变式题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 .作用点 B .大小 C .方向 D .都相同例3.使用弹簧测力计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变式题:如上图所示,甲、乙二人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沿相反方向水平拉一弹簧测力计,若F1=F2=10N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例4. (1)排球离开手后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2)、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 连接.作出棒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3)、做出小球在弧面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斜面上的木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牵引力F 做匀速运动,请画木块受力示意图.例5、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大小是15N 和7N,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四、总结通法1、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力》复习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力》复习【复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认识弹力,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认识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施力物体,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
————————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复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
2.解读复习目标,引入新课。
学生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画出知识导图,并熟记基础知识。
知识总结: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即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2.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量不同。
弹簧的长度指的是弹簧的原长或受拉力时的总长度。
其中弹簧的原长即是弹簧不受力时的长度,用L0表示;弹簧受力时长度用L表示;而弹簧的伸长量指的是弹簧受力时的长度。
情景引入生成问题在本章学习中我学到了哪些物理知识?掌握了哪些物理研究方法?我还有哪些知识需要加强?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力⎩⎪⎪⎪⎪⎪⎪⎨⎪⎪⎪⎪⎪⎪⎧1.力⎩⎪⎨⎪⎧概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N 作用效果:① 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② 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要素: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2.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他外力及形变程度来决定方向:总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应用: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 大,弹簧的伸长量就 越长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重力⎩⎪⎨⎪⎧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三要素⎩⎪⎨⎪⎧大小:与质量成 正比 ,G =mg (g =9.8 N/kg )方向: 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部分,不能说重力是万有引力 知识板块二 力的认识1.如图所示,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结果她远离墙运动起来,这说明__人__与__墙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
第七章力复习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学案第一节:力1、力是的作用。
符号: ,单位:,托起两个鸡蛋的力是2、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能改变物体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三要素受______的影响。
如用钳子拧螺丝时,握着不同部位用力大小不一样,说明_______________4、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表示力。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因此,施力物体同时又是____________物体。
一个物体____(能,不能)产生力。
第二节:弹力1、弹性_______________2、塑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1_____________2______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 、_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节.重力1.重力的概念:叫重力。
空中的飞机_____(受,不受)重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2.重力的大小跟有关,关系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
公式3.重力的方向是。
应用制成________ 1检查墙壁是否______.2检查平面____ 4.作用点: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份。
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象它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________.重心____(可能,不可能)在物体外。
重心越____ ,越稳定。
形状规则,_______的物体重心,一定在__________上。
典型例题1、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10N的是:()A、一名中学生B、一辆自行车C、一件加厚羊毛衫D、一个鸡蛋2.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要相互接触的物体就会产生力的作用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B.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C.国际上通用的重力的单位是千克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4、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5.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7.在图2所指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8.鸡蛋与石头相碰,蛋破而石头不破,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与石头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鸡蛋容易破C.鸡蛋受到作用力较大,石头受到力较小,鸡蛋破D.鸡蛋受的作用力先到,石头受的作用力后到,鸡蛋破9.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10.你看过足球赛吗?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A.前锋队员B.守门员C.足球D.地球11.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a)(b)(c)(d)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是F1=F3=F4>F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A.图(a)和(b)B.图(a)和(c)C.图(a)和(d)D.图(d)和(b)12.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绳子的拉力B.桌上茶杯的支持力C.两块磁体间的排斥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13.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有众多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14、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15.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A.8N,8N B.8N,16NC.0N,16N D.16N,8N16.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物重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N,则物体的物重()A.一定等于1.4N B.一定小于1.4NC.一定大于1.4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17、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 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4.2 N B.3.8 N C.4 N D.无法判断18、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均匀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复习和巩固力学知识。
1.教学内容: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运动员举重、拉弓射箭等,让学生感受到力的作用和力的合成。
2.教学过程:
-展示运动员举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所用的力,提问:“这位运动员为什么要用两个力才能举起杠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力的合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拉弓射箭的例子同理,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合成在生活中的应用。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学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的核心概念。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挑战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3.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为基础,围绕教学目标,注重知识巩固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复习课。
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6.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力的三要素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拉扯弹簧、抛掷物体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详细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拉扯弹簧时,弹簧为什么能伸长?(2)为什么抛掷物体时,物体最终会落到地面上?A. 拉伸弹簧B. 压缩弹簧C. 拉扯绳子D. 推动小车答案:A、C、D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2)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书面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如力的平衡、动力学等,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拓展力的相关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3)摩擦力的计算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重力、弹力、浮力等力的计算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力的概念和定律的理解。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力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结合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力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针对学生在力的计算和应用方面的困难,采用案例分析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在物理学科上的自信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测量方法,理解力的单位牛顿的含义,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力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第七章力(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7 第七章力(复习课)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创意性,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2. 难点:让幼儿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演示道具;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颗小球,一张纸,一把剪刀,一些胶水。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力的动画短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力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 讲解力的概念:用教具演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3. 动手操作: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手感受力的作用,例如用手挤压小球,观察小球的形状变化;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力的作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5. 创作力作品:让孩子们用纸、剪刀和胶水创作一个力的作品,展示力的作用;6. 展示和分享: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2. 难点:让幼儿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对力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孩子对力的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找一些力的例子,拍摄照片或者绘制图片,下次活动时分享,以此加深他们对力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复习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学案【知识梳理】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物体,另一个是物体,这说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的。
2.单位:力的单位是,符号是,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
3.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使它发生形变;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只要一个要素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一根带的线段表示出来,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
二、弹力5.定义: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弹力的大小与的程度有关。
6.弹簧测力计⑴构造:主要由、指针和刻度板组成;⑵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
⑶使用:①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和;检查指针是否对准;②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③使用前用手轻拉挂钩几下,看指针是否被外壳卡住;④在测量过程中,弹簧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要一致。
三、重力7.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8.重力的三要素:⑴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关系式:;g = ,表示的物理意义为:⑵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建筑工人砌墙时的铅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的原理。
⑶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上,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聚焦考点】考点一力的认识例1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中“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球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顶球时运动员给球施加了力,但是头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跟踪练习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与力的方向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4. 如图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性变,如果力F1 >F2=F3=F4,那么(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会画力的示意图。
3、知道弹力,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
4、知道重力由来,确认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会画重力示意图。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P2——5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的作用是,发出力的物体
叫,受到力的物体叫。
2、力的作用效果有、,例如。
3、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
4、判断对错: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习活动(二):阅读教材P6——8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等,在受力作用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
时,有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2、像面团、橡皮泥等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3、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它的大小和、
有关。
弹簧的伸长量是指。
4、在弹簧的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成正比。
5、测量力的工具是,实验室里用,还有。
6、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使用前想观察指针是否,不指零需要
,还要观察、,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否则损坏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先轻轻拉动弹簧,防止弹簧卡住,被测的
力要沿着轴线方向。
学习活动(三):阅读教材P9——12页完成下列问题并记忆。
1、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用表示,它
的施力物体是,大小和有关,计算公式。
2、g= ,物理意义是。
G随纬度的
变化略有变化,所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不能说质量跟重力成正比。
3、重力的大小叫做,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所
以水往低处流,用来确定墙是否竖直的工具叫。
4、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叫做,它可以不在物体上,越低稳定
性越好,例如不倒翁不到,卡车、轮船装货物时放下方,不能超
高
课堂检测:
1、做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
2、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请你对
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
(1)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4分)
(2)在图中做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图象
(3)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3、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