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2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高清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D.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2、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A.组织培养B.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核移植3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4、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SO 42—与SO 32—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 2D .将混有H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 2制备NH 3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C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 1213、清晨 ,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 ,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 引力消失 ,斥力增大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 引力、斥力都减小D 引力、斥力都增大14、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
2012年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201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7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A Cl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KI.能使润湿的淀粉B 2- I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Cl,CCl.某溶液加入C 44 +Ag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BaCl.某溶液加入D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8 %95.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A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N.用9A.分子总数为A 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CO和NO的N22AA 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H(C乙烯和环丁烷28 g.B 48A N6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ON和NO的92 g.常温常压下,C 422AN2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2.4L.常温常压下,D AX、W短周期元素.13、Y、X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W其中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Y、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X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Z根据以上叙述,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
Z而的单质。
Y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W < X < Y < Z .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A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Z、Y、X、W.B 20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Y与W.C W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X与W.由D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Y与 C 答案: ) 分(14.26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1) 0.54 g实验中称取可用离子交换和漓定的方法。
的化学式,FeClx-的阴离子交换柱,使OH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FeCl的x---0.40 用OH发生交换。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分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
试卷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选A。
此题为基础题。
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42-的干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选B。
此题为基础题。
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C项,油脂非高分子化合物; 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解析】:选D。
此题为常规题。
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10.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解析】:选D。
高考-2012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2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A.c(H+)=c(Cl-)+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Ⅱ合成:(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Ⅱ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Ⅱ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Ⅱ与反应合成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Ⅱ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发生银镜反应。
V与Ⅱ也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Ⅱ,Ⅱ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lO - Cl -B K +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iO - 24SO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 、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 —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 和CO 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 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提供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Y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WC.WX 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对于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A.c(H +)=c(Cl -)+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综化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A理科综合------化学卷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cA 2e F + 3Al + C l O - Cl -B K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 i O - 24SO -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解析:A 有单质O2生成。
B 有单质Al 生成。
C 有单质H2和N2反应 11 、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卷)含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准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解析: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 CH4含n A个C—H共价键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 A个电子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CH 3CH 3NaOH,H 2OOHOCH 3C —Cl CH 3有机碱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
3
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A.c(H+)=c(Cl-)+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
2
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
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
3
COO-)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
2
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反应合成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发生银镜反应。
V与Ⅱ也可发生类似反应
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31.(16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
淀粉溶液、0.20mol·L-1K
2S
2
O
8
、0.10mol·L-1Na
2
S
2
O
3
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
(1)向KI、Na
2S
2
O
3
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
2
S
2
O
8
溶液,当溶
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
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与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
(2)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表中Vx=_______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地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
该电池反应为:2Li (s)+I
2
(s)△H
已知:4Li(s)+O
2(g)=2Li
2
O(s)△H
1
4Li(s)+O
2(g)=2I
2
(s)+2Li
2
O(s)△H
2
则电池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___________极。
32.(17分)难溶性杂卤石(K
2SO
4
·MgSO
4
·2CaSO
4
·2H
2
O)属于“呆矿”,在水
中存在如下平衡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
2
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卤石。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
2
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
因:。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是图14,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①②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已知298K时,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3.(17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按如下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
4
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 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操作Ⅱ为。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现象是。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额物质的量为2.40×10-3mol。
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答案】B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C
解析: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答案】C
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
10、【答案】D
解析: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
11、【答案】A
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 A 个电子。
C 应该是小于0.1n A 个HCO3 —。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12、【答案】D
解析:A关系不对,陈述Ⅱ是还原性。
B二氧化硅不导电。
C关系不对,陈述Ⅱ是吸水性22、【答案】BD
解析:从图看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
A、应该是Y>Z>X。
C、硫酸为共价化合物。
23、【答案】AC
解析:电荷守恒A对。
B 氨水过量,显碱性。
D,反应后生成乙酸和氯化钠,水溶液为酸性。
30、(1) C7H5OBr
(2) (3)
(4);取代反应。
(5)
31、(1) Na2S2O3,<2
(2) 2 保证反应物K2S2O8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才到达实验目的
(3)
(4) (△H1-△H2)/2; 负极
32、(1) Ca(OH)2Mg(OH)2
(2) 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使平衡向右移动,K+变多
(3) K2CO3 H2SO4
(4) ①在同一时间K+的浸出浓度大。
②反应的速率加快,平衡时溶浸时间短。
(5) K=1.75×104
33、(1) 分液,蒸馏
(2) 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解,
(4) (2.40×10-3×122×4)/1.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