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综合测评一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方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方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方案答案第一课命题素材的选择与运用

本节课主要教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命题素材,并运用到自己的写

作中。在写作过程中,要考虑素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以及如何巧妙地

将素材与自己的观点结合起来。

第二课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提升写作能力。本

节课将介绍几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比如加强词汇积累、改善阅读

速度等。同时,还会讲解如何将阅读中获得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并写作表达出来。

第三课论证方法与技巧

论证是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合理的论证能够使文章更有说

服力。本节课将讲解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比如举例论证、对

比论证等。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论证的要点和技巧。

第四课修辞手法与语言表达

修辞手法是提升文章表达能力的关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能够使

文章更生动、更有趣。本节课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

夸张等,并通过范例和实践演练让学生掌握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第五课文章结构与段落写作

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划分对于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层次感起着重要作用。本节课将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划分段落,如何进行合理的段落过渡,以及如何使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

第六课语法与句式运用

语法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础,正确的语法运用能够使文章更规范、

更通顺。本节课将回顾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句式,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语法运用的能力。

第七课书写规范与修改技巧

书写规范是写作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的一点,规范的书写能够给人

留下良好的印象。本节课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书写错误和纠正方法,同

八年级上册语文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一、方案概述

本方案旨在解决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系统、科学的导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方案包括四个主要步骤:问题诊断、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通过这些步骤的有机结合,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二、问题诊断

1.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欠缺兴趣。

2.写作能力不强:学生在作文写作时表达能力、文采和文笔存在各种问题。

3.阅读理解困难: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难题,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4.古代诗词掌握不牢: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背诵和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三、方案制定

1.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明确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文社团、语文竞赛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定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激励学生取得好成绩。

2.写作能力不强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构思、组织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提供大量的写作范文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模仿和练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交流和互评,帮助他们彼此学习和进步。

-组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阅读理解困难问题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提问,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

-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整体理解能力。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报纸、杂志、课外读物等,帮助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01 导学案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01 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梁甫行》导学案学习主题:(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感悟诗人对底层百姓贫苦生活的关注。

达标训练

1.抄写易错字词。

林阻

萧条

狐兔

象禽兽

2.默写古诗并完成下列习题。

《梁甫行》曹植

(1)“,”写出了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2)“,”写出了边海人民长期与野兽同居。

(3)“,”写出了百姓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4)“,”通过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

3.诗词欣赏:

《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赏析: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才使读者在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梁甫行答案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八年级上册语文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一、背景介绍

1.1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八年级上册语文内容涉及到古诗文、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古代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1.2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课文理解困难、古诗文鉴赏难题、作文写作技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二、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2.1 加强课文理解训练

针对课文理解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外,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句意境等方式进行课文的巩固与拓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2.2 优化古诗文鉴赏教学

针对古诗文鉴赏难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优化。可以通过学习古诗文的背景知识,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内涵;教师还可以结合讲解、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3 提高作文写作技巧

针对作文写作技巧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写作技巧,提供大量范文进行分析和模仿,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布置课外作文练习,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培养写作的积累和感悟。

2.4 辅导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

短文二篇--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短文二篇--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短文二篇--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问题导引

刚刚走出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我们又将步入陶弘景描摹的江南清丽的山水画中,将要和苏轼以及他的朋友共赏承天寺的月色。在学习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疑问:《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文章中除了描写之外,还有抒情和议论的部分,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月下美景图?文章中连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问,为什么不作回答?这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相信经过共同努力,我们会圆满解答这些问题的。

自主学习

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做中书鸿胪,所以被称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信,称赞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22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又因作诗讽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并以63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孟子》二章-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孟子》二章-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孟子》二章-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21《孟子》二章

问题导引

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中有这样一座碑,上面刻有“哲人即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学攸传、禹功作配”48字碑文。碑文所赞的就是今天我们要结识的孟子,其中的“煌煌七篇”指的就是《孟子》。学习《〈孟子〉二章》,要思考这些问题:《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讲的道理分别是什么?这些道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说出来的?今天我们读这两篇文章,会有什么样的启示?反复诵读课文之后,我们就会对孟子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些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答。

自主学习)

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因孔子被人称为“圣人”,而孟子仅次于孔子,故被人称为“亚圣”)。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孟子》是一部对话体著作,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背景回放

1.《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国无宁日。孟子为实现其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携领徒弟,不辞辛劳,到齐、魏、鲁、邹、滕、薛、宋诸国游说。据《孟子·滕文公上》载:“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这里所说的史实发生在公元前326年,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初中新课程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数学八8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初中新课程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数学八8年级上册配人教版

导学方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问题概述

1.1 问题背景

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解决初中新课程数学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的教学问题,提出相应的导学方案。

1.2 问题分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内容较多,既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也有一些需要运用具体技巧的题目。与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差异较大,有的学生掌握得较好,有的学生掌握得较差。

1.3 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二、问题解决方案

2.1 教学内容分解

我们需要对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找出重点知识点以及难点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掌握解题技巧。

2.2 知识点梳理

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们需要提供清晰的定义、性质以及相关的例题以及解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深入理解概念。

2.3 案例分析

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4 解题技巧

针对数学解题的一些常见技巧,我们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2.5 强化练习

我们将设计大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实施过程

3.1 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2 课堂管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方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方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方案答案

第一课《欢迎词》

1. 问题解答

•为什么要进行欢迎词?

–欢迎词是展示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也是新生和老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通过欢迎词,可以加深新生对学校的了解,增强归属感。

2. 讨论题

•请说明欢迎词的基本要求。

欢迎词应该简短、扼要、富有表达力,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同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祝贺新生的加入

–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提醒新生注意事项

–表达对新生的期望和祝福

第二课《小河撒英雄史》

1. 题目解析

•请简要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故事讲述了小河和小港竞争成为班级里的英雄的经历。他们通过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和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来展现自己的实力。最终,大家都认同了他们,与他们和解,大家相互帮助,班级团结友爱。

2. 反思题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哪些道理?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学会倾听和帮助他人,并充当好班级的一员。

–团结友爱是强大的力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第三课《一二三木头人》

1. 知识点总结

•请列出故事中描述的几种木材。

故事中描述了柳木、杉木和黄杨木。

•柳木、杉木和黄杨木各有什么特点?

–柳木:色泽淡黄,质地柔软,易弯曲,适合制作家具和器具。

–杉木:黄白色,木纹清晰,质地坚硬,适合制作建筑和家具。

–黄杨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适合制作雕刻和文房用具。

2. 探究题

•请列举其他常见的木材,及其用途。

–橡木:木质坚硬耐磨,适合制作家具和地板。

–桃花心木:质地坚硬稳定,适合制作音乐乐器。

–楠木:色泽深红,木质致密,适合制作家具和工艺品。

第四课《狐假虎威》

新课程问题导学解决方案范文八上语文_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问题“度的把握

新课程问题导学解决方案范文八上语文_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问题“度的把握

新课程问题导学解决方案范文八上语文_新课程下语文教

学中问题“度的把握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

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

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

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把握好问题的度,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

命活力呢?【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一、课堂提问注意问

题的密度课堂提问是老师的一种教学行为,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要故意

问倒学生。老师提问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特点,恰当把握提问的密“度”,做到张弛有度,难易适度。如果老师一个接一

个地问,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答,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背离了语文

教学的客观规律,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疲于应付。如:有位老师在上

《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见过老虎吗?它的脾气怎么样?那狐狸呢?它又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事呢?“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

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怪

不怪?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这样的教学,教师

的提问重复喽嗦,有些问题没有思考的价值,让学生觉得无趣。所以,要

注意提问的数量与密度不能太大。二、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坡度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上册语文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上册语文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上册语文

一、引言

面对八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将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本篇导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概述

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个文学体裁。课程目标包括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问题解决策略

1. 自主学习:学生应学会自我预习和复习,遇到问题时主动查阅资料或寻求帮助。

2. 合作探究:与同学共同讨论问题,分享观点,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3. 反思总结:定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4. 寻求专家意见:如有疑问,及时向老师请教,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四、学习任务与活动

1. 每周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定期组织文学沙龙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文学感悟。

3. 开展写作训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 定期组织口头表达练习,如朗诵、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 利用互联网资源,组织线上讨论和互动,拓宽学习空间。

五、评价与反馈

1. 平时表现记录: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2. 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反馈与建议:根据测验和考试结果,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问题: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可能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 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深入。

2. 词汇量较小,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困难。

3. 写作能力不足,不懂得如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语法错误较多,造成句子不通顺。

5.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善于总结归纳。

解决方案:

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多进行课文的朗读和模仿,通过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此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多读一些平时不太接触的文章,扩大阅读视野。

2. 扩大词汇量:学生可以多背诵经典的诗词,同时利用词典、句子翻译软件等工具,查找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并进行积累。

3. 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作文,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多进行写作练习,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改正语法错误:学生可以多做语法练习,查找自己常犯的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

5.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应当每天保持阅读的习惯,可以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通过阅读来积累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善于总结归纳,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记录下来。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

一、导言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理解课文的内容、记忆课文的内容、运用课文知识解决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制定了一套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提升语文水平。

二、问题一: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

读完了一篇文章,却无法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仔细阅读:在阅读课文时,要注意仔细阅读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尽可能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品味语言: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我们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用心,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3.查找词义:遇到不认识的生词或难懂的词语,可以查找词典或请教老师,了解其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问题二:记忆课文的内容

学习语文不仅需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还需要记忆课文的内容。有时候,我们背了很多遍,却依然记不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

以下方法:

1.逐段记忆: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记忆。首先,理解每段的大意,然后,逐段朗读,最后,整体复述。

2.形成联想:将课文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感受相联系,形成联想。这样可以增强记忆力,使课文更加深入人心。

3.多次复习:背诵一遍可能记不住,多次复习才能夯实记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背诵,直到记住为止。

四、问题三:运用课文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2021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

2021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

2021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

I. 知识点讲解

1. 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比较方案、决策和

执行方案。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思维方式、经验和知识、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环境等。

3. 问题解决的方法

问题解决的方法包括:试错法、启发式法、递归法、演绎法、归纳法、化归法等。

II. 经典案例分析

1. 王宝钏与秦香莲的故事——识别问题、采取行动

王宝钏与秦香莲的爱情遭到了各种障碍,但最终他们通过识别问题,

采取积极行动,克服困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2. 司马光的“断桥残雪”——比较方案、做出决策

司马光在文学创作中曾经遇到过创作难题。他通过比较多个方案,做

出决策,最终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断桥残雪》。

III. 知识点练习

1. 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列举出其中一个阶段的实际应用场景。

例如:一个企业在制定年度计划时,需要明确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比较方案、决策和执行方案。

2. 举例说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如何影响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一个懂得多种编程语言的程序员,遇到编写一个新计算机程序

的问题时,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中汲取灵感,快速找到解决方案。IV. 实践操作

1.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可能的解决方案,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并做出决策。

2. 编写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

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编写一个问题解决的实际方案,并在班

级范围内公开讨论,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方案。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综合测评一

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综合测评一

综合测评一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锃(zèng)亮不逊(xùn)

颔(hàn)首低眉

B.粲(càn)然诘(jī)责

杳(yǎo)无消息

C.阻遏(è) 摹(mù)画

广袤(mào)无垠

D.禁锢(gù) 解剖(pāo)

锐不可当(dāng)

2.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藏污纳垢

B.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

C.粗制烂造无可质疑麻木不仁

D.名门望族郁郁寡欢美其名曰

3.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空缺词语依次应为()(2分)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______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______了。

(2)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______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______。

A.(1)牢固攻破(2)简单气质

B.(1)巩固突破(2)简陋气质

C.(1)牢靠突破(2)简陋器质

D.(1)巩固攻陷(2)简单器质

4.在下面句子后面的括号中,注明其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吧。从字面上讲,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的描写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短文二篇--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短文二篇--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短文二篇--问题导学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问题导引

刚刚走出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我们又将步入陶弘景描摹的江南清丽的山水画中,将要和苏轼以及他的朋友共赏承天寺的月色。在学习这两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疑问:《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文章中除了描写之外,还有抒情和议论的部分,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月下美景图?文章中连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问,为什么不作回答?这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听听其他同学的见解,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相信经过共同努力,我们会圆满解答这些问题的。

自主学习

资料整合

作者信息

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做中书鸿胪,所以被称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信,称赞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22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又因作诗讽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并以63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问题解决导学方案》

一、引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而在学习道德、法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疑问和困扰。《人教版道法八年级

上册》的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兼

具的角度出发,对该导学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一些个人观点和

建议。

二、对《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的评估

1. 深度探讨

在《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中,问题解决导学方案的深度探讨是至

关重要的。导学方案应当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通

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在这导学方案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广度覆盖

另导学方案的广度覆盖也至关重要。在学习道德、法治的过程中,学

生可能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和情境,导学方案需要能够全面覆盖这些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决。广度覆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 总结与回顾

《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问题解决导学方案》还需要在总结与回顾方面做出努力。导学方案不仅要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当下的问题,还要在学习过程结束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个人观点和建议

在我看来,导学方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导学方案还可以借助案例分析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测评一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锃.(zèng)亮不逊.(xùn)

颔.(hàn)首低眉

B.粲.(càn)然诘.(jī)责

杳.(yǎo)无消息

C.阻遏.(è) 摹.(mù)画

广袤.(mào)无垠

D.禁锢.(gù) 解剖.(pāo)

锐不可当.(dāng)

2.下面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藏污纳垢

B.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

C.粗制烂造无可质疑麻木不仁

D.名门望族郁郁寡欢美其名曰

3.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空缺词语依次应为()(2分)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______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______了。

(2)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______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______。

A.(1)牢固攻破(2)简单气质

B.(1)巩固突破(2)简陋气质

C.(1)牢靠突破(2)简陋器质

D.(1)巩固攻陷(2)简单器质

4.在下面句子后面的括号中,注明其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吧。从字面上讲

......

.....,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的意

义来讲

...,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的描写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1)文中的“这一本书”指的是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文中的“我”即__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

(2)解释文中加点短语的含义。

①从字面上讲:

②从最实际的意义来讲: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___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6)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7)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这样描摹富春江水的清澈:__________,千丈见底。游鱼细石,____________。

(8)《答谢中书书》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20分)

陈忠实

①“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忠实于自己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思考和启迪,坚持真理。他生活朴素,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不计个人得失,淡薄功名利禄,毕生坚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人格,追求人生的大气度高境界。他为人正直、诚朴、谦和、热情,具有宽厚仁爱之心。在工作、创作和生活言行中,充分体现出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他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风范,堪称中国作家的表率。”他去世后,官方这样评价他。

②“他是关中的正大人物,文坛的扛鼎角色,在思念着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丰功伟绩,我就想到一句词: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正如有哲人说过,在这个宇宙里,生命是不息的,当每一个人的一世进入其中,它就活在了整体,活在了无限,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份工作,一份情思里。当任何一个人的去世,如果说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失去,是我们的一部分失去,但那仅仅是带走了一部分病毒、疼痛和恐惧,生命依然不息。”他去世后,著名作家贾平凹撰文如是怀念他。

③他是谁?去世后竟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④他的名字叫陈忠实,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⑤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⑥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

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⑦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⑧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⑨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⑩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⑪20XX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