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金庸小说

合集下载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金庸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他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影响了几代人。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故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读者们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义”、“仁”、“智”、“勇”等价值观。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等主要角色的形象就展现了这些价值观。

郭靖对“义”的坚持、黄蓉对“仁”和“智”的体现、洪七公对“勇”的表现,都代表着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定支持。

这些价值观也深化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让读者们沉浸在故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宣扬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从《天龙八部》的段誉及萧峰,到《神雕侠女》的杨过和小龙女,以及《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这些主人公都向读者展现了人类的共同正义和弱者的保护。

这些角色都相信“天道酬勤”,积极行善利人,热爱祖国,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对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说中经常描写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背景,例如“华山派”、“全真教”、“峨眉派”等,以及“尊师重道”、“慈航普渡”等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

这些元素在小说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通过角色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庸的小说脍炙人口,广受欢迎,不仅为文化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也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例如,《神雕侠女》中的蒙古帝国历史,以及《鹿鼎记》中的明朝历史,都得到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坚定了人们对“义”、“仁”、“智”、“勇”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综述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

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

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

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

【关键词】:金庸文化武侠、儒释道现代意识引言“男金庸、女琼瑶”。

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

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

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

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

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

一、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叶茂源于根深。

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

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

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

1.悠长“武侠味”(1)武侠渊源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

”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ppt课件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ppt课件

❖ 金庸笔下的武林是一个微型政治社 会。在金庸小说中,传统武侠小说的基 本事件,如保镖、寻仇、侦凶、比武都 让位于政治事件或被赋予政治色彩。侠 客或是朝廷政治斗争的参与者,或是区 域政治秩序的维护者,或是武林自身政 治活动的安排者(如推举武林盟主)。
❖ 金庸小说与儒学更深刻的联系 在于小说中的武侠形象充分表现了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原儒情怀,金庸 以儒家审美理想出发,成功地塑造 出一批阳侠阴儒的江湖英雄。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赵华
金庸小说的影响
❖流行时间长 ❖流传地域广 ❖读者阶层多 ❖文学地位高
金庸武侠小说作品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鸳鸯刀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华夏五千多年的文化,代代相承,才 能展现泱泱国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以儒、道、佛为三大支柱,和 谐共存。儒、道文化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迅 速扎根发展的基础。
他的文武事业和从容进退,使一切圣王抱负和 英雄道义黯然失色。
❖ 韦小宝代表了一种毫无 审美价值、无赖、功利 但却生气勃勃的市民理 性对儒家传统文化理想 的胜利。
第二课时
政治寓言: 《笑傲江湖》
武林正派:五岳剑派
❖ 两任盟主:左冷禅 岳不群
武林邪派:日月神教
❖ 两任教主:任我行 东方不败
人性解放:《神雕侠侣》
❖ 《飞狐外传》 中赵半山对胡斐 说,一个人学武, 如不能卫国御侮、 行侠仗义、济危 扶困,“远不如 作个寻常农夫, 种田过活了”。
《射雕英雄传 》:点评四大高手
《射雕英雄传 》第三十九回:是非善恶
❖ 丘处机呆了一呆,说道:“黄药师行为乖僻, 虽然出自愤世嫉俗,心中实有难言之痛,但自行其 是,从来不为旁人着想,我所不取。欧阳锋作恶多 端,那是不必说了。段皇爷慈和宽厚,若是君临一 方,原可造福百姓,可是他为了一己小小恩怨,就 此遁世隐居,亦算不得是大仁大勇之人。只有洪七 公洪帮主行侠仗义,扶危济困,我对他才佩服得五 体投地。华山二次论剑之期转瞬即至,即令有人在 武功上胜过洪帮主,可是天下豪杰之士,必奉洪帮 主为当今武林中的第一人。”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简介金庸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

他创作了大量经典的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以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力。

1. 文学价值1.1 描写精彩的武打场景金庸擅长描写精彩绝伦的武打场景,通过生动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力和详细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令人目瞪口呆的武术世界中。

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人物之间的高超武艺技巧,还诠释了人物内心情感以及道义观念。

1.2 刻画丰满深入的人物形象金庸笔下塑造了许多鲜活而丰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角色各有特色和个性,既有英勇正直、儒雅风度的主人公,也有狡诈阴险、情感丰富的反派角色。

金庸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赋予了每一个人物众多层次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动机,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1.3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承袭了古代武侠文化的传统元素,如义气、忠诚、侠义等,还注入了许多现代思想和价值观。

他通过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以及思辨性场景展示了对道德、社会问题以及个体命运等方面的关注,使得故事更具有时代感和普世意义。

2. 社会影响力2.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金庸武侠小说不仅吸引国内读者,而且在国际上也广受欢迎。

他通过描写古代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带领读者游历于华夏大地之上,并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2 影响年轻一代价值观念金庸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和所讲述的故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的价值观念。

金庸小说中的正义、勇气、忠诚等品质成为许多读者崇尚的典范,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2.3 活跃武侠文化市场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中国乃至全球影响力巨大,不仅被拍摄成电视剧和电影,还衍生出大量周边产品,如游戏、漫画、音乐等。

这些作品进一步丰富了武侠文化市场,并满足了读者对金庸作品的持续追捧。

结论金庸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而获得广泛赞誉。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江湖规矩、侠义精神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功是中国武术的体现,通过小说中的武功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武术的种类、特点以及修炼方法。

江湖规矩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强调忠诚、义气、尊重等价值观念。

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忠诚、正义和勇敢。

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金庸的武侠小说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虽然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发生在古代,但其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却具有普世性。

例如,金庸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江湖恩怨、权谋斗争、贪婪欺诈等问题,都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读者可以看到人性的善恶、道德的高低以及社会的黑暗面。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

此外,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武侠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往往是英俊潇洒、才情出众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金庸通过小说中的爱情描写,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同时,他也通过爱情故事中的痴情、坚贞等情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这种浪漫主义色彩使得金庸的武侠小说更加吸引人,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最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还融入了一些哲学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于生死、命运、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非只是简单的打斗和冒险,而是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带给读者一种思考和启示。

读者可以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从中找到对于生活的一些智慧和启示。

总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第26页,共33页。
三、金庸小说中的用典
典故有文史哲。一是使情节生动活泼,二 是增加知识与趣味,三是增加小说的厚度 与深度。
1、历史政治典故。 如?射雕英雄传?成吉思汗请丘处机真有其
事, 丘处机的信和诗歌全录。?鹿鼎记?尼 布楚条约全录。?碧血剑?袁承志在徐达故 居时就把历史典故写出来。
第27页,共33页。
第19页,共33页。
2、以史点染。
以虚构人物故事为主,而以历史为背景 。
?射雕英雄传?是历史与传奇的结合。人物 成吉思汗部将、儿子窝阔台、拖雷,政敌 王罕、札木合;远征花剌子模。
?倚天屠龙记?明教历史,还写了元顺帝 、张士诚、陈友谅,张三丰、彭莹玉和 周颠等人。
?天龙八部?写大宋、大辽、大理、女真 和大燕国的历史,历史人物都是武功高
第7页,共33页。
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 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 立全真教。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 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 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
第8页,共33页。
女真和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最伤脑筋的就是 没有好方法化解民族矛盾,而王重阳的清修主 张正好消磨汉人对抗异族统治的斗志,有利于 缓解民族矛盾和稳固异族君主的统治地位,所 以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金元两个外族统治时 代得到迅猛开展。
第18页,共33页。
〔一〕小说据历史虚构有三类:
1、依史敷衍。
按照历史走向和人物进展虚构。
?书剑恩仇录?虚构乾隆身世、胞弟陈家洛 、喀丝丽是乾隆宠爱的香妃等。
?碧血剑?虚构袁承志来写历史人物如崇祯、 李自成、李岩、皇太极、多尔衮等。
?鹿鼎记?写的历史人物超过100人,康熙 、鳌拜、郑经、陈近南、黄宗羲、吕留 良、李自成、陈圆圆等等。写了杀鳌拜 ,中俄条约、文字狱。 虚构和历史结合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反映介绍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大读者视为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金庸以其精湛的笔墨、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的价值观反映,为中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传承以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同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中国古代武侠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当代价值观。

他通过描绘武林英雄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尊重人权、平等公正的精神。

例如,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英雄救美的情节,这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和对正义的追求。

视野的开阔金庸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也受到了国际读者的喜爱。

他的武侠小说不仅描写了江湖世界的纷争与英雄的际遇,还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揭示。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价值观反映正义与道德观念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武林中的英雄形象往往被赋予强烈的正义感和对邪恶势力的抵抗精神。

他们忍受着痛苦,但终究选择了追求正义,保护弱者。

金庸通过这些英雄形象,渲染了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和平与爱的主题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和平与爱也是核心主题之一。

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维护社会稳定与平衡。

他在作品中赋予了英雄形象一种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们为了爱情、友情甚至是江湖众生的和平而付出自己的一切。

自由与个人价值自由和个人价值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江湖人士追求自由和个人独立性的形象。

武林中的英雄们都是自由的,他们不受任何势力束缚,他们追求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并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

通过他所创造的武侠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对正义、道德、和平、爱、自由以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探索。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金庸小说中的文化

2、文学典故。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唱:‚伊上帝之降命,
何修短之难哉?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 比晨露而先晞。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天长地久, 人生几时?先后无觉,从尔有期。‛出自曹植为
3、着意虚化历史背景。
《笑傲江湖》《侠客行》。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 《飞狐外传》展现秘密会社,是天地会传 说中的‚红花会‛及‚山宗‛、‚华山 派‛,借助传统表现反抗暴政、抵御外侮、 兴复故国、振兴民族的主题。 金庸小说讨论朝廷暴政和官吏昏庸如何激 发内乱外侮,以致生灵涂炭,民族蒙难的。
金庸对儒家的态度,是现代社会与 儒家思想的融合。 强调儒学传统与礼教大防对立。 赞同岳飞和范仲淹等人的儒家理想 人格。 郭靖与黄蓉游岳阳楼,理解了‚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内涵。
(二)道教
全真教:王重阳(1112年—1170年),北宋末京 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 原名中孚,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 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 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金正隆四年(1159),愤然 辞职,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 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 穴墓,取名‚活死人墓‛,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 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
黄蓉道:‚国家政局清明,你做了大官,但 不变从前的操守;国家朝政腐败,你宁可杀 身成仁,也不肯亏了气节,这才是响当当的 好男儿大丈夫。‛郭靖连连点头,道:‚蓉 儿,你怎想得出这么好的道理出来?‛ 黄蓉笑道:‚啊哟,我想得出,那不变了圣 人?这是孔夫子的话。我小时候爹爹教我读 的。‛郭靖叹道:‚有许许多多事情我老是 想不通,要是多读些书,知道圣人说过的道 理,一定就会明白啦。‛ ————《射雕英雄传》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金庸是华人文学武侠小说的巨匠,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金庸的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读物,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以下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文化积淀的一些方面。

首先,金庸武侠小说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

金庸的小说中充满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子,如道家的“隐遁无闻”,儒家的“仁义道德”,佛家的“慈悲善良”等。

这些价值观在小说中通过不同的角色和情节展现出来,让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金庸的功夫戏剧性感人,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他描写武功细腻入微,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节奏紧凑,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美的享受。

金庸小说中的细腻描写和文艺性的语言运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诗意”的审美观。

第三,金庸武侠小说中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

金庸的小说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往往被赋予了超人的力量和智慧,他们忠勇正直,不畏困难和危险,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行为规范和立场。

这些英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即强调个人的奉献和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公义和和谐社会的追求。

第四,金庸武侠小说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元素。

金庸的作品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他的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外国人物或外来文化的元素,如《神雕侠侣》中的蒙古、《倚天屠龙记》中的日本等。

这些细节表明了金庸对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理解和探索,使他的作品更有国际化的视野和价值。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思考。

金庸的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多维,他们既有善良和正义的一面,也有欺骗和残忍的一面。

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磨难和抉择,最终完成了心灵的成长和升华,价值观不断得到重新审视和确认。

金庸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纷繁多变的理解。

总结起来,金庸武侠小说中所体现的文化积淀是多方面的,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审美观、民族精神和集体意识等;同时也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展现了对人性的思考。

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范文

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范文

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我国传统武侠小说是在我国文化土壤上生存下来的艺术形式,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借鉴了西方文艺的创作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金庸先生吸取了中西方的文化精髓,给武侠小说赋予了新的生命。

一、传统文化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体现1.道家与儒家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虽然然佛教并非我国本土宗教教,但是在社会的传承下下,佛教与儒家思想实现现了融合,演变成为富有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

以《笑傲江湖》为例,,其文本中蕴含着深刻的的佛学思想,给作品营造造出了淡泊的风格,其中中,佛学思想最浓厚的部部分即独孤九剑,独孤九九剑强调“活学活用”、、“行云流水”、“菩提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有从内心深处摆脱脱束缚,才能够实现心灵灵的孔明。

而风清扬的只只言片语可以让主人翁豁豁然开朗,这就是顿悟,,要真正学习剑法,光靠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必须要了解剑法的内涵才才能够施展自如。

此外,,独孤九剑习得之人,不不仅需要有聪慧的天资,,心底里还要可以一尘不不染,令狐冲正是凭借这这一点,达到了最后的高高度。

儒家思想非常注注重等级制度和礼法思想想,金庸小说中很多主人人翁都是追求逍遥、洒脱脱、自由的归宿,在完成成自己肩负的使命之后选选择急流勇退,摆脱尘世世的喧嚣。

《笑傲江湖》》就是其中的代表,江湖湖的险恶与令狐冲的自由由和洒脱形成了鲜明对比比,他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愿意卷入任何一派的的斗争,他最后的归隐并并非对现实妥协,而是代代表无声的反抗,希望追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

2.具有中国古典特特色的修辞手法为了让让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立体和饱满,金庸用了大大量独具古典特色的修辞辞手法,其中应用最多的的就是古诗词,很多人物物的起名就是借鉴古诗词词,金庸曾经说过,他的的小说中有西方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子,,在语言的表本文由论文文联盟http://收收集整理达上,主要借鉴鉴古典白话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华传统文化金庸的武侠小说堪称世界武侠小说史上的泰山北斗,不仅文学造诣炉火纯青,还包涵丰富的文化元素,是现代意识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金庸先生的辞世,“金庸热”不仅没有降温或丧失它的意义与灵魂,反而在大学生读者中散发着更为巨大的魅力。

重拾金庸文学经典,不仅能满足大学生迷恋武侠小说的阅读愿望,而且能为大学生提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形象的教材,使其通过文学鉴赏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以贯之的文化体系,它源远流长、绵延不断,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滋养,可以是多角度、多形式、多途径的。

本文试图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挖掘和阐释金庸武侠小说中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引导读者在金庸小说的阅读过程中,自觉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而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借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许多反对武侠小说的人认为其描写的都是打打杀杀,渲染的是暴力,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的确,有一些庸俗的甚至低俗的武侠小说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是金庸先生的新武侠小说则完全摆脱了这种低层次趣味,让小说这种文体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最高境界。

金庸小说以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是高雅精致的。

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品读金庸小说,在挖掘金庸武侠小说丰富的教育思想、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儒释道三个方面,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金庸作品教育思想的研究尚不多见。

基于此,面对金庸武侠小说的经久不衰及大面积阅读(尤其在高校学生中)这一不容忽视的事实,本文根据对大学生金庸小说阅读状况的调查,重温金庸经典,从儒释道三个方面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为了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状况,在长期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开展了相关调查,从调查材料中得到的结论很值得我们深思。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中国文化1005030081 刘宇凌对外汉语摘要:金庸是当代武侠小说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堪称经典,受到世界各地华人的普遍喜爱。

其作品主题显明,为读者展示了恍如现实的武林生活与江湖纷争,而这一切都取自于各种民间传说和野史,来自于生活,虽经由作者的想象加工,却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受到了广大“金庸迷”的普遍推崇。

金庸的作品无一不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造诣之深,引人入胜也因为在其小说中蕴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包括饮食、文学、宗教思想等多方面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学宗教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一点令他的小说显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饮食、文学、宗教、思想等多方面融会于其作品中,通过对小说中主人公的言行、经历来描绘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化。

金庸的武侠取得极大的成功,取决于金庸本人通透的历史知识、深厚的文字功底、博大的胸襟、自身的天赋与社会的机遇。

同是“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作品之所以在销量和评价上都高于同时代的梁羽生、古龙等名家,主要原因是金庸小说到处都笼罩着浓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让人体验享受到一种远古的高深。

一.金庸小说中的饮食文化说到金庸小说中的饮食文化,就不得不提《射雕英雄传》这本小说。

在小说的第十二回中,黄蓉为了讨好洪七公,让其教给郭靖上乘武功。

费了极大心思做出许多奇特精致的美味佳肴。

“黄蓉笑盈盈的托了一只木盘出来,放在桌上,盘中三碗白米饭,一只酒杯,另有两大碗菜肴。

郭靖只觉得甜香扑鼻,说不出的舒服受用,只见一碗是炙牛肉条,只不过香气浓郁,尚不见有何特异,另一碗却是碧绿的清汤中浮着数十颗殷红的樱桃,又飘着七八片粉红色的花瓣,底下衬着嫩笋丁子,红白绿三色辉映,鲜艳夺目,汤中泛出荷叶的清香,想来这清汤是以荷叶熬成的了。

”“洪七公惊喜交集,细看之下,原来每条牛肉都是由四条小肉条拼成。

洪七公闭了眼辨别滋味,道:“嗯,一条是羊羔坐臀,一条是小猪耳朵,一条是小牛腰子,还有一条……还有一条……”黄蓉抿嘴笑道:“猜得出算你厉害……”她一言甫毕,洪七公叫道:“是獐腿肉加免肉揉在一起。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金庸武侠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无恶不作——叶二娘 凶神恶煞——南海鳄神 穷凶极恶——云中鹤
因果循环,善恶有报

段延庆
段正明、段正淳

叶二娘
萧远山 玄慈 慕容博




用佛家文化构建的武侠世界
执著于情、执著于艺、执著于恩怨、执著于
权势、执著于胜负都会给人间带来无穷的杀 孽,给自身带来永远的追悔。 世界的主题从善恶交争转变为业报和超度, 转变为破执、破妄、破惑。
他的文武事业和从容进退,使一切圣王抱负和 英雄道义黯然失色。
韦小宝代表了一种毫无
审美价值、无赖、功利 但却生气勃勃的市民理 性对儒家传统文化理想 的胜利。
第二课时
政治寓言: 《笑傲江湖》
武林正派:五岳剑派
两任盟主:左冷禅
岳不群
武林邪派:日月神教
两任教主:任我行
东方不败
人性解放:《神雕侠侣》

金庸笔下的武林是一个微型政治社 会。在金庸小说中,传统武侠小说的基 本事件,如保镖、寻仇、侦凶、比武都 让位于政治事件或被赋予政治色彩。侠 客或是朝廷政治斗争的参与者,或是区 域政治秩序的维护者,或是武林自身政 治活动的安排者(如推举武林盟主)。

金庸小说与儒学更深刻的联系 在于小说中的武侠形象充分表现了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原儒情怀,金庸 以儒家审美理想出发,成功地塑造 出一批阳侠阴儒的江湖英雄。


《笑傲江湖》中 风清扬传令狐冲独孤 九剑,剑意要旨是顺 乎自然、体察天心、 任意所之、“根本无 招”,这正是佛学中 无执无我无心的境界
《倚天屠龙记》

谢逊的止杀顿 悟, 终成高僧 。
《侠客行》

石破天无识无 障,得证大道 。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龙八部》

致敬金庸,以重温经典的方式——谈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一)

致敬金庸,以重温经典的方式——谈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一)

——谈谈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一)金庸,以重温经典的文/陈清华2018年10月30日,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实都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普通地度过。

然而这一天又是让很多人痛心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病逝,终年94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网友纷纷留言,一字一句,回忆着经典作品,表达着悼念之情。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一时间,人们扼腕叹息:一个由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开创的新武侠文化时代结束了。

仅仅半个多世纪,武侠文化盛衰转换。

如今虽有凤歌、王晴川、小椴等网络作家继续武侠小说创作,但难复“金古梁温黄”时代之盛况。

玄幻小说、修真小说、盗墓小说、穿越小说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功力方面也明显少了厚重感。

金庸其实也是书写爱情的圣手,无论是至死吟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葬身火海的李莫愁,还是“天涯思君不可忘”的郭襄,即便玩世不恭如老顽童,生死关头,也会情不自禁叨念“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时光飞逝,转眼已近两年。

记得前年社会各界人士送别他的时候,有一副横联为“一览众生”的对联。

“一览众生”有着禅意,是说金庸登高远眺纵览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一览众生”是从“一览众山”化用而来的,是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一座难以比肩的高峰。

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

二三十年前,在老师、家长的声声呵斥中偷偷阅读武侠小说的一代人,如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怀念金庸了。

千古文人侠客梦,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31日的“人民微评”说得好:如果没有金庸,少年时代该多么荒凉?先生启蒙并编织了独特的武侠世界,更标定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分量。

“江湖儿女日见少”,致敬金庸,以重温经典的方式。

一部百年武侠小说史,自还珠楼主以来,名家辈出,惟金庸名头最盛、享誉最长,横扫华人世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中的14个字,正是他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

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个字,贯概十四部小说,构成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凡有华人处,必能见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此等境遇,对于武侠小说而言,可谓空前,也必将绝后。若要归结原由,正如小说的内容一般,包罗万象,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那便是文化的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基。金庸小说之所以能雅俗共赏, 是因为其中不仅有惊险曲折的武侠故事, 而且蕴涵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其中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成熟宗教,儒、 释、 道由此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最高体现, 成为中国人的意义世界。”金庸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飘逸出浓郁的儒道佛文化气息。
金庸的武侠精神中融合了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进取精神,道家“无为而治”的自由精神,墨家“兼爱”的牺牲精神以及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不杀精神。因此,当这些精神反映在金庸笔下的人物身上时,这些侠客们就拥有了不同的面目。在金庸小说中,他所塑造的最重要的大侠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萧峰为了阻止宋辽交兵,危及天下百姓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是真正心怀天下,心系苍生的侠之大者。
庄子云:“不役于物”,不为外物所奴役,所控制。这也就是金庸小说中所描述的“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的武学最高境界。而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境界也印证了这个充满辩证法的哲理:语到极致是平常,信手拈来界皆文化。
?? ??读金庸的作品,首先扑面而来的就是浓;中出现了渔、樵、耕、读,而”读”和黄蓉的问答:“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则直接是引用论语,降龙十八掌武工的名称则尽数来自<<周易>>中的爻卜,在<<天龙八部>>中则出现的是汉唐诗词的典故,最典型有代表的就是凌波微步,这出自曹植<<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来是描写作者与“仙女”惜别时仙女依依不舍的样子。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被金庸注意到了,改成了这个著名的武功招式。

金庸武侠作品中的中国文化

金庸武侠作品中的中国文化

金庸武侠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作者:杨月娥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杨月娥内容摘要: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是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品,还是浸透中国精神的文化读本,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融入到武侠小说的创作中,读者在阅读通俗小说同时,又能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金庸武侠琴棋书画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长廊里,琴棋书画与人的关系较为密切,堪称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代的文人墨客都用此修身养性。

金庸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武侠小说中,把儒雅的书卷之气与江湖之风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武侠小说更具有文学趣味性。

一、“武”中的“文”元素――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是文雅的体现,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不乏“文”的描写。

琴,指古琴,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的象征。

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金庸武侠小说,写到琴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昆仑三圣”何足道弄琴高歌的豪放悲壮等,金庸的武侠小说涉及到的乐器还有箫、筝、笛、笙、琵琶等,其中属箫较为常见。

棋,这里的棋指围棋,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同时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众多江湖之士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艺,棋艺中也蕴含了中国人及中国文化思索层面极深的奥秘。

《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围棋笔墨最多的一部作品。

书,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在金庸所构筑的武侠世界里,多处都写到了书法名帖,但都只是借助人物之口稍加引述或评论。

文戏部分只会作为小说辅助性的修饰,对主线进行烘托和推进。

画,这里指国画,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作为我们国粹的一部分,其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武侠小说中,多数的江湖中人生性好武,画画的行家不多,因而金庸展示名画的机会相对来说较少。

但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观赏到的不仅仅是画的本身,更有一种侠客精神的体现。

二、“文”与“武”的巧妙结合金庸的高明这之处是不仅“武中有文”,而且把“文”与“武”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一)器所谓“器”,是指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兵器。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

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与形式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国文学以其丰富的叙事艺术和独特的形式吸引了全球读者。

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青睐,其作品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叙事艺术的精髓。

本文将探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叙事艺术与形式,并解读其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金庸的武侠世界——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虚实交错金庸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一个独特绚丽的武侠世界。

他的叙事结构常常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主线故事为基础,通过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众多的支线故事来丰富情节。

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使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体验故事。

同时,金庸巧妙地利用了虚实交错的叙事手法,使得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都显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二、人物刻画——传奇英雄与现实人物的结合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人物刻画是其独特魅力的核心之一。

他创造了一系列充满个性与魅力的英雄人物,如郭靖、杨过、黄药师等,这些人物成为了读者心中的传奇英雄。

同时,金庸也不忘描绘现实中的人性和矛盾,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类型的人物,有善良正直的人,也有阴险狡诈的人。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和情感揭示,金庸的作品展现了多元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三、反叛与正义——武侠世界的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探讨反叛与正义的议题。

他通过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价值观。

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反叛者,他们与权贵势力对抗,追求自由和公平。

金庸的作品强调个体的力量和反抗的精神,它们极具启示意义,对社会正义与自由的讨论具有重要价值。

四、古今相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金庸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现实。

他以明清时期为背景,将历史人物、事件融入到小说中,使武侠世界更加贴近现实。

与此同时,金庸的作品也不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金庸的武侠小说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批判精神。

五、精巧的语言和叙述技巧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巧的语言和叙述技巧闻名。

他独特的文风简练明快,字字珠玑。

他运用典故、俚语、歇后语等丰富的语言形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韵味和魅力。

论金庸小说中各种文化的交融

论金庸小说中各种文化的交融

论金庸小说中各种文化的交融【摘要】金庸武侠小说包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

可以说,金庸借写武侠这种方式,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及自身的深广学养,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使武侠小说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也使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金庸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金庸还大胆地借鉴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思想文化,从而为中国古老的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更加生机勃勃、坚强有力!【关键词】金庸小说;传统文化;文化交融引言金庸,原名查良镛,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1] 金庸博学多才。

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

本文便是从其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对金庸小说各种文化的交融做简要分析。

金庸与梁羽生、古龙不同,他善于将浑穆轩昂的文化意象和谐地传达出来,他的侠义小说给人的是一种内力的震荡,内力的激越,即使在写凶残暴虐时也给人这样的感觉。

这体现了金庸对古老中华传统文化的迷恋,包括对琴、棋、书、画、医、武诸艺,儒、道、佛诸学的倾倒,但也不乏对新文学以及西方艺术手法的借鉴。

因此我们说,各种文化是以一种综合的形态交融于金庸的小说之中的。

一、传统文化在金庸小说中的存在形态金庸小说中的传统文化不只是外在装饰,而且是内在的渗透,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浸润着的、弥漫在整个作品、充溢在字里行间的。

它兼容了儒、墨、释、道、法各家的精华。

论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论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22 ・
维普资讯
层次的“ 英雄” 极尽赞美之词 , 他所表达的正是传 统文人对“ 英雄” 内含的真正理解 ,爱英雄”“ “ 、惜英 雄” “ 、 赞英雄” 成为他心 中挥之不 去的 “ 英雄情结” 的集 中体 现 。

二、 身世情结


逃避。 所以, 他们充其量只算 “ 小侠”袁承志 目 。 睹满 清鞑 子 人关 却 采 取避 居 海 外 的方 式 ,眼不见 心 不 烦; 明教武装抗击蒙古外族统治的胜利果实为野心 家朱元璋窃取 , 张无忌却携带爱侣隐居山林 ; 令狐 冲更是功成身退 , 不知所终。“ 小侠” 的代表还有书 中一些配角人物 , 例如《 笑傲江湖》 中的“ 刘正风” 和 “ 曲洋” 二人 , 一个是衡山派的师叔 , 一个是魔教长 老, 本来两人应是势不两立的, 但当两人箫琴并举 时, 却有当年于伯牙遇钟子期之感。 于是一拍即合 , 成了好朋友。刘正风甘愿金盆洗手 , 曲洋也准备归 隐江湖 , 两人专心于音乐 , 但由于彼此身份地位的 特殊 , 加上 所, 在合奏一曲 “ 笑傲江湖” 曲 之后 , 舍身赴死。 他们 的死集中突出了一个“ 字, 义” 为了朋友间的肝胆相照 , 不惜牺牲个人 的身份地位 乃至于生命 , 因而显得荡气回肠 , 催人泪下。但这 “ 也流露 出了二人性格的弱点 , 死” 即不敢反抗世俗 观念以 自 杀逃避现实 ,总让人觉得缺点什么似的, 因而这“ 分明有些悲而不壮了。 死” 金庸是擅长写这类“ 小侠” 的高手 , 但他最大的 成 就还 在于 塑造 了一些 不朽 的“ 侠” 大 的形象 。 即第 二层次的 “ 。譬如 《 侠” 射雕英雄传》 中的襄阳大侠 “ 郭靖 ”《 ,神雕侠侣》 中的独臂神雕侠“ 杨过”《 ,天龙 八部》 中的丐帮帮主“ 乔峰” 均是这一层次的杰出代 表。郭靖 、 杨过为了民族危亡 , 可以不顾个人安危 , 投身于抗争外族侵略的战斗中去, 郭靖甚至于想只 身前往敌营, 刺杀与他从小到大的结拜兄弟成吉思 汗的爱子托雷安答 。 郭靖黄蓉夫妇最后双双战死沙 场, 死而后已; 杨过也曾大战金轮法王 , 独闯敌营, 并在襄 阳城下一举击毙蒙古大汗蒙哥 , 大振军威 。 至于乔峰, 更是不惜 自己的生命来消除契丹与汉族 之间的矛盾 , 避免两族之间的屠戮。分 明体现了一 种破除民族隔阂的民族立场和反战和平主题 , 更显 人 物 的卓 而 不乏 。 这些 大侠 均有 视钱 财如粪 土 的高 风亮 节 , 忧他 人之 忧 , 百姓 之所 急 , 急关 头 即挺 急 危 身而出, 民族于危亡 , 救 负时代之重托 , 义薄云天, 极富牺牲精神 , 堪称民族英雄。金庸在他笔下对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十四个字,贯概十四部小说,构成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

凡有华人处,必能见到金庸的武侠小说,此等境遇,对于武侠小说而言,可谓空前,也必将绝后。

若要归结原由,正如小说的内容一般,包罗万象,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那便是文化的认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基。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真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

倘若寻章摘句,按部就班,只怕能够集合成一部国学巨著,此处只是浅尝则止,窥见一斑。

先要说的是琴,也即音乐。

音乐由来已久,据说皇帝命伶伦为律,听闻凤凰的鸣声而制成十二律。

十二律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弹奏音乐最常用的乐器是琴。

传说神农氏用桐木制造了五弦琴,能够弹奏出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后来周文王添了两弦,音调为少宫和少商,改良为七弦琴。

在小说《倚天屠龙记》第一回中,郭襄在少室山遇见弹琴的何足道,何足道弹的便是七弦琴,书中叫做焦尾琴。

原是东汉左中郎将蔡邕以烧焦的桐木制造。

二人先后弹了数首曲子,其中有两首都是出自《诗经》。

《考槃》出自《卫风》,是一首隐士之歌。

表现的是大丈夫在山涧之间自由游荡,独来独往,无拘无束,固然寂寞无伴,形容憔悴,却又志向高洁,永不改变。

《蒹葭》出自《秦风》,说的是和美人隔水分离,相思之极,想象如见。

在小说《碧雪剑》中,阿九思念袁承志,弹的曲子是《子衿》,同样出自《诗经》,表达的是男女相思之情,“一日不见,如隔三月”。

小说《笑傲江湖》的名字就来源于书中的一首同名曲子,据说曲谱中间的一大段,取自嵇康的“广陵散”。

嵇康是三国时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为“竹林七贤”之一。

他厌恶烦琐礼教对人的束缚,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不为统治者所容,慷慨负死。

临终之前曾弹奏一曲,便是《广陵散》,并叹息道:“广陵散从此绝矣!”书中的曲洋挖掘了二十九座古墓,才由蔡邕的墓中觅到了曲谱。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古琴还有伏羲离徵、黄帝清角、庄子橘梧、李斯龙腮、司马相如绿绮、赵飞燕凤凰、赵孟頫震馀等。

其次要说的是棋。

古代说的棋大多指围棋。

通常的棋盘,横竖各十九轨,三百六十一子。

古人采用坐标的方式记录棋谱,方法众多。

《天龙八部》中段延庆指点虚竹下棋,采用的是《忘忧清乐集》中的法子,将棋盘分为上平去入四个区域。

《笑傲江湖》中提到了两个围棋古局,一个是《烂柯谱》,一个是《呕血谱》。

前者出自于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说的是晋人王质到石室山上伐木,看见几个童子在那里下棋,便停下来观看。

后来吃了童子赠送的仙果,回到家中时才知道已经过了许多年,斧子和砍到的柴都已经腐烂尽了。

后者说的是北宋国手刘仲甫与骊山仙姥下棋,给杀得大败,气得呕血数升,那局棋的棋谱便称作《呕血谱》,共一百一十二手。

接下来说的书,即书法。

将书法融入进武功的段落很多,如《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等都有描写。

其中涉及了不少书贴,简单解说几篇。

《裴将军诗贴》,唐朝颜真卿吟赠及书予裴将军,乃其晚年精品巨作。

该贴以草书、真楷和行书三体书写,其字大小参差错落,随意安排,布局新颖。

除以上三种字体外,还杂以隶书、篆书,写来高古雄浑,刚柔兼备,不拘法度,洒脱之极。

《八濛山铭》,三国蜀汉大将张飞所书,隶书写就,笔法源于汉代“张迁碑”,下笔较重,极有气势。

《怀素自叙贴》,乃玄奘法师的大弟子怀素所写,师承张旭的狂草,即草书中带有狂笔。

书帖原文共七百二十字,字体大小悬殊,一气呵成,狂而不诞,严谨有致。

《笑傲江湖》中,秃笔翁便以上面三帖里的笔法和令狐冲对敌,但令狐冲不懂书法,只以独孤九剑破之。

在小说《神雕侠侣》中,朱子柳将书法和“一阳指”结合,大败霍都王子,也涉及到《房玄龄碑》、《自言帖》、《褒斜道石刻》三篇碑帖,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说完了书法,自然便是绘画。

《笑傲江湖》中提到的《溪山行旅图》最为有名。

此幅图画为北宋范宽所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人一名中正,字中立,最擅长山水绘画,特点是:多描绘北方关陕地区景色,全景式布局,主峰峻拔,折落有势。

山顶好作密林,水旁喜作突兀大石,山石用短促峻削的“雨点皴”,用笔凝重锐劲,墨色黑沉深重,风格壮武。

琴棋书画之外,其他传统文化涉猎繁多,难以尽数解说。

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今后共同探讨。

金庸先生的小说底蕴深厚,雅俗共赏,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金庸小说的基本特点是大俗大雅,至幻至真。

大俗大雅是指金庸小说从“雅文化传统”与“俗文化传统”的接合部切入,融通雅俗而超越雅俗。

金庸小说一方面以“俗文化传统”中富有活力的文学形式和合理的文化因素向“雅文化传统”渗透,一方面又把“雅文化传统”中的文化理想融汇到“俗文化传统”中去。

至幻至真是指金庸小说不拘泥于细节的真实,甚至刻意追求超越细节的真实,直接诉诸人们心灵的最深层次,达到了理念的真实、文化的真实,从而创造了一种具有诗的功能的文化小说样式。

惟其如此,金庸小说才能摆脱种种局限,将各种应有的情感推向极致,才具有了其他小说无法具有的魔力。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武”与“侠”——征服世界与完善道德的恒久渴望。

在伦理本体型的文化中,“武功”、“武力”、“武术”等以“武”为中心的概念反映的是人们征服社会的渴望,“侠客”、“侠义”、“侠行”等以“侠”为中心的概念反映的则是对完善道德的祈盼。

“武”的最高境界是“神武不杀”,“侠”的最高境界是“欲除天下不平事”,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所谓“侠”是目的,“武”是手段,两者在行为方式、道德追求、文化理想等方面和谐地统一起来。

金庸小说从武德和人生境界两个方面对“武”作了深刻的阐释。

武德的高尚与卑下是决定武功成败的根本因素之一。

作为社会道德的武德要求练武要有“振人不赡”、“扶危济困”的正确指导思想,作为文化道德的武德,主要表现在对武功的理解、选择和练功的方法上,由此而分出所谓的“正派武功”和“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应符合儒家、道家乃至释家哲学的和谐理论,主张性、命双修,顺应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构建弘大刚毅的人格;“邪派武功”则破坏人自身及宇宙万物间的和谐,追求“片面的深刻”,违反“情”与“理”——本真生命与道德禁锢的纠结与冲突。

金庸小说最大的成功之一是通过爱情描写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携手走天涯的人生范式。

由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令狐冲与任盈盈、袁承志与温青青等人共同构建起的这种人生范式有着恒久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走天涯”是指仗剑行侠,“携手”则是指与红粉知己共闯江湖。

仗剑行侠之诱人,尚不在其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倒多是为了肆逞己志,抒解久遭压抑的情绪。

“携手”的妙处就更多了,沙里淘金、自择伴侣、追求幸福。

这“携手走天涯”五字,既能满足人的社会实现的要求,又能使人充分享受感性生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实现的方式:“走”。

豪迈、刚烈、苍凉、忧伤、潇洒、自由,一“走”,就全出来了。

从这一意义上讲,“携手走天涯”确是一种诗意人生。

这种融“水浒”与“红楼”于一体的人生范式,既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处,又为正统的封建观念所不容,因为她把传统文化中符合人的本真生命的内在的合理因素张扬出来,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道德观念的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尖锐的冲突,并对其发生着撞击性的破坏作用。

传奇与传统——以传奇的形式展示民族的文化原型和文化精神。

郭靖想实现的是儒家的社会理想,萧峰企望以死来消弥刀兵,陈近南则是一个兼侠客、忠臣、民族英雄于一身的人,书生侠客陈家洛的失败及归隐异域正使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理想成分。

袁承志自幼立志复仇,但国仇、家仇、天下仇,仇仇报不得,却在层层的“复仇”过程中升华了自己的人格。

再加上杨过和小龙女归于玄寂,令狐冲和任盈盈“曲终人不见”,狄云和水笙逃避深山,真是一部悲壮的侠客无奈奏鸣曲。

文人与侠客都是要建立一个德化淳美的世界,只是文人用笔,侠客用剑而已。

与此相关,中华民族追求理想境界的情结在金庸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在《倚天屠龙记》中的冰火岛上,谢逊恢复了人性,正派的张翠山与邪派的殷素素结为连理,一旦回到中原,一切都被“异化”得面目全非。

在活死人墓中,杨过与小龙女是那样的清纯自然,而来到“花花世界”中,却是一次比一次更惨痛的折磨。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传统文化中要建立一个清纯世界的文化理想与文化冲动。

金庸小说结局可以分为两类,或失败,或归隐,总之难有“大团圆”的结局。

成吉思汗怀着英雄的迷茫逝去,郭靖战死襄阳,张无忌将江湖拱手相让,袁承志“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都是有志不骋的失败结局。

至于以令狐冲与任盈盈的“曲谐”为代表的归隐型结局,是对江湖、江山乃至人生的超越与提升,也不是所谓的现实的成功。

其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理想只能向现实一点一滴地积淀,只能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引导与提升现实,但永远不能完全取代现实,因此,金庸小说的结局不是谁的随意安排,而是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

此外,像对于恩仇观念和正邪观念的超越,《天龙八部》中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悲悯情怀,《鹿鼎记》对民族劣根性的挖掘,也都表现了民族精神的一些重要方面。

金庸小说因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关联而成为一个开放的文本。

在当代语境中,其传统文化的底蕴会在现实中生成相当复杂的东西,并对现实产生复杂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文化的深度入手,梳理并显扬其合理的因素,剔除其消极的负面因素,使之为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民族文化本体的重塑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