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点、线、面——以岳麓版必修Ⅰ第20课《新

合集下载

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

广东省德庆县孔子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1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土改
解析:提取信息:诗歌中体现了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土地改革。
答案:B
4.(2010·宁波模拟)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意义中重点强调标志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并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无产阶级领导革命。
情境营造:材料一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选自《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导致革命遭受挫折,“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但是中共依然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使革命出现了转折,“孵出小鸡来”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B
6.2010·宁波模拟)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设问:你认为西安事变该怎样解决?(让学生讨论,以活跃思维)
设问: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有哪些原因?有何意义?
提示:中共方面,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正确的解决方针。张学良、杨虎城方面,事变后冷静分析局势,同意在中共通电的八项主张基础上和平解决。蒋介石方面,他所代表的亲英美势力不满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同时,迫于全国抗战呼声高涨的压力,被迫接受中共及张、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从而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岳麓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了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化为现实。

本单元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生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历史变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第一目“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讲十月革命的背景,强调新的政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第二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介绍革命的过程,贯穿战争引发革命的思想。

第三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讲述新的国家政权的组建情况及其政治经济措施,介绍十月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十月革命的部分史实在初中时已经讲过,本课应注意突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起义、进行起义、组建国家政权等史实,重点分析十月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

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不绝于耳。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地对此有所接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宜注意多从现实问题入手,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然后运用问题教学法,最后由学生合作编写顺口溜,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

难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通过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和表格数字,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认识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1、新闻图片导入: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故乡圣彼得堡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2、进行材料解析:通过史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1)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1)

第20课西学东渐一、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本设计以人物为导向、以史料比较进行教学,与历史名人进行思想交流,反映近代东西方的碰撞中,历史人物如何看待西方的思想主张。

决定选取三个历史名人,选取不同角度的材料,意图是通过三个历史人物来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的矛盾与彷徨,突出在近代东西方的碰撞中,中国史如何艰难地向近代化迈进的。

围绕着林则徐、李鸿章、严复分别设计了几个大小标题:一、两面的林则徐:1、我们熟悉的林则徐,2、你不熟悉的林则徐;二、不一样的李鸿章:1、先进的李鸿章,2、传统的李鸿章;三、变法的严复:1、强烈救世的严复,2、无奈的严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林则徐、李鸿章、严复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特点;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以史料为媒介,带领学生进入历史现场,感悟和体验历史的精彩,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思考;多角度选用史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名人,培养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林则徐、李鸿章、严复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激发学生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培养现代化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难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言: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宽容》序言节选在一个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先驱者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的事物。

但是守旧老人却厉声喝道:他在嘲弄祖先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以应有的惩罚吧,他死有余辜。

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他,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精)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精)

《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岳麓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对中国思想发展产生的影响②掌握洋务派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③掌握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那种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与创新勇气。

4、教学重点、难点(1)、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

(教学重点)(2)、评价洋务思想,认识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手段采用列表法、讲练结合法所谓“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思想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的过程。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1、历史背景和目的背景:(1)列强: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2)清政府: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3)先进志士:惊醒开眼看世界目的: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抵抗派)(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人”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3、影响积极:A“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局限性:A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B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没有实践 ,并且只停留在学造器物(军事技术)的层面上;二、体用之争( 19世纪60――90年代)1、历史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②西学进一步在中国传播;2、各自观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争论的焦点在于要不要“西学为用”,即要不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技术)不同点在于二者对待西学的态度不同:洋务派认为可以学习西学,顽固派则贬低并完全排斥;共同点在于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质)。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0课西学东渐教案

教学设计第20课西学东渐【学习新课】导入新课:(1)1839年7月,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酗酒行凶,打死村民。

林则徐令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凶手,遭到拒绝,义律并致函林则徐称自行处理罪犯是“按照本国之律例”。

林则徐援引了《各国律例》,揭穿了义律的谎言,维护了中国主权。

此后,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知识分子不断探索西学,他们提出的主张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学们,你了解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吗?假如你生活在这个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为了中国的富强,你会如何做呢?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1、背景: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中华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思想危机)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③鸦片战争——惊醒志士2、目的: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3、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为何说林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①民族英雄:18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②开眼看世界: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国报刊,又编译《各国律例》。

鸦片战争前后,组织编写《四洲志》,了解西方情况;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技术,但多数还停留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层面上,不是很系统。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4、影响:(课本中)积极:局限: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很大变化,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谋求有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兴起洋务运动,出现了体用之争。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什么是“体用”?“体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科技文化,实现自强求富。

19世纪60年代为何会出现这种思潮?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在较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31岳麓版必修1(I)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31岳麓版必修1(I)
《红星照耀中国》策划案之
第三集 工农武装割据
(1927——1934)
◆请第三组编委进行阐述
(发言要点包括两点:选取的事件和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
1、中共是如何探索出自己的革命道路的?
2、中国与俄国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点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共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突破了俄国革命的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性的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星星之后呈现燎原之势。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而且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有所了解,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对知识的掌握缺乏条理,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31岳麓版必修1(I)
课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高一年级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的第三课,主要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并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相关史实。与前两课形成层递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新课标“中外关联”的原则,突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相比之下,初中教材注重感性认识,本课内容的编排中则隐含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条线索,反映了对高中学生理性学习的要求。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点、线、面——以岳麓版必修Ⅰ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例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点、线、面——以岳麓版必修Ⅰ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为例

作者: 许云钦[1] 洪玉荣[2]
作者机构: [1]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 [2]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出版物刊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页码: 100-102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4期
主题词: 历史 衔接思路 衔接点 衔接线 衔接面
摘要:为了让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课题组经过一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借鉴历史衔接教学的学术成果,通过案例示范,展现"找准衔接点、理好衔接线、搭建衔接面"的衔接思路,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一个可复制、易操作、可推广的衔接教学范式,帮助教师解决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30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30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自主研究完成
ppt呈现相关资料
ppt呈现解放战争的资料
视频:渡江战役、开国大典
学习过程四:小结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1)历程:①中共“二大” ②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教训 ③大革命失败的教训;④对道路的实践。
学生整理
ppt呈现
拓展:单元主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简史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基本趋势
探究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探究二:抗日战争的过程、意义
阅读文字资料:分析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看那图片资料,联系背景音乐,探讨抗日战争的过程、列举日本侵华的暴行、胜利的原因即意义
自主思考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分析,组织历史语言进行展示
ppt呈现文字材料
ppt呈现“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中国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抗战”“美国的援助”“日本投降”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表格整理)
ppt呈现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课堂是“学”堂,更是创新精神、人性养育的殿堂,在此,我的想法是:历史的课堂需要自由,给孩子话语权,让课堂成为学生表达思想的“话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风采,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这种理念下,我贯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个性展示的新课堂模式。与课堂模式配套构建十三个4人学习小组,做到组内成员层次分明,互补共进。选拔学习、能力兼顾的小组长。每周根据量化得分,作为学生小组量化考核标准。打造醒目的小组文化,成功构造积极向上课堂学习氛围。这样,课堂活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在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课堂效率确实提高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高中历史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整体构思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事实。

(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从此之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30年来,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了解这段历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阐述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目“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讲述了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第二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讲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和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小平,你好》光盘片断、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风景图片在教学中层层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通过师生共读材料“龙永图妙喻——WTO与卖菜的小贩”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处理方法:通过师生共读材料“张瑞敏话挑战——与狼共舞”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直观教学法:通过《小平,你好》视频片断,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特点。

3.讨论法: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感受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板书设计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设计一:打开窗子“引进来”⎩⎪⎨⎪⎧ 经济特区——点沿海开放城市——线经济开发区——面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学习规则“走出去”⎩⎪⎨⎪⎧ 世界贸易组织的实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设计二: 教学设计导入设计设计一: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29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案29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教案
在课堂中使用的信息技术,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知识体系展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
在《歌唱祖国》的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中播放《卢沟桥事变》片段。在解放战争的背景中播放视频《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在走向胜利中播放《渡江战役》
预期效果是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视频和音频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很快地去学习。
讲授
抗日战争的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解决
看课件
多媒体课件展示,辅助教学
讲授
解放战争的原因
学生看视频加深理解
视频播放《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讲授
走向胜利
学生看视频加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
视频播放《渡江战役》
探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学生,讨论解决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知识与能力,掌握日本全面侵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关史实;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师通过制作学习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对历史信息加以提取、整理、加工,然后进一步的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反复研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更激烈,既然能提出问题,那么解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正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实现交互,能够使学生由过去单纯的的“接受式”学习知识,变为学生自己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猜想结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提高了各种能力,学会了学习。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3)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中共“一大”、“二大”,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文材料探究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党领导革命走过的28年艰难历程,从而更加坚信党的领导能力,对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充满信心。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及国共第一次合作教学难点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教学流程一、导入以播放视频《党的一大》,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的解读通过学习目标的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基本要求。

三、授课过程(一)春:破土而出——党的诞生1、给学生2分钟时间,通过大屏幕展示和阅读课本,概括中共诞生的条件。

2、党的成立【注意】党的成立主要是通过“一大”和“二大”两次会议完成的。

“一大”宣告了党的诞生,“二大”制订了民主革命纲领,完成建党工作。

[录像感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党的成立,让学生明确是“一大”和“二大”共同完成的,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部分内容。

【反思之一】对于“一大”和“二大”的革命纲领,在学生学习记忆后进行体回答。

同时思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做这样的修改,说明当时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哪个方面的进步性?(提示:从社会矛盾入手)中共如初生的幼苗,生机勃勃,开始影响中国革命的道路。

(二)夏:如火如荼——工人运动设计表格,让学生找出工人运动的领导机构、运动高潮和运动结果。

【综合探究二】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得出哪些教训,之后又是如何去做的?答案提示:中共认识到必修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继续奋斗。

(常识:成功出经验,失败得教训。

)“夏天”来了,工人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面对失败,中共没有气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探索革命道路,导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三)、秋:初获丰收——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给出两段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得出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推动性,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实现的内容。

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1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1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1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4)通过解放战争中敌我力量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5)通过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

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2)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习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共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

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2)通过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中共是领导人民抗战的坚强核心,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共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重点解放战争过程——难点4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 内容 要求 , 明确 初 中学生 对知 识 的掌握 情 况 , 想 办
法在 原有基础上 进行知识 的整合 , 并选择恰 当方式 加 以
呈现 。

西安 事变 、 七 七事 变 、 南 京大 屠杀 、 血 战 台儿庄 、 百 团大 战、 中 国共产党 第 七次全 国代 表大 会 、 抗 日战争胜 利 的
学到 高 中, 尤其 是刚升到 高一 的学 生难 以适 应高 中历史 课堂 教学 。 为解决初 、 高 中历 史教学衔接 的 困难 与 问题 ,
课题 组成 员 围绕“ 基 于案 例 的初 、 高 中历史 衔接 教 学 ” ,
【 3 . 近代 中国的 民主革命
( 3 )概述 五四运动 和 中国共 产党成 立的 史实 ,认 识 其对 中 国社会 变革 的影响 。
问题 , 提 高课 堂 教学 效率 。
关键词
历史; 衔 接思 路 ; 衔 接点 ; 衔 接线 ; 衔 接面
由于初 、 高 中历 史课 程标 准要 求不 同, 各种 教科 书 编 写体例 、 叙 述方式 和 内容设 置不 同等 , 使 得 从初 中升
《 新 民主主义革命 与 中国共 产党》 一课 的 《 历史课 程 标准 ( 实验) 》 要 求是 :
与 该 课 内容 对 应 的 全 日制 义 务 教 育 《 历 史 课 程 标 准
( 实验稿 ) 》 的要 求是 : 将 该课 内容 与全 日制 义 务教育 《 历史 课程 标准 ( 实
课 题组 选取 岳 麓版 普通 高 中课程 标准 实验 教科 书 《 历 史 必修 ( I ) 政 治文 明历程》 中 的第 2 0课 《 新 民主主
师可 以“ 概述 ” 或“ 略讲 ” 本课相 关 的史实 内容 , 而 以放在
后面 的“ 认识 ” 要求 为重 。
本 文系 2 0 1 4年度 福 建教 育学 院基 础教 育研 究课 题“ 初、 高 中历史 课程 教 学衔 接研 究 ” ( 项 目编 号 : 2 0 1 4 Y B A -0 4 ) 阶 段性 研 究成 果 。
■教 学 研 究 历 史 教 学
初、 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点 、 线、 面球
— —
以岳 麓版 必修 I 第2 0课 《 新 民主 主义 革命 与 中 国共 产 党 》 为例
◎福 建省 莆 田市教 师进 修 学 院 洪 玉荣
摘 要
为 了让 高中 生尤 其是 高一学 生 尽快 适应 高 中历 史课 堂 教学 , 提高 教师 对 初 、 高 中历 史教 学
通过 案例 示范研 究 , 以“ 找准衔 接 点、 理 好衔 接 线 、 搭 建 衔接 面 ” 的衔 接思路 , 为 高 中历史 教 师提供 有 借鉴 意义
的知识接 口、 衔 接 链 条 和 衔 接 层 面 的初 、 高 中 历 史 衔 接 教学 范式 。
( 4 )概述 中国共产 党领导 的新 民主 主义革命 的主要 l史实 , 认 识新 民主主 义革命 胜利 的伟 大意 义 。①
高中课堂教 学 中得到 相应的加 强, 以考虑 在哪些 方面进 行衔 接 。 例: 课程标准 比照
此外, “ 史实 ”方面 的 内容 在初 中阶段 已作要 求, 高
中《 义务 教育 历史 课程 标准》 对 本课 相 关史 实要 求所 用 的关键 词则是“ 概述 ” 。 因此 , 在高 中历史课 堂教学 中 , 教
历史意义 、 重庆 谈判 、 中共 中央转 战 陕北 、 刘邓大 军挺进 大别 山、 辽沈 、 淮海 、 平津 三 大战 役 、 渡江 战役 等 。根 据

找准衔接点
找准 衔接点是 进行初 、 高 中历史 衔接教 学 的起 点和
《 义 务 教育 历 史课 程 标准 ( 2 0 1 1 年 版) 》 的 内容和 要 求 , 本课 初 中历史 课堂 教学应 重 在“ 描述 ” 这些 重大 历 史事
上 。如 重大历史 事件 : 五 四运动 、 中 国共 产党成立 、 黄 埔 军校 的创 建 、 北伐 战争 、 南京 国民政府 成立 、 南 昌起 义 、 井 冈 山会 师 、 农村 革命根 据地 、 红 军长 征 、 九 一八 事变 、
义革 命与 中国共 产党》 作 为衔接教 学示例进 行研 究 。该

的 有效 衔 接 , 课题 组经 过
年 来 的研究 与 实践 , 借 鉴历 史衔 接教 学的 学术 成果 , 通过案 例 示范 , 展现“ 找准 衔 接点 、 理好 衔 接线 、 搭建 衔接 面 的
衔接 思路 , 为高 中历 史教 师提供 了一个 可复 制 、 易操 作 、 可 推广 的衔 接教 学 范式 , 帮 助 教师解 决 初 、 高 中历 史衔 接 教 学
件 的史 实和具 体过程 , 使学生对 它们产 生一定 印象 。
基础 , 并 由此 服务于课 堂教学 。 这就需 要对初 、 高 中历 史
课程 标准进 行 比照研 究, 以明确 二者 的具 体 内容 与不 同
要求 , 并对衔 接 内容 、 要求加 以“ 定位 ” : 明确它们 中哪 些 已经 在初 中教学过程 中得到一 定的解决 , 哪些还 需要在
验稿) 》 比照研 究 , 我们 发现全 日制义 务教 育 《 历 史课 程 标准 ( 实验稿 ) 》( 包括 《 义务 教育 历史 课程标 准 ( 2 0 1 1 年 版) 》 ) , 对 有关“ 新 民主主 义 革命 与 中国共 产党 ” 的 内容 描述 , 大都 停 留在 了解 相 关“ 史 实 与 故事 ” 的要 求 层 面
课在 高 中只安 排 1 课, 最 多用 2课 时来 讲 述 , 而 初 中教
材却 安排 了 1 O课 , 最少用 1 0课 时。如何将 初 中八年级
有 关新 民主主 义革 命 的课程 内容 与 高 中教 材 新 民主主
义革 命 的教 学相衔接 , 首先就要求 历史教师 要熟 悉义务
教育 历史课程标 准和初 中历 史教材 内容 , 了解初 中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