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介组织创新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然而,在新时代下,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
一、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使其得到更好的实惠。
2、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高质量的发展为目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3、创新发展。
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把创新贯穿到各个领域、环节,推动各行各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绿色发展。
在新时代下,我们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1、农村经济的单一性。
我国农村经济普遍存在着农村经济的单一性问题,农业依然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薄弱。
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速。
目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企业不强、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问题。
3、农民收入提高的难题。
虽然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可是还没有达到农民的期望。
农民福利不够完善、收入来源和数量不足都制约了农民收入提高的速度和质量。
三、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1、探索和实施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针对不同地区的本质特点和发展困难,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政策。
2、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可以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近些年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和人口的流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理论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需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政策,了解其规划与部署。
其次,需要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来找到创新的路径和方向。
二、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应尽量避免长期依赖传统农业产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业发展对于农村经济转型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通过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民素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
同时,也要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和服务支持,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少不了金融的支持。
创新金融服务,例如建设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村金融产品、开展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等,能够提供更灵活和便捷的金融支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合作社发展合作社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中,合作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建立合作社,可以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建立健全合作社管理机制,鼓励合作社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六、土地流转和托管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流转和托管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创新的一种方式。
这可以帮助农民集中资源,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同时,也要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监管,避免不当流转和滥用托管。
七、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对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合作社建立自己的品牌,并提供宣传推广的支持。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房地产经济研究
农村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在分析农村房产开发面临的众多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下农村房产开发的措施。
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下,应当积极执行大城市和农村统一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我国农村地域的全面发展阶段中,执行“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对策。
要坚持确保农民合法权利为主体的“帮扶农村”,提升政府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管理,以工促农和以商促农,创建城镇互帮互助发展常态。
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又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帮扶农村”的战略方针,将这两方面统一融合起来,才可以在新时期下发展农村经济。
因为农村的经济不发达,达不到许多产业发展的要求,会造成农村的发展落伍。
尽管在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许多,可是农村的经济占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人口数量所占的比例成反比,因而要制订一系列对策,来加速农村经济的建设。
对农村资源开展多样化配备,从而保证整合资源、配置、整体规划的有效,达到利润最大化。
还需要招商引资,推动农村、农业的发展,对当今的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二、农村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挑战性(一)失地农民就业压力的急迫性房地产行业进入到农村市场,会使一批农民失去土地资源。
在开展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开发设计的过程中,能够解决一部分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但一旦建筑项目完成,这一部分人仍然要失业。
其中房地产业商作为盈利组织,能够兼具社会效益,但很难提供相对应的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除此之外,因为我国农村土地资源股份制改革的不健全,房地产商向农民征收土地时,农民的话语权被天然夺走;房地产开发商在赔偿时,农民一样无主导权,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引起很多的上访事件,激化了农民和政府部门分歧的同时,间接地提升了社会成本。
(二)农村土地资源消耗的严重后果因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由政府部门根据行政手段无偿让渡,完全没有引入地价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乡村治理模式创新
为此 . 一要 明确 乡镇 政 府 的 角 色定 位 , 积极 转 变 乡镇
政府 职 能 。与市 场经 济相 适应 的现 代政府 职能 主要 是 经 济调 节 、 场监 管 、 市 社会 管理 和公 共服务 。根 据我 国 实 际情 况 , 乡镇 政 府应 该从 具 体 参与 经 济建设 活 动 中 脱 身 出来 , 企 业 、 把 中介组 织 和 个 人 能 够解 决 的 问 题 交 给社 会 处理 , 更 多 的财 力 和精 力投 入到 为农 村 社 把 会 、 业提 供 优质 服 务 。 好 社会 管 理 , 企 搞 创造 良好 经 济
发 展 环 境 和 生 活 环境 上来 。二 要 在 转变 职 能 的 基 础
上 。 简 乡镇 机构 和 人 员 , 精 以解决 财 政供 养人 员 过 多 、 “ 生之者 寡 、 食之 者众 ” 的问题 。对 乡镇事 业单 位 , 实 要
行 公益 性 事业 单位 和 经 营性 事业 单 位分 类 管理 。 将 并 重 复 设 置 的 加 以 合 并 。 撤 销 的要 撤 销 , 能 不宜 南政 府
N OV2 0 ,0 6
第 7卷
第 6期
Vo . NO 6 1 7 .
社 会 主义新农 村 建设 视 野 下 乡村治 理模 式创 新
唐 文 玉
( 林 电子科技 大学 , 桂 广西 桂林 5 10 ) 4 0 4
摘 要 : 乡村 治理模 式创 新 是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建设 的重要 内容 和保 障。乡村 治理模 式创新 的 目 标 应是 合作 治理 , 以实现 农村 公共 利 益 的最 大化 。 为此 , 以从 改革 乡镇政 权组 织 , 进农 村公 共产 可 推 品供给 市场 化和 完善村 民 自治这 三 个核心 维度 来 思考和 推进 乡村 治理 模 式创新 。 关键 词 :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 乡村 治理 ; 乡镇政 权 组织 ; 市场 化 ; 民 自治 村 中图分 类号 : 9 28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6 1 2 9 (0 6 0 — 0 6 0 C 1. 2 A 1 7 — 9 4 2 0 )6 0 3 — 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创新研究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创新研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成为了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的焦点。
在新时代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而是需要更多的创新和转型。
本文将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探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创新研究。
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农村集体经济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依然落后,农业仍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产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集体经济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缺乏竞争力。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面临着管理不规范、内部纠纷等问题,影响了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人口的外出务工,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了现代农村发展的一大趋势。
由于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束缚,土地流转一直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需要解决“三农”问题。
农民在土地流转后,面临着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这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许多农民仍然面临着社会保障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制约了他们的创业和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创新。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补贴和优惠。
需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需要引导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创新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业中介组织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理 , 国“ 我 三农 ” 的封 闭性 导致 其自身发展萎缩 , 严重 由于缺乏 大 。这样产生的结果是 :
中介组织 , 使得 分敖 的各 农户不 能够形成有效 的合力 , 因此在
】 、 扩大市场空间 , 降低市场交易风险 。 中介组织 在选择交
面对 激烈 的市场 竞争 以及我 国逐渐 开放农 产品市 场的情 况 易对象 、 谈判能力 、 以及销售渠道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更强 。即 中介组织也有 可能 为农 户提供信 息 , 下, 我国的农业 整体竞争 注处于—个低水平 。 发展我 国农业中 使在产品滞销 的情况下 , 介组 织 , 如信 用社 、 销社 、 供 各类农业市场 及农业信息服 务机 并可以有针对 i进行产品促销 。 生 构对提高我国整体农业竞争能力 ,提高农 民的收入具有重大 的意 义。
一 } 』 次充好 、 敲诈勒索、 拖压货款 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 。随着专 有两萤 陉: 方面 既是农 民为保护 自身幂益的 自发建立的群 又是 政府对 业化程度 的提高 , 产品市场竞争的进 一步加 剧 , 农 小生产与大 众机构 , 日本政府借 以推行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 。 中介组织给予大量的财政支持 。这种制度依然延续至今 。 市场 的矛盾还会更加尖锐 。
在一些综合性 的农业 中介组织的一项重要的功能是发挥政府
我们以同样是人口密集的目 本为例 , 臼本农协是半宫 此外,由于上述一些原因, 在没有中介组织参与的情况 的作用。
而不是完全 的集 体或 民办 组织 。具 体而言 , 它具 下, 分散农 户还无法实现 远距离购销 , 容易受 到以假乱真 、 以 半 民的组织 ,
维普资讯
象亚巾介组织发展的制度经济拳分辑
◎王金 洲
摘 要: 农业中介组织是连接农 民和市场的纽带。 促进、 } g导和规范 中 介组织健康发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笈展农业和
我国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途径分析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n l
Jn2 o a .0 9
S ra .3 . e ilNo 1 9 No 1
总 第 19期 第 1 3 期
我 国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途径分析
⑧ 赵 书 晓
( 辽宁师范大学 , 辽宁 大连 162 ) 10 9
发展起来 的 , 制度不健全 , 组织 不规范 , 稳定性 较差 , 发展 速度缓 慢 , 能满足新农村建设 的需要 。因此 , 不 新形势下 , 我国必须加快农村 中介组织的发展创新 。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成本 。而在 “ + 企业 专业合作社+ 农户” 模式下 , 由经营农
业相关产业 的大公司直接渗透 到农业 中 , 发挥其辐射 带动 功能 。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 , 民组织起来 , 将农 兴建农副产 品生产基地 , 使其按要求进行标 准化 生产 。这
要安排 一定资金 , 支持农 民专业合作 组织开 展技术 、 信息 和项 目服务 , 已有一定基 础 、 展较好 的专业合 作社进 对 发 行必要 的资金扶持。农 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开发农产 品加工
企事业单位 和农 户联 合起来 , 为会员 提供信息 咨询 、 术 技
指导 、 市场开拓 、 产品销售等服务 。同时成立行业协会也会 不断提高行业 的组织化程 度 , 促进行业健 康发展 , 达到 良
性循环 。
【 作者简介 】 赵书晓(9 3 )女 , 18一 , 河南镇平 人 ,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2 0 级硕士研究生。 07
、
我国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模式
农 村 中介 组织 , 是指联接农 户与市 场 、 为农 民和农村 经济 发展提供 服务 、 具有法人性 质的经 济组织 , 是沟通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实践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实践与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成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村民自治是指村民基于自愿、平等和互助的原则,在自治法规框架下,通过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或村民理事会,依法对本村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自治管理的一种形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实践与创新。
一、背景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不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民自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村民自治的实践村民自治的实践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村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成为了村民自治的核心机构。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村务管理规定、制定村民选举规程等。
其次,村民自治的实践体现在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上。
村民更多地参与到村庄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比如土地流转、农田水利建设等。
再次,村民自治的实践还可以体现在农村文化建设上。
村民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村民自治的创新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不断创新。
首先,以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使得村民自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村民可以通过农民合作社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其次,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村庄发展规划、决策等活动中。
再次,村民自治在农村环保领域也有了新的探索,村民可以通过自治的方式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村民自治的挑战虽然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村民自治水平存在差异。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村民自治的发展受限。
再次,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村委会的权力过大、民主选举程序不够完善等。
最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有的放矢 精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有的放矢文章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有的放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既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要求,又是指导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这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了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在提高干群素质上要有新举措,在活动场所建设上要有新进展,从而达到抓党建、促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一、抓住“两个关健”─着力解决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的“两大瓶颈”抓住有人办事关键环节。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
农民素质的高低,思想观念转变的快慢,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而引领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主战场的重任就是村级领导班子,在选好配强村级班子中要广开纳贤之路,大力培养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各类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注重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提高村党支部团结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本领。
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通过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提、从乡镇机关干部中派、从回乡的退转役军人中挑、从致富能人中选等多种途径建强村干部队伍。
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抓班子、带队伍,创机制、建制度,定思路、谋发展,治环境、促稳定等方面工作。
要优化村组干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选好配强自己的当家人,积极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或兼任村民小组组长,使每个行政村固定干事的村干部达到3至4人。
提高党员质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大年轻有为、复转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和优秀妇女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及时吸收符合条件的非党员村委会主任加入党组织,注重在流动人员、非公有制企业和协会中发展党员,坚持党员发展公示、测评、预审和票决等制度,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好“入口”关。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等多重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其治理结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权利不明确、决策效率低下、内部监督机制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和稳定。
深入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深入解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优化合作社治理结构,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问题,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深入了解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福祉提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该结构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通过研究,旨在为加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旨在全面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战略举措。
这一概念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是建设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要素1.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等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
3.公共服务: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
4.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5.社会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村文化活力。
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落后于城市。
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农民增收途径狭窄。
人才流失:年轻劳动力倾向于向城市流动,农村缺乏年轻人才。
生态保护压力: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
文化传承挑战: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挑战。
解决对策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
加大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吸引城市人才返乡创业。
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文化振兴: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增强农村文化自信。
未来展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预计农村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农村将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全面振兴。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将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如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乡村振兴是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农村社区的概念和特点农村社区是指农村地区居民组成的社会群体,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农村社区人口基数较小,社会网络相对较简单。
其次,农村社区的居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存在较强的农业属性。
最后,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组织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乡村振兴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乡村振兴旨在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乡村环境整治等方面推动农村发展。
这些措施将为农村社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品质。
三、农村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农村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
首先,要发挥农村社区的农业资源优势,采取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要注重提升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要加强农村社区的社会组织建设,培育社区合作组织,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
四、健全农村社区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来支持农村社区的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社区的自治能力,建立完善的社区治理结构,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社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的合规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对农村社区的人才培养与支持农村社区发展需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加强对农村社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农村社区发展中来。
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奖励那些在农村社区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六、发挥农村社区的组织力量农村社区具有较强的组织力量,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来推动社区发展。
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党建工作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
4 1
己1l‘ ■ ● DD ‘ ■ E_ ■ ●●
I
农 村 党建
有关社会主 义新 农村 的农村党建工作 的问题及解 决办法
刹 方起 、
辽 宁凌海 市委 党校
辽 宁锦 州 1 1 0 0 22
价 但 【 要 】本文 围绕全面小康社会 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 思 想 观念 、 值 取 向 和 现 实 要 求都 已经 发 生 了显 著 的 变 化 。 摘 设, 结合 当前农村基层 党组织建设 中的不足之处 , 党 员理论 是 , 从 而现今大部分农村 基层 党组织在对党 员进行教育时 , 对这 素养、党员教育和组织完善等几个方面对新 时期 的农 村基 层 些变化了的形势认识不够 , 的方法不多 , 新 组织活动的内容空 党建工作的 完善做 了些探 讨。 谈枯 燥 , 离现实 , 脱 没有或缺 乏实际意义 , 活动过程仅仅 是局 【 关键词 】 新农村 建设 ; 基层党组织 ; 建设 限于念念文件、 读读报纸 , 离党 员的生活 实际。这就会使许 脱 多 基层党组织 的活动流于形式,最终 失去对党 员干部 的吸引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事业 是 改革 创 新 的事 业 , 这项 事业 的 力。 发展依靠我们党带领人 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了完 二、 解决矛盾的方法 成这一任务 ,报告 同时也对我党 自身的建设提 出了明确 的要 加强基层 党建 , 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 , 关键就在于完善我 求, 即必须根据世情 、 国情 和党情 的变化 为依据 , 以改革创新 党 的 组 织 设 置 , 设 一 支 高 素质 的 党务 工 作 者 队伍 。 际 中应 建 实 精神加强 自身建 设,使我党始终成为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 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 的坚强领 导核 心, 并对我党的思想 、 组织和作风等方面 的建设 ( 用科 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 一)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 提 出了 明确 的要 求。 政 绩 观 基层党组织状况和社会主义新农 村要求之间存在的 1加强理论 的学 习。我们 要深入学 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 . 矛盾 主义理论体 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 论成 果武装 为了在根本上解决农业 、 农村和农 民的 问题 , 我党在历史 全党 , 指导新的实践。具体到 当前 的农村党建 , 就是要动员广 发 展 的 关键 时 期 提 出 了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 设 的 具体 要 求 。 也 大基层党 员干部深入学 习贯彻十七大精 神 ,紧密结合各地新 就是说 , 农村基层党组织 的状况如何 , 将直接影 响到农村 的经 农村建设 的生动实践 ,深入学习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 思 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以及新农村建设 目标 的实现。但 想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 “ 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 是在综合研究 了农村基层 党组织 的状况之后 , 我们发现 , 农村 2树立科学 的发展观。当前 , 国的小康还是仍然是低水 . 我 基 层 党 组 织 的 发展 中 , 不论 是 从 党 员 个 人 还 是 党 的组 织 等 方 平、 不全面 、 发展不平衡 的小康 , 乡二元化结构仍然存在 , 城 城 面 都 还 存 在着 一 些 亟需 解 决 的 问题 。 乡差 距 仍 不 断 扩 大 。 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虽然 有 了显 著 提 高 , 农 但 ( 部分党员群众观点淡忘 , 一) 责任感缺失 , 污腐 败 , 贪 以权 农业现代化程度 仍然 比较低 : 农村经 济虽有长足发展 , 但经济 谋 私 发展特别是社会 事业发展 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生态 问题在 当前有一部 分农村党员干部 ,面对市场经济中腐朽思想 快速发展过程也 显示 出了他的重要性。 的侵袭 , 在价值 观、 人生观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光荣感 、 责 ( ) 索党 员教育 的有效途径 , -探 全面提高基层党员 的整体 任感、 党的观念明显淡化 。 这些严 重损害 了党组织在农 民群众 素质 和 执 政 水 平 中的形象, 丧失了应 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 无力承担 起促 进农 在 实际工作 中, 我们要 紧密结合农村工作 的实际情况 , 从 村 社 会全 面 发 展 的 任 务 。 以 下几 个 方面 开 展 对 于 农 村 党 员 的 教育 培 训 工 作 。 f 部 分 党 员 自身 能 力 不 能承 担 起 这 一 任 务 二) 1转变基层 教育培训 内容。在培训教育过程 中要把 提高 ,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 民进行 的新 的伟 党 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与提 高发展社会主 义市经济 本领教 大革命。 在市场经济 中, 农民由于经营 方式 的分散性等原 因的 育统一起来 , 加强市场经济基本知识修养 , 掌握市场经济运行 影响, 相对 而言 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 得到 的基本规律 , 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 。 以党组织为核 心的各类组织所提供服务 , 到产前 预测、 中 做 产 2建立 系统 的基层教 育培 训体 系。充分利用广播、 。 电视 、 指导 、 产后销售 , 增强在市场上 具有竞争 力, 减轻在市 场经济 网络等多种媒体 , 党校、 农业 、 科协 等部 门的教学资源 , 中抓 集 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 险。 好基层党员干部 的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可 以结合 当地 的农 在农村 中,虽然有些党员干部也希望为经济和社会 的发 业院校 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展做 出贡献, 也希望带领人们走上勤劳富裕 的道路 , 但是 由于 3加 强 组 织 建 设 , 一 步 完 善 组织 结构 和 活 动 方 式 . 进 自身能力的决定 , 他们 却没 有办法承担起这一责任 。 () 化 组 织 设 置 , 大 组 织 覆 盖 。 整和 改革 农 村 基 层 党 1优 扩 调 ( ) 分 党 组 织 没 有适 应形 势 变化 做 出相 应 的 调 整 , 法 组织设置 , 三部 无 必须根据 各村 的区域特点、 产业特 色、 经济规模 、 党 发挥 其 应 有 的 凝 聚 力 员人 数 和 职 业 分 布 等 因素 , 施 分 类 指 导 , 于 分 析 形 势 的 变 实 善 “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保证 农民的 化 , 在 勇于创 新、 于借 鉴 , 造出适合本地 区实际的组织社 会 善 创 生产 自主 权和 对 个 人 劳动 支 配条 件 下 ,在 社 会 开 放 和 城 乡流 方式。 根据党 员的从业结构、 流动状况 、 村情 民意 , 按照地域相 动条件下 ,中国社 会阶层结构 中农业劳动者 比例持续下 降是 邻 、 行业相 近、 向到边、 向到底、 除盲 区等基本要 求来进 横 纵 消 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的一个 非常重要的标志” 市场经 济体 制的 行 , 到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各类经济组织、 。 达 合作组 建立 , 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 农村经济发展呈现 织和中介组织中的政 治核 心作用的 目的。 出多元化趋势 , 民纷纷摆脱传统农业经 营模 式 , 农 个体私营经 () 新 活动 方式 , 分 发挥 基 层 党 组 织 推 动 发 展 、 务 群 2创 充 服 济、 股份合作制经济 , 跨地 区、 跨行业 的横 向联合经济 实体大 众、 凝聚人 心、 促进和谐 的作用。 首先 , 我们要结合越来越 多的 量涌现 , 致使人员流动呈现出多样性 , 大批劳动力开始在产业 党员 由“ 单位人 ” 变成 “ 社会人 ” 实际 , 的 把党员 教育和管理工 问转移和地 区间流动。 随着 多种经济成份 的发展、 利益关 系的 作 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由静态转 向动 调整和经 营形式 的多样化 ,农村党员从事的行业领域的逐步 态 , 由封 闭转 向开 放 , 由着 眼 于 管 住 转 向 管 好 、 活 , 索 适 应 管 探 拓宽 , 员的分散性、 党 流动性也越来越大。现在的农村党员的 形势发展需要的党 员管理机制。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Ij曩l l≤ l l _
甘 肃 农业 20 0 8年第 0 期 ( 2 8期 ) 1 总 5
《B 菘 靠
维普资讯
澎饔 攀
. t
I 。 。
蕞
毽 t。 | 。 | 学 。
盖农村作为一种恩赐 。 中央 1 号文件提出“ 三个高于 ” 的要求 , 即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 预算 内资金用于农村 建设的 比重 高于上年 ,其 中用于改善农村 生产 生活 条件 的资金 高于上年。但高于上年 多少 , 没有 明确规定 , 是缺憾 Ⅲ。另外 , 这 鉴于过去在落实支农资金时, 存在‘ 、 冒、 ” 中途流 失现 ‘ 漏、 滴 等 跑 象 , 完善支农资金的监 管制度 。 应 目前政府实施 了“ 贴一补 农业走 出困境 , 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提供了理论指南 。要认真落实“ 】 多予 、 少取、 放活 ” 工业 和“ 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 的方针, 重点在“ 多予 ” 上下工夫 。 要把 国家对基础 设施投入 的重点投 向农村 , 就必须体珊 ‘ 三个倾斜 ” :
模经营, 农业产 业化经营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 新质 意 义上的规模经营 ”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 以国 内外市场为导 向, 以 提高经济效益为 中心,对当地农业 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 品实现
区 域 化 布 局 、 业 化 生 产 、 体 化 经 营 、 会 化 服 务 、 业 化 管 专 一 社 企
是 向农村基础 实施倾斜 , 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 提高
农业和农村 的 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 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 , 力提 着 高农村的文 化教育 、 卫生保障水平 ; 三是向农村基层 公共 服务倾
斜, 理顺 基 层 的 事 权 与财 权 关 系 , 善基 层 政 府 和基 层 组 织 的 职 完 能 , 高农 民权 益 维 护和 基层 行 政 管 理 的 服 务 水 平 。 里 需 要 指 提 这 出 的是 要 建立 加 大 财 政 支 农 的 长 效机 制 。财 政 具有 社会 性 和 公 共 性 , 后 应 逐 步 实 现基 本 公共 服 务 均 等 化 , 能 把 公 共 财 政 覆 今 不
论新形势下农村中介组织的培育及发展
培育 发展
新形势下 培育 农村中介 组织的 现 实背景
一
、
视农业 、 农村、 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战略思想 , 农 三
农 问题 始终 是关 系党 和 人 民事业 发 展 的全 局 性 和 根 本 性 问题 , 业丰则 基 础强 , 民富则 国家 盛 , 农 农 农
发 展 现代 农 业 , 是 以实 现农 民 富裕 、 就 缩小 工
展,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讲话 中也反复强调 :重 “
3 o 2 0 8(u o 2 1 4 N . 2 0 s m N . 3 )
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为基本 目 , 标 以建设现代农业基 础产业为方向 , 通过生产条件、 生产手段、 经营管理
维普资讯
新 宝 : 新形 势下农 村 中介 组 织 的培 育 及发展 论
论新形势下农村中介组织的培育及发展
韩新宝 ( 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 f 4 6  ̄))
[ 摘 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 阶段 , 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 民阶层发生分化 , 不 同利益 主体之 间的 矛盾 冲 突也 日益 突现 。农 村 中介组 织作 为农 村 经济发展 的 生力 军 , 协 调和 整合 不 同 在 利益主体之 间的矛盾过程中发挥 着 日 益重要的作 用。因此 ,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进程 中, 必须努力克 服农村中介组织发展 中的种种 困境 , 完善法律制度 、 强政府扶持、 从 加 强化组织培训 、 创新组织机制等方面
的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加入 wI 后 ,国际国内市场 的联系更加 ’ o 紧密 , 国内农业将直接面对激烈 的国际农产品市场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研究
1 农 村金融对新 农村建 设支持 乏力
1 1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资 金 难 题 .
个 人 信 用 意识 淡 薄 ; 客观 上 , 国 家 统 计 局 统 计 , 2 0 据 至 08年 1月 3 2 1日 , 国 农 民 外 出务 工 人 数 达 2 5 2万 , 些 人 工 我 24 这
一
的制 约 瓶 颈 。新 农 村 建 设 “ 产 发 展 、 活 宽 裕 、 风 文 明 、 生 生 乡
方面 , 信誉 程度好 的农 户不 愿意 和信 誉程 度差 的农 户提
村容整 洁、 管理 民主” 五 个 目标都 离 不 开资 金 投入 。过 这 信誉 程度 好 的农 户相 互联合 的 去 , 村 道 路 、 梁 、 田水 利 等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和 教 育 卫 生 、 难于取得金融机 构的贷 款 , 农 桥 农 意愿 又 不 强 烈 。另 一 方 面 , 户 之 间 经 济 实 力 的强 弱 不 ~ , 农 二次改水 、 环境 整 治 等 公 益 事 业 建 设 的 投 人 , 了财 政 投 放 除 很难联动 。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信用担保体 系的建设 。 外 , 要靠 “ 提 留 、 主 村 乡统 筹 ” 资 金 。 实 行 农 村 税 费 改 革 以 的 () 3 政府方面 : 、 一 缺乏针 对整个 担保行 业 的管 理制度 。 后 , 障镇 村组 织正 常运 转 已 是 举 步 维 艰 , 资 农 村 公 益 事 保 投 各 部 门政 策都 是 部 门规 章 或 规 范 性 文 件 , 法 层 次 低 , 律 立 法 业 更是 捉 襟 见 肘 , 有 余 而 力 不 足 ; 民 负 担 虽 已 大 大 减 心 农 效力不足 。由于担 保机构的类 型很多 , 业务 范 围也很 广 , 在 轻 , 毕 竟 积累 有 限 , 难 拿 出大 量 的建 设 资 金 。 但 很 缺乏统一有效 的管理 制度 的情 况下 , 担保 行业 一定 程度 上
农村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现状及实践展望
农村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现状及实践展望作者:范远江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3期范远江(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4100)摘要: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在广大农村经济领域,为促成他人进行涉农交易而从事中介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以渝东北翼为例,通过对该研究在理论方面对农村经纪人发展机理、组织发展模式的构建等方面作出较详细的梳理和归纳以及实践展望,以期有助于我国农村经纪人理论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现状;实践展望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26-02一、引言随着渝东北翼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机制在配置农村生产要素、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
但是,受制于渝东北翼农村经济活动小规模、分散性的影响,相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大规模、生产集中的发达地区,渝东北翼农村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交易成本较高,“民工荒”和“民工缺”、“买难”和“卖难”问题交替出现,严重降低了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农产品流通效率,农村市场风险不断扩大。
借助何种路径降低农村市场交易费用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议题,前期研究表明,发展农村经纪人是一种可行的制度选择。
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获得一定佣金的农村经纪人,通过整合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交易环节,降低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对促成农村商品交易,优化农业经济活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农村经纪人研究,成为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新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农村经纪人,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中介,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理论界对它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威廉姆森的组织理论威廉姆森则从“交易——交易特性——协治关系——规制结构”这个顺序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组织是交易者共同选择的结果,组织的演化将使组织绩效受到检验,从而组织结构演化体现了经济效率导向的要求,即节约交易费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和对策措施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学 号:1041001200096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1年11月3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第8 0 6 期 ( 第16 ) 总 5期
改 革 与战略
R EFo R M A TI N & S R ATEG Y o T
下 农 民 进 一 步 降 低 交 易 成 本 的 需 要 , 从 而 必 然 要 为 新 的 组 织 形 式
有 力 的 物 质保 障 。最 终 实 现 新 形
势 下 建 设 农 村 物 质 文 明 、 精 神 文
明 、政 治文 明 的和谐 农 村 的 目 标。
因此 ,还 需 要 我 们在 当 前农
活 宽裕 、乡风 文 明 、村 容整 洁 、 管 理 民 主 的 要 求 , 坚 持 从 各 地 实 际 出 发 , 尊 重 农 民 意 愿 , 扎 实 稳 步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 这 是 一 种 新 的 战 略 指 导 思 想 和 新 的 总 体 发 展 思 路 , 标 志 着 我 国 开 始 由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向 城 乡 一 体 化 的现 代 经 济 结 构 转 变 。 我 国 农 村 实 行 家 庭 承 包 经 营 体 制 已经 近 3 年 , 实 践 证 明 家 庭 0 经 营 是 农 业 生 产 领 域 中 效 率 较 高
的 组 织 形 式 , 但 在 流 通 领 域 也 暴
式 , 如 农 村 专 业 技 术 协 会 、 农 产 品 行 业 协 会 和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等 等 。但 是 , 这 些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是 在 经 济 体 制 转 轨 的 大 背 景 下 孕 育 成 长 起 来 的 , 具 有 典 型 的 转 轨 经 济 的 特 征 , 是 一 种 低 级 形 态 、 服 务 单 一 的 经 济 组 织 。 显 然 , 它 不 能 满 足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背 景
设 为 载 体 ,积 极 探 索更 多 的 适 应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发 展要 求 的 、 支 持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 朝 着 农 业 集 约 经 营 和 规模 经 营 方 向 迈 进 的 、 新 的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形
村 中 介 组 织 基 础 上 , 以 新 农 村 建
露 了 其 交 易 效 率 低 、 交 易 成 本 高 的 弊 端 。 因 此 , 单 个 农 户 需 要 联 合 起 来 , 通 过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来 集 中 处 理 信 息 搜 集 、 价 格 谈 判 、 合 同签 订 、客 户联 络 、纠 纷排 解 、
培 训 等 方 面 来 改 变农 村 中介 组 织创 新 制 度供 给 不 足 的 现 状 。 [ 关键 词]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农 村 中介 组 织 ;创 新
[ 中图分 类号]F 0 36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 编号]1 0 — 3 X ( 0 6 8 0 7 — 3 02 76 2 0 )0 — 0 2 0
NO. 8, 20 6 0
, ( muai ey,NO.5 Cu lt l v 1 6)
耐 舍 主 义 觚 农 蛔 建 设 背 景 下 农 材 【 介 组 织 创 觚 分 析 l 】
张 正 国
( 京 农 业 大 学 工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0 1 南 1 3) 0
[ 要]本文从制度经 济学的角度分析 了新农村 建设对农村 中介 组织创新 的需求 ,并探讨 了农村 中介组 织创 摘 新 的制度供给 。认 为要 实现农 村 中介组 织创 新的均衡 ,必须从加 快相 关法制的建设 、增 强政府 支持 力度和教 育
然 ,我 国 以农 业 产 业 化 为动 力 , 已 经 产 生 了 一 些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形
定 阶 段 的 必 然 要 求 , 它 符 合 生 产 力 决 定 生 产 关 系 的 一 般 规 律 。 同 时 ,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的 创 新 也 有 利 于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发 展 , 即 它 也 符 合 生 产 关 系 促 进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规 律 。 因 为 通 过 对 农 村 中 介 组 织 的 创 新 , 农 民 改 变 以往 的 组 织 习 惯 , 增 强 农 业 竞 争 力 , 才 能 实 现 农 村 的 “生 产 发 展 、 生 活 宽 裕 ” 。也 只 有 实现 “ 产 发 展 、 生 生 活 宽 裕 ” , 才 能 为 “乡 风 文 明 、 村 容 整 洁 、 管 理 民 主 ” 提 供
一
、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激
产 品 运 销 等 交 易 环 节 , 最 终 使 农
新 是 我 国 “ 农 ” 问 题 发 展 到 一 三
发 了 农 村 中介 组 织 创 新 的 需 求 党 的 十 六 届 五 中 全 会 通 过 的 《 共 中 央 关 于 制 定 国 民 经 济 和 中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一 个 五 年 规 划 的 建
议 》 指 出 , 要 按 照 生 产 发 展 、 生
民 进 入 市 场 的 交 易 费 用 伴 随 交 易 规 模 的 扩 大 和 交 易 次 数 的 减 少 而 降 低 。 我 国 已 经 加 入W 0 国 内农 T, 户 同 国 外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的 农 场 相 比 , 不 仅 资 金 、 技 术 、 经 营 规 模 上 存 在 比 较 劣 势 , 更 存 在 着 组 织 上 的 比 较 劣 势 。 国 外 发 达 的 农 场 经 过 一 百 多 年 的 合 作 进 程 , 几 乎 每 一 个 都 加 入 到 一 个 或 几 个 合 作 社 中 , 组 织 化 程 度 非 常 高 。 虽